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制度论文_杜芳林,王雨菲

导读:本文包含了氮化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氮化,制度,性能,添加物,碳化硅,氮化硅,残余。

氮化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杜芳林,王雨菲[1](2016)在《烧结制度对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及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碳热还原-常压烧结法制备高性能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结合热力学分析和TG-DTA分析得出碳热还原反应的主要机理和起始反应温度,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叁种烧结制度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并利用XRD、SEM以及压汞仪研究其对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热还原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其吉布斯自由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反应起始温度为1472℃;制得的多孔氮化硅陶瓷主要由长柱状β-Si_3N_4晶粒交错搭接而成,1200℃预烧结有利于β-Si_3N_4晶型的发育,制备的产物晶粒细小,长径比较大,组织分布均匀,晶粒结合较为紧密,其内部具备大量不规则孔隙结构,孔容为0.5538m L·g~(-1),孔隙率为48.04%,在保持较高的气孔率的同时兼具了较高的强度。(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6年09期)

董占亮,王瑞生,魏颖娜,魏恒勇,于云[2](2016)在《碳热还原氮化制度对TiN薄膜制备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氯化钛乙醇溶液为钛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碳源,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技术制备氮化钛薄膜。利用XRD、FE-SEM和UV-VIS-NIR研究了合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氮化钛薄膜显微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合成温度为1250℃时,薄膜物相仍为金红石型TiO_2和Ti_3O_5;合成温度为1300℃时,薄膜为单一氮化钛物相,氮化钛颗粒呈典型的叁角锥型。保温时间为5 h时,薄膜中氮化钛晶体发育更明显,薄膜在近红外区域的反射率可达70%,但保温时间延长到7 h时,薄膜中物相转变为碳化钛,石英玻璃基体中还析出了方石英。(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6年02期)

袁志丽,尹洪峰,张军战,任耘,刘小团[3](2007)在《氮化制度对Si-Al-Al_2O_3体系合成Sialon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SiC、α-Al2O3微粉、Si粉、Al粉为原料,在1450℃流动氮气中制备Sialon/SiC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保温氮化对Sialon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部分硅粉残余没有氮化;在1100℃保温氮化的氮化率高于在1150℃、1200℃保温氮化;1100℃保温氮化,残余Si量少、分布均匀,残余硅熔聚现象较轻,利于Sialon的合成。(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07年06期)

伍协,钱端芬,成奋强[4](2003)在《氮化制度对Si_3N_4-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地研究了氮化制度对Si3 N4-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经过单一的氮化高峰反应后 ,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相和显微结构均较差 ,而经过 2个连续的氮化高峰的反应烧结能够得到较好的力学性能、物相和显微结构 ,继续通过高温后处理 ,复合材料的性能随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步提高。(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03年06期)

周丽红,师素环,李勇[5](1999)在《氮化制度和添加物对Si_2ON_2结合SiC窑具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氮化制度和添加物对Si2ON2结合SiC窑具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氮化制度下材料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氮化制度的优化和引入适量的添加物可提高该材料的常温和热态力学性能,有利于板桥状Si2ON2晶粒的形成和长大,使结构更为致密、均匀。(本文来源于《耐火材料》期刊1999年02期)

氮化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四氯化钛乙醇溶液为钛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碳源,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技术制备氮化钛薄膜。利用XRD、FE-SEM和UV-VIS-NIR研究了合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氮化钛薄膜显微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合成温度为1250℃时,薄膜物相仍为金红石型TiO_2和Ti_3O_5;合成温度为1300℃时,薄膜为单一氮化钛物相,氮化钛颗粒呈典型的叁角锥型。保温时间为5 h时,薄膜中氮化钛晶体发育更明显,薄膜在近红外区域的反射率可达70%,但保温时间延长到7 h时,薄膜中物相转变为碳化钛,石英玻璃基体中还析出了方石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氮化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杜芳林,王雨菲.烧结制度对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及特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陶瓷.2016

[2].董占亮,王瑞生,魏颖娜,魏恒勇,于云.碳热还原氮化制度对TiN薄膜制备影响的研究[J].中国陶瓷.2016

[3].袁志丽,尹洪峰,张军战,任耘,刘小团.氮化制度对Si-Al-Al_2O_3体系合成Sialon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07

[4].伍协,钱端芬,成奋强.氮化制度对Si_3N_4-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03

[5].周丽红,师素环,李勇.氮化制度和添加物对Si_2ON_2结合SiC窑具材料性能的影响[J].耐火材料.1999

论文知识图

氮化制度对Si3N4-SiC复合材料物...氮化制度对Si3N4-SiC复合材料强...氮化制品的扫描电镜照片氮化制度对Si3N4-SiC复合材料显...氮化制度对Si3N4-SiCβ-Sialon试样实际Z值与配方Z值的对比

标签:;  ;  ;  ;  ;  ;  ;  

氮化制度论文_杜芳林,王雨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