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中心性癌论文-陈一铭

颌骨中心性癌论文-陈一铭

导读:本文包含了颌骨中心性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颌骨中心性癌,下颌骨,预后因素,局部复发

颌骨中心性癌论文文献综述

陈一铭[1](2018)在《34例下颌骨颌骨中心性癌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回顾分析下颌骨颌骨中心性癌的临床、病理以及预后特点。研究方法:纳入2010-2015年于我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接受手术治疗的下颌骨颌骨中心性癌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治疗信息、影像学信息、病理学信息、随访记录,运用SPSS17.0软件包分析所收集的数据。研究结果:最终纳入36例患者,其中34例随访信息完整。可随访患者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在31至60岁之间23例,>60岁11例;有既往吸烟史13例;有既往酗酒史4例;瘤体最大直径中位值为4cm,瘤体最大直径≤4cm21例,瘤体最大直径>4cm13例;病理报告提示9例存在同期肿瘤淋巴结转移,所有术区切缘均为阴性;28例接受术后放疗;9例在随访期间死于肿瘤局部复发或肿瘤远处转移。研究结论:手术是治疗下颌骨颌骨中心性癌的主要治疗措施;瘤体位于下颌骨体部以外,同期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术后肿瘤局部复发几率;既往酗酒史对此类疾病的肿瘤术后远处转移具有一定推动作用;瘤体最大直径>4cm的患者总体预后较差。(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9)

黄业翔,高宁,李龙江[2](2013)在《颌骨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3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central giant cell granuloma,CGCG),亦称颌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具有局部侵袭性的疾病,临床上易误诊为颌骨囊肿或成釉细胞瘤。该疾病发病率较低且易发生于青少年,目前尚无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1-2]。笔者近年共收治3例,均为儿童,现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期刊2013年04期)

姚杰,程杰,叶金海,武和明,袁冶[3](2012)在《颌骨中心性粘液表皮样癌——9例临床病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颌骨中心性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为提高其诊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1995--2011年原发于颌骨的9例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颌骨中心性黏液表皮样癌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和疼痛,X线表现为颌骨内单房或多房透光阴影,光镜下所见为粘液表皮样癌组织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根治术,未见发生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术前明确诊断有赖于详尽的临床检查,治疗应首选根治术,定期复查,有利于颌骨中心性黏液表皮样癌的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本文来源于《第七次中国老年口腔医学年会暨亚洲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06-09)

史册,刘春丽,李琛,陈彦泽,张环环[4](2012)在《右上颌骨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1例及病变中多核巨细胞的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报道了1例发生于上颌骨的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病变范围较大。对病变中的多核巨细胞进行了分离、培养和鉴定,同时初步探讨了对多核巨细胞进行转基因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和培养病变中的多核巨细胞,通过形态学、TRAP染色和骨吸收功能的观察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并以腺病毒为载体、携带EGFP基因,转染所培养的细胞。结果: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多核的形态学特点,TRAP染色阳性,并在体外具有骨吸收功能。转染后能观察到多核巨细胞表达EGFP。结论:病变中的多核巨细胞是破骨细胞样细胞。体外能通过转基因方法使破骨细胞样细胞表达外源性基因。(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庄乾伟,张志愿,付洪海,贺捷,何悦[5](2011)在《颌骨中心性粘液表皮样癌--24例临床病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24例颌骨中心性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为提高该疾病的诊疗水平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收集1996年至2010年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病人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临床表现、手术方式、修复手段及辅助治疗进行分析。结果:24例病例中,15例为男性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是47.33岁,上下颌骨发病比例为(本文来源于《第六次中国国际暨第九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1-06-17)

康胜江,李素英[6](2009)在《中心性颌骨血管瘤出血性休克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颌骨中心性血管瘤是指发生在颌骨内的血管瘤。⑴此病极为少见,其危害较大,常常引起大出血,我科收治1例右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病,因大出血引起低血容量休克。现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阴某,女,19岁,学生,住院号22891,因右下后牙隐疼,牙龈出血1年,夜间反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09年17期)

陈建芬,沈万琴[7](2009)在《8例颌骨中心性动静脉畸形栓塞联合手术治疗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8例颌骨中心性动静脉畸形栓塞联合手术治疗的护理。认为重点是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密切观察栓塞术后有无颅内并发症、口腔局部病变情况,加强造影剂排泄的护理和疼痛护理;手术后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口腔局部加强观察、做好有效的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全部患者均Ⅰ期愈合出院,随访2~3年,患者颌面部形态和功能恢复良好。(本文来源于《护理与康复》期刊2009年08期)

张治勇,邝喆[8](2008)在《颌骨中心性涎腺类恶性肿瘤放射特征及文献回顾分析(附10例病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62例颌骨中心性涎腺类恶性肿瘤(CSMTJ)的临床资料、X线特点及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X线特点进行分型,旨在更有效地诊断此类疾病。方法:按WHO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在国内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总结分析文献报道的52例病例和本院确诊的10例CSMTJ的临床表现、X线特点及病理类型。结果:研究发现CSMTJ的上颌骨/下颌骨发生比约为1∶1.7,CSMTJ中以黏液表皮样癌最多见,其次为腺样囊性癌。62例CSMTJ的X线表现分为4型:①单囊型;②多囊型;③"火焰"状型;④骨质破坏型。结论:CSMTJ的X线表现非常复杂,其分型可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肿瘤的恶性程度与分型有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08年06期)

孟培松,刘贤君,郭尚福[9](2008)在《颌骨中心性血管瘤的诊断与应急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颌骨中心性血管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救治方法等。方法回顾近17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及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颌骨中心性血管瘤患者6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救治方法。结果6例患者中,3例经手术治疗后均痊愈,未造成其他并发症,且远期疗效良好,均未复发。3例保守治疗,远期效果良好,未出现其他新的明显并发症。结论颌骨中心性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具有隐匿性较强、易被忽视的特点,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影像学检查等即可对颌骨中心性血管瘤进行诊断,而及早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中国急救医学》期刊2008年08期)

王洁,王兆元,钟鸣[10](2007)在《颌骨中心性黏液表皮样癌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57岁,5个月前下颌后牙区麻木,3个月前已达正中,牙齿松动。专科检查:口内颏孔区膨隆,边界不清,质地中等,左半侧唇红及皮肤麻木感,开口度正常。肿瘤质硬,触痛明显,表面无破溃,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双侧颌下淋巴结不大。CT 所示:下颌骨体部偏左侧可见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肿物,边界不清,其内密度不均,最大层约4.7 cm×2.4 cm,邻近下颌骨骨质结构明显破坏。细胞学检查(穿(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杂志》期刊2007年12期)

颌骨中心性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central giant cell granuloma,CGCG),亦称颌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具有局部侵袭性的疾病,临床上易误诊为颌骨囊肿或成釉细胞瘤。该疾病发病率较低且易发生于青少年,目前尚无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1-2]。笔者近年共收治3例,均为儿童,现报告如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颌骨中心性癌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一铭.34例下颌骨颌骨中心性癌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C].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2].黄业翔,高宁,李龙江.颌骨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3例报告[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

[3].姚杰,程杰,叶金海,武和明,袁冶.颌骨中心性粘液表皮样癌——9例临床病例报告[C].第七次中国老年口腔医学年会暨亚洲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2

[4].史册,刘春丽,李琛,陈彦泽,张环环.右上颌骨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1例及病变中多核巨细胞的分离[J].口腔医学研究.2012

[5].庄乾伟,张志愿,付洪海,贺捷,何悦.颌骨中心性粘液表皮样癌--24例临床病例报告[C].第六次中国国际暨第九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6].康胜江,李素英.中心性颌骨血管瘤出血性休克1例报告[J].内蒙古中医药.2009

[7].陈建芬,沈万琴.8例颌骨中心性动静脉畸形栓塞联合手术治疗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

[8].张治勇,邝喆.颌骨中心性涎腺类恶性肿瘤放射特征及文献回顾分析(附10例病例报告)[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

[9].孟培松,刘贤君,郭尚福.颌骨中心性血管瘤的诊断与应急处理[J].中国急救医学.2008

[10].王洁,王兆元,钟鸣.颌骨中心性黏液表皮样癌一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7

标签:;  ;  ;  ;  

颌骨中心性癌论文-陈一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