导读:本文包含了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实训基地
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论文文献综述
张振锋[1](2018)在《基于利益相关者逻辑的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也获得了跨越式发展,为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但是,随着"中国制造2025"新型工业模式的提出,校企合作共建适应新型工业模式的实训基地框架需要进一步明确。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结合梳理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政策演进,在分析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等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共建新型工业的实训基地模式,并分析校企共同构建实训基地的理论基础及实现路径。(本文来源于《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陈松斌[2](2015)在《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财权安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的改革,加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财权安排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企业财权安排的特征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5年23期)
倪斯铌[3](2013)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中国慈善组织管理模式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于经济学中利益相关者理论,选取米切尔模型中叁种利益相关者的典型——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以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体制改革为例,强调中国慈善组织的管理应该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主动性与合作精神,实现慈善组织由国家和政府主导的单边模式向"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复合模式转型。(本文来源于《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朱卫东,杨春清[4](2012)在《利益相关者合作分享企业剩余权的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企业学习进化模型,模型分析认为:企业治理模式、组织结构等的选择是企业进化的结果,企业应该实时搜索企业生态环境中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并根据关键要素的改变对企业的治理模式以及组织结构等进行修正。实证分析证实,企业学习进化模型是分析利益相关者合作分享企业剩余权的一个合理逻辑,它避免了正统企业理论分析的局限性,也为企业修正治理模式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作方向。(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2年07期)
胡象明,唐波勇[5](2010)在《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公共危机治理——以汶川“5.12”地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实中应对公共危机的思路基本上遵循的是"全能国家"逻辑,该逻辑既与公共危机的特性不相符合,又过于简单,甚至扭曲了现代政府治理的制度特征,因而在危机管理的实践中成效不彰。本文立足于利益相关者分析,以汶川"5.12"地震为案例,认为要科学合理地应对日益频发的公共危机,应对思路就必须由"全能国家"逻辑下的政府单边治理向"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复合治理转型。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公共危机治理的要义就在于通过利益相关者间多元角色的互动,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主动性与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公共危机治理的效率与回应性。(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杨龙,吴光芸[6](2007)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跨国公司处于一系列多边关系的中心,各种利益相关个体或团体受益或受损于跨国公司的运营,因此,跨国公司应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任,在确保股东利益的同时,跨国公司还应该考虑其行为对员工、消费者、供货商以及对社区、对环境、对跨国公司母国、跨国公司东道国和国际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潜在影响。而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是一种合作互惠的动态博弈的关系。因此,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依赖于跨国公司利益相关者,即跨国公司母国、东道国、国际组织、社会团体、媒介、公众、消费者以及跨国公司自身的合作引导与共同治理。(本文来源于《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期刊2007-11-02)
吴光芸[7](2007)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治理是社区利益相关者通过面对面协商,增进共识,消除分歧,合作互动,共同解决社区公共问题的过程,其实质是建立在社区公共利益与社区认同基础上的社区利益相关者的合作。社区治理要实现对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关键性因素就是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参与网络,使政府、社区组织和居民等多方利益主体在持续的互动过程中经过重复的博弈而建立的合作与互惠关系,为社区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城市发展研究》期刊2007年01期)
焦永梅,朱文龙[8](2006)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财务管理目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益相关者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斯坦福研究院的学者将其定义为: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所有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中,Freeman(1984)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理财版)》期刊2006年04期)
张宝权[9](2005)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治理结构就是关于企业所有权配置的制度安排。迄今为止在企业所有权问题上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前者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财产是由他们所投入的实物资本形成的,他们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理所当然地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而后者则认为,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都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或为企业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因此都是企业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本文在承认和赞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公司制企业为基本原点,结合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情况,从要素投入者行为互动的角度,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主要探讨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利益相关者的政策要求、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治理机制和中国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治理结构的战略选择等问题,以求进一步规范利益相关者理论,更好地指导中国的改革实践。 本文研究的内容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此部分论述了本选题的理论缘起、研究现状、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利益相关者的基本理论。此部分阐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和政策主张;第叁部分是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治理机制。主要包括经营者选聘机制、决策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第四部分是我国国有公司制企业治理结构的战略选择。本部分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相结合,通过回顾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评述了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构建了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的完善措施。(本文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05-05-01)
陈佳,马莉[10](2004)在《浅析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财务报告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从股东利益至上到利益相关者管理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以宾夕法尼亚州为代表的29个州公司法的变革,要求经理不仅为股东服务,还要为利益相关者服务。从90年代初开始,“股东利益至上”理论正式受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强烈挑战。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连接点,是由(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04年22期)
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的改革,加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财权安排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企业财权安排的特征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论文参考文献
[1].张振锋.基于利益相关者逻辑的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分析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
[2].陈松斌.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财权安排[J].现代商业.2015
[3].倪斯铌.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中国慈善组织管理模式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
[4].朱卫东,杨春清.利益相关者合作分享企业剩余权的逻辑[J].科技管理研究.2012
[5].胡象明,唐波勇.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公共危机治理——以汶川“5.12”地震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6].杨龙,吴光芸.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C].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2007
[7].吴光芸.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J].城市发展研究.2007
[8].焦永梅,朱文龙.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财务管理目标[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
[9].张宝权.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10].陈佳,马莉.浅析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财务报告模式[J].财会月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