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铁铮②曹小娟
摘要:以“中国历史短命鬼”系列为例阐述历史系列微课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历史知识的精心梳理与架构、对教学活动的巧妙创意与编排、对导学问题的合理设置与点拨,再借助直观的图示、亲切的提示,实现历史微课系列化设计,达到历史教与学的有效、高效。
关键词:系列微课;中国历史“短命鬼”;内容;创意;情景;问题;图示
当前,我们所处的可以说是一个无微不至的“微时代”,微课、微视频、微学习……不可阻挡地进入了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一方面,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直击重点的优势;另一方面,微课的细碎散乱又饱受争议。微课的碎片化学习是其自身特点导致的,因为一节微课只解决一个知识点,系列微课则可以串联一系列相关的知识点,从而有助于历史的系统学习和掌握。历史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历史知识之间也存在这样那样的联系。在进行历史学习时,我们往往会有意识地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类,按照一定的规则串联相关联的内容。在制作微课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抓住历史学科特点,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形成系列微课,则可以克服微课碎片化学习的弊端。下面,笔者将以“中国历史短命鬼”系列微课为例,说明怎样进行微课的系列化设计,使微课微而不小、碎而不散、细而不乱,从而有效服务于教学。
一、小切口:梳理知识,精选内容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固有的特点,我们可以按时间顺序纵向梳理,归纳整理,形成系列;或者按照同一空间梳理,把这一地区发生的历史大事进行归纳,形成系列;为了增加历史系列微课的针对性、趣味性,我们还可以选择合适的主题组织内容。
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制作系列微课,系列微课的内容需要我们精心选择,通过梳理教材知识体系,寻找可串联的线索。组织系列微课的关键是抓住其中某一节点,由此入手,前引后连,选择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串联,通过整体创意,将散乱的知识点归拢起来,形成系列微课。
如:秦朝、隋朝都结束了长期分裂,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了巩固统一局面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又同是短命王朝。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存在时间较短的朝代,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北朝、五代、十国等,单个来看,影响不及秦、隋,但实力,历史可以发现,这些短命王朝的纷争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格局。正是由于东汉后期以来的北方战乱,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导致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于是抓住“短命王朝”这一共同点,串联起这些王朝的历史,形成中国古代史“短命鬼”系列微课,用“短命鬼”这个通俗有趣的名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侧重“短命”原因或影响的分析。
二、小标题:整体创意、全面规划
系列的标题确定为“中国历史短命鬼”,还需要着眼整体结构,拟定系列之内每一节微课的标题。同一系列风格统一,有助于形成整体认识,同时每节又是独立的,可与其他相关内容灵活组合;单独使用,解析清楚单个的知识点;形成系列更可以体现知识的连贯性、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
例如:中国历史“短命鬼”系列,主要涉及王朝概况、线索梳理、历史影响等。按照时序性排列,参照在教材中对应的课文加以组合,每个标题尽量突出核心词“短命鬼”,系列标题编排为:《秦朝是个短命鬼》《谁是短命鬼》《又一群短命鬼》《短命鬼改变中国经济格局》《短命鬼VS短命鬼》等。当学生看到这一系列标题时,稍加琢磨就可以明白其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散碎的知识点,理清混乱的朝代更迭顺序。既有利于掌握该部分内容,也能明确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每个微课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我们也会整体创意,划分环节,系列化创设环节标题。如:《谁是短命鬼?》主要梳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线索,分为三个环节:
1.谁最“短命”?
看一看:朝代是怎样更迭的?观察这一阶段动态历史地图的演示,了解朝代是如何更迭的。
填一填:在留有空白的该阶段年代尺上填写对应的朝代,强化时空观念。
算一算:根据年代尺上标注的起止时间计算这些朝代存续的时间。
通过这三个步骤,梳理了朝代更迭顺序,同时发现原来它们都是短命鬼。
2.因何“短命”?
补充史料,简要分析“短命鬼”更迭频繁的原因。
3.“短命”怎样?
这些“短命鬼”的频繁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作为微课的课后作业,提示本节微课与下节内容之间的联系。
在这节微课中,大标题、小标题都以问句形式呈现,都紧扣“短命”这一关键特征,突出系列特点,反复强化,加深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的印象。
三、小情景:关注体验、神入历史
历史遥远而神秘,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更多地意味着枯燥、乏味,但历史又是丰富多彩的,历史是过去所有生活的总和。创设情境是常用的历史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可以引导学生神入历史,体验历史智慧。如果在设计制作历史微课时,注重情景性、体验性,创设生动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略历史的乐趣,在相似的情境中意识到这些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观看和学习的过程中,构建起对此系列的认识。
比如微课《短命鬼改变中国经济格局》侧重于分析短命王朝更迭的影响,即北方战乱频繁,经济中心南移。这是个宏大又抽象的历史过程,将时下最流行的“穿越”用于历史学习再自然不过,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微课开始通过展示动态地图,说明时代背景:从东汉中期以来,北方战乱频繁。现在,我们一起“穿越”到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原地区,参加大家族的家族会议,讨论:面临动荡的时局,要不要南迁?在补充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后,情景继续发展:为确定迁移的目的地,家族派出代表到南方去考查各个行业发展的情况,分为田间奔走、作坊参观、市场调查三个方面,了解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在“穿越”的过程中,“目睹”了北方的战乱,“考查”了南方的经济。这样,情景与教材内容联系自然,不会让人感到突兀,又能自然地将散碎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的体验与掌握。
四、小问题:巧妙布局、引导探究
“文似看山不喜平”,微课不能一讲到底,可以依靠问题设置悬念、引导探究。为了发挥系列优势,问题还需通盘考虑,巧妙布局。每当学生思维懈怠时,抛出新的问题,激发新的探究欲望,犹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然后,在微课进一步展开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各个击破,体验学习解决问题的乐趣。
如《影响深远的短命鬼》主要讲述秦朝、隋朝等短命王朝对历史影响深远的措施。在介绍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时,以跟随商人孔甲到各地做生意为情景,要求学生帮助孔甲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看不懂商家写的账单怎么办?各地的货币不同怎么交换?度量衡不同导致亏本了怎么办?这些问题一个个解决的同时,就理解了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措施。
五、小图示:活化文本、呈现思路
运用图示可以显示结构、反映关系、揭示规律。特别是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更迭频繁的朝代顺序、复杂的关系演进,如果能设计一个简洁的图示,就可以帮助学生理清错综复杂的关系,体会隐藏在文本之中的历史智慧。
如:《又一群短命鬼》梳理唐末到元统一之前的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分裂、民族政权分立的历史,对于学生来说不易理解。通过图示可以直观呈现这些“短命鬼”是怎样更迭的,彼此之间有何关联。制作总体图示如下:
用年代尺做总体图示,既体现了这些王朝之间的空间关系,又反映了每个王朝存续的时间,对于这一阶段的“短命鬼”是谁,可谓一目了然。关于辽与宋的和战、金与宋的对峙,制作图示如下:
看到图示,对于从辽与北宋和战到金与南宋的对峙是怎样演变的,也可以了然于胸了。然后指出别看这些王朝都是短命鬼,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为学习《短命鬼改变中国经济格局》打下基础。
六、小提示:实时互动、亲切自然
微课的对象是个体,即使观看微课的人有成千上万,在制作微课时也应该面向个体进行,一方面注意语气、语言的运用,一方面可以通过活动、提示,营造出一对一、面对面的氛围,让观看者感觉到时刻被关注,产生参与互动的愿望,将学习持续下去。
例如:微课《短命鬼PK短命鬼》着重比较秦朝与隋朝的影响,如果直接比较显得生硬、死板。用“PK”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枯燥、遥远的历史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在介绍“PK”的两位“选手”的基本情况后,提示学生从以下方面对两个“短命鬼”加以比较:统治的时间、统一的意义、制度的创新、边疆的管理、兴修的工程、灭亡的原因、对后朝的影响。进一步给出提示:可以列表格归纳这两个“短命鬼”在历史上的影响。这样的提示,把思考的角度、归纳的方法都教给了学生,对学生的学科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抓手,给抽象的历史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路径。
无论是以知识结构梳理系列,还是按方法归纳形成系列,历史微课的系列化设计都需要有广度、有深度,才能克服碎片化学习的弊端。同一系列风格统一,有助于形成整体认识,同时每节又是独立的,可与其他相关内容灵活组合。单独使用,解析清楚单个的知识点;形成系列更可以体现知识的连贯性、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
(作者单位:①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453000;②河南省新乡市铁路高级中学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