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传输延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信号,倍频器,可编程,分频器,通信,随机数,报文。
传输延时论文文献综述
张安安[1](2019)在《自主水下航行器内部通信传输信号延时消除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主水下航行器内部通信采用的传统信号传输算法,在日常航行器内部通信信号传输过程中,经常出现传输延迟过高的问题,因此针对问题提出自主水下航行器内部通信传输信号延时消除方法研究。通过对延迟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找到信号传输能量耗尽参数;根据参数与信号数据节点传输量间的关系,建立延迟节点消除关系函数;最后由关系函数引入粒子群延迟消除算法,实现延迟节点消除。通过仿真实验对提出方法进行测试,证明提出方法在延迟消除方面的有效性与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6期)
孙夫文,郑采君,刘昕卓,许根瑞,郭向鑫[2](2019)在《基于STM32同步信号传输延时校正模块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分布式测控系统中,由于同步信号传输延时导致同步精度变差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同步信号传输延时校正模块,采用STM32单片机定时器单脉冲模式,校正同步信号到达各从机的延时时间,使其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分布式测控系统多从机精准同步工作的目标。通过示波器试验观测,该设计可以很好的实现上述功能。通过设计校正参数,该模块可广泛应用于同步信号传输延时可准确预测的分布式测控系统。(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16期)
倪旋[3](2019)在《基于色散延时的稳相传输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稳定的频率信号在多种电子领域中都有应用,其中还有很多的领域需要两地或多地的频标信号相位能够同步,这就涉及到频标信号的长距离传输问题。使用传统的方式来传输频标信号已经很难再满足人们对高稳定信号的需求,随着微波光子学的产生和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考虑和实验使用光纤来进行频标信号的传输。光纤体积小、质量轻、损耗低、价格低廉,抗电磁干扰和通信安全,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传输信号的介质。但是,调制到光载波上的频标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会受到如温度,应变和振动等外部环境的干扰而出现传输延时的不规律变化,即相位抖动。相位抖动的存在会影响传输到远端站的频率信号的频率稳定度,所以需要使用补偿技术来补偿因为环境因素对频标信号造成的相位抖动,使远端站得到的信号相位可以与中心站的输入信号相位保持同步。论文介绍了光纤稳相传输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外界环境的变化对传输信号的相位所产生的影响,讨论了光纤的色散延时和稳相传输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射频信号在频域和时域中稳定度的表征。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纤色散延迟的稳相传输的总体方案,并对方案中涉及到的电子器件如倍频器、分频器和鉴相器等电路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将实现的电路统一放到中心站控制板和远端站控制板之上,完成了中心站与远端站的电路集成。设计实现的倍频器,可以将10 MHz信号倍频208倍,输出功率为1.85 dBm;实现的分频器可以正常工作的输入功率范围为-30 dBm—10 dBm,分频器的输出功率达到了2.49 dBm;鉴相器在其工作的范围内也有良好的线性度和精度;在中心端机箱上编写了人性化的显示界面,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论文完成了中心站机箱和远端站机箱的制作,并利用完成的两个机箱对10MHz的信号进行了稳相传输的实验。在最后的结果中,有稳相补偿比没有稳相补偿的系统在4096 s处的频率稳定度提高了约一个数量级,整个稳相系统的Allan方差达到了 2.01 × 10-12@1 s和1.40 X 10-14@4096 s。最后,本论文实现了一套高可用且成本低廉的稳相传输设备。(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2)
夏田奇,刘瑞华[4](2018)在《基于核估计的北斗RDSS传输延时随机数生成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采用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RNSS)和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RDSS)双模结构体制,不但具有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系统的导航、定位和授时功能,同时还提供双向短报文信息服务,在多个民用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传输成功率和传输延时是北斗短报文的两个重要性能参数,北斗短报文技术在各行业的推广应用以及相关系统的建设都急需这两个性能参数作为参考.本文测试了北斗短报文的通信性能,提出基于核密度估计建立北斗短报文传输时延概率模型并生成时延伪随机数的方法.通过MATLAB对北斗RDSS实测时延数据进行核密度估计并绘制概率密度估计值曲线;利用权重系数组合多个高斯函数对概率密度估计值曲线进行拟合,获得时延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并采用舍选法实现北斗RDSS传输延时伪随机数的生成.(本文来源于《全球定位系统》期刊2018年06期)
王雪松[5](2018)在《自动化系统跨地区雷达信号引接传输延时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民航业的飞速发展,飞机航班量的迅猛增长,对网络传输系统提供民航自动化系统的雷达信号的高质量、高稳定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同时,北京区域管制中心在2011年成功接管了济南地区高空空域,2015年又成功接管了郑州地区高空空域,随着管理的空域增大的同时引接了所在地区的多部雷达信号。本文就跨地区雷达信号的引接方式进行探讨,也提供一种传输延时过大时,延时主要存在点的一种排故方法,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8年16期)
王碧芳[6](2018)在《数字化变电站信号传输整周期延时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化变电站中,信号通过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交换机等数字信号处理设备不可避免产生一定的信号传输延时,其数值甚至可达到数个工频周期以上,继而引发继电保护等装置误动。目前常用的基于稳态正弦波形的延时测试方法,无法反应相差大于工频周波的延时。分析数字化变电站数据采集系统整周期延时产生的机理及现行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数字编码波形的整周期延时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按一定数字逻辑编码的非连续正弦波作为信号输入,通过判别接收信号编码逻辑与预设逻辑的移相,可以判别是否存在整周期延时。模拟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刘宣,刘志康,徐啸飞,刘颖,郑国权[7](2018)在《基于宽带载波技术的集抄系统中传输延时预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宽带载波通信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抄表是宽带载波通信在我国电网中的一项典型应用。然而目前宽带载波通信产品之间兼容性差、缺乏统一的通信标准和协议,导致在使用宽带载波通信产品时很难评价各类产品的优劣。抄表的平均传输延时是评价宽带载波抄表的一项重要指标,较低的传输延时意味着稳定的网络结构、快速的抄表响应和高效的数据传输等,提高用电信息系统中数据采集效率。为了合理评价集抄产品的性能,提出一种宽带载波抄表传输延时的预测方法,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根据采样时间和网络拓扑结构对抄表的平均传输延时进行预测。实验结果验证了该预测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王静,丁尧,袁杰[8](2017)在《低延时视频传输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低延时视频编码解码系统的设计方法,利用FPGA的并行处理架构和高数据吞吐量对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接收设备同样通过FPGA进行解码处理。由于编解码全部采用硬件处理,因此该系统的数据处理时间和数据传输控制时间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总的系统延迟可以满足较为苛刻的实时性要求。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能满足运动捕捉等应用中对视频信号低延迟的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等领域。(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应用》期刊2017年12期)
周业茂,李忠金,葛季栋,李传艺,周筱羽[9](2018)在《移动云计算中基于延时传输的多目标工作流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融合,促进了移动云计算的产生与发展.在移动云计算环境下,用户可将工作流的任务迁移到云端执行,这样不但能够提升移动设备的计算能力,而且可以减少电池能源消耗.但是不合理的任务迁移会引起大量的数据传输,这不仅损害工作流的服务质量,而且会增加移动设备的能耗.基于此,提出了基于延时传输机制的多目标工作流调度算法MOWS-DTM.该算法基于遗传算法,结合工作流的调度过程,在编码策略中考虑了工作流任务的调度位置和执行排序.由于在用户不断移动的过程中,移动设备的无线网络信号也在不断变化,当传输一定大小的数据时,网络信号越强则需要的时间越少,从而移动设备的能耗也越少.而且工作流结构中存在许多非关键任务,延长非关键任务的执行时间并不会对工作流的完工时间造成影响.因此,在工作流调度过程中融入了延时传输机制DTM,该机制能够同时有效地优化移动设备的能耗和工作流的完工时间.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MOHEFT算法和RANDOM算法,MOWS-DTM算法在多目标性能上更优.(本文来源于《软件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张宏伟,贾旭,邱祖雄[10](2017)在《时间信号传输的延时特性分析及补偿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同步技术负责传递绝对时间信号,为数据网络、通信管理系统、通信运行管控系统等提供统一时间,协调各系统间的时间信号,减少时间误差。时间在运行、维护故障分析、事故处理等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研究了时间信号经过长距离光传输通道后对时间精度测量造成的影响,提出采用"动态补偿算法"对通道造成的影响进行补偿,使测量的精度经过远距离通道传输后仍然能够控制在亚微秒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7年11期)
传输延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分布式测控系统中,由于同步信号传输延时导致同步精度变差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同步信号传输延时校正模块,采用STM32单片机定时器单脉冲模式,校正同步信号到达各从机的延时时间,使其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分布式测控系统多从机精准同步工作的目标。通过示波器试验观测,该设计可以很好的实现上述功能。通过设计校正参数,该模块可广泛应用于同步信号传输延时可准确预测的分布式测控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输延时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安安.自主水下航行器内部通信传输信号延时消除方法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9
[2].孙夫文,郑采君,刘昕卓,许根瑞,郭向鑫.基于STM32同步信号传输延时校正模块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9
[3].倪旋.基于色散延时的稳相传输系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4].夏田奇,刘瑞华.基于核估计的北斗RDSS传输延时随机数生成法[J].全球定位系统.2018
[5].王雪松.自动化系统跨地区雷达信号引接传输延时的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8
[6].王碧芳.数字化变电站信号传输整周期延时检测方法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7].刘宣,刘志康,徐啸飞,刘颖,郑国权.基于宽带载波技术的集抄系统中传输延时预测方法[J].现代电子技术.2018
[8].王静,丁尧,袁杰.低延时视频传输系统的设计[J].自动化应用.2017
[9].周业茂,李忠金,葛季栋,李传艺,周筱羽.移动云计算中基于延时传输的多目标工作流调度[J].软件学报.2018
[10].张宏伟,贾旭,邱祖雄.时间信号传输的延时特性分析及补偿算法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