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个民族人群MBL基因启动子区主要SNP研究

中国几个民族人群MBL基因启动子区主要SNP研究

吕成伟[1]2003年在《中国几个民族人群MBL基因启动子区主要SNP研究》文中认为MBL系C型凝集素超家族中胶凝素家族的重要成员,是机体天然免疫系统中的关键分子。它可识别多种病原体的糖结构,并通过调理吞噬和激活补体凝集素途径来清除病原微生物和受感染细胞。MBL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其寡聚体结构和一定的血清浓度,血清中MBL缺乏或浓度过低是引起调理吞噬缺损的根本原因,使机体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高,可导致机体反复感染,并与自身免疫病如SLE、RA等的发生、发展有关。 MBL由肝细胞合成并分泌入血,其结构基因点突变和启动子区SNP共同决定MBL的血清水平。结构基因的每种变异体均由单碱基突变引起,致使MBL分子的胶原样区发生改变,导致突变个体血清MBL水平低下,有可能突变MBL分子的功能也受损。MBL启动了区极其复杂,含外显子0和多个调控序列,已发现启动子区7个单碱基变异和1个六碱基缺失,其中对血清MBL水平影响较大的是H/L、X/Y和P/Q等3个多态性位点,分别位于-550、-221和+4。不同的启动子基因型调控MBL基因转录水平,结合结构基因的突变体,使得不同种族人群间,甚至同一种族不同个体间的MBL血清水平相差很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人口大国,有必要对各民族人群MBL基因的多态性情况进行调查,以便为我国MBL缺损的防治研究提供决策依据。鉴于此,我们对汉族、佤族、白族、拉祜族及蒙古族普通人群MBL基因启动子区主要SNP位点进行了等位基因及其单倍型与基因型的研究。 目的: 1.建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单快捷的检测MBL基因启动子区SNP的技术,并适于分析其单倍型与基因型。 2.利用该技术对汉族、佤族、白族、拉祜族及蒙古族普通人群MBL基因启动子区主要SNP位点进行研究,明确其等位基因、单倍型及其基因型的分布情况。 材料与方法: 1.收集汉族、佤族、白族、拉祜族及蒙古族普通人群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并建立扩增包含X/Y等位基因的目的基因片段的SSP-PCR反应体系,检测MBL基因启动子区H/L和P/Q等位基因。 2.建立PCR一MB可视荧光检测技术。 3.建立PCR一MB实时(real time)荧光检测技术,分析分析汉族、低族、白族、拉枯族及蒙古族人群MBL基因启动子区刀Y等位基因。 4.结合SSP一PCR和PCR一MB的检测结果,确定MBL基因启动子区SNP的单倍型、基因型及其频率,分析各民族间分布的差异。结果: 1.用红细胞裂解液和PCR缓冲液/非离子去污剂/蛋白酶K两种自配试剂成功地提取了人白细胞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成功扩增出预期目的基因片段。 2.所建立SSP一PCR反应体系实现了对等位基因曰L和P/Q的检测,为单倍型及基因型分析奠定了基础。 3.建立了PCR一MB可视检测技术,简便快捷、条件要求较低,达到了分辨单碱基差异的特异性。 4.建立了PCR一MB实时检测技术,并分析了汉族、低族、白族、拉枯族及蒙古族普通人群MBL基因启动子区习Y等位基因。 5.确定了各民族MBL基因启动子区主要SNP位点等位基因及其单倍型与基因型的分布情况: (l)等位基因L用在5个民族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等位基因在5个民族的总体分布均高于H等位基因;低族和白族L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汉族、拉枯族和蒙古族。 (2)刃Y、P/Q等位基因在5个民族间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刀Y等位基因在5个民族均以Y等位基因为主,总体达89%;P/Q等位基因在5个民族间的分布频率较接近。 (3)各单倍型在5个民族间的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汉族、拉枯族以单倍型LYP、LYQ为主,低族以HYP、LYQ的频率较高,而白族、蒙古族以HYP、LYP、LYQ的频率较高。 (4)各基因型在5个民族间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以基因型LYP/LYQ、LxP几YQ为主,侃族以LYP/LYQ、LYQ/LYQ、LXP/LYQ、HYr/贾Q及HYP/H Yp的频率较高,白族以LYp几,YQ、LYQ/比Q、Lxp/LYQ和HYP肛YP的频率较高,拉枯族以LYP/LYQ、Lxp几YQ及HYP/LYQ的频率较高,蒙古族以LYP/LYQ、LYQ/LYQ、LXPILYQ和HYP肚YP的频率较高。总体上,基因型LYP/LYQ和Lxp几YQ在5个民族均具较高频率,其总体分布频率分别达44.1%和16.6%。结论: 1 .PCR一MB技术特异性强,简单快捷,能进行可视检测,也能进行高通量、自动化的实时分析,完全适用于点突变和SNP的研究,技术特点明显优于PCR-SSCP、PCR一RFLP、PCR一550等传统的点突变或SNP检测方法。 2.联用SSP一PCR和PCR一MB技术,有利于对功能基因的单倍型及基因型的研究。 3.汉族、低族、白族、拉枯族及蒙古族普通人群之间,MBL基因启动子区等位基因UH的分布存在差异,刀Y和P/Q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各单倍型和各基因型的分布存在差异;基因型LYP/LYQ和LXP/LYQ在5个民族均有较高的分布,其总体频率分别达44.1%及16.6%。

余新沛[2]2005年在《中国四个民族人群MBL基因SNP及其单倍型与基因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系C型凝集素超家族中胶凝素家族的成员,是机体天然免疫系统中的关键分子。MBL可选择性识别多种病原体表面以甘露糖或N-乙酰氨基葡萄糖等为末端糖基的糖结构,通过激活补体凝集素途径和调理吞噬作用清除病原体及受感染细胞。 血清MBL水平低下与许多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病等有关,而这主要与MBL基因的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e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有关,它们分别是启动子区-550(G/C)、-221(G/C)、+4(C/T)等3个位点(分别称为等位基因H/L、X/Y和P/Q)和结构基因第一外显子CGT52TGT、GGC54GAC、GGA57GAA等3个点突变(分别称为D、B、C,野生型为A)。这6个SNP位点随机组合应该存在2~6(64)种单倍型,但由于结构基因SNP位点与不同的启动子单倍型连锁不平衡,至今只检测到7种常见的单倍型,分别是HYPA、LXPA、LYQA、LYPA、LYFB、HYPD及LYQC。不同的启动子基因型调控MBL基因转录水平,结合结构基因的不同突变体,使得不同种族人群间,甚至同一种族不同个体间的MBL血清水平相差很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人口大国,有必要对各民族人群MBL基因的多态性情况进行调查,以便为我国MBL缺损的防治研究提供决策依据。鉴于此,我们对佤族、白族、彝族及哈尼族人群MBL基因主要SNP位点进行了等位基因及其单倍型与基因型的研究。有关MBL基因SNP的研究对MBL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都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医学的发展趋势——个体化治疗奠定基础。 第1章 MBL基因7种常见单倍型标准质粒的构建 目的:

吕成伟, 陈政良, 刁志宏, 王方勇[3]2003年在《广东地区汉族人MBL基因启动子区SNP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广东汉族人群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 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方法抽提人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建立SSP-PCR及分子灯塔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MBL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550(G/C,称H/L等位基因) 、-220(G/C,X/Y等位基因) 和+4(C/T,P/Q等位基因),分析其单倍型及基因型频率。结果从167人中检出等位基因型LYP/LYP 10例(5.9%)、HYP/LYQ 7例(4.2%)、LYP/LYQ 94例(56.3%)、LXP/LXP 6例(3.6%)、LYQ/LYQ 4例(2.4%)、LXP/LYQ 29例(17.4%)、HYP/LYP 3例(1.8%)、HYP/LXP 2例(1.2%)、HYP/HYP 12例(7.2%)。结论广东地区汉族人群MBL基因启动子区SNP等位基因型以LYP/LYQ和LXP/LYQ为主。

薛恒[4]2013年在《MBL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浆浓度与新生儿感染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感染是导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病和死亡的一个重要的、常见的原因,其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已有的文献报道,新生儿感染易发生于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与遗传、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缺陷作为最常见的免疫缺陷状态,是我国新生儿感染的重要原因。MBL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分子,它可以与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糖链结合,通过胶原样区激活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进而激活补体系统,对适应性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在防御抵抗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天然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婴幼儿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的一线抗感染分子。血浆MBL浓度主要受其基因多态性影响:基因编码区的突变可以破坏MBL胶原样区结构,导致MBL多肽链不能寡聚化,而易被降解成无功能蛋白。启动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则从转录水平影响MBL的浓度。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MBL基因启动子区的-550,-221和5'UTR+4位点和外显子1区+223、+230和+239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上。本研究通过PCR(Polyrn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福建地区新生儿MBL基因已知六个位点的多态性,并试图发现新的基因多态性位点,进一步探讨MBL基因多态性-血浆MBL浓度-新生儿感染叁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目的:1.研究福建地区汉族新生儿MBL启动子区和外显子1已知6个位点的基因型及由此所构成的单体型。2.分析MBL基因型及其单体型在早产儿和足月儿间的差异,探讨MBL基因多态性与早产的相关性。3.探讨MBL基因型及其单体型与血浆MBL浓度的相关性。4.分析MBL基因多态性、血浆MBL浓度与新生儿感染包括肺炎、败血症之间的相关性。5.发现本地区汉族新生儿MBL基因新的多态性位点。研究方法:1.收集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救护中心2013年1-6月期间的182例患儿,其中对照组87例,感染组95例,分为新生儿肺炎组和新生儿败血症组,其诊断主要依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数据和影像学资料。2.针对拟研究的6个位点的序列,自行设计引物。提取全血DNA后进行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3.用ELISA法检测不同基因型的血浆MBL浓度。4.收集患儿的病例资料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数据,并用SPSS软件分析MBL基因型及单体型与新生儿感染的关系。研究结果:1.182例汉族新生儿中启动子区-550位点G/G、G/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6、0.489和0.275,G和C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81和0.519。-221位点C/C、C/G和G/G基因型频率为0.055、0.308和0.637,C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09和0.791。5’UTR+4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为0.764、0.214和0.022,C和T等位基因频率为0.87和0.13。经χ2检验,启动子区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230位点G/G、G/A和A/A基因型频率为0.731、0.247和0.022,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54和0.146。经χ2检验,该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也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2.经SHEsis软件分析,-550、-221位点和+230位点间均存在较高度的连锁不平衡。本研究中包括启动子和外显子1区的单体型共有6种:HYPA、LYPB、LYPA、LXPB、LXPA和LYQA,其中HYPA最常见,频率为0.463,其他单体型频率分别为0.137、0.062、0.009、0.2和0.111。3.早产组和足月儿组启动子区域的叁个关键位点中,-550位点变异型等位基因频率在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无显着性差异(χ2值为2.04,P>0.05)。-221位点在早产儿组C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68和0.732,而足月儿组C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60和0.840,两者间具有显着性差异(χ2值为5.9, P <0.05)。+4位点的C和T型等位基因频率在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间无显着性差异(χ2值0.467,P>0.05)。外显子1区叁个关键位点中只有+230位点多态性改变,其中G和A等位基因频率在早产儿和足月儿组中无显着性差异(χ2值为0.739,P>0.05)。共检出5种单体型LXPA、LYPB、LYPA、LYQA和HYPA,其中早产儿组LXPA明显高于足月儿组,OR值1.794(95%CI1.06~3.017,P <0.05),而LYPB在足月儿组明显高于早产儿组,其OR值0.533(95%CI0.28~0.99,P <0.05),其它叁种单体型在两组之间差别无显着性差异。4.除了6个已知位点的多态性改变外,还发现启动子区-327到-332位点间AGAGAA共6个碱基丢失,且有4例出现纯合性丢失。同时在该位点的上下游同时出现了-435G/A、-427A/C、-349A/G、-336A/G和-70C/T的多态性改变。经连锁不平衡检验发现c.4665-4670delAGAGAA、-435G/A、-427A/C、-349A/G、-336A/G和-70C/T各多态位点间具有强连锁性。5.MBL基因启动子区-550和+4位点变异型等位基因频率在感染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别,感染组-221位点变异型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0.722vs0.644,χ2=7.14,P<0.05),+230位点感染组的A型等位基因频率为0.141,而对照组中则为0.061,感染组显着高于对照组(χ2=6.4,P <0.05)。比较不同组别MBL单体型频率发现,感染组LYPB和LYQA的频率高于对照组(0.129vs0.021、0.152vs0.001, χ2=14.74、27.9, P <0.005),而LYPA的频率低于对照组(0.072vs0.238,χ2=20.2, P <0.05),其它单体基因型频率在疾病组与对照组间相比无显着性差异。6.对照组的MBL浓度中位数1560ng/ml,感染组MBL浓度中位数452ng/ml,对照组血浆MBL浓度明显高于感染组,差别有显着性意义(z=-4.566,P=0.000)。同时将感染组分成新生儿肺炎组和败血症组,将对照组和各疾病组MBL浓度进行比较,其中位数值分别为1560ng/ml、445ng/ml和770ng/ml,差别有显着性意义(Z值分别为-4.33和-2.85,P <0.05)。而各疾病组间浓度差异无显着性。7.基因型与MBL浓度的关系:外显子是影响血浆MBL表达的最关键因素,产物表达A/A>A/B>B/B,其血浆MBL浓度中位数分别为2409ng/ml、1069ng/ml和33.3ng/ml,有显着性差异(P<0.001)。在外显子相同的情况下,HYP/HYP型患者的MBL浓度(3400ng/ml)最高,而LYP/LYQ型浓度(310ng/ml)最低。研究结论:1.我省汉族MBL基因-550、-221、+4和+230位点呈现不同程度的多态性改变;+223和+239位点均未发现多态性改变。2.我省汉族新生儿单体型有HYPA、LYPB、LYPA、LXPB、LXPA和LYQA,其中以HYPA最多见;新发现LYQA单体基因型。3.单体型在早产儿和足月儿组中分布频率不同,LXPA是早产的危险因子,而LYPB是保护因子。4.检出C.4665-4670delAGAGAA多态性改变,这些病例中同时出现-435G/A、-427A/C、-349A/G、-336A/G和-70C/T等位点的多态性改变,各位点间具有强连锁性。5. MBL基因多态性改变与新生儿感染相关,单体型LYPB和LYQA感染组明显高于正常组,而LYPA则相反。6.低血浆MBL浓度是引起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对照组和感染组间MBL浓度显着性差异,而感染组间MBL水平无显着性差异。7.基因型与MBL浓度的关系:外显子是影响血浆MBL表达的最关键因素,产物表达A/A>A/B>B/B。在外显子相同的情况下,HYP/HYP型,MBL浓度最高,而LYP/LYQ型浓度最低。

周江[5]2011年在《MBL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结核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MBL基因的多态性是否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发病相关。方法:通过使用引物序列特异性PCR(PCR-SSP)的方法分别对226例新疆维吾尔族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及231例有结核分枝杆菌接触史的新疆同民族健康者进行MBL基因的A/B,H/L,P/Q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学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新疆维吾尔族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MBL基因A/B位点AA基因型106例,AB基因型106例,BB基因型14例;新疆维吾尔族人群止常对照组AA基因型则为146例,AB基因型80例,BB基因型5例。MBL基因型突变频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OR=3.444 CI95%:1.240-9.566P=0.012 Pc=0.022<0.05)。AA基因型可能为新疆维吾尔族人结核病的保护性因素,BB基因型可能为新疆维吾尔族人结核病发病的危险性因素。新疆维吾尔族结核病例组中MBL-H/L突变基因型频率与新疆维吾尔族健康对照组突变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66%、1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600CI95%:1.020-2.511 P=0.040 Pc=0.052>0.05)。新疆维吾尔族结核病例组中MBL-P/Q突变基因型频率与新疆维吾尔族健康对照组突变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62%、10.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CI95%:0.541-1.797 P=0.050 Pc=0.994>0.05)。MBL-AB等位基因型与MBL-HL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相交系数分别为0.018,0.228,P值分别为0.006<0.05,0<0.05MBL-AB等位基因型与MBL-PQ等位基因型在病理组和对照组的相交系数分别为-0.095,-0.09,P值分别为0.152,0.172。新疆维吾尔族人群MBL-A/B,H/L,P/Q等位基因型之间共测出4个单倍体型:HPA,LPA,LPB,LQA。结论: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MBL基因A/B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有明显相关性.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MBL基因H/L、P/Q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新疆维吾尔族人群MBL-A/B,H/L,P/Q等位基因型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MBL-AB等位基因型与MBL-HL等位基因有正向交互作用。

华春珍[6]2006年在《儿童MBL基因多态与相关感染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与目的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又称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是一种钙离子依赖的(C型)血清凝集素,在防御抵抗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天然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后天免疫功能尚未成熟的儿童尤其重要。MBL是一个由若干个相同的亚单位组成的多聚体分子,每条肽链的C端是碳水化合物识别结构域(carbohydrate recognition domain,CRD),近N端是一胶原样区,这两个结构区与MBL的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其中CRD可以与某些特定的单糖配体结合,尤其是与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糖链结合后,可通过胶原样区激活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进而激活补体系统,这条途径称为凝集素途径。MBL也可直接与吞噬细胞表面的胶原凝素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功能或引起其它的免疫反应。MBL正常功能的维持,与血浆MBL浓度和其多聚体结构关系密切,若血浆中MBL浓度过低,则循环中的MBL分子多以单体形式存在,则不能有效地抵抗入侵的病原体,临床上可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反复感染或感染的持续时间延长。MBL由mbl_2编码,其中启动子区(-550、-221和+4位点)和外显子1区(+223、+230和+239位点)共6个单核苷酸的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以及由多个位点SNP组合而成的单体基因型对产物的表达影响最大,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不同的民族或人种中MBL基因各关键位点的SNP和常见基因型不同,不同的基因型血循环中MBL水平差异重大,从而造成不同人群对疾病的易感性不同。针对国内人种的研究中目前尚无同时函盖6个关键位点的文献记载。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渠晓黎[7]2013年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Dectin-1和DC-SIGN的基因多态性与真菌性角膜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树突状细胞相关C型凝集素-1(Dentritic cell associated C type lectin-1, Dectin-1)受体基因rs3901532、rs3901533和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dendritic cell specific ICAM-3-grabbing non-integrin, DC-SIGN)基因rs735239、rs735240、rs4804803、rs2287886位点多态性与真菌性角膜炎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109例中国北方汉族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与22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ing, PCR)技术获得特定基因目的片段,直接测序检测rs3901532、rs3901533、rs735239、rs735240、rs4804803和rs2287886位点多态性,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基因型多态性分布特征、单倍型分布频率及其与真菌性角膜炎易感性之间的关系。采用haploview4.2软件检验Hardy-Weinberg平衡确认标本的群体代表性,并分析各SNP位点之间的连锁关系,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等位基因的风险概率以相对风险度(OR)和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1.SNPS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正常组的DC-SIGN基因6个SNPs的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HWE)(χ2值分别为2.3978、3.5448、0.9188、0.1837、1.1151、2.3530,P值分别为0.1215、0.0597、0.3378、0.6683、0.2910、0.1250)。表明该人群各位点基因型频率处于平衡状态,具有群体代表性。2.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对SNP组成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的Dectin-1rs3901532、rs3901533和DC-SIGN rs4804803、rs2287886(?)勺基因型及等位基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基因型分析:χ2=0.251,P=0.882;χ2=0.105,P=0.949;χ2=1.80,P=0.407;χ2=1.795,P=0.407。等位基因分析:χ2=0.021,P=0.883;χ2=0.003,P=0.955:χ2=1.870,P=0.171;χ2=1.774,P=0.183)。两组rs735239和rs735240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基因型分析:χ2=7.882,P=0.019;χ2=6.832,P=0.003。等位基因分析:χ2=8.62,P=0.003;χ2=6.063,P=0.014)。结合病情程度及病史分析,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单倍型分析Dectin-1基因的rs3901532、rs3901533两个SNPs位于同一连锁不平衡区域内(D1statistic=0.991),构成4种单倍型:GT、AG、AT和GG,其中GT和AG两种单倍型包含了99%以上研究人群,两组人群的单倍体型分布频率无显着差别。DC-SIGN基因的rs4804803、rs2287886两个位点位于同一连锁不平衡区域内(D’statistic=0.952),有4种单倍型:TT、TC、CC和CT,其中前叁种单倍型包含了99%以上研究人群,其中T-C单倍型两组中分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19,P=0.007);rs735239和rs735240位于一个连锁不平衡区域,其中单倍体型AG在两组的分布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06,P=0.014),G-A在两组的分布频率比较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χ2=8.62,P=0.003)。其余单倍型分布频率在两组中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 DC-SIGN rs735239、rs735240SNPs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真菌性角膜炎的易感性相关。Dectin-1rs3901532、rs3901533和DC-SIGN rs4804803、rs2287886位点多态性与真菌性角膜炎的易感性无关。2. DC-SIGN rs735239和rs735240构成的单倍型AG和GA、rs4804803和rs2287886位点构成的单倍型TC与真菌性角膜炎易感性相关。Dectin-1rs3901532和rs3901533、DC-SIGN rs735239和rs735240、DC-SIGN rs4804803和rs2287886分别位于同一连锁不平衡区域内并高度连锁。

王方勇[8]2002年在《中国汉族、维吾尔族人群MBL基因第54位密码突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是C型凝集素超级家族胶凝素家族中一种重要的天然免疫防御分子,可识别结合各种病原体表面的糖分子,并通过激活补体凝集素途径而破坏病原体,或通过与吞噬细胞表面胶凝素受体结合介导直接调理作用。然而,MBL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其一定的血清浓度,MBL缺乏或血清浓度过低是引起调理吞噬缺损的根本原因,可增加机体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而导致机体反复感染,并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生、发展有关。 现已证实,MBL血清浓度低下主要与其结构基因第一外显子的B、C和D等位基因变异体(分别编码54、57和52位氨基酸)有关,而正常的MBL等位基因为A。每一种变异体均由单碱基突变引起,致使MBL分子的胶原样区发生改变,导致突变个体血清MBL水平低下,有可能突变MBL分子的功能也受损。突变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种族人群差异很大,但总体上高的令人惊奇,可达0.29。亚洲人MBL血清浓度低下主要由54位密码突变引起。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人口大国,有必要对各民族人群MBL结构基因的突变情况进行调查,以便为我国MBL缺损的防治(研究)提供决策依据。鉴于此,我们对汉族、维吾尔族人群MBL基因第54位点突变的情况进行了研究。 目的: 1.建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简单快捷、适合我国国情(条件较差)的MBL基因点突变和SNP的检测技术。 2.利用该技术对汉族、维吾尔族人群MBL结构基因第一外显子GGC54GAC突变进行检测,并估算其基因频率,比较汉族、维吾尔族该位点突变的差异。 材料与方法: 1.收集汉族、维吾尔族普通人群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 并建立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的基本PCR反应体系。 2.建立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ingle strand conforma- tlonpolymorphlsm analysis ofpol仰erase chain reaction production, PCR-SSCP)方法,初步调查汉族人群MBL基因GGC54GAC突变情况。 3.建立分子灯塔(molecular beacon,MB)技术,检测分析汉族。 维吾尔族人群MBL基因GGC54GAC突变基因。 结果: 1.用红细胞裂解液和 PCR缓冲液/非离于去污剂/蛋白酶K两种自配 试剂成功地提取了所收标本的人白细胞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成功 扩增出预期的 109hp MBL目的基因片段。 2.PCR-SSCP 方法初步筛查166 个汉族样本,共检出MBL GGC54GAC杂合突变19例,占11.45O,未检出突变纯合子。 3.成功建立了 MB杂交可视检测技术,并在 13 8份汉族样本中检出 MBL GGC54GAC突变纯合子 3例,占 2.17%,杂合子 29例,占 ZI刀1%; 120份维吾尔族标本中,检出突变纯合子1例,占0.83%,杂合子22例, 占 18.34%。 结论: 1.MB杂交技术特异性强,简单快捷,能进行可视性检测,完全适 用于点突变和 SNP的研究,技术特点明显优于PCR-SSCP。 2.汉族人群MBL结构基因第一外显子GGC54GAC 突变频率为 0月3,维吾尔族的突变频率为0.10,两民族GGC54GAC基因型分布和突 变频率无显着差异。

陈梦施[9]2014年在《湖南省汉族人群MBL与MASP2基因多态性与相关因素对结核易感性的综合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2012年,全球共有860万人罹患结核病。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15岁及以上人群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459/10万。目前很多研究都已经证实吸烟、过度饮酒、厨房烟雾暴露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实验室的证据发现茶叶中的EGCG可以通过抑制结核杆菌中烯酰基载体蛋白质还原酶InhA的活性来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还可以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内TACO基因的转录,达到抑制结核杆菌在巨噬细胞内存活的效果。研究显示MBL基因在启动子区和结构区的多态性影响MBL多聚体的形成和血浆MBL浓度。MBL多聚体形成减少,导致其与配体的结合力减弱,同时也更易被金属蛋白酶降解。MASP-2基因的突变同样影响着其编码的蛋白(MASP2, Map19)血清含量的变化,并且导致其与MBL及ficolin分子结合的能力下降,从而阻碍补体活化的凝集素途径,引起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目的:本研究分析湖南省汉族人群MBL/MASP2基因的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作用,探讨其对结核易感性的影响。方法:病例的来源:采用多级抽样原则,首先在湖南省14个市州随机抽取3个市州(衡阳、岳阳、怀化),其次在这3个市州随机抽取4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祁东、岳阳楼区、岳阳县、洪江市),最后从4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新登记的所有肺结核病人中随机抽取。所有病例均采用卫生部结核病诊断标准被确诊为肺结核病人。健康对照的来源:采用多级抽样方法,首先在长沙市开福区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然后从新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6个社区中随机抽取一个社区(新安寺社区),从新安寺社区常住居民中随机抽取与病例等量的健康人群为对照,所有对象均为胸透无异常的健康人。在研究对象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之后,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资料,并采用EDTA抗凝管采集5ml静脉血液用来提取DNA。基因的分型:本研究采用PCR-SSP技术对MBL基因rs7096206位点以及MASP-2基因rs2273346、rs6695096位点进行分型。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0录入数据,采用SAS9.2进行资料分析。分类资料的比较以及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检验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加法交互作用采用Marginal Structural Linear Odds Models来对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lative excess risk due to the interaction (RERI)进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RERI大于0,说明两因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若RERI小于0,说明两因素之间存在拮抗作用。结果:吸烟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OR=1.605(1.121,2.296),P<0.05。饮茶是肺结核的保护因素,OR=0.674(0.476,0.955),P<0.05。MBL基因rs7096206位点GC基因型以及MASP-2基因rs2273346位点的TC基因型、rs6695096位点的TC基因型在肺结核病人组的分布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OR分别为1.427,1.379和1.396。MBL基因rs7096206与MASP-2基因rs2273346位点存在协同交互作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0.7675(0.1521,1.3831),P<0.05。MBL基因rs7096206与MASP-2基因rs6695096位点存在协同交互作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1.0429(0.6556,1.4301),P<0.05。MBL基因rs7096206位点与吸烟存在协同交互作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0.5360(0.2996,0.7728), P<0.05。MASP-2基因rs2273346位点与吸烟存在协同交互作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0.4570(0.1522,0.7619),P<0.05。MBL基因rs7096206位点与饮茶存在拮抗交互作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0.6530(-0.9830,-0.3230), P<0.05。MASP-2基因rs2273346位点与饮茶存在拮抗交互作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0.2862(-0.5393,-0.03319), P<0.05。MASP-2基因rs6695086位点与饮茶存在拮抗交互作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0.4907(-0.8356,-0.1455),P<0.05。不吸烟人群中被动吸烟(OR=1.51,95%C11.02-2.26)、烹调烟雾暴露(OR=2.78,95%CI1.81-4.28)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不吸烟人群中MBL基因rs7096206位点与被动吸烟和烹调烟雾暴露存在协同交互作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分别为1.857(0.594,3.150)和2.45(1.66,3.24),P<0.05;MASP-2基因rs6695096位点与烹调烟雾暴露存在协同交互作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2.60(1.57,3.61),P<0.05。结论:吸烟、被动吸烟及厨房烟雾暴露都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饮茶是肺结核的保护因素。MBL基因rs7096206位点GC基因型、MASP-2基因rs2273346位点TC基因型和rs6695096位点TC基因型均是肺结核的易感基因型。MBL基因rs7096206位点与MASP-2基因rs2273346、rs6695096位点均存在正交互作用。MBL基因rs7096206位点、MASP-2基因rs2273346位点与吸烟均存在正交互作用。MBL基因rs7096206位点、MASP-2基因rs6695086位点与饮茶均存在负交互作用。不吸烟人群中,MBL基因rs7096206位点与被动吸烟存在正交互作用;MBL基因rs7096206位点及MASP-2基因rs6695096位点与烹调烟雾暴露均存在正交互作用。

华荣[10]2009年在《中国汉族人风湿性心脏病的遗传易感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induced protein 3,TNFAIP3)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1(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1,TRAF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中国汉族人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的关联。方法:关联研究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设计(239例RHD患者和478例对照)。遗传易感性位点选择采用tSNP(tagging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tSNP)策略。TNFAIP3基因共选择了3个tSNP, TRAF1基因共选择了2个tSNP。各位点基因分型检测采用SNPstream技术。结果:所有SNPs的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两个基因所有tSNPs之间的连锁不平衡程度都较弱。位于TNFAIP3基因第5内含子上的SNP rs582757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都有显着差异,P值分别为0.001249和0.000374。在rs582757位点C等位基因的加性模型时,每增加一个拷贝的C等位基因,RHD风险是增加前的0.574倍(95%CI 0.42-0.78,P=0.00037);在rs582757位点C等位基因的显性模型时,携带CC/TC基因型的个体RHD风险是TT基因型个体的0.535倍(95%CI 0.38-0.75,P=0.000328)。在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史和饮酒史后,显着性仍然存在(加性和显性模型调整后的P值分别为0.007和0.009)。未发现其余各SNPs与RHD显着相关。结论:TNFAIP3基因的SNP rs582757的多态性与RHD发病相关,其C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人RHD的保护因素。目的:研究可结晶片段受体样因子3(Fc receptor-like 3,FcRL3)、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type 22,PTPN22)和C5(complement component 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风湿性心脏病的关联。方法:关联研究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设计(239例RHD患者和478例对照)。遗传易感性位点选择采用tSNP策略,FcRL3基因选择了2个tSNP,PTPN22基因选择了2个tSNP, C5基因共选择了7个tSNP。各位点基因分型检测采用SNPstream技术。结果:所有SNPs的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两个基因所有tSNPs之间的连锁不平衡程度都较弱。位于FcRL3基因第15外显子上的SNP rs6691569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都有显着差异,P值分别为0.000213和0.0000542。在rs6691569位点C等位基因的加性模型时,每增加一个拷贝的C等位基因,RHD风险是增加前的0.537倍(95%CI 0.34-0.73,P=0.0000625);在rs6691569位点C等位基因的显性模型时,携带CC/TC基因型的个体RHD风险是TT基因型个体的0.496倍(95%CI 0.35-0.70,P=0.000006)。在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史和饮酒史后,显着性仍然存在(加性和显性模型调整后的P值分别为0.017和0.018)。未发现其余各SNPs与RHD显着相关。结论:FcRL3基因的SNP rs6691569的多态性与RHD发病相关,其C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人RHD的保护因素。

参考文献:

[1]. 中国几个民族人群MBL基因启动子区主要SNP研究[D]. 吕成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2003

[2]. 中国四个民族人群MBL基因SNP及其单倍型与基因型的研究[D]. 余新沛. 第一军医大学. 2005

[3]. 广东地区汉族人MBL基因启动子区SNP的研究[J]. 吕成伟, 陈政良, 刁志宏, 王方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3

[4]. MBL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浆浓度与新生儿感染的关系[D]. 薛恒. 福建医科大学. 2013

[5]. MBL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结核病的相关性研究[D]. 周江. 石河子大学. 2011

[6]. 儿童MBL基因多态与相关感染的关系[D]. 华春珍. 浙江大学. 2006

[7].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Dectin-1和DC-SIGN的基因多态性与真菌性角膜炎的相关性研究[D]. 渠晓黎. 青岛大学. 2013

[8]. 中国汉族、维吾尔族人群MBL基因第54位密码突变的研究[D]. 王方勇. 第一军医大学. 2002

[9]. 湖南省汉族人群MBL与MASP2基因多态性与相关因素对结核易感性的综合影响研究[D]. 陈梦施. 中南大学. 2014

[10]. 中国汉族人风湿性心脏病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 华荣. 第二军医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中国几个民族人群MBL基因启动子区主要SNP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