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细胞癌论文_张鹏,苗玉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发性肝细胞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微血管,生长因子,病理,肿瘤,影像。

原发性肝细胞癌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苗玉荣[1](2019)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 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按病理分型发病率占肝癌75%。该病起病隐匿,预后差。HCC患者在病程中,其血清及肿瘤组织会出现多种蛋白和基因的异常表达,通过对这些蛋白及基因的研究不仅为HCC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而且为抗HCC药物的效果评估提供指标。因此,本文对HCC近年来的相关标志物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行概述。1 HCC血清标志物1.1 甲胎蛋白(AFP) AFP是传统的HCC标志物,是分子(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龚雪屹,朱晓峰,胡泽民,汪谦[2](2019)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移植预后相关因素的单中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肝移植术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和生存情况,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29例PHC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病理特征、围手术期效果和临床结局。对随访资料采用寿命表及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差异变量纳入Cox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影响PHC肝移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29例PHC患者中采取经典原位肝移植25例,背驮肝移植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失访3例,7例死于复发,生存时间为676.5(26~1 188)d,生存率为73.1%(19/26)。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P=0.018,95%CI:1.758~361.593)及淋巴结转移(P=0.003,95%CI:0.019~0.438)是影响26例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病理分级每升高1级,其预后风险降低0.092倍,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风险升高25.216倍。结论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是影响PHC肝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判断PHC肝移植预后,需要考虑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术后病理生理改变。(本文来源于《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期刊2019年06期)

吴志国,曾荣耀,叶禧珑,陈志钊[3](2019)在《生长因子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原生长因子Ⅱ(IGF-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为HCC的靶向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经病理确诊的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收集手术标本(肝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IGF-Ⅱ和TGF-β1,比较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VEGF、IGF-Ⅱ和TGF-β1阳性表达率差异,分析VEGF、IGF-Ⅱ和TGF-β1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所有患者均随访截止至2019年3月,观察患者生存状况。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VEGF、IGF-Ⅱ和TGF-β1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中位生存期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肝癌组织VEGF、IGF-Ⅱ和TGF-β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IGF-Ⅱ和TGF-β1的表达与HCC患者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包膜完整性、门静脉癌栓、Child-puge分级和甲胎蛋白表达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病灶数量没有相关性(P>0.05)。98例HCC患者中6例失访,9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3.88%,VEGF、IGF-Ⅱ和TGF-β1阳性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阴性组中位生存期为37个月;IGF-Ⅱ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阴性组中位生存期为37个月;TGF-β1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阴性组中位生存期为37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VEGF、IGF-Ⅱ和TGF-β1均呈高表达,可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指标,且与HCC病情进展及远期预后存在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期刊2019年11期)

S.T.Feng,Y.Jia,B.Liao,B.Huang,Q.Zhou[4](2019)在《基于Gd-EOB-DTPA增强MRI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是否存在微血管浸润》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预测肝细胞癌(HCC)病人是否存在微血管侵犯(MVI)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建立并验证基于钆-乙氧基苄基-二乙烯叁胺(Gd-EOB-DTPA)增(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徐翠翠,常晓娟[5](2019)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SMYD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 and MYN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SMYD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病理科保存的120例HCC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一患者癌旁正常组织(距离肿瘤组织>1.5 cm)作为对照。比较HC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MYD2 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分析SMYD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应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HCC组织中SMYD2 mRNA相对表达量为(5.23±1.18),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2.65±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织中SMYD2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吸烟史、嗜酒史、甲胎蛋白、HBV、HCV、肝硬化、肿瘤数量、远处转移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直径、血管浸润有关(P<0.05)。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浸润、SMYD2阳性表达是影响HC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结果显示,HCC组织中SMYD2阴性表达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高于阳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组织中SMYD2阳性表达不利于HCC患者预后。组织中SMYD2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HCC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20期)

张涛,顾梁瑞,陈文,徐霖[6](2019)在《原发性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细胞癌(hepatacell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正在全球范围内增加~([1]),也是第叁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2])。肝切除及肝移植是目前治疗HCC的主要方法~([3]),而治疗后高复发是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接近70%及35%的HCC患者分别在肝切除及肝移(本文来源于《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期刊2019年05期)

杜鹏,卢伟,杨剑,蒋富强,杨超[7](2019)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静脉癌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合并静脉癌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原发性HCC合并静脉癌栓患者,其中8例合并门静脉癌栓,2例合并肝静脉癌栓。对静脉癌栓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前通过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术后进行剂量验证。随访评估癌栓治疗效果,计算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观察放射性损伤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随访期间未见癌栓复发,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为90.00%(9/10),疾病控制率达100%(10/10)。术后患者生存期为8~36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为70.00%,术后2年生存率为40.00%。2例术中出现肝出血、2例术中出现肝区疼痛,2例术后轻度恶心、食欲下降,未发生急晚期放射性损伤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原发性HCC合并静脉癌栓。(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期刊2019年10期)

曹珂,李鑫,李宁[8](2019)在《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微血管侵犯的诊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血管侵犯是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严重影响肝癌治疗及其预后评估。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肝癌微血管侵犯的术前预测、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及术后干预进行综述,旨在指导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的治疗并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北京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朱艳丽,王振强,王向明[9](2019)在《原发性肝细胞癌MRI延迟强化特点与病理组织不同纤维成分分布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技术在肿瘤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其分辨率高,肿瘤中不同的纤维增强成分可能不同.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原HCC的MRI延迟强化特征及不同纤维成分在组织病理学上的分布关系.目的观察HCC的MRI延迟强化特点与病理组织不同纤维成分分布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04/2019-05在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诊治的56例原发性HC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MRI常规和增强检查,对2 min延迟期图像进行分析,评估病灶边缘及内部的强化程度,并测量MRI延迟期边缘环形强化厚度.并经手术病理取材,常规处理、切片后行HE染色,对不同纤维组织采用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法、Masson叁色染色法及氢氧化银氨液浸染法特殊染色,分别观察纤维包膜的厚度及包膜内叁种纤维的分布特点.结果 (1)病灶边缘:MRI延迟期边缘环形强化不同程度患者包膜厚度、包膜外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而包膜内血管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 MRI信号特点:病灶包膜完整可见环形增强,包膜断续者可见半环形增强. 44个病灶环形强化厚度在纤维包膜厚度、包膜外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和包膜内血管数量病理特征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灶内部:由于恶性肿瘤内部血管丰富,病灶内纤维组织含量相对较少,且在不同病灶中纤维组织分布差异较大. MRI信号特点:MRI延迟期内部强化不同程度患者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及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含量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HCC边缘和内部增强MRI延迟期强化特点与纤维组织及炎性细胞浸润有关.(本文来源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黄浩峰,庞强[10](2019)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原发性肝细胞癌残留状态的增强CT与超声造影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是通过微导管选择性插入至肿瘤主要供血动脉后,栓塞动脉及注入化疗药物使肿瘤发生缺血坏死,从而发挥灭活肿瘤作用.有效的TACE治疗势必引起肿瘤微循环血流灌注状态改变,而超声造影能准确反映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过程,从而实现对TACE疗效的准确评估.目的探讨运用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T, CECT)、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判定TACE后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残留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09/2019-03期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TA C E术治疗的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5个病灶.所有患者TACE术后1 mo均行CEUS、CECT检查,以同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EUS与CECT在评估TACE疗效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DSA发现病灶残留97个,无残留28个;CEUS判定病灶残留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00%、96.91%、92.86%;CECT判定病灶残留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88.00%、87.63%、89.29%; CEUS判定病灶残留的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CE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能显示TACE术后HCC病灶组织的血流灌注状态,在判定病灶残留方面优于CECT,可为临床评估TACE术后疗效提供新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原发性肝细胞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肝移植术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和生存情况,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29例PHC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病理特征、围手术期效果和临床结局。对随访资料采用寿命表及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差异变量纳入Cox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影响PHC肝移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29例PHC患者中采取经典原位肝移植25例,背驮肝移植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失访3例,7例死于复发,生存时间为676.5(26~1 188)d,生存率为73.1%(19/26)。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P=0.018,95%CI:1.758~361.593)及淋巴结转移(P=0.003,95%CI:0.019~0.438)是影响26例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病理分级每升高1级,其预后风险降低0.092倍,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风险升高25.216倍。结论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是影响PHC肝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判断PHC肝移植预后,需要考虑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术后病理生理改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发性肝细胞癌论文参考文献

[1].张鹏,苗玉荣.原发性肝细胞癌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2].龚雪屹,朱晓峰,胡泽民,汪谦.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移植预后相关因素的单中心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9

[3].吴志国,曾荣耀,叶禧珑,陈志钊.生长因子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

[4].S.T.Feng,Y.Jia,B.Liao,B.Huang,Q.Zhou.基于Gd-EOB-DTPA增强MRI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是否存在微血管浸润[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5].徐翠翠,常晓娟.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SMYD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J].河北医药.2019

[6].张涛,顾梁瑞,陈文,徐霖.原发性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9

[7].杜鹏,卢伟,杨剑,蒋富强,杨超.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静脉癌栓[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9

[8].曹珂,李鑫,李宁.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微血管侵犯的诊疗进展[J].北京医学.2019

[9].朱艳丽,王振强,王向明.原发性肝细胞癌MRI延迟强化特点与病理组织不同纤维成分分布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9

[10].黄浩峰,庞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原发性肝细胞癌残留状态的增强CT与超声造影比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细胞发生的关系磁共振示原发性肝细胞癌广西地区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例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阴性表...原发性肝细胞癌超声造影表现与微...

标签:;  ;  ;  ;  ;  ;  ;  

原发性肝细胞癌论文_张鹏,苗玉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