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无之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有无,井田,玄学,黑格尔,井田制,柏拉图,婆罗门教。
有无之辨论文文献综述
章清[1](2019)在《“有”“无”之辨:重建近代中国历史叙述管窥》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年以来,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的成长,不但影响近代中国史学观念的变化,还改变了"存史"的方式。因此,治中国近代史的学者面对的既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也是史学观念与史学方法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其带来的影响是,历史书写所揭示的"有",往往是基于"普遍历史"所昭示的"目的论"立说;而过于关注这样的"有",舍弃的很可能是更为重要的"无",况且"无"所呈现的实际是另外的"有"。关注历史中"无"的一面,既可以突破"有"的樊笼,也有裨于呈现"无"所包含的"有",重建近代中国的历史叙述。(本文来源于《近代史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曹凌[2](2019)在《婆罗门教、佛教“有无之辨”的交集——《五百梵志经》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五百梵志经》最早为道安所记录,并被认为是一部失译经典。后代经录则多将其认为是中国人所撰的伪经。本文根据日本杏雨书屋所藏敦煌本,认为此经是一部翻译经典,其核心思想源自婆罗门教的古奥义书。在东晋时期由于本经中独特的从无生有的思想,它还曾被本无异宗的代表人物竺法深引为经据。此后本经还被改写作为《百喻经》的序分。改造者似乎受到了佛道论争中关于道和自然关系问题的辩论的影响,而对此经作了一些改动,由此显示佛教对道教的优位性。由此大致可推断这一改编过程可能发生在初唐或此后不久的时期。(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9年10期)
罗汉军[3](2017)在《柏拉图黑格尔的有无之辨——西方哲学的两座高峰》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希腊时代,柏拉图从理性直观角度运用对立统一方法,"化物为相",通过认知各个环节理性直观的心物之辩,通过事物的存在与不存在之辩(包括是非之辩、真假之辩、善恶之辩和有无之辨),构成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成为古希腊哲学的高峰。黑格尔继承、扬弃了柏拉图的理念辩证思辨和他的理念论哲学体系,批判吸收各个时代的哲学智慧,"化客为主",视主体为一切实体,创造性提出自我同一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之哲学思辨方法,特别是有无同一的有无之辨,构成具有真善美价值意义和理性辩证思辨意义的哲学体系,成为西方古典哲学的高峰,也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应该吸取的有机成分。(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魏学倩[4](2017)在《魏晋有无之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无”关系的辩论,贯穿了中国哲学发展史的全过程。魏晋时期的“有无”之辨,上承先秦道家思想中的“有”、“无”观,下启早期佛学在格义阶段的“空”论。“有无”之辨作为魏晋玄学的中心问题,与“言意之辨”、“名实之辨”、“名教与自然之辨”共同构成了魏晋玄学本体论体系,完成了中国哲学史上儒释道叁家的融合与互补,同时也顺应了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有无”之辨的发展脉络始终是与“道”并行的,“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用“无”指证“道”的“无形”、“无名”、“无声”、“无象”。经过了魏晋时期的“贵无”——“崇有”——“独化”,“道”与“自然”的关系也随着“有无”之间的关系论证不断变化,但其本质上还是向“道”与“自然”的回归。“有”、“无”观在宇宙生成论、本体论、方法论和人生修养论的方面都有所渗透,同时,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魏晋时期的有无之辨,融合了道家、魏晋玄学、早期佛学的相互融合,“有”、“无”作为哲学范畴,本身具有的延展性和包容性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本论文主要包括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道家思想与道家“有”、“无”观,是魏晋“有无之辨”的缘起;第二部分阐述魏晋玄学中的“有无”之辨,玄学时期的“有无之辨”是中国哲学史上谈论“有”、“无”最激烈的时期,详细阐述玄学的不同派别对“有”、“无”所持的不同观点,是文章的核心;第叁部分论述早期佛学传入之后,对“有”、“无”观的发挥。最后指出,魏晋时期的“有无之辨”是围绕天人问题而提出的,最终的落脚点在自然之境。魏晋“有无”之辨虽然在理论上存在缺陷,但作为魏晋玄学的重要问题,其产生的影响依然是深远的,“有无”之间追求的玄远意境,对自然的回归,对个体的觉悟,人性的解放都有深远的意义。魏晋时期对才性与玄理等问题的思考,都体现出魏晋士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文的关怀,“有”、“无”以及“自然”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有深刻的价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周书灿[5](2016)在《民国以来井田有无之辨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20年代自胡适否定井田制存在,开启井田有无之辨大讨论后,学术界对井田有无的总体倾向从20年代有无对垒、各持一端,到30年代对垒格局渐次打破、以否定为主,再到40年代在专业历史学家的积极参与下肯定论渐居上风,井田有无之辨不断沿着科学理性的轨道向前推进。从1949—1979年,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和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与古史分期问题讨论的推动下,井田制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与深化的崭新阶段。在政治因素的主导下,除了极个别否定论者艰辛固守外,绝大多数学者都肯定井田制的存在。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学术界对胡适《井田辨》的批判,融入了更多带有时代烙印的非学术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井田制的研究逐渐摆脱了新中国成立后政治主导下种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逐渐向着纵深方向推进。该阶段的井田有无之辨大体上呈现出肯定论者不断实现理论突破和否定论由沉寂再度趋于"活跃"两个颇为鲜明的特点,从而再度打破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政治因素主导下井田制肯定论"渐趋统一"的格局。部分学者关于井田、井田制名实之辨的理性反思,颇有助于重新审视20世纪20年代以来井田有无之辨长期难以打破僵局、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的症结之关键所在。在今后的井田制研究中,学术界应深入系统地清理20世纪20年代以来井田有无之辨的学术思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前人已有的丰富研究成果进行科学地批判与吸收,并不断发掘新材料,创新研究方法,以求最终科学破解井田有无问题的历史真相。(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罗丹[6](2015)在《有无之辨——玄学美学再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90年代初,刘纲纪《〈周易〉美学》提出玄学美学是同儒家美学、道家美学、楚骚美学、禅宗美学和人本美学并列构成中国美学六大思潮。而有无之辨,则又是玄学美学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有无之辨在美学研究中,还有很多的可探究之处。(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15年05期)
刘雅萌[7](2013)在《从“有无之辨”看儒玄思维方式的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有"、"无"问题的讨论集中体现了玄学看待宇宙万物的态度与方法。从"贵无"、"崇有"到"独化",玄学形成了一套与汉代经学推衍模式不同的内向式抽象思维的方法,突破了汉代以来儒学以阴阳五行为主体的宇宙间架,转而透过万物的外在表象探索其本质。虽然玄学在理论发展完成的过程中就已埋下了自我消解的种子,但其内向探寻本质的思维方式拓展了人们的思想空间与维度,仍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郭继民[8](2013)在《有无之辨:《道德经》首章句读破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古代经典,首要问题在于弄清句读,否则,将误解古人的思想。以《道德经》第一章为例,至今依然存在句读的困惑。 《道德经》存在叁种句读 就笔者所接触的《道德经》版本而言,其第一章断句主要有以下叁种。 第一种:(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3-07-15)
高梦娇[9](2013)在《从存在论的角度看王船山的有无之辨》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哲学的有无之辨很少像西方哲学一样单纯的就存在论存在,而仅仅将有无之辨作为论证其政治哲学、人生哲学、价值哲学的附属,由此否定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地位。笔者以为,“有”和“无”在中国虽然不是像西方哲学的“to be”这样的纯粹的本体论概念,但是也不能以此为理由认为中国哲学的有无之辨不涉及本体论层面的问题。事实上,王船山在存在论层面对有无之辨所做的研究就非常深入和详实,甚至在某些研究方法和观点上与西方哲学有着惊人的相似。如果一定要用西方哲学的标准来评判中国是否有哲学——虽然这种西方本位主义的评定标准本身就不值得借鉴——王船山对有无之辨的研究也足以回应这些质疑。基于这一前提,虽然有无之辨包涵本体、功夫、境界等丰富的内涵,本文也仅将视角着眼于存在论层面的有无之辨,对其他并不涉及。因此,下文凡提到有无之辨如不做专门说明,都特指存在论层面的有无之辨。笔者希望,本文能尽可能准确全面的还原船山存在论层面的有无之辨研究,并发掘其现代意义。本文对王船山有无之辨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对本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创新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给予一定的解释和说明。第二部分:先后从发生学和词源学的视角考察了“有”、“无”观念的缘起与演变。同时,还考察了王船山以前的中国哲学史上有无之辨问题的发展历程,从春秋道学到宋明理学,尽可能全面的梳理了前船山时期关于有无之辨的各种理论和观点。在此基础上,考察原始观念中“有”、“无”的起源和关系、厘清“有”、“无”概念的内涵和本意、梳理哲学史上有无之辨问题的产生和演变,从而明确王船山有无之辨研究的理论前提。第叁部分:对王船山的有无之辨的思想来源、发展阶段和理论构建进行剖析。首先,探究王船山有无之辨的思想来源,并将其归纳为“两批判、两继承”。船山作为有无之辨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渊源当然不止这四点,但是笔者以为佛老、横渠和易学对其影响最大,故在本文的写作中主要阐发了对这四者的批判继承;其次,笔者从纵向上梳理王船山有无之辨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叁个阶段,即:32岁之前漂泊动荡的自省阶段、33至66岁批判吸收的积累阶段、67至73岁融汇贯通的大成阶段;最后,笔者对王船山有无之辨做了横向的解剖,阐明了王船山有无之辨的存在论基础和批判路径,并在其存在论的大框架下梳理出王船山有无之辨的基本概念、内涵和论点,并对“幽明”、“诚”、“共有”等核心概念和“有无皆诚”、“体用胥有”、“可依者有”、“万有皆变”等关键论点做了专门论述。第四部分:对比研究。通过与中国传统哲学中部分流派和思想家的有无之辨、西方部分有代表性的存在论、印度哲学中的有无问题做横向对比,分析各派有无观异同,揭示船山有无之辨的特点和与其他理论的共通性。第五部分: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哲学史研究方法为指导,评价王船山有无之辨的历史作用和理论得失。船山通过对两千多年来有无之辨问题的全面反思和总结,终结了中国哲学的有无之辨问题。他从有无的名实关系混淆和认识局限等层面,运用接近现代西方语言哲学以分析为武器的批判手段,将有无之辨的核心词汇“有”、“无”转化为“幽明隐显”,进而破除了有无之辨的内在矛盾,放松了存在的本体论承诺标准。同时,他对“有”本身的形而上学反思和对“有”类的划分也极具前瞻性。当然,王船山的有无之辨仍然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理论产物,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不能一味的夸大其意义和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高新民,王世鹏[10](201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无之辨”》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无之辨历来都为中外哲学所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其特殊需要出发,对"非存在"的用法和意义进行了梳理,区分了"绝对的非存在"和"相对的非存在",并形成了其富有辩证色彩的非存在思想。马克思辩证的存在—非存在观体现在对人、劳动、精神观念等具体范畴的分析当中,它揭示出,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存在和非存在,它们是相对的,始终只能作为矛盾统一体的双方出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无之辨",克服了以往有无之辨和非存在研究的各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化解了有无之辨的一些常见难题,对于本体论、认识论研究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期刊2013年01期)
有无之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五百梵志经》最早为道安所记录,并被认为是一部失译经典。后代经录则多将其认为是中国人所撰的伪经。本文根据日本杏雨书屋所藏敦煌本,认为此经是一部翻译经典,其核心思想源自婆罗门教的古奥义书。在东晋时期由于本经中独特的从无生有的思想,它还曾被本无异宗的代表人物竺法深引为经据。此后本经还被改写作为《百喻经》的序分。改造者似乎受到了佛道论争中关于道和自然关系问题的辩论的影响,而对此经作了一些改动,由此显示佛教对道教的优位性。由此大致可推断这一改编过程可能发生在初唐或此后不久的时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无之辨论文参考文献
[1].章清.“有”“无”之辨:重建近代中国历史叙述管窥[J].近代史研究.2019
[2].曹凌.婆罗门教、佛教“有无之辨”的交集——《五百梵志经》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3].罗汉军.柏拉图黑格尔的有无之辨——西方哲学的两座高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4].魏学倩.魏晋有无之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5].周书灿.民国以来井田有无之辨综论[J].河南社会科学.2016
[6].罗丹.有无之辨——玄学美学再探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
[7].刘雅萌.从“有无之辨”看儒玄思维方式的转化[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8].郭继民.有无之辨:《道德经》首章句读破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
[9].高梦娇.从存在论的角度看王船山的有无之辨[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0].高新民,王世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无之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