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摘要:普通话口语类课程是许多高校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它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普通话语音学习是学习普通话口语类课程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学生学习普通话语音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共性的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河南高校学生在普通话语音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以巩固普通话口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普通话语音问题解决方法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是现代汉民族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目前,许多高校都把普通话口语类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学生中广为推广,旨在提高大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增加学生对我国语言文字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在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应该引起必要的重视,并探寻解决的方法。
一、声母发音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普通话的声母处于音节的首位,起到审理字音的作用。许多人普通话不标准,就是因为声母发音不正确造成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学习普通话声母,经常会出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混淆
在普通话中,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混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普通话语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两组音也可以称为平、翘舌音,在普通话里有明显的区分,有分辨词义的作用,不能混淆。而很多学生在发音时出现了只会发舌尖前音或只会发舌尖后音的情况,这些现象就称之为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混淆。例如:“出生(chūshēng)”读作(cūsēng),“树立(shùlì)”读作(sùlì)。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中描述道:“发舌尖后音时,舌尖要翘起来,对准(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而发舌尖前音时,舌尖不翘,对准(抵住或接近)上齿背。”因此,在教学中,如果遇到学生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混淆的情况,可以告知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认真纠正和练习,语音面貌就可以改善。
(2)鼻音和边音混淆
普通话中,以n和l开头做声母的音节,在有些方言区出现全部混淆和部分混淆的情况。就河南高校而言,生源大部分来自北方方言区。因此,鼻音和边音是可以区分清楚的。但是,个别学生依旧存在鼻音n和边音l不分的情况。
在普通话的学习中,“要读准n和l,关键在于控制软腭的升降。因为n和l都是抵住上齿龈发音的,它们的不同主要在于有无鼻音,是从鼻腔出气还是舌头两边或者一边出气。”《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为了分辨鼻音和边音,可以尝试捏住鼻子来发音,体会发鼻音和边音的感觉。当捏住鼻子后,口腔闭合,口腔通道关闭,此时发音,耳膜有鸣声,这就是鼻音n;当捏住鼻子后,鼻腔通道关闭,微微大开口腔,此时发音,耳膜无明显鸣声,这就是边音l。
二、韵母发音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前鼻音尾韵母和后鼻音尾韵母混淆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经常会有学生出现前、后鼻韵母发音混淆的情况。有的把前鼻韵母全部读成了后鼻韵母,有的把后鼻韵母全部读成了前鼻韵母。例如“吃饭(chīfàn)”读成(chīfàng),“朋友(péngyǒu)”读成(pényǒu)。
要正确区分-n和-ng的发音。-n是舌尖中鼻音,发音时用舌尖抵住上齿龈形成阻塞,闭住口腔,使气流完全从鼻腔中透出,同时声带颤动,发出鼻音。-ng是舌尖后(舌根)鼻音,发音部位同g、k、h相同,发音时用舌面后部顶住软腭,让气流从鼻腔里流出,同时声带颤动,发出鼻音。-n和-ng的发音方法相同,主要区别是发音部位不同。
三、声调发音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普通话声调发音规范程度不仅决定语音的标准,更是影响语言流畅度和抑扬顿挫等表达丰富性的重要因素。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就河南高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普通话时,经常会出现四个声调的调值读不到位的情况:
(1)阴平相对音高不够高或者不平。阴平的调值是55度,是处于正常音域的最高点。但是因受到语言习惯和方言音的影响,河南方言区的人们经常会将阴平的调值读成“33”度中平调、“45”度微升调、“54”度微降调。
(2)阳平上声高度不够。阳平的正确调值是35度。但是很多人因为受到语言习惯的影响,往往将阳平的调值读成“34”度或者“23”度,这种情况在段末句尾尤其明显。例如:学习(xuéxí)这个词组的两个音节的调值都是35度,但是很多人都会读作学习(3512)。
(3)上声不完整。上声的正确调值是214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读上声时,往往将调值会读成212、211度。
(4)去声降不下去或者起点太低接近于轻声。去声正确的调值是51度,是从相对音高的最高点降到最低点。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受到语言习惯的影响,往往将去声的调值将不下去,读作53度或者调值的起点太低读作31度或者21度,接近于轻声。
想要正确掌握普通话声调,首先要了解声调的调值和调类,然后通过“夸张四声”的方法来练习。“夸张四声”就是鲜明而夸张地读出某个汉字声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练习单音节、双音节、四音节、诗、段子、绕口令等等。在练习时,要注意高音不挤、低音不散,声音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刚柔结合,控制适度。
总之,大学生的普通话的口语能力是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而学好普通话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广大青年学生需要从普通话语音入手,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语言的积累,循序渐进进行练习。同时,也需要高校普通话口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手段,为学生学好普通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郭海霞,如何读准普通话的声调[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1999(3)。
3、郭晓芬,谈普通话声调训练[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院,2000(1)。
4、韩李,河南方言区普通话语音教学的探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3)。
5、夏中易,普通话舌尖辅音及其发音部位[J],成都大学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