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江西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江西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文鹏[1](2021)在《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江西省从体育产业“起步晚、底子薄”省情出发,提出“一县一品”的发展战略,通过打造地方特色体育品牌效应来带动当地特色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最终总体实现把江西省的体育产业发展成助推经济和新兴服务业的支柱性行业的目标。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开展“一县一品”体育产业的县域及地区进行研究,分析江西省“一县一品”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以及不足,总结归纳江西省“一县一品”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本文主要采用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以及案例分析法,以“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出影响江西省县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六个因素,即主导体育产业、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发展机遇及政府作用。以大余县丫山运动休闲小镇、玉山县台球产业、南昌县湾里电子竞技基地及定南县足球产业为案例展开调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五点:专业化程度不够;品牌化程度不高;政府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有待完善;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的获得感不强;产业融合及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足。2.江西省发展体育产业“一县一品”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五点:第一,关键要素充分释放;第二,产业机遇恰逢其时;第三,政企联动良性发展;第四,营商环境得到改善;第五,小县大赛开拓创新。3.本文构建的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模式是“1+2+3”模式,“1”是“一品”,是主导体育产业,“2”是政府主导和发展机遇,“3”是关键要素、市场需求和关联产业。即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模式是立足县域关键要素和关联产业,抓住产业发展机遇,发展市场需求大、县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体育产业,形成政府主导、全域推动的县域体育产业运行方式。4.对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结合城市发展定位,选择主导体育产业;提升“一县一品”供给质量,满足市场需求;立足关键生产要素,提供产业发展持久动力;推动关联产业发展,完善“一品”产业结构;构建信息化平台,深挖产业发展机遇;合理制定“一县一品”规划,形成政府有利主导。

刘玉兰[2](2021)在《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红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赢得新时代胜利作了报告指出“要广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建设世界体育强国。”发展群众体育作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红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分析群众体育改革红利的构成,群众体育改革红利的运行机制以及群众体育改革红利发展趋势,结合江西省展开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红利是源自经济领域的现象,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体现。群众体育改革红利是随着江西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政府群众体育职能由“大而全”向“小而窄”转变,为扩大低强制性工具选择创造现实可能性,不断推进的群众体育管理的分权与赋权制度建设,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参与体育运动、锻炼健康体魄最直接的表现。(2)分配群众体育改革红利是利益问题。群众体育改革红利需要更多、公平地向社会共享,不同群体和个体都能从中受益,实现群众体育红利覆盖面需要政府与市场互补、创新体育体制、机制,激励社会潜力。(3)群众体育改革红利发展应当基于坚持人民健康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动摇,坚持举国体制不动摇,实施“十一种举措”,实现健康红利、市场红利以及制度红利。(4)群众体育改革红利发展立足于为政府提供更多税收,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市场提供优良体育产品和服务,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实现群众体育改革红利需要发挥群众体育多元功能和价值功能来促进红利的最大化。(5)群众体育改革红利是指通过体育体制和体育机制创新,为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有益成果的总和,是江西省经济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的成果,改革是其核心因素,惠民是其重要价值特征。推动江西省群众体育改?红利发展的外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这些因素不但可以为群众体育改革提供更集中更充分的物质基础(人力、物力、财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给群众体育改革发展以推动?,也能够影响改?红利发展的?向、速度和规模,增强其内在动力的效率和作用。

曹洋[3](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脱贫效应研究 ——以南昌市湾里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郑重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又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取得辉煌的减贫成就。旅游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之一,成功助力广大贫困地区和人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也为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和全面小康社会顺利建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研究旅游脱贫效应,总结旅游脱贫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明确旅游脱贫效果、巩固旅游脱贫成果具有重要价值,对后扶贫时代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推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以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地区为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内生式发展理论、增权理论和亲贫困增长理论,分别对体现旅游脱贫过程效应的旅游脱贫效率和体现旅游脱贫结果效应的旅游脱贫居民感知情况进行研究,从旅游脱贫过程效应和结果效应两方面对旅游脱贫效应进行测度。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包括湾里地区的江西省旅游强县2014—2019年旅游脱贫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湾里地区旅游脱贫效率始终处在相对有效的状态,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地区比较中都取得较好的结果,而且旅游脱贫效率连年上升。从整体上看,江西省旅游强县中的整体旅游脱贫效率呈中等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地区内部差异非常明显,而且存在相对差距继续加剧的现象。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基于居民感知的旅游脱贫结果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南昌市湾里地区旅游脱贫对居民增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地区知名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稳定生活成本、促进共同富裕、优化市场经营环境方面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从推动地区合作、注重社会参与、衔接乡村振兴等方面提出有关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及更好发挥旅游产业在后扶贫时代缓解相对贫困、促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沈苏丹[4](2021)在《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中国的生态建设已经从保护建设阶段向文明建设阶段转变,与之相伴的是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的经济社会领域的巨大变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重点,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必要性与特殊重要性日益凸显。与传统生态研究的学术成果相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有着研究主体的多样性,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和研究的强现实导向性。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生态文明理念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也在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进行探索,其中有典型代表性的就是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当前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优化中国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型城乡社会贡献巨大。仍然要指出的是,改革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也难免会走弯路,在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也会难免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值得生态建设学者与从业者的关注与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了中国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的江西省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又由于生态文明的强公共品属性,将主要的研究视角限定于行政管理机构——江西省政府机构与各部门。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用了公共管理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于江西省政府及部门的在2014年江西省开始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后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发布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监督报告等内容与国家统计局网上数据库的内容,在文章与数据图表等形式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全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坚持全方位、全流域、全体系、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好绿色生态优势。本文对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回顾,归纳了取得的部分成就,但是试验区在建设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制度不健全,二是生态文明教育落后,三是生态意识的薄弱,四是环境污染问题没能得到根本性改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随后借鉴了两个同为生态文明试验区省份——福建省和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分析江西省能够从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分析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为了找出改进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包括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支撑、优化自然资源产权配置、统筹协调绿色产业布局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健全生态文化宣传体系、挖掘特色生态文化资源、健全污染防控体系,深化污染综合防治,共同打造天更蓝、水更清的生态文明新江西。

谢婷[5](2021)在《环保督察及其治理绩效研究 ——双轨耦合治理的分析视角》文中指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作为当前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制度创新,对于改进地方环境治理行为,提升环境治理绩效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环保督察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并取得显着成效,但学界对其缺乏深入与系统的研究。本文围绕生态环保督察与地方的环境治理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构建一个科层治理与运动式治理双轨耦合的分析框架,来探讨环保督察是如何改变地方的环境治理行为,并持续发挥制度效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由区域环保督查、环保综合督查渐进变迁而来,经历了“督企”到“督政”再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制度演变过程。作为生态环境监管领域的一项创新举措,环保督察制度明显区别于常规的科层治理与运动式环境治理逻辑,通过督察前期的吸纳机制、督察整改过程中科层与运动的共生机制以及督察结束后科层与运动的良性互动机制,科层治理与运动式治理的认同性、嵌入性与渗透性不断增强,二者最终实现双轨耦合,环保督察由此发挥出科层与运动的双重治理优势,进而提升了地方的环境治理绩效。本文通过考察中央环保督察在江西省的具体实施情况,详细论述了在环保督察的不同阶段,科层治理与运动式治理的吸纳机制、共生机制以及互动机制是如何改变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逻辑并产生效用的。研究发现:督察前期对运动式治理要素的吸纳,成功地改变了地方的科层任务情景,环境治理开始成为地方的中心政治工作,受到各级党委与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通过对环境科层组织体系的调整与环境治理过程的再造,地方同时启动“强运动机制”与“再常规机制”,进而实现了环境治理模式的新突破,“督察整改治理模式”正是运动式治理与科层治理有机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混合型治理方式。在督察进入休眠期后,督察整改治理模式的成功经验逐步迁移到地方的日常环境治理工作中,科层与运动最终实现良性互动,持续重塑着地方的环境治理模式,地方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开始进入互促共赢的新常态。在此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从31省份督察整改情况的文本资料中,构建出由“中央环保督察的压力”“地方政府的行为调适”与“环境治理的改进结果”三个核心范畴所组成的“压力—调适—产出”模型,进一步勾勒解释环保督察何以实现科层与运动的双轨耦合及其耦合后的效用逻辑,最后基于PSR模型框架构建了一个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维度对环保督察以来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系统评价与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同时发挥科层治理与运动式治理的双重优势,双轨耦合治理下的环保督察不仅在短时期内迅速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推动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的落地;从长远来看,环保督察还将推动我国绿色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因此,研究指出可以通过“双轨耦合”战略,以“科层化”与“去科层化”的治理逻辑,进一步优化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建设,持续改进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提升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郭凯欣[6](2020)在《资源基础理论下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三五”期间国家明确指出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和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既是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核心内涵,侧面说明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是文化内容和文化模式的统一创新发展。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性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即平台经济的发展模式,实质上属于共享经济模式,有助于实现平台内外部资源共享和资源有效配置,通过重塑、整合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年底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项目在景德镇实现落地生根,景德镇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平台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性文化资源禀赋的城市转型升级和地域性文化产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本文以资源基础理论为切入视角,采用整体性多案例的研究方法,就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概况、平台特征和创新发展、动力机制和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平台经济模式总体的发展特征和动机、战略模式和创新,以此分析区域性文化创意平台静态环境的内部资源要素和动态环境的外部资源要素。根据资源基础理论,结合平台理论和文化创意平台成长路径构建“平台创新行动战略-平台创新实现战略”的平台创新发展战略模型。并对异质核心资源主导的景德镇代表性文化创意平台的发展模式,即国营文化产业资本结构的陶溪川文化创意平台和民营文化产业资本结构的宁封窑文化创意平台分别进行单案例分析,可知政府引导型发展模式的陶溪川、市场需求与导向协同型模式的宁封窑,其核心资源在平台战略发展的不同阶段显示出动态性特征以及内生地决定平台战略发展路径,既是平台核心能力形成的要素基础也是平台专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关键资源条件,以此得出不同产业所有制作用下的区域性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不同发展路径,并构建相应的区域性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得出适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平台创新发展模式。在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景德镇同区域共存的多文化创意平台各资源要素的维度分析,得出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以及各资本性质文化创意平台发展趋势,结合国家政策背景和市场发展趋势,由此推测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社会参与多元投融资的文化创意平台运行机制将成为未来文化创意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式,并且在理论内容和实践方面对国内其他区域性特色文化创意平台的模式开发经营与创新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吕从钢[7](2020)在《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关键的时间节点,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持续加大,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根据近年来我国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方针政策来看,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政策中均有体现,也将成为经济政策设计和落实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要想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坚持高质量发展。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支持,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撑。更好地发挥财税政策效应以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关于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能够让创新主体切实获得经济利益,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减税降费超过2.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政府通过强力激励举措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更好运行,引导企业积极主动推进科技创新活动。但目前关于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的评估还未能深入推进,如何改善税收政策的不足、优化税收优惠设计、提升科技创新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近期研究的重点。而且在这一研究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江西省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正在逐步加强创新驱动战略落实,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实效。2019年全省生产总值24757.5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为全国第4、中部第1;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6%,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6.1%、21.2%,分别提高2.3和4.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江西省已经认识到了税收政策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积极执行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并出台了一些契合自身省情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增值税税率下调、社保缴纳比例下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等。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为研究对象,基于多重研究视角,利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尝试测度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的程度大小及其可能存在问题不足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深入剖析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基于文献检索的结果,针对创新激励、主体税种与准自然实验税收政策效应相关研究,高质量发展、阶段性特征与综合税收政策效应相关研究,融资约束、创新行为与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相关研究等进行了综述。进而分析了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的理论基础,阐释了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税收政策等基本概念,介绍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外部性理论、创新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等,剖析了税收政策作用于创新激励的机理。其次,针对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进行规范分析,重点介绍了部分主体税种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收政策基本情况,分析了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人员投入、创新产出等基本情况,指出创新激励税收政策的税收优惠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性、税收优惠主体覆盖范围不广、缺乏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税收政策对初创企业激励不足等问题。然后,基于准自然实验方法对部分主体税种的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效应存在且显着,但不同税收政策的效应程度大小有差异,验证了研究假设1(不同税收政策在创新驱动过程中所能产生的实际激励效果程度均将显着为正)。基于PSM-DID模型对阶段性特征影响下的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质量发展下综合税收政策对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十分显着,在融合各类综合政策及阶段性特征影响下的情况下,GZL的综合政策效应达到了15.2%,验证了研究假设2(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影响下,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效应将显着为正)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具体假设。基于融资约束对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对创新激励综合政策产出水平(GZL)存在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是显着存在的,验证了研究假设3(融资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会呈现下降趋势)。最后,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以及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现行创新激励税收制度体系,重点优化创新激励阶段性税收政策,积极健全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多方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针对本文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研究中需要完善的地方,并作了相应的研究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上。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综合文献述评前提下,选择了部分主体税种的税收政策效应进行程度大小的分析,与前人研究相比,研究视角有所拓展。其中基于准自然实验视角下的分析,将多个税种的分析纳入统一框架,较以往分析多了一些可做比较的内容;高质量发展下的综合政策分析则是将最新发展理念与综合分析框架相结合,其应用程度更加深入;同时,积极考察异质性因素,在相关分析已经有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了融资约束这一较为突出的异质性因素进行深入剖析,为异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研究方法上。选择了目前在分析政策效应上较为常用的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方法针对部分主体税种的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进行初步分析,得出了比较可靠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尝试用PSMDID分析方法,针对目前阶段性特征影响下的综合税收政策效应结果进行实证分析,这一方法的应用目前还较为少见,其得出的综合政策效应结果应该更为可信。在融资约束问题考察上,为了得出更为可靠的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放弃了传统的回归分析模型方法,基于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方法,通过Frontier4.1计量软件的应用,尝试分析得出更真实的净效应结果,为政策建议提供更强有力的实证分析结论。第三,研究内容上。在多年的调查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企业实际运行数据,关于税收政策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增长。在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之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针对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获取了近千家企业的相关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已经对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特别是高质量发展概念提出以来的相关基础情况了解非常透彻,基于这些样本数据的分析能获取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真实效应结果,对于推动江西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都能够提供成功样板,而且能够有效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赵娟[8](2020)在《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发展战略研究 ——以鹰潭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09-2019年是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一个10年,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成为中国物联网下一个10年的起点。物联网产业作为继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传统IT行业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已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对于提高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鹰潭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试点示范城市,先后被确立为江西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目前,鹰潭市已进入“物超人”城市行列。加快建设产业基地推动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壮大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本文通过运用文献总结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法梳理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路径,江西省物联网产业发展优势与瓶颈,对国内四大物联网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基础条件、关键技术、产业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运用钻石模型重点分析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基地发展战略中的政府作用,在深层剖析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基地的基础条件、融合应用、结构布局等因素后,试图找到鹰潭市物联网产业聚集发展的路径,提出完善和发展当前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基地发展的战略性对策与思考。论文主体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内容及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的研究路径。第二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梳理、归纳物联网产业发展文献综述,分为国外物联网产业发展文献综述和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文献综述。第三章阐述物联网产业的内涵、特征、物联网产业联动效应和发展趋势。第四章主要对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基地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国家和江西省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其次对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基地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找出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基地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钻石模型”对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基地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五章本章在分析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基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基地的战略性发展提出对策与思考。主要从顶层规划、金融扶持、产学研用联动作用、人才培养与引进、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进行建议。

李薪茹[9](2020)在《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以及技术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基于云计算、区块链以及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同时,驱动基础产业链条向应用高级链条转变,对传统产业结构引起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面对智能产业的新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开展了系列行动及措施,但为何仍出现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之间适配性不足的问题?那么,我国高职院校对专业结构应如何进行调整?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永恒和经典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以产业需求为背景和前提,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中适配性不足的问题。笔者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子问题:(1)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什么?(2)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主要表现形式有几种及具体内容包括什么?(3)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如何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及院校规则?行进中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何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和超越?如何实现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围绕上述问题,基于概念分析和研究设计,解释和剖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适配理论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运用历史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总-分-总三个部分,第三章为第一大部分(总),从宏观整体上分析了我国整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配关系及程度,从高职院校内部、内外部、外部三个层面出发,深入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种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适配性不足的根源。第四章到第七章为第二大部分(分),为研究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了人工智能(类)专业作为案例,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分别从“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个层面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理念、方式及特征。第八章为第三大部分(总),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总结规律性经验及原则,构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应遵循的逻辑、采取的措施。本研究致力于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为如何同时产生经济和教育绩效的问题作出解释,推动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在解决产教适配问题上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整体调整来看,其宏观政策为产业需求发展以及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支持。第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是临界的失衡。具体表现在政府、市场及高职院校三个层面。第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动呈现专业结构调整逐渐趋于理性和客观、专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采取“非均衡”的调整方式的特征。第四,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动态来看,未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几种趋势和走向,一是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将成为今后专业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二是从产业发展方式来看,继续加强我国高职院校专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应用与转化的力度;三是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在未来几年职业教育将迎来较好的发展趋势。

金恩焘[10](2020)在《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数字乡村”这一新的理念;2019年,中央又进一步制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助推乡村振兴的计划”。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在农业发展及农村经济社会中的应用,是为提高农民现代信息技能而内生的现代化转型发展路径。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使农业规模化、生态环保、生鲜电商、自媒体公众参与、用户消费体验等市场要素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农产品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对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挑战。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创新,涉及流通市场主体、流通商业模式、流通基础设施、品质溯源监督以及流通技术手段等多个维度,是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创新构建适应我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需求,成为本课题的重要研究目标。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枢的分散-集中-分散模式,主要以线下面对面大宗交易、极低冷链率的常温存储运输为主,存在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效率低、成本高、腐损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弊端,导致农户手上新鲜优质农产品售价低与居民采购价格高、质量差的矛盾。结合理论学习和文献综述,通过对江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考察与实践,本论文从农业生态包容、农业生产效率、城乡福祉差距、公众网络参与等视角,分析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外部环境演变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紧扣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两个核心维度,构建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模型;引入自媒体舆情分析、监控、引导等新方法,探讨农产品安全治理的营销引导动力机制;以农村电商模式创新为提升流通效率起点,以冷链物流体系创新为提升流通质量突破口,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工具,完成生鲜电商平台设计与实践,探索构建新时代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综述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路线。历经四年时间对国内多个省份及江西省内60多个县的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企业实地考察,深入掌握传统农产品流通弊端以及创新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iteSpace对农产品流通研究领域绘制知识图谱,数据显示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效率和流通成本是当前农产品流通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对知识结构进行了补充和梳理,为系统了解农产品流通领域实情捕捉可靠数据,避免了传统归纳文献方法的主观性。在实地考察与文献综述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围绕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两个研究突破口,设计了以网络舆情为农产品流通安全治理的营销引导动力机制,以农村电商、生鲜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途径,以冷链物流为骨干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产品流通质量提升的平台,构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中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研究路线。第二、通过宏观环境演变格局的多视角分析,创新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价值导向概念模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必须宏观把握流通两端的外部环境演变格局。本论文重点从农业生产端的农业生态包容、农业生产效率和城乡需求端的城乡福祉差距、公众网络参与等环境要素入手,创新构建了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价值导向概念模型。在农业生产端,以粮食生产区为例研究我国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空间包容性,确定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支撑下实现新的粮食安全战略价值导向;分析农业生产效率区域差异演变及驱动因素,发现在农业规模化、土地托管、农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化、资本化等三农政策持续推动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效率提升迅速、区域差异演变加快,但农业规模效率提升明显高于农业技术效率提升,这种失衡的演变规律暴露出比较严重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如农药残留导致的土地板结严重及催熟剂、增甜剂滥用等。这些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消费端对农产品安全的迫切需求和监督权,无法通过现有的流通体系传导到生产端。在城乡需求端,通过城乡福祉差异时空分异与政策研究,发现城乡居民福祉差距持续缩小,对健康食品、优质食品、特色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通过对新媒体食品安全舆情事件研究,分析网络典型案例发生发酵及平息发展过程,以及与意见领袖深度访谈,提出两个舆论场及话语融合平衡模型,探究了消费者需求意见更广泛、低成本和较迅速的表达方式,推进公众对农产品安全的有效社会监督。第三、通过农村电商商业模式迭代创新过程,探究农产品电商企业组织体系创新。在对农村电商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梳理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案例企业四年的跟踪研究,案例企业通过混合制改革创新商业模式并搭建农村电商平台,实现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耦合,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经过混合制改革后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X+1”农村电商商业模式,聚焦整合工业品服务下行、农业生产资料下行的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的最先一公里的仓、运、网点等综合城乡共同配送资源,不仅保留了企业商业模式原有驱动因素,还获得了企业合法性和与国有企业资源优势融合的驱动因素,补充了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理论,丰富农产品电商企业组织体系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的研究视角,为现代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电商企业组织体系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板。第四、通过推动政策实施为导向构建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质量体系。冷链物流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一个硬短板,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列入补短板工程。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整体提升是真正解决农产品流通质量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所在。以推动政策实施为导向,从政策顶层设计、行业总体规划的视角,在第四方物流和农村电商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上,以江西为例,依托供销合作社构建全省冷链骨干网,以图改善、解决冷链流通率较低、流通方式落后,体系不健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以及规模偏小、冷链物流没有形成网络等现实问题,为实现农产品高质量流通提供保障,提升农产品流通质量、缩短了农产品流通周期,从政策实践上推动了 115亿元的冷链流通体系的建设。第五、通过引入舆情处理机制,探索数字乡村战略下新媒体舆情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数字乡村战略使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日益趋向于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新媒体的崛起,也使得农产品安全更易受到舆论的监督。构建大数据舆情衍生规律模型,利用食品安全舆情倒逼农产品流通体系做出自我革新、自我完善。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率,通过用户反馈,寻找整个流通体系的问题症结,倒逼企业不断完善流通体系。针对网络舆情中网民行为分析,基于社会网络下新媒体舆情用户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微博大V等新媒体代表人士,对于推动网络舆情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Pajek软件,根据大数据环境下意见领袖相关特征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以此识别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代表人物。新媒体舆情的宏观环境演变为现代农产品流通营销引导体系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为农产品流通电商平台和信息化系统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第六、通过前期理论研究,指导完成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生鲜电商平台的建设实践。综合考虑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价值导向,基于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提升、商业模式创新、冷链流通基础设施、舆情监督与溯源体系等综合设计理念,采取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四点一面设计模型,完成生鲜电商平台系统要素分析、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系统反馈基摸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符合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生鲜电商平台,并跟踪平台运营一年以上,初步实现预期效果。综上所述,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具有流通中间环节少、流通效率高的特点,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商商业模式以及冷链物流骨干网创新,避免了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弊端,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损耗、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祉,对数字乡村战略下推进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具有较强实践意义。在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从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三个外部宏观环境演变格局视角,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引入农产品电商商业模式迭代创新、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自媒体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等创新要素,围绕流通质量和流通效率创新设计新型农产品流通生鲜电商平台,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创新价值。整个研究过程中,分别采取了扎根理论、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等方法,工具上采用了 Citespace、Noteexpress、Pajek、Vensim、Xmind等,较好地将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有效应用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问题研究中,对该领域其他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累计发表了一篇一区SCI、四篇CSSCI和一篇中文核心,两份对策性建议报告获得省领导批示,获得十项企业联合研发的软件着作权。研究不足在于相关内容选择跨度较大,对多维度有机融合的整体性研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研究可以将冷链物流、农产品电商、网络舆情压力传导机制等多维度深度融合,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深入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升级建设。

二、江西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一县一品”的概念界定
    2.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2.2.1 国外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2.2.2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2.3 县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2.4 江西省县域体育产业“一县一品”研究
    2.5 小结
3 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现状
    3.1 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情况
        3.1.1 我国“一县一品”的发展历史
        3.1.2 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的发展状况
    3.2 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的不足
        3.2.1 县域特色体育产业专业化程度不够
        3.2.2 县域特色体育产业品牌化程度不高
        3.2.3 政府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不完善
        3.2.4 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的获得感不强
        3.2.5 产业融合及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足
4 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模式的构建
    4.1 理论框架
        4.1.1 “钻石模型”
        4.1.2 基于“钻石模型”的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模式的理论构建
    4.2 案例分析
        4.2.1 丫山运动休闲小镇
        4.2.2 玉山台球产业
        4.2.3 湾里电子竞技基地
        4.2.4 定南足球产业
        4.2.5 案例对比分析
    4.3 江西省发展体育产业“一县一品”的经验
    4.4 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模式
        4.4.1 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1+2+3”发展模式
        4.4.2 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的建议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定南足球产业访谈提纲
附件2 玉山台球产业访谈提纲
致谢

(2)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红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
        1.2.1 理论依据
        1.2.2 现实依据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7.1 研究创新之处
        1.7.2 研究不足之处
2 研究综述
    2.1 红利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分析
        2.1.2 国内研究分析
    2.2 群众体育改革研究综述
        2.2.1 国内群众体育改革研究
        2.2.2 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研究
    2.3 主要概念释义
        2.3.1 群众体育
        2.3.2 改革红利
        2.3.3 运行机制
3.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红利的基本构成
    3.1 人口红利
        3.1.1 江西省人口
        3.1.2 社会指导员
    3.2 江西省群众体育的经济红利
        3.2.1 拓展经济增长点
        3.2.2 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3.2.3 开拓体育和旅游的融合模式
    3.3 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的社会红利
        3.3.1 促进社会健康,增强社会动力
        3.3.2 拓宽群众体育活动场地
        3.3.3 促进人的社会化
        3.3.4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3.5 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
    3.4 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文化红利
        3.4.1 促进红色文化传播
        3.4.2 促进地域文化特色的项目发展
4.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红利运行机制研究
    4.1 行政体系
    4.2 供给机制
    4.3 服务机制
    4.4 管办分离机制
    4.5 保障机制
    4.6 江西省群众体育约束条件分析
5.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红利发展趋势
    5.1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
    5.2 体育产业多元化发展
    5.3 提供优良体育服务和产品
    5.4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3)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脱贫效应研究 ——以南昌市湾里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2.3 可能创新
    1.3 研究现状
        1.3.1 旅游脱贫概念研究
        1.3.2 旅游脱贫效应研究
        1.3.3 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研究
        1.3.4 文献述评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2 内生式发展理论
        2.1.3 增权理论
        2.1.4 亲贫困增长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乡村振兴
        2.2.2 脱贫攻坚
        2.2.3 旅游脱贫
        2.2.4 旅游脱贫效应
    2.3 旅游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的异同
        2.3.1 旅游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差异性
        2.3.2 旅游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共融性
第3章 南昌市湾里地区旅游脱贫概况
    3.1 南昌市湾里地区基本情况
    3.2 南昌市湾里地区旅游业现状
    3.3 南昌市湾里地区旅游脱贫成效
第4章 旅游脱贫效率评价
    4.1 研究设计
        4.1.1 评价方法
        4.1.2 评价区选择
        4.1.3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4.2 评价结果及动态变化分析
        4.2.1 综合效率分析
        4.2.2 效率分解分析
        4.2.3 MI分析
第5章 旅游脱贫居民感知效应评价
    5.1 指标体系构建
    5.2 指标权重确定
        5.2.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5.2.2 指标权重确定
    5.3 问卷调查
        5.3.1 问卷设计
        5.3.2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5.3.3 质量控制
        5.3.4 样本概述
    5.4 评价过程
        5.4.1 评价方法
        5.4.2 评价结果及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推动农旅融合,加强多元产业互动
        6.2.2 注重社会参与,改善旅游营商环境
        6.2.3 加强地区合作,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6.2.4 强调利益共享,促进国民共同富裕
        6.2.5 巩固脱贫成果,有机衔接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附录 基于居民感知的旅游脱贫效应的调查问卷
致谢

(4)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文明概念
        2.1.1 生态文明的定义
        2.1.2 生态文明的分类
        2.1.3 生态文明的特征
        2.1.4 衡量指标
    2.2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3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3.1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演变
        3.1.1 “山江湖”工程
        3.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3.1.3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3.2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3.2.1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措施
        3.2.2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4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生态制度不健全、落实难
        4.1.1 环境保护制度不健全
        4.1.2 政策落实效率低
        4.1.3 自然资源产权体系不完善
    4.2 生态技术发展落后
        4.2.1 能源开发技术落后
        4.2.2 生态工业技术落后
        4.2.3 生态农业技术落后
    4.3 生态意识薄弱
        4.3.1 生态文明教育落后
        4.3.2 生态保护公民参与度低
        4.3.3 生态法治观念淡薄
    4.4 环境污染问题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4.4.1 大气污染治理效果欠佳
        4.4.2 垃圾处理流程形式化
        4.4.3 土壤污染历史遗留问题严重
5 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内经验借鉴及启示
    5.1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借鉴
    5.2 福建长汀生态文明经验借鉴
    5.3 其他省生态文明建设对江西省的启示
6 推进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6.1.1 完善相关制度法规
        6.1.2 自然资源产权配置
    6.2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6.2.1 培育绿色发展动能
        6.2.2 打造绿色品牌
        6.2.3 布局绿色产业
    6.3 提升生态文明意识
        6.3.1 加强生态文化宣传
        6.3.2 挖掘特色文化资源
    6.4 健全污染防控体系
        6.4.1 深化污染综合防治
        6.4.2 打造“碧水蓝天”
参考文献
致谢

(5)环保督察及其治理绩效研究 ——双轨耦合治理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新高度
        1.1.2 生态文明核心制度:生态环保督察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科层制与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研究
        1.3.2 运动式治理与环境保护研究
        1.3.3 环保督察及其相关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过程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研究过程
        1.4.4 案例选择
    1.5 研究思路、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思路
        1.5.2 框架结构
        1.5.3 创新之处
第2章 生态环保督察:历史演进与制度运行
    2.1 关键概念辨析
        2.1.1 督察与督查
        2.1.2 环保督查与环保督察
    2.2 生态环保督察制度的历史演进
        2.2.1 生态环保督察制度背景
        2.2.2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缘起与演进
    2.3 生态环保督察工作程序
        2.3.1 督察机构的设置与职责
        2.3.2 生态环保督察运行机制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双轨耦合治理——环保督察及整改的新分析框架
    3.1 环境治理情景:科层与运动
        3.1.1 科层环境治理
        3.1.2 运动式环境治理
    3.2 环保督察属性界定
    3.3 理论基础
        3.3.1 关系嵌入理论
        3.3.2 双轨政治理论
        3.3.3 相关概念界定
    3.4 环保督察的“双轨耦合治理”分析框架
        3.4.1 双轨耦合的情景条件
        3.4.2 双轨耦合的过程
        3.4.3 双轨耦合的效用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双轨耦合治理分析框架下的环保督察与地方整改
    4.1 督察前:科层吸纳运动
        4.1.1 督察情景
        4.1.2 动员与进驻
        4.1.3 科层吸纳运动
    4.2 督察整改中:“科层—运动”共生逻辑下的督察整改治理模式
        4.2.1 督察过程:实施与反馈
        4.2.2 “科层—运动”共生逻辑下的督察整改治理模式
        4.2.3 督察整改治理模式的组织框架
        4.2.4 督察整改治理模式的强运动
        4.2.5 督察整改治理模式的再常规
    4.3 督察后:科层—运动良性互动
        4.3.1 督察组织的混合化配置
        4.3.2 环保督察的周期性运行
        4.3.3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环境治理新常态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双轨耦合治理视角下的环保督察效用逻辑
    5.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5.1.1 研究方法与适切性
        5.1.2 数据来源
    5.2 研究过程和理论模型建构
        5.2.1 开放性编码
        5.2.2 主轴编码
        5.2.3 选择性编码
        5.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5.3 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央环保督察效用逻辑之阐释
        5.3.1 压力:中央环保督察的制度压力
        5.3.2 调适:地方环境治理的行为调适
        5.3.3 产出:环保督察的结果产出
    5.4 “双轨耦合治理”与环保督察效用逻辑再阐释
        5.4.1 效用逻辑模型再阐释
        5.4.2 研究假设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环保督察、地方整改与环境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6.1 环保督察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6.1.1 环保督察绩效的实证文献回顾
        6.1.2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6.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2 数据处理
        6.2.1 数据的标准化
        6.2.2 指标权重赋值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6.3.1 状况指数分析
        6.3.2 响应指数分析
        6.3.3 压力指数分析
        6.3.4 综合指数分析
    6.4 本章小节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环保督察制度的优化路径思考
        7.2.1 环保督察制度建设的“科层化”
        7.2.2 环保督察制度运作的“去科层化”
    7.3 环保督察制度的未来走向
        7.3.1 管理体制:央地同时在场
        7.3.2 治理机制:合作共同体
        7.3.3 价值构建:全民生态理性
    7.4 “双轨耦合治理”理论思考
    7.5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访谈大纲
附录 B 环保督察访谈信息汇总
附录 C 2010—2019 年环境治理综合评价原始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资源基础理论下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资源基础理论的文献综述
    2.2 平台的文献综述
    2.3 文献述评
3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发展历程及创新转型
    3.1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发展历程和现状概况
        3.1.1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发展历程
        3.1.2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现状概况
    3.2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特征分析及创新发展
        3.2.1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特征分析
        3.2.2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
    3.3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动力机制及发展模式
        3.3.1 陶溪川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
        3.3.2 宁封窑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
        3.3.3 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发展模式
4 景德镇陶溪川平台创新案例分析
    4.1 陶溪川文化创意平台发展过程简介
    4.2 陶溪川文化创意平台的案例分析
        4.2.1 陶溪川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行动
        4.2.2 陶溪川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实现
5 景德镇宁封窑平台创新案例分析
    5.1 宁封窑文化创意平台发展过程简介
    5.2 宁封窑文化创意平台的案例分析
        5.2.1 宁封窑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行动
        5.2.2 宁封窑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的实现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及建议
    6.3 研究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7)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创新激励、主体税种与税收政策效应相关研究
        1.2.2 高质量发展、阶段性特征与综合税收政策效应相关研究
        1.2.3 融资约束、创新行为与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相关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
第2章 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高质量发展
        2.1.2 科技创新
        2.1.3 税收政策
    2.2 基本理论
        2.2.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2.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创新理论
        2.2.5 公共财政理论
    2.3 作用机理
        2.3.1 基本逻辑关系
        2.3.2 基本作用机理
第3章 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的规范分析
    3.1 相关税收政策的情况分析
        3.1.1 企业所得税创新激励优惠政策
        3.1.2 增值税创新激励优惠政策
        3.1.3 个人所得税创新激励优惠政策
    3.2 科技创新的基本情况分析
        3.2.1 科技创新研发经费基本情况
        3.2.2 科技创新研发人员基本情况
        3.2.3 科技创新研发产出基本情况
    3.3 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税收优惠主体覆盖范围不广
        3.3.2 税收优惠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性
        3.3.3 缺乏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
        3.3.4 税收政策对初创企业激励不足
第4章 部分主体税种的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4.1 背景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背景分析
        4.1.2 理论推导
        4.1.3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4.2 企业所得税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4.2.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4.2.2 实证分析
        4.2.3 稳健性检验
        4.2.4 小结
    4.3 增值税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4.3.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4.3.2 实证分析
        4.3.3 稳健性检验
        4.3.4 小结
    4.4 个人所得税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4.4.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4.4.2 实证分析
        4.4.3 稳健性检验
        4.4.4 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阶段性特征影响下的综合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5.1 背景分析
    5.2 研究假设和模型设定
        5.2.1 研究假设
        5.2.2 模型设定
    5.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5.3.1 变量选取
        5.3.2 数据来源
    5.4 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5.4.1 实证分析
        5.4.2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融资约束下的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实证分析
    6.1 背景分析
    6.2 研究假设和模型设定
        6.2.1 研究假设
        6.2.2 模型设定
    6.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6.3.1 变量选取
        6.3.2 数据来源
    6.4 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6.4.1 实证分析
        6.4.2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政策建议
    7.1 进一步完善现行创新激励税收制度体系
        7.1.1 积极推动税制改革,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7.1.2 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发挥好政策导向作用
        7.1.3 全面推行增值税改革,普遍降低企业税负
        7.1.4 转变个人所得税征税模式,定向减税促进研发创新
    7.2 重点优化创新激励阶段性税收政策
        7.2.1 把握好阶段性特征,坚持差异化的税收政策
        7.2.2 坚持长期战略原则,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水平
        7.2.3 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升税收政策综合治理水平
    7.3 积极健全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多方协调机制
        7.3.1 推动多方协作,解决好融资约束难题
        7.3.2 积极降低税收优惠门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7.3.3 积极推进立法工作,着力完善跨部门保障机制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发展战略研究 ——以鹰潭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内容、路径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3.1 论文的创新点
        1.3.2 论文的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2.1.1 关于物联网产业及产业基地的理论研究
        2.1.2 关于物联网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研究
    2.2 国外物联网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2.2.1 关于物联网产业的理论研究
        2.2.2 关于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3 物联网产业概述
    3.1 物联网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3.1.1 物联网产业的定义
        3.1.2 物联网产业链构成
        3.1.3 物联网产业的特征
    3.2 物联网产业的联动效应分析
        3.2.1 物联网产业纵向联动一体化发展分析
        3.2.2 物联网产业横向联动一体化分析
    3.3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
4 鹰潭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
    4.1 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4.1.1 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态势
        4.1.2 全国物联网产业区域分布
    4.2 江西省物联网产业规划与布局
    4.3 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基地发展现状
        4.3.1 鹰潭市物联网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4.3.2 鹰潭市物联网产业主要应用领域
    4.4 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基地发展存在的问题
        4.4.1 规模化应用程度有限
        4.4.2 缺少龙头企业整合产业资源
        4.4.3 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
        4.4.4 人才缺乏成为发展瓶颈
    4.5 基于“钻石模型”对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基地存在问题的分析
        4.5.1 波特“钻石模型”(1)理论简述
        4.5.2 基于“钻石模型”的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 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基地发展的战略性思考与对策
    5.1 完善顶层规划,强化制度保障
    5.2 加强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
    5.3 整合多方资源,提升产业层次
    5.4 加快人才培养,激发创新动力
    5.5 龙头企业引领,培育特色品牌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高职院校
        二、专业结构调整
        三、产业需求
        四、人工智能(类)专业
    第三节 已有研究梳理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适配理论
        一、适配理论的缘起
        二、适配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分析
        一、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引入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第三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审思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一、我国职业岗位群变化分析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与职业岗位群适配性分析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一、我国行业分布变化分析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与行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一、我国三次产业规模发展的变化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与三次产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第四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之殇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脱节、对口率不髙
        二、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健全,盲目跟风缺乏品牌特色
        三、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宏观有序与局部失序
    第五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探寻
        一、专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临界机制的失衡
        二、专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临界弹性的失调
        三、专业结构调整中院校临界依赖关系的僭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案例选取分析——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案例研究方法
        二、案例选择
        三、资料收集与研究信效度
    第三节 案例描述
        一、案例背景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学生职业能力诉求—掌握职业性创新能力
        二、高职院校及教师诉求—学科交叉思维培养“AI+复合型人才”
        三、企业职业能力诉求—高技能型、智慧型人才链的形成
    第二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专业规模扩建与控制并行发展,满足市场弹性需求
        二、人工智能专业分布于不同院系,满足职业岗位群差异化需求
        三、拓展“异功同构”与“同功异构”的专业功能,满足消费者偏好转移性需求
    第三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
        二、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趋于理性化和客观化
        三、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从学科交叉融合走向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新技术理念驱动AI行业层次结构变革
        二、新就业理念驱动AI行业技术迭代
        三、新职业理念驱动“AI+行业”与“行业+AI”形成涟漪效应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非替代性选择和扩建人工智能“新兴行业-专业类”
        二、非竞争性补贴和扶持人工智能“潜能行业-专业类”
        三、非均衡性以优带劣方式布局人工智能“优势行业-专业类”
    第三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人工智能专业类布局集中趋势明显,分布于少数专业类别
        二、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更加重视“非协同”模块化发展方式
        三、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多样化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业态赋能产业全链条应用场景落地实施
        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助力产业技术革命
        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驱动产业集聚效应最大化
    第二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大类办学点,扩大产业规模效应
        二、增加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类别,扩大产业多元效应
        三、布局人工智能专业大类梯形空间,扩大产业联动效应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依靠增设专业大类和专业点数量的方式扩建规模
        二、调整理念逐步从规模效应向层次效应转变
        三、开设院校增量向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延伸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及对策
    第一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一、调整理念:坚持多学科、多领域“融通、跨界”的原则
        二、调整目标:坚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原则
        三、调整过程:坚持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诉求协同发展的原则
        四、调整行动:坚持政策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
    第二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
    第三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设定专业结构调整目标流程
        二、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环境调研机制
        三、制定专业结构调整内部要素衔接计划
        四、建立专业结构调整质量评价反馈与诊改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 、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生版)
附录4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院版)
附录5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校版)
附录6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企业版)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10)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1.3 团队背景
    1.2 问题界定、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问题界定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难点、重点及拟解决的办法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2.1.1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文献数量分析
        2.1.2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
        2.1.3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核心作者、核心期刊与研究机构分析
        2.1.4 农产品流通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2.1.5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演化路径分析
        2.1.6 研究启示
    2.2 相关基本理论
        2.2.1 网络舆情衍生规律研究
        2.2.2 大数据与舆情治理研究范畴
        2.2.3 农业生产效率
        2.2.4 城乡福祉差距
        2.2.5 农村电商
        2.2.6 数字乡村战略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视角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外部环境演变分析
    3.1 农产品流通体系外部宏观环境供需两端现状分析
    3.2 农业生产端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驱动因素
        3.2.1 研究方法
        3.2.2 结果分析
        3.2.3 主要结论
    3.3 城乡消费端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驱动因素
        3.3.1 研究方法
        3.3.2 结果分析
        3.3.3 主要结论
    3.4 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价值导向概念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电商商业模式与组织体系创新研究
    4.1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五维模型分析
    4.2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
    4.3 我国农村电商治理对策:机制、模式、路径
    4.4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农村电商模式迭代创新的实证研究
        4.4.1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4.4.2 案例分析
        4.4.3 研究发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创新研究
    5.1 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现状分析
        5.1.1 冷链物流服务的重要意义
        5.1.2 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积极因素
    5.2 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关键问题分析
    5.3 科学构建江西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5.3.1 总体空间布局构建
        5.3.2 详细建设方案设计
    5.4 江西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运营效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新媒体舆情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
    6.1 两个舆论场的提出
    6.2 两个舆论场新平衡背景下农产品安全治理困境分析
    6.3 新媒体环境下关键节点代表人士识别与治理研究
        6.3.1 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以江西为例
        6.3.2 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6.3.3 基于新媒体舆情治理策略
    6.4 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大数据舆情衍生规律模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生鲜电商平台设计与实践
    7.1 现状简述
    7.2 “四点一面”模式的系统要素分析
    7.3 基于实际调研确定流位流率系
    7.4 “四点一面”战略模式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7.5 “四点一面”模式的系统反基模以及反馈环分析
    7.6 “四点一面”战略模式的系统反基模分析
        7.6.1 公司销售额与其它因素的相互制约发展基模
        7.6.2 客户数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增强关系
        7.6.3 农产品供给量与好评率的相互制约关系
        7.6.4 投资量与好评率的相互增强关系
    7.7 系统设计部分
        7.7.1 系统分析
        7.7.2 系统设计
        7.7.3 关键技术
        7.7.4 系统实现和运营效果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江西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模式研究[D]. 文鹏.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2]江西省群众体育改革红利研究[D]. 刘玉兰.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脱贫效应研究 ——以南昌市湾里地区为例[D]. 曹洋.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4]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 沈苏丹.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环保督察及其治理绩效研究 ——双轨耦合治理的分析视角[D]. 谢婷. 南昌大学, 2021(02)
  • [6]资源基础理论下景德镇文化创意平台创新发展研究[D]. 郭凯欣.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7]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D]. 吕从钢.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8]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发展战略研究 ——以鹰潭市为例[D]. 赵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9]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D]. 李薪茹. 天津大学, 2020(02)
  • [10]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D]. 金恩焘. 南昌大学, 2020(01)

标签:;  ;  ;  

江西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