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两河口镇中心小学724305
摘要:语言交流是人际交流的基本手段,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不在表达心意、交流情感、传达信息,小学生学习语言也正是从口语交际开始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儿童的社会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交际习惯培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曾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但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功能。教师不懂教,学生不会说、不敢说、说不好,口语交际成了教学的难点。
如何运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策略去提高学生的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
一、积极发掘素材,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口语交际的教学应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用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材料的来源大致有二:一是语文课本中提供的说话凭借;二是教师选取的课外说话材料。新教材文质兼美的课文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言规范和语言实践活动的素材和具体情境,所以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充分借助插图,因为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小学教材中大多数课文都配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常能唤起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
如教学《小雨点》这一课时,指导学生观察雨点分别落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是不是都落在这些地方……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雨点“可能落在房屋上,在房屋上唱歌”、“可能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跳舞”等,怎么想就怎么说,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再比如把课文编成短剧式对话或复述课文,学生们寓语言训练于愉乐之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两种材料来源相比较而言,后者具有较大的优势。因为教材中提供的说话内容虽然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但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学生来说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后者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亲切可感,令学生有话可说。选择课外说话内容应该坚持“六性”,即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知识性、思维性、实践性。口语交际中,谈话内容直接影响着双方的谈话情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他们喜爱的事物为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孩子会把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迁移到对交际的喜爱上。所以,教师应做有心人,时时留心观察学生,当学生受到外来影响而兴奋或产生感情共鸣时,教师应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交际训练。
二、大力挖掘整合资源,拓宽口语交际的维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因为,贴近生活的话题可以激起学生倾听和表达的欲望,同时,选择生活中的话题,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实践能力。要把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重新整合、变通,找准、找好学生乐于参与、有话可说的话题。
例如,现在的农村,家中基本就是老人和孩子,在教学中,我们应多关心留守儿童,多和他们交谈,经常让他们和父母通电话。可在课堂上模拟与远方父母通话的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再如,学生虽然见识少、阅读量少、与别人沟通联系的机会也少,但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大自然,如乡村芬芳的泥土气息、温驯的鸡鸭牛羊、美丽的花草树木。他们可以到山林捕捉昆虫,到小溪里捕鱼捞虾,到村外捉迷藏,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教师要利用这一宝贵的学习资源,设计相关的口语训练活动。例如:校园里的树木特别多,秋天到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集各种各样的落叶,把不同的叶片贴成书签或贺卡,然后练说:为什么制作贺卡?准备寄给谁?为什么给他寄?……春天到了,让学生到山间田野里,搜集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整理好,编成小册子,在班上交流,使学生在动态的口语交流中培养了听和说的能力。由于学生有了细心的观察,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因而交流时学生兴趣浓厚,有了想听、要说的欲望。
三、精心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让口语教学回归本真
教育家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平时开展口语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思维发展的特点,训练内容由易到难,训练目标由低到高,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不是侧重于教学生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过渡,用这些技巧来限制学生、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要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构建一个轻松的表达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师生之间除构成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还会构成交际关系。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要达到此目标,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倾听”。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应告诉学生“听什么”、“怎样听”,只有听清楚、听明白了,才能逐步理解对方说话的要义。
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表达。要训练学生如何把要讲的话表达清楚,如何迅速地打动听者,如何让听者迅速把握要义。因此,在平时的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要自始至终、一贯严格地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际时的良好习惯。在交际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四点:
1.言之有“礼”,即用语恰当,礼貌待人,能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及不同的谈话内容,说恰当、得体的话,还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并辅以表情和手势等体态语,加强口语的表达效果。
2.言之有物,即表达时既有具体内容又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不讲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话。
3.言之有“序”,即按一定的顺序说,说清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4.言之有情,即与对方进行口语交际时,态度要真诚,语言要朴实,发自内心,充满感情。缺少真情实意,空话、套话、大话不离口,会令人反感,也不能感染和打动别人。
总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