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淀粉论文_孔维建

导读:本文包含了野生淀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淀粉,转录,根茎,葛根,含量,橡子,芽孢。

野生淀粉论文文献综述

孔维建[1](2018)在《解淀粉芽孢杆菌PEBA20野生株与变异株SCEV转录组分析及cheA基因突变株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解淀粉芽孢杆菌PEBA20是从植物中分离到的内生细菌,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具有良好生防活性。变异株SCEV是PEBA20在单一环境持续继代培养得到的可稳定遗传的表型变异株,其生物膜表型、运动性特征以及抗菌活性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本研究对变异株SCEV和PEBA20野生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并利用同源重组法构建了△cheA突变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RNA-seq得到大约2.4G数据,WT(野生株)和SCEV中分别有3825和3757个表达基因,共有2339个表达差异基因。通过KEGG富集发现TCA循环路径中存在大量基因表达差异;芽孢形成和休眠调控路径中,SCEV芽孢外壳蛋白和孢子萌发调控蛋白相关基因表达显着下调,启动芽孢形成级联反应的关键调控因子spo0A、kinA、sigD和sigF显着上调;SCEV抗菌化合物合成的非核糖体肽及聚酮类合成路径的基因全部上调;分析与细菌群体感应相关的基因中,22个上调表达基因和12个下调表达基因,趋化性和鞭毛组装调控路径中,SCEV共34个表达差异基因上调。这些基因表达差异,暗示着SCEV在芽孢形成、抗菌活性、运动特征上可能存在差异。(2)测定了WT和SCEV运动性的差异,在0.3%LB平板上测定细菌的趋化运动能力,发现WT的趋化运动能力强于SCEV;在0.7%LB平板上测定细菌的群集运动特征,发现WT表现出明显的群集运动特征,而SCEV几乎不产生群集运动。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PEBA20的che A基因突变株。通过PCR扩增cheA基因同源前臂、同源后臂和kan抗性基因片段,连接到pMUTIN4自杀载体。通过电转化分别转入PEBA20感受态细胞并通过抗生素筛选获得了cheA基因突变株。△cheA突变株在固气界面不能形成复杂的生物膜表型,生物膜表面平坦、光滑,中部塌陷,边缘略隆起且呈半透明状。在气液界面,△cheA突变株不能形成漂浮生物膜。在0.7%LB和0.3%LB平板上,△cheA突变株丧失了群集运动性和趋化运动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8-04-01)

景翔[2](2016)在《药用野生稻中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的进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稻米为食,而稻米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淀粉,各国的科学家从基础研究和应用等领域对水稻淀粉的合成过程和个体基因功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为水稻优质、高产、高抗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控制淀粉合成的淀粉合成酶基因一直是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 Wall.ex Watt)隶属于禾本科(Poaceae),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O.sativa L.)的亲缘种,也是其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源。将药用野生稻做为实验对象进行深入研究,不但可以把握淀粉合成酶基因在同属内的自然进化规律,而且可以为水稻的遗传育种和品质改良提供必要的分子数据。鉴于此,本研究利用水稻基因组数据,在全面挖掘栽培稻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整体进化细节的基础上,选取药用野生稻作为植物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基因体外扩增和测序以及qRT-PCR基因表达定量等实验手段,全面总结了药用野生稻内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的基因构成、序列特点以及表达分化等进化特点并探讨了它们和栽培稻同源基因之间的具体差异。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一、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药用野生稻(O.officinalis)叶转录组进行了调查。结果获得大约2.3×107个高质量的读条,每个读条长100bp,总计约2.1×109个碱基长。采用De Novo方式重头组装出非冗余的单基因68132条,总长度约83Mbp。通过和NCBI、SWISS、KEGG、COG、GO和InterPro等数据库内数据的相似性比较,这些单基因的功能被进一步注释。二、通过对栽培稻(O.sativa)全基因组的全面分析,发现水稻的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共包括11个成员(SSI、SSII-1、SSII-2、SSII-3、SSIII-1、SSIII-2、SSIV-1、SSIV-2、SSV、GBSSI和GBSSII),分别定位在1、2、4-8和10号等8个染色体上,基因结构各异,各包括8-20个外显子,mRNA编码长度在1827 bp-4662 bp之间变动。药用野生稻的叶转录组中共有18728个读条能够顺利匹配到11个栽培稻淀粉合成酶基因上,经拼接,我们获得了8个淀粉合成酶基因(SSI、SSII-1、SSII-2、SSIII-1、SSIII-2、SSIV-2、SSV和GBSSII)的完整编码序列,这8个基因和它们栽培稻同源基因之间,在氨基酸序列水平的相似性均可以达到93%以上。此外,基于Ka/Ks的统计检验证明这8个基因在野生和栽培状态均处于严格的纯化之下。此外,有3个在栽培稻中出现的淀粉合成酶基因(SSII-3、SSIV-1和GBSSI)由于在药用野生稻叶转录组中出现的读条过少而未能成功拼接成完整基因,初步分析可能和这些基因在叶中表达水平偏低有关。叁、根据已知的栽培稻、拟南芥、玉米和我们得到的药用野生稻序列,我们构建了最大似然性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4个物种的淀粉合成酶基因完全按照基因功能进行聚类,药用野生稻的8个基因全部置于不同功能分支内,显示了我们基于转录组识别的淀粉合成酶基因的正确性。四、为了验证药用野生稻中淀粉合成酶各基因是否存在不同的表达,我们根据药用野生稻8个完整基因(SSI、SSII-1、SSII-2、SSIII-1、SSIII-2、SSIV-2、SSV和GBSSII)以及水稻3个淀粉合成酶基因(SSII-3、SSIV-1和GBSSI)的保守区设计mRNA引物,并分别在药用野生稻的叶和种子两个不同器官内对这11个基因实施了一系列qRT-PCR实时定量操作。结果表明,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不同成员的表达差异不但在相同器官,而且在不同器官间均有出现。例如GBSSI基因在不同器官间存在着明显的时空特异表达现象,在叶中表达量较低,但在种子则高效表达。(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6-04-10)

包颖,杜家潇,景翔,徐思[3](2015)在《药用野生稻叶中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的序列分化和特异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淀粉不仅是植物自身和后代生长繁殖的重要营养与能量储备,而且是人类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植物中淀粉合成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一是在形成临时淀粉的光合作用阶段,另一个则是在成为贮藏淀粉的营养积累阶段。相对于最后的淀粉贮藏阶段,临时淀粉的形成阶段在植物整个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然而却一直少有关注。为深入研究初始淀粉合成过程中相关酶在植物中的进化模式,选取了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全叶转录组的重测序,定性、定量地调查了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在稻属野生物种光合器官中的基因类型和表达变化。共有8个淀粉合成酶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在药用野生稻的叶中首次被识别。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8个基因分别隶属SSI、SSII、SSIII、SSIV、SSV和GBSSII基因家族。序列比较和相对表达定量分析显示,药用野生稻与栽培稻的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的进化模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个物种的同源基因在m RNA水平的序列相似度达到95%–98%。基于非同义置换和同义置换比率的统计检验表明,8个基因在两个物种间均经历了严格的纯化选择。另外,3个在栽培稻胚乳中特异表达的基因在药用野生稻的叶转录组中未筛查出来,而4个在栽培稻叶中优势表达的基因在药用野生稻叶中同样呈现相对较高水平的表达。(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郭昌锋[4](2014)在《CCDD基因组野生稻淀粉合成途径关键酶的分子进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淀粉不仅是我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商业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它们在水稻胚乳中的比率影响着淀粉的口感、粘性、糊化特性和回生性。高直链低支链淀粉一般具有较高的商业用途,而低直链高支链淀粉在食用方面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利用基因手段改变淀粉的理化性质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CCDD基因组异源四倍体野生稻是稻属中基因组发生倍增的物种,植株高大,蕴含着丰富的遗传信息,是栽培稻遗传育种的有益种质资源。为了解典型代谢途径在多倍体中的倍增规律,我们选取了野生稻中具CCDD基因组的叁个物种O. alta、O. grandiglumis和O. latifolia以及两个亲缘关系较近的二倍体物种O. officinalis和O. australiensis作为研究材料。由于水稻淀粉合成途径的研究背景清晰,因此本研究即以此为切入点来研究在相同代谢途径下不同基因的进化模式。我们选取了支链淀粉合成过程中的五个关键酶,即焦磷酸化酶大亚基(AGPL2),焦磷酸化酶小亚基(AGPS2b),淀粉分支酶(SBEIIb),淀粉合成酶(SSIIa)和淀粉异构酶(ISA1)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PCR方法从稻属具CCDD基因组的叁个物种中成功扩增到5个酶编码基因的部分序列,并通过分子克隆和测序将C、D基因组倍增组分分开。结果表明,3个基因(AGPL2、SSIIa和ISA1)在多倍体内存在倍增现象,2个基因以不同进化方式保留了1个亲本基因组类型,其中AGPS2b基因在叁个多倍体物种中仅保留了C基因组序列类型,而SBEIIb基因在大颖野生稻(O.grandiglumis)中只保留了D基因组类型,在高杆野生稻(O. alta)和阔叶野生稻(O. latifolia)中却只保留了C基因组类型。另外对于发生倍增的3个基因,其相同倍增组分的种间核苷酸分歧水平不大(θw=0.00000~0.00986);但不同倍增组分之间的核苷酸变异水平在不同基因中并不一致。其中,ISA1和SSIIa基因的C基因组类型的序列多态水平分别是D基因组类型序列的1.5倍和6倍,而AGPL2基因则是D基因组类型的序列多态水平比C基因组类型序列高1.6倍。2.通过对4个基因AGPL2、AGPS2b、ISA1和SSIIa的编码蛋白质序列的选择压力检测,发现AGPL2、AGPS2b、ISA1都受到了净化选择,而SSIIa受到明显的正选择。此外,AGPL2和SSIIa的C基因组和D基因组倍增基因受到的净化压力不一致,但是ISA1两个基因组类型序列的ω值相等。(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1)

李秀君,廖小锋,刘济明,张东凯[5](2013)在《贵州野生淀粉植物资源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调查、走访居民以及查阅资源等方法,对贵州省野生淀粉植物的种类及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野生淀粉植物共计43科75属126种、3变种,其在各地区间分布不均。丰富度指数表明,黔南地区淀粉植物资源最丰富,六盘水地区最贫乏;Bary-curtis距离系数表明,毕节和铜仁两地区间淀粉植物资源最为相似,安顺地区和六盘水地区之间的相似性最小。野生淀粉植物含淀粉的部位以种子、果实、根及茎为主。(本文来源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周璐璐[6](2012)在《野生植物淀粉基木材胶黏剂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造板及其制品是人居环境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研究开发生物质胶黏剂替代目前普遍使用的脲醛树脂及其改性产品,解决人造板甲醛释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野生葛根淀粉和橡子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质胶黏剂,通过胶合板制备与性能检测,研究了淀粉酶用量、降黏时间、固体含量、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及异氰酸酯(MDI)用量等对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野生葛根淀粉和橡子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淀粉基胶黏剂,能够满足Ⅱ类胶合板要求。且葛根淀粉胶黏剂的耐水胶合强度优于橡子淀粉胶黏剂,更适合做为制备淀粉胶黏剂的原料。2、橡子淀粉胶黏剂优化参数:淀粉酶A用量为橡子淀粉质量的0.8%,胶黏剂固体含量为30%,PVAc淀粉胶黏剂为1:1,MDI添加量为胶黏剂质量的20%。胶合板胶合强度为0.92MPa。3、葛根淀粉胶黏剂优化参数:淀粉酶B用量为葛根淀粉质量的0.2%,胶黏剂固体含量为40%,降解时间为30min,PVAc:淀粉胶黏剂为1:1,MDI添加量为胶黏剂质量的18.8%。胶合板胶合强度为1.89MPa。4、橡子淀粉作为主要原料制备脲醛树脂用填料替代小麦面粉,能够保证脲醛树脂胶黏剂的预压性能、胶合性能,制备的胶合板具有较低的甲醛释放量。(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2-06-18)

陈晓明,朱鼎程[7](2012)在《洪泽湖野生红莲子、芡实、菱角中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洪泽湖野生的红莲子、芡实、菱角为原料,采用浸泡法制备3种淀粉,并对3种淀粉的颗粒形貌、大小、结晶结构、热学性质、溶解度、膨胀度、糊化特性、分子大小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莲子、芡实和菱角淀粉体积平均粒径分别为11.77,2.15,25.76μm,且颗粒大小均匀。3种淀粉均为A型结晶构型,莲子、芡实和菱角淀粉的晶体度分别为27.1%,23.7%,25.7%。糊化峰值温度分别为76.04,72.37,75.88℃,糊化焓值分别为8.46,5.58,4.63J/g。3种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较差,易形成局部的微晶束,易凝沉、易回生,均不适合应用于冷冻食品;3种淀粉糊的透明度介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之间;3种淀粉的热糊稳定性较好,适用于高温食品的生产。(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2年02期)

沈光华[8](2010)在《野生淀粉值得开发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野生淀粉在市场成了抢手货,野生淀粉食品更受消费者喜爱。由于野生淀粉从野生植物的根茎、果实中提取,而这些植物长在人烟稀少、光照柔和、雨水充足、土质肥沃的深山野岭,极少受污染,具有纯天然风味,完全符合当今人们在饮食上对安全、营养,保健、无公害的要求,是天然的"绿色食品"。(本文来源于《农村实用科技信息》期刊2010年12期)

沈光华[9](2010)在《野生淀粉值得开发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野生淀粉在市场成了抢手货,野生淀粉食品更受消费者喜爱。由于野生淀粉从野生植物的根茎、果实中提取,而这些植物长在人烟稀少、光照柔和、雨水充足、土质肥沃的深山野岭,极少受污染,具有纯天然风味,完全符合当今人们在饮食上对安全、营(本文来源于《农村新技术》期刊2010年20期)

杨晓燕,孔昭宸,刘长江,葛全胜[10](2010)在《中国北方现代粟、黍及其野生近缘种的淀粉粒形态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来自中国北方不同区域的9个粟(Setaria italica)样品及其野生祖本青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的7个样品,9个黍(Panicum miliaceum)样品及其近缘野生种糠稷(Panicum bisulcatum)和野黍(Eriochloa villosa)样本各1个,共27个样品进行了淀粉粒分析。针对每个样品,统计100~200颗淀粉粒粒径数据,100颗形态特征数据,在此基础上初步明确了5种植物淀粉粒如下判别特征:1)5种淀粉粒中,除野黍淀粉粒为小粒径(X=4.8±0.8μm)的椭球形和球形外,其余4种淀粉粒都以多面体为主,球形或近球形为辅,脐点居中开放,黍、粟、青狗尾草和糠稷淀粉的平均粒径分别为(?)=7.3±1.4μm,(?)=9.9±2.3μm,(?)=7.7±1.4μm和(?)=6.9±1.2μm。2)粒径大于12μm的淀粉粒一般不是黍的淀粉粒。3)粒径大于14μm的淀粉粒99.9%来自粟。3)粒径小于11μm的淀粉粒,如果超过40%的淀粉粒表面无裂隙,极有可能为黍属的淀粉粒;如果有超过30%的淀粉粒表面具有裂隙,则非常有可能来自狗尾草属。4)近乎45%的粟淀粉粒粒径处于11~14μm,而只有约4%的青狗尾草淀粉粒粒径位于这一区间。如果粒径在11~14μm的淀粉粒含量超过获得淀粉粒总量的4%,则其中很可能包含有粟的淀粉粒。以上标准在鉴定时还需要综合考虑。高粱(Sorghum bicolor)与薏米(Coix chinensis)在粒径和形态上与狗尾草属和黍属有部分重合,但大部分高粱的淀粉粒具有层纹,薏米则有30%的粒径大于14μm,与粟只有5%的淀粉粒位于这一粒径范围有很大的区别。通过研究发现,在现阶段,典型黍亚科(Panicoideae)种类淀粉形态在统计上的区别是明显的,但仅依靠少量颗粒特征进行区分是困难的,如何把现代淀粉特征准确应用到考古样品的鉴定中,还有待更多的淀粉埋藏学研究。目前,针对粟、黍及其野生近缘种的鉴别,植硅体分析的效果明显好于淀粉粒分析。(本文来源于《第四纪研究》期刊2010年02期)

野生淀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稻米为食,而稻米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淀粉,各国的科学家从基础研究和应用等领域对水稻淀粉的合成过程和个体基因功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为水稻优质、高产、高抗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控制淀粉合成的淀粉合成酶基因一直是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 Wall.ex Watt)隶属于禾本科(Poaceae),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O.sativa L.)的亲缘种,也是其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源。将药用野生稻做为实验对象进行深入研究,不但可以把握淀粉合成酶基因在同属内的自然进化规律,而且可以为水稻的遗传育种和品质改良提供必要的分子数据。鉴于此,本研究利用水稻基因组数据,在全面挖掘栽培稻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整体进化细节的基础上,选取药用野生稻作为植物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基因体外扩增和测序以及qRT-PCR基因表达定量等实验手段,全面总结了药用野生稻内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的基因构成、序列特点以及表达分化等进化特点并探讨了它们和栽培稻同源基因之间的具体差异。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一、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药用野生稻(O.officinalis)叶转录组进行了调查。结果获得大约2.3×107个高质量的读条,每个读条长100bp,总计约2.1×109个碱基长。采用De Novo方式重头组装出非冗余的单基因68132条,总长度约83Mbp。通过和NCBI、SWISS、KEGG、COG、GO和InterPro等数据库内数据的相似性比较,这些单基因的功能被进一步注释。二、通过对栽培稻(O.sativa)全基因组的全面分析,发现水稻的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共包括11个成员(SSI、SSII-1、SSII-2、SSII-3、SSIII-1、SSIII-2、SSIV-1、SSIV-2、SSV、GBSSI和GBSSII),分别定位在1、2、4-8和10号等8个染色体上,基因结构各异,各包括8-20个外显子,mRNA编码长度在1827 bp-4662 bp之间变动。药用野生稻的叶转录组中共有18728个读条能够顺利匹配到11个栽培稻淀粉合成酶基因上,经拼接,我们获得了8个淀粉合成酶基因(SSI、SSII-1、SSII-2、SSIII-1、SSIII-2、SSIV-2、SSV和GBSSII)的完整编码序列,这8个基因和它们栽培稻同源基因之间,在氨基酸序列水平的相似性均可以达到93%以上。此外,基于Ka/Ks的统计检验证明这8个基因在野生和栽培状态均处于严格的纯化之下。此外,有3个在栽培稻中出现的淀粉合成酶基因(SSII-3、SSIV-1和GBSSI)由于在药用野生稻叶转录组中出现的读条过少而未能成功拼接成完整基因,初步分析可能和这些基因在叶中表达水平偏低有关。叁、根据已知的栽培稻、拟南芥、玉米和我们得到的药用野生稻序列,我们构建了最大似然性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4个物种的淀粉合成酶基因完全按照基因功能进行聚类,药用野生稻的8个基因全部置于不同功能分支内,显示了我们基于转录组识别的淀粉合成酶基因的正确性。四、为了验证药用野生稻中淀粉合成酶各基因是否存在不同的表达,我们根据药用野生稻8个完整基因(SSI、SSII-1、SSII-2、SSIII-1、SSIII-2、SSIV-2、SSV和GBSSII)以及水稻3个淀粉合成酶基因(SSII-3、SSIV-1和GBSSI)的保守区设计mRNA引物,并分别在药用野生稻的叶和种子两个不同器官内对这11个基因实施了一系列qRT-PCR实时定量操作。结果表明,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不同成员的表达差异不但在相同器官,而且在不同器官间均有出现。例如GBSSI基因在不同器官间存在着明显的时空特异表达现象,在叶中表达量较低,但在种子则高效表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野生淀粉论文参考文献

[1].孔维建.解淀粉芽孢杆菌PEBA20野生株与变异株SCEV转录组分析及cheA基因突变株构建[D].山东农业大学.2018

[2].景翔.药用野生稻中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的进化[D].曲阜师范大学.2016

[3].包颖,杜家潇,景翔,徐思.药用野生稻叶中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的序列分化和特异表达[J].植物学报.2015

[4].郭昌锋.CCDD基因组野生稻淀粉合成途径关键酶的分子进化[D].曲阜师范大学.2014

[5].李秀君,廖小锋,刘济明,张东凯.贵州野生淀粉植物资源初探[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3

[6].周璐璐.野生植物淀粉基木材胶黏剂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7].陈晓明,朱鼎程.洪泽湖野生红莲子、芡实、菱角中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2

[8].沈光华.野生淀粉值得开发利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

[9].沈光华.野生淀粉值得开发利用[J].农村新技术.2010

[10].杨晓燕,孔昭宸,刘长江,葛全胜.中国北方现代粟、黍及其野生近缘种的淀粉粒形态数据分析[J].第四纪研究.2010

论文知识图

一2ThT荧光法检侧大分子拥挤试剂对人玩...25转录因子ZmEREB192目的基因...2-14.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野生型Pi...野生型(大力)和突变体(RM109)幼苗的根系...散穗突变体spr8与野生型浙粳22一次枝梗...代表性条纹种皮突变体的籽粒与胚乳淀...

标签:;  ;  ;  ;  ;  ;  ;  

野生淀粉论文_孔维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