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修辞、语境和语义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露扬[1](2020)在《互动视角下的汉语隐喻式人体词(头部)的历时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常生活中有直接运用头部词表示非头部概念的词,如:“元首、耳目”等,也有用头部词与非身体词组成不再属于身体范畴的词,如:“头绪、顺眼”等。在认知语言学中,这些词被称为“死喻”或“已消亡的隐喻”。这些隐喻看似已经丧失了活力,却不同程度地记录了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规律。本文将汉语中由人体域投射到非人体域形成的词称为隐喻式人体词,这些词在隐喻程度上存在差异,有的需要投入一定的理解才能发现其相似性,如“书目、山头”等;有的则已经完全和所代表的人体概念失去联系,如:“头领、头等”等。第一类词所含的人体语素虽然不再指人体,但蕴含着目标域和人体域可感知的相似特征;第二类词的语素义更加融合,多属于表示人、性状或抽象概念的词语。这种差异的产生与词产生之初的语境、历时演变关系密切。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所收录的隐喻式人体词中的头部词群,辅之以《近代汉语词典》(四卷本)和《汉语大词典》梳理其话语形态的头部隐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成词状态。在此基础上探讨隐喻式头部词的判定与分类标准,梳理头部隐喻到隐喻式头部词的发展过程,探讨及这一过程规律及机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即四章。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对理论背景,人体隐喻的定义与分类,汉语人体词发展史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确立本研究的目标与思路。第二部分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所收的人体头部词对象。确立隐喻式头部词的概念,从词形和词义两个方面判定隐喻式头部词,并从词的内部结构、语义范畴和映射路径进行分类。第三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将涉及头部的隐喻现象不同状态区分为“头部隐喻”和“隐喻式头部词”并梳理了二者线性序列上的词汇化过程。话语平面上,“头部隐喻”的修辞呈现包括比喻、借代、通感和比拟。随着修辞形式的频繁使用,隐喻结构被固化于思维中,头部隐喻词汇化为隐喻式头部词。这是一个修辞与词汇相互促动与制约的互动过程,头部隐喻修辞形式的词汇化充实了词汇系统,隐喻式头部词又再次成为隐喻的喻体产生新的隐喻。可概括为“头部隐喻→隐喻式头部词→头部隐喻”的连续统。第四部分通过隐喻思维的类推和隐喻结构的吸收说明了“头部隐喻→隐喻式头部词→头部隐喻”发展的机制。
林佳海[2](2020)在《张贤亮小说修辞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当代着名作家张贤亮的小说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在文学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其小说语言富含修辞艺术,深受读者的青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以张贤亮的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汉语修辞学、认知语言学、心理学、美学等理论,运用统计、归纳等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探析,试图透视其语言修辞艺术,以求更好地解读张贤亮的作品,同时也希冀能为文学与语言学的交叉研究提供文本依据。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含选题来源、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四个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从六个方面系统探析张贤亮小说的语言修辞艺术。第一章为张贤亮小说的语音修辞艺术,主要体现在生动形象的摹声、回环动听的叠音、平稳协调的音节、耐人寻味的停顿。第二章为张贤亮小说的词语修辞艺术,主要体现在方言词语、熟语、专业术语和变异词语的运用。第三章为张贤亮小说的句子修辞艺术,主要体现在长短句、整散句、同素连用句和超常搭配句的使用。第四章为张贤亮小说的辞格运用艺术,主要体现在比拟、引用、反复、移觉、移就等辞格的巧妙运用。第五章为张贤亮小说的接受修辞艺术,主要从小说语言中的语境接受、接受类型和接受心理三方面进行探析。最后一章为张贤亮小说修辞艺术的成因分析,主要从生活经历、创作态度等主观因素和家庭环境、地理环境以及社会时代环境等客观因素探析其小说修辞艺术成因。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对本文进行概括和总结。
张云玲[3](2019)在《萧红话语中的主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语言研究中,人们大多集中精力研究谓词,而与该范畴对立的主体却被忽视。本文认为,主体应该得到重视,应该成为语言学中的一个研究重点。主体这一概念与语义学、语用学、功能语言学、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等学科中的主语、说话人、主位、摹状词、通名和专名等概念都有联系,但又有不同。本文首先对前人研究主体的成果进行系统研究,提炼出主体的定义和类型,然后以萧红作品《呼兰河传》为语料,通过验证和修正,形成本文的主体定义和分类。我们主要运用对比语言学、形式语法、语用学、逻辑学、语言哲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以《呼兰河传》中的相关现象为对象,对主体进行多维度分析;同时,探索国外主体研究的相关理论的本土化。在作者看来,运用国外理论研究主体的方法和成果应该应用于汉语语料分析,服务汉语研究。此外,本文的研究重点有:(1)主体的研究路径和方法;(2)萧红话语中主体的主要功能,如修辞功能、语篇功能、指称功能和人际功能;(3)萧红话语中主体所构建的作品人物的生活世界,如意识形态、主体与存在、主体的符号学概念和主体的生活视角。最后,本文指出主体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1)除了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以外,主体也是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哲学使用比较频繁的概念,本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可以运用于这些学科;(2)主体研究必然会向系统化发展,主体作为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中最基础的概念,其研究还没有完全成熟,有必要通过进一步探索来逐步完善;(3)主体研究将从静态向动态发展,对主体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静态研究,而应该从人与人的世界的互动角度去丰富和发展。
赵琛[4](2019)在《汉维语词的言语义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词义是一个运动着的整体,这是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一个运动着的整体。与所有事物一样,语言也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并且在这运动中变化发展。词义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语言义与言语义,这两者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语言义是静止的、固定的词义,而言语义是相比较语言义来说发生了一定的变异的,运动的、临时的词义。语言义是由言语义长时间的使用,沉淀固定下来的意义,可以说没有言语义就没有语言义,同时言语义也是在语言义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因此本文中我们探究言语义与语言义的关系,观察言语义是怎样从语言义变异而来的。从维吾尔语词言语义的以往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修辞、语境、翻译等方面,从义素变异的角度分析言语义的成果甚少,因此本文致力于从词义变异的层面去探究维吾尔语的言语义,再与汉语词的言语义进行对比,从而探求两种民族、两种语言背后所承载的语言、心理、认知等方面的异同。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整体讲述了国内外研究概况、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创新之处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词的言语义的特点,从临时性、流变性、主观性、丰富性、模糊性等方面进行举例描述;第三部分对汉语、维吾尔语词言语义的类型做了分类并分别举例具体分析了文学作品中的言语义情况,可以看出两种语言的言语义产生除了语境的作用之外,修辞也是重要的手段;第四部分通过上文给出的例句对汉语、维吾尔语词的言语义的产生变化及其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观察分析和原因探索,最后探索两种语言言语义产生的个性与共性;第五部分进行了总结。
张荆欣[5](2019)在《《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发展,语篇层面的研究日渐丰富,语篇研究的角度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语篇分析的范围既包括语篇结构与社会语境的关系,又包括社会心理表征,把认知和社会结合起来,建立语言与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联系;语篇分析的对象涵盖了口语和书面语形式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话语,具体内容涉及评价、元话语、语类、身份建构与传播、话语的社会语境、语言与权势的关系等语篇研究领域,对纪录片解说词的全方位研究逐渐拉开序幕。本文以“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主题的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的解说词为文本,在语篇研究的框架下,从分析解说词语篇的交际结构入手,对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进行系统分析,阐释解说词语篇交际主体如何在特定的语境之下,以交际意图为核心,实现其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让世界深入了解多姿多彩的中国、文明进步的中国这一重要使命;同时,通过分析语篇在语言层面展现出的语音、词汇、句法等各个层面的修辞特征,进一步分析该解说词如何通过语言手段营造出强大的规训力量,用以阐释该主题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扩大中国影响。对纪录片解说词的语篇语言学思考是对《河西走廊》及相关主题纪录片研究的一次尝试,本研究主要关注纪录片想要表达的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具体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研究的绪论。本章介绍了选题依据、纪录片语料来源、研究对象、研究综述、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等。综述部分主要包括国内外语篇研究概况和纪录片解说词研究概况两部分,语篇研究概况部分介绍了语篇语言学的历史发展情况、语篇研究的角度及方法,以及语篇研究的现状。通过对纪录片解说词特别是对《河西走廊》解说词研究的综述,了解到对该纪录片甚至是这一领域的语言学研究尤其是语篇语言学研究相对较弱,对于解说词篇章要素及篇章结构的语篇分析体现本文的研究价值。第二部分为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交际结构研究。本章首先界定解说词语篇的故事化叙述属性,然后对其交际结构进行分析。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言语交际行为研究的社会功能角度。言语交际中发话者总是带着某种交际意图,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实施三种言语行为,除话语本身的字面意义外,言语表达的,即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才是言语行为研究中关注的重点。在言语交际的双向过程中,交际意图是言语行为的核心,也是言语交际产生的依据。交际意图、交际主体、交际语境三个因素构成了语篇的交际结构。本章从纪录片的题材与传播意向、创作主体意向的表达等方面分析了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交际结构,解说词言语交际特征及类型。第三部分为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与语境研究。语境分析是语篇分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发话者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对语境的运用和操纵来达到其交际意图,语境可以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前者直接作用于语篇的生成,而文化语境则间接地影响语篇的建构。语篇的情景语境涵盖多种场景,既可以指具体的上下文、也可以是语言使用的场景等,它往往存在于语篇内部。文化语境是语篇赖以生存的大语境,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文化也制约着语言的生成与发展。本章结合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语境特征因素,根据语篇中时空语境的分布特征对情景语境加以分析,探讨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对语篇生成的促进作用。对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具体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发话者选择性地利用语境来引导受话者理解发话者的语用意图,还为接下来语篇分析打下基础。第四部分为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语言策略研究。由于纪录片和观众之间是单向性的会话关系,纪录片解说词根本意图是解释画面内容并向观众传达信息,但是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者即发话者并不能从观众即受话者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随时修改、改变策略,因此,这就需要发话者在创作解说词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语言手段,选取恰当的策略来实现其意图,主要采取修辞策略完成传递信息解释画面的意图,采用主观化表达策略强化“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主观化意图。本章结合具体例句,从语篇的修辞策略及语篇话语权力表达两个方面分析解说词语篇使用的语言策略。第五部分为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研究。仅仅依靠话语间关系来衡量语篇是否连贯是有局限性的,语篇的连贯与语篇言语行为的实现、语篇的形成模式、话语发出者的目的、计划和意图紧密相关。首先对现有的涉及“衔接与连贯”的分析与研究加以概括总结,结合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形式与语篇交际结构,归纳出适合该纪录片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解的理论方法,通过具体示例对解说词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表达加以描述和分析,重点在于呈现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由非语言手段形成的衔接与连贯表达。第六部分为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篇章推进结构研究。连贯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对语篇连贯性及语篇完整性的考察还可以从语篇的功能角度入手。对语篇谋篇功能的探讨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谋篇功能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有关语篇的主位结构及信息结构的探讨对语篇的谋篇功能有重要的解释作用。语篇主位结构中的主位及述位两个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关联的,对主位-述位的表达,以及对主位推进模式的阐述关注的是话语表达的内容与意义,也就是“信息”,而不是形式,对语篇层次结构中句间语义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结构中已知信息和新信息的分布情况以及两种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章从《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中主位推进结构和信息结构两方面探讨解说词语篇中篇章推进结构对语篇连贯性和完整性的促进作用。第七部分为纪录片《河西走廊》篇章叙事研究。随着纪录片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纪录片的艺术创作逐渐走上了“故事化”的发展道路。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纪录片《河西走廊》播出三年多的时间里,豆瓣评分不降反升。这样一部大气恢弘的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其成功之处离不开解说词故事化的叙事表达。作为纪录片语言的载体之一,解说词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章从该纪录片《河西走廊》的创作结构、编码特征、叙事语言等方面分析其故事化叙事的成功之处。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通过对《河西走廊》语篇交际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中,交际主体如何在语境的作用之下完成故事化的讲述,实现其弘扬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的交际意图。
朱奥雪[6](2019)在《在华外国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来华留学生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事业都有飞速发展,而在华外国留学生的中文名使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留学生中文名既是一种特殊的语用现象,也是跨文化交际的产物,本文以语用学为基本理论,结合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理论,通过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了303位在华学习汉语外国留学生的中文姓名。结合对留学生中文名使用情况的调查,归纳出留学生中文名的四种语用功能:指别功能、称唤功能、认同功能和情感功能,同时留学生中文姓名具有丰富的表达特征。语音方面,非音译中文名最常见,发音多选用开口度低的韵母,发音响度低,异声调组合占优势,声韵搭配方式多样;语法方面,音译单纯词中文名和前加式中文名为其特有现象;语义方面,与本名含义没有关系的中文名居多,语义上大都寄托着命名者的美好期盼和祝愿,具体可分为十类,从文化结构上看,汉语姓氏是留学生中文名中可有可无的部分;辞格方面,主要以借喻、引用和谐音等三种修辞手段为主进行中文名含义的表达;用字方面,笔画数8的汉字数量最多,选用的汉字只有左右、左中右、上下、上中下、全包围和半包围6种结构,高频用字体现出留学生中文名在选用上有较强的性别意识。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中国教师和留学生的访谈,论文还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方面分析留学生中文名功能和语言特征形成的原因。最后,通过对留学生中文名语境因素的分析和表达特征的描述给对外汉语教师提出建议。
张旭[7](2017)在《语境融合视野下的科学修辞解释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当今科学的不断进步,科学思维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修辞学作为一种具有元分析特征的方法论,逐渐渗透于科学发明和科学论述的策略研究中。科学修辞学及其在诠释学传统路径基础上延伸的科学修辞解释成为了后现代科学哲学中有重要前途的理论方向。但是相较于理性思维方式,以修辞解释为代表的或然性论证方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如何回答科学修辞学面临的当代诘难,并基于科学进步的基础上构建一种科学修辞解释模式,就成为了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趋向。而越发深入的研究表明,在语境论基础上形成的修辞解释,为科学解释提供了一种融合性研究平台,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对立重新找回了可沟通、可交流的基点,并在修辞语境基础上促成了科学话语中语形、语义和语用分析方法的结合。这进一步为科学修辞解释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可能的途径。首先,我们回顾了修辞学分析方式在近代科学兴起之后的重新萌生,特别是其对科学理论研究域面的渗入。这其中传统修辞学与修辞批评、新修辞学、修辞哲学等学科的发展为科学修辞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因素。并且通过20世纪最后十年的发展,科学修辞学先后经历了修辞辩证法的早期语境模式、修辞目的论和特殊论、修辞功能论等三大发展阶段,当前最为突出的即在功能论基础上理性的学科定位以及一种融合性研究需求。其次,我们针对这种融合发展需求关注了科学修辞学的语境论转向,特别是在这一转向中其走向一种修辞解释的典型性特征。修辞与语境的结合根本上是因为语境概念与修辞概念同源于语言学研究,并且语境论研究已经在科学哲学研究中形成了典型的解释模式和方法论结构。此外,国外一些修辞学家已经注意到,科学修辞学自身表现出明显的语境特征,例如其语形表征的语境限定、修辞解释的语义基础和规范、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关联等。因此科学修辞学的语境论转向就成为一种自然而必然的趋势了,而在这种潮流中迸发的修辞解释力量已不容小觑。再次,我们在这种语境融合视野下反思了科学修辞解释所面临的两大根本性问题,即统一性问题和有效性问题,并从不可通约性与相对主义诘难、修辞理性与逻辑标准等角度深入剖析。从这两方面展开,将具体问题域锁定在了科学文本的静态分析与动态研究需求冲突、案例研究与理论综合的不均衡、科学的修辞性和社会性问题、理论解释性与预见性等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维度。第四,我们分析了科学修辞解释的方法论结构,并据此对科学修辞解释的两种主要研究方式进行了语境分析。在语境融合视野下的修辞解释将语境分析法与修辞分析法有机结合,并在科学文本分析和科学案例研究中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我们以篇际语境分析和科学争论为例探讨了科学修辞解释中的语境分析,并进一步展开论述了科学修辞解释的语境特征。最后,我们通过对修辞解释模式的历史分析,说明了科学修辞解释中语境结构和预设的重要性,并对科学修辞解释的整体过程展开解析。分辨了传统科学解释和科学修辞解释的区别,特别关注了科学修辞表征与解释过程中的逻辑基础问题及其表征逻辑特征。最后,根据控制要素和科学修辞评价机制问题、科学修辞解释的判定逻辑特征等,进一步研究了科学修辞评价与其判定机制。总之,我们根据对科学修辞学研究方向的把握,从中梳理出具有完整科学解释意义的科学修辞解释概念,并通过对其解释内涵的理解、发展趋向的把握及其融合研究趋向特征的分析,希望能够揭示当前科学修辞解释在语境融合视野下的崭新生命力,并期望给出一种相对完善的科学修辞解释模式。这一方面为科学研究中的修辞学思维方式确立更加坚实的学科基础,给出了科学修辞学一种新的研究向度,另一方面也论证了科学修辞解释在当今科学哲学和科学解释研究中的学术价值。
刘照玉[8](2017)在《现代俄语中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研究》文中指出语言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表达手段。人们在用语言表达思想时,除了逻辑因素外,还会受到情感、修辞、语境等其它因素的制约。这就导致语言本身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可能呈现出一种不对应的情形。比如,有些语言手段虽然字面上是询问的意思,但实际上却是表达否定意义,如:Ктоможетобъятьнеобъятное?(=Никтонеможетобъятьнеобъятного.)/Дакомуоннужен?(=Онникомуненужен.)/Откудаязнаю?(=Янезнаю.)疑问句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语言学中占有突出地位。疑问是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问和答是言语交际最普遍的形式之一,在问和答中最大限度地展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当代语言学热烈地探讨和疑问句有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疑问句的句法结构、语义功能、语用修辞等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俄语中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对该类疑问句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考察该类疑问句在不同的语境和上下文中所体现出来的语义特征、感情色彩及语调特点等。疑问句的主要功能是询问功能,即说话人向受话人提出问题并要求受话人回答该问题。此外,疑问句还能表达判断、祈使等意义以及多样化的修辞色彩,这是疑问句的派生功能。作为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行使的就是疑问句的派生功能。否定评价是一种主观情态,是一个包含不赞、不满、指责、坚决型祈使等等情感意义的集合。本文采用描写法、实例分析法、分类归纳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来研究现代俄语中带有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在规约性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基础上,疑问句所表达的否定评价意义也可分为规约性否定和非规约性否定。规约性否定是指那些根据一定的词汇填充、句法结构模式就能推断出来的否定意义。表达规约性否定的疑问结构往往具有固定的词汇搭配和规律性结构特征,具体体现为特定的词汇标识和句法标识。词汇标识主要包括否定词не、作谓语的动词、名词、不定式以及疑问语气词。句法标识主要有反诘问句、情感否定问句和熟语性结构等。非规约性否定则复杂得多,且没有规律性可言,需要借助语调、语境、交际双方共知的知识、交际原则,以及一定的推理能力来判断。疑问句的功能从“问”迁移到“非问”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渐变的结果。整个语用功能变化的过程涉及两个阶段:1)从强发问过渡到弱发问;2)从“(弱)问”到“非问”。表否定评价意义的疑问句和一般否定句虽然都能表达否定意义,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主观情态性、语境依赖度和句法功能等方面。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对现代俄语中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进行系统描写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深传统语法对该课题的研究,拓宽对该课题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为其它句子类型和其它语言中此类疑问句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视角。其次,俄语中非纯疑问句的理解对我们这些非母语学习者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句子形式和意义之间的不一致性,特别是句中暗含的伴随意义和情感色彩,使得我们常常不能第一时间准确把握句子的真正涵义。本研究有助于帮助俄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类特殊疑问句,理解句子所隐含的深层意义,提高俄语学习者的言语运用能力和交际水平。同时,本研究对俄语翻译理论和实践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倪璐璐[9](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郭贵春,张旭[10](2016)在《科学修辞学的语境论转向及其特征》文中认为科学修辞学在经历了文本批评、目的论和特殊论、功能论等研究模式后,走向一种语境论转向,并逐步形成了有影响力和特色的语境论研究模式。其中,科学修辞学的语境特征主要体现在修辞解释的语形基础、语义规范和语用学关联等层面。
二、浅论修辞、语境和语义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修辞、语境和语义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互动视角下的汉语隐喻式人体词(头部)的历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理论视角 |
一、互动理论 |
二、意象图式理论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前人对于“隐喻”的相关研究 |
二、研究不足 |
第四节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语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隐喻式头部词的判定与分类 |
第一节 隐喻式头部词的判定 |
一、隐喻式头部词的词形判定标准 |
二、隐喻式头部词语义特征的提取与确定 |
三、隐喻式头部词语义范畴的划分标准 |
第二节 隐喻式头部词的分类 |
一、按内部结构进行分类 |
二、按语义范畴进行分类 |
三、按映射次数进行分类 |
第三章 头部隐喻与隐喻式头部词 |
第一节 头部隐喻的修辞呈现 |
一、比喻 |
二、借代 |
三、通感 |
四、比拟 |
第二节 隐喻式头部词的形成与发展 |
一、头部隐喻的形式词汇化 |
二、头部隐喻的意义词汇化 |
三、隐喻式头部词的再隐喻 |
第四章 隐喻式头部词的形成机制 |
第一节 隐喻思维的类推 |
一、性状的类推 |
二、功能的类推 |
第二节 隐喻结构的吸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论文 |
二、图书 |
附录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隐喻式头部词词表 |
致谢 |
(2)张贤亮小说修辞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小说人物视角 |
二、叙事学视角 |
三、小说创作视角 |
四、地域文化视角 |
五、语言学视角 |
第三节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一、语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张贤亮小说的语音修辞艺术 |
第一节 摹声逼真,形象生动 |
一、摹声的主要类型 |
(一)直接摹声 |
(二)间接摹声 |
二、摹声的修辞作用 |
(一)表达方面的作用 |
(二)接受方面的作用 |
第二节 叠音丰富,回环动听 |
一、叠音的主要类型 |
(一)AA式叠音 |
(二)ABB式叠音 |
(三)AABB式叠音 |
二、叠音的修辞作用 |
(一)表达方面的作用 |
(二)接受方面的作用 |
第三节 音节配合,平稳协调 |
一、音节配合的主要类型 |
(一)音节的照应 |
(二)音节的递增排列 |
二、音节配合的修辞作用 |
(一)节奏鲜明,和谐悦耳 |
(二)语义连贯,声情并茂 |
第四节 停顿巧妙,耐人寻味 |
一、停顿的主要类型 |
(一)省略号停顿 |
(二)顿号停顿 |
(三)破折号停顿 |
二、停顿的修辞作用 |
第二章 张贤亮小说的词语修辞艺术 |
第一节 夹用方言,质朴亲切 |
一、方言词语使用的主要类型 |
(一)方言称谓词 |
(二)方言动词 |
(三)方言名词 |
(四)方言形容词 |
二、使用方言词语的修辞作用 |
(一)展现乡土风貌,形成语言特色 |
(二)刻画人物形象,描绘世俗场面 |
第二节 善用熟语,轻松谐谑 |
一、熟语运用的主要类型 |
(一)歇后语 |
(二)惯用语 |
(三)成语 |
二、运用熟语的修辞作用 |
(一)歇后语的修辞效果 |
(二)惯用语的修辞效果 |
(三)成语的修辞效果 |
第三节 借用术语,兼收并蓄 |
一、术语借用的主要类型 |
(一)医学领域术语 |
(二)经济学领域术语 |
(三)物理学领域术语 |
(四)其他领域术语 |
二、借用术语的修辞作用 |
第四节 词语变异,鲜活新异 |
一、词语变异的主要类型 |
(一)词语拆用 |
(二)抽换语素 |
二、词语变异的修辞作用 |
(一)词语拆用的修辞效果 |
(二)抽换语素的修辞效果 |
第三章 张贤亮小说的句子修辞艺术 |
第一节 长短兼具,相得益彰 |
一、长短兼具的主要表现 |
(一)长句繁丰,语义详实 |
(二)短句简洁,短小明快 |
(三)长短杂陈,张弛有度 |
二、长短句式的修辞作用 |
第二节 整散结合,灵活有序 |
一、整散结合的主要表现 |
(一)整中有散,语势贯通 |
(二)散中有整,灵活自然 |
二、整散句式的修辞作用 |
第三节 同素连用,流畅独特 |
一、同素连用句的主要表现 |
(一)前素连用,琅琅上口 |
(二)后素连用,铺陈详述 |
二、同素连用句的修辞作用 |
第四节 超常搭配,新奇巧妙 |
一、超常搭配句的主要表现 |
(一)主谓超常搭配,形象别致 |
(二)动宾超常搭配,新异生动 |
(三)偏正超常搭配,鲜活陌生 |
(四)中补超常搭配,巧妙奇特 |
二、超常搭配句的修辞作用 |
(一)语言新奇陌生 |
(二)语义内涵丰富 |
第四章 张贤亮小说的辞格运用艺术 |
第一节 巧用比拟,活灵活现 |
一、比拟运用的主要类型 |
(一)拟人 |
(二)拟物 |
二、比拟的认知心理阐释 |
三、比拟的修辞作用 |
(一)促进情感的抒发 |
(二)提升语言的形象性 |
(三)促进情境的创设 |
第二节 多用引用,旁征博引 |
一、引用运用的主要类型 |
(一)明引 |
(二)暗引 |
(三)单引 |
(四)复引 |
二、引用的认知心理阐释 |
三、引用的修辞作用 |
(一)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
(二)增强语言的权威力和说服力 |
第三节 常用反复,情思浓烈 |
一、反复运用的主要类型 |
(一)连续反复 |
(二)间隔反复 |
二、反复的认知心理阐释 |
三、反复的修辞作用 |
(一)增强语言节奏感 |
(二)强调话语主旨 |
(三)强化情感力量 |
第四节 妙用移觉,鲜明形象 |
一、移觉运用的主要类型 |
(一)视觉与触觉之间的转移 |
(二)视觉与听觉之间的转移 |
(三)嗅觉与味觉之间的转移 |
二、移觉的认知心理阐释 |
(一)联想和想象 |
(二)概念整合 |
三、移觉的修辞作用 |
(一)生动新奇,鲜明形象 |
(二)虚实结合,创设情境 |
(三)蕴意深刻,内涵丰富 |
第五节 善用移就,新奇生动 |
一、移就运用的主要类型 |
(一)移人就物 |
(二)移物就人 |
(三)移物就物 |
二、移就的认知心理阐释 |
(一)移情 |
(二)相似联想与概念整合 |
三、移就的修辞作用 |
(一)语言陌生,新奇生动 |
(二)情感投射,曲意传情 |
(三)缔造意象,诗意朦胧 |
第五章 张贤亮小说的接受修辞艺术 |
第一节 语境接受的类型及其修辞作用 |
一、语境接受的主要类型 |
(一)文内语境接受与文外语境接受 |
(二)主观语境接受与客观语境接受 |
二、语境接受的修辞作用 |
(一)文内语境接受与文外语境接受的修辞作用 |
(二)主观语境接受与客观语境接受的修辞作用 |
第二节 修辞接受的类型及其修辞作用 |
一、修辞接受的主要类型 |
(一)等值接受 |
(二)改值接受 |
(三)增值接受 |
(四)减值接受 |
二、接受类型的修辞作用 |
(一)揭示人物的心理,促进形象的塑造 |
(二)避免对话的单调,提升读者的期待 |
第三节 修辞接受的心理及其修辞作用 |
一、接受心理的主要类型 |
(一)完型心理、图式与修辞接受 |
(二)联想、想象心理与修辞接受 |
(三)情绪心理与修辞接受 |
二、接受心理的修辞作用 |
第六章 张贤亮小说修辞艺术的成因 |
第一节 主观因素 |
一、生活经历的影响 |
二、个人创作态度的影响 |
第二节 客观因素 |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
二、地理环境的影响 |
三、社会时代环境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萧红话语中的主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
四、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主体研究:现状与反思 |
第一节 前人对于主体的研究概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主体研究的相关维度 |
一、指示语维度 |
二、语法概念维度 |
三、信息维度 |
四、主题的维度 |
五、施事的维度 |
六、修辞学维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分析主体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结构主义语言学 |
一、索绪尔的主体的研究 |
二、布拉格学派 |
三、语符学派 |
四、美国描写学派 |
第二节 系统功能语言学 |
一、韩礼德的主位定义 |
二、对于主位的争议 |
第三节 主体与可及性理论 |
一、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可及性理论 |
二、阿里尔的可及性理论 |
第四节 主体与指称 |
一、密尔的观点 |
二、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
三、斯特劳森的观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萧红话语中的主体功能 |
第一节 主体定义和分类 |
一、已有的主体的分类 |
二、本文的主体定义和分类 |
第二节 主体的修辞功能 |
一、简明扼要功能 |
二、对照功能 |
三、凸显心理特点 |
四、比喻 |
五、具有东北特色的主体变异 |
第三节 主体的指称功能 |
一、主体的指代功能 |
二、主体的回指功能 |
第四节 主体的语篇功能 |
一、话题层面的语义追加 |
二、话题的连贯性 |
三、话题转移 |
第五节 主体的人际功能 |
一、调节功能 |
二、评价功能 |
三、表达情感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萧红话语中所构建的主体生活世界 |
第一节 主体构建的意识形态 |
一、歧视 |
二、人类的物化 |
第二节 主体与存在 |
一、具体空间 |
二、抽象空间 |
第三节 主体的符号学概念 |
一、形象 |
二、隐喻 |
三、象征 |
第四节 主体的生活视角 |
一、主体“我”的视角 |
二、零说话人主体视角 |
三、信息视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局限与不足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汉维语词的言语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概况 |
1.1.1 相关概念界说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由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言语义的特征 |
2.1 临时性 |
2.2 流变性 |
2.3 主观性 |
2.4 丰富性 |
2.5 模糊性 |
第3章 汉维语词的言语义类型分析 |
3.1 汉语词的言语义类型 |
3.1.1 汉语词言语义的理性义变异 |
3.1.2 汉语词言语义的色彩义变异 |
3.2 维吾尔语词的言语义类型 |
3.2.1 维吾尔语词言语义的理性义变异 |
3.2.2 维吾尔语词言语义的色彩义变异 |
3.3 小结 |
第4章 汉维语词的言语义产生原因对比分析 |
4.1 汉语词的言语义产生原因 |
4.1.1 语言世界原因 |
4.1.2 主体世界原因 |
4.2 维吾尔语词的言语义产生原因 |
4.2.1 |
4.2.2 主体世界原因 |
4.3 汉维语词的言语义产生原因对比 |
4.3.1 汉维语词的言语义产生原因相同点 |
4.3.2 汉维语词的言语义产生原因不同点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5)《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纪录片还是记录片? |
1.1.2 中国纪录片发展概况 |
1.1.3 纪录片《河西走廊》简介 |
1.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语篇研究概况 |
1.3.1 国外语篇研究 |
1.3.2 国内语篇研究 |
1.3.3 纪录片解说词研究现状 |
1.3.4 《河西走廊》解说词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4.1 学术价值 |
1.4.2 应用价值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交际结构 |
2.1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属性 |
2.2 言语行为与交际结构 |
2.3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语篇的交际结构 |
2.3.1 纪录片题材与传播意向 |
2.3.2 纪录片创作主体意向的表达 |
2.4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意图性 |
2.4.1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视角 |
2.4.2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意图性与交际 |
2.5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交际行为结构 |
2.5.1 交际主体 |
2.5.2 交际意向 |
2.5.3 交际特征及类型 |
2.6 小结 |
第3章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与语境 |
3.1 语境研究概况 |
3.1.1 语境的界定 |
3.1.2 语境的分类 |
3.1.3 语境的功能 |
3.1.4 语境与语篇的关系 |
3.2 情景语境 |
3.2.1 交际参与者 |
3.2.2 时空语境 |
3.3 社会文化语境 |
3.4 小结 |
第4章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语言策略 |
4.1 修辞策略 |
4.1.1 语音修辞策略 |
4.1.2 词汇修辞策略 |
4.1.3 句式选择策略 |
4.1.4 语法变化策略 |
4.1.5 辞格选用策略 |
4.2 解说词话语权利表达策略 |
4.2.1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转述 |
4.2.2 助词“着”、“了”的大量使用 |
4.2.3 主观性话语的运用 |
4.3 小结 |
第5章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衔接与连贯 |
5.1 衔接与连贯 |
5.1.1 有关“衔接” |
5.1.2 有关“连贯” |
5.2 衔接与连贯 |
5.2.1 国内外学者对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关系的研究 |
5.2.2 本文对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关系的理解 |
5.3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 |
5.3.1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衔接手段 |
5.3.2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连贯效果 |
5.4 小结 |
第6章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篇章推进结构 |
6.1 主位与述位 |
6.2 主位推进模式 |
6.3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中主位及主述推进模式 |
6.3.1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中的主位 |
6.3.2 主位推进和主位推进模式 |
6.4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信息结构 |
6.5 小结 |
第7章 《河西走廊》篇章叙事研究 |
7.1 《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的编码结构 |
7.1.1 《河西走廊》解说词中的三幕式结构 |
7.1.2 《河西走廊》解说词中的有机整体性表达 |
7.2 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编码特征 |
7.2.1 悬念式开头的运用 |
7.2.2 《河西走廊》中的情景再现 |
7.3 纪录片《河西走廊》的叙事语言 |
7.3.1 镜头语言 |
7.3.2 解说词与空镜头的衔接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在华外国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姓名研究 |
1.2.2 中外姓名对比研究 |
1.2.3 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4.1 研究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留学生中文名语用功能和表达特征 |
2.1 语用功能 |
2.1.1 指别功能 |
2.1.2 称唤功能 |
2.1.3 情感功能 |
2.1.4 认同功能 |
2.2 表达特征 |
2.2.1 语音特征 |
2.2.2 语法特征 |
2.2.3 语义特征 |
2.2.4 辞格特征 |
2.2.5 用字特征 |
第3章 留学生中文名的形成语境 |
3.1 语言语境 |
3.1.1 语音语境 |
3.1.2 语法语境 |
3.1.3 语义语境 |
3.1.4 修辞语境 |
3.1.5 汉字语境 |
3.2 情景语境 |
3.2.1 参与主体 |
3.2.2 用名需求 |
3.2.3 命名方式 |
3.3 文化语境 |
3.3.1 地区差异 |
3.3.2 宗教信仰差异 |
3.3.3 性别差异 |
第4章 给对外汉语教师的建议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7)语境融合视野下的科学修辞解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科学修辞学的源起与当代进展 |
1.1 科学修辞学理论溯源 |
1.1.1 传统修辞学与修辞批评 |
1.1.2 新修辞学的滥觞 |
1.1.3 修辞与哲学关系的发展与科学修辞学的产生 |
1.2 科学修辞学研究趋向 |
1.2.1 修辞辩证法的语境模式 |
1.2.2 修辞目的论和特殊论 |
1.2.3 修辞功能论 |
1.2.4 科学修辞学研究走向的特征 |
第二章 科学修辞学的语境论转向与科学修辞解释的产生 |
2.1 科学修辞学与语境论结合研究的可能性 |
2.1.1 科学哲学中语境论思想的进展 |
2.1.2 科学修辞学的融合性发展需求 |
2.2 修辞解释中的语境性表现 |
2.2.1 修辞解释的语形基础 |
2.2.2 修辞解释的语义规范 |
2.2.3 修辞解释的语用关联 |
2.3 科学修辞学的自我超越 |
2.3.1 从修辞发明到修辞解释 |
2.3.2 修辞解释视野的扩展 |
2.4 科学修辞解释对科学社会性问题的解读 |
2.4.1 科学社会性问题的修辞视角 |
2.4.2 科学社会性问题的修辞分析 |
2.4.3 科学修辞解释对科学社会性问题的重新认识 |
第三章 科学修辞解释的主要问题 |
3.1 科学修辞解释的根本问题 |
3.1.1 统一性问题:不可通约性与相对主义诘难 |
3.1.2 有效性问题:科学的修辞理性与逻辑标准 |
3.2 科学修辞解释的具体问题域 |
3.2.1 科学文本的静态分析与动态需求的冲突 |
3.2.2 案例研究与理论综合的不均衡 |
3.2.3 科学的科学性、修辞性与社会性问题 |
3.2.4 修辞分析的解释性与预见性 |
第四章 科学修辞解释的语境分析 |
4.1 科学修辞解释的方法论结构 |
4.1.1 修辞分析法 |
4.1.2 语境分析法 |
4.2 科学文本分析——以篇际语境分析为例 |
4.2.1 篇际语境分析的本质 |
4.2.2 篇际语境分析的主要特征 |
4.3 科学案例研究——以科学争论为例 |
4.3.1 科学争论研究的进路 |
4.3.2 科学争论研究中的语境解释 |
4.3.3 科学争论的语境解释意义 |
4.4 科学修辞解释的语境特征 |
4.4.1 修辞语境的相通性 |
4.4.2 修辞语境的转换性 |
4.4.3 修辞语境的整体性 |
4.4.4 形态多样性与内容复杂性 |
4.4.5 修辞基质性与语境依赖性 |
4.4.6 动态过程性与科学公开性 |
第五章 科学修辞解释模式的构建 |
5.1 修辞解释模式的发展 |
5.1.1 修辞解释对科学问题的关注 |
5.1.2 文本语境辩证法与文本研究中的语境模式 |
5.1.3 修辞解释主体的弱化与社会互动模式的引入 |
5.2 科学修辞解释的语境结构与预设 |
5.2.1 科学语境 |
5.2.2 修辞语境 |
5.2.3 社会语境 |
5.2.4 修辞主题与参与者 |
5.3 科学修辞表征与解释过程 |
5.3.1 科学修辞解释过程 |
5.3.2 科学修辞解释的逻辑基础 |
5.3.3 科学修辞解释的表征语境及其逻辑特征 |
5.4 科学修辞评价与判定机制 |
5.4.1 控制要素与科学修辞评价机制 |
5.4.2 科学修辞解释的判定语境及其逻辑特征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现代俄语中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1. 选题依据 |
2. 研究对象 |
3. 论文的主要观点 |
4. 研究意义 |
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6. 语料来源 |
7.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俄语疑问句研究综述 |
1.1 俄罗斯学界对俄语疑问句的研究 |
1.2 国内俄语学界对俄语疑问句的研究 |
1.3 带否定评价意义的俄语疑问句的研究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研究的理论前提 |
2.1 疑问句的功能语义类型及其派生功能 |
2.1.1 疑问句的功能语义类型 |
2.1.2 疑问句的否定评价意义 |
2.2 间接言语行为 |
2.2.1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
2.2.2 间接言语行为与疑问句 |
2.2.3 带否定评价意义的疑问间接言语行为 |
2.3 否定和否定评价 |
2.3.1 逻辑和语言中的否定 |
2.3.2 语言否定的本质 |
2.3.3 语言中的否定评价 |
2.4 标记理论 |
2.4.1 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 |
2.4.2 标记理论与间接言语行为 |
2.4.3 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的标记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形式上带否定评价意义标识的非纯疑问句 |
3.1 词汇标识 |
3.1.1 带否定词не的非纯疑问句 |
3.1.2 带否定评议意义谓语词的非纯疑问句 |
3.1.3 带否定评价意义语气词的非纯疑问句 |
3.2 句法标识 |
3.2.1 反诘问句 |
3.2.2 情感否定问句 |
3.2.3 熟语性疑问结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形式上不带否定评价意义标识的非纯疑问句 |
4.1 非规约性修辞问句 |
4.2 非规约性修辞问句表否定评价意义的制约因素 |
4.2.1 语调 |
4.2.2 上下文语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和一般否定句的功能差异 |
5.1 疑问句表否定用法的嬗变 |
5.1.1 疑问句表否定用法产生的机制 |
5.1.2 从疑问到否定的嬗变过程:询问-怀疑-否定 |
5.2 情态性差异 |
5.3 语境依赖度差异 |
5.4 句法功能差异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
一、换译称名梳理 |
二、换译称名溯源 |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
第二节 换译内涵 |
一、换译的特点 |
二、换译的本质 |
三、换译的定义 |
第三节 换译外延 |
一、换译的类型 |
二、换译的目的 |
三、换译的原则 |
四、换译的领域 |
五、换译的地位 |
六、换译的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
第一节 有形换译 |
一、单位换译 |
二、标点换译 |
三、形象换译 |
第二节 无形换译 |
一、词类换译 |
二、语气换译 |
三、语态换译 |
四、视角换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
一、概念替代机制 |
二、意象替代机制 |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科学修辞学的语境论转向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修辞学对修辞批评模式的继承 |
1. 修辞辩证法的语境模式 |
2. 修辞目的论和特殊论 |
二、科学修辞学的语境论转向 |
1. 修辞功能论 |
2. 科学修辞学与语境论结合研究 |
三、科学修辞学的语境特征 |
1. 修辞解释的语形基础 |
2. 修辞解释的语义规范 |
3. 科学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关联 |
四、浅论修辞、语境和语义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互动视角下的汉语隐喻式人体词(头部)的历时发展研究[D]. 张露扬.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2]张贤亮小说修辞艺术研究[D]. 林佳海.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萧红话语中的主体研究[D]. 张云玲.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4]汉维语词的言语义对比研究[D]. 赵琛.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8)
- [5]《河西走廊》解说词语篇研究[D]. 张荆欣. 吉林大学, 2019(10)
- [6]在华外国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D]. 朱奥雪. 浙江科技学院, 2019(08)
- [7]语境融合视野下的科学修辞解释研究[D]. 张旭. 山西大学, 2017(02)
- [8]现代俄语中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研究[D]. 刘照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9]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10]科学修辞学的语境论转向及其特征[J]. 郭贵春,张旭.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