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射流技术论文_曲俊超,刘永伟,商德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射流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射流,射流技术,高压,动态,热敏,黄酮,鲢鱼。

微射流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曲俊超,刘永伟,商德江[1](2019)在《微射流技术抑制空腔水动力噪声》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水下航行体的开口所形成的孔腔部位容易产生各种涡,能够形成湍流。湍流的频率低、幅度大,孔腔外部会接收到声波,这使得水下航行器开口所形成的孔腔部位的涡旋特征是一个声学和流体力学学科的交叉问题[1-2]。随着目前对水下中高速航行器安静性的需求,如何控制开口部位的涡旋与脉动压力强度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在空腔前部开设一系列小孔形成微射流,改变射流出口下游流场粘性底层的厚度,降低速度梯度,并形成反向漩涡,使(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吴少莉,黄裕,彭颖华,王丽华[2](2018)在《微射流技术提取虎杖中有效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微射流技术对虎杖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方法以虎杖中总黄酮、总多糖、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等有效成分含量为指标,评价微射流技术和煎煮法对上述成分的提取效果。结果微射流提取技术对比煎煮法对虎杖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提取差异不大(总黄酮1.2倍,总多糖1.3倍);但对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提取差异较大(虎杖苷3.5倍,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在煎煮法中未被提取出来)。结论微射流技术提取虎杖药材中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医药》期刊2018年06期)

沙小梅,肖万榕,叶云花,涂宗财,危紫徽[3](2018)在《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超微细化鲢鱼鱼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取动态高压微射流(dynamic high 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不同压力(0~120 MPa)和次数(0~7次)对鲢鱼鱼骨进行处理,以鱼骨粒度分布、微观结构、表面疏水性、游离氨基含量、钙离子溶出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DHPM处理对鲢鱼鱼骨超微细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HPM处理压力的增大和次数的增多,鱼骨的粒径明显降低;其表面形貌发生改变,片状结构被破坏形成小颗粒,而后出现凝聚现象; DHPM处理能有效地改变鱼骨表面疏水性和钙离子含量;经DHPM不同压力和次数处理后,鱼骨游离氨基含量均有所降低。这可为DHPM对鱼骨改性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8年12期)

张坚强[4](2018)在《低温微射流技术在塔纳卡总黄酮提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温微射流技术在塔纳卡总黄酮提取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煎煮法、超声法、微波法与低温微射流法提取塔纳卡,比较不同方法总黄酮提取率及自由基抑制效果的差异。结果采用低温微射流技术提取,塔纳卡总黄酮的提取率比煎煮法、超声法、微波法分别高9.5%、22.2%和25.1%;DPPH自由基抑制率则分别高67.4%、14.3%和37.3%。此外,低温微射流提取塔纳卡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5(g/m L)、温度30℃、流速150 m L/min,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92.6%;浓度为1 mg/m L时,DPPH自由基抑制率为93.8%。结论低温微射流技术相比传统的中草药植物提取方法,在塔纳卡总黄酮的提取制备中具有突出的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8年09期)

涂招秀,谢欣,胡居吾,黄斌华[5](2018)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蔓叁七叶中黄酮的提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蔓叁七叶中黄酮得率的影响。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为主要因素,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蔓叁七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经正交实验法优化后,蔓叁七叶中黄酮提取的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2.0 h、微射流均质压力80 MPa、微射流均质次数2次、液料比15:1(m L:g)、提取次数2次。此时,蔓叁七叶黄酮的得率为1.95%。(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工》期刊2018年04期)

刘梦培,郭晓君,赵光远,铁珊珊,纵伟[6](2017)在《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对铁棍山药汁营养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HPM)对铁棍山药汁营养成分的影响,将山药汁分别在80、120、160 MPa压力下,依次进行2次处理和4次处理,分析铁棍山药汁中氨基酸、还原糖、总酸、总酚、黄酮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微射流压力的增大,氨基酸增加;还原糖、总酸和黄酮呈较小幅度降低;总酚与抗氧化活性变化趋势一致,80 MPa有增加趋势,但120、160 MPa有降低趋势。结论:80 MPa压力4次的处理的效果最佳,超压微射流处理能较好的保持山药汁中的营养成分,可作为新型加工方法在铁棍山药产业中加以应用。(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7年17期)

黄裕,周锦珂[7](2016)在《微射流提取技术在天然植物抗过敏活性成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射流提取技术在天然植物抗过敏活性成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用常用的10味抗过敏天然植物,以煎煮法、渗漉法、超声提取和微射流提取进行多糖及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对比,以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试验进行抗过敏效果对比。结果微射流提取法对多糖的提取率是超声提取法的1.1倍、煎煮法的1.2倍、渗漉提取法的1.5倍;对总黄酮类的提取率是超声提取法的1.1倍、煎煮法的1.1倍、渗漉提取法的2.5倍;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效果是超声提取法的1.2倍、煎煮法的1.5倍、渗漉提取法的1.6倍。结论微射流提取技术在天然植物抗过敏活性成分制备应用中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经济学》期刊2016年12期)

吴顺红,纵伟,赵光远,贾茹,张丽华[8](2016)在《高压微射流技术对红枣汁理化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红枣汁为研究对象,研究高压微射流对红枣汁理化性质的影响。将红枣汁分别采用不同压力(40、80、120、160、200 MPa)和不同处理次数(1、2、3、4次)处理,分析高压微射流处理对红枣汁的ζ电位、平均粒径、色差、透光率、非酶褐变程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红枣汁的平均粒径、可溶性固形物、澄清度、非酶褐变程度和色差值有显着性差异(P<0.05),160 MPa条件下处理4次的红枣汁平均粒径最小,是对照组平均粒径的16.8%;160 MPa条件下处理2次的红枣汁透光率达到最佳,为77.6%;120 MPa条件下处理4次的红枣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最高,较对照组增加了29.6%;160 MPa条件下处理1次的红枣汁非酶褐变程度最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性不显着性(P>0.05),160 MPa条件下处理1次的红枣汁色差值L*最大。不同处理次数的红枣汁之间的电位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高压微射流可以改善红枣汁的理化性质,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果汁。(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6年23期)

刘平超[9](2016)在《基于微射流技术的超声速流场控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速飞行器通常会伴有边界层转捩、湍流边界层、激波、激波/边界层干扰等复杂流场结构,而对飞行器性能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常采用流动控制方法对其进行改善。作为一种流动控制技术,微射流可有效控制超声速流场中的激波、流动分离、非定常压力震荡等流动现象,在超声速流动控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选取24~o压缩拐角计算模型,对不同微射流作用下的超声速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喷射方向与来流垂直。微射流与超声速来流相互作用会产生弓形激波、桶状激波、马赫盘、正反向旋转涡对。弓形激波作用下会减小其下游流动速度而削弱拐角区分离激波强度。涡对作为主要控制者,其下洗作用会将高能流体带入到边界层近壁面处使其速度分布更加饱满,从而增强了边界层抗逆压能力,可以有效抑制流动分离。文中分别从注入压力、流向位置、喷管类型叁个方面对微射流的控制机理进行了研究。不同注入压力微射流对超声速流场的控制研究表明:注入压比(注入总压/来流总压)不小于0.6的微射流产生的涡对强度大、衰减弱,且各流向位置处涡核与壁面间距较大,这样的涡对可以引入更高能量流体到边界层近壁面处,使其不易分离。权衡控制效果和注入能量认为,注入压比为0.6的微射流为最优方案,在其作用下,拐角区分离面积被减小了近70%、激波交汇点与壁面的距离被降低了近37%、分离激波强度被削弱近12%。不同流向位置微射流对超声速流场的控制研究表明:注入压比为0.6时,微射流作用下对其下游约15倍出口直径距离内的近壁面低能流体激活能力呈增强趋势,随后逐渐减弱,所以将微射流布置在分离位置附近充分利用这段控制优势有利于抑制分离,在其作用下,分离区面积被削减近90%、激波交汇点与壁面的距离降低了近40%、分离激波强度被削弱了近14%。不同喷管类型微射流对超声速流场的控制研究表明:注入压比为0.6时,由于出口速度高,拉瓦尔喷管微射流与来流作用产生的涡核位置相对壁面较远,带入到边界层底部的流体能量更高,而使边界层更加饱满不易分离,在其作用下虽没进一步减小分离区面积,但却将分离区长度削减更多,近70%,激波交汇点与壁面的间距被降低达50%,分离激波强度被削弱约15%。(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陈兴,邹立强,刘伟,彭盛峰[10](2015)在《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脂质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方法制备的脂质体存在粒径大、包封率低、分散不均匀、有机试剂残留等问题。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脂质体制备技术,结合了高压射流技术、撞击流技术和传统高压均质技术的优点,可弥补传统方法制备脂质体的缺陷,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小粒径、高包封率、食用安全的脂质体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概述了脂质体制备技术、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制备脂质体的优缺点以及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在脂质体制备中的应用,旨在为脂质体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期刊2015年05期)

微射流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微射流技术对虎杖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方法以虎杖中总黄酮、总多糖、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等有效成分含量为指标,评价微射流技术和煎煮法对上述成分的提取效果。结果微射流提取技术对比煎煮法对虎杖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提取差异不大(总黄酮1.2倍,总多糖1.3倍);但对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提取差异较大(虎杖苷3.5倍,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在煎煮法中未被提取出来)。结论微射流技术提取虎杖药材中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射流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曲俊超,刘永伟,商德江.微射流技术抑制空腔水动力噪声[C].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2019

[2].吴少莉,黄裕,彭颖华,王丽华.微射流技术提取虎杖中有效成分的研究[J].现代中医药.2018

[3].沙小梅,肖万榕,叶云花,涂宗财,危紫徽.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超微细化鲢鱼鱼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8

[4].张坚强.低温微射流技术在塔纳卡总黄酮提取中的应用[J].中国处方药.2018

[5].涂招秀,谢欣,胡居吾,黄斌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蔓叁七叶中黄酮的提取研究[J].生物化工.2018

[6].刘梦培,郭晓君,赵光远,铁珊珊,纵伟.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对铁棍山药汁营养成分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7

[7].黄裕,周锦珂.微射流提取技术在天然植物抗过敏活性成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

[8].吴顺红,纵伟,赵光远,贾茹,张丽华.高压微射流技术对红枣汁理化性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6

[9].刘平超.基于微射流技术的超声速流场控制机理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

[10].陈兴,邹立强,刘伟,彭盛峰.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脂质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

论文知识图

乳清蛋自经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微射流技术的压力与粒径关系图(根...微射流技术制备的乳液膜对溶菌酶...花生球蛋白经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以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的微射流技术处理后乳清蛋白的X一射线衍射...

标签:;  ;  ;  ;  ;  ;  ;  

微射流技术论文_曲俊超,刘永伟,商德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