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熠城(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龙岩36402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000-01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重技术轻人文教育,课程设置脱离社会需求等方面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该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进行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环节入手形成系统的工程,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适应时代、适应社会、适应国际的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视野高等职业教育问题改革
一、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是我国教育长期以来采取的应试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素质教育则是严格遵循教育规律,以全面提高学生群体的基本素质、发展其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个性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因此,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质疑的,是一种历史必然。[1]高等职业素质教育思想的产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和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为了应对这种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除了科技素质外,文化、历史、哲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素质是每个大学生建立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完善思维结构和激发创造潜能的基础。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和弱化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导致相当一批高职学生缺乏完整、系统的科技和人文素养,缺乏创造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这种不足和缺陷无疑将大大削弱其在竞争社会中的活力。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素质教育目前,我国高等职业素质教育已逐步推进。[2]
所以,高等职业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是外部环境和内部要求决定的。进行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新形势的要求,知识经济的要求,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目前国家需要的复合型的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进行素质教育也是内在发展的需要。
二、素质教育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连续几年的大规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扩招,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脱节现象,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不是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而是按自己的所能办学,因此,造成一方面社会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或缺,另一方面大量不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没有就业市场。
2.忽视学生个性发展。近代以来,学校逐渐演变成为“教育工厂”:对人的培养采用了“批量化”的方式,人的个别差异不再受到重视,按照统一的规格“笔试”来“检验”产品。这种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方式普遍存在着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意愿的现象,教学过程也成了学生被迫学习的过程。
3.重专业技术轻人文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文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出现了文理分割、重理轻文、重工轻理、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文课程缺乏、文化陶冶不够,缺乏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精华的基本了解,缺乏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缺乏对外来文化的鉴别能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1.教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脱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方法单一、手段落后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教学仍然是一个被控制的过程,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只是跟上教师的思路,理解教材的内容,训练学生的是求同思维。学生被动的听课,被动的思考,相关的讨论与实践机会很少,有的甚至没有。
2.以课堂为中心,与社会发展实践相脱离。教育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是不应开脱离实践的。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还停留在从课本到课本的讲授阶段,很少涉及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不够了解社会,不够了解国情,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弱,毕业之后不能完全适应工作岗位等问题。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学科本位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制约了新的教学方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没有完全摆脱学科体系,某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尽管改革力度较大,但在课程内容构建以及整体结构上仍然带有学科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基本是本科课程的压缩,课程改革没有明显的进展。学科体系的课程与教材往往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在思想观念上就给新教学法的引进带来很大的障碍。
2.文化课程设置不合理。一是文化基础课程体系基本沿袭学科课程体系;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其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有的甚至是脱节的。二是文化课课程目标不能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课一味追求学科的系统性,这就使得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产生背离。三是文化基础课程未能发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效能;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研究重点,主要是集中在以专业课为核心的层面上,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往往是从专业课程的改革开始,以牺牲文化基础课而告终。
三、从素质教育的视角改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
(一)改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1.产学结合,校企结合。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要与相关行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努力做到“双向参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以便学生能够顶岗实习。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争取建立工学交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样既为学生掌握必要的职业训练和做好就业准备提供了条件,又可以把在工作岗位上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学校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会生存在中国》一书中强调:“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3]因此,我们必须逐步改变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的倾向,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力求达到主体与主导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共鸣,学法与教法的共振,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认识和情感的同步发展,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与效率,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创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
1.建立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体系。借鉴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纵条式课程体系结构的经验,在突破“三段式”结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新结构方面做出大胆的改革。在整体上变“三段式”为“三条式”:一条为公共课,包括高等普通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课程;一条是专业理论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专业理论和为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的相关理论课程;一条是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校内技术技能基础素质训练和在生产一线顶岗实训课程。这三类课程组成三条线,纵向并行,在校三年之内连续不断线,这样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养成十分有利。
2.设置适当的文化课程。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应以体现素质教育和谐发展特性,突出基础性和层次性为目标。课程结构采用模块式结构,由三个模块组成:文化素质“三基”必修课模块、扩展文化素质的选修课模块以及隐性课程模块。“三基”必修课的教学以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课程内容分等级,以满足不同文化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1.造就一支“双师型”和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专兼职教师队伍,采用外聘内训的方法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外聘”一是调进,一是聘请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和教学评估师,包括聘请技师和高级技工担任技能实训教学等,选调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内训”是定期派出本校教师出国接受培训,去企事业单位学习、调研,顶岗参加实习和见习以取得双师资格。与此同时,也要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系统教师职务评审制度,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注重实践性,逐渐向一专多能型教师倾斜等。
2.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4]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离不开教师创新意识的确立。首先,高等职业教师要打破自身的封闭性,不断学习、吸收各种相关知识,努力加强对边缘学科知识的了解与学习,加强横向联系,活跃学术交流,不断将新知识融入自己的专业中,认真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事物,将创新教育的思想及方法体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其次,应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如果教师自己不了解当代科学前沿,没有从事科研的亲身经历,不具备开拓创新精神,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便只能传授书本知识,而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来。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重技术轻人文教育,课程设置脱离社会需求,教师缺乏创新性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高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很难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该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进行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师培养等各个环节入手形成一个系统的工程,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适应时代、适应社会、适应国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昌海.国民素质与教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249页.
[2]周太良.高校应做素质教育的典范.河南日报.2000年5月11日.
[3]郑应通.学会生存在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1页.
[4]周远清、季羡林.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4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