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宅集成化厨房通过国家建设部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奥奇[1](2021)在《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上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大批量住宅,凭借着自身区位优势,居住率居高不下,然而这些住宅虽然尚未到使用年限,但其需求与现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室内改造愈发普遍,数量日益增长。除了传统的住户自发改造外,政府和企业主导下的批量改造逐渐成为改造的热点,自“十一五”开始,我国就就开始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既有住区建筑更新,试点改造工程、研究项目也不断推行,此外,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资本利益吸引下的商业改造也不断增加。随着改造的不断深入,政府和企业主导下的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的数量不断上升。然而,由于室内改造是多专业协同工作,复杂程度较高,涉及大量墙体结构、管线设备等安全性相关的改造内容,专业性较强。由于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导以及评估标准,而现有住宅规范标准也无法适用于既有改造住宅,因此导致改造标准不一,改造后效果良莠不齐。故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借此提出适应于我国的、针对批量改造下的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以此引导住宅室内批量改造朝着高品质方向发展。首先,通过国内外成熟的建筑评估标准对比,通过分析其体系构成、评价内容、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归纳总结出六条评价建立要点,包括评价建立的必要性、评价建立依据、指标项来源、指标分级、评分方法及评价结果相关的内容,提出改造后评价需从改造模式入手,结合改造对象特征来建立。故此,后文通过图纸规范调研、入户调研、案例调研,分别了解既有住区建筑的设计特征、居住需求以及改造手段,并在此基础上,梳理需求以及设计影响下的改造内容、改造部位,总结出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下主要的改造模式为(1)居住空间改扩建、(2)建筑设备更新改造、(3)物理环境提升、(4)无障碍改造四类,以此作为本文评价体系建立的依据。在明确了评价建立原则和方法后,从评价内容出发,对国内外评估体系中室内相关的评价内容进行梳理,并进行频度统计,归纳总结出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的雏形。随后,将评价体系与改造模式进行关联性分析,筛选出与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相关的评估项,并根据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特点,对指标体系进行适应性调整,最终确定以A功能空间、B墙体结构、C管线设备、D物理环境、E无障碍为一级指标,共3个层级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内现有住宅规范、评估标准,结合既有住区建筑室内特征,确定指标评分细则。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项的权重值,并确定评分方法,随后基于Excel平台,采用visual basic语言进行开发,建立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辅助工具,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试评价,论证评价工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是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方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与低碳改造的基础理论与优化方法”(51638003)展开的科学研究。立足于批量改造下室内改造的后评估理论研究,研究一方面完善了我国既有住区建筑改造评估理论,另一方面也为规范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行为以及相关决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王珺[2](2020)在《严寒地区住宅厨房冬季甲醛与VOCs污染特征及补风优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空气品质。厨房是居住建筑中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居民的烹饪习惯和通风量都会对厨房甲醛、VOCs的浓度产生影响。有效的排除厨房内甲醛与VOCs等污染物,改进厨房补风,优化居民烹饪习惯,对于缓解严寒地区厨房甲醛、VOCs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厨房的污染问题与居民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本文采用入户测试的方式探究严寒地区住宅厨房冬季的甲醛与VOCs污染现状,分析各个污染物的来源,研究甲醛与VOCs污染的影响因素,同时基于补风量实验数据与问卷调查信息结合CFD模拟对厨房补风方式进行优化。本文选取严寒地区3个城市(沈阳、营口和抚顺)的33户住宅厨房,分别使用GC-MS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酚试剂分光光度计法、DNPH(2,4-二硝基苯肼)采样分析法测试了烹饪前密闭工况、烹饪初始工况以及烹饪期间的甲醛、VOCs的污染浓度,使用Ikair在线集成传感器和PPBRAE专业VOCs气体检测仪跟踪测试烹饪期间甲醛、VOCs浓度变化情况,记录居民厨房装修情况、食用油种类等相关信息。由于严寒地区厨房内VOCs污染较其他功能区严重,在厨房密闭工况下、天然气空燃烧、天然气释放和烹饪期间四种工况下测试VOCs浓度,追踪污染物来源。利用测试得到的数据使用综合指数法对烹饪前密闭工况与烹饪期间厨房空气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分析厨房温湿度与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采用美国环保署提出的方法对厨房甲醛与VOCs进行健康风险计算。通过分析结果推测厨房内严重的VOCs污染是由于天然气不完全燃烧、天然气泄露以及烹饪过程产生的。采取CO2示踪气体法测试了日常烹饪习惯下厨房的换气次数与不同窗户开度下(15°、30°、45°)开启油烟机时厨房的补风量。并发放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当前严寒地区住宅厨房使用现状,同时对比南北方住宅厨房使用习惯的差异。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厨房渗透工况和不同尺度开窗工况下的CFD模拟与测试结果比较分析。同时为探究自然压差下最适宜严寒地区冬季厨房的吊顶补风形式,设计四种补风口形式,利用CFD模拟各形式下的温度场和污染物浓度场,为改善严寒地区住宅厨房合理的气流组织和营造适合厨房人员的热舒适环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烹饪前密闭工况下厨房甲醛超标率为5.3%,超标并不严重。VOCs平均浓度为1.269mg/m3,高于住宅其他功能空间且高于其他气候区。烹饪期间的VOCs浓度均处于超标状态,主要特征为甲苯、柠檬烯和丁烷等物质浓度高,且存在醛酮类物质污染。烹饪期间甲醛与VOCs浓度变化主要与居民烹饪方式有关,炸和炒的烹饪方式比蒸和煮产生的污染物更多。烹饪前密闭工况下空气质量较好,大部分处于清洁和未污染状态,个别处于轻污染,而烹饪期间厨房污染严重,大部分处于轻污染和中污染等级,个别厨房处于重污染。相关性分析显示污染物浓度与补风量存在弱相关关系,湿度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更大。经计算,甲醛与苯的终生致癌风险分别为5.4×10-6、1.01×10-6,均大于美国环保署规定的国际致癌风险标准值1.0×10-6,风险度尚可接受,但已超过了安全限值。实验研究主要用于探究厨房补风现状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实验和数值模拟,厨房变尺度开窗通风时的换气次数远大于仅靠门窗渗透通风时的换气次数,通风可提高污染物和热量的排放。开窗30°时即可满足严寒地区冬季厨房的补风需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居民烹饪习惯与通风习惯是导致厨房污染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补风形式的模拟结果分析,渗透情况下厨房处于令人不舒适的负压状态,开窗时尽管污染物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室内温度低,气流组织差,而加设补风后气流组织合理,厨房静压在-19.66Pa上下波动,不会出现串味现象,室内CO2浓度在443ppm上下波动,是一种适合严寒地区经济适用的补风方式。
姚小虹[3](2019)在《大连市既有住宅平面类型及适应性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既有住宅量大面广,大批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住宅由于设计标准低,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生活标准。尤其在住宅平面方面,使用面积不足、居住功能不完善,且平面布局的适应能力差。近些年随着国家既有住宅改造政策的推行,我国住宅改造在加固、保温、环境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针对住宅室内平面改造的研究与实践都十分有限。因此,本文聚焦于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既有住宅的室内平面问题,通过文献研究、设计图纸采集、入户调研等方法,引入开放建筑层级化的思想,探索适应于我国既有住宅平面实际情况的改造设计方法。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介绍平面布局适应性改造相关理论,梳理国内外的适应性改造案例,探讨我国既有住宅平面布局改造的可行方式;其次,从大连市既有住宅平面类型出发,通过图纸调研的方式,梳理平面布局的类型演变和特征,分析平面布局的适应性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选取大连市典型住宅平面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入户访谈,分析居民在居住和自发改造中的问题,明确居住需求和现状之间的差距,为制定合理改造目标提供依据;再次,引入开放住宅理论的层级化思想,划分既有住宅平面布局的改造层次,对不同层次展开改造设计研究,并总结实现改造设计的实践方法;最后,选取大连市典型平面布局,依据详细的现状研究和问题总结,制定科学、适应的分类改造标准,从而在标准引导下探讨各种改造设计方案。本文系统探讨了既有住宅平面布局适应性改造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在掌握既有住宅平面布局类型的基础上,提出适应平面布局限制条件和居住需求的改造设计方式,即针对平面布局支撑体部分进行适应性的更新,针对填充体部分的厨卫空间进行工业化、模块化的更新,对填充体部分的居室空间以提高居住空间功能适应性为目的,进行个性化的更新。本文研究典型平面布局可行的改造方式,探讨适应不同需求的多样化改造设计,为我国今后大规模的既有住宅平面布局改造提供参考。
郜梓甯[4](2019)在《小户型住宅餐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小户型住宅进入到精细化、高质量发展阶段,高品质的小户型住宅是年轻购房群体置业的首选。厨房历来有着“家庭的灵魂”之称,而餐厅作为厨房的依存空间,它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着,随着“Living inkitchen”(生活在厨房)的理念引入,其全新的生活方式正积极影响着追求品质生活的年轻消费族群。本文以小户型住宅餐厨空间为研究的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对国内外的餐厨发展历史、设计手法、现状及趋势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值得我国餐厨设计借鉴的要点;在苏州、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运用市场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年轻消费群体的餐厨面积、家庭构成、生活方式和审美喜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他们在餐厨布局与操作中的需求,归纳了现有餐厨空间存在着“布局规划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不足、操作动线紊乱”等问题,并对年轻家庭的“小型化”与家居空间的“去中心化”进行诠释;运用“空间回路”的优化原则,从餐厨的组合形态、空间布局、功能划分和用户需求等方面入手,对餐厨空间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针对小户型住宅餐厨中所存在的问题,选取一字型、L型和双列型等主流的厨房布局,依据“法兰克福厨房”的设计理念,按照工作流程对餐厨空间内的“储藏区、清洁区、操作区、烹调区、用餐区”这五个功能分区进行研究;总结归纳了厨房户型特点,同时结合操作路径与人机尺寸,运用“储藏-清洁-烹调”的三角工作动线优化原理,合理规划各分区、优化工作路径,在不影响使用体验的前提下提高小户型餐厨空间的利用率。
张书[5](2019)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文中认为装配式低层建筑作为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期短、成本低廉、轻巧灵活的居住空间,在新农村建设、高端住宅及游牧式商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西南山地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建设需求也不断增加。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因劳动力不足给建筑业带来的冲击,提升区域内建筑品质,改善居住环境,而且符合国家发展建筑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是装配式建筑细分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具有典型的利基属性,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个性化的建设需求,离散型的项目分布,突发性的建设需求,与东部及沿海平原地区的市场有较大差异。由于区域内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还不完备、装配式建筑技术评价标准区域适用性不足、装配式建筑发展理念存在误区、缺乏完善的质量验收体系等因素,给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带来许多阻碍。本文关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研究,属于一个跨学科、综合性、交叉科学的范畴,涉及领域较多,需要根据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特性,构建一套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目标是促进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为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发展指明方向;为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提供决策咨询;为评价决策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基于利基理论、技术评价理论,应用文献研究法、语义聚类法、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层次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展开了系统性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装配式建筑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包括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介绍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梳理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引入利基理论和技术选择理论,论证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的利基属性,规划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技术选择方法。(2)对影响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应用语义聚类法构建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再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设计了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基本流程。将企业战略、产业共性、区域特性纳入到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多维量化指标,对指标要素进行构建,同步完成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3)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文尝试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对重庆市巴南区涂家坝项目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多维度的技术评价,有效减小了决策风险,方便了专家工作,缩短了评价周期,提高了评价效率,弥补了现有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和灵活性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成果,有效平衡了技术评价各方面的利益述求,既能够在宏观层面引领产业技术的发展,又能够在微观层面帮助实际项目进行决策咨询。拓展了利基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适用性方面的不足,该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装配式低层建筑在西南山地区域的推广发展起到技术支撑,还能够广泛应用在与装配式建筑咨询决策相关的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干申启[6](2019)在《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工业化发展至今,发展重点已发生转移扩大,从预制装配化、设计标准化、部品化建造等基础建设性方面扩大至信息化管理、建筑长寿化及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由此,工业化住宅建筑的维护更新对于住宅产业化发展已越发凸显其重要意义,其不仅应成为工业化住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定会成为建筑业绿色发展理念的较高层面追求。论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住宅建筑维护更新领域发展的一般概况,对西方早期工业化住宅的一些优秀更新案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论文对我国居住区更新改造的“有机更新”理论进行了案例研究,对现阶段我国住宅类建筑包括早期采用工业化手法建造的板式住宅更新改造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国情发展的理念性建议。论文通过对《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的深入研究,首次提出工业化住宅产品可维护更新这一命题,还从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求、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生产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通过论证研究,论文提出建立工业化住宅设计、制造、装配、维护更新全生命周期和性能保障的产业链框架理念。这正是本文在我国工业化住宅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方面的前瞻性思维,必将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论文采用分析归纳方法对大量优秀SI住宅案例的可维护更新性质及其技术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归纳性提出现阶段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设计方法。论文根据笔者所在工作室先后建造的三个实际案例,着重研究各自其构件的连接构造技术和集成化装配技术,案例项目分别采用自主研发的分层级表系统、协同设计与协同建造技术、构件法协同设计以及新型工法装备系统,对全部构件进行集成化管理,形成了功能性的构件组大构件单元,实现了可逆的构件连接和集成化装配。通过研究,建立了可逆的构件连接构造技术和针对既有建筑构件易维护更新的关键技术系统,为工业化住宅产品日后维护更新的产业化运作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论文将BIM技术应用于工业化住宅的维护更新领域,将协同设计、计算机编码技术及构件信息跟踪反馈技术统一于BIM信息化模型框架内,建立了一套可用于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系统。目前以该技术应用系统为依托建立的监督管理平台现已初步投入使用,并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在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方面能够起到重要的技术引领与支撑作用。全文共160,000余字,图表共120余幅
郑超[7](2018)在《房地产企业装修住宅防渗漏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大部分消费者缺少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进行个人装修而选择装修住宅。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趋势一直以来以毛坯房为主,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装修住宅的时间较短,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而渗漏问题因其对消费者生活、建筑物寿命、使用功能的影响而成为亟需解决的质量问题之一。由于装修成果的抗渗漏破坏能力较差,更成为装修住宅质量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房地产企业装修住宅防渗漏质量管理体系对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质量管控能力、减少甚至避免渗漏问题的发生、缓解消费者与房地产企业关于质量问题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对房地产企业装修住宅质量管理现状、防渗漏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了渗漏及工程渗漏的概念和集成管理的相关理论,界定了房地产企业装修住宅防渗漏质量管理的范畴,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实地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分析了房地产企业装修住宅渗漏问题的发生概率、发生部位等情况,并分析了其产生的使用功能、结构安全、使用寿命、开发成本、品牌价值等方面的影响,根据装修住宅开发建设的过程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和集成管理的理论,建立的房地产企业装修住宅防渗漏质量管理的集成管理概念模型,并进行了管理组织、管理流程、管理目标和技术标准等维度集成构建,建立了房地产企业装修住宅防渗漏质量管理体系。文章通过构建基于集成管理的房地产企业装修住宅防渗漏质量管理体系,为房地产企业进行装修住宅防渗漏质量管理整合资源、梳理流程、确定目标、制定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实现降低甚至减少装修住宅渗漏问题发生概率的质量管理目标。
张宁[8](2016)在《SI体系内装工业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建筑业目前存在着工业化程度低、建筑工程质量不高、建造过程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建筑使用寿命短暂等问题,传统的建造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方式造成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我国自1999年起推行住宅产业化,但由于产业化住宅的基础性研究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进程滞后等原因,严重阻碍了SI住宅的发展。我国工业化住宅体系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技术标准不健全、缺乏部品接口的协调、模数体系不完善、政策与法律法规缺失等问题。为了推动SI体系的发展,本文将住宅填充体作为切入点,研究内装部品设计和集成的技术解决方案,以达到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和安装要求,并探究内装工业化的组织模式与运作流程,系统性分析内装工业化现存问题和发展对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SI体系和内装工业化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论述SI体系的相关理论,总结其特征、先进性、推行意义和发展阻碍,界定内装工业化的结构体系,明确内装工业化较传统装修的优势;(2)研究了填充体部品的标准化设计,首先介绍了SI住宅填充体部品体系和模数协调体系,然后研究了填充体标准化设计和多样化设计要求,最后以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为例,明确其标准化设计要点和设计要求;(3)研究了填充体部品的集成化技术,首先介绍了部品安装定位法——中心定位法和界面定位法,然后研究装配式内装施工工序、部品的安装方法与技术要点;最后以整体厨房和整体卫生间为例,研究其施工工艺、部品接口技术和综合管线布局要点:(4)研究了适合内装工业化的组织形式,介绍了参与主体的组织与运作流程,分别从设计阶段、生产装配阶段、后期维修维护阶段进行分析;(5)研究了SI体系内装工业化的现存问题,包括住宅产业大环境、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住宅部品体系、科研投入及人员素质四个方面,提出了内装工业化的发展途径,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增加科技投入、提倡产学研相结合、推进示范工程以及促进产业集团的形成等方面,促进内装工业化的发展。
宋明星[9](2016)在《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迄今为止,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其中同步进行了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保障性住房制度经历着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的过程。本论文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视角,对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构建、城市空间分布、建筑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试图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涵盖从体系建设到建筑细节全过程的策略。论文按“国内外保障房制度建设比较研究——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分析保障房城市空间形态——保障房体系制度、城市空间、保障房住区设计等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设计策略”路线开展研究。首先,梳理出保障性住房制度在住房制度改革五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和发展过程,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城中村进行了专项研究。这部分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城市关联性视角下的保障房建设,与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构建、城市非平衡性、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相比其他建筑学背景的研究者而言,本文花了更多笔墨于这个过程分析的原因。选取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境外地区和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的启示包括: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设计严密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机制;准确把握市场与政府角色;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注重资金平衡;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租用和购买的渠道;“体面住房”标准的全面性;更新计划的公众参与度、关键工作者的住房保障问题等。论文结论部分借鉴了他们的先进做法和理念。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显性问题,如边缘郊区化、大型化趋势、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给城市形象和社会治安带来负面影响等。传统研究方法是从城市选址和规划层面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往往失之于表面。本研究基于保障房与城市关联性视角,提出了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之间、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之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之间这三个彼此关联的本体间存在的问题,其关系对保障房在城市空间中规划、建设、分配、运转等会有深层次的影响,形成了保障性住房与相应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包含:城市非平衡性、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混合居住模式和空置房等方面。从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密切程度来看,保障性住房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三大类型和六种子型:自我完善型中的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城市叠加型中的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主城区叠合发展子型;斑块融入包含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论文对每个子型的存在基础、规模、与主城区距离、配套设施完善度、就业岗位特点和交通方式等方面都做了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保障性住房形态构成分析是本文主要创新点之一。通过前文的分析,研究尝试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层面的宏观策略,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营造与住宅设计微观策略。这几个方面同时也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宏观策略。包含立法和制度两个方面。首先确定保障性住房体制社会公平性、保障适度性、长期动态性、地区非平衡性等基本属性,这些属性有的是各国之共性,有些则是我国特有的。从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几个主要方面做出法律构建的建议,尤其针对农民工、新就业大学生、各类引进人才、老龄化人口等保障对象做了长期趋势的预判。制度建设主要是操作层面的构建,包括:资金筹集的方式、建设与管理的框架建设、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信息系统建设和公开等几个方面。2、中观策略。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提出: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公共交通导向;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复合界面等四大方面十三点针对性策略。针对这些通用性的策略在三种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中的具体应用,又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细则,例如自我完善型中提出了产业与生活安置的关系、相应的大运量交通体系、相对疏离与城市的邻里单元塑造、产业远景下的住区更新等策略。城市叠加型提出了快速聚集人气带动发展的方式、构建网络化交通、推动居住中复合化社区模式等策略。在斑块融入型中,棚户区改造等方式如何与保障对象和空间结合、当居民置换后,中心城区二次开发中保障性社区的社区活化方法和原则等策略。3、微观策略。保障房设计策略主要提出了小区总图层面的空间策略,户型和单元层面的类型和组合设计策略,单一空间内部的利用与改造策略,总体而言也是一步步将空间尺度由大及小,全方位对保障对象的居住条件进行研究。在小区整体空间层面重点在于提取了保障房与普通商品房不同的特点开展研究,这也是改变设计师只看到二者居住的共性,忽视了保障对象特殊性,从而提出的专门的设计策略。户型与单元策略上,收集了近百种近年来实施的保障性住房户型与商品房小户型,通过ldbk的功能体系分类法,对各种不同户型做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按多层与小高层、高层住宅研究了外廊式、内廊式、单元式、塔式、跃廊式等不同单元的组合特点。另外从人体行为需要的具体空间尺度、关联空间尺度、单一空间的综合利用方面,提出了套型间的空间置换、套型的合并与拆分、套型内部空间的局部重组、空壳支撑体等方式。
朱鹏飞[10](2015)在《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初探 ——以万科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也保持着较高的速度,带动了建筑产业的腾飞。但我国建筑业发展中依旧存在着如成本高、能耗高、行业垃圾多、行业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住宅业发展过程中共同经历过的阶段。住宅建筑作为我国建筑建设类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住宅产业成为了建筑行业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目前我国以工业化为主要手段进行着住宅产业化的改革。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即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进程,但在这个进程中涌现除了很多不同的发展形式,本文选择了房产企业中的万科集团为例,着力对万科集团研发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结构体系进行研究。绪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内容、方法和框架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对住宅产业化中经常使用的几个重要名词建筑工业化、工业化建筑体系、住宅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进行了概念的界定,便于在下文中进行分析。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住宅产业化发展,国外着重以欧洲、美国和日本进行介绍,国内则梳理了我国自建国初期到当前的住宅产业化发展历程中重要的建筑体系、建造方法和相关法规规范等,然后对我国现有的主要住宅工业化体系进行了介绍分析。第四章以万科集团的工业化住宅实验和实践为对象进行了研究。其中包含了万科实验楼项目以及万科集团在我国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进行的商品房和保障房实践。通过诸多案例的分析,呈现出万科集团在预制装配混凝土住宅这一方向上的发展历程,并对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五章选取了万科南京上坊保障房6-05栋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包含了项目进程中的设计、构件制作和施工流程,以及项目中的各项数据,与传统的住宅建造方法进行对比,呈现出住宅工业化的优势,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建筑设计所能起到的作用和应满足的新的要求。结语与展望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阐述了本文研究所呈现的不足之处,并对我国住宅产业化中依旧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正文共约45000字,图表141幅。
二、住宅集成化厨房通过国家建设部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宅集成化厨房通过国家建设部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时代下既有住区建筑的现状 |
1.1.2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的品质提升需求及改造现状 |
1.1.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发展趋势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住宅评价标准对比研究 |
2.1 国外典型评估体系概述 |
2.1.1 国外典型住宅综合性能评估体系 |
2.1.2 国外典型绿色评估体系 |
2.1.3 国外典型使用后评估体系 |
2.2 国内典型评估体系及理论研究 |
2.2.1 相关评估标准 |
2.2.2 相关理论实践研究 |
2.3 比较分析与总结 |
2.3.1 评价体系比较分析 |
2.3.2 评价内容比较分析 |
2.3.3 评价过程比较分析 |
2.3.4 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
2.4 启示与局限 |
2.5 本章小结 |
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调研及改造模式总结 |
3.1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影响因素 |
3.1.1 居住模式的转变 |
3.1.2 设计建造影响 |
3.1.3 使用过程影响 |
3.2 既有住区建筑图纸规范调研 |
3.2.1 住宅相关设计规范梳理 |
3.2.2 既有住区建筑设计图纸调研分析 |
3.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入户调研 |
3.3.1 既有住区建筑居住现状调研 |
3.3.2 既有住区建筑改造现状调研 |
3.3.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入户调研总结 |
3.4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案例调研 |
3.4.1 国内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案例 |
3.4.2 国外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案例 |
3.4.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总结 |
3.5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模式总结 |
3.5.1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活动统计分析 |
3.5.2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模式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4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建立原则与方法 |
4.1.1 评价构建技术路线 |
4.1.2 评价建立原则 |
4.1.3 评价构建方法 |
4.2 评价体系指标项的筛选 |
4.2.1 国内外评价内容对照分析 |
4.2.2 指标项的分类和提取 |
4.2.3 指标项的筛选 |
4.3 评价体系指标项的适应性调整 |
4.3.1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特征 |
4.3.2 评价体系指标项的整合 |
4.4 评估体系细则及阐述 |
4.4.1 功能空间 |
4.4.2 墙体结构 |
4.4.3 管线设备 |
4.4.4 物理环境 |
4.4.5 无障碍 |
4.5 本章小结 |
5 指标权重确定及辅助评价工具 |
5.1 指标权重确定 |
5.1.1 权重确定方法 |
5.1.2 确定指标权重 |
5.2 综合评分计算 |
5.3 辅助评价工具 |
5.3.1 评价软件的程序设计 |
5.3.2 评价软件的程序实现 |
5.4 评价使用流程 |
5.5 评价体系及辅助工具应用 |
5.5.1 案例介绍 |
5.5.2 评价过程及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自发改造内容详述 |
附录B 批量改造内容详述 |
附录C 室内改造效果评价指标权重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严寒地区住宅厨房冬季甲醛与VOCs污染特征及补风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厨房环境研究现状 |
1.2.2 厨房通风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厨房甲醛与VOCs的检测及数据分析方法 |
2.1 住户信息 |
2.2 测试方案 |
2.3 入户测试 |
2.3.1 甲醛入户测试方法 |
2.3.2 VOCs测试方法 |
2.3.3 换气次数测试方法 |
2.4 测试误差 |
2.5 数据分析方法 |
2.6 主观调查问卷 |
2.7 本章小结 |
3 厨房入户测试结果分析与风险评价 |
3.1 厨房温度与湿度监测结果分析 |
3.2 厨房换气次数测试结果分析 |
3.3 甲醛入户测试结果分析 |
3.4 VOCs入户测试结果分析 |
3.5 污染物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3.6 综合指数法评价厨房空气品质 |
3.7 健康风险评价 |
3.8 本章小结 |
4 厨房补风实验与模拟的比较分析 |
4.1 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4.1.1 住宅厨房基本信息 |
4.1.2 厨房使用习惯 |
4.1.3 居民主观感觉 |
4.1.4 南北方厨房使用情况对比 |
4.2 CFD数值模拟分析 |
4.2.1 模型建立 |
4.2.2 空气流动模型 |
4.2.3 实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 |
4.2.4 渗透工况下的模拟结果分析 |
4.2.5 开窗工况下的模拟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厨房补风形式模拟优化 |
5.1 设计模拟工况 |
5.2 数值模拟基本概念 |
5.3 厨房补风优化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大连市既有住宅平面类型及适应性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平面布局适应性改造设计相关研究 |
2.1 适应性改造设计相关理论 |
2.1.1 开放建筑理论 |
2.1.2 功能适应性理论 |
2.2 国内外改造实践 |
2.2.1 国外实践案例和分析 |
2.2.2 国内实践案例和分析 |
2.3 小结 |
3 平面布局类型演变及特点分析 |
3.1 大连市既有住宅发展概况 |
3.1.1 建设概况 |
3.1.2 设计演变 |
3.1.3 居住模式 |
3.1.4 改造历程 |
3.2 大连市既有住宅图纸调研 |
3.2.1 调研过程 |
3.2.2 图纸概况 |
3.3 住宅平面布局类型 |
3.3.1 住宅形态类型及特点 |
3.3.2 交通组织类型及特点 |
3.4 套内平面布局类型 |
3.4.1 基础套型布局及特点 |
3.4.2 特殊套型布局及特点 |
3.5 小结 |
4 平面布局使用现状调研及问题分析 |
4.1 调研概况 |
4.1.1 调研对象 |
4.1.2 调研过程 |
4.2 使用现状调研 |
4.2.1 居住现状 |
4.2.2 改造现状 |
4.3 调研结果分析 |
4.3.1 居住问题分析 |
4.3.2 改造问题分析 |
4.4 小结 |
5 平面布局适应性改造设计研究 |
5.1 适应性改造设计相关依据 |
5.1.1 改造标准 |
5.1.2 改造原则 |
5.1.3 改造要点 |
5.2 适应性改造设计过程 |
5.2.1 改造设计前分析 |
5.2.2 支撑体层级的优化 |
5.2.3 填充体层级的介入 |
5.2.4 内装层级的灵活更新 |
5.3 适应性改造设计的实现方法 |
5.3.1 支撑体层级的改造方法 |
5.3.2 填充体层级的改造方法 |
5.3.3 内装层级的改造方法 |
5.4 小结 |
6 典型平面布局适应性改造试设计 |
6.1 典型平面布局的改造前分析 |
6.1.1 典型平面布局的基础信息 |
6.1.2 典型平面布局改造前分析 |
6.1.3 典型平面布局的改造标准 |
6.2 支撑体保持不变的基础方案 |
6.3 支撑体适度改造的选用方案 |
6.3.1 住宅层面的改造设计 |
6.3.2 套内层面的改造设计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小户型住宅餐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海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5 课题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系统分析法 |
1.5.4 案例分析法 |
2 国内外餐厨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特点 |
2.1 欧美餐厨发展概述 |
2.1.1 欧美餐厨发展历程及现状 |
2.1.2 欧美餐厨的发展趋势 |
2.2 日本餐厨发展概述 |
2.2.1 “空间回路”在小户型餐厨设计中的应用 |
2.2.2 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整体厨房 |
2.3 我国餐厨发展概述 |
2.3.1 我国餐厨设计的国家标准 |
2.3.2 我国餐厨发展历程及现状 |
2.3.3 定制化及精装修对我国今后餐厨发展的影响 |
2.4 欧美日餐厨发展特点及对我国小户型餐厨的借鉴意义 |
2.4.1 我国餐厨发展与国外的综合对比 |
2.4.2 欧美餐厨发展的特点及借鉴意义 |
2.4.3 日本餐厨发展的特点及借鉴意义 |
3 餐厨市场调研及分析 |
3.1 户型综述 |
3.2 餐厨空间分析 |
3.2.1 餐厨面积 |
3.2.2 餐厨形式 |
3.2.3 开放式布局 |
3.3 用户群体特征 |
3.3.1 家庭规模的小型化 |
3.3.2 生活方式的改变 |
3.3.3 餐与厨 |
3.4 去中心化 |
3.5 本章小结 |
4 餐厨系统分析 |
4.1 餐厨空间尺度 |
4.2 餐厨空间组合 |
4.2.1 餐厅、起居室连通 |
4.2.2 餐厅、厨房联通 |
4.2.3 餐厅、厨房独立 |
4.3 厨房空间布局 |
4.3.1 L型厨房 |
4.3.2 一字型厨房 |
4.3.3 双列型厨房 |
4.3.4 U型厨房 |
4.3.5 开放式与半开放式厨房 |
4.4 餐厨系统研究 |
4.4.1 餐厨空间的基本功能划分 |
4.4.2 厨房黄金动线 |
4.4.3 餐厨的人机工程学 |
4.5 本章小结 |
5 餐厨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5.1 厨房的空间利用 |
5.1.1 厨房空间规划 |
5.1.2 冰箱的摆放位置 |
5.2 餐厅的空间利用 |
5.2.1 餐厅共享 |
5.2.2 餐厅容积率 |
5.2.3 餐厅空间规划 |
5.3 门窗的样式与选择 |
5.3.1 门的样式与选择 |
5.3.2 窗的样式与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设计实践 |
6.1 用户背景分析 |
6.2 原始户型分析 |
6.2.1 餐厅 |
6.2.2 厨房 |
6.3 平面优化及效果图展示 |
6.3.1 平面优化 |
6.3.2 效果图展示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户型住宅餐厨空间调查问卷 |
致谢 |
(5)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 |
1.4.1 装配式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的关系 |
1.4.2 我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 |
1.4.3 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1.5 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重难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
1.7.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利基理论的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研究 |
2.1 利基理论 |
2.1.1 利基理论基本概念 |
2.1.2 装配式建筑中的利基市场 |
2.2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影响因素 |
2.2.1 影响因素提取过程 |
2.2.2 政策因素 |
2.2.3 经济因素 |
2.2.4 技术因素 |
2.2.5 社会因素 |
2.3 西南山地区域利基市场技术选择分析 |
2.3.1 利基市场的选择依据 |
2.3.2 利基市场中的技术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技术指标建立原则 |
3.2 指标构建过程 |
3.3 指标分析 |
3.3.1 企业战略的评价指标g_1 |
3.3.2 产业共性评价指标g_2 |
3.3.3 区域特性评价指标g_3 |
3.4 赋权专家遴选及权重 |
3.5 层次分析法的指标赋权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及选择 |
4.1 技术评价要素 |
4.1.1 技术评价目标 |
4.1.2 技术评价中的博弈 |
4.1.3 技术评价流程 |
4.2 评价专家遴选及权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总体构架 |
5.2 表单及页框结构的创建 |
5.3 界面设计与功能开发 |
5.3.1 主界面 |
5.3.2 指标体系界面 |
5.3.3 技术方案界面 |
5.3.4 专家赋权界面 |
5.3.5 指标赋权计算界面 |
5.3.6 评价方法界面 |
5.3.7 结果分析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决策系统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
6.1 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光国村涂家坝项目背景介绍 |
6.2.1 技术选型 |
6.2.2 运营模式 |
6.2.3 经济效益 |
6.2.4 社会效益 |
6.2.5 新技术应用 |
6.2 指标权重确定及分析 |
6.3 技术评价结果分析 |
6.3.1 企业战略的分析及评价 |
6.3.2 产业共性的分析及评价 |
6.3.3 区域特性的分析及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与研究结论 |
7.1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 |
7.1.1 完善装配式建筑利基创新战略 |
7.1.2 建立一套PDCA装配式建筑内部质量监管体系 |
7.1.3 建立与利基产品相适应的企业竞争策略 |
7.1.4 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定额 |
7.2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7.2.1 主要研究结论 |
7.2.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
附录 B:与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相关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
附录 C: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附录 D:西南山地区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
附录 E:预制率构件权重和修正系数 |
附录 F:山地区域城镇建筑设计评价依据 |
附录 G: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附录 H:专家权重的确定过程 |
附录 I:基于VIKOR的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流程 |
附录 J: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 K: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 研究的基础 |
1.8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
第二章 住宅建筑维护更新的发展历程研究 |
2.1 住宅建筑维护更新的有关概念 |
2.2 战后西方国家的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
2.2.1 战后的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发展历程 |
2.2.2 当代住宅建筑维护更新案例分析 |
2.3 当代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
2.3.1 我国建国初期的住宅建设 |
2.3.2 新时期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
2.3.3 住宅类建筑维护更新的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宏观策略研究 |
3.1 我国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
3.1.1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 |
3.1.2 住宅产业化与百年住宅体系 |
3.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必要性 |
3.2.1 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问题的提出 |
3.2.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必要性研究 |
3.2.3 关于我国工业化住宅建设新型产业链的进一步研究 |
3.3 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可行性 |
3.3.1 我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求 |
3.3.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产业优势 |
3.3.3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优势 |
3.3.4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生产优势 |
3.4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主要研究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I住宅案例及其可维护更新性质研究 |
4.1 SI住宅体系的概念和特色 |
4.2 国外部分SI住宅案例及其可维护更新研究 |
4.2.1 荷兰工业化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 |
4.2.2 日本SI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 |
4.3 我国CSI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研究 |
4.3.1 CSI住宅体系及其发展历程 |
4.3.2 CSI住宅体系的案例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设计研究 |
5.1 SI住宅体系的分类 |
5.2 SI住宅支撑体的可维护更新设计研究 |
5.2.1 结构选型的基本形式 |
5.2.2 结构施工方式 |
5.2.3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结构设计研究 |
5.2.4 结构的连接设计研究 |
5.2.5 支撑体的质量保证及其维护 |
5.3 SI住宅填充体的可维护更新设计研究 |
5.3.1 SI住宅填充体可维护更新的主要设计方法 |
5.3.2 SI住宅填充体的模数协调 |
5.3.3 SI住宅的标准化设计及其多样化拓展 |
5.3.4 基于可维护更新的填充体部品定位 |
5.3.5 基于可维护更新的填充体部品安装 |
5.4 CSI住宅可维护更新案例研究——以东南大学正工作室项目为例 |
5.4.1 “微排”未来屋 |
5.4.2 “梦想居”未来屋 |
5.4.3 “揽青斋”示范项目 |
5.5 SI住宅的日常维护及其策略 |
5.5.1 SI住宅的日常维护 |
5.5.2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政策性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应用研究 |
6.1 BIM技术简述 |
6.1.1 BIM的基本概念 |
6.1.2 BIM技术在工业化住宅用户参与过程中的应用 |
6.2 协同设计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2.1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
6.2.2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内容和目标 |
6.2.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工具——BIM技术的系统架构 |
6.2.4 协同设计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3 计算机编码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3.1 工业化建筑构件的分类系统 |
6.3.2 工业化建筑构件库及参数体系架构 |
6.3.3 构件编码规则与技术实现措施 |
6.3.4 计算机编码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4 构件信息跟踪反馈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
6.4.1 构件信息化技术 |
6.4.2 RFID对象标识技术 |
6.5 可用于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技术应用系统建立 |
6.5.1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技术应用系统 |
6.5.2 信息监管平台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拓展与期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7)房地产企业装修住宅防渗漏质量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装修住宅的发展状况 |
1.1.2 住宅防渗漏管理的发展状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装修住宅建造质量管理研究 |
1.2.2 国内外防渗漏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装修住宅及防渗漏质量管理相关理论研究 |
2.1 装修住宅的概述 |
2.1.1 装修住宅的定义 |
2.1.2 装修住宅防渗漏质量管理的要求 |
2.2 房地产企业装修住宅质量管理概述 |
2.2.1 房地产企业装修住宅质量管理的特点 |
2.2.2 房地产企业装修住宅防渗漏质量管理的范畴 |
2.3 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 |
2.3.1 5M1E质量管理理论 |
2.3.2 集成的相关理论 |
2.3.3 装修住宅质量集成管理的内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修住宅渗漏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3.1 装修住宅渗漏的定义 |
3.1.1 渗漏的概念 |
3.1.2 装修住宅渗漏问题的分类 |
3.1.3 装修住宅渗漏的定义 |
3.2 装修住宅渗漏的影响 |
3.2.1 装修住宅问题发生概率 |
3.2.2 渗漏问题的影响 |
3.3 装修住宅渗漏的原因分析 |
3.3.1 材料原因 |
3.3.2 设计原因 |
3.3.3 施工技术原因 |
3.3.4 现场管理原因 |
3.4 渗漏原因对比分析 |
3.5 房地产企业装修住宅防渗漏质量管理要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集成管理的房地产企业装修住宅防渗漏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4.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
4.1.1 质量管理体系的含义 |
4.1.2 质量管理体系设立的原则 |
4.2 基于集成管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
4.2.1 装修住宅防渗漏质量管理体系的维度划分 |
4.2.2 装修住宅防渗漏质量管理的集成管理概念模型 |
4.2.3 基于集成管理的防渗漏质量管理组织构建 |
4.2.4 基于集成管理的防渗漏质量管理流程构建 |
4.2.5 基于集成管理的防渗漏质量管理目标确定 |
4.2.6 防渗漏质量管理的技术标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某地产开发商集成化管理体系及其装修住宅防渗漏质量管控 |
5.1 某地产开发商概况 |
5.2 某地产开发商的集成化管理体系 |
5.2.1 组织架构 |
5.2.2 策划先行 |
5.2.3 图纸会审 |
5.2.4 技术交底 |
5.2.5 样板引路 |
5.2.6 数据化管控 |
5.3 集成化管理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SI体系内装工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概况 |
1.2.1 国外SI体系的发展与研究 |
1.2.2 国内SI体系及内装工业化的发展与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2 SI住宅体系及内装工业化的理论研究 |
2.1 SI住宅体系 |
2.1.1 SI住宅体系的概念 |
2.1.2 SI住宅体系的特征 |
2.1.3 SI住宅的建设程序 |
2.1.4 推行SI住宅体系的意义 |
2.1.5 SI住宅体系的发展阻碍 |
2.2 住宅内装工业化 |
2.2.1 住宅内装工业化结构体系 |
2.2.2 住宅内装工业化较传统装修的优势 |
3 Sl体系填充体设计 |
3.1 填充体部品与模数协调 |
3.1.1 填充体部品体系 |
3.1.2 模数协调体系 |
3.1.3 填充体部品模数协调体系 |
3.2 SI住宅的标准化设计与多样化设计 |
3.2.1 SI住宅的标准化设计 |
3.2.2 公差配合尺寸 |
3.2.3 SI住宅的多样化设计 |
3.3 整体厨房标准化设计 |
3.3.1 整体厨房部品 |
3.3.2 整体厨房设计要点 |
3.3.3 整体厨房平面布置 |
3.4 整体卫生间标准化设计 |
3.4.1 整体卫生间部品 |
3.4.2 整体卫生间设计要点 |
3.4.3 整体卫生间平面布局 |
4 SI体系填充体集成 |
4.1 填充体部品安装定位 |
4.1.1 安装定位法 |
4.1.2 填充体部品定位 |
4.1.3 填充体模数网格的设置 |
4.2 部品安装工法 |
4.2.1 工业化内装施工工序 |
4.2.2 填充体与支撑体的连接 |
4.3 整体厨房部品集成 |
4.3.1 整体厨房管线综合布局 |
4.3.2 整体厨房部品接口技术 |
4.4 整体卫生间部品集成 |
4.4.1 整体卫生间施工工艺流程 |
4.4.2 整体卫生间管线综合布局 |
4.4.3 整体卫生间部品接口技术 |
5 SI体系内装工业化的组织与运作 |
5.1 内装工业化的组织形式 |
5.1.1 住宅产业联盟 |
5.1.2 虚拟住宅企业 |
5.2 内装工业化的运作模式 |
5.2.1 组织运作流程 |
5.2.2 运作过程 |
6 SI体系内装工业化的现存问题与发展途径 |
6.1 SI体系内装工业化的现存问题 |
6.1.1 住宅产业化大环境 |
6.1.2 政府政策导向及法律法规 |
6.1.3 住宅部品体系 |
6.1.4 科学技术与人员素质 |
6.2 SI体系内装工业化的发展途径 |
6.2.1 政府政策支持 |
6.2.2 增加科技投入,促进产学研结合 |
6.2.3 积极推进示范工程 |
6.2.4 促进产业集团的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
1.2.2 国内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 |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视角与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住房制度改革历程中的发展 |
2.1 我国住房制度发展及改革历程 |
2.1.1 第一阶段:单位大院全社会保障阶段(1950—1978年) |
2.1.2 第二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摸索阶段(1978-1994年) |
2.1.3 第三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推进阶段(1994-2002年) |
2.1.4 第四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深化阶段(2002-2007年) |
2.1.5 第五阶段:回归保障性住房民生的改革阶段(2007至今) |
2.2 保障性住房在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供应体系 |
2.2.1 经济适用住房 |
2.2.2 廉租住房:住房保障建设得到高度重视 |
2.2.3 公共租赁房:以扩大保障范围为目的的公租房的发展 |
2.2.4 棚户区改造:民生工程与城市综合环境提升 |
2.2.5 城中村改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境外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及案例 |
3.1 相关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情况 |
3.1.1 香港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2 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3 美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4 英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2 境外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我国国情的比较分析 |
3.2.1 香港地区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2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3 美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4 英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影响因素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4.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4.1.1 城市非平衡性 |
4.1.2 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 |
4.1.3 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 |
4.2 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的关系 |
4.2.1 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 |
4.2.2 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 |
4.2.3 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 |
4.3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的分析 |
4.3.1 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 |
4.3.2 混合居住模式 |
4.3.3 空置房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度的形态构成分析 |
5.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形态构成:三大类型和六大子型 |
5.1.1 自我完善型: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 |
5.1.2 城市叠加型: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 |
5.1.3 斑块融入型: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 |
5.2 六大形态子型的特征分析 |
5.2.1 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
5.2.2 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
5.2.3 自身带动城市新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4 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5 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6 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的基本特点 |
5.3 影响三大形态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因素和潜在问题 |
5.3.1 自我完善型面临的问题 |
5.3.2 城市叠加型面临的问题 |
5.3.3 斑块融入型面临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构的宏观策略 |
6.1.住房保障法规和制度的属性 |
6.1.1 社会公平性 |
6.1.2 保障适度性 |
6.1.3 长期动态性 |
6.1.4 地区非平衡性 |
6.2 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和保障方式 |
6.2.1 保障主体 |
6.2.2 保障房类型 |
6.2.3 保障标准 |
6.2.4 保障方式 |
6.3 保障对象的变化与预判 |
6.3.1 保障对象 |
6.3.2 农民工市民化 |
6.3.3 新就业大学生及各类人才 |
6.3.4 老龄化人口 |
6.3.5 住房保障长期趋势预判 |
6.4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与逐步完善管理机制 |
6.4.1 保障房建设多渠道资金筹集 |
6.4.2 保障房建设与管理框架搭建 |
6.4.3 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 |
6.4.4 完善的个人信息系统与分配公开制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 |
7.1 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非平衡性下的融合策略 |
7.1.1 空间布局的组团平衡 |
7.1.2 空间适配:降低居住与就业的分异现象 |
7.1.3 住区规模的组团平衡 |
7.1.4 混合居住的设计方式 |
7.2 公共交通导向 |
7.2.1 TOD模式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
7.2.2 公共交通相关设计要点 |
7.3 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空置房与城中村 |
7.3.1 企业提供的集体宿舍 |
7.3.2 城市中某些具备条件的空置房 |
7.3.3 小产权房和城中村改造 |
7.3.4 其他房源 |
7.4 复合界面:软化硬质边界 建立城市对话关系 |
7.4.1 社区功能构成的复合化 |
7.4.2 住区边界与城市的复合化 |
7.4.3 社区城市界面的复合化 |
7.5 三大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5.1 自我完善型保障房住区的设计策略 |
7.5.2 城市叠加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5.3 斑块融入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第8章 保障性住房小区及建筑的微观设计策略 |
8.1 保障性住房小区规划设计研究 |
8.1.1 布局方式与开发强度 |
8.1.2 交通组织与停车 |
8.1.3 缩小街区,功能混合 |
8.1.4 公共空间的营造 |
8.2 户型 |
8.2.1 保障性住房——小户型的基本特点 |
8.2.2 各面积区间的户型分类及其特点 |
8.2.3 单元组合 |
8.3 室内空间利用 |
8.3.1 人体行为与人体工学 |
8.3.2 单一空间尺度及综合利用 |
8.3.3 户型的改造与适应性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书籍、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附录C |
(10)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初探 ——以万科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概念研究 |
2.1 建筑工业化与工业化建筑体系 |
2.1.1 建筑工业化 |
2.1.2 工业化建筑体系 |
2.2 住宅产业化与住宅工业化 |
2.2.1 住宅产业化 |
2.2.2 住宅工业化 |
第三章 国外住宅产业化发展与现状 |
3.1 国外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与现状 |
3.1.1 国外住宅产业化的萌芽阶段 |
3.1.2 国外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阶段 |
3.1.2.1 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的发展状况 |
3.1.2.2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发展状况 |
3.1.3 国外住宅产业化的成熟阶段 |
3.2 国内住宅产业化发展与实践 |
3.2.1 建国初到七十年代末的萌芽阶段 |
3.2.2 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探索期 |
3.2.3 90年代末到今天的发展期 |
3.3 我国目前住宅工业化体系 |
3.3.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 |
3.3.2 其他工业化住宅体系 |
3.3.2.1 轻型钢结构住宅体系 |
3.3.2.2 钢结构住宅体系 |
3.3.2.3 木结构住宅体系 |
第四章 万科住宅产业化发展历程 |
4.1 万科实验楼项目——技术体系的积累 |
4.1.1 1号实验楼与2号实验楼 |
4.1.2 3号实验楼 |
4.1.3 4号实验楼 |
4.1.4 5号实验楼 |
4.2 万科商品房项目——市场的实践和推广 |
4.2.1 上海万科新里程20、21号楼项目 |
4.2.1.1 项目工业化体系分析 |
4.2.1.2 项目特点与不足 |
4.2.2 深圳万科第五寓项目 |
4.2.2.1 项目工业化体系分析 |
4.2.2.2 项目特点与不足 |
4.2.3 北京中粮万科假日风景B3、B4楼项目 |
4.2.3.1 项目工业化体系分析 |
4.2.3.2 项目特点与不足 |
4.2.4 北京中粮万科假日风景D1、D8楼项目 |
4.2.4.1 项目工业化体系改进分析 |
4.2.4.2 项目特点与不足 |
4.3 万科安置房与保障房项目——市场种类和规模的扩大 |
4.3.1 深圳龙华扩展区0008地块保障房项目 |
4.2.1.1 项目工业化体系分析 |
4.2.1.2 项目特点与不足 |
4.3.2 万科上坊保障房6-05栋项目 |
4.3.2.1 项目工业化体系分析 |
4.3.2.2 项目特点与不足 |
4.4 项目对比分析 |
第五章 南京万科上坊保障房6-05栋项目研究 |
5.1 项目简介 |
5.2 项目设计分析 |
5.2.1 设计流程分析 |
5.2.2 标准化设计分析 |
5.2.2.1 模数设计 |
5.2.2.2 模块标准设计 |
5.2.2.3 构件标准设计 |
5.2.3 结构设计分析 |
5.2.3.1 主要结构体系设计 |
5.2.3.2 预制结构构件设计 |
5.2.3.3 预制结构节点设计 |
5.2.4 绿色节能设计分析 |
5.2.4.1 自然通风采光优化技术 |
5.2.4.2 预制自保温内外墙板技术 |
5.2.4.3 整体式卫生间技术及厨房成品橱柜 |
5.2.4.4 阳台挂壁式太阳能热水技术 |
5.2.4.5 装修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技术 |
5.2.5 BIM对设计建造流程的参与 |
5.3 项目施工流程分析 |
5.3.1 预制构件制作流程分析 |
5.3.2 标准层施工流程分析 |
5.4 项目建造数据分析 |
5.4.1 主体结构预制量统计 |
5.4.2 施工功效统计 |
5.4.3 周转材料用量统计 |
5.5 项目总结 |
5.5.1 项目的优点与不足 |
5.5.2 项目中关于建筑设计的思考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住宅集成化厨房通过国家建设部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王奥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严寒地区住宅厨房冬季甲醛与VOCs污染特征及补风优化分析[D]. 王珺.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大连市既有住宅平面类型及适应性改造设计研究[D]. 姚小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4]小户型住宅餐厨空间设计研究[D]. 郜梓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11)
- [5]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D]. 张书. 天津大学, 2019(06)
- [6]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D]. 干申启. 东南大学, 2019(05)
- [7]房地产企业装修住宅防渗漏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 郑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8]SI体系内装工业化研究[D]. 张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9]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D]. 宋明星. 湖南大学, 2016(02)
- [10]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初探 ——以万科集团为例[D]. 朱鹏飞. 南京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