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ynthesis,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Zn(II) Complex with Tris(benzimidazol-2-yl-methyl)amine Ligand(论文文献综述)
刘帅[1](2021)在《喹啉基锌配合物及其有机衍生物催化己内酯和丙交酯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聚合物的各种产品已被广泛使用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医疗,建筑,通信等。可是这些产品为人类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由于其不可降解的问题导致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因此,设计和开发环保的生物可降解材料是当今时代的主流。目前,聚己内酯(PCL)和聚丙交酯(PLA)可以通过便捷的方法得到,而且它们都表现出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这对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使用金属催化剂催化ε-己内酯(ε-CL)和rac-丙交酯(rac-LA)开环聚合是合成这类聚酯的主要方法,这主要是由于金属配合物有非常好的催化性能。然而金属催化剂的活性与配体的结构密切相关,所以选择和金属配位的配体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另外,近年来,具有光控开关的聚合反应成为许多研究者研究的热点。这主要是由于在众多外部刺激中,光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易操作性,通过光的作用可以调节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这种方法使合成特定的聚合物成为可能,因此我们研究了喹啉基/吡啶基烯胺有机催化剂对环酯的开环聚合反应(ROP)。本文报道了两个系列的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们对环酯ROP的催化性能。通过对聚合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了配合物造成催化速率不同的有关因素。本文的主要概括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发展和聚合反应的机理,其次对具有不同配体的金属配合物以及具有开关的催化剂进行简要的概述。第二章以β-喹啉基烯胺酮式配体与二乙基锌反应得到了(双)β-喹啉基烯胺酮锌配合物2.1-2.5,并讨论了这类配合物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类配合物在空气中较稳定,高温下结构不会发生变化。而且它们催化ε-己内酯有较好的活性,同时获得了分散性窄的的聚己内酯。相比其他配合物,配合物2.3在ROP中展现出最好的性能,这可能是由于配合物骨架末端芳基环(Ar)取代基的影响。第三章以β-喹啉基/吡啶基烯胺酮式配体设计并研究了一系列具有光控开关的有机催化剂。在λ=365 nm的光的作用下,有机催化剂可以发生顺反异构化,在20 mins后达到光稳定态(PSS),顺式比例可达到34%。依据这些化合物的这一特点,在35℃的DCM中,在比例为rac-LA:enamino:Me ONa=100:1:1时完成聚合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有机催化剂可以有效催化单体开环聚合。然而,相同条件下,若将聚合反应放在特定波长的光照下进行,完成聚合所需时间缩短,这说明光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王舟[2](2021)在《手性salen、salan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手性合成与不对称催化领域中,基于手性salen配体的催化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之结构类似的含手性salan配体的催化剂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由于催化剂的空阻对其催化性质尤其是立体选择性具有较大影响,设计和使用含大位阻取代基的手性salen、salan配体是提升其相应催化剂立体选择性的重要途径。考虑到二氧化碳共聚物和二氧化碳利用的战略地位以及β-硝基醇类化合物的重要性,结合前人工作经验,我们合成了诸多含大位阻取代基的手性salen金属、salan金属配合物并将其应用到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立体选择性共聚及不对称Henry反应中。具体研究工作如下: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大位阻取代基(2,3-二甲基-2-丁基、枯基、二苯乙基)的手性salen Co配合物1a-1i,并考察了其在环氧丙烷与二氧化碳共聚反应,环氧丙烷与二氧化碳及丁二酸酐三元共聚反应中的催化效果。我们首先以1b为代表性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聚合的影响。随后筛选催化剂时发现,催化剂所含取代基以及催化剂的轴向配体均影响催化性质,含相对较小取代基的催化剂反应活性相对较高,相应生成的聚合物也具有相对高的分子量。使用1d/双(三苯基正磷基)氯化铵(PPNNCl)和1d/双(三苯基正磷基)-2,4-二硝基苯酚铵(PPNDNP)的催化体系,在低催化剂浓度下可以制得重均分子量大于100 kg/mol的高分子量聚碳酸丙烯酯;含有较大位阻取代基的催化剂立体选择性更好,在25°C、使用1f/4-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体系催化聚合时,其对于消旋环氧丙烷的拆分效率值(Krel)可达10.6(S构型环氧丙烷为优势构型)。催化剂的轴向配体为DNP时催化剂立体选择性更好;相对于PPNCl和PPNDNP,以DMAP为助催化剂时体系活性较低,但立体选择性更好。使用1f/PPNDNP催化体系,我们首次合成了具有中等等规度的聚丁二酸丙烯酯-聚碳酸丙烯酯(聚酯-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大位阻取代基(枯基、二苯乙基、三苯甲基)的手性salen Cr配合物2a-2f,并考察了其对于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共聚反应的催化性能。2a-2f均可与PPNCl或PPNDNP组成催化体系,得到数均分子量6.9-10.8kg/mol的完全交替结构的聚碳酸环己烯酯(PCHC)。相较于催化剂的轴向配体、助催化剂的阴离子,催化剂所含取代基对催化剂性质具有更为明显的影响。使用含二苯乙基取代基的salen Cr Cl 2b/PPNCl催化体系,所得聚合物中CHO单元对应的ee值达19.1%。催化剂所含取代基改为位阻更大的三苯甲基时,其活性和立体选择性均显着下降。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含大位阻取代基(枯基、二苯乙基、三苯甲基)的手性N-甲基salan配体LfH2-LhH2及相应的salan Ti和salen Ti配合物3a-3f,并考察了其在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环化反应和环氧环己烷与邻苯二甲酸酐或丁二酸酐共聚反应中的应用。以PPNCl为助催化剂,3a-3f均可在高温下以中等活性催化反应,相应生成顺式环碳酸环己烯酯(cis-CHC)和交替结构的聚邻苯二甲酸环己烯酯(PCHP)、聚丁二酸环己烯酯(PCHS)。对于环化反应salan Ti Cl2催化活性高于相应salen Ti Cl2催化剂,且含大位阻取代基的催化剂活性更高。对于聚合反应,大位阻salen Ti Cl2的活性较低,而大位阻salan Ti Cl2的活性较高。将所合成的含大位阻取代基(枯基、二苯乙基、三苯甲基)的手性N-甲基salan配体LfH2-LhH2应用在不对称Henry反应中,配体上的取代基对于其与醋酸铜原位形成的催化剂的立体选择性具有显着影响。在-20°C、三乙胺存在下,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原位形成的含二苯乙基取代基的salan配体LgH2的催化剂立体选择性最佳。在此条件下拓展了最高产率达94%,最高ee值为95%的16个反应实例。通过与文献比对液相色谱谱图,确定产物为S构型。对于高活性的硝基苯甲醛,无碱条件下反应产物ee值增大,改为使用含三苯甲基的salan配体LhH2,产物ee值进一步提升。对于硝基乙烷参与的非对映反应,我们拓展了6个反应实例,以中等产率得到非对映体比例最高为11.5:1,主产物ee值92-96%的相应产物。通过与文献比对,确定产物绝对构型为1S,2S。
胡密霞[3](2021)在《光响应的Mn、稀土-Mn、UCNPs@mSiO2-Mn羰基CORMs的合成、CO释放及抗炎、抗肿瘤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大量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信使分子,适当浓度的CO在生物体内具有抗炎、促使主动脉血管扩张、抑制冠状血管收缩、降低血压、抗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心脏移植后的排异性反应、杀死肿瘤细胞等医疗作用,对心血管、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及器官移植保护和抗肿瘤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气体CO的毒性和使用困难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发展安全的CO传输方法成为此类药物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人们提出了基于CO药理作用的活性化合物: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arbon Monoxide Releasing Molecules,CORMs)的概念。CORMs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可激活释放CO,将CO有控制地、针对性地输送到生物靶标的特定位置。理想的CORMs应满足有效的治疗作用和低毒性、水溶液中有较高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具有CO释放的可控性和靶向性、并兼具荧光标记功能。目前,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由于含有多个-CO基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经局部用药提供CO,有着用药时机、用量大小和释放速度容易控制以及通过配体调节实现水溶性、低毒副作用和靶向给药等优点,在CO药物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文以生命必需元素Mn的简单羰基配合物为底物,围绕具有光响应性、水溶性、低毒性、靶向可控释放CO及具有荧光标记功能COMRs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1)选取在医药领域有诸多应用,如抗菌、抗组胺、治疗溃疡、抗癌等的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系列配体分别与Mn Br(CO)5反应,合成了五种photo CORMs:[Mn Br(CO)3L1](1,L1=2-(2-吡啶基)苯并咪唑),[Mn(CO)2L1(PPh3)2](Cl O4)(2),[Mn Br(CO)3L2](3,L2=2,2’-二苯并咪唑),[Mn Br(CO)3L3]·CH3OH(4,L3=2,6-二(苯并咪唑-2’-基)吡啶)和fac-[Mn Br(CO)3L4](5,L4=2,4-二(苯并咪唑-2’-基)吡啶),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1-4的晶体结构。羰基配合物1-5在无光照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在365 nm LED紫外灯照射下可释放CO,且随着配体共轭程度的增加,CO的释放速率逐渐降低,因此可通过调节配体结构来调控CO的释放速率。荧光光谱分析和荧光成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配体刚性共轭度的增加,配合物的发光强度逐渐增强,并在HL-7702细胞和SK-Hep1细胞质中显示出较强的细胞摄取能力,且可在细胞内成像。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具有高对称性双苯并咪唑结构的配合物3,其抗肿瘤活性最好。(2)利用吡啶羧酸类化合物存在配位能力强、配位方式多样性,且羧基失去质子后显电负性可以平衡中心金属的电荷、同时可增强配合物在水中溶解性的特点,选用2,2’-双吡啶-4,4’-二羧酸(H2BPDC L5)、2,5-吡啶二甲酸与2,4-吡啶二甲酸为配体(H2PYDC L6),分别与Mn Br(CO)5、Eu Cl3反应得到了7个新型配合物[Mn(CO)3(H2O)(HBPDC)](6),{[Mn3(CO)6(H2O)4(BPDC)2]·2H2O}n(7),[Mn(CO)3(H2O)(BPDC)]4·[Eu(H2O)8](8),{[Mn(BPDC)]}n(9),[Mn(CO)3(CH3CN)(HPYDC)]·CH3CN(10),[Mn(H2O)2(HPYDC)2](11),[Mn3(μ3-OH)2(PYDC)2]n(12),其中配合物6-8和10在光照条件下能够释放CO。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可知,配合物7是首例Mn(I)/Mn(II)混合价态共存在的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9和12展现了新颖的三维Mn-MOF结构。CO释放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6和10具有高水溶性和稳定性,在UV和可见光(蓝色和绿色)激发下释放CO,且通过照射光的波长调节CO释放速率的优点,是较理想的CO缓释分子。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发现,配合物6和10可抑制LPS诱导巨噬细胞NO和TNF-α的分泌,且没有细胞毒性,在抗炎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3)基于稀土元素独特的发光、普遍低毒和具有抗肿瘤性能的特点,以及稀土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医学诊断和细胞成像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选择具有(N^N)(N^N)配位点的四齿配体:2 2’-联嘧啶(bpym L7)与希夫碱“1,2-二(吡啶-2-亚甲基)肼”(L8)为配体,通过逐步组装法,分别与Mn Br(CO)5和稀土化合物Ln(hfac)3·2H2O、Ln(tta)3·2H2O反应,得到四个Mn羰基配合物:[Mn(CO)3Br(bpym)](13),[Mn2(CO)6Br2(bpym)](14),[Mn(CO)3Br(L)](15),[Mn2(CO)6Br2(L)](16)和八个稀土-Mn羰基配合物[Mn(CO)3Br(bpym)Ln(hfac)3](Ln=Sm(17),Eu(18),Tb(19)和Dy(20))和[Mn(CO)3Br(L)Ln(tta)3](Ln=Sm(21),Eu(22),Tb(23)和Dy(24))。研究表明,稀土-Mn羰基配合物将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与稀土元素相结合,兼具荧光标记、CO释放和抗肿瘤活性的特点,且稀土-Mn羰基配合物抗癌活性均优于单核Mn羰基化合物。细胞凋亡和周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8-19,22-23可诱导786-O细胞凋亡,且阻断基本都发生在S期;Western Blot检测表明,配合物13,15,17-24作用786-O细胞后,抗细胞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下调,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上调,Bax/Bcl-2比值显着增高,继而激活Caspase-9诱导786-O细胞凋亡。(4)以核-壳结构的UCNPs@mSiO2-COOH为载体,将水溶性好、UV和可见光照射下具有良好CO释放性能的Mn羰基配合物10负载于Si O2介孔中,制备出UCNPs/CORMs@mSiO2-COOH的CORMs。该复合体系可通过上转换纳米粒子实现在980 nm的近红外激光照射下激发CO释放。进而,针对肿瘤微环境的弱酸性及叶酸(FA)受体高表达的特点,设计了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响应性门控分子,FA作为靶向基团、罗丹明B(Rh B)作为荧光探针分子共包覆在介孔Si O2表面的UCNPs/CORMs@mSiO2-COOH/FA-PEI-Rh B复合体系。CO释放研究表明,该复合体系在低p H下CO的释放较快,而在生理p H时CO释放缓慢,可实现肿瘤微环境的弱酸性靶向识别触发CO释放。另外,生物活性、激光共聚焦和小鼠器官组织分布测试研究表明该复合体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兼具荧光示踪等优点。为设计合成兼具靶向识别、荧光成像、p H响应、近红外光激发下CO释放的CORMs@微纳米结构复合抗肿瘤药物提供新的参考。
王聪[4](2021)在《氮杂环银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氮杂环银配合物具有多样的结构并且在催化、发光和抗菌等方面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使其在功能材料上的潜在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银离子具有多变的价态容易发生电子转移,所以氮杂环银配合物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活性。但是目前,氮杂环银配合物作为电极材料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合成结构新颖的氮杂环银配合物,并开展氮杂环银配合物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质和电化学识别的研究,将拓展氮杂环银配合物的研究领域。本论文选择线型和V型两类氮杂环配体与银盐反应得到10个新的氮杂环银配合物,并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荧光性质。将所得的配合物制成复合电极材料,研究其电化学性质和对过氧化氢的电化学识别。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氮杂环银配合物和金属配合物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2.使用线型氮杂环配体合成了5个银配合物,分别为:[Ag2(L1)2](pic)2(1);[Ag2(L1)2](p-tso)2(2);[Ag2(L2)2](pic)2CH3OH(3);[Ag2(L2)2](p-tso)2(4);{[Ag4(L3)(NH3)4](CH3OH)2}n(5)。(L1=2,2’-(1,4-苯基)双-1,3-苯并咪唑;L2=2,2’-(1,4-丙基)双-1,3-苯并咪唑;L3=2,2’-(1,4-乙基)双(1H-咪唑-4,5-二羧酸);pic=苦味酸根;p-tso=对甲基苯磺酸根);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4是双核簇合物,银离子均是二配位的线性结构。配合物5是梯状环连环一维聚合链,其中包括线型四核银的簇合物结构。配合物3和5都存在Ag-Ag键。通过结构对比发现,线型氮杂环配体的间隔基团,抗衡阴离子和Ag-Ag键将对氮杂环银配合物的结构产生显着影响。3.使用V型氮杂环配体合成了5个银配合物,分别为:[Ag2(L4)2(PIA)](6);[Ag2(L5)2(PIA)](C2H5OH)5(7);{[Ag2(L5)2(FA)](C2H5OH)}n·[Ag2(L5)2(FA)]C2H5OH(8);{[Ag2(L6)2(PTA)](C2H5OH)3}n(9);[Ag2(L7)2(Cl)2](10)。(L4=1,3-双[(N-乙基-苯并咪唑)亚甲基]-2-苯胺;L5=1.3-双[(N-甲基-苯并咪唑)亚甲基]-2-苯胺;L6=1,3-双[(N-甲基-苯并咪唑)亚甲基]-2-硫醚;L7=1.3-双[(N-乙基-苯并咪唑)亚甲基]-2-杂氧丙烷;PIA=间苯二甲酸根;FA=反丁烯二酸根;PTA=对苯二甲酸根);结构分析表明,6,7,10是双核簇合物;8和9是一维配位聚合物。配合物6-8中心银离子均为三配位的平面三角形几何结构。配合物9中,出现了两种配位模式的银离子,一种为四配位的稍微扭曲的四面体空间构型(τ4=0.84),另一种为三配位的平面三角形几何结构。配合物10的空间构型是扭曲的四面体(τ4=0.81)。通过结构对比发现,V型配体的顶端杂原子和副配体对配合物的构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固态荧光性质表明:与相应配体相比,配合物2-4和6-10,均出现了配体对应的荧光峰,并发生了轻微的位移,可归属为配体内部的π-π*跃迁。其中,配合物2和9的荧光强度显着增强,其他配合物的荧光均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淬灭。配合物1和5相对于配体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分别位移了50nm和100nm,归属为配体-金属电荷转移(LMCT)。5.利用直接混合法制备了配合物1-10复合电极材料(1-CPE—10-CPE)。研究了1-CPE—10-CPE的电化学性质和对过氧化氢的电化学识别。循环伏安法显示,1-CPE—10-CPE均存在不可逆的Ag+/Ag氧化还原电对。其中1-,2-,4-,6-,7-CPE的峰值电流与扫描速率存在一定的线性比例关系,表明电极反应受动力学反应控制,而3-,5-,8-,9-,10-CPE的峰电流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存在一定的线性比例关系,表明电极反应受扩散控制。计时电流测试表明,1-CPE—8-CPE对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有明显的电流响应,响应范围为0.5μM至4.0m M。在多巴胺、尿酸、葡萄糖等物质的干扰下,复合电极材料对过氧化氢的检测表现出良好的专一性。此外,复合电极材料还具备优异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其中对过氧化氢的检测效果最好的是5-CPE,检测限为0.32μM,灵敏度高达0.02107μA/(μmol/L),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9776。综上所述,1-CPE—8-CPE可应用于对过氧化氢的定量检测,为设计和开发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提供了新的思路。
杨宇[5](2020)在《苯并噻唑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DNA作用方面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噻唑类衍生物作为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因有良好的共轭性及给电子特性,通常作为二齿或多齿配体与过渡金属盐合成多功能的噻唑类金属配合物。噻唑类金属配合物在医药、光学材料、农业及磁性方面都有广泛应用。本文合成了2-2-(吡啶基)苯并噻唑配体(bpt),并选取bpt配体与多元羧酸分别同金属Zn、Cd合成了六个噻唑类金属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晶体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分析表明:配合物1、4均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配合物2、3、6均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配合物5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通过XRD衍射来分析表征配合物的纯度,用热重来分析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对配合物1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显示其荧光是由配体π→π*(HOMO-2→LUMO)的跃迁形成。通过光谱法(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及粘度法探究6种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间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6种配合物均是以非插入的模式与DNA相互作用。该种结合方式能够有效地破坏DNA,导致DNA螺旋结构遭到破坏。这几种配合物可以以该种结合方式与癌细胞发生作用,由此来损伤癌细胞,在阻止癌细胞复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希望这项研究可以为设计和研发新型抗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梁桃源[6](2020)在《二芳胺氧化C-H键胺化与环化反应构建氮杂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含氮分子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制剂和功能材料中,这促使科学家们不断地致力于开发高效的胺化方法。C-H键胺化策略可以直接胺化烃类底物而无需预制备活性基团,为含氮分子(特别是含氮杂环)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本论文通过Cu/O2催化体系下单电子氧化介导的C–H键串联胺化策略,以二芳胺和不同的亲核试剂(包括无保护基团的伯胺,仲胺,1,3-二羰基化合物以及吲哚类化合物)作为反应底物,探索C–H键胺化与环化的方法,从而高效且高选择性地一步构建了苯并咪唑,苯并咪唑酮,吲哚,吲哚并[2,3-b]吲哚这四类具有较高潜在应用价值的功能化含氮杂环。具体如下:(1)第二章,通过铜催化单电子氧化介导的三次C–H键串联胺化策略,以自由胺为胺化试剂,由两分子二芳胺和一分子烷基胺一步构建5-二芳氨基苯并咪唑(一种光电器件类似物)。该策略利用天然丰富的Cu/O2催化体系,具有原料简单易得,底物范围广,官能团兼容性好,区域和化学选择性专一,步骤与原子经济性高等优点。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发展通过C-H键串联胺化策略高效构建功能化产物的方法提供参考。(2)第三章,通过铜催化单电子氧化介导的C–H键串联胺化和烷基裂解碳功能化策略,发展了由二芳胺、烷基胺和醇的多组分合成功能化苯并咪唑酮的方法。该策略可在无需胺化试剂和导向基团预制备的情况下实现惰性C–H和C–C键的直接官能化,并为结构多样化的复杂分子的构建提供参考。(3)第四章,通过铜催化单电子氧化介导的四次C–H键串联胺化策略,发展了二芳胺和2-取代环胺的C–H键串联胺化和环胺选择性C–C键和C–N键的裂解功能化,从而一步法直接构建5,6-二氨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该研究可为以现有策略难以制备的复杂功能化分子的合成提供参考。(4)第五章,通过铜催化单电子氧化介导的C–H键串联胺化策略,实现了二芳胺与1,3-二羰基化合物的C–H键胺化和环化反应,发展了一种直接合成功能化吲哚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研究可在一步操作中构建多个化学键,为吲哚骨架的构建及其进一步引入官能团以构建更为复杂的分子提供了可能。(5)第六章,通过铜催化单电子氧化介导的C–H键胺化策略以及二芳胺和吲哚的[3+2]环化反应,发展了一种直接合成具有潜在光电性能的2-二芳氨基吲哚并[2,3-b]吲哚类化合物的方法。该研究可为功能化稠氮杂环的一步法构建提供参考。
范卫东[7](2019)在《吸附/分离功能导向的金属-有机框架的精准设计与合成》文中认为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s)作为一种新型高度有序的多孔晶态材料,拥有灵活多变的配体与金属节点、较高的比表面积、孔径可调控和可修饰等结构特点,在气体存储、分离、催化及能源科技应用领域都展现出极大的潜力。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MOF材料的合成逐渐从探索试错向精准设计发展,包括功能导向型的微观结构设计优化、孔尺寸剪裁及次级结构单元修饰等。MOF材料在气体吸附与分离应用中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其作为吸附剂与分离膜在很多工业气体纯化过程中都展现了优越的分离性能。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微观结构设计优化、孔尺寸剪裁、次级结构单元修饰及合成后修饰等设计策略,合成了一系列功能导向型MOF,通过孔道环境和尺寸优化,从而提高其气体吸附/分离性能。此外,基于MOF吸附剂与分离膜,致力于探索一条能量集约、环境友好的可替代分离路线,力求实现氢气、二氧化碳、天然气、石油基平台化合物的高效分离。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MOF结构中多种孔道的存在会提高MOF框架与轻烃气体分子的亲和力。在此理论基础之上,我们利用MOF结构设计上的优势,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选择同时具有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三种孔道的Cu-MOF(iso-MOF-1)为模板,通过对其有机配体[1,1’:3’,1’-三联苯]-4,4’’,5’-三羧酸(H3TTCA)进行-F、-Cl、-NH2、-CH3、-OCH3等官能团修饰,并对吡嗪(pyz)的不同位置修饰不同数量的-CH3和-Cl等官能团,合成了一系列基于iso-MOF-1框架的孔隙环境可控的微孔Cu-MOF,实现了对轻质烃的高效存储和分离。气体吸附测试结果表明,-F和-CH3修饰的iso-MOF-4表现出超高的C3H6存储能力。巨正则蒙特卡洛(Grand Canonical Monte Carlo,GCMC)理论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结果揭示了iso-MOF-4框架在低压下优先吸附C3H6。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和分子模拟精确测定了C3H6在iso-MOF-4框架中的吸附位点。穿透实验结果表明,iso-MOF-4对C3H6/C2H4表现出优异的分离性能。因此,通过孔隙环境调控得到的最优框架iso-MOF-4实现了对轻烃气体的选择性分离,为MOF框架提高气体吸附/分离性能提供了一种新思路。2、通过对配体(H3TTCA)进行功能化修饰和对[Ni3(μ3-O)(COO)6]节点进行吡啶-N配体(二甲基胺、吡啶、4-氨基吡啶和异烟酸)修饰,合成了一系列基于UPC-105的孔隙环境可控的微孔Ni-MOF,进而实现了对C2H2/CO2存储和分离性能的调控。H3TTCA-F配体构筑的UPC-106,具有最高的C2H2和CO2存储性能,4-氨基吡啶和二甲胺修饰的UPC-110开孔尺寸和孔隙率最小,但C2H2/CO2分离选择性(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最高,GCMC模拟和穿透实验验证了其分离性能。UPC-110具有良好的C2H2存储和C2H2/CO2分离选择性,其原因是孔道尺寸效应和路易斯酸碱效应增加了MOF框架与C2H2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一种协同策略,通过同时修饰有机配体和金属节点来设计合成孔隙环境可控的MOF材料,从而提高气体的存储和分离性能。3、通过对配体(H3TTCA)进行功能化修饰和对[Fe3(μ3-O)(COO)6]节点进行咪唑-N配体(咪唑、4-甲基咪唑和苯并咪唑)和吡啶-N配体(吡啶、2-甲基吡嗪、4-氨基吡啶和异烟酸)修饰,合成了一系列同构MOF膜材料。随着修饰基团尺寸的增加,大笼和小笼的开口尺寸由8.2?减小至3.5?,这个距离正好处于H2(2.9?)和N2(3.6?)的动力学直径之间。因此,我们将这些晶体通过原位生长的方法制备成MOF多晶膜,进而重点研究了它们的H2/N2的膜分离性能。H3TTCA-F配体和苯并咪唑合成的UPC-120多晶膜,由于分子筛分和分子扩散的协同效应,表现出最高的H2/N2分离选择性(123.7)和H2渗透率(2.97×10-7 mol·m-2·s-1·Pa-1),且具有优异的长期测试稳定性。利用同构化学的概念结合孔环境工程策略,通过优化MOF的孔道环境和尺寸,进而为合成高性能气体分离膜材料开辟了新的可能性。4、针对工业上H2/CO2分离过程通常在高温水汽条件下进行的问题,我们合成了一例具有八面体笼状结构的MOF(UPC-31),并将其利用二次生长法,在多孔Si O2基底上成功制备出无缺陷的多晶膜,之后在UPC-31多晶膜上热沉积一层疏水性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形成UPC-31@PDMS多晶复合膜,有效地屏蔽了水分侵蚀,显着提高了多晶膜的水热稳定性。疏水性的UPC-31@PDMS多晶复合膜在高温水汽条件下展现出良好的H2/CO2分离性能24.3(200℃,0.1 MPa,含有~4 mol%H2O水汽的H2/CO2混合气),H2渗透率为3.0×10-7 mol·m-2·s-1·Pa-1(884 GPU),成为首例在高温与蒸汽条件下能够达到目标H2/CO2分离性能(渗透>200 GPU,选择性>20)的MOF多晶膜,显着扩展了MOF多晶膜在工业H2/CO2分离过程中的应用范围。
毛珊珊[8](2019)在《d10金属氮杂环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文中提出d10金属氮杂环配合物在催化、生物医学和识别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的性能,使其在环境、医药、生物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荧光性质方面,d10金属氮杂环配合物的发光随外界环境的刺激有明显响应,具有应变性。所以这类配合物荧光材料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因此开发结构新颖,性能良好的d10金属氮杂环配合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择两种氮杂环配体1,4-[二(2,2’-苯并恶唑)]丁烷(BBO),1,4-[二(2,2’-苯并咪唑)]丁烷(BBM)和一种三苯基硫膦配体(SPPh3)与d10金属盐反应得到14个新的d10金属氮杂环配合物;应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可见,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且研究了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电化学性质,抗氧化活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d10金属氮杂环配合物的研究进展。2.以邻氨基酚和己二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柔性桥连配体1,4-[二(2,2’-苯并恶唑)]丁烷,与不同的银盐反应合成了5个银配合物,分别为:[Ag2(BBO)2(ClO4)2](1),{[Ag(BBO)(pic)]}∞(2),[Ag2(BBO)2(p-tso)2](3),{[Ag(BBO)1/2(o-cum)]·DMF}∞(4)和{[Ag2(BBO)3](PF6)2}∞(5)(pic=苦味酸根p-tso=对甲基苯磺酸根,o-cum=邻羟基肉桂酸根)。结构分析表明,1,3是双核配合物;2,4是一维配位聚合物;而5是二维配位聚合物。除了3中银离子是四配位的扭曲四面体结构,其它配合物的银离子均是三配位的平面三角形构型。通过结构对比发现,当使用相同的桥联配体时,抗衡阴离子可通过不同的配位模式和空间位阻调节银配合物的空间结构。固态荧光性质表明:配合物2和3分别在470 nm和428 nm各出现了一个新发射峰,归属为配体-金属电荷转移(LMCT);3的荧光强度显着增强,其它银配合物荧光均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淬灭;这说明了,在相同的主配体下,阴离子能调控银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电化学性质研究显示1-5均存在不可逆的Ag+/Ag氧化还原电对。4具有良好的清除羟基、超氧自由基的能力,IC50值分别是(14.62±0.02)×10-6 M和(2.03±0.02)×10-5 M。3.以邻苯二胺和己二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柔性桥连配体1,4-[二(2,2’-苯并咪唑)]丁烷(BBM);以此配体和银盐反应得到一个双核银配合物[Ag2(BBM)2(sac)2]·CH3CN(6)(sac=水杨酸根)和两个一维银配位聚合物{[Ag(BBM)](pic)·CH3CN}∞(7),[Ag(BBM)(p-tso)]∞(8)。值得注意的是,7中心银离子为二配位的线性结构,其它两个配合物中心银离子均为三配位的平面三角形几何构型。另外,利用三苯基硫膦配体获得了三个双核银配合物,[Ag2(SPPh3)4](BF4)2(9),[Ag2(SPPh3)4](PF6)2(10)和[Ag2(SPPh3)4](ClO4)2(11),中心银离子都是三配位的平面三角形结构。对配合物6-11的固态光致发光性质研究得出:6位于399 nm处的发射峰,可归属于配体-金属电荷转移(LMCT);7-8红移了10-20 nm,归属于配体间π-π*跃迁。9-11的发射光谱中均出现与配体类似的两个峰(π-π*和n-π*跃迁)。6,10-11均比配体发光强度要高,这是由于配体与银离子配位后,增强了配体的刚性,从而减少了通过无辐射途径的能量损失;银的重原子效应导致了其它银配合物荧光部分淬灭。通过与苯并恶唑银配合物对比发现,配体的选择对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形成配位聚合物及荧光性质方面。电化学实验分析表明6-11均出现了不可逆的Ag+/Ag氧化还原电对。配合物9-11均有优良的抗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其中10的活性最高,IC50值为(13.09±0.03)×10-6 M。4.以1,4-[二(2,2’-苯并咪唑)]丁烷(BBM)为配体与锌/镉盐反应合成了三个锌/镉配位聚合物,{[Zn(BBM)Cl2]·CH3OH}∞(12),{[Cd(BBM)Cl2]·CH3OH}∞(13),[Cd2(BBM)2(TA)4]∞(14)(TA=间苯二甲酸)。12-13是一维的,14是二维平面结构。12-13中心锌/镉离子均是四配位的扭曲的四面体构型;而14中心镉离子是六配位扭曲的八面体构型。荧光实验分析可得:与配体相比,12-14红移了21-42 nm,可归属给配体内部的π-π*或n-π*跃迁。12-14的荧光强度明显弱于1,4-[二(2,2’-苯并咪唑)]丁烷配体,可能是由于锌、镉的重原子效应,导致所形成的配位聚合物发生了荧光淬灭。
袭焕[9](2017)在《新型2-二茂铁基-4-甲基-1,3-硒唑-5-甲酰腙衍生物和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综述了含酰腙杂环化合物和酰腙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医药,农药和材料等领域的重要应用。首次设计并合成了15个2-二茂铁基-1,3-硒唑酰腙的多种杂环衍生物,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成功对目标分子进行了结构表征。评价了15个目标分子对PTP1B和Cdc25B的抑制活性。筛选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目标分子与Cu2+进行配位,应用IR、紫外-可见(UV-Vis)、荧光光谱和NMR对铜(II)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UN-Vis和荧光光谱等,探究了配合物对小牛胸腺DNA(CT-DAN)的荧光识别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方式,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酰腙、二茂铁和1,3-硒唑等活性组块优良的生物活性,利用简捷高效的方法,首次设计合成了以2-二茂铁基-3-甲基-1,3-硒唑为模板,对其进行酯化和酰肼化等修饰得到酰肼(Fc-SH),最后将Fc-SH与不同的芳香醛缩合反应,得到了15种含酰腙与1,3-硒唑衍生物对接产物(Fc-SAH 1-15),其中Fc-SE和Fc-SH两个中间体化合物也是首次合成。目标化合物的总收率为35%-85%,并通过IR、NMR和HRMS等方法,对目标分子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15种分子。2.首次利用Fc-SAH 1-15对PTP1B和Cdc25B的抑制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发现,15种化合物对PTP1B均表现优良的抑制活性,其中14种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均优于阳性参照物齐墩果酸(IC50=1.30±0.00μg?m L-1)。在对Cdc25B抑制活性测试中发现,14种化合物表现优良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均低于阳性参照物Na3VO4(IC50=1.86±0.24μg/m L),表明新型结构的目标分子,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和Cdc25B的抑制剂,达到了预期研究目的。3.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5种分子Fc-SAH-2、Fc-SAH-9、Fc-SAH-10、Fc-SAH-11和Fc-SAH-13作为配体,分别与Cu(CH3COO)2·2H2O反应,制备了5种新型铜(II)配合物,并利用IR、UV-Vis、荧光光谱和NMR等进行了结构表征,成功确定了Cu(II)配合物的单齿配位结构。4.利用UV-Vis和荧光光谱研究了Cu(II)配合物与CT-DNA之间的作用。由UV-Vis测试的结果发现,配合物与CT-DNA之间相互作用使得紫外吸收峰增色,并且发生红移。由荧光测试结果发现,固定配合物浓度,增加CT-DNA的浓度时,峰信号增加的程度越明显;固定EB-DNA浓度时,增加配合物的浓度时,EB-DNA的体系荧光强度明显减弱,配合物与CT-DNA的结合常数达105数量级,表明配合物通过能产生最佳作用效果的嵌插式与CT-DNA结合,这无疑对于监测和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新型Cu(II)配合物有望作为DNA荧光探针。
马飞[10](2016)在《SOD1模拟酶对干旱应激植物组织中ROS和抗氧化酶活性的调控作用》文中认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植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化能力特别强、性质极为活泼的一类含氧物的总称。内稳态的活性氧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可以调节植物生长的信号转导,是植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不可或缺的因子。但是当植物遭受到干旱、高温、寒潮等逆境时,活性氧的含量会迅速升高,ROS的内稳态遭到破坏,而高浓度的活性氧可以通过氧化损伤使蛋白质和核酸的性质和功能改变,最终导致植物死亡。因此,降低活性氧的含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组合成的含有两个苯并咪唑的金属配合物在溶液中具有一定的SOD活性,并通过实验证明它们作为SOD1模拟酶浸泡处理水稻种子,对水稻组织中活性氧的水平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有影响。本工作中首先利用循环伏安实验研究了铜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发现铜配合物在溶液中具有氧化-还原特性,为铜配合物作为SOD1模拟酶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研究铜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发现铜配合物在溶液中具有一定的SOD活性,并且其活性随着苯并咪唑基团个数的减少和正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在干旱应激下,通过光谱实验、组织染色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研究水稻组织中的活性氧的变化和抗氧化酶的活性,证实了在不同的干旱胁迫下,模拟酶均可以调控水稻中的活性氧的变化和抗氧化酶的活性,并且其调控效果是随着苯并咪唑基个数的减少而增大。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了在干旱胁迫下水稻组织中的钙与ABA的变化,研究发现模拟酶可以使水稻的不同组织中钙和ABA的含量降低。总之,苯并咪唑类配合物可以作为SOD1模拟酶调控水稻组织中的活性氧的变化和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二、Synthesis,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Zn(II) Complex with Tris(benzimidazol-2-yl-methyl)amine Ligan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ynthesis,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Zn(II) Complex with Tris(benzimidazol-2-yl-methyl)amine Ligand(论文提纲范文)
(1)喹啉基锌配合物及其有机衍生物催化己内酯和丙交酯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发展 |
1.2 己内酯和丙交酯的性质 |
1.3 环酯开环机理介绍 |
1.3.1 阴离子开环聚合机理 |
1.3.2 阳离子开环聚合机理 |
1.3.3 单体活化开环聚合机理 |
1.3.4 配位插入开环聚合机理 |
1.4 金属配合物催化体系在环酯开环聚合中的应用 |
1.4.1 金属锌配合物催化体系 |
1.4.2 金属铝配合物催化体系 |
1.4.3 金属镁配合物催化体系 |
1.4.4 金属铜配合物催化体系 |
1.5 可切换聚合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 |
1.5.1 光控制催化剂在开环聚合中的应用 |
1.5.2 氧化还原控制催化剂在开环聚合中的应用 |
1.5.3 电化学控制催化剂在开环聚合中的应用 |
1.6 本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双β-喹啉基N,O锌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ε-己内酯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所用试剂 |
2.2.2 实验所用仪器 |
2.2.3 锌配合物2.1–2.5 的合成与表征 |
2.2.4 锌配合物2.1–2.5催化ε-CL、rac-LA开环聚合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锌配合物2.1-2.5 的合成 |
2.3.2 锌配合物2.1-2.5 的催化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附图 |
第三章 具有偶氮苯的光控有机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所用试剂 |
3.2.2 实验所用仪器 |
3.2.3 偶氮苯化合物3.1-3.5 的合成及表征 |
3.2.4 偶氮苯化合物3.6-3.7 的合成及表征 |
3.2.5 化合物3.1–3.5 催化ε-CL、rac-LA开环聚合 |
3.2.6 X单晶衍射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偶氮苯化合物3.1-3.7 的合成 |
3.3.2 化合物的光异构化过程 |
3.3.3 化合物3.1-3.7 的开环聚合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2)手性salen、salan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的机理 |
1.3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中的基本化学问题 |
1.4 CO_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催化剂概况 |
1.4.1 共聚反应催化体系发展阶段 |
1.4.2 均相金属中心催化体系 |
1.5 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大位阻取代基手性salenCo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环氧丙烷、二氧化碳与丁二酸酐立体选择性共聚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2.2.2 常规试剂 |
2.2.3 分析测试方法 |
2.2.4 配体及催化剂的合成 |
2.2.5 PO/CO_2/SA共聚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 |
2.3.2 PO/CO_2共聚研究 |
2.3.3 PO/SA共聚研究与PO/SA/CO_2三聚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2.5 配体、金属配合物、聚合物的谱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大位阻取代基手性salenCr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立体选择性共聚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3.2.2 常规试剂 |
3.2.3 化合物分析测试方法 |
3.2.4 配合物的合成 |
3.2.5 CHO与CO_2的共聚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的合成 |
3.3.2 CHO与CO_2的共聚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3.5 配合物、聚合物的谱图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大位阻取代基salanTi、salenT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环氧环己烷与二氧化碳环化、环氧环己烷与酸酐共聚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4.2.2 常规试剂 |
4.2.3 化合物分析测试方法 |
4.2.4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4.2.5 CHO与CO_2的环化实验及CHO与酸酐的共聚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配体的合成 |
4.3.2 配合物的合成、核磁表征 |
4.3.3 配合物的晶体学研究 |
4.3.4 CHO与CO_2的成环研究 |
4.3.5 CHO与酸酐的共聚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4.5 配体、配合物及聚合物的谱图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含大位阻取代基手性salan配体在不对称Henry反应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1.1 不对称Henry反应铜催化剂概述 |
5.1.2 选题背景、意义和主要结果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5.2.2 常规试剂 |
5.2.3 分析测试方法 |
5.2.4 配体的合成 |
5.2.5 不对称Henry反应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体合成部分 |
5.3.2 不对称Henry反应部分 |
5.4 本章小结 |
5.5 产物的谱图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光响应的Mn、稀土-Mn、UCNPs@mSiO2-Mn羰基CORMs的合成、CO释放及抗炎、抗肿瘤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金属羰基配合物CORMs的研究现状 |
1.1.1 光激发CO释放的金属羰基CORMs(photo-CORMs)及生物活性 |
1.1.2 配体取代释放CO的金属羰基CORMs及生物活性 |
1.1.3 pH诱导释放CO的金属羰基CORMs及生物活性 |
1.2 共价键相结合的过渡金属羰基CORMs的轭合物 |
1.2.1 CORMs@多肽类轭合物及生物活性 |
1.2.2 CORMs@高分子聚合物及生物活性 |
1.2.3 CORMs@纳米粒子及生物活性 |
1.2.4 CORMs@MOFs及生物活性 |
1.3 非共价型负载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的研究现状 |
1.3.1 CORMs@聚乙二醇(L-丙交酯-co-D/L-丙交酯)及生物活性 |
1.3.2 CORMs@MCM-41 复合体系及生物活性 |
1.3.3 CORM@hMSN纳米复合体系及生物活性 |
1.4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光响应的苯并咪唑系列Mn(Ⅰ)羰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CO释放性能及抗肿瘤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配体L2-L4 的合成 |
2.2.4 配合物1-5 的合成 |
2.2.5 肌红蛋白实验法测定CO的释放 |
2.2.6 一氧化碳检测器法测定CO的释放 |
2.2.7 细胞荧光成像研究 |
2.2.8 细胞活性研究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1-5 的分子结构 |
2.3.2 配合物1-5 的光谱性质 |
2.3.3 肌红蛋白实验法测定CO的释放研究 |
2.3.4 CO检测器法测定CO的释放研究 |
2.3.5 荧光性质研究 |
2.3.6 荧光成像和细胞活性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吡啶羧酸类修饰的光响应Mn-CORMs的合成、结构表征、CO释放及抗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Mn(CO)_3(H_2O)(HBPDC)] (6)的合成 |
3.2.2 {[Mn~Ⅰ_2Mn~Ⅱ(CO)_6(H_2O)_4(BPDC)_2]·2H_2O}_n (7)的合成 |
3.2.3 [Mn(CO)_3(H_2O)(BPDC)]_3·[Eu(H_2O)_8] (8)的合成 |
3.2.4 {[Mn(BPDC)]}_n(9)的合成 |
3.2.5 [Mn(CO)_3(CH_3CN)(HPYDC)]·CH_3CN(10)的合成 |
3.2.6 [Mn(H_2O)_2(HPYDC)_2] (11)的合成 |
3.2.7 [Mn_3(μ_3-OH)_2(PYDC)_2]_n(12)的合成 |
3.2.8 肌红蛋白实验法测定CO的释放 |
3.2.9 一氧化碳检测器测定CO的释放 |
3.2.10 RAW264.7 细胞培养及活性研究 |
3.2.11 抗炎活性研究 |
3.2.12 抗炎实验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6-12 的合成条件对结构的影响 |
3.3.2 配合物6-9 的分子结构 |
3.3.3 配合物10-12 的分子结构 |
3.3.4 配合物6-8和10 的光谱性质 |
3.3.5 配合物6-8和10 的溶解性 |
3.3.6 肌红蛋白实验法测定CO释放 |
3.3.7 电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O释放 |
3.3.8 CO检测器法测定CO的释放研究 |
3.3.9 TD-DFT理论计算 |
3.3.10 配合物6和10 的细胞毒性和抗炎活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光响应的稀土-Mn CORMs的合成、结构表征、CO释放及抗肿瘤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Mn(CO)_3Br(bpym)](13)的合成 |
4.2.4 [Mn_2(CO)_6Br_2(bpym)](14)的合成 |
4.2.5 [Mn(CO)_3Br(L)](L=1,2-二(吡啶-2-亚甲基)肼)(15)的合成 |
4.2.6 [Mn_2(CO)_6Br_2(L)](16)的合成 |
4.2.7 [Mn(CO)_3Br(bpym)Ln(hfac)_3](Ln=Sm、Eu、Tb、Dy)(17-20)的合成 |
4.2.8 [Mn(CO)_3Br(L)Ln(tta)_3](Ln=Sm、Eu、Tb、Dy) (21-24)的合成 |
4.2.9 肌红蛋白实验法测定CO的释放 |
4.2.10 细胞荧光成像研究 |
4.2.11 细胞培养及活性研究 |
4.2.12 786-O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 |
4.2.13 786-O细胞凋亡检测 |
4.2.14 786-O细胞周期检测 |
4.2.15 凋亡蛋白表达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配合物13-24 的分子结构及合成条件 |
4.3.2 配合物13-24 的光谱性质 |
4.3.3 肌红蛋白实验法测定CO的释放研究 |
4.3.4 生物活性及荧光成像研究 |
4.3.5 Hoechst33258 细胞凋亡检测 |
4.3.6 细胞凋亡和周期 |
4.3.7 Western Blot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近红外光诱导CO释放的UCNPs@mSiO_2-Mn复合CORMs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UCNPs@mSiO_2-CORMs@FA-PEI-RhB的合成 |
5.2.4 UCNPs/CORMs@mSi O_2-COOH/FA-PEI-RhB中 CORMs负载量的测定 |
5.2.5 UCNPs/CORMs@mSiO_2-COOH/FA-PEI-RhB的 CO释放研究 |
5.2.6 细胞荧光成像研究 |
5.2.7 细胞生物活性研究 |
5.2.8 生物组织分布研究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
5.3.2 UCNPs/CORMs@mSiO_2-COOH/FA-PEI-RhB的 CO释放性能研究 |
5.3.3 UCNPs/CORMs@mSiO_2-COOH/FA-PEI-RhB的荧光成像及生物活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氮杂环银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氮杂环银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氮杂环银配合物的发光性质 |
1.2.2 氮杂环银配合物的生物性质 |
1.2.3 氮杂环银配合物的催化性质 |
1.2.4 氮杂环银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1.3 基于金属配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
1.3.1 基于金属配合物的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 |
1.3.2 基于金属配合物的阴离子电化学传感器 |
1.3.3 基于金属配合物的其他类型电化学传感器 |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目的 |
2 线型氮杂环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线型氮杂环配体的合成 |
2.3.2 配合物1-5 的合成及表征 |
2.3.3 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 |
2.3.4 电化学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配合物1-5 的紫外吸收光谱 |
2.4.2 配合物1-5 的红外光谱 |
2.4.3 配合物1-5 的晶体结构 |
2.4.4 配合物1-5 的固态荧光性质 |
2.4.5 配合物1-5 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质 |
2.4.6 配合物1-5 复合电极材料构建的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 |
2.5 本章小结 |
3 V型氮杂环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剂与仪器 |
3.2.1 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V型氮杂环配体的合成 |
3.3.2 配合物6-10 的合成及表征 |
3.3.3 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 |
3.3.4 电化学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配合物6-10 的紫外吸收光谱 |
3.4.2 配合物6-10 的红外光谱 |
3.4.3 配合物6-10 的晶体结构 |
3.4.4 配合物6-10 的固态荧光性质 |
3.4.5 配合物6-10 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质 |
3.4.6 配合物6-8 复合电极材料构建的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计时电流法部分实验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苯并噻唑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DNA作用方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1.1 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应用 |
1.1.2 苯并噻唑类衍生物主要合成方法的研究 |
1.2 苯并噻唑类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苯并噻唑类配合物的应用 |
1.2.2 苯并噻唑类配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 |
1.3 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方式 |
1.3.1 非共价结合 |
1.3.2 共价结合 |
1.3.3 切割作用 |
1.4 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4.1 紫外可见光谱 |
1.4.2 荧光光谱 |
1.4.3 圆二色(CD)光谱 |
1.4.4 粘度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的目的 |
第2章 2-(2-吡啶基)苯并噻唑类与金属锌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2-(2-吡啶基)苯并噻唑(bpt)配体的合成 |
2.2.1 配体合成的原理 |
2.2.2 配体合成的方法 |
2.3 配合物1-3 的制备与合成 |
2.3.1 配合物[Zn(bpt)(odc)_2] (1)的合成 |
2.3.2 配合物[Zn(bpt)(1,4-ndc)_2(H_2O)] (2)的合成 |
2.3.3 配合物[Zn(bpt)(H_3btc)_2(H_2O)] (3)的合成 |
2.4 配合物1-3 的晶体结构讨论 |
2.4.1 晶体结构的测定 |
2.4.2 晶体结构描述 |
2.5 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2.5.1 配合物1-3 的粉末XRD物相分析 |
2.5.2 配合物1-3 的热重(TG)分析 |
2.5.3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TD-DFT) |
第3章 2-(2-吡啶基)苯并噻唑类与金属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配合物4-6 的制备与合成 |
3.2.1 配合物[Cd(bpt)(odc)_2] (4)的合成 |
3.2.2 配合物[Cd(bpt)(1,4-ndc)_2] (5)的合成 |
3.2.3 配合物[Cd(bpt)(Pta)_2(H_2O)_2] (6)的合成 |
3.3 配合物4-6 的晶体结构讨论 |
3.3.1 晶体结构的测定 |
3.3.2 晶体结构描述 |
3.4 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3.4.1 配合物4-6 的粉末XRD物相分析 |
3.4.2 配合物4-6 的热重(TG)分析 |
第4章 苯并噻唑类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4.1 实验准备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缓冲溶液的配制 |
4.1.4 小牛胸腺DNA(CT-DNA)的配制与浓度测定 |
4.1.5 6种配合物缓冲溶液的制备 |
4.2 配合物与CT-DNA作用方式的研究 |
4.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4.2.2 荧光光谱 |
4.2.3 圆二色(CD)光谱法 |
4.2.4 粘度法 |
4.2.5 配合物在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6)二芳胺氧化C-H键胺化与环化反应构建氮杂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H键胺化简介 |
1.2.1 C–H键胺化的机理概述 |
1.2.2 常用的胺化试剂 |
1.3 导向基团协助的C–H键胺化 |
1.3.1 分子内C(sp~2)–H键胺化 |
1.3.2 分子间C(sp~2)–H键胺化 |
1.3.3 C(sp~3)–H键胺化 |
1.4 活性反应位点的C–H键胺化 |
1.4.1 烯丙基C–H键胺化 |
1.4.2 酸性C–H键的直接胺化 |
1.4.3 简单芳烃的C–H键胺化 |
1.5 C–H键插入胺化 |
1.5.1 C(sp~3)–H键胺化 |
1.5.2 C(sp~2)–H键胺化 |
1.6 单电子氧化介导的C–H键胺化 |
1.6.1 过渡金属催化氧化C–H键胺化 |
1.6.2 无金属催化氧化C–H键胺化 |
1.6.3 光催化氧化C–H键胺化 |
1.6.4 电化学氧化C–H键胺化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铜催化经三次C–H键串联胺化由二芳胺和烷基胺构建氨基苯并咪唑 |
2.1 引言 |
2.2 研究思路 |
2.3 实验部分 |
2.3.1 主要试剂 |
2.3.2 实验仪器 |
2.3.3 典型实验操作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条件优化 |
2.4.2 底物的普适性研究 |
2.4.3 合成应用 |
2.4.4 反应机理研究 |
2.4.5 .可能的机理 |
2.5 化合物数据 |
2.5.1 原料数据 |
2.5.2 产物数据 |
2.5.3 单晶结构与数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铜催化经C–H键串联胺化和烷基裂解碳官能化构建多取代苯并咪唑酮 |
3.1 引言 |
3.2 研究思路 |
3.3 实验部分 |
3.3.1 主要试剂 |
3.3.2 实验仪器 |
3.3.3 典型实验操作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条件优化 |
3.4.2 底物的普适性研究 |
3.4.3 反应机理研究 |
3.4.4 可能的机理 |
3.5 化合物数据 |
3.5.1 产物数据 |
3.5.2 单晶结构与数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铜催化经四次C–H键串联胺化和环胺裂解构建5,6-二氨基苯并咪唑 |
4.1 引言 |
4.2 研究思路 |
4.3 实验部分 |
4.3.1 主要试剂 |
4.3.2 实验仪器 |
4.3.3 典型实验操作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条件优化 |
4.4.2 底物的普适性研究 |
4.4.3 合成应用 |
4.4.4 反应机理研究 |
4.4.5 反应机理 |
4.5 化合物数据 |
4.5.1 产物数据 |
4.5.2 单晶结构与数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铜催化经C–H键串联胺化由二芳胺和1,3-二羰基化合物构建氨基吲哚 |
5.1 引言 |
5.2 研究思路 |
5.3 实验部分 |
5.3.1 主要试剂 |
5.3.2 实验仪器 |
5.3.3 典型实验操作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5.4.2 底物的普适性研究 |
5.4.3 合成应用 |
5.4.4 反应机理研究 |
5.4.5 可能的机理 |
5.5 化合物数据 |
5.5.1 产物数据 |
5.5.2 单晶结构与数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铜催化经C–H键串联胺化由二芳胺与吲哚构建吲哚并[2,3-b]吲哚 |
6.1 引言 |
6.2 研究思路 |
6.3 实验部分 |
6.3.1 主要试剂 |
6.3.2 实验仪器 |
6.3.3 典型实验操作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6.4.2 底物的普适性研究 |
6.4.3 反应机理研究 |
6.4.4 可能的机理 |
6.5 化合物数据 |
6.5.1 产物数据 |
6.5.2 单晶结构与数据 |
6.6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附录Ⅱ 化合物核磁谱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吸附/分离功能导向的金属-有机框架的精准设计与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MOF研究方向 |
1.3 MOF材料的设计合成策略 |
1.3.1 合成后修饰 |
1.3.2 构建多组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1.3.3 逐步合成策略 |
1.3.4 构建缺陷MOF |
1.3.5 晶种诱导法 |
1.4 MOF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
1.4.1 基于主客体作用分离C_2H_2/C_2H_4 |
1.4.2 控制“乙烷-乙烯吸附反转”分离C_2H_4/C_2H_6 |
1.4.3 控制气体分子的扩散分离C_2H_4/C_2H_6 |
1.4.4 基于分子筛效应分离C_3H_6/C_3H_8 |
1.4.5 控制客体构象分离丁二烯 |
1.5 MOF分离膜的研究进展 |
1.5.1 电化学法合成ZIF膜高效分离C_3H_6/C_3H_8 |
1.5.2 全气相法合成ZIF膜高效分离C_3H_6/C_3H_8 |
1.5.3 二维MOF膜高效分离H_2/CO_2 |
1.5.4 COF-MOF复合膜高效分离H_2/CO_2 |
1.5.5 MOF基混合基质膜高效分离CO_2/CH_4 |
1.6 MOF未来发展趋势 |
1.7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孔Cu-MOF的孔隙环境调控及其C_3H_6/C_2H_4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配体的合成 |
2.2.3 晶体的培养 |
2.3 配合物Cu-MOF的晶体数据 |
2.4 配合物Cu-MOF的结构分析 |
2.4.1 配合物[Cu_3(TTCA)(pyz)(H_2O)] (iso-MOF-1)的结构分析 |
2.4.2 配合物Cu-MOF的功能化修饰和结构精确调控 |
2.5 配合物Cu-MOF的基本表征 |
2.5.1 配合物Cu-MOF的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
2.5.2 配合物Cu-MOF的热稳定性分析 |
2.6 配合物Cu-MOF的气体吸附与分离性能测试 |
2.6.1 配合物Cu-MOF的气体吸附性能测试 |
2.6.2 配合物Cu-MOF的气体分离性能测试 |
2.7 小结 |
第三章 微孔Ni-MOF的孔隙环境调控及其C_2H_2/CO_2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配体的合成 |
3.2.3 晶体的培养 |
3.3 配合物Ni-MOF的晶体数据 |
3.4 配合物Ni-MOF的结构分析 |
3.4.1 配合物[Ni_3(μ_3-O)(TTCA)(H_2O)_3] (UPC-105)的结构分析 |
3.4.2 配合物Ni-MOF的功能化修饰和结构精确调控 |
3.5 配合物Ni-MOF的基本表征 |
3.5.1 配合物Ni-MOF的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
3.5.2 配合物Ni-MOF的热稳定性分析 |
3.6 配合物Ni-MOF的气体吸附与分离性能测试 |
3.6.1 配合物Ni-MOF的气体吸附性能测试 |
3.6.2 配合物Ni-MOF的气体分离性能测试 |
3.7 小结 |
第四章 孔隙环境调控Fe-MOF多晶膜及其H_2/N_2分离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配体的合成 |
4.2.3 晶体的培养 |
4.2.4 Fe-MOF多晶膜的合成 |
4.3 配合物Fe-MOF的晶体数据 |
4.4 配合物Fe-MOF的结构分析 |
4.4.1 配合物[Fe_3(μ_3-O)(TTCA)(H_2O)_3] (UPC-113)的结构分析 |
4.4.2 配合物Fe-MOF的功能化修饰和结构精确调控 |
4.5 配合物Fe-MOF的基本表征 |
4.5.1 配合物Fe-MOF的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
4.5.2 配合物Fe-MOF的热稳定性分析 |
4.6 配合物Fe-MOF的气体吸附与分离性能测试 |
4.6.1 配合物Fe-MOF的 N_2吸附性能测试 |
4.6.2 配合物Fe-MOF的 H_2和N_2吸附能 |
4.7 Fe-MOF多晶膜的表征 |
4.8 Fe-MOF多晶膜的H_2/N_2气体分离性能测试 |
4.9 小结 |
第五章 UPC-31@PDMS多晶复合膜的制备及其高温水汽条件下H_2/CO_2的分离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配体H_4MTB的合成 |
5.2.3 UPC-31 晶体的培养 |
5.2.4 UPC-31 多晶膜和UPC-31@PDMS多晶复合膜的合成 |
5.3 配合物UPC-31 的晶体数据 |
5.4 配合物UPC-31 的结构分析 |
5.5 配合物UPC-31 的气体吸附性能测试 |
5.6 UPC-31 多晶膜和UPC-31@PDMS多晶复合膜的气体分离性能测试 |
5.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d10金属氮杂环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d~(10)金属氮杂环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d~(10)金属氮杂环配合物的发光性质 |
1.2.2 d~(10)金属氮杂环配合物的生物性质 |
1.2.3 d~(10)金属氮杂环配合物的催化性质 |
1.2.4 d~(10)金属氮杂环配合物的识别性质 |
1.3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1,4-[二(2,2’-苯并恶唑)]丁烷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配体1,4-[二(2,2’-苯并恶唑)]丁烷(BBO)的合成 |
2.3.2 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3.3 电化学实验 |
2.3.4 抗氧化活性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2.4.2 配体和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
2.4.3 配合物电化学性质 |
2.4.4 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性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4-[二(2,2’-苯并咪唑)]丁烷配体银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剂与仪器 |
3.2.1 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配体1,4-[二(2,2’-苯并咪唑)]丁烷(BBM)的合成 |
3.3.2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3 电化学实验 |
3.3.4 抗氧化活性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3.4.2 配合物6-11 的固态荧光性质 |
3.4.3 配合物电化学性质 |
3.4.4 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4-[二(2,2’-苯并咪唑)]丁烷配体锌、镉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剂与仪器 |
4.2.1 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4.4.2 配位聚合物12-14 的固态荧光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文所涉及到的谱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新型2-二茂铁基-4-甲基-1,3-硒唑-5-甲酰腙衍生物和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酰腙杂环衍生物 |
1.1.1 咔唑酰腙衍生物的合成 |
1.1.2 吡啶酰腙衍生物的合成 |
1.1.3 噻唑酰腙衍生物的合成 |
1.1.4 其他杂环酰腙衍生物的合成 |
1.2 酰腙金属配合物 |
1.2.1 酰腙与铜离子配位 |
1.2.2 酰腙与锌离子配位 |
1.2.3 酰腙与钒离子配位 |
1.2.4 酰腙与其他金属离子配位 |
1.3 酰腙杂环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
1.3.1 医药领域 |
1.3.1.1 抗菌活性 |
1.3.1.2 抗癌活性 |
1.3.1.3 抗炎活性 |
1.3.2 农药领域 |
1.3.2.1 杀虫活性 |
1.3.2.2 除草活性 |
1.3.3 酰腙衍生物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1.3.3.1 酰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1.3.3.2 酰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3.3.3 酰腙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
1.4 酰腙配合物的应用 |
1.4.1 药物化学 |
1.4.2 催化领域 |
1.4.3 其他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型2-二茂铁基-4-甲基-1,3-硒唑-5-甲酰腙杂环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引言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2.2 中间产物的合成路线 |
2.2.3 2-二茂铁基-4-甲基-1,3-硒唑-5-甲酰腙(Fc-SAH1-15)的合成 |
2.3 目标化合物Fc-SAH的药物活性测试 |
2.3.1 PTP1B抑制活性测试 |
2.3.2 Cdc25B抑制活性测试 |
2.3.3 目标分子药物活性的构效分析 |
第三章 新型2-二茂铁基-4-甲基-1,3-硒唑-5-甲酰腙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引言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1.1.1 实验仪器 |
3.1.1.2 实验试剂 |
3.1.2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3.1.3 金属配合物Cu-Fc-SAH的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红外光谱分析 |
3.2.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2.3 荧光光谱分析 |
3.2.4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3 1,3-硒唑酰腙金属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
3.3.1 实验前准备 |
3.3.2 紫外-可见光谱的研究 |
3.3.3 荧光光谱的研究 |
3.3.3.1 荧光滴定的研究 |
3.3.3.2 荧光猝灭的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化合物谱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SOD1模拟酶对干旱应激植物组织中ROS和抗氧化酶活性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主要缩写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体内的活性氧 |
1.2 干旱应激对活性氧的影响 |
1.3 植物体内ROS的清除 |
1.4 SOD1的结构、功能和作用 |
1.5 SOD1模拟酶的研究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6.1 工作基础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测定 |
2.1 引言 |
2.2 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SOD1模拟酶的合成 |
2.2.4 配合物结构表征 |
2.2.5 结果与讨论 |
2.3 铜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
2.3.1 实验仪器 |
2.3.2 实验试剂 |
2.3.3 实验方法 |
2.3.4 结果与讨论 |
2.4 铜配合物的活性测定 |
2.4.1 实验仪器 |
2.4.2 实验试剂 |
2.4.3 溶液配制 |
2.4.4 实验方法 |
2.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OD1模拟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SOD1模拟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溶液的配制 |
3.2.4 水稻幼苗的培养 |
3.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SOD1模拟酶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 |
3.3.1 引言 |
3.3.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3.3 实验方法 |
3.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OD1模拟酶对水稻组织中活性氧以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
4.1 SOD1模拟酶对水稻组织中活性氧的影响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试剂 |
4.1.3 溶液的配制 |
4.1.4 水稻秧苗培养 |
4.1.5 实验方法 |
4.1.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7 小结 |
4.2 SOD1模拟酶对水稻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溶液的配制 |
4.2.4 水稻幼苗的培养 |
4.2.5 实验方法 |
4.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SOD1模拟酶对水稻组织内铜含量变化的影响 |
4.3.1 实验仪器和相关试剂 |
4.3.2 水稻幼苗的培养 |
4.3.3 实验方法 |
4.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OD1模拟酶对水稻组织中的钙和ABA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SOD1模拟酶对水稻组织中的钙的影响 |
5.2.1 实验仪器和相关试剂 |
5.2.2 水稻幼苗的培养 |
5.2.3 实验方法 |
5.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SOD1模拟酶对水稻组织中的ABA的影响 |
5.3.1 实验仪器 |
5.3.2 实验试剂 |
5.3.3 溶液的配制 |
5.3.4 水稻幼苗的培养 |
5.3.5 实验方法 |
5.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Synthesis,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Zn(II) Complex with Tris(benzimidazol-2-yl-methyl)amine Ligand(论文参考文献)
- [1]喹啉基锌配合物及其有机衍生物催化己内酯和丙交酯的性能研究[D]. 刘帅. 山西大学, 2021(12)
- [2]手性salen、salan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研究[D]. 王舟. 吉林大学, 2021(01)
- [3]光响应的Mn、稀土-Mn、UCNPs@mSiO2-Mn羰基CORMs的合成、CO释放及抗炎、抗肿瘤性能研究[D]. 胡密霞. 内蒙古大学, 2021
- [4]氮杂环银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 王聪.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5]苯并噻唑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DNA作用方面的研究[D]. 杨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6]二芳胺氧化C-H键胺化与环化反应构建氮杂环的研究[D]. 梁桃源.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吸附/分离功能导向的金属-有机框架的精准设计与合成[D]. 范卫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8]d10金属氮杂环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 毛珊珊.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9]新型2-二茂铁基-4-甲基-1,3-硒唑-5-甲酰腙衍生物和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袭焕.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7)
- [10]SOD1模拟酶对干旱应激植物组织中ROS和抗氧化酶活性的调控作用[D]. 马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