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冬春季节东亚大槽的异常变化常常与寒潮冷空气的活动密切相关,影响中国的寒潮冷空气近年来常常造成初冬、深冬相反的冷冬或暖冬现象,与之相关的东亚大槽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季节内反位相变化特征,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利用季节经验正交分解(S-EOF)方法,对冬春季节内的初冬(11—12月)、深冬(1—2月)、初春(3—4月)东亚大槽区域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季节内演变时空主模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东亚大槽主要表现为深冬(初冬初春)向北退缩(向南加深)型和冬春一致加强(减弱)型两个主模态,分别解释了23.3%和17.2%的方差贡献。S-EOF第一模态主要表现为东亚大槽在初冬、初春向南加深(向北退缩)和在深冬向北退缩(向南加深)的季节内反位相变化特征,此时,初冬、初春阿留申低压向南增强(向北减弱),中国东南沿海以东区域降温(升温),欧亚大陆北部升温(降温);而深冬阿留申低压减弱(增强),日本南部到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升温(降温);该模态与冬季Mega-ENSO型海温存在着密切的联系。S-EOF第二模态(东亚大槽冬春一致加强(减弱)型)主要表现为东亚大槽从初冬到初春的一致性加强(减弱)特征,此时北半球大气主要受北极涛动负位相(正位相)控制,欧亚大陆中东部地区大范围降温(升温);该模态主要受到传统La Niňa(El Niňo)型海温以及印度洋海盆一致模的影响。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黄菲,李金泽,许士斌,王宏
关键词: 东亚大槽,冬春季,北极涛动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1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宁波大学宁波市非线性海洋和大气灾害系统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5CB953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5067)资助~~
分类号: P44
DOI: 10.16441/j.cnki.hdxb.20190139
页码: 118-125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1894K
下载量: 90
相关论文文献
- [1].冬季东亚大槽强度年际变化及其与中国气候联系的再分析[J]. 气象学报 2013(03)
- [2].夏季东亚大槽和副热带高压年代际变化的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03)
- [3].2008年前汛期广东长连续暴雨过程的500hPa环流场特征[J]. 广东气象 2008(04)
- [4].2009年冬季至2010年春季黑龙江省气温持续偏低成因[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02)
- [5].青海冬季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变化及成因分析[J]. 冰川冻土 2020(02)
- [6].2008/2009年秋冬季我国东部严重干旱分析[J]. 气象 2009(04)
- [7].北疆冬季气温季节内变化及其环流特征[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03)
- [8].中国近30年冬季日最低温度分布特征[J]. 甘肃科技 2020(15)
- [9].十堰市气候干旱分析及预报指标[J]. 气象科技 2009(03)
- [10].内蒙古春季久旱转雨大气环流系统特征[J]. 高原气象 2013(04)
- [11].基于11月初乌拉尔山积雪展开的中国南方冬季降水的次季节预测研究(英文)[J].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20(06)
- [12].冬季东亚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协同变化与我国冷空气活动的关系[J]. 大气科学 2014(01)
- [13].云南2009~2010年秋冬春连旱成因分析[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0(05)
- [1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大槽和东中国海海温关系的年代际减弱和成因分析[J]. 海洋通报 2016(06)
- [15].冬季欧亚大陆热力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变化的关系[J]. 大气科学学报 2015(05)
- [16].中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与北极涛动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