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麦豆轮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旱地,组合,产量,通县,黄土高原,秸秆。
麦豆轮作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青海大通县宝丰家庭农场:实行麦豆轮作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一文中研究指出宝丰家庭农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城关镇柳树庄村,2013年9月登记注册,注册登记类型为个体工商户,是大通县第一个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主要种植蚕豆、小麦等,种植面积达450亩。农场主鲁宝文,高中文化,一直从事农业生产。家庭农场主(本文来源于《农村财务会计》期刊2019年12期)
杨冰,董华兵,孙玉海,梅钢柱,柳高[2](2019)在《适用旱地麦—豆轮作模式下的高效种养技术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比较效益低、收益水平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升单位面积粮食产出综合经济效益,近年来湖北省潜江市进行了小麦—大豆轮作模式下套种半夏、散养豆天蛾幼虫的适用性研究,形成了一套旱地麦—豆轮作模式下的高效种养技术,综合种养产值56 600~111 000元/hm~2,是传统麦—豆模式产值的2.1~4.1倍。(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张永杰,符小文,杜孝敬,厍润祥,安崇霄[3](2019)在《有机肥和氮肥周年组合对麦豆轮作中复播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周年不同施肥组合对麦后复播大豆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小麦复播大豆高产的周年施肥组合,本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小麦季施肥,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CK(无肥)、A(氮肥)、B(有机肥)、C(有机肥+氮肥),副区为大豆季施肥,在主区A、B、C叁个处理的基础上设置不追施氮肥和追施氮肥150 kg·hm-2两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周年不同施肥组合下复播大豆的SAPD值、叶面积指数(LAI)、叶片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均为麦季混施有机肥和氮肥、豆季不施氮肥的C1处理表现最佳,而胞间CO2浓度(Ci) C1处理浓度最低,该处理的LAI在苗后40~60 d与其他处理存在显着差异,其各项光合指标在花期和荚期也与其他处理存在显着差异(P<0.05); C1处理表现出干物质积累总持续时间最短,但最大生长速率出现的时间较早,增大干物质积累的平均速率最大,干物质快速积累生长特征值最高,最终C1处理分别比仅麦季单施氮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产量高18.71%和11.25%。本试验麦豆两熟农田应采用麦季混施有机肥22500kg·hm-2和氮肥375 kg·hm-2、豆季不施氮肥的周年施肥组合有利于大豆增产和氮肥减量。(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张永杰,符小文,徐文修,房彦飞,杜孝敬[4](2019)在《麦豆轮作体系有机肥和氮肥不同组合对复播大豆产量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周年不同施肥组合对土壤有机碳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筛选最佳施肥组合,为伊犁河谷地区周年施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小麦季施肥,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CK(无肥)、A(氮肥)、B(有机肥)、C(有机肥+氮肥),副区为大豆季施肥,在主区A、B、C叁个处理上基础上设置不追施氮肥和追施氮肥150 kg/hm~2两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肥组合对土壤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EOC)、碳库管理指数(CPMI)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土层(0~100 cm)深度的增加各处理土壤SOC、EOC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对CPMI的影响无明显规律; A_1、A_2、B_1、B_2处理的土壤SOC、EOC含量在土层深度为20~30 cm处达到最高值而各处理无显着性差异,但C_1、C_2在30~40 cm达到峰值与各处理达到显着性水平(P <0. 05);就两年土壤0~100 cm各土层CPMI均值来说均为C_1处理表现最高;(C1)处理比周年施氮处理(A_2)和对照(CK)分别高出8. 3%、50. 62%;产量与土壤SOC、EOC、CPMI具有显着性相关。【结论】C_1处理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固碳能力,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在滴灌条件下小麦复播大豆农田筛选出最有利于固碳高产的周年施肥组合。(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黄明,吴金芝,李友军,王贺正,付国占[5](2018)在《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对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对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2014年10月-2016年6月,利用设置在豫西典型旱作区的麦豆轮作栽培模式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传统翻耕、翻耕覆盖、旋耕和旋耕覆盖4个处理,比较了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结果表明,与翻耕相比,旋耕不影响小麦产量,但花后氮素积累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降低60.0%、8.6%和13.0%,而成熟期0~200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显着提高28.6%。同一耕作方式下,秸秆覆盖较无覆盖不仅显着提高了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收获指数,还提高了拔节前和开花后的氮素积累量,促进了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中转运,从而使翻耕覆盖的籽粒产量、氮素吸收效率、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较翻耕分别提高11.5%、13.5%、7.4%和21.3%,旋耕覆盖较旋耕也分别提高23.0%、39.5%、12.8%和38.5%。在试验进行7年后的小麦成熟期,翻耕覆盖0~200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较翻耕降低31.3%,旋耕覆盖较旋耕也降低51.4%。因此,秸秆覆盖不仅可提高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素吸收效率,还能降低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量,是兼顾旱地小麦高产优质和环境友好生产的有效途径,尤其以旋耕覆盖效果突出。(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王亚萍[6](2017)在《模拟增温和降雨减少对麦豆轮作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气候变化引发了全球或部分区域温度以及水文格局发生改变,导致农田生态系统农作物生长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为研究模拟增温和降雨减少对麦豆轮作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循环年际变化的影响,开展大田控制性试验,试验共设置四个处理:对照(CK),增温(T),降雨减少(P),增温+降雨减少(TP),每种处理各有叁个重复。通过红外线辐射加热管对增温小区进行昼夜不间断增温,降雨减少处理采用PVC人工挡雨板的方法。采用静态箱-气箱色谱法分析土壤CO2排放通量和土壤N_2O排放通量等。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叁年增温(T)、降雨减少(P)处理和增温和降雨减少复合(TP)处理都没有改变冬小麦生长季、大豆生长季土壤CO2、N_2O排放的季节性变化模式。在冬小麦生长季,与CK相比,TP处理显着降低了土壤CO2排放通量;T处理增加了土壤CO2排放通量,但都没达到显着水平。在大豆生长季,与CK相比,TP处理显着降低了土壤CO2排放通量,且在2015、2016年达到极显着水平;T处理在2014、2016年显着增加了土壤CO2排放通量。在冬小麦生长季,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有显着的正相关性,T、P和TP处理增加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土壤呼吸与土壤湿度有显着的正指数相关性。在大豆生长季,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有显着的正相关性,T处理增加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P和TP处理降低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土壤呼吸与土壤湿度有显着的正指数相关性。在冬小麦生长季,与CK相比,T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N_2O排放通量,P、TP处理无明显变化规律。在大豆生长季,与CK相比,T处理增加了土壤N_2O排放通量,TP处理降低了土壤N_2O排放通量。在冬小麦生长季,土壤N_2O排放与土壤温度有显着负指数相关关系,土壤N20排放与土壤湿度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在大豆生长季,土壤N20排放与土壤温度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N_2O排放与土壤湿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在冬小麦生长季,与CK相比,T、P、TP处理在返青、拔节、孕穗-抽穗、灌浆期均增加了地上生物量,在乳熟期却显着低于CK处理;T、TP处理在返青、孕穗-抽穗、灌浆、乳熟期增加了地下生物量。在大豆生长季,与CK相比,T、TP处理在整个关键生育期均增加了地上生物量,TP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增加了地下生物量。在冬小麦生长季,与CK相比,T、TP处理降低了植株叶片全氮含量,总趋势是随着植株生长,叶片全氮含量呈逐渐降低状态。大豆生长季,与CK相比,T处理增加了叶片全氮含量,其它处理无明显变化规律,总趋势是随植株生长呈逐渐降低状态。在冬小麦生长季,T、TP处理改变了土壤全氮、铵态氮含量的变化规律;T、P、TP处理提高了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含量,且TP处理达到显着水平。在大豆生长季,T、P处理增加了大豆田土壤全氮含量,P处理增加了大豆田土壤铵态氮含量,TP处理增加了大豆田土壤硝态氮含量。(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7-06-01)
孙成胜[7](2014)在《丰雨年旱作农业区麦豆轮作地N_2O、CH_4排放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采集丰雨年旱作农业区不同耕作措施春小麦-豌豆轮作地排放气体并计算通量,研究耕作措施、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春小麦-豌豆地N2O和CH4排放的影响,其中,耕作措施包括传统耕作不覆盖(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不覆盖(NT)以及免耕秸秆覆盖(NTS)四种。试验点位于定西市李家堡镇,试验期自2013年3月22日-2013年7月31日,包括了春小麦和豌豆的完整生育期、播前及收后。对不同耕作措施下豆麦双序列轮作农田N2O和CH4的排放通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丰雨年不同耕作措施春小麦地和豌豆地全生育期均表现为N20的排放源,春小麦地通量波动范围0.018mg/(m2.h)~0.146mg/(m2.h),豌豆地通量波动范围0.024mg/(m2.h)~0.210mg/(m2.h),通量表现出波浪式增长的趋势,但春小麦地通量比豌豆地波动小,变化范围小。春小麦地的抽穗期和成熟期是N20通量排放的两个高峰,各处理N20平均排放通量大小顺序:T>TS>NT>NTS。豌豆地开花结荚期是N20通量的排放高峰,各处理N20平均排放通量大小顺序:T>NTS>NT>TS。2.丰雨年不同耕作措施春小麦地和豌豆地全生育期均表现为CH4的吸收汇,春小麦地吸收通量波动范围0.051mg/(m2.h)~0.212mg/(m2.h),豌豆地波动范围0.057mg/(m2.h)~0.193mg/(m2.h),春小麦地通量较豌豆地的波动更大。全生育期春小麦地CH4吸收通量峰值出现在苗期和灌浆期,各处理CH4平均吸收通量大小顺序:NTS>NT>TS>T。豌豆地CH4吸收通量峰值出现在分枝和结荚期,各处理CH4吸收通量大小顺序:NTS>TS>NT>T。3.丰雨年不同耕作措施对N20和CH4全生育期通量有影响,春小麦地N20和CH4的通量整体小于豌豆地。由N20和CH4的平均排放通量可得TS、NT和NTS叁种耕作措施较T处理而言,能够减少了N20的排放且增加CH4的吸收,起到了减少氮流失和固碳的作用。4.与干旱年相比,丰雨年里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对旱作农业区N2O和CH4排放的综合影响权重有所降低,但二者间土壤含水量表现出更大的影响权重。5.经历降雨过程后,短期内N2O通量受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充水率综合影响增大,比全生育期突出,回归方程显示几个因素的影响力大小顺序:WFPS0-5cm>M0-5cm>WFPS5-10cm>M10-20cm>M5-10cm>T地表,土壤含水量和湿度对通量的影响远远大于土壤温度,自变量解释了50.6%的通量变化,其他通量变化受其他因素影响。6.经历降雨过程后,CH4通量主要受土壤含水量中M20-30cm影响,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远大于土壤温度和土壤孔隙充水率。M20-30cm的变化可以解释21%的CH4通量变化,通量的其他变化则受其他因素影响。(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张婧[8](2014)在《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麦—豆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库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小麦→豌豆和豌豆→小麦轮作系统的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土壤养分对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响应,采用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秸秆覆盖(NTS)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对0-5cm、5-10cm、10-30cm、30-50cm、50-80cm5层土壤的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WSOC)、全氮及碱解氮的含量和表层(0-30cm)全量(P、K)及速效(P、K)的含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综合豌豆地(W→P→W)和春小麦地(P→W→P)的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与T处理相比,NTS、NT和TS处理均增加了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碳含量,其中免耕和秸秆覆盖相结合效果最佳,说明轮作、免耕、作物秸秆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有利于农田碳汇,利于发展可持续的生态与农业。从土壤垂直水平来看,SOC以及AOC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NTS处理含量降低的幅度最大。土壤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指标间基本达到显着(P<0.05)正相关关系。因此,不同耕作措施对活性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与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的影响基本一致。(2)与T处理相比,NTS、NT和TS处理能够显着增加表层(0-30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但降低了深层(30-80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在整个土壤剖面(0-80cm)上保护性耕作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但不显着,说明与传统耕作相比,3种保护性耕作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积累,而不利于深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积累。碱解氮含量的变化趋势和全氮的基本保持一致,剖面含量变化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3)与T相比,NTS和TS可以增加表层(0-30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NTS和NT降低深层(30-80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说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和秸秆覆盖提高了土壤表层SOC和全N储量,即免耕和秸秆覆盖有利于表层土壤SOC和全N的积累,而免耕不利于深层土壤SOC和全N的积累。从整个剖面(0-80cm)上看,免耕处理土壤SOC和全N储量略有降低。不同土层下的4种耕作土壤碳氮比在10.04-11.55之间,碳氮比相对较低,表明有机质的腐殖化程度较高。(4)各处理全磷和速效磷土壤剖面含量变化趋势一致,都是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整个土壤剖面(0-30cm)上,各处理含量大小关系均为NTS>TS>NT>T。3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全磷和速效磷有明显的表层富集作用,产生土壤养分的分层现象。而4种耕作处理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整个剖面土层(0-30cm)上,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大小关系均是:NTS>TS>NT>T。(5)土壤全N、全P、碱解N和速效P和有机碳之间含量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而全K、速效K与有机碳之间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赵晶[9](2014)在《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麦—豆轮作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及利用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地区,该地区常年以传统耕作方式对土壤进行翻耕、耙耱,导致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农业生产力低下。如何减少地表径流的蒸发,增加土壤水库的蓄水保墒作用,提高作物产量是旱地农业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在半干旱黄土高原定西李家堡镇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黄土高原地区不同轮作下(小麦和豌豆轮作)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的旱地农作物农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措施: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免耕秸秆覆盖(NTS)。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性耕作措施能够显着改善0~2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在不同轮作体系中因当年的降水量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相同处理在不同年份几乎没有差异,不同处理在相同年份间差异较大。在作物生育时期不同处理的贮水量不相同,W→P→W序列下2002年到2013年T、NT、TS、NTS处理的平均贮水量为318.87mm、321.82mm、319.80mm、325.80mm;P→W→P序列下T、NT、TS、NTS处理的平均贮水量为308.48mm、314.30mm、299.43mm、308.07mm。W→P→W序列下作物播种期各处理的排列顺序为NTS>NT>T>TS,其中NT、NTS比传统耕作提高了0.24%、3.10%。W→P→W序列下作物五叶期各处理贮水量的变化为NTS>T>TS>NT,其中NTS处理的贮水量最高,比传统耕作提高了2.04%。W→P→W序列下作物开花期各处理贮水量的变化为NTS>NT>T>TS,其中NT、NTS分别比传统耕作提高了0.30%、1.58%。W→P→W序列下作物成熟期各处理贮水量的变化为NT>NTS>T>ST,其中NT、NTS的贮水量分别比传统耕作的贮水量提高了1.82%、1.21%。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土壤对降水的保蓄能力增强。在降水较少年份免耕秸秆覆盖的这种作用表现突出。(2)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表层0~10cm土壤水分含量影响较大,免耕秸秆覆盖(NTS)在作物播种期可以显着增加播种期表层土壤含水量。耕层土壤水分因受降水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剧烈,耕层以下土壤水分变幅相对较小。播种期及收获期土壤具有较高含水量。不同序列下的各处理W→P→W序列下T、NT、TS、NTS平均体积含水量为16.24%、16.47%、16.57%、17.23%,其中NTS>TS>NT>T。P→W→P序列下T、NT、TS、NTS的平均体积含水量为大小为16.53%、16.70%、16.38%、17.55%,其中NTS>NT>T>TS。(3)在保护性耕作和轮作系统下能显着提高作物产量,其中,免耕秸秆覆盖作物产量、作物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相对于其它处理较高。W→P→W序列与P→W→P序列下均表现为NTS耗水量最多。P→W→P比W→P→W序列的NTS处理的耗水量高。免耕覆盖处理能够增加作物产量,W→P→W序列下T、NT、TS、NTS的平均耗水量为235.64mm、224.05mm、230.89mm、236.30mm,其中NTS分别比T、NT、TS提高了18.88%、18.80%、10.34%。在P→W→P序列下NTS分别比T、NT、TS提高了23.01%、31.08%、18.32%。免耕覆盖能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W→P→W序列下NTS处理分别比T、NT、TS提高了18.49%、10.79%、11.20%。 P→W→P序列下T、NT、TS、NTS的平均耗水量为219.32mm、217.86mm、224.30mm、240.41mm,其中NTS处理分别比T、NT、TS提高了17.80%、19.12%、15.88%。因此在旱作农田进行长期的保护性耕作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李慧瑛[10](2014)在《麦豆轮作塔式下土壤呼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而农业土壤被认为是陆地上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如何改善农田的土壤利用和管理方式来缓解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的问题已成为当今热点。为了研究农田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和从节能减排增汇的角度为关中地区安排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关中地区旱作农业的现状,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麦—豆轮作模式下不同秸秆还田量和施肥量对土壤水分、温度、土壤CO2排放以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土壤呼吸与水热因子的规律,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冬小麦生育期间的土壤含水量状况大致分为3个阶段:水分补偿期,水分稳定期和水分不足期;在0-100cm土层深度中,A1/2B2处理的每10cm土层的变异系数在20%—25%之间,土层处于活跃层,较其他处理相比,半量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能够较好的调节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大豆的土壤水分状况大致分为两个阶段,花芽分化期前后,土壤含水量差别较大;在0-10cm的土层中,没有秸秆还田的处理其土层含水量的变异范围较有秸秆还田的处理大。小麦在不同施肥和秸秆还田的处理中土壤呼吸速率趋势基本一致;有秸秆还田的处理的土壤呼吸比没有秸秆还田的高,而秸秆半量还田和全量还田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整个生育期内,小麦作物的土壤呼吸值的变化与响应土层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12月份同时出现土壤温度和土壤呼吸最低值,在5月份都出现最高值;在大豆的整个生育期内,常规施肥的处理的土壤呼吸值比不施肥和减量施肥的处理高。在小麦生长前期,指数函数能够解释81.5—98.4%的土壤CO2通量的季节性变化,小麦生长后期,一元二次模型能够解释79.2%的土壤CO2通量的季节性变化;大豆的整个生育期内,用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拟合的方程效果较差,只能解释少部分处理土壤呼吸的变化值。冬小麦土壤呼吸与水热因子的模型精度在70%—87%之间,所有处理组合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且无秸秆还田水平下,其精度小于有秸秆还田的处理,其中精度最大的是A1/2B2,达86.86%。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用于该样地土壤呼吸值的估测;大豆模拟土壤呼吸与水热因子的模型比冬小麦模拟土壤呼吸与水热因子的模型精度低。同一时期不同秸秆还田量和施肥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差异明显;土壤有机碳基本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也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连续的麦—豆轮作方式下,小麦季大豆秸秆还田的0-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的含量高于同层大豆季小麦秸秆还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麦豆轮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比较效益低、收益水平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升单位面积粮食产出综合经济效益,近年来湖北省潜江市进行了小麦—大豆轮作模式下套种半夏、散养豆天蛾幼虫的适用性研究,形成了一套旱地麦—豆轮作模式下的高效种养技术,综合种养产值56 600~111 000元/hm~2,是传统麦—豆模式产值的2.1~4.1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麦豆轮作论文参考文献
[1]..青海大通县宝丰家庭农场:实行麦豆轮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J].农村财务会计.2019
[2].杨冰,董华兵,孙玉海,梅钢柱,柳高.适用旱地麦—豆轮作模式下的高效种养技术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
[3].张永杰,符小文,杜孝敬,厍润祥,安崇霄.有机肥和氮肥周年组合对麦豆轮作中复播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9
[4].张永杰,符小文,徐文修,房彦飞,杜孝敬.麦豆轮作体系有机肥和氮肥不同组合对复播大豆产量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9
[5].黄明,吴金芝,李友军,王贺正,付国占.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对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8
[6].王亚萍.模拟增温和降雨减少对麦豆轮作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7].孙成胜.丰雨年旱作农业区麦豆轮作地N_2O、CH_4排放及影响因素[D].甘肃农业大学.2014
[8].张婧.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麦—豆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库及土壤养分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4
[9].赵晶.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麦—豆轮作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及利用效率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
[10].李慧瑛.麦豆轮作塔式下土壤呼吸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