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温热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胸腔,积液,微波,肿瘤,体腔,细胞株,高温。
高温热疗论文文献综述
徐李香,叶会玲,陈晟茜,胡祝红[1](2016)在《黄芩素联合亚高温热疗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黄芩素联合亚高温热疗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肺腺癌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CCK-8法检测黄芩素联合亚高温热疗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黄芩素联合亚高温热疗对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黄芩素联合亚高温热疗对A549细胞HSP70(热休克蛋白70)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黄芩素均能有效地抑制A549的细胞增殖,黄芩素联合亚高温热疗具有更好的细胞抑制作用;联合亚高温热疗处理后,G2/M期细胞含量明显增加。黄芩素联合亚高温热疗组A549细胞的HSP7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热疗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亚高温热疗能增强黄芩素对A549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2016年05期)
周岐,范钰[2](2013)在《局部亚高温热疗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局部亚高温热疗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热化疗组(30例)和化疗组(30例)。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外周血样本,流式细胞仪检测样本中的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含量。结果 CD3,CD4,CD4/CD8比值及NK的值,热化疗组治疗前分别为(67.0±10.0)%,(43.2±5.4)%,(2.1±0.4)%,(22.8±6.3)%。治疗后分别为(67.8±14.9)%,(45.4±11.9)%,(2.4±0.9)%,(22.6±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组治疗前分别为(77.7±5.61)%,(51.0±7.4)%,(1.94±0.3)%,(19.0±4.5)%,治疗后分别为(68.2±6.7)%,(41.5±3.6)%,(1.51±0.3)%,(10.1±3.5)%。其中CD3和NK的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高温局部热疗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有短期增强作用。(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19期)
李永强,廖思娜[3](2011)在《聚束微波亚高温热疗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凋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亚高温热疗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发生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及空白对照组细胞,采用40~41℃,2h聚束微波亚高温热疗分别作用于两组细胞,用Annexin V-FITC/PI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聚束微波亚高温(41℃,2h)热疗可以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凋亡,凋亡细胞数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结论:聚束微波亚高温热疗可能通过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秦苑,任东,范宇飞,刘晓林,李定纲[4](2011)在《腹腔内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及顺铂结合局部亚高温热疗治疗恶性腹水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内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及化疗联合区域热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50例恶性腹水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尽量引流后腔内注射rAd-p53 1×1012VP,48~72 h后腹腔内再注入顺铂40 mg/m2,帮助患者变换体位,当日行腹部亚高温射频透热热疗1 h,热疗2次/周,疗程共4周。对照组除不给予rAd-p53外,腔内化疗、热疗与观察组相同。结果观察组有效率(CR+PR+SD)为88.0%,对照组为64.0%(P<0.05)。2组均偶有恶心、呕吐、皮下脂肪硬结等Ⅰ~Ⅱ度不良反应,观察组特有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自限性发热。结论腔内rAd-p53联合化疗及局部热疗控制恶性腹腔积液疗效好、安全。(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1年13期)
张曦,彭红华[5](2011)在《区域亚高温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区域亚高温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观察的96例患者先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尽量引流尽胸水。予以胸腔区域亚高温热疗,2次/周,热疗温度保持在40℃-42℃,70 min/次,每周热疗第1次同时给予胸腔内灌注香菇多糖6 mg,第2次为单纯热疗。治疗4周后评估疗效。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20例,部分缓解(PR)42例,有效率64.6%。治疗后功能状态(Kps)评分>60分的比例由0%上升到28.1%,Kps评分增加10分以上者占61.5%。受观察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区域亚高温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香菇多糖,有助于控制恶性胸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1年01期)
廖思娜[6](2010)在《聚束微波亚高温热疗联合紫杉醇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凋亡的协同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大量的研究表明:(42-45℃)热疗可以使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增强,与化疗具有协同作用。但在临床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少患者热化疗时体温提高到39℃左右的低亚高温时即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但近年来国内外尚无研究提示低于41℃的热化疗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杀伤产生协同增敏作用,而仅是通过免疫调节发挥抗肿瘤作用。目的:为明确低亚高温热疗联合化疗是否具有抗肿瘤的协同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建立聚束微波加热细胞体外培养模型,通过MTT法观察紫杉醇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有效的实验浓度。2.利用Annexin V-FITC/PI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空白对照组、紫杉醇组、40℃-41℃,2h聚束微波加热组及40℃-41℃,2h聚束微波加热联合紫杉醇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凋亡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增殖随着紫杉醇细胞毒浓度增高呈现出减低的趋势。41℃,2h聚束微波亚高温热疗可以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发生凋亡,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发生凋亡细胞数进一步增多;40.5℃,2h聚束微波亚高温热疗联合紫杉醇与单用紫杉醇或单纯聚束微波亚高温热疗相比,可以诱导更多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发生凋亡,热化疗具有协同效应,随着温度升高至41℃,热化疗的协同效应更加明显。40℃,2h的聚束微波亚高温热疗联合低浓度的紫杉醇(5μg/ml),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活性增强。结论: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随着浓度的增高,细胞毒性增强。41℃,2h聚束微波亚高温热疗可以通过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40.5℃-41℃,2h聚束微波亚高温热疗联合紫杉醇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具有协同效应;40℃,2h的聚束微波亚高温热疗联合低浓度的紫杉醇(5μg/ml),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呈现出增殖趋势。(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0-05-01)
伍力学[7](2010)在《高温热疗联合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热疗是一种传统的肿瘤治疗方式。近年来,高温热疗被视为可进一步提高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的一种方法。有研究证实高温热疗可以提高常用膀胱灌注化疗药物丝裂霉素C的效能,降低肿瘤复发率,延缓病情进展。该研究的目标人群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这些患者是中危(Ta(本文来源于《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期刊2010年01期)
李征毅,刘友坦,冯健,吴凤林,李泉水[8](2009)在《超声联合微泡与高温热疗开放大鼠血脑屏障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1MHz低频超声诱导微泡破坏和高温热疗两种方法对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2个实验组与1个对照组,实验A组大鼠经股静脉注入微泡造影剂后,采用频率1MHz、声强1.2W/cm的超声波经大鼠颅骨照射3min;实验B组大鼠于加温仓以36℃加温3h;对照组(C组)仅室温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干湿重法测定脑水含量,伊文思蓝测定法观察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组织、脑细胞和血脑屏障病理学改变。结果超声联合微泡组和热疗组血脑屏障通透性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电镜下微血管内皮紧密连接呈开放状态。结论超声照射联合微泡和全身热疗均可开放血脑屏障。(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09年07期)
叶波,徐旭东[9](2009)在《区域亚高温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区域亚高温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0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热化疗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先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尽量引流尽胸水。热化疗组予以胸腔区域亚高温热疗,1周2次,热疗温度保持在40~42℃,1次90min,每周第1次热疗同时结合胸腔内灌注顺铂40~60mg,第2次热疗为单纯热疗;对照组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局部灌注顺铂1次40~60mg,1周1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估疗效。结果:近期疗效:热化疗组有效率71.4%,对照组有效率为51.9%,两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热化疗组中位生存期(MST)8.9个月,对照组为6.2个月;热化疗组一年生存率39.3%,对照组为34.6%,两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热化疗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提高(48.08±7.32分vs 43.76±8.32分,P<0.05),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降低(39.02±7.63分vs43.98±8.18分,P<0.05)。结论:区域亚高温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有助于控制恶性胸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09年05期)
徐国权,赵凌云,王晓文,刘继光,唐劲天[10](2009)在《多次高温热疗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疗效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探索多次加温治疗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疗效的相关治疗机制,比较加温次数对恶性黑色素瘤疗效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自行开发的加热加湿生物实验平台,通过比较小鼠生存期,肿瘤重量,观察各组肿瘤的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CD4+、CD8+、CD28+的表达来评价肿瘤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中各热疗组小鼠的生存时间要长于对照组(P<0.05),且以热疗3次组的小鼠生存期最长。各热疗组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5),且热疗3次组的抑瘤效果最明显。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热疗组有大量肿瘤细胞呈凋亡、坏死样改变,热疗3次组瘤旁组织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此外同对照组比较各热疗组CD4+、CD8+、CD28+的表达均有升高(P<0.05)。结论多次热疗抑制肿瘤生长和激发机体免疫的效果要优于单次热疗。(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09年05期)
高温热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局部亚高温热疗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热化疗组(30例)和化疗组(30例)。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外周血样本,流式细胞仪检测样本中的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含量。结果 CD3,CD4,CD4/CD8比值及NK的值,热化疗组治疗前分别为(67.0±10.0)%,(43.2±5.4)%,(2.1±0.4)%,(22.8±6.3)%。治疗后分别为(67.8±14.9)%,(45.4±11.9)%,(2.4±0.9)%,(22.6±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组治疗前分别为(77.7±5.61)%,(51.0±7.4)%,(1.94±0.3)%,(19.0±4.5)%,治疗后分别为(68.2±6.7)%,(41.5±3.6)%,(1.51±0.3)%,(10.1±3.5)%。其中CD3和NK的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高温局部热疗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有短期增强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温热疗论文参考文献
[1].徐李香,叶会玲,陈晟茜,胡祝红.黄芩素联合亚高温热疗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
[2].周岐,范钰.局部亚高温热疗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
[3].李永强,廖思娜.聚束微波亚高温热疗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凋亡的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
[4].秦苑,任东,范宇飞,刘晓林,李定纲.腹腔内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及顺铂结合局部亚高温热疗治疗恶性腹水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
[5].张曦,彭红华.区域亚高温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
[6].廖思娜.聚束微波亚高温热疗联合紫杉醇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凋亡的协同作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
[7].伍力学.高温热疗联合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0
[8].李征毅,刘友坦,冯健,吴凤林,李泉水.超声联合微泡与高温热疗开放大鼠血脑屏障的对比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9
[9].叶波,徐旭东.区域亚高温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
[10].徐国权,赵凌云,王晓文,刘继光,唐劲天.多次高温热疗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疗效的实验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