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种起源论文_李广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杂种起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杂种,起源,西部片,基因,毛白杨,叶绿体,显性。

杂种起源论文文献综述

李广伟[1](2018)在《水稻生殖隔离遗传结构解析、S5位点演化起源与基于全基因组预测的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具有丰富的遗传资源,亚洲栽培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籼粳亚种间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但是亚种间的杂种不育却阻碍着这种杂种优势的利用。已克隆和定位的杂种不育基因尚不能完全解释籼粳杂种不育机制,如何完全克服亚种间杂种不育障碍,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是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培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杂种不育是生殖隔离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何理解新物种起源演化的分子机制,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内容。以水稻为模式研究亚种间杂种不育,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围绕这一主题,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叁个方面展开:1.为了更全面解析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结构,我们选取了叁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材料:日本晴(粳稻)、珍汕97(籼稻)和明恢63(籼稻),构建了叁个相应的F2群体。考察了胚囊、花粉和小穗育性叁种杂种不育性状,通过RADseq(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方法进行了简化基因组测序,构建了超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和物理图谱。在单位点水平,一共检测到了27个影响育性的QTLs,包括胚囊育性7个、花粉育性7个和小穗育性13个,其中10个为本研究新检测到的QTLs。利用卡方检验,Nip×ZS97、Nip×MH63和ZS97×MH63群体分别鉴定到7个、7个和2个偏分离位点,有一半以上的偏分离位点不会对育性造成显着影响。在两位点水平,叁个群体中一共鉴定到了41对影响叁种育性的互作位点。两位点上遗传因子不亲和性互作会导致其偏离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表现为两位点偏分离。使用卡方检验,我们在叁个群体一共鉴定到了192对此类型两位点遗传不亲和互作位点。详细比较发现,通过两位点基因型偏分离鉴定到的遗传不亲和性互作位点大部分并不能直接检测到对叁种育性的互作效应。2.S5位点是第一个克隆的控制籼粳杂种胚囊育性的主效位点,我们以其为模型,详细的研究了杂种不育位点的起源、演化形成机制。通过序列比对,我们在水稻第5染色体鉴定到了叁个相邻的基因为S5的同源基因,命名为Ospara3-5位点。共线性分析发现两个位点所在的染色体区域并不共线,同时两个位点上有多个Helitron转座子元件,侧翼序列也高度同源,由此推定可能是由Helitron转座子介导的转座而不是基因组复制事件,将第5号染色体的Ospara3–5复制到第6号染色体,产生了原始的S5位点。进一步,我们利用635份囊括了多个稻属种群的种质资源,通过PCR测序获得了ORF3-5叁个基因的完整序列,单倍型分析发现ORF3+ORF4+ORF5+是最古老的单倍型,然后逐步突变产生籼稻主要单倍型ORF3+ORF4-ORF5+和粳稻类型的主要单倍型ORF3-ORF4+ORF5-。利用529份亚洲栽培稻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演化分析发现,籼稻单倍型主要受到水稻驯化中选择作用,粳稻单倍型受到的瓶颈效应,造成相应等位基因频率上升,进而建立了S5位点的生殖隔离系统。3.为了更好里的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我们选取了21份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材料为亲本,构建了包含210个杂交组合的双列杂交群体,考察了相关农艺性状。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鉴定到了2621064个SNPs,我们用g BLUP模型,采用5-倍交叉验证策略,对210个杂交组合表型进了预测。粒长、粒宽、千粒重、单株分蘖数、每穗颖花数、株高和单株干重7个性状,平均预测准确性分别为0.946、0.956、0.784、0.819、0.824、0.405。基于此模型,我们用籼籼和粳粳亚种内杂交组合的产量值对籼粳亚种间的组合产量进行了预测。结合其他农艺性状表型,预测产量靠前的杂交组合对应的亲本,可以作为以后广亲和新品种培育中重点关注的基础材料。本研究首先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系统的剖析了亚种间杂种不育遗传结构,同时鉴定到转座子引起的基因复制事件和随后的自然选择和奠基者效应对生殖隔离基因起源演化的贡献,进一步将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方法运用到亚种间杂交品种选育工作。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促进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有益信息。(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东升[2](2016)在《杨属白杨派系统发育及派内杂种杂交起源》一文中研究指出白杨派物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由于派内物种间存在着广泛的形态变异以及杂交渐渗,导致物种系统发育位置一直没有完全解决。根据已有的研究,目前公认的派内天然杂种主要有银灰杨、河北杨和毛白杨,其中银灰杨杂种形成的遗传机制已得到破解。河北杨和毛白杨是我国特有的两个白杨派杂种,起源问题深受关注,但争论颇多,一直没有解决。基于白杨派存在的以上问题,本研究首先利用26个叶绿体片段对银白杨、响叶杨、中国山杨、欧洲山杨、美洲山杨以及大齿杨进行系统发育重建,其次利用10个核基因片段,6个叶绿体片段,使用8个白杨派物种共36个居群392个个体,分析河北杨、毛白杨的起源及其演化。这对杨属科学育种、野生资源利用以及深入把握物种的概念,理解杂交物种形成的特点和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MP、ML以及BI得到的白杨派系统发育树具有一致的拓扑结构,种间关系具有较高的支持率,且不受外类群变换的影响而保持稳定。整个白杨派是一个单系起源,表明白杨派物种有着共同的母系起源。白杨派母系祖先大约在中新世中期(11.25Myr)从杨属中分化出来,随后在7.60Myr进一步分歧形成2大支:银白杨和响叶杨占据第一大支,并在6.04Myr发生分化;第二个大支在6.59My再次分化成2个小支,其中欧洲山杨与中国山杨在5.28Myr时分化,占据其中一小支,另一个小支在5.91Myr时分化出美洲山杨与大齿杨。据推测,青藏高原的隆升所造成的地理隔离对白杨派物种的分化和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Fst分析证明,河北杨及毛白杨与其它白杨派物种在10个nDNA片段上都分化显着,表明二者具有不同遗传基础。在cpDNA树中,发现毛白杨分成了2种类型,毛白杨Ⅰ与响叶杨聚合在一起,而毛白杨Ⅱ及河北杨与中国山杨聚合;在核基因树中,毛白杨并没有显示出两种类型,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与河北杨共同与银白杨聚合在一起,表明河北杨与毛白杨的确是杂交起源。综合核质系统发育树以及STRUCTURE结果,证明河北杨的起源方式是由银白杨向中国山杨的单向授粉产生的杂种,是一种不对称杂交。与河北杨类似,毛白杨Ⅰ起源方式是由银白杨向响叶杨的单向授粉产生的杂种,而毛白杨Ⅱ起源方式则推测是(中国山杨♀×响叶杨♂)×银白杨♂的复合杂种。DIYABC得到了河北杨与毛白杨相同的起源方式,而且证明河北杨、毛白杨Ⅰ、毛白杨Ⅱ分别在1.37Myr、0.59Myr、0.897Myr产生。Newhybrids分析进一步表明,绝大多数河北杨和所有的毛白杨Ⅰ都是F1代,只有2个河北杨个体是F2代。(3)生态位模拟分析表明,响叶杨、中国山杨、河北杨和毛白杨的分布范围在末次间冰期以来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而银白杨受冰期的影响较大。河北杨、毛白杨与其各自亲本的生态位有着明显分歧,这为两个杂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6-05-01)

李菊[3](2014)在《变叶海棠及其近缘种的杂种起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 (Rehd.) Hughes)系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 Miller)陇东海棠系(Series Kansuenses Rehd.)植物,最早由Wilson于1904年在四川省西部地区采集到标本,Rehder于1915年将其描述为花叶海棠的变种,后由英国植物学家Hughes于1920年立为独立的种。变叶海棠是兼性无融合生殖种。作苹果砧木利用,具有抗逆性强、半矮化、丰产及提高果实品质等优良性状,是极为重要的苹果砧木资源。变叶海棠的形态特征、种质特性(耐盐、耐旱、耐热、耐寒、耐涝、抗腐烂病和根腐病等)以及分布的生态环境等都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不同形态类型变叶海棠的抗逆性存在明显差异,是苹果属中具有多种高抗性的植物种类,也是极为重要的苹果种质资源。现有的文献报道认为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是变叶海棠的两个亲本,但有关马尔康海棠、多毛海棠和小金海棠等变叶海棠的近缘种的分类地位却存在分歧。本研究以变叶海棠、花叶海棠、陇东海棠、马尔康海棠、多毛海棠和小金海棠为材料,从叶绿体片段(trnV(UAC)-ndhC、 atpI-atpH和ndhA intron)和核基因片段(nrDNA ITS和单拷贝核基因Sbel)两个方面探讨了变叶海棠及其近缘种的杂种起源关系。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青梨为外类群,对变叶海棠及其近缘种以及部分其它苹果属植物的cpDNA序列(trnV(UAC)-ndh、atoI-atpH和ndhA intron)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变叶海棠、多毛海棠、马尔康海棠和小金海棠与锡金海棠、海棠花和丽江山荆子形成一个单系类群,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各自单独聚为一支,表明变叶海棠的母系亲本与锡金海棠、海棠花和丽江山荆子的亲缘关系很近,而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不太可能是变叶海棠的母本来源。(2)以山楂海棠为外类群,对变叶海棠及其近缘种的nrDNA ITS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同时,以桃为外类群,对变叶海棠及其近缘种以及部分其它苹果属植物的SbeI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基于ITS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中,变叶海棠、多毛海棠和花叶海棠只分布在Clade A,小金海棠和陇东海棠只分布在Clade B,而马尔康海棠在这两支中均有分布,表明变叶海棠和多毛海棠与花叶海棠亲缘关系很近,小金海棠与陇东海棠亲缘关系很近,马尔康海棠确定是杂种,陇东海棠可能是其亲本之一,另一亲本可能是变叶海棠、多毛海棠和花叶海棠其中之一。但在小金海棠中没有发现分布在Clade A的ITS拷贝类型,不能说明小金海棠与变叶海棠(或多毛海棠)之间的进化关系。在基于Sbel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中,变叶海棠、多毛海棠、马尔康海棠和小金海棠均聚在多个分支。其中,变叶海棠和多毛海棠均与花叶海棠和以叁叶海棠为代表的苹果属其他种聚在Clade Ⅰ和Clade Ⅱ,表明花叶海棠可能是变叶海棠(或多毛海棠)的亲本之一,这与ITS序列得出的结论相符;另一亲本与叁叶海棠有很近的亲缘关系。马尔康海棠和小金海棠分布在Clade Ⅰ (S1), Clade Ⅱ (S2)和Clade Ⅲ (S3),变叶海棠和多毛海棠具有S1和S2型Sbel序列,且只有陇东海棠具有S3型Sbel序列,表明陇东海棠确定是马尔康海棠和小金海棠的亲本之一,这与ITS序列数据得出的结果一致;变叶海棠(或多毛海棠)可能是马尔康海棠和小金海棠的另一亲本,这与ITS序列的分析结果存在分歧。本研究结果为变叶海棠及其近缘种的杂种起源提供了新信息,对进一步开发利用变叶海棠及其近缘种材料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但是关于Sbel和ITS这2个核基因在变叶海棠及其近缘种的起源研究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讨论。(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4-05-19)

洪帆[4](2010)在《杂种也是从小长大——论意大利西部片的起源》一文中研究指出长久以来,对意大利西部片存在着很大的歧视和误解。主流评论家们往往在缺乏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就武断地给它戴上"完全是抄袭模仿好莱坞西部片"的帽子,并且将其中的血腥暴力简单地归结为完全出于商业目的的"诲淫诲盗"。本文通过对意大利西部片历史及相关欧洲电影与文化的梳理,揭示出一个更接近真相的结论,那就是意大利西部片固然有着对美国西部片的表面模仿,但是从一开始起就有着完全迥异的故事模型与美学及政治趣味,这种不同不仅来自于根深蒂固的地中海文化及意大利文艺传统,同时我们也发现在美国西部片之外,欧洲西部片一直就自由而隐秘地存在着,它甚至有着比美国西部片还要悠久和丰富的历史。另外,黑泽明的两部影片也直接启发了意大利西部片之父塞尔乔·莱昂内拍出这一类型电影的开山之作。(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0年07期)

张文丽[5](2008)在《基于cpDNA序列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的石蒜属种间关系和杂种起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蒜属(Lycoris Herb.)是石蒜科(Amaryllidaceae)一类具鳞茎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约20种左右,我国有15种及1变种,10种为中国特有,主产我国长江以南以及日本、韩国,老挝和缅甸也各有1到2种。石蒜属植物是一类优良的观赏和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同时,石蒜属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变异大,且易于观察,也是细胞生物学和系统发育等领域研究的好材料。本研究选取了石蒜属有代表性的15个种以及2个遗传背景清楚的人工杂种,共20个材料,通过cpDNA trnL-F和atpB-rbcL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和染色体核型特征,进一步研究石蒜属种间关系和可能的杂交起源,结果表明:20种材料被分成两大支,各支具有很高的自展值支持及分辨力:第一支包括了杂种1、杂种2、矮小石蒜L.radiata var.pumila、麦秆石蒜L.straminea、江苏石蒜L.houdyshelii、二倍体石蒜L.radiata var.radiata、叁倍体石蒜L.radiata var.radiata、黄花石蒜L.flavescens、血石蒜L.sanguinea var.sanguinea、红蓝石蒜L.haywardii、玫瑰石蒜L.rosea、换锦花L.sprengeri、短蕊石蒜L.caldwellii和乳白石蒜L.albiflora。第二支包括中国石蒜L.chinensis、忽地笑L.aurea、长筒石蒜L.longituba、香石蒜L.incarnata、鹿葱L.squamigera、黄长筒石蒜L.longtiba var.flava和安徽石蒜L.anhuiensis。cpDNA序列揭示的石蒜属种间关系,与ITS研究的结果相似,与染色体核型的分类结果相吻合,即具有近端部着丝粒(A)染色体的种与具有中部(M)和端部(T)着丝粒染色体的种各成一支;不同之处在于具有中部、端部和近端部着丝粒混合型染色体的种分散在这两支内,进一步证明具有中部、端部和近端部叁种着丝粒类型染色体组的石蒜是杂交起源的假设。结合2个人工杂交种分析,依据cpDNA母系遗传特点,揭示换锦花为短蕊石蒜和乳白石蒜的母本,矮小石蒜为麦秆石蒜和江苏石蒜的母本。通过改进染色体制片技术、摸索探针标记方式与原位杂交流程,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对石蒜属杂交起源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二倍体杂交起源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12-01)

冯婷婷[6](2007)在《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 Hughes)杂种起源的新分子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Rehd.)Hughes)属于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 Miller)陇东海棠系(Series Kansuenses Rehd.)。该种由Wilson于1904年在四川西部地区收集到标本,Rehder于1915年把它描述为花叶海棠的变种,英国植物学家Hughes于1920年把它独立为种。变叶海棠属于兼性无融合生殖种。作苹果砧木利用,具有抗逆性强、半矮化、丰产和提高果实品质等优良性状,是极重要的苹果砧木资源。变叶海棠的形态特征、种质特性(耐盐、耐旱、耐热、耐寒、耐涝、抗腐烂病和根腐病等)、分布的生态环境等均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在不同的形态类型间其抗逆性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也是苹果属植物中具有多种高抗性的种类,是极重要的苹果种质资源。因此,研究变叶海棠的起源及其与苹果属其它植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对未来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变叶海棠的形态变异介于陇东海棠与花叶海棠之间,且呈连续变异,也有间断的变异类型,变异的显着特点类似于渗入杂交。野外调查表明,在变叶海棠的主要分布区内,有陇东海棠(M.kansuensis Rehd.)和花叶海棠(M.transitoria Schneid)(或其中之一)的零星分布,它们在四川西部和甘肃南部汇集,表现为地理亲缘;其分布区的分异表现为地理替代(含垂直替代),称为替代种。此外,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变叶海棠起源进行的分析表明,AFLP引物在变叶海棠、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中的扩增谱带,出现3种情况:(1)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共有;(2)变叶海棠与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之一共有;(3)变叶海棠特有。这就说明变叶海棠的AFLP谱带是来自于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谱带的部分迭加,并且这种谱带的迭加不是来自于他们的共同祖先。但目前这些研究对于变叶海棠的起源问题并未得到明确的结论,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对变叶海棠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本论文中,我们对采自四川西部阿坝自治州的马尔康、柯河和下阿坝地区的叁个变叶海棠自然群体的69个个体以及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各5个个体进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在以M.angustifolia Michx.,M.ioensis Britt.和M.doumeri Chev.为外类群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变叶海棠是所研究的叁个种中,惟一一个不能形成单系的物种,在变叶海棠马尔康居群(MK)中有6个个体含有两种不同类型的ITS序列,这些ITS序列可以分别与花叶海棠或陇东海棠聚成一支;(2)变叶海棠的ITS序列特点表现出明显的来自这两个推测亲本序列的加性遗传现象。因此,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建立在形态学和AFLP等证据基础上的变叶海棠是来自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种间杂交的起源假说。并为今后研究苹果属植物的杂交、多倍体起源及进化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7-05-31)

刘秉华[7](1991)在《作物显性核不育基因的分类起源及在杂种生产中利用的可能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核雄性不育,即核不育,是由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现象,已经在玉米、棉花、谷子、水稻、小麦、大麦、油菜、番茄、大白菜和洋葱等许多作物上发现或诱导出这种雄性不育类型。在核不育材料中,多数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只有极少数受控于显性基因。在我国,由于显性核不育材料—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和研究工作的深入,推动(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1991年03期)

杂种起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杨派物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由于派内物种间存在着广泛的形态变异以及杂交渐渗,导致物种系统发育位置一直没有完全解决。根据已有的研究,目前公认的派内天然杂种主要有银灰杨、河北杨和毛白杨,其中银灰杨杂种形成的遗传机制已得到破解。河北杨和毛白杨是我国特有的两个白杨派杂种,起源问题深受关注,但争论颇多,一直没有解决。基于白杨派存在的以上问题,本研究首先利用26个叶绿体片段对银白杨、响叶杨、中国山杨、欧洲山杨、美洲山杨以及大齿杨进行系统发育重建,其次利用10个核基因片段,6个叶绿体片段,使用8个白杨派物种共36个居群392个个体,分析河北杨、毛白杨的起源及其演化。这对杨属科学育种、野生资源利用以及深入把握物种的概念,理解杂交物种形成的特点和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MP、ML以及BI得到的白杨派系统发育树具有一致的拓扑结构,种间关系具有较高的支持率,且不受外类群变换的影响而保持稳定。整个白杨派是一个单系起源,表明白杨派物种有着共同的母系起源。白杨派母系祖先大约在中新世中期(11.25Myr)从杨属中分化出来,随后在7.60Myr进一步分歧形成2大支:银白杨和响叶杨占据第一大支,并在6.04Myr发生分化;第二个大支在6.59My再次分化成2个小支,其中欧洲山杨与中国山杨在5.28Myr时分化,占据其中一小支,另一个小支在5.91Myr时分化出美洲山杨与大齿杨。据推测,青藏高原的隆升所造成的地理隔离对白杨派物种的分化和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Fst分析证明,河北杨及毛白杨与其它白杨派物种在10个nDNA片段上都分化显着,表明二者具有不同遗传基础。在cpDNA树中,发现毛白杨分成了2种类型,毛白杨Ⅰ与响叶杨聚合在一起,而毛白杨Ⅱ及河北杨与中国山杨聚合;在核基因树中,毛白杨并没有显示出两种类型,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与河北杨共同与银白杨聚合在一起,表明河北杨与毛白杨的确是杂交起源。综合核质系统发育树以及STRUCTURE结果,证明河北杨的起源方式是由银白杨向中国山杨的单向授粉产生的杂种,是一种不对称杂交。与河北杨类似,毛白杨Ⅰ起源方式是由银白杨向响叶杨的单向授粉产生的杂种,而毛白杨Ⅱ起源方式则推测是(中国山杨♀×响叶杨♂)×银白杨♂的复合杂种。DIYABC得到了河北杨与毛白杨相同的起源方式,而且证明河北杨、毛白杨Ⅰ、毛白杨Ⅱ分别在1.37Myr、0.59Myr、0.897Myr产生。Newhybrids分析进一步表明,绝大多数河北杨和所有的毛白杨Ⅰ都是F1代,只有2个河北杨个体是F2代。(3)生态位模拟分析表明,响叶杨、中国山杨、河北杨和毛白杨的分布范围在末次间冰期以来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而银白杨受冰期的影响较大。河北杨、毛白杨与其各自亲本的生态位有着明显分歧,这为两个杂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杂种起源论文参考文献

[1].李广伟.水稻生殖隔离遗传结构解析、S5位点演化起源与基于全基因组预测的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

[2].王东升.杨属白杨派系统发育及派内杂种杂交起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

[3].李菊.变叶海棠及其近缘种的杂种起源研究[D].西南大学.2014

[4].洪帆.杂种也是从小长大——论意大利西部片的起源[J].当代电影.2010

[5].张文丽.基于cpDNA序列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的石蒜属种间关系和杂种起源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

[6].冯婷婷.变叶海棠(MalustoringoidesHughes)杂种起源的新分子证据[D].西南大学.2007

[7].刘秉华.作物显性核不育基因的分类起源及在杂种生产中利用的可能性[J].作物杂志.1991

论文知识图

柑橘属(Citrus)种系发生图再生胚状体RAPD分析使用ITS 2A+ITS 2B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美丽木犀的扫描电镜图片个柑橘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E一CC+M一...位点在Nip×ZS97和Nip×MH63F2群体中...

标签:;  ;  ;  ;  ;  ;  ;  

杂种起源论文_李广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