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教育反贫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扶贫,就业
教育反贫困论文文献综述
唐智彬,谭素美[1](2019)在《国际劳工组织推动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与核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国际劳工组织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使命,关注就业问题,致力于促进世界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在此背景之下,该组织通过一系列政策与行动,发展面向贫困青年职业培训和创业教育,为贫困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帮助贫困女性群体和其他少数人群改进教育与技能状况,以职业技能发展与能力提升为反贫困奠定基础。通过梳理国际劳工组织推动职业教育扶贫行动发现,追求社会公平理念与实现贫困人群人力资本积累、突出"体面就业"的反贫困目标、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群体与个体适应性以及整合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提升反贫困整体效果是国际劳工组织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核心特征,这些为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19年33期)
李玲,朱海雪,陈宣霖[2](2019)在《义务教育人力资本发展评估——基于反贫困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义务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关键期,具有"非替代性""、基础性""、高回报性"特征。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构建了包含"身体健康"、"非认知能力"和"认知能力"3个维度16个指标项目的义务教育人力资本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并引入"人力资本指数"和"人类发展指数"的方法,对西部某贫困地区6个区县的义务教育人力资本发展水平进行测算,验证评估工具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西部该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各指标项处于较低水平,说明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发展水平,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可为诊断、评估、分析我国义务教育人力资本的总体状况、不同区域和群体间的分布、形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吴晓蓉,范小梅[3](2019)在《人的可持续发展:国际教育反贫困研究的内在逻辑与中国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1950年以来的国际反贫困研究,大致经历了叁个时期:侧重内涵分析和指标建构的前理论时期,侧重理论探索与生成的理论化时期,以及关注主体互动和要素互动的后理论时期。本文以贫困内部主体、贫困外部主体和反贫困要素互动为基本线索,凝练出对"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是构成国际教育反贫困研究理论生成、主题多元、模型建构、路径探索的内在逻辑,并由此探究其对我国教育反贫困研究与实践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粟一[4](2019)在《“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保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反贫困的重要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农村人口占了国家人口的绝大多数,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成为了解决贫困的当务之急。要提高农民的收入,首先要提升农村人口劳动力素质,这取决于农村教育水平的高低。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力量与农村人口的未来主要成分,农村儿童的文化、素质关系着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13期)
吴晓蓉,谢非[5](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中的教育反贫困》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发展实践提出,凝聚着中国人的古今智慧。其追寻公平正义、协同发展、文化多元和责任共担的价值取向很好地体现于反贫困实践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审视教育反贫困,可以发现,受教育是贫困者追求公平正义的起点和提升促进协同发展的基础;教育是贫困地区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媒介,也是贫困者实现分享社会繁荣和共担发展责任的手段。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审视教育反贫困,建议从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叁个方面,构建教育反贫困的多维共同体,从宏观上把握教育反贫困实践路径。(本文来源于《民族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刘国新,雷明贵[6](2019)在《医疗 教育 法治:反贫困的协同保障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发展和解决在更多意义上植根于社会。因此,反贫困不仅在于政府的扶贫,更需要整个社会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协同保障体系。其中,医疗保障反贫困是反贫困的外在支撑,教育保障反贫困是反贫困的源头活水,二者构成反贫困保障体系的两个重点,法治保障反贫困是反贫困的内在根基。医疗和教育保障反贫困是法治保障反贫困的现实起点,法治保障反贫困为医疗和教育保障反贫困提供制度化、稳定化支撑。叁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反贫困的协同保障体系。(本文来源于《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瞿连贵,石伟平[7](2019)在《我国职业教育反贫困的限度与突破进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阶段,职业教育在减贫脱贫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已成为各级政府减贫脱贫的重要举措,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职业教育反贫困因政策的应急取向产生的持续性限度、反贫困项目的粗放实施产生的实效性限度、贫困者主体意识薄弱产生的内源动力培育限度,制约着职业教育反贫困功能的发挥。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反贫困功能,有赖于叁个方面的转变和突破,即政策取向从应急性向系统性转变、项目实施从粗放式向精准性转变、贫困者自身从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转变。(本文来源于《职教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范莉峰[8](2019)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分析——评《学前教育改革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美国的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识逐渐加深,学前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也不断被强调,这种重要性也体现在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持续改革上。《学前教育改革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美国的经验》一书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苏珊·纽曼所着,该书对美国42个改善儿童教育状况的联邦项目进行了深度总结。该书的重点是探讨如何让已经被证实可以为贫困儿童带来巨大影响和帮助的公(本文来源于《学前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倪连晶,王利平[9](2019)在《学前教育改革对脱贫攻坚的重要影响——评《学前教育改革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美国的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牵动着国家、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度,解决贫困地区及其儿童受育贫乏的问题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减小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贫困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其中儿童贫困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学前教育为儿童脱贫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我国的学前教育正处在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改革尤为关注。反贫困战略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人力资本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需要急切解决的现实问题。《学前教育(本文来源于《学前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吴晓蓉,范小梅[10](2018)在《教育回报的反贫困作用模型及其实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回报是教育结果在贫困者身上的投射,是摆脱贫困、实现发展的根本。贫困者的脱贫与发展,是教育反贫困研究的关注点;脱贫应建立在满足贫困者的需求上;教育回报是国家教育扶贫作为和个体扶贫结果,以及贫困者内在的教育资本和外在发展样态的中介因素。以Winship的家族对比研究结论和Mydral的循环因果累积理论为基础,建构教育回报的作用模型。得出教育回报实现机制:贫困者主要通过教育来累积获取资源、驾驭资本的意识和能力;贫困家庭父代与子代的教育差和发展差,是代际发展方向和速度的重要依据。为此,要明确教育反贫困的特殊性,重视教育回报,并建立"投入评价"和"脱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教育反贫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义务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关键期,具有"非替代性""、基础性""、高回报性"特征。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构建了包含"身体健康"、"非认知能力"和"认知能力"3个维度16个指标项目的义务教育人力资本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并引入"人力资本指数"和"人类发展指数"的方法,对西部某贫困地区6个区县的义务教育人力资本发展水平进行测算,验证评估工具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西部该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各指标项处于较低水平,说明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发展水平,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可为诊断、评估、分析我国义务教育人力资本的总体状况、不同区域和群体间的分布、形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育反贫困论文参考文献
[1].唐智彬,谭素美.国际劳工组织推动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与核心特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
[2].李玲,朱海雪,陈宣霖.义务教育人力资本发展评估——基于反贫困理论视角[J].教育研究.2019
[3].吴晓蓉,范小梅.人的可持续发展:国际教育反贫困研究的内在逻辑与中国意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
[4].粟一.“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保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反贫困的重要意义[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5].吴晓蓉,谢非.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中的教育反贫困[J].民族教育研究.2019
[6].刘国新,雷明贵.医疗教育法治:反贫困的协同保障体系[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
[7].瞿连贵,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反贫困的限度与突破进路[J].职教论坛.2019
[8].范莉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分析——评《学前教育改革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美国的经验》[J].学前教育研究.2019
[9].倪连晶,王利平.学前教育改革对脱贫攻坚的重要影响——评《学前教育改革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美国的经验》[J].学前教育研究.2019
[10].吴晓蓉,范小梅.教育回报的反贫困作用模型及其实现机制[J].教育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