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森林里的一对好朋友(论文文献综述)
孙媛苇[1](2021)在《大个子兔子和小个子狼》文中研究表明从前,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很多小动物,有小狗、小猫、小鸭……其中有一对好朋友,它们是大个子兔子和小个子狼。大个子兔子并不是一出生就是大个子,而是因为大个子兔子贪吃,它什么都吃。有一次,它还没看清楚就吞了一个蘑菇,那蘑菇含有会让身体变大的营养素,所以它才会变得比狼还要大。小个子狼长不大的经历跟大个子兔子完全不一样。它是因为小时候什么都不吃,只喝水,营养跟不上才会变成这个样子的。
曹东方[2](2018)在《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研究》文中提出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园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存在、提升和发展的方向,是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与教学改革前进的动力和源泉。基于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理念审视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还能改善教师的游戏化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厘清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可以为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和指导,为幼儿的快乐学习提供动力。尽管,我国学前领域对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及幼儿园游戏等都有了很丰厚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关注的文章资料较少,已有研究较多倾向于理论层面,对该理念在幼儿园实践过程当中的呈现与反馈缺乏系统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从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的视角出发,为了促进幼儿的快乐学习、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质量,对幼儿园游戏理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整理,运用观察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相关研究方法,着重分析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并基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对目前的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现实审视与归因分析,尝试性地提出了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的构建策略。内容及基本观点如下:绪论。本文通过明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对当前现有的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的相关文献做深入了解与整理,而后选定了适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第一章,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概述。本研究认为: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是指将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于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并运用适宜的游戏手段和方法,以促进幼儿快乐学习和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过程。指出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所具有的游戏性、趣味性、情境性、主体性、愉悦性特征。认为推进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教师的游戏化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第二章,基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对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现实审视与归因分析。本人利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指出目前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中存在:对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认识不足;游戏情境创设的适宜性不够;缺乏游戏精神,重“结果”而非“过程”;趣味性不足,幼儿参与度低;忽视幼儿主体性发展和愉悦性体验;快乐学习的反思评价维度欠缺等问题。针对存在主要问题,笔者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教师游戏化教育素养的不足、课程游戏化的管理机制匮乏、家庭和社会功利性取向泛滥等方面进行归因分析。第三章,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的策略。从观念层面、环境层面、行为层面、外部支持这四方面出发,为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的推进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以促进良好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的发展。
徐凯俐[3](2018)在《基于语料库的3-6岁儿童有声故事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声读物,也称有声书,不同于传统的阅读形式,“是用耳朵来阅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依托于智能化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终端的有声读物市场日渐扩大,而当前有声读物市场的很大一部分听众是儿童。在众多儿童有声读物中,故事类有声读物最受欢迎,但目前软件应用中的儿童有声故事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3-6岁儿童语言发展处于关键时期,考察当下对儿童产生重要影响的3-6岁有声故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当下热门App中3-6岁儿童有声故事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3-6岁儿童有声故事的词汇、语音、语法使用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文章共分七个部分,以下是七个部分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主要研究内容、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方法,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语料库研究法,主要介绍了选择语料、文本转写、语料处理与校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软件工具为辅助做好分词、词性标注等工作,但以人工校对、分析为主。第三部分是3-6岁儿童有声故事的词汇研究,分为实词、虚词、拟音词三大类分析。按照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和代词八个类别,虚词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四类,拟音词则分为叹词和象声词。按照这样的分类,将语料库中的词类统计结果与3-6岁儿童词汇习得状况结合进行比较分析。当前3-6岁儿童有声故事的词汇与3-6岁儿童的词汇习得状况及学习需求存在一些偏差。第四部分是3-6岁儿童有声故事的语音研究,由于语音来源于讲述者的发音,从讲述者性别、讲述者发音、讲述者语速因素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讨论。总的来看,当前3-6岁儿童有声故事的语音取决于讲述故事者的个人语音素养,个体存在差异,家长在选择时应该要考虑讲述者的发音清晰度、语言流畅度、讲述速度等因素去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有声故事。第五部分是3-6岁儿童有声故事的语法研究,讨论了语料的句型特点、句子长度及句子成分特点。从语法上看,当下儿童有声故事有儿童的语言特点,句子较短小、简单,容易理解,但是故事之间存在差别,年龄小一些的儿童可以选择简短浅显的故事阅读,而年龄相对大一些的儿童可以选择篇幅稍长、语句丰富的儿童有声故事阅读。第六部分是根据当下的3-6岁儿童有声故事提出的阅读建议,包括阅读分级选择、阅读时间选择和阅读材料选择。建议主要依据语料分析结果和3-6岁儿童的语言发展状况。第七部分是结语部分,包括本文的创新点、研究价值、研究不足。语料库研究方法是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但由于研究手段和时间存在一定的限制,主要研究的是故事语言本体的状况,没有跟踪研究有声故事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从语料库的3-6岁儿童有声故事语言来看,当下App中的儿童故事总体上符合该年龄段儿童阅读,但故事内容和语言层次存在差异,家长要结合儿童的年龄和语言习得情况去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故事。
王金娜[4](2017)在《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文中研究表明再生产理论主要研究统治阶层与劳工阶层再生产,认为家庭阶层背景与学校教育能“自动符应”,强调阶层结构而非行动者的力量,没有考虑到阶层内部个体的差异性。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的教育政策,对中产阶层子女为主的白云小学和劳工阶层子女为主的蓝天小学进行田野调查,对20位母亲、4位父亲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利用场域、权力、符码理论探究中产阶层再生产如何在“国家支配教育实践”和中产阶层母亲“适应”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提出国家与中产阶层母亲同时发挥作用,兼具教育优势和教育风险,包含阶层惯习再生产和学业成就再生产的中国中产阶层再生产理论,即“新再生产”理论。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发现,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主要包括密集教育干预、教育选择、教育应对和教育参与。这四种教育卷入分别与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义务教育类政策的“分流”偏好、减负政策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家校合作政策的“家长责任”偏好相关。其中,前两种政策偏好具有明显的中产阶层性,契合中产阶层母亲的阶层惯习,给其子女带来潜在教育优势;“弱化学校功能”偏好对中产阶层和劳工阶层母亲均有利与弊,不具有中产阶层性;“家长责任”偏好反映某些中产阶层母亲的利益诉求,具有不完全的中产阶层性。田野调查发现,尽管两所个案小学的教育实践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教育改革政策支配下的教育实践具有弱国家、强市场、强家长的“家长主义”偏好。弱国家功能体现在两所小学的“教育功能”弱化、X市小学教育系统的“选拔功能”弱化;强市场功能体现在X市公办学校的就近入学制度、民办学校制度、课外补习场域的兴起与白云小学的“半精致型教育符码”;强家长责任体现在两所小学的家校合作制度。“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不仅要求家长“占有”资本,而且要求发挥个人能动性“有效激活”资本“适应”实践,才能实现阶层再生产。这使得教育获得主要依赖父母的资本和主体性,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和努力,因而存在教育风险。面对“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大多数中产阶层母亲能“有效适应”。她们在情感资本的推动下,激活惯习、发挥主体性,采用各种策略激活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成为新再生产的行动者。情感资本包括教育责任感、高教育期望、教育焦虑和教育操心,由女性的性别结构、中间层的社会地位、教育场域共同作用而成,主要被中产阶层母亲所占有,是她们成为新再生产行动者的根本动因。除此之外,惯习、场域和主体性都是中产阶层母亲教育卷入的动力因素。我国中产阶层再生产有先后进行的两条路径。第一,小学中年级以前以阶层惯习再生产为主。其机制是:中产阶层母亲在“教育责任感”的推动下,激活中等趣味、个性化性情、科学育儿偏好,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实施密集教育干预,培养孩子具有主体性且知识素养、兴趣特长、文化品位等全面发展;再选择表意性秩序相对开放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小学。家、校共同形塑孩子形成“博放惯习”。劳工阶层母亲实施粗放教育干预,让孩子就读表意性秩序封闭的小学,家、校共同形塑孩子形成“大众惯习”。第二,小学中、高年级以后以学业成就再生产为主。其机制是:中产阶层母亲在较高“教育期望”的推动下,受被建构的中小学场域、母亲所在的“体制内工作”场域、“热知识”等影响,激活“苦行”性情、“非学校化”性情、风险意识,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通过选择优质而精致的补习班、“团课”等策略实施精约式教育应对;在“教育焦虑”的推动下,受地方性知识影响,激活“追求教育优势”性情、“阶层惯习排斥”性情,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通过以房择校、证书择班、考试择班进行教育选择;在“教育操心”的推动下,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以个人活动的形式参与学校教育,并使用与教师保持平等的不平等关系的策略进行教育参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有利于孩子学业成就再生产,但也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劳动阶层母亲因资本、惯习的影响,给孩子报低质或不报课外补习班、无力教育选择、消极教育参与,不利于孩子学业成就的获得,但学习负担得以减轻。受我国升学制度的影响,阶层惯习与学业成就关联性不大,阶层惯习对中产阶层再生产具有独立价值。然而,阶层内部存在差异性,并不是所有中产阶层母亲都能适应“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时间资本匮乏和居住位置偏远阻碍密集教育干预;“新型读书无用论”、教育学类知识、反思性实践知识阻碍“精约式教育应对”;教师的专断权力,以家委会、信任为表现形式的集体社会资本的匮乏抑制参与学校教育;教育学类知识抑制参与家庭教育;孩子中等以下的学业资本量,母亲坚守师德惯习、重视知识惯习、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优越惯习阻碍与教师互动。其中,教育学类知识、反思性实践知识使母亲成为反思性行动者、抵抗者。另外,激活资本未必产生教育利润,错过最佳时间、与教师保持绝对平等关系的激活资本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教育获得。这使得中产阶层再生产具有多样性和风险性。因而,有必要增强学校教育功能、规范课外补习机构、弱化教育“分流”机制、改变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通过增加“国家责任”改变教育实践的“家长主义”偏好,以破解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阶层间义务教育不公平日益凸显、中产阶层子女学业负担日益沉重的难题。
龚桂华[5](2015)在《混帐》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空客A800在一万六千多米的高空中飞行。富二代的我,坐在经济舱里。现在是美国东部时间,傍晚五时五十五分。天还未黑,浩如烟海的太空已经零零散散地挂起了一些星星。庞大的机体下面,白皑皑的云团,一堆扎一堆,一片连一片,远远望去,宛如大海中的波涛,汹涌着,奔向无边的天际。太阳照在云层上,亮晃晃的,十分刺眼。我扬起脸,望着天上的星星,觉得它们离我很近,又觉得它们离我很远。我就
李春良[6](2014)在《天堂之网(长篇小说连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期内容提要:"清网行动"开始了,交警大队的李焱大队长被任命为第五追逃小组组长。任务是缉拿夏秋菊上访的"10·27"交通肇事杀人案和王莲花上访的"6·11"交通事故逃逸案的逃犯。带着两起多年积案的压力和家属的企盼,李焱和他的第五小组成员踏上了漫漫追逃路,他们将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
林琳[7](2013)在《小松鼠找花生》文中研究表明小松鼠和鼹鼠是一对好朋友,它们都住在大森林里。春天到了,鼹鼠送给小松鼠一些花生种子,告诉它说:"花生可好吃了,你现在把它种到地里等到了秋天收获了花生,冬天你就不愁没有粮食吃了。"
傅天琳,罗夏[8](2012)在《斑斑加油!》文中提出斑斑这个女孩女孩斑斑,新学期该上五年级了。说起自己的名字,斑斑很自豪,因为取这个名字,是她成功作出的第一项重大决策。斑斑喜欢斑点狗可爱的样子,更喜欢把自己变成妈妈的斑点狗,不时跟她腻歪。斑妈则特别喜欢小时候她的妈妈给她读过的《小鹿斑比的故事》。都有一个"斑"字,所以一拍即合。斑斑的决定在家里轻松获得全票通过。斑爸这一次表现很明智,无条件拥护家里的两位女生。斑斑是个很有主意的女孩,两岁时就多次试图给自己取名字,只是因为这点那点考虑不周,从来都没有成功过。她曾经掷地有声地隆重推出"张石峰"这个大气的名字,心里很有成就感。结果斑妈很平静地回答道:"这个名字很酷很有个性啊,一听就
刘倚璇[9](2009)在《斑马的花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森林里,有一座高山,山脚下住着一对好朋友,它们是一只梅花鹿和一只斑马。斑马总是羡慕梅花鹿有一身漂亮的花纹和一对精美别致的犄角,自己只有一件黑白相间的"外衣"。
刘菂[10](2005)在《友情的脚印》文中研究指明在大森林里,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大家都和睦相处。小猫比尔和小狗可比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猫比尔是位小画家,它家的墙壁上都贴满了它的画。小狗可比是位旅游家,旅游的时候,经常带着照相机,所以,它家的墙壁上也是贴满了它拍的照片。
二、大森林里的一对好朋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森林里的一对好朋友(论文提纲范文)
(2)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满足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内在需求 |
(二)近年来学前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 |
(三)改善艺术领域课程中游戏精神不足的需要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游戏的相关研究 |
(二)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 |
(三)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相关研究 |
(四)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的相关研究 |
(五)简评 |
三、研究目的与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游戏 |
(二)幼儿园课程 |
(三)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 |
(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
(五)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 |
二、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的特征 |
(一)游戏性 |
(二)趣味性 |
(三)情境性 |
(四)主体性 |
(五)愉悦性 |
三、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的价值 |
(一)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
(二)改善教师艺术课程游戏化能力,提升专业素养 |
第二章 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现实审视与归因分析—基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视角 |
一、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的现实审视 |
(一)观念上:对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认识不足 |
(二)环创上:游戏情境创设的适宜性不够 |
(三)目标上:缺乏游戏精神,重“结果”而非“过程” |
(四)内容上:趣味性不足,幼儿参与度低 |
(五)实施上:忽视幼儿主体性发展和愉悦性体验 |
(六)评价上:快乐学习的反思评价维度欠缺 |
二、问题归因 |
(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 |
(二)教师游戏化教育素养的不足 |
(三)课程游戏化的管理机制匮乏 |
(四)家庭和社会功利性取向泛滥 |
第三章 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的策略 |
一、观念层面: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之基础 |
(一)重视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全面审视游戏的价值 |
(二)内化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理念 |
二、环境层面: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之推动 |
(一)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 |
(二)创设适宜的人文环境 |
三、行为层面: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之关键 |
(一)注重“过程”中游戏精神的彰显,促进幼儿快乐学习 |
(二)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幼儿参与性 |
(三)运用合理有效的游戏化教学方法 |
(四)关注快乐学习的反思评价维度 |
四、外部支持: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之保障 |
(一)增强家园合作与沟通,增进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
(二)改革其管理和培训机制,提高教师游戏化素养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成果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3)基于语料库的3-6岁儿童有声故事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有声读物 |
1.1.2 儿童有声读物 |
1.1.3 有声出版 |
1.2 研究内容 |
1.3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1 选题背景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 |
1.4.2 国外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5.2 语料库研究方法 |
第2章 语料库的建立 |
2.1 选择语料 |
2.2 文本转写 |
2.3 语料处理与校对 |
第3章 儿童有声故事词汇研究 |
3.1 实词使用情况 |
3.1.1 名词使用情况 |
3.1.2 动词使用情况 |
3.1.3 形容词使用情况 |
3.1.4 区别词使用情况 |
3.1.5 数词使用情况 |
3.1.6 量词使用情况 |
3.1.7 副词使用情况 |
3.1.8 代词使用情况 |
3.2 虚词使用情况 |
3.2.1 介词使用情况 |
3.2.2 连词使用情况 |
3.2.3 助词使用情况 |
3.2.4 语气词使用情况 |
3.3 拟音词使用情况 |
3.3.1 叹词使用情况 |
3.3.2 象声词使用情况 |
3.4 小结 |
第4章 儿童有声故事语音研究 |
4.1 讲述者性别因素 |
4.2 讲述者发音因素 |
4.2.1 语音现象 |
4.2.2 韵律 |
4.3 讲述者语速因素 |
4.4 小结 |
第5章 儿童有声故事语法研究 |
5.1 句型特点 |
5.1.1 简单句和复合句 |
5.1.2 陈述句和非陈述句 |
5.2 句长特点 |
5.3 句子成分特点 |
5.3.1 句子主语的重复使用 |
5.3.2 句子成分的自由使用 |
5.4 小结 |
第6章 儿童有声故事阅读建议 |
6.1 阅读分级选择 |
6.2 阅读时间选择 |
6.3 阅读材料选择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价值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单篇故事语速统计 |
附录B 原始语料文本 |
致谢 |
(4)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 个人意义 |
(二) 理论意义 |
(三)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中产阶层的相关研究 |
(二) 父母教育卷入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 研究现场的选择 |
(二) 访谈对象的选择 |
(三) 资料收集的方法 |
(四) 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方法 |
五、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 |
(一) 基本概念 |
(二) 分析框架 |
第一章 阶层再生产的理论视野 |
一、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机制 |
(一) 首属效应:家庭资本与教育分层 |
(二) 次属效应:家庭选择与教育分层 |
二、学校的再生产机制 |
(一) 经济再生产机制 |
(二) 文化再生产机制 |
三、家长教育卷入的再生产机制 |
四、未来的路径:“国家支配-母亲教育适应”的再生产机制 |
第二章 素质教育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干预 |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与高资本化 |
一、精致型符码的概念 |
二、素质教育政策的“精致型符码”偏好 |
三、新课程改革的“精致型符码”偏好 |
四、素质教育的“高资本化” |
第二节 个案学校的素质教育实践 |
一、白云小学表意性秩序的相对开放性 |
二、白云小学工具性秩序的封闭性 |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密集教育干预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密集教育干预的主导者与教育责任感 |
二、密集教育干预的符码类型与特征 |
三、密集教育干预的过程 |
四、密集教育干预的动因 |
五、密集教育干预的阻碍因素 |
六、密集教育干预的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减负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应对 |
第一节 减负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 |
一、减负政策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 |
二、个案学校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与小学教育选拔功能的弱化 |
第二节 课外补习场域的形成与阶层再生产 |
一、课外补习机构的崛起与监管缺失 |
二、课外补习机构作为阶层再生产的新工具 |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精约式教育应对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精约式教育应对的主体与高教育期望 |
二、精约式教育应对的过程 |
三、精约式教育应对的动因 |
四、精约式教育应对的阻碍因素 |
五、精约式教育应对的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义务教育的“分流”偏好与母亲的教育选择 |
第一节 义务教育类政策的“分流”偏好与教育不公平 |
一、重点学校政策与“就近入学”的教育不公平 |
二、民办教育政策与民办学校的阶层排斥 |
三、重点班制度的教育不公平 |
第二节 教育实践的“分流”偏好:X市重点学校场域与“王牌”资本 |
一、重点高中场域与高升学率 |
二、重点初中场域与特权、重点校制度 |
三、重点小学场域与中上阶层家长 |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教育选择的主体与教育焦虑 |
二、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标准 |
三、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动机 |
四、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过程 |
五、中产阶层母亲教育选择的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参与 |
第一节 家校合作政策的教育责任转移:由“教师责任”到“家长责任” |
一、建国后到20世纪末之前教师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责任者 |
二、21世纪初家长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责任者 |
第二节 家校合作实践的“家长责任”偏好:个案学校的家校合作制度 |
一、个案学校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制度 |
二、个案学校的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制度 |
三、两所个案学校家校合作制度的异同 |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参与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教育参与的主体 |
二、主动参与:中产阶层母亲参与学校教育与集体社会资本 |
三、半主动参与:中产阶层母亲参与家庭教育与个人社会资本 |
四、中产阶层母亲与教师的互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再生产:国家支配与母亲的教育适应 |
第一节 国家支配下中产阶层再生产的教育优势与教育风险 |
一、教育优势:教育改革政策偏好的中产阶层性 |
二、教育风险:教育实践的“家长主义”偏好 |
第二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适应:新再生产的行动者及两条路径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新再生产的行动者 |
二、阶层惯习再生产 |
三、学业成就再生产 |
第三节 破解教育改革难题的路径:从“家长主义”偏好到“国家责任” |
一、增强学校教育功能 |
二、弱化教育“分流”机制 |
三、规范课外补习机构 |
四、改变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混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6)天堂之网(长篇小说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三十七 |
三十八 |
三十九 |
四十 |
四十一 |
四十二 |
四十三 |
四十四 |
四十五 |
尾声 |
(9)斑马的花纹(论文提纲范文)
灵犀一点: |
四、大森林里的一对好朋友(论文参考文献)
- [1]大个子兔子和小个子狼[J]. 孙媛苇. 中文自修, 2021(24)
- [2]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研究[D]. 曹东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3]基于语料库的3-6岁儿童有声故事语言研究[D]. 徐凯俐.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4]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D]. 王金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5]混帐[J]. 龚桂华. 红豆, 2015(06)
- [6]天堂之网(长篇小说连载)[J]. 李春良. 啄木鸟, 2014(06)
- [7]小松鼠找花生[J]. 林琳. 小学阅读指南(3-6年级版), 2013(07)
- [8]斑斑加油![J]. 傅天琳,罗夏. 红岩, 2012(04)
- [9]斑马的花纹[J]. 刘倚璇. 小星星(高年级版), 2009(06)
- [10]友情的脚印[J]. 刘菂.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