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LyS_(127-285)的克隆、表达和纯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斌[1](2020)在《HIV-1感染长期不进展者病毒学和免疫学特征研究及中和抗体分选》文中提出目的: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rogressors,LTNPs)自发控制病毒感染的机制是诱导功能性治愈和进行有效防治干预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试图通过对LTNPs病毒学和免疫学特征分析,探讨病毒控制的可能影响因素,并以其为主要供体,分选抗HIV-1广谱中和抗体(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bNAbs),为AID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根据血浆病毒载量的动态变化,将LTNPs分为病毒学控制组(viremic control,VC-LTNPs)和病毒学进展组(non-VC-LTNPs)。检测 VC-LTNPs 和 non-VC-LTNPs的外周血总HIV-1 DNA和淋巴细胞以及亚群的水平及其动态变化。评价两组的血浆特异性抗体滴度和亲和力、中和抗体及胞间抑制抗体的活性,并以典型进展者(typical progressors,TPs)作为对照。测定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并与TPs和健康对照比较。分析病毒学和免疫学因素与HIV-1病毒控制的相关性。(2)利用单个B细胞分选技术,进行bNAbs的分选和制备。首先根据血浆中和活性确认LTNPs候选样本,针对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分选单个HIV-1特异性记忆性B细胞,逆转录和巢氏PCR扩增抗体可变区基因并插入表达载体,在293T细胞和CHO-S细胞表达抗体,重组Protein A进行抗体纯化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其抗原结合能力,以中和试验鉴定抗体的抗病毒生物学活性。结果:(1)VC-LTNPs 的 HIV-1 储存库水平显着低于 non-VC-LTNPs(p=0.018)且保持稳定。(2)两组的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在基线水平无显着差异,但在随访期间,VC-LTNPs的CD8+T细胞计数尤其激活的CD8+T细胞亚群比例显着低于non-VC-LTNPs,而CD4/CD8比值和 CD8+CD28+T细胞比例高于non-VC-LTNPs。分析显示CD4/CD8比值与血浆病毒载量呈负相关,而激活的CD8+T细胞亚群比例与血浆病毒载量呈显着正相关。(3)HIV-1特异性抗体滴度和中和活性在TPs高于LTNPs(p<0.05),且抗体水平与血浆病毒载量呈正相关。(4)增殖诱导因子(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B 细胞激活因子(B cell-activating factor,BAFF)和 IFN-γ诱导蛋白 10(interferon gamma-induced protein-10,IP-10)在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APRIL水平在VC-LTNPs组显着升高,且与血浆病毒载量(r=-0.6078,p<0.0001)和激活的CD8+T细胞比例(r=-0.3276,p=0.0106)以及炎症因子 BAFF 水平(r=-0.3072,p=0.0160)、IP-10 水平(r=-0.4784,p=0.0016)和 MCP-1(r=-0.4317,p=0.0048)呈显着负相关,而与 CD4+T细胞绝对值和CD4/CD8比值呈显着正相关(r=0.2918,p=0.0225;r=0.3211,p=0.0116)。(5)血浆的中和效价和广谱度与患者的感染时长呈正相关(r=0.2999,p=0.0234;r=0.3333,p=0.0106);在59个血浆样本中,效价大于60以及广谱度高于50%的样本为6个。(6)分选单个细胞建立候选单抗库,包括181对抗体序列。重链基因分别来自6个不同的胚系基因IGHV1-2、IGHV1-69、IGHV3-11、IGHV3-15、IGHV4-38和IGHV4-59,体细胞突变频率在6.5%-32%之间;轻链来自2个不同的胚系基因IGKV1-5*03和IGKV1-33*01,突变频率分别为4%和21%。(7)表达和鉴定了 8 个单克隆抗体 7D5、53、8A4、8E5、7F7、8F10、8H4和8H5,其中7D5的结合活性及中和活最强。7D5的活性可能与其高突变频率有关。(8)序列分析筛选得到2个候选抗体8G2和8H9,具有高突变频率和长HCDR3的特征。结论:HIV-1储存库的大小影响血浆病毒载量和疾病进展,激活的T细胞与储存库水平密切相关,而APRIL水平与储存库大小及免疫激活呈显着负相关,提示低免疫激活和高水平的APRIL可能和病毒控制有关。APRIL作为独特的细胞因子,对其进一步研究可能会为LTNPs自发控制病毒的机制提供新的线索。bNAbs中和效价和广谱度的获得需要病毒与抗体长期共进化,LTNPs为bNAbs的产生和成熟提供了有利条件。分选所获抗体特征提示体细胞突变频率可能会影响抗体的结合活性以及中和活性,以此继续筛选高突变频率的抗体,有望获得高效且广谱的中和抗体,进而为HIV-1感染提供更多潜在的防治策略。
夏颖[2](201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RasGRP3通过调节Ras信号通路活化影响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凋亡》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干扰正常人外周血B细胞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鼠MZ FO B细胞中RasGRP3的表达对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自身免疫耐受缺失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导致多器官功能受损。内源性自身反应性B淋巴细胞是SLE发病的重要环节,其发病机制之一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 BCR)通路的高度活化。Ras鸟苷酸释放蛋白3(Rasguanylnucleotide releasing protein3, RasGRP3)作为BCR信号通路下游重要分子主要在B细胞中表达。在前期实验中我们已证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PBMC及B细胞中RasGRP3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提示RasGRP3在PBMC及B细胞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狼疮发病。本实验用siRNA干扰RasGRP3在正常人外周血B细胞及狼疮鼠MZ FO B细胞中的表达,研究RasGRP3的表达水平对下游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探讨RasGRP3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机制。方法收集正常志愿者外周血3例及MRL/1pr.B6狼疮鼠脾脏3例。分别通过Ficoll法及研磨法提取正常人PBMC及MRL/1pr.B6狼疮鼠脾脏细胞,然后采用磁珠分选法纯化B细胞。通过电转染使siRNA干扰B细胞。T通过逆转录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asGRP3在正常人B细胞和狼疮鼠脾脏MZFOB细胞中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siRNA干扰细胞40h后,使用anti-IgM, CD40L和人重组IL-4刺激人外周血B细胞,anti-IgM, anti-CD40和鼠重组IL-4刺激狼疮鼠MZFOB细胞,在刺激时间为0min和30min时提取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asGRP3蛋白水平和下游信号分子Erk, Akt以及各蛋白分子磷酸化的水平。结果无论是正常人B细胞还是狼疮鼠MZ FO B细胞,siRNA干扰后细胞中RasGRP3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叫显低于scramble组。刺激30min后,RasGRP3siRNA组Erk, Akt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Scramble siRNA组。结论通过电转染的方法可以使siRNA成功干扰正常人B细胞及狼疮鼠MZ FO B细胞中RasGRP3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正常人外周血B细胞及狼疮鼠MZ FOB细胞中RasGRP3表达水平降低可以下调其下游信号分子Erk和Akt磷酸化水平,这也许是RasGRP3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机制之一第二部分干扰系统性红斑狼疮鼠MZFOB细胞中RasGRP3的表达对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目的研究沉默RasGRP3后MRL/1pr.B6良疮鼠MZFO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表达凋亡蛋白的情况,进一步探讨RasGRP3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MRL/1pr.B6狼疮鼠脾脏3例。通过研磨法提取狼疮鼠脾脏细胞,然后采用磁珠分选纯化狼疮鼠脾脏MZ FO B细胞。通过电转染siRNA法干扰狼疮鼠脾脏MZFOB细胞RasGRP3的表达。细胞电转染20h后用anti-IgM, anti-CD40和鼠重组IL-4刺激狼疮鼠MZ FO B细胞,在刺激时间为0h和6h时提取细胞。使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Z FO B细胞内IL-6及TNFa的mRNA水平。细胞电转染40小时后提取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明确凋亡蛋白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活化片段的表达。结果刺激6h后较刺激前MZ FO B细胞内IL-6和TNFa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但RasGRP3siRNA组MZFOB细胞内IL-6和TNFa的mRNA明显低于scramble组。siRNA干扰40h后siRNA组MZ FO B细胞caspase3活化片段的表达明显高于scramble组。结论RasGRP3表达降低导致狼疮鼠MZFOB细胞内促炎性因子IL-6和TNFa的mRNA水平降低,同时增加细胞内凋亡蛋白的表达。由此提示RasGRP3可以抑制B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并促进B细胞凋亡,从而参与狼疮的发生。
张莹[3](2013)在《LL37活化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 lasmic anti bodies,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小血管炎。约80%累及肾脏,可导致迅速进展、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预后凶险。迫切要求更加深入地研究AAV的发病机理,以便提出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机体对“自我”和“非我”的识别是免疫反应的基础,决定机体走向免疫耐受或激活。在这一识别中,免疫细胞起关键作用。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dendritic cells,pDC)属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亚型,因其在病原体或其他炎性因素刺激下能够产生大量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 type Ⅰ,IFN-α/β),而又被称为干扰素产生细胞。在天然免疫中,机体通过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molecular pattern,PAMP)及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PRs)区分“自我”和“非我”。近年来,pDC细胞因其特异性高表达PPRs Toll样受体7(Toll-likereceptor7,TLR7)和TLR9,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受到重视。尤其在银屑病的发生中取得突破性研究进展:发现pDC细胞可通过特异性表达的TLR7和TLR9,经接头分子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 MyD88)活化干扰素调节因子-7(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7,IRF-7)介导的信号途径,从而产生大量IFN-α,激活NK细胞和髓样树突状细胞等天然免疫细胞,进而活化自身免疫性Th1和Th17细胞,启动获得性免疫应答。在正常情况下,pDC细胞对病原体DNA进行识别引起免疫应答,而对机体自身老化死亡细胞免疫忽视。这种对自身细胞的免疫耐受对维持生物体的完整性及内环境的稳定极其重要。然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内源性IFN-α诱导物可替代病原体的DNA及RNA,打破免疫耐受,持续刺激pDC产生IFN-α,启动自身免疫应答。研究发现,活动期AAV患者血清IFN-α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提示pDC活化导致IFN-α异常高表达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结合在银屑病中抗菌肽LL37是导致pDC细胞异常活化的直接因素的研究证明,我们推测:AAV患者体内高表达的IFN-α可能与LL37有关。抗微生物肽是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LL-37作为目前人体内发现的唯一一种Cathelicidin类抗微生物肽,已被证实可直接介导pDC细胞识别自身DNA,而参与自身免疫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中性粒细胞不同于凋亡、坏死的一种新的独特的死亡方式,通过释放大量自身DNA,导致机体自身DNA释放,其过程命名为NETosis。NETs成分含有LL37,且肾组织有pDC细胞表达,根据LL37是介导银屑病pDC细胞识别自身DNA的作用推测:ANCA诱导中性粒细胞活化导致大量NETs产生,可能导致机体对自身DNA的异常识别,打破自身免疫耐受,从而参与ANCA相关小血管炎(AVV)的发病机制。LL37活化pDC细胞极可能在其中起关键作用。本课题拟通过(1)检测AAV患者血清及肾组织抗菌肽LL37及pDC细胞活化产物IFN-α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例分析LL37及IFN-α表达与临床血清学指标及肾组织损伤程度的关系,以探讨LL37在AA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2)观察体外分离纯化的AAV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Ts发生及LL37的表达,探讨AAV患者体内LL37是否通过NETs发生而释放。(3)体外分离纯化健康人外周血pDC细胞,观察与AAV患者NETs共培养及分别予anti-LL37抗体或TLR9特异性拮抗剂ODN-TTAGG干预后pDC细胞活化、成熟标志的表达及IFN-的产生,明确AAV患者NETs是否通过LL37活化pDC细胞,探讨LL37诱导pDC细胞识别自身DNA的途径及机制。综合分析上述临床病例、体外细胞实验研究结果,探讨抗微生物肽LL37活化pDC细胞在ANCA相关小血管炎中的机制,明确pDC细胞在整个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索通过阻断pDC细胞对自身DNA的免疫应答途径治疗AVV的新策略奠定基础。实验方法第一部分AAV患者血清及肾组织LL37及IFN-α的表达及意义1.收集AAV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血清标本,采用ELISA检测血清LL37及IFN-α水平,了解AAV患者体内LL37及IFN-α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2.回顾性分析AAV患者临床病历资料,采用2×2列联表分析、相关分析、独立样本K-S检验、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评价LL37及IFN-α表达与肾功能损害及肾组织新月体形成的关系。3.收集AAV患者肾组织活检病理标本,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方法检测肾组织LL37、IFN-α及pDC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血树突状细胞抗原(blood dendriticcell antigen2,BDCA2)的表达,了解局部肾脏炎症部位是否存在LL37及IFN-α的表达及pDC细胞的募集。第二部分AAV患者NETs的产生及LL37释放1.收集AAV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新鲜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PolymorphprepTM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中性粒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2.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观察AAV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Ts的产生。3.免疫荧光观察AAV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Ts的产生情况及是否存在LL37的释放。4. ELISA检测中性粒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L37的水平。5.免疫荧光检测AAV患者肾组织NETs组分如组蛋白、自身抗原溶酶体膜蛋白-2(lysosomal membrane protein-2,LAMP-2)、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蛋白水解酶3(protease3,PR3),的表达,了解肾脏炎症损伤局部募集的中性粒细胞是否存在NETs组分。第三部分AAV患者LL37活化pDC细胞机制1.收集AAV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新鲜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PolymorphprepTM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中性粒细胞,收集体外培养的中性粒细胞上清液。2.采用免疫磁珠技术分选健康人外周血pDC细胞,并通过流式活细胞分选技术进一步提纯,得到CD4+CD11c-Lineage-pDC细胞。3. AAV患者或健康志愿者中性粒细胞NETs上清液与pDC细胞共培养,流式分析检测pDC细胞的活化、成熟标志,观察AAV患者NETs是否可促进pDC细胞的活化、成熟。4.分别予anti-LL37抗体或TLR9特异性拮抗剂ODN-TTAGG干预后,流式分析检测与AAV患者及健康志愿者NETs上清液共培养的pDC细胞的活化、成熟标志。探讨AAV患者NETs是否通过LL37活化pDC细胞,以及LL37活化pDC细胞是否通过TLR9途径实现。5.收集与NETs共培养的各组pDC细胞上清液,ELISA检测IFN-α的表达,明确AAV患者NETs是否通过促进pDC细胞产生IFN-α而参与免疫应答。结果第一部分1. AAV患者血清LL37及IFN-α水平较健康志愿者明显升高(LL37: U=829.00, P<0.001; IFN-α: U=1438.00, P <0.001),合并新月体肾炎的AAV患者血清LL37及IFN-α水平较无新月体肾炎AAV患者明显增高(LL37: P <0.01; IFN-α: P <0.001)。2.高表达LL37及IFN-α的AAV患者较低表达患者合并新月体肾炎的比例更高(LL37: χ2=9.724, P=0.002; IFN-α: χ2=16.835, P=0.000)。3. AAV患者血清LL37与IFN-α表达水平成正相关(R=0.577, P=0.000);且LL37及IFN-α表达水平均与AAV患者血肌酐水平成正相关(LL37: R=0.437, P=0.000;IFN-α:(R=0.337, P=0.004)),与补体C3水平无明显相关性(LL37: R=0.020, P=0.871; IFN-α: R=0.12, P=0.922)。4.新月体阳性AAV患者肾脏局部炎症组织有LL37及IFN-α高表达,而新月体阴性AAV患者肾组织仅有少量LL37及IFN-α表达。第二部分1. AAV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有大量NETs形成,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多(P<0.001)。2. AAV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Ts形成释放抗菌肽LL37及ANCA靶抗原LAMP-2、MPO、PR3。3.合并新月体肾炎的AAV患者肾组织炎症损伤局部有NETs形成,并有抗菌肽LL37与ANCA靶抗原LAMP-2、MPO、PR3表达。4.合并新月体肾炎的AAV患者肾组织炎症损伤局部抗菌肽LL37与NETs其他组分如组蛋白、MPO共表达。第三部分1.与AAV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Ts上清液共培养的健康人外周血pDC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80及成熟标志CD83的表达较健康志愿者中性粒细胞组明显增高(CD80: P <0.01; CD83: P <0.01)。2. Anti-LL37抗体干预后,与AAV患者NETs上清液共培养的pDC细胞表面标志CD80及CD83表达较干预前明显下降(CD80: P <0.05; CD83: P <0.01)。3. ODN-TTAGG干预后,与AAV患者NETs上清液共培养的pDC细胞表面标志CD80及CD83表达较干预前明显下降。(CD80: P <0.01; CD83: P <0.01)4.与AAV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Ts上清液共培养的健康人外周血pDC细胞上清液IFN-α表达较健康志愿者中性粒细胞组明显增高(P <0.001)。5.予Anti-LL37抗体或ODN-TTAGG干预后,与AAV患者NETs上清液共培养的pDC细胞上清液IFN-α表达较干预前明显下降(Anti-LL37: P <0.001; ODN-TTAGG:P<0.001)。结论1. AAV患者尤其是合并新月体肾炎的患者,血清LL37及IFN-α水平明显升高。新月体肾炎患者肾脏局部炎症组织有LL37及IFN-α表达。2. AAV患者血清LL37与IFN-α水平成正相关,LL37及IFN-α水平与AAV患者血肌酐水平成正相关,且高表达LL37与IFN-α的AAV患者更易合并新月体肾炎。3. AAV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有大量NETs形成。4. AAV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Ts形成可释放抗菌肽LL37及ANCA靶抗原LAMP-2、MPO、PR3。5. AAV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产生的NETs可刺激体外分离的健康人外周血pDC细胞活化、成熟并产生IFN-α。6.拮抗LL37或TLR9功能后, AAV患者NETs刺激pDC细胞活化、成熟及IFN-α产生能力明显下降。综上所述:AAV患者体内外周血及募集至受累肾脏局部炎症损伤组织的中性粒细胞NETs形成增加,释放大量LL37与自身DNA形成LL37-DNA复合物,通过TLR9途径活化pDC细胞,产生大量IFN-α,参与AAV患者肾脏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及免疫应答。
陈宏[4](2012)在《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对机体自身的成份发生的免疫反应,造成损害而引发疾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皮肤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等。免疫性皮肤病病因病机非常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调节异常因素和性激素及其受体等多方面,病变侵及全身多系统,且会造成多器官损害。本文以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为例,旨在探讨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机制。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得出的结果为:通过检测ERα、ERβ、白介素10(IL-10)、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在SL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分析与SLE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初步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在该病发病中的免疫作用机制及其T、B淋巴细胞的协同作用机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氏反应方法,测定了40例SLE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ER-α、β、IL-10、Blys的表达量,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这些因子的表达与临床表现及各项化验数据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ER-α、IL-10、Blys mRNA在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活动期明显高于稳定期(P<0.05或P<0.01),且与病情和红斑狼疮活动指数有相关性;而SLE患者ERβ表达量在合并心血管损害组明显低于无心血管损害组(P<0.05)。该课题还研究了SLE病人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祖细胞水平的变化特征,探讨在内皮损伤过程的机制。采用IL ACL-90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vW因子抗原含量(vWF:Ag)。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和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CEC)的水平。结果显示: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CD133+细胞、CD34+CD133+双阳性细胞分别高于稳定期(q=7.93,q=8.45,q=10.22)和对照组(q=10.37,q=11.24,q=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稳定期患者比较,SLE活动期患者EPCs和vWF:Ag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患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活动期EPCs与vWF:Ag呈显着正相关(P<0.01),与CEC无显着相关性(P>0.05)。稳定期患者和对照组EPCs与vWF:Ag和CEC均无相关性(P>0.05)。研究骨桥蛋白(OPN)、IL-18、IL-17和IL-23在BP的作用机制,探讨血清OPN、IL-18、在BP患者与正常人之间表达的差异及其表达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IL-17和IL-23在BP表达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揭示Th1、Th17细胞因子在BP发病中的作用。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30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OPN、IL-18、IL-17、和IL-23的浓度,并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这些因子的表达差异与该病临床症状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的相关程度。结果显示BP组血清OPN、IL-17、IL-23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者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712,P<0.05)且与病情程度和ELISA指数之间呈明显相关性, IL-17、IL-18在合并症者明显增高。以上研究结果得出:ERα、ERβ、IL-10、Blys在SLE发病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具有致病相关性, ER-α、IL-10、Blys与SLE病情活动性有关,可以作为判断SLE疾病活动性的指标。活动期SLE患者由于血管内皮损伤加重,EPCs大量从骨髓动员入外周血中对血管内壁进行修复。外周血中EPCs数量与血管损伤标志物(vWF:Ag)水平密切相关,表明EPCs数量改变可以作为评价病情活动的有效标志物。 OPN、IL-18IL-17、IL-23在BP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致病意义。OPN、IL-17可能与水疱的发生和粘膜的损伤有关,且与抗BP180抗体的表达及BP病情活动性呈正相关。由于粘膜损伤多发生在疾病较重或病程缠绵的患者,因此对于OPN、IL-17水平显着升高的BP患者,临床上要予以重视以防延误病情。IL-18、IL-17在BP合并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OPN、IL-18、IL-17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加重BP患者肝肾功能损伤、促进伴有糖尿病或肿瘤的BP患者的病情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总之,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
黄刚[5](2011)在《姜黄素抑制BLyS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较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RA的发病机制不仅涉及T淋巴细胞活化,而且与B淋巴细胞过度活化与功能亢进有密切联系,近年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在RA的防治中有重要作用。TNF家族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 lymphocyte stimulator, BLyS)是主要表达于B淋巴细胞的重要致炎细胞因子,其过表达与RA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抑制BLyS表达或生物学活性的发挥,无疑有利于RA的防治。姜黄素(Curcumin)是姜黄色素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在抗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应用前景,但其发挥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尚未明了,特别是其抗RA的机制是否与调节BLyS有关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探讨了姜黄素对BLyS的调节作用及其在抗RA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姜黄素可抑制基础水平和IFN-γ诱导的BLyS表达,而且在小鼠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中有抗炎作用并抑制体内的BLyS表达,“通过抑制BLyS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可能是姜黄素抗RA的一个新机制。第一部分姜黄素可抑制基础水平BLyS的表达目的:以人B淋巴细胞为模型,探讨姜黄素对基础水平BLyS表达的抑制作用,阐明该抑制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及结果:1.在人B淋巴细胞Namalwa和Daudi中,经RT-PCR及Real-time PCR证实姜黄素可抑制基础水平BLyS mRNA的表达;经Western blot证实姜黄素可抑制基础水平BLyS蛋白的表达。2.构建了包含不同长度BLyS基因启动子区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报告基因重组质粒,经Luc报告基因检测实验证实,姜黄素可抑制基础水平BLyS基因启动子区的活性,且该抑制作用与-1082~-571区域密切相关。3.经电泳迁移阻滞实验(Electrophoresis mobility shift,EMSA)实验证实,NF-κB能特异性结合于BLyS基因启动子区?874~?858序列,姜黄素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抑制NF-κB与该区域的结合。4.经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ChIP)实验证实,姜黄素可在B淋巴细胞内抑制NF-κB的p65亚基与BLyS基因启动子区?874~?858结合。5.经激光共聚焦、Western blot证实,姜黄素可抑制p65核转位及IκBα的磷酸化。结论:在人B淋巴细胞Namalwa和Daudi中,姜黄素可抑制基础水平BLyS的表达,该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是其抑制了NF-κB信号通路。第二部分姜黄素对IFN-γ诱导BLyS表达的抑制作用目的:在人B淋巴细胞细胞中,探讨姜黄素对IFN-γ诱导BLyS表达的抑制作用,阐明该抑制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及结果:1.在B淋巴细胞Namalwa和Daudi中,经RT-PCR、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证实了姜黄素可抑制IFN-γ诱导的BLyS表达。2. Luc报告基因检测实验证实,姜黄素可抑制IFN-γ诱导的BLyS基因启动子区活性。3.经RT-PCR、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证实,JAK2抑制剂(AG 490)可阻断IFN-γ对BLyS表达的诱导作用。4.经Western blot证实,姜黄素可抑制IFN-γ诱导的STAT1磷酸化。结论:在人B淋巴细胞中,姜黄素可抑制IFN-γ诱导BLyS的表达,该抑制作用是由于抑制了JAK2-STAT1信号通路。第三部分姜黄素在小鼠CIA模型中抑制BLyS的表达及抗炎作用目的:建立用于RA研究的小鼠CIA模型,并探讨姜黄素在该动物模型上的抗炎作用以及抗炎过程中对BLyS表达的抑制作用,以揭示“通过抑制BLyS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是姜黄素抗RA的一个新机制。方法及结果:1.将牛Ⅱ型胶原经尾根部皮下注射于8周龄雄性DBA/1小鼠,制备小鼠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模型。2.以关节炎指数对小鼠模型的炎症情况进行评分,证实了(1)姜黄素预处理后对CIA的炎症有一定预防作用;(2)在已建立的CIA模型上,姜黄素处理对炎症有治疗作用。3.经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BLyS、IFN-γ、IL-6水平,证实了姜黄素抗炎过程中可抑制上述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4.经RT-PCR及Western blot证实了姜黄素在抗炎过程中可下调小鼠脾脏组织中BLyS的表达。结论:在小鼠CIA模型中,姜黄素对关节炎的进程有预防及缓解作用,“通过抑制BLyS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可能是姜黄素抗RA的一个新机制。
朱效娟[6](2010)在《B细胞活化因子在ITP中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Ⅰ部分BAFF及BR3-Fc融合蛋白在ITP中的机制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由于机体免疫失耐受,产生的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表面特异性抗原结合,导致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过度破坏引起血小板减少。由自身反应性B细胞产生的自身抗体,主要是针对自身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和/或Ⅰb/Ⅸ抗原的自身抗体,尤其是IgG抗体,在ITP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多种细胞免疫机制异常,如Th1极化、调节性T细胞数目降低或者抑制功能缺陷、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介导的血小板破坏等在ITP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出现上述异常的原因尚未明确。ITP的主要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抗-D和脾切除等,但仅有1/3的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缓解。B细胞活化因子(B-cell activating factor, BAFF,亦称为BlyS,TALL-1,THANK, zTNF4 and TNFSF13B)是近年来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 family, TNFSF)的新成员,它在B细胞发育、稳定及其自身反应性和T细胞共刺激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BAFF在Th1介导的炎症应答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发现BAFF主要与三个受体结合,B细胞成熟抗原(B-cell maturation antigen, BCMA,亦称TNFRSF17)、转膜激活剂、钙调节剂和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物(transmembrane activator and calcium-modulating cyclophilin ligand interactor, TACI,亦称TNFRSF13B)和BAFF受体(BAFF receptor, BAFF-R,亦称BR3, TNFRSF13C)。BR3是B细胞存活最主要的受体,它广泛表达于包括未成熟B、过渡期B、成熟B、记忆B、生发中心B以及浆细胞在内的B细胞亚群。此外,体内和体外研究表明,表达于T细胞上的BR3与BAFF结合后能够刺激T细胞的增殖。许多研究表明,BAFF在自身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自身抗原结合的B细胞对BAFF介导的存活信号依赖增强。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如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 S)、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等,血浆BAFF表达水平异常升高。抑制BAFF信号通路可能是B细胞介导的自身反应性疾病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应用BAFF阻断剂(如TACI-Ig,BAFF-R-Ig,BR3-Fc)阻断BAFF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目的:检测ITP患者BAFF表达以及rhBAFF和BR3-Fc对B细胞、T细胞、血小板、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作用,探讨BAFF和BR3-Fc在ITP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BAFF检测部分抽取25例活动性ITP患者,20例稳定期患者和24例对照的外周血,分离血浆和单个核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adsorbent assay, ELISA)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BAFF蛋白和mRNA水平;改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immobilization of platelet antigens 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eparation, MAIPA)检测抗GPIIb/Ⅲa和GPIb/IX自身抗体◆体外部分抽取18例活动性ITP患者和15例对照的外周血15ml,分离单个核细胞和血小板,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共同培养,分为3组:1640组(Ⅰ组)、rhBAFF 20ng/ml组(Ⅱ组)和rhBAFF+BR3-Fc组(Ⅲ组)。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血小板的凋亡;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IL-4和自身抗体的表达结果:◆BAFF在活动性ITP中表达升高,稳定期患者与对照无显着性差异在活动性ITP患者中BAFF蛋白水平(均值±标准差,593.1±219.0 pg/ml)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432.5±121.4pg/ml, P<0.05)和正常对照(454.4±132.5pg/ml,P<0.05)。活动性ITP患者BAFF mRNA水平是稳定期患者和对照的3.1倍(P<0.01)和2.5倍(P<0.01)。而在稳定期患者无论BAFF蛋白还是mRNA水平均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BAFF水平与GPIIb/IIIa和GPIb/Ⅸ无显着性相关。◆RhBAFF促进CD19+存活,BR3-Fc纠正rhBAFF对其影响RhBAFF降低ITP患者CD19+细胞的凋亡(Ⅱ组:7.0±4.3%vsⅠ组:13.2±7.4%,P<0.05),加入BR3-Fc后CD19+细胞的凋亡升高,但与1640组无显着性差异(Ⅲ组:11.2±4.1%vsⅠ组:13.2±7.4%,P>0.05)。◆RhBAFF促进CD8+存活,BR3-Fc纠正rhBAFF对其影响ITP患者中Ⅰ、Ⅱ、Ⅲ组CD8+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6.5±3.2%,4.4±2.2%和6.3±2.9%。RhBAFF促进CD8+存活,BR3-Fc纠正rhBAFF对其影响。◆RhBAFF和BR3-Fc对CD4+细胞凋亡无显着影响RhBAFF对CD4+细胞凋亡无显着影响。ITP患者中Ⅰ、Ⅱ、Ⅲ组CD8+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8.6±4.5%,5.3±1.8%和8.2±3.8%。◆RhBAFF促进血小板凋亡,BR3-Fc抑制其凋亡RhBAFF促进ITP患者血小板的凋亡(Ⅱ组:8.4±4.9%vsⅠ组:3.2±1.0%,P<0.051,加入BR3-Fc后血小板的凋亡降低(Ⅲ组:5.0±3.0%vsⅡ组:8.4±4.9%,P<0.05)。此外,我们应用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血小板凋亡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结果。◆在ITP患者中各组IFN-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rhBAFF促进ITP患者IFN-γ分泌,而BR3-Fc抑制其表达ITP患者中Ⅰ、Ⅱ、Ⅲ组IFN-γ分别为74.0±12.5pg/ml、95.1±25.7pg/ml和82.4±17.4pg/ml, rhBAFF 20ng/ml组IFN-γ水平显着高于1640组,加入BR3-Fc后IFN-γ表达下降。IL-4低于最低检测值。结论:◆BAFF在活动性ITP的表达升高,而稳定期患者无异常,与病情变化相关。◆BAFF可能通过促进CD19+B和CD8+T细胞存活、促进血小板的凋亡、促进Th1类细胞因子分泌等机制在ITP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BR3-Fc纠正了rhBAFF对上述细胞和因子的作用。◆阻断ITP中过高的BAFF可能成为ITP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第Ⅱ部分大剂量地塞米松疗法抑制ITP患者BAFF的表达ITP的治疗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脾切除、达那唑及免疫抑制剂等,其中糖皮质激素是ITP的一线治疗药物。在过去50多年里,泼尼松一直是治疗ITP的首选,开始剂量1.0-1.5mg/kg/d,分次口服4-6周,此后逐渐减量至血小板在安全水平以上(血小板>30x109/L)的最低用量时给予维持治疗,约70%患者可获得缓解,而30%患者治疗无效,属于难治性ITP。该方法治疗有效率与剂量相关,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大,并且减量过程中容易复发,此时给予重复治疗很难再取得持续缓解,应考虑换用其他治疗。脾切除是泼尼松治疗失败患者的第一选择,其长期缓解率为50%-70%,仍然有30%左右患者治疗无效,另外还有部分泼尼松治疗失败的患者由于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而不能行脾切除手术治疗,这些难治性ITP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近年来大剂量地塞米松(High dose dexamethasone, HD-DXM)疗法较传统的强的松治疗取得了更好的疗效。与泼尼松相比,HD-DXM冲击治疗起效快、副反应轻微,效果相当于免疫球蛋白,但是花费明显减少。对于初诊的ITP患者,HD-DXM冲击治疗效果显着,80%以上有治疗反应,已经作为一线治疗选择。对于复发/难治性ITP患者HD-DXM冲击治疗总体有效率不高,只有部分患者有治疗反应。HD-DXM冲击治疗尚不能代替或避免脾切除,不过可以作为脾切除前的应急准备。研究表明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如SLE、大疱性类天疱疮中糖皮质激素能够显着降低患者BAFF表达水平。另一项研究表明DXM在体外能够抑制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纤维母样滑膜细胞BAFF的表达,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而关于HD-DXM对ITP患者BAFF表达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目的:研究大剂量地塞米松(HD-DXM)对ITP患者BAFF的作用,进一步探讨HD-DXM在ITP治疗中的可能机制方法:◆留取20例ITP患者(应用激素治疗前2周各抽血一次)和24例对照的外周血3ml。分离血浆和单个核细胞。ELISA检测血浆BAFF蛋白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PBMCs中BAFF mRNA水平。◆其中10例ITP患者和14例对照抽血15ml,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不同浓度DXM,培养后分离上清检测BAFF、IFN-γ和IL-4,分离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BAFF mRNA水平。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结果:◆HD-DXM临床疗效80%患者(16/20)获得长期反应,15%患者(3/20)获得部分反应,5%患者(1/20)无反应。HD-DXM治疗2周后平均血小板数目是165×109/L(范围23-332×109/L)。◆BAFF在活动性ITP(应用HD-DXM治疗前)明显升高,应用HD-DXM后,ITP患者BAFF水平明显降低活动性ITP患者中BAFF蛋白水平及其mRNA水平显着升高。应用HD-DXM后,ITP患者BAFF蛋白水平(均值297pg/ml,范围184-545pg/ml)明显低于用药前(均值597 pg/ml,范围300-1026pg/ml)和正常对照(均值454 pg/ml,208-804pg/ml, P<0.001); BAFF mRNA水平亦明显低于激素前患者(P<0.001)和对照组(P<0.001)。◆BAFF变化与HD-DXM治疗反应密切相关应用HD-DXM后,20例患者中有18例BAFF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1例患者BAFF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降低,1例BAFF水平略微升高。这两例患者均对HD-DXM治疗无反应,后来随访发现为难治性ITP,并进行脾切除。◆DXM体外抑制BAFF的表达我们体外培养10例未治疗的ITP患者和11例对照PBMCs,加入不同浓度的DXM后体外培养72小时,我们发现DXM明显抑制BAFF的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性。◆DXM体外抑制IFN-γ的表达我们体外培养ITP患者和对照PBMCs,加入不同浓度的DXM(OnM,7.8nM, 15.6nM,31.3nM,62.5nM,125nM,250nM1和10μg/ml PHA,于37℃含5%CO2孵箱孵育72小时后,收集上清,ELISA检测IFN-γ和IL-4表达,DXM能够显着抑制IFN-γ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性,而IL-4水平低于最低检测值。◆DXM体外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CCK-8法检测DXM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我们发现DXM明显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并且呈剂量依赖性。◆BAFF与ITP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BAFF水平和血小板数目无显着性相关,且BAFF水平的变化和血小板数目的改变无显着性相关。结论:◆HD-DXM抑制ITP患者血浆BAFF及其mRNA水平的表达;◆DXM体外抑制BAFF、IFN-γ的表达和淋巴细胞的增殖。第Ⅲ部分白介素-21在ITP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白介素-2家族主要包括IL-2、IL-4、IL-7、IL-9和IL-15,在促进和维持T淋巴细胞群中起主要作用。由这些细胞因子介导的详细的分子信号传递途径尚未完全澄清.然而JAK/STAT,MAPK和P13这三个主要的途径已经清楚。IL-21是IL-2家族的新成员,主要由活化的CD4+T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表达,除此以外,近来发现IL-21还可以由Th17细胞表达。IL-21/IL-21R信号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T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与抗体生成、增强NK细胞的自然杀伤能力、促进Th细胞向Th17细胞的分化、影响Th细胞向Th1/Th2细胞的分化等。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如SLE,RA,SS等)IL-21和/或IL-21R表达异常。目前,未见关于IL-21/IL-21R在ITP患者中的报道。目的:通过对ITP患者外周血中表达IL-21的细胞亚群和Th17、Th1、Tc1细胞亚群的检测,探讨IL-21在ITP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材料与方法:◆病例及正常对照的选择:活动性ITP患者26例,均符合ITP的诊断标准。正常对照21例,均为健康志愿者,无感染、无病毒性肝炎、无免疫性疾病及半年内未使用免疫抑制剂、抗HIV抗体阴性、肝肾功能正常,其年龄和性别均与ITP患者相匹配。◆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中各细胞亚群的比例。三种细胞亚群的界定分别为:表达IL-21的细胞为CD3+CD8-IL-21+和CD3+CD8+IL-21+,Th17细胞为CD3+CD8-IL-17A+,Th1细胞为CD3+CD8-IFN-γ+,Tc1细胞为CD3+CD8+IFN-γ+◆应用ELISA技术检测ITP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浆中IL-21的表达水平。◆应用改良的MAIPA技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测定ITP患者体内的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和Ib/Ⅸ自身抗体。结果:◆IL-21在ITP中表达升高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外周血中IL-21的表达,发现IL-21表达于CD3+CD8-细胞和CD3+CD8+细胞上。ITP患者中CD3+CD8-IL-21+细胞亚群(4.4±0.8%)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2.3±0.8%,P<0.001),相似的,ITP患者中CD3+CD8+IL-21+细胞亚群(0.8±0.5%)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0.5±0.3%,P<0.05)。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ITP患者和对照血浆中IL-21的表达,我们发现ITP血浆IL-21水平(148.3±124.2pg/ml)高于对照组(78.0±32.0pg/ml,P<0.05)。◆ITP患者中Th17、Th1、Tc1细胞亚群表达升高ITP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2.1±0.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0.5%,P<0.05)。ITP患者外周血Thl细胞的比例(18.6±2.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9±2.6%,P<0.001),并且ITP患者Tc1细胞的比例(21.4±8.4%)较正常对照组(11.4±3.8%)亦显着升高(P<0.001)。◆各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在ITP患者中,CD3+CD8-IL-21+细胞与Th17细胞(P<0.01)和Thl细胞(P<0.01)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而CD3+CD8+IL-21+细胞与Tc1细胞不存在相关性(P>0.05)。◆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与各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应用MAIPA法检测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并与各细胞亚群进行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自身抗体与各个细胞亚群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ITP患者中IL-21表达升高;◆在ITP患者中,CD3+CD8-IL-21+细胞与Th17细胞和Th1细胞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提示CD3+CD8-IL-21+细胞、Th17细胞和Th1细胞可能通过相互作用而在ITP的发病中起到协同作用。
何娜,周迎会,张光波,陈永井,王雪峰,邱天宇,顾文超,崔浩杰,张学光[7](2009)在《一株特异性识别4IgB7-H3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制特异性识别人4IgB7-H3的鼠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4IgB7-H3分子的表达特性进行初步分析。以高表达人4IgB7-H3的293T细胞为免疫原,常规免疫小鼠、细胞融合和筛选。L929/4IgB7-H3细胞为抗体筛选阳性细胞,L929/2IgB7-H3为抗体筛选阴性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反复筛选和多次亚克隆化,获得l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识别人4IgB7-H3的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9C3。经位点竞争实验对该抗体抗原表位的识别特异性进行了鉴定。继而利用该单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IgB7-H3在肿瘤细胞株和免疫细胞上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蛋白水平上4IgB7-H3非常有限地表达在一些肿瘤细胞株,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以及上调性表达在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而2IgB7-H3分子广泛地表达在各种肿瘤细胞株、持续性表达在单核细胞和分化不同阶段的DC。这与先前研究所揭示的4IgB7-H3在mRNA水平的表达远高于2IgB7-H3不相一致,提示2IgB7-H3分子可能是B7-H3发挥生物学功能的主要形式。鉴此,4IgB7-H3单克隆抗体9C3的成功获得为进一步分析人B7-H3两种剪切体的表达特性及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
何娜[8](2009)在《鼠抗人4IgB7-H3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文中认为协同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s)在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7-H3是新近发现的协同刺激分子家族成员。人B7-H3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剪切体:B7-H3a和B7-H3b。B7-H3a胞外段由IgV-IgC两个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组成,故又称为2IgB7-H3,而B7-H3b胞外段由IgV1-IgC1-IgV2-IgC2四个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组成,故又称为4IgB7-H3。B7-H3mRNA表达水平极其广泛,在几乎所有淋巴组织及非淋巴组织均能检测到该分子mRNA的转录,其中4IgB7-H3mRNA表达丰度远高于2IgB7-H3mRNA,因此,既往的研究均认为4IgB7-H3是B7-H3的主要表达形式。但由于没有特异性识别人4IgB7-H3的单克隆抗体,所以无法明确4IgB7-H3在组织中的蛋白表达谱。本研究制备了一株可以特异性识别人4IgB7-H3的鼠源性抗人B7-H3单克隆抗体,继而研究和分析了该分子的表达谱。目的:研制特异性识别鼠抗人4IgB7-H3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应用。方法:以高表达人4IgB7-H3的293T细胞为免疫原,常规免疫小鼠、细胞融合和筛选。L929/4IgB7-H3基因转染细胞为抗体筛选阳性细胞,L929/2IgB7-H3基因转染细胞为抗体筛选阴性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反复筛选和多次亚克隆化,流式细胞术分析抗体对B7家族不同成员基因转染细胞的识别。经位点竞争实验对该抗体抗原表位的识别特异性进行了鉴定。利用两株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IgB7-H3在肿瘤细胞株和免疫细胞上的表达特性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此两株抗体在肿瘤细胞株和肿瘤组织上的识别情况。结果:成功地制备了两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B7-H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C3和9C3,其中单抗4C3既能识别2IgB7-H3又能识别4IgB7-H3分子,而单抗9C3只能识别4IgB7-H3。蛋白水平上4IgB7-H3相当局限地表达在一些肿瘤细胞株、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以及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而B7-H3(2IgB7-H3和/或4IgB7-H3)分子广泛地表达在多种肿瘤细胞株、单核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此外,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4IgB7-H3可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并随着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递增。结论:获得了两株稳定分泌鼠抗人B7-H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C3和9C3。4IgB7-H3单克隆抗体9C3的成功获得为进一步分析人B7-H3两种剪切体的表达特性以及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
王辉[9](2008)在《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的建立、筛选及抗DR5抗体的鉴定》文中提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抗体药物在新药中崭露头角。在治疗性应用中,全人抗体可以克服鼠源单克隆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缺点:如诱发人体产生人抗小鼠抗体(human anti-mouse antibody, HAMA)反应、在人体内半衰期短、不能够有效地激活CDC及ADCC等。噬菌体展示抗体库技术是获取全人抗体的最主要手段之一。能否从库中筛选出针对任意抗原的特异性抗体,抗体库库容是主要的决定因素。此外,筛选出抗体亲和力大小和库容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尝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经Cre/LoxP定位重组系统构建超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并对筛选中得到的抗DR5抗体在原核、真核系统中表达,对表达抗体的抗原结合等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1人源天然噬菌体抗体库的建立、筛选从正常人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中分离淋巴细胞(>180份),提取RNA,用RT-PCR分别扩增抗体可变区轻重链基因(VH和VL),通过重叠PCR技术将VH和VL连接为单链抗体ScFv形式,克隆插入到pDF噬菌粒载体,转化XL1-BLUE细菌得到ScFv初级抗体库。以高感染复数(MOI>100:1)感染Cre +菌株BS1365,利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原理,使VH和VL基因定向同源重组匹配,随后以低感染复数(MOI<1:1)感染XL1-BLUE,获取次级工作库。结果表明:抗体V区基因得到有效扩增,初级库库容3.6×107,工作库库容1.8×1011,经Cre/LoxP定位重组系统成功构建了超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分别用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人死亡受体胞外段(DR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蓖麻毒素(Ricin)等5种不同抗原进行筛选均得到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抗体,测序结果进一步表明,所获取抗体基因涵盖了不同的基因亚群,证明该抗体库具有良好的多样性,可用于制备人源抗体。2在原核、真核系统中表达的抗DR5抗体的抗原结合等特性的初步研究为了降低试验费用,缩短实验周期,借助生物信息学理论及计算机辅助分子模拟技术,通过多序列比对分析、抗体Fv构象稳定性分析,对抗体库中筛选出来的抗DR5单克隆抗体进行了合理性评估。结合筛选过程中的特异性结合实验结果,以抗体可变区构象稳定性、结合能力、出现频率为判据选取C11、B2、A2、A8共四株噬菌体抗体进行生物学实验。将四株噬菌体抗体以ScFv形式插入pET28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BL21菌株后表达重组人ScFv抗体。试验结果表明ScFv抗体分子得到有效表达;此外,超声破碎后的表达上清,经ELISA、Western Blot试验证实:表达的ScFv抗体蛋白可以和预先纯化的DR5抗原特异性结合,证明了抗体库筛选得到的ScFv抗体具有特异性识别重组人DR5胞外区蛋白的活性。将四株噬菌体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Express中,等量瞬时转染293T细胞,表达完整的抗体分子。Western blot试验证实,表达上清中存在能被山羊抗人IgG酶标抗体特异性识别,且分子量与IgG标准品一致的人全分子抗体;并且表达抗体可特异性识别转印在NC膜上的DR5抗原;竞争ELISA结果显示,表达抗体与DR5的天然配体TRAIL存在竞争关系,其结合力随TRAIL剂量增加而下降。
付泽娴,薛平,白净,代杰,李嘉明,谢绍建[10](2008)在《皮肌炎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的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皮肌炎(DM)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剌激因子(BLyS)的含量及其mRNA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方法:ELISA法测定10例皮肌炎患者外周血中BLyS含量.同时采用RT-PCR技术检测BLyS mRNA在PBMCs中的表达情况。并取健康体检者怍对照。结果:皮肌炎患者外周血BLyS为(10.25±1.19)/μg/L,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3.19±0.65)/μg/L;t=5.186.P<0.01];BLyS mRNA在皮肌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高表达(0.39±0.0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1 7±0.01)%;t=5.611,P<0.01]。结论:皮肌炎患者外周血中BLyS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同时伴有PB—MCs BLyS mRNA的高表达,提示BLyS分子水平的改变与皮肌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二、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LyS_(127-285)的克隆、表达和纯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LyS_(127-285)的克隆、表达和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1)HIV-1感染长期不进展者病毒学和免疫学特征研究及中和抗体分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 |
1 细胞 |
2 病毒 |
3 主要试剂 |
4 主要耗材 |
5 主要仪器设备 |
方法 |
1 样本筛选(研究对象) |
1.1 样本特征分析 |
1.2 抗体分选样本 |
2 血浆HIV-1病毒载量的检测 |
3 HIV-1储存库测定 |
4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测定 |
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
5.1 血浆特异性抗体滴度检测 |
5.2 间接ELISA筛选抗原特异性结合抗体 |
6 血浆亲和力检测 |
7 抗体中和试验(TZM-bl试验) |
7.1 HIV-1假病毒制备 |
7.2 病毒滴度测定 |
7.3 血浆ID_(50)检测 |
7.4 抗体IC_(50)检测 |
8 HIV-1胞间传播抑制试验 |
9 细胞因子检测 |
9.1 HCYP4MAG-64K-02(检测因子APRIL/TNFSF13,#BAFF/Blys) |
9.2 HCYTOMAG-60K-02(检测因子IP-10/CXCL10,MCP-1/CCL2) |
9.3 HSTCMAG-28SK-08(检测因子GM-CSF,IFN-γ,IL-4,IL-5,IL-6,IL-10,IL-17A,TNF-α) |
10 HIV-1特异性单个记忆性B细胞分选 |
10.1 HIV-1特异性抗原的制备 |
10.2 单个记忆性B细胞分选 |
11 单个B细胞基因克隆 |
11.1 逆转录 |
11.2 巢氏PCR |
11.3 PCR产物胶回收纯化 |
11.4 重链可变区基因连接克隆载体 |
11.5 重链表达载体构建 |
11.6 轻链PCR产物同源重组 |
12 抗体表达和纯化 |
12.1 293T细胞系统的抗体表达 |
12.2 CHO-S细胞系统的抗体表达 |
12.3 293F细胞系统的抗体表达 |
12.4 抗体纯化 |
12.5 抗体蛋白浓度测定 |
13 Western Blot鉴定抗体 |
14 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检测抗体亲和力 |
15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HIV-1长期不进展者病毒学和免疫学特征分析 |
1.1 样本的基本特征 |
1.2 LTNPs HIV-1 DNA储存库大小及其变化情况 |
1.3 LTNPs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特征 |
1.4 抗体应答 |
1.5 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
2 HIV-1中和抗体的分选 |
2.1 样本的基本特征 |
2.2 血浆中和活性检测 |
2.3 HIV-1特异性单个记忆性B细胞分选 |
2.4 B细胞基因克隆 |
2.5 抗体序列特征分析 |
2.6 抗体表达和纯化 |
2.7 抗体体外活性鉴定 |
2.8 抗体活性相关特征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抗HIV-1广谱中和抗体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系统性红斑狼疮中RasGRP3通过调节Ras信号通路活化影响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凋亡(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二部分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仪器 |
主要仪器和器材 |
第一部分 干扰正常人外周血B细胞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鼠MZ FO B细胞中RasGRP3的表达对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干扰系统性红斑狼疮鼠MZ FO B细胞中RasGRP3的表达对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LL37活化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ANCA 相关性血管炎患者血清及肾组织 LL37 及 IFN-α的表达及意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ANCA 相关性血管炎患者 NETs 的产生及 LL37 释放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ANCA 相关性血管炎患者 LL37 活化 pDC 细胞的机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树突状细胞老化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4)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概述 |
1.1.2 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作用机制概述 |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
1.2.1 免疫因素 |
1.2.2 其他相关因素 |
1.3 大疱性皮肤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3.1 抗原因素 |
1.3.2 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致病相关性 |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1 ERα、ERβ、IL-10、Blys 的表达与 SLEDAI 以及病变相关性方面 |
1.4.2 血管内皮祖细胞测定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相关性研究方面 |
1.4.3 血清 OPN、IL-18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1.4.4 IL-17、IL-23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方面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ER、IL-10、Blys 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实验方法 |
2.2.3 统计学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总 RNA 纯度检测和完整性检测 |
2.3.2 GAPDH、ER-α、IL-10、Blys 扩增产物鉴定 |
2.3.3 ER-α、ERβ、Blys、IL-10 在 SLE 患者和正常人的相对表达量(±S)(Δ CT 值与 mRNA 的表达量成反比) |
2.4 讨论 |
2.4.1 ERα、ERβ在 SLE 中的免疫致病作用 |
2.4.2 IL-10 对 SLE 的致病作用 |
2.4.3 Blys 对 SLE 的致病作用 |
2.4.4 ERα、ERβ、IL-10、Blys 的相互作用机制 |
2.5 结论 |
第三章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统计学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SLE 患者活动期和稳定期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
3.3.2 SLE 患者 EPC 与 vWF:Ag、CEC 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血清 OPN、IL-18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统计学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BP 患者抗 BP180 抗体的检测 |
4.3.2 OPN、IL-18 标准品的测定 |
4.3.3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浓度表达的比较(x±s) |
4.3.4 BP 患者血清 OPN 、IL-18 的表达量与临床表现的关系(±s) |
4.3.5 不同合并症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表达量的比较(±s) |
4.3.6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的表达与肝肾功能异常的关系(±s) |
4.3.7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的表达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
4.3.8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表达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分析 |
4.3.9 BP 患者血清抗 BP180 抗体表达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分析 |
4.3.10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表达与抗 BP180 抗体的相关性分析 |
4.3.11 在不同中医辨证分型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的表达差异(±s) |
4.4 讨论 |
4.4.1 OPN、IL-18 对 BP 的致病作用机制研究 |
4.4.2 OPN、IL-18 与 BP 合并症的的致病机制研究 |
4.4.3 OPN、IL-18 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4.4.4 OPN 和 IL-18 之间及二者与 BP 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 |
4.5 结论 |
第五章 血清 IL-17、IL-23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实验方法 |
5.2.3 统计学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BP180NC16a-ELISA 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及与临床相关分析 |
5.3.2 IL-17 、IL-23 标准品曲线的绘制 |
5.3.3 BP 患者血清 IL-17、IL-23 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 BP180NC16a 抗体与 BP 的相关性 |
5.4.2 IL-17/IL-23 与 BP 的致病相关性 |
5.4.3 IL-17/IL-23 与各种合并症的相关性 |
5.4.4 IL-17/IL-23 与实验室检查 |
5.5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6.1.1 ERα、ERβ的表达与 SLEDAI 以及病变相关性研究 |
6.1.2 ERα、IL-10、Blys 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6.1.3 血管内皮祖细胞测定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6.1.4 血清 OPN、IL-18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6.1.5 血清 IL-17、IL-23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研究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6.3.1 IL-17、IL-23 因子在皮肤科应用展望 |
6.3.2 OPN、 IL-18 因子在皮肤科应用展望 |
6.3.3 IL-10、Blys 因子在皮肤科应用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5)姜黄素抑制BLyS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姜黄素可抑制基础水平BLyS 的表达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第二部分 姜黄素对IFN-γ诱导BLyS 表达的抑制作用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第三部分 姜黄素在小鼠CIA 模型中抑制BLyS 的表达及抗炎作用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英文论着 |
(6)B细胞活化因子在ITP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Ⅰ部分 |
中文摘要Ⅰ |
英文摘要Ⅰ |
符号说明Ⅰ |
中文正文Ⅰ |
英文正文Ⅰ |
第Ⅱ部分 |
中文摘要Ⅱ |
英文摘要Ⅱ |
符号说明Ⅱ |
中文正文Ⅱ |
英文正文Ⅱ |
第Ⅲ部分 |
中文摘要Ⅲ |
英文摘要Ⅲ |
符号说明Ⅲ |
中文正文Ⅲ |
英文正文Ⅲ |
综述 |
B细胞活化因子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主要成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
(8)鼠抗人4IgB7-H3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背景 |
第一部分 鼠抗人4IgB7-H3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鼠抗人4IgB7-H3单克隆抗体的初步应用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本课题的受资助情况 |
缩写词表 |
致谢 |
(9)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的建立、筛选及抗DR5抗体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富集筛选 |
第一节 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噬菌体抗体库的富集筛选及多样性初步验证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抗 DR5 人源抗体的特性及功能鉴定 |
第一节 抗 DR5 人源抗体可变区序列聚类分析及空间结构模拟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抗 DR5 人源抗体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功能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抗 DR5 人源抗体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功能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LyS_(127-285)的克隆、表达和纯化(论文参考文献)
- [1]HIV-1感染长期不进展者病毒学和免疫学特征研究及中和抗体分选[D]. 刘玉斌.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2]系统性红斑狼疮中RasGRP3通过调节Ras信号通路活化影响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凋亡[D]. 夏颖.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3]LL37活化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莹. 第三军医大学, 2013(05)
- [4]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机制研究[D]. 陈宏. 天津大学, 2012(06)
- [5]姜黄素抑制BLyS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D]. 黄刚. 第三军医大学, 2011(12)
- [6]B细胞活化因子在ITP中的机制研究[D]. 朱效娟. 山东大学, 2010(08)
- [7]一株特异性识别4IgB7-H3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分析[J]. 何娜,周迎会,张光波,陈永井,王雪峰,邱天宇,顾文超,崔浩杰,张学光. 现代免疫学, 2009(06)
- [8]鼠抗人4IgB7-H3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D]. 何娜. 苏州大学, 2009(10)
- [9]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的建立、筛选及抗DR5抗体的鉴定[D]. 王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8(11)
- [10]皮肌炎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的表达[J]. 付泽娴,薛平,白净,代杰,李嘉明,谢绍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