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曾华[1]2003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竞争力的研究包括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叁个层次,其中企业竞争力是基础,一国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决定了该国的竞争力。而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竞争力的现状都比较低下,极大地制约着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随着当前经济日益全球化发展,我国的企业将面临更大范围内的更剧烈的竞争,亟需提高竞争力。因而对我国企业竞争力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就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叁大类因素:资源、环境和能力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企业竞争力高低的内外因素及各要素间的关系。进而来研究我国企业的现实竞争力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采取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企业竞争力评价系统,该系统包括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并从宏观上分析了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成因。另外本文还选择了江苏小天鹅集团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强政府服务功能;培育良好的市场机制和法律环境;调整经济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企业制度创新;提高国际化经营与管理能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的文化建设等。

张林超[2]2008年在《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安全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政策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在我国中央政府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宏观背景下,本文以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为基础对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进行系统研究。国外关于产业安全的研究主要围绕两条主线,一是考察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产业安全的影响。我国学术界对产业安全的研究,大致上形成了产业国民控制论、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国民产业权益论、外资影响及抵御和抗衡能力论以及综合产业安全论等五类观点和见解。关于产业安全问题的成因,主要可以从外商直接投资论、制度非均衡论、投资与贸易自由化论及产业结构论等不同方面作出解释。本文对产业安全的理解,更加强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安全的核心,只有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维护产业安全,并由此形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据此对产业安全概念作出如下新的定义:产业安全是这样一种状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重要的国民产业在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其生存与发展不受来自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威胁而保持一国的经济安全。该定义基本上概况了目前学术界对产业安全的各种不同观点所表达的含义,并揭示出产业安全的本质是产业国际竞争力高低的状态。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指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开放条件下来自国外的资本、技术和产品对产业安全形成影响;内部因素包括国内产业的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对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影响,产业国内生存环境包括金融环境、生产要素环境和市场需求环境叁个方面,其决定了产业在国内生存的可能性;竞争环境主要是指过度竞争或垄断问题。从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出发,可以把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分为产业组织因素、产业结构因素、产业布局因素和产业政策因素。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的各种因素构成产业安全的评价模型和分析基础。世界各国把维护产业安全、进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即使是国际竞争力十分强大的发达国家,也十分注重采取各项措施维护本国的战略性产业的产业安全,进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对于正在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维护更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利用国内外已有的关于产业安全的理论及研究方法,选择作为战略性产业的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进行产业安全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综合国力,是衡量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决定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装备制造业是工业体系的支柱,是国民经济的脊梁。装备制造业的安全发展,关系到整个工业体系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发展。而重大装备是装备制造业中“技术难度大、关联面广、成套性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需要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才能完成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①,重大装备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象征,尤其是强国必须要有水平相当的重大装备制造业。我国对发展民族装备制造业十分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任务;2006年8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并召开了国务院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会议;党的十七大再一次强调了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明确要求②。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经过5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包括电力装备在内的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推动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大量装备,部分重大装备产品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重大装备生产大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是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及民族工业的佼佼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发电设备设计制造和电站工程建设工业体系,基本满足了我国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7.2亿千瓦电力装机中,自给率接近90%。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代表了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前沿水平,选择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作为基础对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意义。我国在几年前就已成为发电设备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具备了水电、火电、核电、重型燃气轮机、风电等各个领域高端装备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能力。我国的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安全状况如何?产业竞争力状况如何?哪些是制约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影响我国发电设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否引发产业安全问题?政府层面和产业内企业层面如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包括发电设备在内的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进一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保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维护产业安全?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逻辑。在分析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并以实证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基于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分析和国际竞争力评价,对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安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综合评价。总体来看,本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叁、四章,即理论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对与产业安全相关的产业保护和贸易保护思想、产业安全的基本理论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该部分构成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即第五章,深入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在对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上,扼要分析了重大装备产业所具有的战略性产业特征;对中国重大装备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特别对中国重大装备产业的代表性行业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为下一步关于产业安全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第叁部分为第六、七章,根据产业安全相关理论,重点以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为出发点,在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直接利用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结论,从产业国内生存与竞争环境、产业控制力、产业对外依存度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扼要分析影响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就提高中国发电设备产业国际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提出了一些建议思路。本文利用产业安全评价模型,构建比交完整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的方式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安全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安全程度的估算值为67.75。根据本文设定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及对应的五种不同产业安全状态,得出了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安全状况为“安全”的结论。因而从总体上说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是安全的,产业安全问题基本不存在。同时,由于评价值接近安全状态区间的底线,表明仍然存在一些潜在因素影响中国发电设备的产业安全,因而存在潜在的产业安全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维护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保持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转变。具体而言,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介绍本文的逻辑结构;归纳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及主要观点;客观评价本文的创新与突破;指出研究难点、存在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二章:产业安全基本理论。本章首先简要梳理古典经济学前后以及当代最新的关于贸易保护、产业安全的经济思想和主要理论;然后再阐述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的关系;并重点研究产业安全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以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产业安全观和研究的基本逻辑。第叁章: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评价体系。本章在深入分析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的基础上,引入产业安全评价方法及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后面的针对特定产业的产业安全研究提供研究方法和指导。本章还选择美国、日本、韩国扼要介绍国外维护产业安全的实践及经验。第四章:产业国际竞争力基本理论。本文推崇竞争力导向的产业安全观。本章对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相关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作简要介绍,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模型作初步研究,为将要进行的包括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进而对产业安全状况评价在内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五章:实证研究一:重大装备产业与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本章在界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重大装备制造业概念的基础上,对重大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性产业特征以及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作出简要分析,并从发展历程、产业规模及产品产量、产业主导产品、产业内厂商结构、进入和退出壁垒、产业市场前景以及产业“走出去”情况等各个方面对作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代表性行业的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作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将要进行的产业安全实证研究做准备。第六章:实证研究二: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估是产业安全状况评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竞争力导向的产业安全观及相关理论,本章对中国重大装备产业最重要的代表性行业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专门研究,为下一章的产业安全综合评价研究奠定基础。结合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及重大装备产业的产业特征,构建专门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专门对业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评价,为产业安全总体评价提供有关结论和数据。第七章:实证研究叁: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评价。在上一章专门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前文有关章节关于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的论述,本章利用现存的评价模型和方法,构建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产业对外依存度以及产业控制力等几个方面对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状况进行总体评估,并在对影响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作出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的建议思路。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试图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结论上有所创新:在研究对象方面:关于产业安全的系统研究本来就起步很晚,在我国则是随着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才开始对产业安全问题予以关注,因而相关的文献并不多,更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我国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背景下,本文专门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进而对重大装备产业的产业安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产业安全角度研究我国重大装备产业,在国内尚属首次,该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并以实证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直接调查,专家咨询,引用大量的第一手最新数据,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状况进行第一次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根据发电设备这样的重大装备产业所具有的产业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构建了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产业安全评价模型和最新数据,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客观的评估,并得出了由价值的结论。在观点创新方面: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观点,得出了一些对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发展有价值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新思路、新建议。(1)突破传统的以产业保护为重点的产业安全观,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是维护产业安全、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根据产业国际竞争力导向的产业安全观,对产业安全的概念做了重新界定:产业安全是这样一种状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重要的国民产业在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其生存与发展不受来自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威胁而保持一国的经济安全。(3)基于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综合评价,认为,以发电设备制造为代表的我国重大装备产业总体上是安全的,但安全的程度接近评价值范围的底线,因而仍然存在一些引发产业安全问题的潜在重要因素。(4)虽然我国重大装备产业面对开放经济具有较强的产业控制力,但随着我国金融及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重大装备产业内主要企业纷纷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仍然存在外资并购而引发产业安全问题的潜在威胁。(5)随着我国重大装备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认为有选择的并购国外研发机构,是提高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6)随着我国重大装备产业的市场需求逐步趋于理性,进一步推动产业国际化经营,实施包括扩大产品出口、技术出口及部分产能逐步向国外转移的“走出去”战略,是维护产业安全、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敦忆岚[3]2014年在《新时期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近几十年来获得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但是随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及投资规模呈现出高端化和扩大化的发展趋势,在新时期世界宏观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新老问题的交织和愈加严峻的挑战,较之以往更具复杂性和风险性。通过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水平作为实施我国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工作,需要包括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尤其是各类企业的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本论文旨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按照系统综合分析框架,从五个不同方面分析新时期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本论文初步提出全面系统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全球竞争力提升理论模型-WEPFCL六力分析模型雏形,研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和经验,尤其是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借鉴美国、日本、欧洲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对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有益实践和对我们的启示,并以加拿大特大型钾矿资源投资开发项目具体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思考,最后上升到普遍性,对未来5~15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和模式进行预测,并提出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使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事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其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新时期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整体环境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强国战略缺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占比低、区域选择不合理、投资领域层次低等。(2)政府和社会支持方面:对外直接投资法律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缺少统一权威的国家级管理机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中长期规划缺失、政府管理体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要求、缺乏对民营企业的相关支持政策、外交保护和国际双多边和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社会服务体系缺失、行业组织协调机制缺位造成我国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时有发生。(3)国内财税金融体系保障方面: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有待加强、金融机构相关产品和服务尚未满足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需求、民间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缺少对外直接投资税收方面更加优惠的政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保险制度不够健全。(4)世界外部环境方面: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脆弱、全球投资保护主义升温,“中国因素”引发独特的政治风险、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政策调整设置投资障碍、国际安全形势复杂、法律规则和劳资纠纷等社会风险制约。(5)企业自身实力方面: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不明确决策盲目、竞争实力不强议价能力较弱、企业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缺乏核心技术和优秀人才、民营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中小企业投融资能力建设不足。本论文通过对美国、日本、欧洲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和地区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经验的分析,得出其成功经验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确立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在国家经济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放松管制鼓励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设立专门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管理机构;完善财税、金融等支持体系和保险制度以支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把握国际机遇和国际双多边协调政策主动权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保护;企业重视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的基础。本论文又对未来5~15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和模式进行了初步的预测。我国必将实现成为世界第一大对外直接投资强国、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目标,形成全球投资体系和国际宏观形势利好局面,建成完善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和保障体系,形成多元化、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体系,培育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集团。最后,提出了新时期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和对策:(1)要持续保持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对外直接投资内生动力、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2)成立国家级统一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管理机构、建立以出台《对外直接投资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3)制定《国家中长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4)建立和完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服务和监管体系;(5)进一步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建立与国际市场竞争相适应的外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保险体系、创设对外直接投资专项基金、建立民营企业控股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优惠和便利的金融服务;(6)企业明确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国际组织改善投资环境、增强防控风险能力和注重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本论文在尽可能广泛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选题进行了力所能及的研究。由于受个人学识水平、时间和研究条件等的限制,论文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对以全球视野看待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和理论研究得还很不够深入,虽然在分析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中国的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法框架和WEPFCL国际竞争力理论模型的雏形,但没能进一步完善和深化,需要今后进一步加以研究和完善。

段玲敏[4]2004年在《中国大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企业面对的是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新形势,也意味着与国际企业的正面交锋开始了。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基础、竞争水平普遍较差,很难与国际企业抗衡。在这种形势的驱使下,我国政府和企业界一致认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最佳出路。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企业作为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对象、怎样培育国际竞争力成了现阶段政府和企业较为关心的问题。 企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理论是学术理论界的前沿课题。他们是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保持竞争优势的理论,对企业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竞争力的理论、实践应用及评价指标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来确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对象,并为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建议。首先通过对企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含义和理论流派的梳理,够建了一个国际竞争力形成的机理模型。通过对模型中的路径分析,得出了适合培育国际竞争力的最佳对象是我国竞争实力强,有良好效益基础的大型企业的结论。并且从大型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主要业绩等方面,来论证能担当与国际企业竞争的原因。其次,将模型中的抽象概念还原到现实竞争中的企业上,通过对培育国际竞争力的对象和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标杆企业之间的差距分析,找到我国大型企业的不足和落后之处。再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大型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将要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做以详细的分析,总结出大型企业在培育国际竞争力过程中可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以参考的战略方法。再次,运用管理嫡和管理耗散结构理论来解释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模型中的路径为什么时上时下的走向。并用在此理论基础上推论出的计算公式对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评价。企业的评价体系和计算公式的研究对企业了解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来说,是最具操作性、最实用的工具。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培育企业国际竞争力建议和看法。关键词:企业竞争力大型企业国际竞争力)一

刘有成[5]2008年在《我国油田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油田服务的国内市场得以逐步形成和完善。与此同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叁大国有石油公司的油田服务业实现跨国经营开创了有利条件。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油田服务业经历了有别于国外同行业发展主流的、特有的成长过程,拥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从生产服务的视角入手,借鉴国内外关于生产服务业研究的相关成果,分析了油田服务业的产业属性,认为在新的国际服务贸易格局下,将油田服务业纳入生产服务业范畴有着充分客观的依据,并具有现实意义。与其他生产服务业类似,油田服务业同样以要素流动为主要产业特征。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田服务业国际竞争环境中的作用巨大,这与纯商业环境中的西方发达国家有所区别。在借鉴波特等经济学家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范式的基础上,收集了详实的行业资料,绘制了丰富的图表,深入系统地分析论证了决定油田服务业的四个方面的环境因素即“要素流动”、“企业行为”、“E&P需求”以及“机制条件”,并选取了量化指标,从不同侧面描述和反映上述各环境因素。指出当前国际油田服务业处于寡头竞争的市场格局。在此基础上,经分析筛选形成油田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通过选取国际油田服务业有代表性的企业形成30个数据采集的标准样本。经德尔菲法评价后,运用基于模式识别的支持向量机理论进行学习建模,完成了模型特征参数的赋值。利用评价模型和实证分析的手段,针对我国油田服务业中较有代表性的6个企业样本进行了竞争力评价和国际比较研究。认为就国际油田服务业的整体而言,我国油田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处于中等水平;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要素及其流动、机制条件、以及经营效率和战略层次等方面。提出应将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重心放在坚持专业化改制上来,同时还要与坚持规范关联交易运作、改善机制条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举措相结合,使我国油田服务业以更加显着的竞争优势立足于国际市场。

高玉婷[6]2016年在《中央国有企业重组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然成为“世界引擎”。从全球范围来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大企业集团的运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经济行为,实际上已成为是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更加深远。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以及作为“精锐部队”的中央企业,是助推中国经济实现快速赶超的强大引擎。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拉动国内经济发展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维护本国企业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利益,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条必由之路。2013年11月,十八届叁中全会提出深化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15年9月国资委出台了《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制定中央企业结构性调整与重组方案,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整体上市、并购重组等方式,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形成股权结构多元化、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这为未来的国企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并购重组作为提高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其成效到底如何,怎样发挥其在提升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中的积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中央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研究中央企业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对国内外关于国际竞争力和企业重组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竞争力与企业重组的相关理论,并对中央企业重组与央企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通过进一步分析中央企业的性质和地位,说明了增强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性,而重组是提升央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进而建立了“一个标杆、两个层次,四个维度”的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构建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提出了提升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六大路径,即“做大——扩大企业规模”路径、“做强——提高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路径、“做优——提升成长能力和创新能力”路径、“世界一流——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管理”路径以及“机遇——改善外部竞争环境”路径和“政府——深化国企改革”路径。其次,通过分析中央企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对中央企业规模、发展速度、经济地位、运营效益和行业布局等多维度研究的基础上对从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沿革和重组模式等方面的总体形势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说明央企重组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总体而言,中央企业并购重组与整合取得了显着成效,主要体现在中央企业的布局结构得到优化,规模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着增强,运营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但央企“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行业布局有待改善,国际化经营还处于较低水平。接下来,对我国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研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以世界500强企业作为标杆进行分层次、多维度地深入比较,分析了目前我国央企在国际中的地位以及与世界500强的优势和差距。尽管中央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成效斐然,但与国际一流企业仍存在较明显的差距。虽然我国已明确提出了提质增效的发展目标,企业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但离世界一流企业这一目标还有较长的路要走。随后,本文基于中央企业在2006年至2014年间的财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我国的中央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南北车重组、中粮和华润叁个案例解析,在此基础上探析重组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最后,借鉴国外大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从影响我国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作为落脚点,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邹俊[7]2014年在《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逐渐成为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竞争力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那些经营灵活,不断创新,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长期生存;而那些缺乏活力,反应迟缓,缺乏创新,没有竞争力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当前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有经济的主体,是国有企业保持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的中坚力量。在当前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提升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从国际跨国公司发展的经验来看,积极实施战略重组是企业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一项重要的企业战略举措。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市场存在大量的战略重组的机遇,但也暗藏着风险,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有效提升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实践的课题。虽然企业竞争力问题一直以来是理论界和实业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但针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却较少,尤其深入研究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关系的就更少。因此,研究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研究企业重组和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多学科、系统性和动态发展等研究角度出发,将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博弈论相结合,以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相关理论问题,着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理,并选取两家中央企业做深入的案例对比分析,最后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加快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举措。全文除去导论和主要研究结论外,共分为八章。在导论中,首先,阐述本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其次,对中央企业由来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和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内涵和概念进行界定和相关说明;再次,对本文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是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对企业重组、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对近年来有关企业重组和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二章主要分析国有企业的性质与功能定位。首先,从产业组织视角对传统的企业性质问题进行深入考察,从产业组织的演化发展角度探讨不同时代产业组织的发展的特点,进而对现代企业性质进行再思考;其次,在对现代企业性质反思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性质从一般性质和特殊性质两方面进行重新认识;最后,对中央企业功能定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先从宏观的对国有经济定位着手,然后再探讨中央企业的功能定位。第叁章主要回顾和总结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历程。本章对从2003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成立后中央企业经历的几次特点鲜明的战略重组历程划分为起步阶段(2003—2004年)、发展阶段(2005—2007年)、深化阶段(2008—2010年)和攻坚阶段(2011年至今),并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主要对中央企业战略重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首先,本章从企业自身、产业组织发展以及国家竞争叁个层面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动因问题;其次,对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战略重组中存在交易成本、规模经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问题;最后,着重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规模与垄断边界问题,从市场结构角度分析中央企业的规模边界问题,并指出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可以在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上实现规模经济,然后从市场势力、是否存在垄断利润和可竞争市场构建叁个角度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是否会带来垄断问题。第五章主要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理论分析。首先,本章分析了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快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其次,分析了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进一步提升存在的瓶颈;最后,研究构建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能力和创新叁个核心要素出发,以央企资源、跨国经营能力、技术创新以及组织制度创新四个核心指标为中心来构建适合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十一个一级指标和四十一个二级指标。第六章主要从交易成本角度考察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首先,分析零交易成本下的市场模型和企业对重组战略的选择,发现零交易成本下企业重组战略并非是企业的最优选择;其次,分析了在现实世界的正交易成本下的市场模型和企业对重组战略的选择,发现正交易成本下企业若要迅速提升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战略重组就会成为企业的理性选择;再次,着重分析了正交易成本下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互动机理,分析了战略重组对中央企业交易成本的影响,以及战略重组对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最后,对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进行博弈分析,主要进行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选择、市场阻扰、囚徒困境和动态博弈分析。第七章主要是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案例对比分析。本章选取了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来分析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着力点和关键点。一个是中国建材集团大力推进战略重组,通过战略重组获得协同效应,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了公司治理结构,从而使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另一个是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战略重组活动中盲目扩张、战略目标短浅,重组后整合乏力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最终不但没有提升公司国际竞争力反而拖累了公司经营业绩,致使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第八章主要是深入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为了有效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跨国企业,中央企业有许多方面需要配套改革,进行系统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本章提出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模式创新,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跨国经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融合发展以及大力推进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对策建议。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卢进勇[8]2003年在《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海外直接投资》文中指出本篇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海外直接投资的关系问题。论文共分9章,分别阐述和分析了本文研究的意义与重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与评价指标、中外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中国企业在国际性评比中的排名与地位分析、企业国际竞争力与海外直接投资、海外投资的策略选择、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措施建议、具体企业案例研究和本文所得出的主要结论等方面的内容。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的一个国家战略,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考虑到加入WTO后企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与挑战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当今的国际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生产投资国际化和市场开放化,导致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这些现象的出现给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要求我们的企业不仅要敢于竞争,还要善于竞争,不仅要在国内参与竞争,还要到国外去竞争,不仅要发展对外贸易,还要开展对外投资,创办海外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大批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的跨国公司。一批大、中、小兼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跨国公司的存在,是中国取胜国际竞争的坚实基础。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寸步难行,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也难于立足于国际市场。要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就必须千方百计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企业的国际投资竞争力。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因“走出去”战略的实行而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从商品输出为主的阶段走向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并举的阶段。从直接投资的角度来讲,资本输出实质上就是输出企业,一同输出的还包含技术、管理和品牌等。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进入一国市场的步骤来看,今后还会发展到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品牌输出叁结合的更高阶段。目前,中国企业中只有海尔集团等少数企业做到了上述叁个输出的结合,初步开始了从中国品牌向世界品牌的演变过程。当前,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企业对外经济活动中除贸易以外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比较优势不仅是开展对外贸易的基础,也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没有国际竞争力就无法有效地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就无法在国外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本文在研究和表述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结合法、中外比较分析方法、案例剖析方法和实证方法等。本文主要的创新和特点是:(1)从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入手分析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问题,即重点从可能性的角度进行研究,阐述国际竞争力与海外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从而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角度的研究,目前在国内相关研究中属于创新。(2)对现有的企业国际竞争力概念进行了修改和重新定义,增加了体现对<WP=11>外投资内容的表述,从而克服了竞争力定义中忽视对外投资的现象。另外,在第一和第二章中还对目前有关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以及相关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分析和恰当的评价,为本文其他部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3)与此同时,研究分析了企业国际竞争力在海外投资中与在对外贸易中表现的区别,提出了企业国际投资竞争力的新概念,认为应将企业国际竞争力分为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力和企业国际投资竞争力两个方面。国际投资竞争力与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展示企业的项目投融资、技术、管理和品牌方面的竞争力,而后者主要代表的是产品、价格、质量、服务、营销和品牌等方面的竞争力。换句话说,对外投资对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特殊要求。(4)对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实证考察。通过对中外500强企业的多角度对比分析,以及对9个系列和两个机构总共11个系列国际企业评选结果的研究,较全面地把握了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总体情况。我们可以用叁句话来形容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提升迅速,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仍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5)提出了企业海外投资中应当遵循的7大策略。这7大策略的提出是在分析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实际情况之后提出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6)基于对中国经济和企业竞争力的分析,认为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四个不平衡因素强化了海外投资的可能性。这四个不平衡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成熟程度不平衡、企业国际竞争实力不平衡、居民收入水平不平衡。(7)在政策措施建议一章中,提出政府在对企业海外投资实行监管的同时,要特别重视采取措施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制定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实施方案和成立相应的社会促进机构等。企业国际投资能力低,海外投资业务的发展必将受到影响,这与监管工作的总目标是矛盾的,因为监管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8)在分析问题和阐述观点时,比较全面地收集和整理了关于企业国际竞争力与海外投资方面的统计资料和研究信息,尽可能使用最新最全的统计数据和图表,全文中应用的图表数量近70张,以求增加论证的力度和分析的深度。

王习农[9]2004年在《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跨国并购浪潮席卷全球,一方面加速经济全球化步伐,另一方面加速其自身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全球经济向自由化、开放化发展,而任何国家在这一国际大趋势下无动于衷都无异于自甘落后。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而加入WTO,又为我国面向全球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给我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跨国并购大潮下,我国企业如何确立新的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如何应对,从而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走向开放,将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正是以开放经济中增强我国企业竞争优势为主线,通过建立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全面研究当前跨国并购大潮下我国企业发展战略和政府行为取向问题。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导论:主要是在说明论文选题背景和国内外跨国并购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立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简要说明全文的主体结构和框架构思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明确本论文主要创新之处。第一章,跨国并购实践及理论: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指出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即国际投资以跨国并购投资为主。同时,在总结全球跨国并购实践的基础上,界定开放经济内涵,给出跨国并购概念,分析跨国并购实质,梳理当前国际上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以国内企业并购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吸收利用并加以创新。本章对跨国并购和跨国新建两种FDI方式加以比较,进而说明在总体上跨国并购优于跨国新建而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方式的原因。第二章,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MCCAT):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是在评价利用国际各种跨国并购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的一个理论创新,目的在于架构解释跨国并购动因的一个相对统一的理论。本章核心观点在于:企业并购的动因是企业试图利用自身竞争优势通过企业并购或跨国并购去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以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和持久利润。本理论以企业客观存在市场竞争优势为前提,提出市场综合竞争优势概念和函数,分析形成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探讨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构成、作用和选择方法,并以此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确立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时代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战略目标,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为战略重点,以合作性战略、进攻性战略、防御性战略、宏微观环境相协调战略为战略方式。以下四章则以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时代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分别展开论述。第叁章,外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本章以合作性战略为指导,在归纳我国企业客观存在的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分析外国企业并购我国企业的动因和现状,指出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把国有企业改革放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中重新定位,进而提出我国企业<WP=4>制度和机制创新的构想。同时强调在外资并购大举进攻的挑战下,我国企业必须加快自身并购进程,快速形成规模经济的必然趋势。在知识优势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前提下,我国企业经营战略必须作相应调整。最后,阐述通过打造我国企业竞争优势构建我国产业竞争力进而塑造国家竞争力的问题。第四章,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本章以进攻性战略为指导,在分析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动因和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指出我国企业如何利用自身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获取更大竞争优势的策略和技术问题,并对如何促进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提出相应对策。第五章,跨国并购与企业外部环境:本章以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相协调战略为指导,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注重从本国实际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宏观层面存在的问题,着力从政府管理、法律、金融和市场等四方面探讨如何为开放经济中我国企业构建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积极参与跨国并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六章,跨国并购与经济安全:本章以防御性战略为指导,重点论述跨国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防范、企业跨国并购防御、民族经济安全、国家安全和其他国际风险防范与控制等几方面内容,旨在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树立风险防范和经济安全意识,进一步保护和提高我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研究表明,在跨国并购大潮下,我国只有适应开放经济的要求,通过主动引进外资并购和走出去并购国外企业,通过重塑宏观环境为企业创造良好外部运行条件,不断增强经济安全意识,从而面向世界、面向开放、面向未来,确立新的企业发展战略并相应调整和改革,积极打造企业、产业和国家竞争力,才能快速赶超世界发达国家。

叶卉[10]2008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对外贸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WTO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配置呈现全球化趋势,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本文首次针对铁、铜、铬、钾、稀土、钨、锡、煤、石油、天然气等十个矿种,将矿产资源的自然特征、市场需求、对外贸易和宏观管理结合起来,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矿产资源供需市场格局和各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从我国矿产资源供求、贸易、检验监管和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出发,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铁、铜、煤、石油等矿产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建立了具有行业特色的矿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型(M-ERP),提出了出入境矿产品“全程备案、全程监管、全程评估”制度,以铁矿石为例,综合创新,构建了由检验规程、限量和评价标准、检测标准叁个层次组成的完整的检验标准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国家、社会、企业叁个层面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一是要内外并举保障紧缺矿产供应。既要稳定和提高国内资源保证程度,又要多元化利用国际资源。二是要加强管理提高优势矿产开发和出口效益。要从生产和出口“大国”变为“强国”,加强我国优势矿产的国际地位和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作用,合理、有序配置优势矿产。叁是要开发与节约并重实现能源矿产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国内能源矿产的勘查开发力度和对国际油气资源的资本投入,推进国际能源合作,有计划地采取煤炭出口替代石油进口措施,提高能源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率。四是要控制资源消耗建设节约型社会。要通过必要的制度安排,控制资源消耗,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可循环”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要加强检验监管维护国家利益。要合理利用世贸规则,加强部际合作,实施出入境矿产品“全程备案、全程监管、全程评估”制度,建立完善检验检疫标准化体系,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对外谈判提供支持。六是要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矿业企业国际竞争力。要通过设计信息化管理模型,部署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曾华. 江苏大学. 2003

[2]. 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安全研究[D]. 张林超. 西南财经大学. 2008

[3]. 新时期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敦忆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

[4]. 中国大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 段玲敏. 四川大学. 2004

[5]. 我国油田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 刘有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6]. 中央国有企业重组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 高玉婷. 辽宁大学. 2016

[7].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 邹俊. 吉林大学. 2014

[8]. 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海外直接投资[D]. 卢进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9]. 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 王习农. 中共中央党校. 2004

[1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对外贸易研究[D]. 叶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