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烟叶培养论文-余金恒

鲜烟叶培养论文-余金恒

导读:本文包含了鲜烟叶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鲜烟叶,外源酶,生理特性,化学成分

鲜烟叶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余金恒[1](2009)在《外源酶制剂应用于鲜烟叶及粉碎培养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外源酶制剂对烤烟鲜烟叶生理特性和打碎培养后的影响,分为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两部分。田间试验于2007-2008年在河南许昌和洛阳两地进行,研究了大田期喷施外源酶制剂对鲜烟叶生理特性的影响;室内试验主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鲜烟叶打碎培养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微波处理对打碎培养的影响。结果如下:1田间试验方面:①喷施外源酶制剂处理的烟叶,色素代谢变化总体趋势为成熟前期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色素含量整体上升,然后随成熟时期的推进而下降。所有喷施酶制剂处理均于喷施后7天达到最大值,喷施后21天含量最低,且其色素含量均低于对照。单喷一种酶时,无论是烟叶中叶绿素还是类胡萝卜含量均以喷施B处理的较低,特别是喷施高浓度B最低;喷施混合酶的各处理以A2B3最低。田间喷施酶制剂的烟叶比未喷施的烟叶成熟落黄提前。②喷施21d后,单因素喷施处理的淀粉酶活性高低顺序为:A3>A2>A1>CK>B1>B2>B3;喷施的混合酶处理烟叶中的淀粉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增幅最大的分别是A2B3(65.4%)、A3B1(60.0%)、A3B2(51.55%)。喷施的各处理烟叶中蛋白酶的活性在测定时期整体呈上升趋势,喷施淀粉酶的叁个处理与对照差异不大,无明显规律,说明喷施淀粉酶后对烟叶中蛋白酶的活性影响不大,而喷施蛋白酶的叁个处理和混合酶制剂处理中烟叶中的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说明喷施蛋白酶后可以提高烟叶中蛋白酶活性,有利于烟叶中蛋白质的降解。③在检测时期内,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烤烟下部烟叶中淀粉含量逐渐升高,至喷施后14d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降解;而总糖含量变化趋势为:随烟叶的成熟而一直升高,到喷施后21d达到最大值。喷施A处理可以促进烟叶中淀粉降解,以高浓度的效果表现较好,例如喷施的A2处理,烟叶淀粉含量比对照降低6.82%,总糖含量增加10.5%。而喷施B处理反而抑制了烟叶中淀粉的降解;喷施的混合酶处理整体上优于单因素处理,以A3B2、A3B1效果较好;田间喷施中性蛋白酶,可有效降解烟叶中的蛋白质,以高浓度的效果表现较好;例如喷施的B3处理,烟叶蛋白质含量比对照降低31.5%,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29.2%。喷施的混合酶处理整体上与单喷B因素处理差异不大,以A3B2、A2B2效果较好。2室内试验方面:④结果表明: EDTA、植酸、柠檬酸及抗坏血酸的用量均能抑制烟叶褐变,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 C>D>B>A;A2B3C3D3为最佳抗氧化剂工艺条件,此外通过放大试验初步验证了抑制剂工艺条件的可行性。⑤加酶量(A)是影响评吸质量的最主要因素,A3为最佳加酶量,温度以B3为最好,C2为最佳培养时间。⑥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推进,烟叶中一些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蛋白质、细胞壁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且前期(0-18×)下降速度较快,降幅较大;后期(18-36×)下降稍迟缓,且降幅也较小,总糖、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多。总氮、烟碱随培养进程的推移递减,但降幅都不是很明显。不同添加物质处理对鲜烟叶培养后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明显不同,总体上分析抗氧化剂和外源酶协同作用使T3的效果最好,T2优于T1,对照最差。⑦在鲜烟叶打碎后培养前,用频率为2450 MHz的微波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蛋白质、总氮等含氮化合物的含量,加速淀粉降解,对淀粉的转化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提高了总糖含量;对烟碱含量影响不明显。此外叁个微波处理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着低于对照。⑧冻干处理的各项化学指标比烘干处理效果较理想。无论是淀粉、蛋白质、总糖、还原糖还是总氮、烟碱含量均以冻干处理最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王梦抒[2](2009)在《微生物制剂应用于鲜烟叶及粉碎培养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微生物制剂对鲜烟叶生理特性、化学成分的影响和对鲜烟叶粉碎培养的质量的影响。大田试验于2007~2008在河南许昌进行,研究了大田期喷洒微生物制剂对鲜烟叶生理特性、化学成分的影响;烟叶粉碎培养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鲜烟叶粉碎培养期间最佳抗氧化剂工艺条件、鲜烟叶粉碎培养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处理对鲜烟叶粉碎培养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随烟叶生育期的发展,喷洒菌剂的烟叶色素含量变化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所有处理在喷洒菌剂后7d达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21d含量最低,均低于对照。所有处理中,叶绿素含量以处理A1B3最低,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处理A2B3最低。大田期喷洒菌剂的烟叶比对照烟叶外观表现略黄。2.喷洒菌剂后烟叶淀粉酶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不同处理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不一样;单一喷洒菌剂B处理的淀粉酶活性均高于CK,且浓度高的处理效果较好,混合菌剂处理A1B3和A1B2的淀粉酶活性高于CK,其他处理均低于CK。3.喷洒菌剂后各个处理的蛋白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其中处理A3达到最高值,以下依次是处理A3B3、A3B2、A2,均高于CK,单一喷洒高浓度菌剂A的效果比较明显。4.随着烟叶的成熟,喷洒菌剂后鲜烟叶淀粉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喷洒14d时达到最大值,除处理A2B1、A3B1外,其他处理淀粉含量均低于对照,所有处理中A1B3效果最好,其淀粉含量降解了16.8%,处理B3次之,高浓度的菌剂B对鲜烟叶淀粉的转化效果较好。而总糖含量在检测期内呈上升趋势,21d时达最大值,各处理均高于CK,处理A1B3效果最好,其总糖含量增加了18.9%,以下依次为处理A2B3、A1B2、B3,混合菌剂的处理效果整体上好于单因素处理。5.喷洒菌剂A、B有利于鲜烟叶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处理A3B1效果最好,降解达22.9%,其次是处理A2B1,降解量22.5%;鲜烟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烟叶的成熟呈下降趋势,处理A3B1含量增加了17.8%,其次是处理A2B1,含量增加了23.6%。6.鲜烟叶粉碎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的研究表明:EDTA(C)、植酸(D)、柠檬酸(B)、抗坏血酸(A)均能明显的抑制烟叶的褐变,影响因素依次为: C>D>B>A;即A2B3C3D3组合为最佳抗氧化剂工艺条件,放大试验初步验证了抑制剂工艺条件的可行性。7.鲜烟叶粉碎培养的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表明:本试验设计的菌剂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叁个因素中,菌剂A与B比例以1:2、培养温度45℃、培养时间36×为最佳工艺条件。8.外源菌剂对烟叶粉碎培养后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烟叶中一些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总糖、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升高,总氮、烟碱呈递减的趋势,但降幅不明显。抗氧化剂和外源酶协同作用的处理T3使烟叶粉碎培养的主要化学成分更加协调。9.微波处理对粉碎烟叶培养后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用频率为2450 MHz的微波处理粉碎后的鲜烟叶,可使蛋白质、总氮等含氮化合物的含量稍有降低,促进淀粉的转化,提高总糖含量,但对烟碱含量影响不明显。10.干燥方式对粉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鲜烟叶粉碎培养后采用冻干的处理方式,其主要化学成分如淀粉、蛋白质、总糖、还原糖、总氮和烟碱含量均高于烘干处理。(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李伟[3](2007)在《外源添加物对鲜烟叶粉碎后培养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下的外源添加物Ⅰ对鲜烟叶粉碎培养过程中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剂量和种类的外源添加物Ⅱ对鲜烟叶粉碎培养后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了鲜烟叶粉碎培养后,不同干燥方式对烟叶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鲜烟叶粉碎培养过程中,培养体系的pH值随时间的变化一直是变大的,尤其在24h内增加较为明显,12h后其培养体系由弱酸性逐步转变为弱碱性。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的变化趋势都是先增大后减小的: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是一直在降低的;而MDA含量变化与多酚氧化酶变化相反,是一直在增大的;维生素C含量有减少的趋势,但在36h时有一个小幅度的上升。2.浓度为2×的处理A对培养体系的pH值有一定减缓其增大的趋势,能防止培养体系的弱酸环境有较大的改变。浓度为1×和2×的处理A有一定延缓PPO下降的作用,浓度为2×和3×的处理A有一定防止叶绿素降解的作用,浓度为2×的处理A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培养体系的MDA增大。我们还发现浓度为3×和5×的处理B、低浓度的处理D、浓度为10×的处理C均对生理指标有较好的作用效果,对鲜烟叶粉碎培养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3.添加物Ⅱ的a处理加入使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随培养温度的升高呈不断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0℃时各a处理有较强的作用效果,高剂量的a处理有利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提高。b处理对淀粉含量随培养温度的升高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总糖和还原糖呈升高的趋势,高剂量的b处理有利于淀粉含量的降解。c处理对游离氨基酸含量随培养温度的升高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剂量的c处理以及合理的作用温度(30℃)能降解大部分的可溶性蛋白,此时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d处理的加入造成了随培养温度的增加总糖含量变大后变小,还原糖含量不断降低的趋势,淀粉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40℃时的培养温度下有较好的降解效果。e处理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与d处理的大致规律一致,但在40℃时有较好的效果。4.不同的复合添加物Ⅱ对鲜烟叶粉碎培养后化学成分的影响不尽相同。复合物A和E处理能给在一定程度上降解烟叶中的含氮化合物,并使之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而B和c的效果最差。其中A3处理后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且在40℃培养温度下含量最高。A处理和C处理对淀粉的降解有较好的效果,且在低温培养条件有利于淀粉的降解。复合物D在高温条件下其降解可溶性蛋白较多,而E和F处理则正好相反。5.冻干处理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最小,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明显呈现负相关,其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而用烤箱烤干的处理其可溶性蛋白与游离氨基酸含量比例比较协调。烘烤干燥处理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总氮含量,冻干处理后的总氮含量较高。鲜烟叶粉碎培养后的总糖含量比烟叶不经培养而直接冻干的总糖含量要高一点,淀粉含量要低,各处理的还原糖含量均是烤干>烘干>冻干。6.鲜烟叶粉碎培养能提高烟叶苯丙氨酸类香气物质的含量,而冷冻干燥处理条件下的烟叶苯丙氨酸类香气物质含量最低,其中苯乙醛的含量在四种物质中含量最高。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含量是以直接冻干的处理含量最低。在类胡萝卜素类香气物质中,加水粉碎后的冻干以及烘干处理的香气量均较大,形成了较多的香气物质。而直接冻干处理香气量最小,表现最差。在烘烤过程中特殊的环境有利于茄酮的产生,烤干处理的茄酮含量最高,而冻干各处理的茄酮含量均较低。冻干处理新植二烯含量较高,而加水培养后其含量并没有提高,培养后冻干或烘干处理其香气物质总量是提高的。(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07-06-01)

鲜烟叶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研究了微生物制剂对鲜烟叶生理特性、化学成分的影响和对鲜烟叶粉碎培养的质量的影响。大田试验于2007~2008在河南许昌进行,研究了大田期喷洒微生物制剂对鲜烟叶生理特性、化学成分的影响;烟叶粉碎培养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鲜烟叶粉碎培养期间最佳抗氧化剂工艺条件、鲜烟叶粉碎培养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处理对鲜烟叶粉碎培养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随烟叶生育期的发展,喷洒菌剂的烟叶色素含量变化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所有处理在喷洒菌剂后7d达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21d含量最低,均低于对照。所有处理中,叶绿素含量以处理A1B3最低,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处理A2B3最低。大田期喷洒菌剂的烟叶比对照烟叶外观表现略黄。2.喷洒菌剂后烟叶淀粉酶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不同处理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不一样;单一喷洒菌剂B处理的淀粉酶活性均高于CK,且浓度高的处理效果较好,混合菌剂处理A1B3和A1B2的淀粉酶活性高于CK,其他处理均低于CK。3.喷洒菌剂后各个处理的蛋白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其中处理A3达到最高值,以下依次是处理A3B3、A3B2、A2,均高于CK,单一喷洒高浓度菌剂A的效果比较明显。4.随着烟叶的成熟,喷洒菌剂后鲜烟叶淀粉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喷洒14d时达到最大值,除处理A2B1、A3B1外,其他处理淀粉含量均低于对照,所有处理中A1B3效果最好,其淀粉含量降解了16.8%,处理B3次之,高浓度的菌剂B对鲜烟叶淀粉的转化效果较好。而总糖含量在检测期内呈上升趋势,21d时达最大值,各处理均高于CK,处理A1B3效果最好,其总糖含量增加了18.9%,以下依次为处理A2B3、A1B2、B3,混合菌剂的处理效果整体上好于单因素处理。5.喷洒菌剂A、B有利于鲜烟叶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处理A3B1效果最好,降解达22.9%,其次是处理A2B1,降解量22.5%;鲜烟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烟叶的成熟呈下降趋势,处理A3B1含量增加了17.8%,其次是处理A2B1,含量增加了23.6%。6.鲜烟叶粉碎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的研究表明:EDTA(C)、植酸(D)、柠檬酸(B)、抗坏血酸(A)均能明显的抑制烟叶的褐变,影响因素依次为: C>D>B>A;即A2B3C3D3组合为最佳抗氧化剂工艺条件,放大试验初步验证了抑制剂工艺条件的可行性。7.鲜烟叶粉碎培养的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表明:本试验设计的菌剂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叁个因素中,菌剂A与B比例以1:2、培养温度45℃、培养时间36×为最佳工艺条件。8.外源菌剂对烟叶粉碎培养后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烟叶中一些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总糖、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升高,总氮、烟碱呈递减的趋势,但降幅不明显。抗氧化剂和外源酶协同作用的处理T3使烟叶粉碎培养的主要化学成分更加协调。9.微波处理对粉碎烟叶培养后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用频率为2450 MHz的微波处理粉碎后的鲜烟叶,可使蛋白质、总氮等含氮化合物的含量稍有降低,促进淀粉的转化,提高总糖含量,但对烟碱含量影响不明显。10.干燥方式对粉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鲜烟叶粉碎培养后采用冻干的处理方式,其主要化学成分如淀粉、蛋白质、总糖、还原糖、总氮和烟碱含量均高于烘干处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鲜烟叶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1].余金恒.外源酶制剂应用于鲜烟叶及粉碎培养效应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

[2].王梦抒.微生物制剂应用于鲜烟叶及粉碎培养效应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

[3].李伟.外源添加物对鲜烟叶粉碎后培养的影响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

标签:;  ;  ;  ;  

鲜烟叶培养论文-余金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