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脏,模型,异位,大鼠,动物,小鼠,套管。
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肖宗宇,汪继[1](2019)在《连续缝合端侧吻合技术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经典Ono式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进行改良,建立SD-Wistar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并探讨相关显微外科手术操作技巧。方法 SPF级雄性SD及Wistar大鼠各50只,全身麻醉后取SD大鼠心脏作为供心,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5mm处切断胸主动脉作为供血动脉,将左肺动脉作为供心静脉。受体采用Wistar大鼠,充分游离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选择左肾动脉远心端约5mm附近的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作为吻合口部位,将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的吻合口部位置于不同平面。采用连续缝合的方式分别将供心胸主动脉、左肺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进行端侧吻合。结果通过该方法建立腹腔异位心脏模型,每例SD-Wistar心脏移植模型总手术时间(60±10)min,其中供心切取时间(10±3)min,受体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游离时间(4±2)min,血管吻合(12±5)min。实验动物术中及术后分均无死亡,术后所有供心全部复跳。2例供心在术后第3天出现搏动减弱,于第5天出现供心停跳。其余大鼠术后1周观察仍存在规律心跳。结论经改良成功建立了SD-Wistar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孟小琳[2](2018)在《大鼠腹腔心脏异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瑞香素在术后抗免疫排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免疫抑制药物是一类临床上被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药物,在人类与动物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器官移植已成为极其普遍的治疗手段,但其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成为移植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近几年的研究中显示,瑞香素对淋巴细胞具有免疫抑制效果,但未有实验从调节性T细胞的角度来证实其对免疫排斥有抑制作用。因此,本研究将以异种大鼠腹腔异位移植为模型,术后给予瑞香素的药物治疗,通过检测术后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来探究瑞香素的免疫抑制效果。以此开辟免疫抑制剂药物的新方向,为治疗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瑞香素(Daphnetin DAP)是一种植物来源的香豆素二羟基化衍生物,从名为长白瑞香的植物中提取的有效化合物。瑞香素以其抗血栓,抗炎和抗氧化活性而闻名。它已被临床用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和发热等疾病。此外,瑞香素在体外显示出显着的抗癌作用并能抑制激酶活性。瑞香素还能够在不同的恶性细胞系中产生显着的抗增殖活性。通过这些发现表明瑞香素具有潜在的免疫抑制功能。本实验采用大鼠心脏异位移植模型,选用Wistar大鼠和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其中供体Wistar大鼠15只、受体SD大鼠15只,分别随机分为3组。A组术前12小时及术后每天腹腔注射瑞香素4mg/kg,在术后5d、7d时采集样品;B组术前12小时及术后每天腹腔注射环孢素10mg/kg,在术后5d、7d时采集样品;C组空白对照术前12小时及术后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在术后5d、7d时采集样品。术后观察大鼠精神状态,进行血液学检测。在术后5d、7d采集外周血和脾脏,检测CD4~+CD25~+Treg细胞含量、Foxp3基因的表达量、IL-10含量。实验结果显示瑞香素在4mg/kg的剂量下腹腔注射8d,不会引起大鼠的肝肾损伤,并且有一定抗炎作用。瑞香素可以提高器官移植后大鼠体内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含量,从而起到抗免疫排斥的作用。与临床上常用的环孢素A相比,瑞香素具有副作用少,且可提高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含量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王巍,扬梁,杜正文,杨祝,梅红[3](2018)在《一种改良的套管式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Cuff法("袖套"法血管吻合术)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的基础上,改良出一种效果更稳定、个体差异更小、术程更简易的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制备供体时直接阻断下腔静脉并同时4℃肝素灌注,后立即剥离供心置于冰盘上冷却停跳。在移植过程中使用套管法吻合肺动脉与颈外静脉,主动脉与颈总动脉,将心脏总缺血时间降低到8min以内。结果:模型较以往方法术程明显缩短,手术难度降低,移植物热缺血时间<1min,并使每次手术间冷缺血时间变得稳定可控,续重复C57BL/6J小鼠同系移植20对,24h存活率为97%,14d后移植物窦性跳动的18对,成功率为90%,大大高于缝线法颈部移植和腹部移植术式。结论:本文介绍的模型较传统模型更为简单、快速、稳定、可靠,可以广泛推广。(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8期)
宋少华,徐春扬,郭猛,刘芳,丁国善[4](2018)在《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与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并改进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为器官移植免疫学研究提供支持。方法选取C57BL/6小鼠为同系移植供、受体和同种移植受体,BALB/c小鼠为同种移植供体。将供体心脏的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分别与受体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建立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并对受体准备、供体心脏摘取和修整以及血管吻合技术加以改良,观察改进后的手术效果并分析其优势。结果预实验完成50对。正式实验同系间移植完成20对,成功17对,成功率为85.0%;同种间移植完成15对,成功13对,成功率为86.7%。模型总成功率为85.7%(30/35)。受体血管吻合前准备时间平均为(11.2±2.5)min,供体心脏摘取和修整时间平均为(13.6±3.3)min,供、受体血管吻合时间平均为(21.7±3.5)min。结论改进的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具有简便、成功率高等优点,为进一步移植免疫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胡定辉,李鸿雁,刘尊涛,杜琎,李航[5](2018)在《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行的大鼠腹腔同种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选用40只SD大鼠作为供体和受体,随机分为A、B两组,在Ono创建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基础上,对麻醉方法、供心摘取、受体准备、吻合方法等进行了部分改进,术后统计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结果正式实验20例存活14例,存活率70%。术中吻合口出血致死1例;术中移植心脏复跳后停跳l例;术后24h死亡4例,供心阻断时间为(30±5)min,手术时间为(50±5)min。结论对经典的Ono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手术步骤和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后,降低了建模的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供体心脏保护好,手术成功率高。(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余春俊,王贤灿,戴仕林,吴伟,尚玉强[6](2017)在《单术者制作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操作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单术者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为初学者提供详细的操作经验。方法选用雄性供体(Wistar)、受体(SD)大鼠68对,术前供、受体同时麻醉,受体备8/0线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血管阻断,阻断背侧分支血管。供体左、右上腔静脉分别与肺门环扎,断升主动脉后灌注停跳液,游离肺动脉,穿横窦断肺动脉,冲洗心房,分离供体心脏。受体腹腔血管适当切口,6点与12点处褥式缝合,动脉连续缝合,静脉单针缝合,排气,再灌注。记录操作时间,行HE染色、检测CD_3、IL-1β及外周血CD_4~+T、CD_8~+T细胞。结果单术者行68例手术,手术时间(58.8±4.5)min,动、静脉吻合时间分别为(7.6±2.2)min和(13.5±4.2)min,供心总缺血时间(31.8±4.5)min,成功率为88.2%,术后第3、5天排斥反应较重,心肌组织间CD_3、IL-1β高表达,术后第1天起外周血CD_4~+T、CD_8~+T细胞逐渐增多。结论通过充分准备与熟练操作,单术者可实施成功率稳定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本文来源于《局解手术学杂志》期刊2017年09期)
张玉珠[7](2017)在《同种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和常山酮抗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常山酮(Halofuginone HF),又名卤夫酮,是从中国草本植物常山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近年来,HF具有广泛的有益的生物活性。研究发现,HF不仅仅具有抗球虫的作用,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有研究已经表明,HF在多种器官移植手术中可以有效的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及受体的存活率。然而,HF在抗免疫排斥反应中对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没有研究。由于HF的药用价值不断的被研究证实,本文将通过HF在同种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术术后,受体在抗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和讨论,本研究将为寻找治疗免疫排斥反应和解决器官移植中免疫排斥的方法提供部分理论依据。本实验的设计方案,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成功建立同种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者总结了成功建立此模型的心得以及经验。本实验,通过HF作用于模型来分析HF在同种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手术中对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将24只供体Wistar大鼠、24只受体SD大鼠各分组分为两组,A组移植手术前叁天,手术后四天经口给予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共12例;B组在移植手术前叁天,手术后四天20mg/kg/d HF经口给药,作为给药组,共12例。术后每天观察和评估受体大鼠,通过B超、心电图,触诊观察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以及搏动状况,在术后3d、5d、7d采取移植物做HE染色,观察心肌的损伤以及炎性细胞的浸润,在术后5d、7d,分别取A、B组的外周血、脾脏以及淋巴结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n Treg)的表达量。在术后第5d、第7d,分别取A、B组的脾脏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脾脏中Foxp3~+的表达量。术后每天观察和评估结果:A组对照组,术后受体当天精神状态良好,进食进水正常,移植心脏搏动强而有力,心率约200次/min;术后第3d。受体反应以及饮食量减少,活动量也相对减少,取供心观察心脏部分开始变黑,心搏动减弱;术后第5d,受体反应同第3d,甚至反应更加迟钝,取供心肉眼观察颜色暗红发黑。B组给药组。术后受体当天精神状态良好,进食进水正常,移植心脏搏动强而有力,心率约200次/min;术后第3d、第5d状态同当天,分别取供心观察发现颜色无暗红,外观鲜红,无明显血栓及坏死组织。HE染色结果:第3d、第5d、第7d的心脏病理切片结果显示,A组空白组,低倍镜下观察,心肌损伤越来越严重,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高倍镜下,心肌细胞肿胀、空泡变性严重。B组给药组,低倍镜下显示,心肌整体病变比空白组轻,心肌间可见炎性细胞的浸润也有水肿。在高倍镜下发现,偶见空泡变性,水肿较空白组轻,炎性细胞较空白组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在术后第5d、第7d分别对A、B两组大鼠采集淋巴结、脾脏、外周血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结果发现CD4~+CD25~+n Treg在淋巴结和脾脏有明显的的升高,在外周血中有明显下降。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在术后第5d、第7d分别对A、B两组大鼠采集脾脏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给药组脾脏中表达的Foxp3的基因表达量比空白组高,且显着。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同种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手术模型,常山酮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手术模型中具有抗免疫排斥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刘士强[8](2017)在《一种异位心脏联合异体复合组织同期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背景:近十几年来,复合组织移植(Composite Tissue Allotransplantation,CTA),包括颜面移植,腹壁移植,手移植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但是,由于复合组织移植大多是为了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而非拯救生命所必须,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带来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大范围应用。而内脏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SOT),如心脏、肝脏、小肠等,作为器官衰竭终末期患者常规治疗手段,具有庞大的患者群体,全球每年进行各类内脏器官移植10万例以上,累积实施已经达到数百万例,等待实施的患者更是不计其数。在这个庞大群体中,有一部分患者可以同时实施复合组织移植进一步提升生存质量。例如,部分内脏器官移植的患者存在创面闭合的难题,同时进行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成为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小肠、肝脏等内脏器官联合复合组织移植的临床应用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效果。然而内脏器官与复合组织联合移植后在免疫排斥反应中相互影响以及机制仍不清楚,必须构建复合组织与内脏器官联合移植的动物模型。小鼠模型具有很多优点:H-2抗原系统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相近,基因背景清楚,转基因、敲除品系广泛,各类抗体制剂、分子探针种类繁多,成本低廉,容易饲养。但是小鼠血管口径很细,管壁很薄,常规的血管缝合技术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血管吻合的问题。我们采用了Cuff套管技术,降低了血管吻合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多种器官移植动物模型,如心脏、肾、肝脏、胰腺、小肠等早已产生,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器官移植免疫及生理的认识水平。心脏移植是研究内脏器官移植免疫学问题最常用的模型,其血管蒂粗大,含有多个血管分支可作为血管桥,且术后监测简单。而血管化的皮瓣相对于无血管蒂的皮片移植,更贴近临床移植的复合组织。因此我们经过实验研究构建了小鼠心脏联合皮瓣同期移植模型。实验目的:1.通过解剖学观察研究相关血管走行,构建小鼠心脏移植模型以及小鼠皮瓣移植模型,并初步研究两种器官移植后排斥规律。2.在前期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小鼠颈部心脏联合皮瓣同期移植模型,并与小鼠颈部心脏联合腹股沟部皮瓣同期移植模型比较手术时间差异。实验方法:1.心脏移植模型:将供体心脏移植至受体颈部,为颈部受区血管进行Cuff套管,供体心脏主动脉与受体右侧颈总动脉相吻合,肺动脉与受体右侧颈外静脉相吻合;皮瓣移植模型:将供体腹股沟皮瓣移植至受体颈部,为皮瓣股动脉股静脉套管后分别与受体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吻合。同系移植组在C57BL/6小鼠间进行,异系移植将Balb/c作为供体,C57BL/6作为受体。异系移植分为叁组:A组移植后不用免疫抑制剂;B组移植后使用1mg/kg雷帕霉素;C组移植后先使用一周3mg/kg雷帕霉素,然后药物浓度降为0.3mg/kg。术后观察受体小鼠以及移植物情况,定期取材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流式细胞学检测。2.小鼠心脏联合皮瓣同期移植模型构建方法为:取下供体腹股沟皮瓣并为血管蒂套管,然后取下供体心脏,保留供体主动脉上右侧颈总动脉分支;分离出受体右侧颈总动脉以及双侧颈外静脉,将心脏主动脉肺动脉分别与受体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吻合,利用供心保留的右侧颈总动脉作为血管桥与供体皮瓣股动脉连接,皮瓣静脉与受体左侧颈外静脉连接。小鼠心脏联合腹股沟部皮瓣同期移植模型则分别将供体心脏和皮瓣移植至受体颈部以及腹股沟部。实验分为4组:A组解剖观察组;B组假手术组,将C57BL/6小鼠颈部右侧颈总动脉及双侧颈外静脉结扎,验证是否耐受手术创伤;C组构建小鼠心脏联合皮瓣同期移植模型;D组构建小鼠心脏联合腹股沟部皮瓣同期移植模型进行手术时间的比较。移植组在C57BL/6同系小鼠间进行,每日观察记录受体状态,皮瓣生长状况,触诊心脏跳动情况,定期取材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结果:1.单纯心脏移植及单纯皮瓣移植同系移植物可长期存活,异系心脏移植和皮瓣具有不同的排斥规律;2.C57BL/6小鼠一侧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及对侧颈外静脉剥离并结扎对其无明显影响;3.小鼠颈部心脏联合腹股沟部皮瓣同期移植模型平均手术时间为216.6±24.7min。小鼠颈部心脏联合皮瓣同期移植模型移植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93.2±2.38min,100天后心脏皮瓣存活良好,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心肌、皮瓣组织细胞完好,无炎症细胞浸润。实验结论:我们成功构建了一种内脏同时联合皮瓣移植模型,此模型将促进复合组织与内脏器官联合移植后相互影响的研究,还可用于内脏、复合组织分离排斥相关实验,并有利于新的免疫治疗策略的开发。(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7-05-01)
刘士强,丁健科,张栋梁,陈晨,陈建武[9](2017)在《一种同系异体异位心脏与皮瓣同期移植小鼠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一种简单可靠的同期心脏联合皮瓣移植小鼠模型,探讨复合组织与内脏器官联合移植后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方法取供体C57小鼠心脏及腹股沟皮瓣移植至受体C57小鼠颈部。获取供体心脏血管蒂主动脉时,保留其右侧颈总动脉分支,供体心脏主动脉与肺动脉分别与受体C57小鼠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连接;获取供体腹股沟皮瓣的营养血管分别与供体心脏的右侧颈总动脉及受体左侧颈总静脉相连,即将供体颈总动脉作为血管桥,连接供体心脏与皮瓣。术后每天观察、记录皮瓣与心脏的存活情况,最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同系移植物存活时间大于100d。平均手术时间为(193.6±7.8)min,其中心脏热缺血时间为(14.4±1.7)min,皮瓣热缺血时间为(28.0±4.2)min。术后第100天,组织学检查显示,心肌、皮瓣组织细胞完好,无炎症细胞浸润。结论我们成功地构建了一种简便可靠的同期小鼠心脏联合皮瓣移植模型,可用于复合组织与内脏器官联合移植的相关实验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陈心足,Shi-jun,Wang,Cheng,Zhou,胡建昆[10](2015)在《同种异体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学习曲线》一文中研究指出同种异体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是技术复杂的小动物显微手术。对于初学者必须经历一个学习曲线过程。学习曲线包括叁个阶段:(1)熟悉供体和受体小鼠的局部解剖;(2)掌握供体小鼠心脏采集和受体小鼠腹腔大血管的准备;(3)掌握大血管的吻合技术。学习曲线的瓶颈在于大血管的吻合技术。学习曲线中的渐进要点是"认识、熟悉、准备、提速"。(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15年09期)
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免疫抑制药物是一类临床上被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药物,在人类与动物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器官移植已成为极其普遍的治疗手段,但其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成为移植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近几年的研究中显示,瑞香素对淋巴细胞具有免疫抑制效果,但未有实验从调节性T细胞的角度来证实其对免疫排斥有抑制作用。因此,本研究将以异种大鼠腹腔异位移植为模型,术后给予瑞香素的药物治疗,通过检测术后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来探究瑞香素的免疫抑制效果。以此开辟免疫抑制剂药物的新方向,为治疗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瑞香素(Daphnetin DAP)是一种植物来源的香豆素二羟基化衍生物,从名为长白瑞香的植物中提取的有效化合物。瑞香素以其抗血栓,抗炎和抗氧化活性而闻名。它已被临床用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和发热等疾病。此外,瑞香素在体外显示出显着的抗癌作用并能抑制激酶活性。瑞香素还能够在不同的恶性细胞系中产生显着的抗增殖活性。通过这些发现表明瑞香素具有潜在的免疫抑制功能。本实验采用大鼠心脏异位移植模型,选用Wistar大鼠和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其中供体Wistar大鼠15只、受体SD大鼠15只,分别随机分为3组。A组术前12小时及术后每天腹腔注射瑞香素4mg/kg,在术后5d、7d时采集样品;B组术前12小时及术后每天腹腔注射环孢素10mg/kg,在术后5d、7d时采集样品;C组空白对照术前12小时及术后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在术后5d、7d时采集样品。术后观察大鼠精神状态,进行血液学检测。在术后5d、7d采集外周血和脾脏,检测CD4~+CD25~+Treg细胞含量、Foxp3基因的表达量、IL-10含量。实验结果显示瑞香素在4mg/kg的剂量下腹腔注射8d,不会引起大鼠的肝肾损伤,并且有一定抗炎作用。瑞香素可以提高器官移植后大鼠体内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含量,从而起到抗免疫排斥的作用。与临床上常用的环孢素A相比,瑞香素具有副作用少,且可提高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含量的优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肖宗宇,汪继.连续缝合端侧吻合技术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9
[2].孟小琳.大鼠腹腔心脏异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瑞香素在术后抗免疫排斥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
[3].王巍,扬梁,杜正文,杨祝,梅红.一种改良的套管式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
[4].宋少华,徐春扬,郭猛,刘芳,丁国善.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与改进[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
[5].胡定辉,李鸿雁,刘尊涛,杜琎,李航.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
[6].余春俊,王贤灿,戴仕林,吴伟,尚玉强.单术者制作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操作技巧[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7
[7].张玉珠.同种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和常山酮抗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
[8].刘士强.一种异位心脏联合异体复合组织同期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D].第四军医大学.2017
[9].刘士强,丁健科,张栋梁,陈晨,陈建武.一种同系异体异位心脏与皮瓣同期移植小鼠模型的建立[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7
[10].陈心足,Shi-jun,Wang,Cheng,Zhou,胡建昆.同种异体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学习曲线[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