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代词论文_曹炜,王和

导读:本文包含了疑问代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代词,疑问,语义,句法,范畴,西宁,论语。

疑问代词论文文献综述

曹炜,王和[1](2019)在《《左传》疑问代词句法语义特征探赜》一文中研究指出《左传》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何""盍""孰""奚""焉""谁""胡""恶""安""几何""几"等。从上古前期发展到中后期,"何"新增加了人物疑问代词的用法,作时间疑问代词的用法趋于消失。"何"在句中主要用作宾语,也常用作定语。"何"系疑问代词中,"何以""何为"既可作方式情状疑问代词,又可作原因、目的疑问代词,"何所"是典型的处所疑问代词,"何故""何必"仅作原因目的疑问代词,"若何""可若何""如何""何如""奈何"等仅作方式情状疑问代词。"何"系疑问代词的谓词性属性比较明显。《左传》的其他类疑问代词中,"焉""谁"的出现频率最高。"焉""安""庸""恶"主要作方式情状疑问代词,"胡""盍"主要作原因目的疑问代词,"谁""孰"主要作人物疑问代词,"几""几何"主要作数量疑问代词,"曷"作时间疑问代词。"焉""安""胡""恶""盍""几""庸"等绝大多数在句中作状语,"奚""几"等多在句中作宾语,"谁""孰"绝大多数作主语,"几何"则均在句中作谓语。(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郭鸿燕[2](2019)在《长子方言的疑问代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其方言属于晋语上党片长治小片。根据疑问焦点的不同,主要分为问人、问物、问指别、问处所、问时间、问程度、问性状、问原因和问数量等,除了疑问用法外,有些疑问代词还有任指、虚指等非疑问用法。这些基本上反映了晋语上党片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晋中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安丽卿[3](2019)在《西宁话的反身代词和疑问代词》一文中研究指出因特殊的历史沿革,西宁话的代词中有不少异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独特语法现象,集中体现在西宁话的反身代词和疑问代词方面。文章从组合能力、语法功能及语义特征叁方面讨论了反身代词"各家",将疑问代词分为"阿"系疑问词和其他疑问代词两类加以论述。(本文来源于《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刘菲露,程鹏[4](2019)在《汉语疑问代词的“去范畴化”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疑问代词最典型的用法是作为一种语法手段,在特指问句中,传达疑问信息。疑问代词去范畴化的实质就是其逐渐丧失范畴属性特征的过程,具有了非疑问用法的语言现象。从句法、语义和语用叁个层面对汉语疑问代词的词类范畴进行动态分析研究,考察在去范畴化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认为疑问代词挣脱了原有的形态句法特征,能够表示更强的价值情态意义,实现了句法和语用的完美对接。(本文来源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彭伟明,张健雅[5](2019)在《出土战国文献中复音疑问代词的语义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出土战国文献复音疑问代词有9个,即"何如""何若""奚如""奚若""如何""如之何""如台""几何"及"奈何"。基于出土文献穷尽统计频率对复音词进行了重新界定。该时期复音疑问代词语义功能相对单一,主要集中于询问情状、询问方式及询问度量,部分复音疑问词已具备非疑问功能。(本文来源于《钦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杨哲雨[6](2019)在《《红楼梦》中疑问代词“什么”的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上承近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是学者们研究十八世纪语言的首选材料。《红楼梦》中使用了大量的疑问代词且疑问代词一直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基于“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我们发现疑问代词“什么”在《红楼梦》中一共出现了1829例。对疑问代词“什么”的研究,主要包括语义、同现、非疑问用法等,涉及其语义、语用和句法功能。尽管许多语言学家对疑问代词“什么”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以往的研究所选取的语料大都是随机的。此外,对疑问代词“什么”疑问义的研究和其用法发生变化的原因也缺乏系统的分析。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红楼梦》为文本,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焦点理论、突显观、语法化理论对疑问代词“什么”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1)《红楼梦》中疑问代词“什么”与焦点的关系是什么?(2)《红楼梦》中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和焦点特征是什么?(3)《红楼梦》中疑问代词“什么”由疑问用法向非疑问用法转变的认知动因是什么?首先,基于焦点理论和突显观,本文从特指问句、正反问句和反问句出发,分析了疑问用法中疑问代词“什么”和焦点的关系。其次,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红楼梦》中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与焦点特征。最后,本文以语法化理论为基础,对《红楼梦》中疑问代词“什么”由疑问用法向非疑问用法转变的认知动因和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本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1)特指问句中,疑问代词“什么”是句子的天然焦点,“什么”和焦点有着共同的句法和语义特征,且焦点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正反问句中,疑问代词“什么”不再是句子的焦点,对整个句子的回答成为了焦点。此外,疑问代词“什么”在反问句中充当否定焦点且其焦点功能的强弱与反问程度有关,即反问程度越强,其焦点功能越弱。(2)在《红楼梦》中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中,疑问代词“什么”的焦点功能丧失,指代功能和非指代功能增强,前者主要包括任指、虚指、列举;后者主要包括否定、感叹。(3)《红楼梦》中疑问代词“什么”由疑问用法向非疑问用法的转变实质上是受语法化机制的制约,体现了语法化单一性的特点,疑问代词“什么”由疑问义向非疑问义转变是主观化不断加强的过程。本文的研究可以扩大焦点理论、突显观、语法化理论的运用范围,丰富对汉语疑问代词“什么”的研究,对汉语学习者正确使用疑问代词“什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郭志璞[7](2019)在《“否定词+疑问代词+X”和“疑问代词+否定词+X”的不对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的不对称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语言存在语音、词汇、肯定与否定以及句法的不对称……不同语言之间也存在着各方面的不对称。可以说,语言的不对称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笔者将研究目标锁定为跟汉语语序有关的不对称现象,因为这一类不对称现象跟语言中的深层句法因素密切相关。汉语缺乏形态,深层结构的语义变换常常通过表层结构的形式变换来完成。我们选取一个具体实例“否定词+疑问代词+X”和“疑问代词+否定词+X”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其中的不对称现象,为汉语的不对称属性提供最新依据,并运用现代标记论、主观性以及历时平面上的语法化等理论进行阐释。同时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了现代汉语不对称现象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选题价值,语料来源以及研究的思路。研究立足于语序的不对称,选取“否定词+疑问代词+X”和“疑问代词+否定词+X”为例,挖掘语序背后的句法差异。第二章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及理论基础,包括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不对称的分类研究,不对称研究的分类,否定词“不”和“没/没有”的界定,以及构式中“X”句法成分的说明。第叁章对疑问代词具体展开分析。否定词分别与七个疑问代词结合,分析整合后不同语序所产生的相同或不同的逻辑语义,句法构造与论元结构,焦点结构和信息对象以及构式对特称否定的容忍等等,得出两种构式属于不同的构式,具有不对称性。第四章介绍造成两种构式不对称的理论原因。分别从标记论、主观化、语法化和焦点理论进行分析。最后是总结,概括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并指出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18)

王桂琼[8](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对外汉语语法项目教学——以疑问代词“什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料库建设在近廿年蓬勃发展,已经建成不少有利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语料库。本文以疑问代词"什么"的用法中各语法项目为例,详细阐释如何将语料库运用于语法项目教学。在编写教材、语法大纲的制定以及学生的语法习得情况等方面,语料库发挥了不可估量的辅助作用。通过实例应用的构想,针对现有语料库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未来服务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语料库应做出以下努力:一是针对现在语料库多而不精的问题,强调要注重质量,建立适合教师运用于教学的语料库和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语料库;二是要在建立注重国别化的语料库的同时,关注口语料库的建设,方便教师选择语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汉语语法教学。(本文来源于《2019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二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5-11)

赵睿艺[9](2019)在《现代汉语“疑问代词+V+不是V”构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疑问代词+v+不是v”构式由构件常项“疑问代词”、“不是”和构件变量“v”构成,属于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常见构式。本文通过对BCC语料库以及新浪网、百度搜索等搜索引擎中相关语料的分析,运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等方法,考察“疑问代词+v+不是v”构式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特征,并采用对比分析法将“疑问代词+v+不是v”构式与相似构式“疑问代词+v+都是v”进行比较研究。文章内容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综述部分,提出本文研究的语言现象,明确选题意义,阐述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说明本文的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首先对“疑问代词+v+不是v”进行构式界定,结合Goldberg提出的构式需要满足的叁大条件,验证“疑问代词+v+不是v”的构式属性。接着,对“疑问代词+v+不是v”构式的句法功能进行考察,如:哪些疑问代词可以进入该构式、变量“v”在音节类型以及时态方面各有哪些特点、哪些成分经常与构式共同出现、构式可以充当哪些句法成分、构式经常分布于哪些句型结构中等;第叁部分,对“疑问代词+v+不是v”的语义特征进行考察,如:“v”在构式中有怎样独特的语义特征、前后两个“v”的语义范围是否有所不同、该构式总体上具有的周遍义处于不同的语境条件下形成了哪些不同的语境义等;第四部分,首先对“疑问代词+v+不是v”构式的发展轨迹进行研究,结合皇甫素飞关于紧缩构式的相关理论可判定该构式由复句紧缩而成。接着,作为紧缩构式,“疑问代词+v+不是v”具有哪些特定的形式语义特点,我们研究其语块构成并且将构式公式化。随后,构式的生成需要内部和外部条件,我们试图找出构式生成的动因与机制。最后,从主观性、话题焦点和反意外范畴等方面研究“疑问代词+v+不是v”的语用特征;第五部分,将“疑问代词+v+不是v”构式与相似构式“疑问代词+v+都是v”对比分析综合考察,分析两者相同点与不同点。重点分析“疑问代词+v+不是v”构式在语用上的独特之处;第六部分,对论文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杨岚[10](2019)在《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承指用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承指用法,“承指”这个概念是邵敬敏(1996:234-235)提出的,指的是如下面这种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他干什么,我干什么。”他提出:承指性的“什么”句中,前一个“什么”表示任指,后一个“什么”表示承指,两者所指相同,后一句中的“什么”承前一句的“什么”而来,前后形成“倚变”关系。这里的“什么”,其实是指不同的疑问代词,即“Wh-”,本文将包含不同疑问代词的这类句式称为承指句。我们希望通过描写统计大量的语料,系统地描写承指句的句法、语义以及语体特征,观察在什么语境或条件下常出现这一句式,这一句式的语义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最后总结出疑问代词承指用法的使用规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论文思路、研究意义和方法,说明了本文的语料来源,而后从分类研究、叁个平面研究以及汉外对比研究叁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学界对于承指句这类句式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从叁个方面对疑问代词承指句做了分类。首先,以疑问代词的句法功能为依据,将承指句分成疑问代词充当相同句法成分(即前后两部分构式相同)的承指句和疑问代词充当不同句法成分的承指句(即前后两部分构式不同)两类。其次,以承指句的句型特征为依据,将承指句分为单句和复句,复句包含了单一复句、多重复句和紧缩句,欲以探讨承指句在句型上是否具有简短性特征。最后,以承指句的形式特征为依据,将其分类为有关系标记承指句、无关系标记承指句和省略句。有标记承指句进而分为典型关系标记句和次要关系标记句。第叁章主要考察承指句的语义特征。一方面,我们从承指句的整体出发,探讨出其内部语义,又从语义和形式两方面证明了承指句的非现实性特征。另一方面,我们把这一“非现实性”作为一个语义情态范畴,参考张雪平(2012)归纳出的非现实句语义系统,形成一套承指句这一类非现实句的语义系统,即证明其外部包含的多种语义有哪些,然后通过语料库的数据统计来确定具有哪些意义的承指句是属于该范畴的基本层次,哪些属于边缘层次。第四章我们采用定量定性的分析方法,从语体的角度考察了疑问代词承指句在谈话语体及各书卷语体中的主要分布情况及其原因,以及不同的承指句型、各种疑问代词的承指句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情况具有哪些规律。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根据本文的研究,总结了疑问代词承指句句法、句式、句型、形式、语义、语体语用上的本质特征,即本文的研究成果。同时点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疑问代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其方言属于晋语上党片长治小片。根据疑问焦点的不同,主要分为问人、问物、问指别、问处所、问时间、问程度、问性状、问原因和问数量等,除了疑问用法外,有些疑问代词还有任指、虚指等非疑问用法。这些基本上反映了晋语上党片的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疑问代词论文参考文献

[1].曹炜,王和.《左传》疑问代词句法语义特征探赜[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郭鸿燕.长子方言的疑问代词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19

[3].安丽卿.西宁话的反身代词和疑问代词[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9

[4].刘菲露,程鹏.汉语疑问代词的“去范畴化”考察[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

[5].彭伟明,张健雅.出土战国文献中复音疑问代词的语义功能[J].钦州学院学报.2019

[6].杨哲雨.《红楼梦》中疑问代词“什么”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7].郭志璞.“否定词+疑问代词+X”和“疑问代词+否定词+X”的不对称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8].王桂琼.基于语料库的对外汉语语法项目教学——以疑问代词“什么”为例[C].2019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二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19

[9].赵睿艺.现代汉语“疑问代词+V+不是V”构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10].杨岚.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承指用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6汉语疑问代词的不定用法的语义地...印尼留学生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母语者和印尼留学生疑问代词两大...印尼留学生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印尼留学生与母语者每个疑问代词疑问代词“怎么”的边缘语义的构...

标签:;  ;  ;  ;  ;  ;  ;  

疑问代词论文_曹炜,王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