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杨无性系春梢生长节律与田间生长性状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伟才[1](2020)在《普通油茶无性系表型性状的变异分析及选择》文中指出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但是,福建省现有的连片集中油茶林主要是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种植的,存在着品种老、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虽然通过油茶低产林改造能一定程度改善上述问题,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良种选育才是釜底抽薪之策。本文从油茶种质资源群体中选取40个表现优良的无性系,在福建省福安国有林场开展无性系测定,对40个无性系的36个性状进行变异分析,估算各性状的遗传参数,以亩产油量为育种目标进行无性系选择。主要结果如下:1.对40个无性系的树体、叶片、果实、产量等表型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40个无性系各个性状的变异系数(CV)变幅为8.81%~171.81%,平均CV为39.43%,由此可知40个无性系之间变异较为丰富。其中叶脉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8.81%,果实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71.81%。2.方差分析表明,单果鲜出籽率、冠幅、单株果实数、种仁含油率、果实纵径、叶长、叶宽、果实横径、种仁含水率、叶面积、果形指数、叶柄长、单果干出籽率、果皮厚度、叶周长、籽粒数、叶脉数、单株产果量、干籽含油率等19个性状在无性系间存在极其显着差异(P≤0.01)。40个无性系各个性状重复力最高的是果实纵径,为0.89,最低的是梢粗,为0.1。3.相关性分析表明,亩产油量与单株产果量、单株果实数、干籽含油量呈极显着正相关(R=0.811,0.720,0.519)。4.以亩产油量为育种目标,表现较好的无性系为FA-15、FA-8、FA-16。
靳藏馥[2](2020)在《杜仲遗传连锁图谱重构及重要性状QTLs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杜仲(Eucommia ulmoides)是重要的药用和胶用经济树种,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其良种培育工作对杜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传统育种方式所需周期时间长,效率很低;且木本植物生长期长,生物个体大,遗传背景复杂,制约着杜仲遗传改良的研究进程。分子育种学通过分子标记筛选或基因工程等可直接获得增益较大的个体或优良品种和无性系,极大地提高了选择效率和育种精度。本研究以杜仲‘秦仲1号’和‘小叶’杂交F1代群体(152株个体)为材料,利用二代转录组测序技术开发SSR引物,对本实验室原有遗传连锁图谱进行重构,得到杜仲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统计分析F1代群体连续十年生长、物候、次生代谢物含量等重要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和变异规律,通过多树龄多性状QTLs定位和候选基因搜索,锁定生长发育过程中持续稳定表达的QTLs/基因;构建杜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并结合表型数据对F1代作图群体152个单株进行优树选择和鉴定,确定早期选择适宜树龄,为在分子水平开展杜仲遗传改良奠定基础,对加快杜仲定向改良和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利用杜仲‘秦仲3号’转录组数据开发了一批SSR标记引物,并且预测了萜类(杜仲胶)生物合成相关候选基因。共开发出1,870对有效SSR引物和351对适用于F1作图群体(‘小叶’ב秦仲1号’)的稳定性高、多态性良好的SSR引物;通过转录组基因功能注释,鉴定出65个萜类生物合成途径候选基因;通过幼叶幼果比较转录组分析,筛选出29个与萜类生物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2. 构建了一张高密度杜仲遗传连锁图谱。结合转录组筛选351对和文献查阅14对SSR引物,共应用365对SSR引物对152株F1代个体和2个亲本进行PCR扩增,获得456个多态性标记。其中偏分离标记为22个,占总标记数目的4.80%。利用上述SSR标记在Joinmap 4.0中对原有遗传连锁图谱进行重构,获得高密度杜仲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共包含869个标记,分布在19个连锁群上,总图距为1,913.29 c M;每个连锁群的标记数目为15~151不等;每个连锁群的图距为59.13 c M~172.21 c M不等;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2.20 c M。预估的杜仲基因组长度为2,015.05c M,图谱的覆盖率为94.95%。3. 对杜仲F1杂交子代群体(152株个体)连续五年6a(2015)~10a(2019)的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性状在作图群体中分离明显,表现为连续分布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同一性状不同树龄间相关性分析表明,11个性状(树高、胸径、地径、叶脉数、叶柄长、绿原酸含量、芦丁含量、杜仲胶含量、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在连续五年间表现出(极)显着的相关性,其余11个性状(冠幅、叶长宽比、单叶重、枝长、枝径、分枝数、分枝角、叶片数、产叶量、萌芽期、展叶期)在超过3个树龄间没有表现出相关性。不同性状之间均表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但分枝角与枝长、枝径、分枝数、叶片数、产叶量之间表现出显着的负相关,叶片中杜仲胶含量与绿原酸含量、芦丁含量之间表现出显着负相关。4. 观察并分析杜仲F1杂交子代群体(152株个体)连续十年1a(2010)~10a(2019)的表型性状的生长规律。各个性状生长量大体表现为随时间(树龄)缓慢增长。杜仲苗期(2a)叶片展开面积较大、颜色较深且叶片肥厚,有助于提高杜仲幼苗的光合作用,为苗期生长储存更多的有机物和能量。杜仲树龄较低时1a(2010)~5a(2014)处于一个相对有利于次生代谢物(绿原酸、芦丁、杜仲胶)积累的生理阶段,而随着植株树龄增加,体内调控生长的代谢途径和产物愈加丰富,对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和积累产生影响。萌芽期和展叶期易受外界环境因素(温度)的影响,不同树龄间变异较大。枝长、枝径、叶片数和产叶量在8a(2017)时生长量大幅提升,且8a时杜仲开始挂果,证明植株进入成熟阶段。5. 杜仲重要性状QTLs定位。杜仲F1代群体连续十年22个性状共鉴定出432个Q TLs。检测到QTLs的LO D值范围为3.01~37.52,其中超过全基因组LOD临界值的有155个,占总数的35.9%。Kruskal-Wallis分析表明与性状显着相关的QTLs有204个,占总数的47.2%。每个QTL的表型贡献率为9.0%~85.8%。除分枝数和叶面积外,其余性状在不同树龄间鉴定到的QTLs均包含重叠区间,但没有连续十年检测到相同位置的QTLs。不同性状鉴定的QTLs同样存在重叠区间。多树龄多性状鉴定的重复QTLs推测为影响杜仲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6. QTL区间候选基因预测。参考转录组测序结果,得到43条位于QTLs区间内的序列,其中19条位于QTL区间LOD值峰值处,推测参与目标性状生长调控的潜力较大。通过BLASTX比对和基因注释,共有28条序列(候选基因)得到27条注释信息,其余15条序列功能尚不清楚。候选基因功能注释分为五类:细胞结构组分(3)、细胞内功能(8)、植物组织形成(4)、信号转导和防御反应(8)和代谢相关(4)。有2条序列注释为萜类生物合成相关基因。7.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筛选出4个检测效率高的分子标记(EQ457-200a、em1me6-170、UBC886-2200和em4me7-550),可用于杜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表型数据,最终决选出高胶型、高药型、高经济型、高生长型和综合型优良单株分别有12、7、9、9和5株。综合分析得出杜仲早期性状选择的适宜树龄为5a。
高飞[3](2020)在《早实核桃‘西林3号’与‘契可’及其杂种F1代生物学特性及抗炭疽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给核桃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丰富育种材料,本研究以陕西优质大果早实核桃‘西林3号’(♂)、美国丰产抗病早实核桃‘契可’(♀)及种间杂交F1代为试材,对种间杂交F1代及其亲本从生长性状、产量性状、光合特性和品质性状方面进行差异性分析和杂种优势分析,同时采用亲子相关法和Powers方法对种间杂种F1代进行遗传分析,并对种间杂交F1代及其亲本抗炭疽病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杂种F1的开花习性与父本‘西林3号’一致,为雄先型。杂种F1代的雌花与父本的雄花花期部分吻合,有利于授粉提高核桃的产量;杂种F1代在花期和果期发育天数与父本接近,全发育期225 d,早熟特性明显。(2)杂种F1代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介于双亲之间,表现出超低亲优势。其叶片表面比双亲褶皱,可作为鉴定品种的依据之一;杂种F1代的冠幅、新梢长度、新梢粗度生长量和复叶长大于双亲均值,表现出杂种优势。生长势强。(3)杂种F1代在结果特性上其数值都介于双亲之间,每m2树冠投影面积产核仁量达198.60 g,大多数产量性状与母本‘契可’接近,杂种F1代丰产性较强。(4)杂种F1代的坚果感官品质性状都介于双亲之间,其中三径均值、壳厚、单果重等超低亲优势率分别为15.13%、12.50%、63.85%。杂种F1代的氨基酸、蛋白质、P、K、Ca含量介于双亲之间,Fe含量显着低于双亲,粗脂肪含量和Zn含量显着高于双亲,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杂种F1代兼具了双亲的优良品质,综合品质最好。(5)杂种F1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着大于双亲,净光合速率日均值达到7.03μmol·m-2·s-1。杂种F1代Tr为3.5 mmol·m-2·s-1时,叶片WUE达到最大值。(6)杂种F1代对炭疽病的抗性介于双亲之间,相对电导率与抗病指数呈显着正相关,可以作为杂种F1代抗炭疽病鉴定的敏感性指标。叶绿素含量、CAT活性、MDA含量3项指标可作为‘西林3号’与‘契可’及其杂种F1代对炭疽病抗性强弱的衡量指标。综合认为,杂种F1代生长势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光合性能好。基本上获得了双亲的优良性状,达到了品质育种的要求。
宁坤[4](2019)在《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生长相关性状的多组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杨树是我国主要人工林造林树种,具有适生范围广、早期速生性强的特性,广泛用于纸浆用材林,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已成为各地纸浆林建设的主力军。理想株型为选择育种和分子育种的目标与定律,林木中的相关研究进度缓慢。林木生长周期长,早期选择一直是育种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研究组获得的成龄期高密度栽植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基础上,本研究在更为可控一致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回溯性研究。分析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植株生长、分枝、叶片、气孔、光合生理及物候特性;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模拟密度试验(遮荫处理)下叶片相关性状参数,进行表型与基因表达联合分析;对不同龄期的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进行基因表达差异及联合分析;研究从生长、光合生理、表型组、转录组多个层面对高产理想株型生长相关性状进行分析探究,为深入认识及开展杨树理想株型尽早且可靠地早期选择提供支持,对杨树优质高产育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无性系的生长、表型性状及光合生理等存在较大差异,高密度下植株的株高、胸径、分枝数、分枝角、叶片数、叶片长度、宽度、叶柄长度、单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气孔长度、宽度、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小于低密度下的指标值,密度通过影响各性状指标最终影响了产量。综合考虑基于欧美杨早期生长模型分析,最终选取株高、胸径、叶片数、分枝角、单叶面积、比叶重和水分利用效率7个指标作为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的早期间接选择指标。高产理想株型优良无性系97、111和171,具有株高、胸径和地径生长快速,叶片及分枝数目较多,单叶面积大,叶柄长度长,叶片总保留期长的相对特性。(2)密度模拟试验的遮荫处理下植株表现出细高生长状态,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在遮荫处理下有所增加。基于生长性状和叶绿素相对含量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筛选出耐荫性较强的无性系171和97。三维扫描成像测得叶片相关性状,分析发现低度遮荫适度增大了叶片长度、宽度和单叶面积,但遮荫程度加剧其相应指标值降低,叶柄长度、节间距和天顶角伴随遮荫程度加剧而增大。三种遮荫处理与对照组对比下的两个无性系中分别找到50、268和124个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GO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主要涉及转录、DNA模板、黄酮类生物合成过程、细胞核、ATP与DNA结合、金属离子结合等功能。同时,转录组测序筛选出20个参与避荫反应相关的DEGs。通过三维扫描获得的叶片表型性状,与基因表达进行联合分析构建了欧美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发现Midnightblue模块与天顶角和节间距的相关性均较高,筛选出该模块内连通性排名前10的基因,作为模块内的核心节点基因,其可能是参与性状调控的重要候选基因,为解析复杂的农艺性状相关调控网络提供了新的线索与参考。(3)两个幼龄期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无性系的转录组测序,不同密度及部位对比中找到大量DEGs,其在高产理想株型的早期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密度和低密度的不同部位对比中分别找到6547个和7471个共同存在的DEGs,高密度与低密度对比的植株上部和下部分别找到27个和21个共有的DEGs。GO分析显示同一密度的上下部位对比中差异基因主要涉及膜的内在组成、质膜、对非生物刺激的反应、小分子代谢过程、催化活性、转移酶活性等功能条目;同一部位的高密度与低密度对比中多涉及转录DNA模板、细胞核和转录因子活性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等功能。KEGG分析发现两种密度下受不同部位共同影响的显着通路为脂肪酸、氨基糖、核苷酸糖、淀粉和蔗糖代谢等。转录组测序筛选出12个与叶片衰老相关的DEGs,可为解释高密度栽植条件下植株下部叶片提早脱落的衰老现象提供重要依据。在两个无性系不同密度的上下部位对比中找到5个同时存在的捕光复合物I和II叶绿素a/b结合蛋白,其可作为欧美杨高光效筛选的重要参考基因。(4)成龄期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转录组测序,不同密度及部位对比中发现大量DEGs,其对高产理想株型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高密度不同部位间存在4929个上调表达基因,4082个下调表达基因;低密度不同部位间存在1488个上调表达基因,2199个下调表达基因;同一部位不同密度间存在1885个上调表达基因,2119个下调表达基因。GO分析发现同一密度不同部位对比的差异基因多数为与细胞壁相关的功能条目,而同一部位不同密度对比的植株上部多与物质代谢过程相关,中部多与生物过程相关,下部多与物质反应相关。KEGG分析显示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为两种密度下受不同部位共同影响的显着通路,同一部位不同密度对比间的DEGs则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分析找到5个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一系列对光刺激反应的DEGs,这些DEGs可作为理想株型高光效筛选的参考基因。(5)不同龄期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基因表达联合分析,在不同龄期的密度与部位对比中共找出14987个DEGs,其在高产理想株型的不同发育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GO分析显示高密度的上部和下部差异基因主要为一些与生物合成及代谢过程相关的功能条目;低密度植株上部主要为与酶活性及细胞成分内物质相关的功能条目,而下部主要为与外界响应及代谢过程相关的功能条目。KEGG分析发现不同龄期对比下显着富集的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转录组联合分析找到一系列与理想株型分枝发育相关的DEGs,主要包含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独脚金内酯生物合成与信号转导过程中的相关基因,构建了欧美杨分枝发育激素调控的基因网络,可为后续研究杨树理想株型形态建成提供重要参考。转录组联合分析找到一系列富集到光合作用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中的DEGs,鉴定获得的这些光合作用相关基因可为后续进行欧美杨高光效选育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不同龄期的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为研究对象,回溯性研究筛选出高产理想株型的早期间接选择指标;密度模拟试验的遮荫处理下通过三维扫描技术获取植株叶片性状参数,转录组测序找到叶片耐荫性相关基因,建立基因共表达网络挖掘到参与生长特定性状调控的关键候选基因;不同龄期转录组测序及其联合分析中挖掘出一系列与高产理想株型生长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从多组学层面开展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生长相关性状的探索性研究,为杨树优质高产育种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与依据。
王海峰[5](2019)在《美国紫薇品种引种驯化和观赏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千屈菜科(Lythraceae)紫薇属(Lagerstroemia)落叶灌木或乔木。红火箭(Red Rocket)、红叶(Pink Velour)、红火球(Dynamite)、赤红紫叶(Ebony Fire)、丹红紫叶(Ebony Embers)、银辉紫叶(Ebony Glow)、飞雪紫叶(Ebony Ivory)均是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从美国引进的优良美国紫薇系列品种;其中红火箭、红火球、红叶紫薇具有花色艳丽、花期长、耐寒、耐旱和适应性强等优势;赤红紫叶、丹红紫叶、银辉紫叶、飞雪紫叶紫薇是集观花、观叶为一体的彩叶紫薇新品种。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成为新的追求,美国紫薇系列品种的推出,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美国紫薇品种在崇州地区开展引种驯化试验,结合本地品种对其物候期、生长特性、开花性状、叶片性状、修剪栽培、生态适应性进行对比,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其引种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不同紫薇品种观赏价值体系,以期筛选适应性强、观赏性和商业价值高的优良品种,丰富四川花卉苗木品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气候相似论、生态历史分析法、米丘林学说、资源分布、生态适应能力进行分析,表明美国紫薇系列品种引种具有可行性;通过对美国紫薇系列品种的原产地、栽培地、引种地的气候条件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降雨量可能成为引种的限制因子。(2)不同紫薇品种生物学特性研究,紫薇3月中旬进入萌动期,4月中上旬完成展叶期,6月中下旬至7月初为开花始期,8月完全进入盛花期并下旬可见部分果实,到9月中下旬开花末期,10月紫薇叶片开始变色、果实逐渐成熟,11月中旬叶片基本完全脱落、部分蒴果由绿变灰黑至裂开,宿存于植株上。各紫薇品种当年生枝条抽稍长度生长曲线呈现“S”型变化;各紫薇品种在生长特性、开花性状和叶片性状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修剪对红火箭、红火球、红叶紫薇主干地径生长的影响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适量修剪可有效提高紫薇地径的生长量。(3)不同紫薇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其高温适应性排序为红叶>飞雪紫叶>红火箭>赤红紫叶=银辉紫叶>丹红紫叶>红火球>温江红花(CK);低温适应性排序为赤红紫叶>飞雪紫叶>红火箭=银辉紫叶>丹红紫叶>红火球>红叶>温江红花(CK);抗病虫害能力排序为银辉紫叶>丹红紫叶>赤红紫叶>飞雪紫叶>红火球>红火箭>红叶>温江红花(CK);生态适应性排序为银辉紫叶=赤红紫叶=飞雪紫叶>丹红紫叶>红火箭>红火球>红叶>温江红花(CK)。(4)通过运用相关性分析对紫薇性状指标进行筛选,筛选17个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前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2.6008%。各紫薇品种不同性状的综合得分排序为红火球>红火箭>红叶>丹红紫叶>赤红紫叶>银辉紫叶>飞雪紫叶>温江红花(CK),结果表明,7个引种紫薇品种得分均高于温江红花(CK),均能适宜实验地区的生长环境;其中以红火球、红火箭紫薇适应性较强,可在引种地区进行推广发展。(5)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不同紫薇品种的观赏价值体系,评价体系约束层(C)各指标权重值排序为:花(C3)>叶片(C4)>植物习性(C1)>枝干(C2);指标层(P)各指标权重值排序为:P7>P10>P14>P9>P12>P3>P11>P4>P15>P16>P6>P1>P8>P13>P5>P2,花色(P7)权重值最大,是评价紫薇品种观赏性的首要参考指标;此外,花枝量、成叶颜色、花序大小、花序着花数、开花期等指标对其观赏性评价影响较大。按综合评价值排序为红火箭>红火球>赤红紫叶>红叶>丹红紫叶>银辉紫叶>飞雪紫叶>温江红花(CK)。其中红火箭、红火球、红叶、赤红紫叶、丹红紫叶的评价等级为第Ⅰ级,观赏价值较高;第Ⅲ等级的品种分别为银辉紫叶、飞雪紫叶;温江红花(CK)属第Ⅴ等级。
刘成功[6](2018)在《欧美杨高光效无性系筛选及其生长生理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杨树(Populus spp.)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阔叶树种之一,具有多种抗逆性和速生性的生长特性。但以往对于杨树的遗传改良及其大面积推广过程中均以考虑其材性和产量为目的,有关不同气候区光周期的差异是否影响了杨树品种的适应性推广的研究尚少有报道。本文以29个欧美杨无性系幼苗为试验研究对象,无外源光条件下,以人工控制光照时间为方法(LED全光谱植物生长灯),分别进行每日光照11 h、12 h、13 h、14 h和15 h的5个不同光照时间处理。通过测定不同光照时间下29个无性系幼苗的总生物量,采用正态分布标准差分类法进行以生物量为对象的高光效无性系筛选,并对筛选出的无性系进行苗高地径、叶长和叶宽、叶周长和叶面积、叶柄长、叶形指数与比叶面积、叶片数目和相对含水量、叶片上下表面气孔长宽和密度、根冠比、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叶片光合响应曲线和光合特征参数、叶绿素荧光特性、成活率、封顶期和落叶期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初步揭示了其高光效的的生理机理,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杨树对光照时间适应性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光照11 h下,欧美杨无性系11-28-11的总生物量(35.51 g)显着高于其它无性系,光照15 h下,无性系11-20-2和无性系11-26-7的总生物量分别达117.58 g和118.32g,且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苗期总生物量整体上呈递增趋势,变异系数均大于35.60%。不同光照时间下总生物量的积累均近似于正态分布,无性系间分化明显,表明不同杨树基因型对光照条件的响应具有很大差异,基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明显。2、不同光照时间处理下,欧美杨无性系11-28-11、11-20-2和11-26-7所处的总生物量分布区间得分较高,而无性系11-36-23、11-45-6和11-40-2的总得分相对较低,且从各无性系在不同光照时间的得分规律发现,无性系11-28-11在短光照下生物量的积累相对较好,无性系11-26-7在长光照下相对较好。通过上述研究,本研究初步筛选出了具有优良总生物量积累以及基因与光照时间互作良好的欧美杨无性系3个(11-28-11、11-20-2和11-26-7),同时筛选出3个总生物量积累较差的无性系(11-36-23、11-45-6和11-40-2)。3、不同光照时间处理下,欧美杨无性系幼苗的成活率均在80%,延长光照时间可使幼苗的封顶期和落叶期推迟,苗高和地径得到提高,以光照15 h下的无性系11-28-11、11-20-2和11-26-7最为明显。根冠比小于1,光合产物优先供给地上部分。相关性分析表明,苗高相对增长率与叶片长度和宽度、叶周长和单叶面积、叶柄长及叶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地径相对增长率和总生物量呈显着正相关,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比叶面积呈显着负相关;地径相对增长率与叶片数和苗高相对增长率呈显着正相关;总生物量与苗高相对增长率和叶片数呈显着正相关,与叶长和叶周长呈显着负相关。4、在11 h光照处理下,无性系11-26-7的SPAD值最大,光照时间大于14 h后,无性系11-26-7、11-20-2和11-28-11的SPAD值增加较明显。光照11 h下,无性系11-26-7的Pmax最大,无性系11-40-2的LSP、Gs、Ci和Tr最大,无性系11-28-11的LCP和Rd最小,无性系11-36-23的WUE最大;光照12 h下,无性系11-20-2的Pmax、Gs、Ci和Tr最大,无性系11-28-11的LSP最大,无性系11-36-23的LCP和Rd最小,WUE最大;光照13 h下,11-28-11的Pmax、LSP,无性系11-36-23的LCP、Rd最小,无性系11-20-2的WUE最大,无性系11-40-2的Gs、Ci和Tr最大;光照14 h下,无性系11-28-11的Pmax、Gs、Tr和WUE最大,无性系11-36-23的LCP最小,无性系11-20-2 LSP和Gs最大,无性系11-45-6的Ci最大,Rd最小;光照15 h下,无性系11-26-7的Pmax、LSP和Ci最大,无性系11-40-2的WUE最大,LCP和Rd最小,无性系11-28-11的Gs和Tr最大。不同光照时间下,欧美杨无性系的Fv/Fm的波动范围均在0.790.85之间,表明5个光照时间均未造成欧美杨无性系光合机构的破坏。
贾晨[7](2014)在《四川乡土杨树杂交子代及其无性系苗期生长测定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四川乡土杨树树种人工杂交获得的二郎山杂交杨×美洲黑杨(ED)、川杨×美洲黑杨(SD)、青杨×美洲黑杨(CD)、三脉青杨×黑杨(TD)、二郎山杂交杨×青杨(EC)、川杨×青杨(SC)6个杂交组合子代苗及通过扦插繁育的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杂交子代和无性系的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杂交子代和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分枝性状和光合性状的变异,为四川乡土杨树杂交育种及无性系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及指导意见。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杂交组合间的生长性状存在显着性差异,两年的生长都有较大的变异,杂交子代有丰富的变异。对遗传参数估算,树高和地径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87和0.741;遗传变异系数分别是12.48%和13.21%;树高和地径生长性状受强遗传控制,且有丰富的遗传变异,为家系选择提供了物质基础。树高和地径生长两年的相关性都是极显着水平的正相关,相关系数都在0.72以上。(2)根据杂交子代的分枝习性分析结果,SD杂交组合树冠的特点是树冠窄小、浓密;EC杂交组合树冠特点是卵圆形,分枝多;它们可用于用材林培育或者农田防护林。ED杂交组合、SC杂交组合、CD杂交组合和TD杂交组合的树冠特点是开张型,可在园林绿化中栽植。(3)根据两年的生长表现,ED组合和EC组合生长速度快,年生长量大,是表现较好的组合。(4)无性系当年扦插苗的树高和地径生长性状存在较大的变异,重复力分别为0.757和0.540,遗传变异系数分别是15.14%和13.99%。1a生平茬无性系的树高和地径遗传力分别是0.862和0.720,大于当年扦插苗的遗传力。经平茬后的无性系生长表现更稳定。(5)利用主成分分析将无性系的11个性状转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9.522%,能够解释不同无性系的特点,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采用最长距离法将24个无性系分为5类。其中Ⅰ、Ⅱ、Ⅲ类各含有一个无性系,Ⅳ类中含有5个无性系,V类中含有16个无性系。根据苗高和地径的生长性状表现,无性系106、1011、1015、1017和1018生长速度快,是初选的优良无性系。(6)无性系年生长节律呈“慢-快-影”的S型生长曲线。利用logistic生长模型模拟无性系树高和地径的生长方程,相关系数R值均达0.94以上,相关性达到极限显着水平(p<0.01)。根据生长方程求出的生长时间点,可将1年生长期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3个时期。地径的速生期长于树高的速生期。(7)不同无性系的光合生理指标有一定的差异,均有较大遗传力,受较强的遗传控制。树高和地径生长性状与净光合速率有极显着水平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34和0.562,与其他光合生理指标的相关性不显着。光合生理指标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或者负相关。不同无性系利用光照强度的范围有差异,无性系1017对强光利用能力较强,无性系1028对弱光利用能力较强。无性系主干的中部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强于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区域。
陈晨[8](2011)在《北美悬铃木无性系插条部位及生根性状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从引种的47个北美一球悬铃木的种源—家系联合试验林中初步选择的54个优良无性系为材料,通过对各无性系扦插生根性状的分析,发现:(1)不同无性系在扦插成活率方面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统计分析发现选自上海松江试验点的优良无性系表现良好的扦插生根能力,河南南阳和江苏镇江选择的优良无性系次之,而安徽泗县选择出的无性系扦插生根能力最差。(2)取自各无性系枝条不同部位的插穗在扦插成活率上存在极显着的差异,其中位于基部的插穗扦插成活率最高,扦插成活率达到43.89%;其次是中部材料,扦插成活率达到29.2%;而枝条顶端位置截取的插穗表现最差,成活率仅为14.91%,说明不适宜扦插所用。(3)从相同家系选择出来的不同无性系在扦插成活率上也达到了极其显着的水平,说明无性系选择地点的环境因子与扦插成活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相关性分析发现除了海拔(F值=0.9)以外,其它气候因子对扦插成活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年均相对湿度影响最大,F值达到23.89,而无霜期影响相对较小,仅为5.14。(4)从北美一球悬铃木引种的原产地来看,扦插成活率较高的无性系主要来源在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马州引种的家系,而从路易斯安娜州引种家系选择出来的无性系总体上扦插成活率较低,各无性系扦插成活率与原产地相关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引种原产地的纬度与成活率的相关性系数达到显着水平,经度与成活率的相关性系数达到极显着水平,同时引种原产地的纬度与扦插成活率(系数0.0505)成负相关,经度(系数0.14171)则为正相关。(5)对一年生扦插苗苗高、地径和叶片数等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来自于各地点内的不同无性系的苗高、地径及叶片数在生根时间、不同区组、不同无性系及不同位置间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6)通过各无性系扦插成活率和一年生扦插苗生长性状的联合选择,初步筛选出BHS29、SJ31、SJ8、BHS36、DY36、SX36、SJ36、SJ10、NY38、NY44、BHS18、SJ7、DY16等13个优良无性系。
江锡兵[9](2011)在《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遗传变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树是我国和世界有关国家的重要造林树种,也是工业用材林和生态防护林的主要树种,因此对杨树进行遗传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通过人工杂交、苗期选择获得的27个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为材料,经过无性繁殖并于2006年在河北平泉建立田间测定林,对其连续5年生长性状、表型性状、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同时,以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对其进行低温胁迫,测定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对27个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生长性状、表型性状、光合生理以及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遗传变异分析,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绘制无性系指纹图谱。主要结果如下:1.杂种树高、胸径、地径和材积无性系间以及不同年份间差异均极显着P<0.01)。生长各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57-21.82,无性系重复力均在0.620及以上。进一步对无性系生长性状进行多重比较、相关性以及增长趋势综合分析得出,135、136、141、146、147、153、163、177、181、183、190、191、192、193共14个杂种无性系生长各性状显着大于对照北京杨(P<0.05)。2.杂种冠高等21个表型性状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着(P<0.01),各性状变异系数在3.30-19.17,重复力在0.558-0.989。利用21个表型性状对无性系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选留前两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主要表示“冠高、冠幅、侧枝长度和叶面积”的综合因子,第二主成分主要表示“叶缘齿数”的因子,基于此,绘制包括对照在内的28个无性系的二维排序图,28个无性系被分为两组。3.杂种净光合速率等17个光合生理指标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着(P<0.01),各性状变异系数在0.64-10.84,重复力在0.843-0.998,进一步多重比较分析发现,146等7个杂种无性系的P。等14个光合生理指标大于对照北京杨,且差异显着;杂种无性系Pn、Tr、Gs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在10:00和16:00出现高值,且10:00的峰值大于16:00,而Ci日变化呈现“V”形曲线,最低点出现在14:00;光饱和曲线中,杂种无性系Pn随着光强的升高而增大,达到各自的饱和光强后,Pn达到最大并保持基本不变。4.杂种可溶性糖等8个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5℃低温胁迫72 h前后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着(P<0.01),各指标变异系数在3.05-10.48,重复力在0.738-0.991,各指标值在低温胁迫后均显着升高,分析得出146、147、183、190、191、192和193共7个杂种无性系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不同温度低温胁迫时,在10℃和5℃低温胁迫24 h后,无性系各生理生化指标值相比对照(25℃)均不同程度升高,当温度降至0℃、-5℃、-10℃以及-15℃时,除MDA外,其余7个抗寒性生理指标逐渐降低;连续5℃低温胁迫过程中,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及CAT、APX、GR活性在3h后开始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及SOD、POD活性在胁迫刚开始时出现小幅降低,随后上升且处于波动状态,之后又逐渐下降。5.采用AFLP标记技术,利用Mse I+2/EcoR I+3引物组合对12个杂种无性系进行分析鉴定。从32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0对扩增条带较多的引物组合,10对引物组合多态性水平为23.5%-41.6%;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与12个无性系的系谱关系一致,表明亲本相同的无性系具有较高的相似系数;利用6个引物组合的9条多态性条带绘制了12个无性系的指纹图谱,可以为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鉴别以及品种保护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揭示了27个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生长性状、表型性状、光合生理以及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的遗传变异情况,并利用这些性状及指标对杂种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7个生长、表型以及抗性等表现优良的无性系,同时采用AFLP标记技术绘制了包括表现优良无性系在内的12个杂种无性系的指纹图谱,为进一步选择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优良无性系以及新品种审定、保护奠定了基础。此外,对不同低温胁迫下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的抗寒冻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为今后杨树乃至林木抗寒冻生理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周家维[10](2011)在《贵州南部桉树引种与施肥效果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围绕贵州桉树人工林培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桉树树种、种源、家系和无性系的引种栽培试验研究,通过大田试验观测,依据生长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速生、适应性强的种质材料供生产上应用推广;同时,针对贵州土壤普遍缺硼制约桉树生长的状况,开展硼不同施用量的梯度试验,根据生长性状和叶片养分分析,找出促进桉树生长的合理施硼量;此外,还进行了不同季节施肥对桉树生长影响的研究。通过系列研究,选出适合贵州发展的优良树种和优质材料,扩大生产群体,降低种植风险;同时为桉树的速生丰产提供技术支持,促进贵州桉树的稳步发展,提高林分产量。经多年观测和分析初步结论如下:(1)贵州桉树引种距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在黔中、黔南、黔东南和黔西南展开引种与保存的实地调查,60年代前后引种的桉树,保存至今的仅有大叶桉、柠檬桉和窿缘桉3个种,三个树种的耐寒性较差,均分布在贵州南部热量充足的都柳江、南盘江和红水河流域,并且以四旁树为主零星保存;90年代以种植油材两用的直杆蓝桉为主,耐寒性和速生性较好,分布范围也较广但经营不善,短期高强度采收后放弃经营,保存者林相很差。(2)树种/种源筛选试验中,对参试的23个树种/种源中保存率大于50%的19个树种/种源的单点和2个试验点13个树种/种源的各年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在树种/种源间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39个月生时,采用综合指数法评选出优良树种/种源8个,分别是邓恩桉、柳桉、巨桉13023、直杆蓝桉、柠檬桉和尾叶桉3个种源;通过2点稳定性评价分析,柳桉最不稳定,在高水肥条件下可获得理想的生长量,其次是邓恩桉、尾叶桉10144、巨桉13023在良好环境条件下生长表现好;稳定性较高的是尾叶桉17841号种源,适合广泛栽培,但该种源耐寒性较差,推广应用时要注意立地选择;巨桉20758号种源耐瘠薄能力较强,在较差立地上生长表现可能较好。(3)贵州中部引种的邓恩桉种源/家系试验林中,第二年的树高生长节律观测、分析表明,15个种源的树高生长曲线均呈双峰曲线,即邓恩桉树高生长5月开始进入速生期,7月上旬达到峰值,在当地气温最高而降水相对较少的7月下旬~8月上旬高生长出现减缓的现象,曲线下降,8月上旬降雨量增加,高生长加快,形成第二个生长高峰,之后生长随着温度的降低和雨量的减少而减缓直到停止生长。说明水热平衡和同步是维持邓恩桉速生的基础。15个种源78个家系各年生长性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在种源、家系间均达极显着差异水平。试验的家系遗传力为0.0322~0.3535,呈低到中度遗传,表明性状受遗传控制的影响较小,而受环境的影响更大;而且所有性状家系遗传力均大于单株遗传力,说明通过在家系层次上的选择比基于单株的选择更能获取较大的遗传增益。按标准差法对参试种源和家系进行评价,选出优良种源3个,种源遗传增益为3.543~11.983%;优良家系9个,入选率11.53%,遗传增益在0.446~9.913%之间,说明通过种源和家系选择各性状均可获得较大的增益。(4)无性系试验中,试验Ⅰ174个无性系各年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各生长性状差异达极显着水平。4.5年生时,筛选出单株材积大于广泛栽培无性系DH32-29(对照)的优良无性系有11个;试验Ⅱ在4.5年时,从经过前期选择的5个无性系和4个已推广无性系中选出了平均单株材积高于总体均值的4个无性系,其中有2个是尚未推广的无性系,为当地桉树营造林提供了更多的候选材料。(5)无性系试验Ⅲ直接引进华南地区表现优良的11个无性系在2个海拔高度进行对比试验,高海拔试验林的生长优于低海拔试验林,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比低海拔的分别高12.51%、34.47%、109.04%和89.13%,生长最好的无性系Eg5的年蓄积量为45.66 m3/hm2,比其余无性系高11.7%~87.5%。稳定性分析表明,生长量大于总体均值的Eg5、DH32-29、GL-9、DH32-22和Eg6等5个优良无性系的回归系数bi>1,说明好的无性系基因型为立地条件越好,生长越有利类型。(6)对上述无性系选择试验Ⅰ~Ⅲ的早期与晚期年度生长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5年生各生长性状与后期的生长性状的相关关系紧密,说明2.5年生生长性状对后期具有较好的预测性,为桉树无性系的早期选择提供了依据。(7)不同硼肥施用量对桉树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从0.5 a开始,有B处理的树高和胸径均显着大于对照,说明基肥施硼有利于促进尾巨桉的早期生长;有B处理间,不同B水平对尾巨桉胸径生长影响较小,有B处理的胸径显着高于对照,但各施B处理间胸径差异不显着;施B对树高生长的影响较大,处理间树高生长差异显着,2.5 a生以前,高B处理的树高生长大于低B处理,以L5值最大;4.5 a生时,与对照相比,林分蓄积量增幅最大的是L10,其次是l5,即每株施5~10 g硼砂林分蓄积量可增加44.72~64.56%,而且还可获得较优的干形和分枝。(8)对无性系DH32-29进行不同施肥季节与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冬季施肥能够促使桉树迅速进入速生期,延长生长时间,提高桉树的生长量,在相同甚至低肥量的情况下,无性系的生长明显优于夏季施肥的处理。这与夏季雨量大,养分地表流失和向下淋溶都会明显高于冬季相关。无性系的单株材积生长在年施肥量300g(F2)时达到峰值,并未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2.5年生时,高肥处理F5(450g)的单株材积是各施肥处理中最小的,仅比对照略高,说明施肥量过大并不一定能促进桉树速生快长,因此施肥要适当,过量则有抑制生长的危险。
二、杂交杨无性系春梢生长节律与田间生长性状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杨无性系春梢生长节律与田间生长性状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油茶无性系表型性状的变异分析及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油茶的利用价值 |
1.1.1 油茶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油茶的利用价值 |
1.2 油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2.1 油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
1.2.2 选择育种 |
1.2.3 杂交育种 |
1.2.4 分子育种 |
1.3 油茶繁殖与栽培技术 |
1.3.1 无性繁殖技术 |
1.3.2 栽培技术 |
1.4 林木无性系测定研究进展 |
1.4.1 无性系测定 |
1.4.2 林木无性系测定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表型性状的测定方法 |
2.4.1 树体性状测定 |
2.4.2 叶片性状测定 |
2.4.3 果实性状测定 |
2.4.4 产量相关性状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表型性状的变异分析 |
3.1.1 树体性状的变异分析 |
3.1.2 叶片性状的变异分析 |
3.1.3 果实形态性状的变异分析 |
3.1.4 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异分析 |
3.2 方差分析及重复力估算 |
3.3 相关性分析 |
3.4 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讨论 |
4.3.1 关于油茶表型性状的分析 |
4.3.2 关于油茶无性系选择 |
4.4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杜仲遗传连锁图谱重构及重要性状QTLs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 |
1.1.1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原理 |
1.1.2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方法 |
1.1.3 林木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 |
1.2 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研究进展 |
1.2.1 QTL定位原理 |
1.2.2 QTL定位方法 |
1.2.3 林木QTL研究进展 |
1.3 杜仲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3.1 杜仲农艺学研究 |
1.3.2 杜仲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3 杜仲育种研究 |
1.3.4 杜仲分子生物学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杜仲幼叶幼果转录组分析和SSR引物开发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2.1.2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组装 |
2.1.3 测序数据组装及基因功能注释 |
2.1.4 萜类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2.1.5 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及分析 |
2.1.6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 |
2.1.7 转录组SSR引物开发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杜仲转录组组装和功能注释 |
2.2.2 萜类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
2.2.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2.4 qRT-PCR验证 |
2.2.5 SSR引物开发 |
2.3 讨论 |
2.3.1 采样时间确认 |
2.3.2 萜类生物合成途径分析 |
2.3.3 其它基因挖掘 |
2.3.4 SSR基序偏好 |
2.3.5 SSR标记多态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杜仲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3.1.2 SSR检测分析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SR标记的分离分析 |
3.2.2 杜仲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2.3 图谱比对 |
3.3 讨论 |
3.3.1 SSR标记偏分离分析 |
3.3.2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杜仲重要性状QTLs定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4.1.2 表型性状的测定 |
4.1.3 性状相关性分析 |
4.1.4 QTL定位分析 |
4.1.5 候选基因预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性状调查统计 |
4.2.2 性状相关性分析 |
4.2.3 QTL分析 |
4.2.4 候选基因分析 |
4.3 讨论 |
4.3.1 杜仲F1群体连续十年重要性状分析 |
4.3.2 QTL分析 |
4.3.3 基因预测 |
4.4 小结 |
第五章 杜仲F1代作图群体单株评价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和数据 |
5.1.2 优良单株初选 |
5.1.3 优良单株复选 |
5.1.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5.1.5 优良单株决选 |
5.1.6 优树早期选择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优良单株初选结果 |
5.2.2 优良单株复选结果 |
5.2.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5.2.4 优良单株决选 |
5.2.5 早期选择 |
5.3 讨论 |
5.3.1 杜仲选优标准 |
5.3.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5.3.3 早期选择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早实核桃‘西林3号’与‘契可’及其杂种F1代生物学特性及抗炭疽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核桃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1 国内核桃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2 国外核桃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3 核桃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 |
1.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3.1 生物学特性研究 |
2.3.2 亲本与杂种F1代抗炭疽病的比较研究 |
2.4 数据的分析及评价方法 |
2.4.1 杂种优势率的计算 |
2.4.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1 双亲及其杂种F1代形态学特征观察 |
3.1.2 双亲及其杂种F1代生长性能 |
3.1.3 双亲及其杂种F1代丰产性能 |
3.1.4 双亲及其杂种F1代果实品质性状分析 |
3.1.5 双亲及其杂种F1代光合特性 |
3.2 双亲及其杂种F1代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
3.2.1 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 |
3.2.2 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 |
3.2.3 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3.2.4 叶片Pn、Tr与 WUE的关系 |
3.3 双亲及杂种F1代各性状值的亲子相关分析 |
3.3.1 杂种F1代生长性状的亲子相关分析 |
3.3.2 杂种F1代产量性状的亲子相关分析 |
3.3.3 杂种F1代品质性状的亲子相关分析 |
3.4 双亲及其杂种F1代各性状的显性度分析 |
3.4.1 杂种F1代生长性状的显性程度分析 |
3.4.2 杂种F1代产量性状的显性程度分析 |
3.4.3 杂种F1代品质性状的显性程度分析 |
3.5 双亲及杂种F1代抗病性研究 |
3.5.1 双亲及其杂种F1代对炭疽病的抗性差异 |
3.5.2 胶胞炭疽菌对杂种F1代及其亲本核桃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5.3 病情指数与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杂种F1代生长、产量、品质性状及光合特性与亲本的关系 |
4.2.2 杂种F1代各性状的显性程度表现特点 |
4.2.3 感染炭疽病菌后核桃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
4.2.4 生理生化指标与抗病性的相关性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生长相关性状的多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概述 |
1.2.1 农作物理想株型研究状况 |
1.2.2 林木理想株型研究进展 |
1.2.3 林木早期选择研究进展 |
1.2.4 多组学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关键科学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栽植密度对幼龄期欧美杨生长、光合生理的影响及综合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地自然条件和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生长差异 |
2.2.2 不同栽植密度下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叶片性状差异 |
2.2.3 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气孔性状差异 |
2.2.4 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光合生理差异 |
2.2.5 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落叶期与封顶期差异 |
2.2.6 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各性状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2.7 不同栽植密度下欧美杨株高和胸径生长模型分析 |
2.2.8 欧美杨高生长量无性系早期评价 |
2.2.9 不同栽植密度下两年生欧美杨生长分析 |
2.3 小结和讨论 |
第三章 密度模拟的遮荫处理下欧美杨生长性状及其基因表达差异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遮荫处理下欧美杨生长及叶绿素相对含量差异 |
3.2.2 不同遮荫处理下欧美杨叶片性状差异 |
3.2.3 不同遮荫处理下欧美杨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3.2.4 遮荫处理下欧美杨参与避荫反应相关基因 |
3.2.5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
3.3 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幼龄期基因表达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转录组测序质量分析 |
4.2.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2.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
4.2.4 叶片衰老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
4.2.5 光响应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
4.3 小结和讨论 |
第五章 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成龄期基因表达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转录组测序质量分析 |
5.2.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3 qRT-PCR验证RNA-Seq数据准确性 |
5.2.4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
5.2.5 密度响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5.2.6 光响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5.3 小结和讨论 |
第六章 不同龄期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基因表达联合分析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龄期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2.2 不同龄期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
6.2.3 欧美杨分枝发育激素调控基因网络 |
6.2.4 欧美杨光能利用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
6.3 小结和讨论 |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5)美国紫薇品种引种驯化和观赏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紫薇简介 |
1.1.1.1 形态特征 |
1.1.1.2 生态习性 |
1.1.1.3 物候特征 |
1.1.1.4 紫薇起源及栽培简史 |
1.1.2 紫薇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2.1 生物学研究 |
1.1.2.2 品种调查研究 |
1.1.2.3 品种分类研究 |
1.1.2.4 遗传性状研究 |
1.1.2.5 育种研究 |
1.1.2.6 繁殖技术研究 |
1.1.2.7 抗性研究 |
1.1.3 美国紫薇国内研究进展 |
1.1.3.1 繁殖技术研究 |
1.1.3.2 育种研究 |
1.1.3.3 抗性研究 |
1.1.3.4 引种研究 |
1.1.3.5 呈色机理研究 |
1.2 选题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选题目的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美国紫薇品种引种可行性分析 |
2.1 引种依据 |
2.1.1 理论依据 |
2.1.2 紫薇属植物分布 |
2.1.3 引种植物的适应能力 |
2.1.3.1 美国“三红”紫薇 |
2.1.3.2 紫叶紫薇 |
2.2 美国紫薇品种引种限制因子 |
2.2.1 气温条件分析 |
2.2.2 降雨量分析 |
2.3 运用栽培管理技术改善限制因子的可能性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美国紫薇品种引种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试验材料 |
3.3 研究方法 |
3.3.1 物候期观察 |
3.3.2 生长特性及生长节律研究 |
3.3.2.1 不同品种间生长性状 |
3.3.2.2 不同品种间当年生枝条生长节律 |
3.3.3 开花性状及叶片性状研究 |
3.3.3.1 开花性状 |
3.3.3.2 叶片性状 |
3.3.4 修剪对主干生长量影响 |
3.3.5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紫薇品种物候期调查与分析 |
3.4.1.1 叶物候期 |
3.4.1.2 花物候期 |
3.4.1.3 果物候期 |
3.4.2 不同紫薇品种引种生长特性分析 |
3.4.2.1 两年生植株生长性状分析 |
3.4.2.2 当年生枝条生长节律研究 |
3.4.3 不同紫薇品种开花性状及叶片性状分析 |
3.4.3.1 开花性状分析 |
3.4.3.2 叶片性状分析 |
3.4.4 修剪对不同紫薇品种主干的生长的影响 |
3.5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引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
4.1 试验地概况 |
4.2 试验材料 |
4.3 研究方法 |
4.3.1 高温适应性 |
4.3.2 低温适应性 |
4.3.3 抗病虫害能力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高温适应性研究 |
4.4.2 低温适应性研究 |
4.4.3 抗病虫害能力研究 |
4.4.4 生态适应性总体评价 |
4.5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不同紫薇品种适应性综合分析 |
5.1 评价方法 |
5.1.1 性状指标的初步确立 |
5.1.1.1 数据的初步筛选 |
5.1.1.2 数据的编码 |
5.1.2 相关性分析及对性状指标的筛选 |
5.1.2.1 相关性分析 |
5.1.2.2 性状指标筛选 |
5.1.3 主成分分析模型 |
5.1.3.1 主成分的选择 |
5.1.3.1 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 |
5.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紫薇品种性状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2 不同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5.3.3 适应性综合分析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紫薇品种观赏性综合评价 |
6.1 评价方法 |
6.1.1 评价指标的确立 |
6.1.2 综合评价的AHP层次分析模型 |
6.1.3 构造判断距阵与权重计算 |
6.1.4 一致性检验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紫薇品种观赏性综合评价体系层次总排序 |
6.2.2 指标赋分标准 |
6.2.3 紫薇品种综合评价分析 |
6.2.4 植物学特性及园林应用 |
6.2.4.1 红火箭紫薇 |
6.2.4.2 红火球紫薇 |
6.2.4.3 红叶紫薇 |
6.2.4.4 赤红紫叶紫薇 |
6.2.4.5 丹红紫叶紫薇 |
6.2.4.6 银辉紫叶紫薇 |
6.2.4.7 飞雪紫叶紫薇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 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6)欧美杨高光效无性系筛选及其生长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杨树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2 光合作用与植物生长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无性系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生物量的影响 |
2.2.2 不同光照时间下欧美杨无性系生物量分类 |
2.2.3 不同光照时间下欧美杨无性系生物量分级评价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无性系生长与气孔性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苗期生长量的影响 |
3.2.2 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苗期叶片形态的影响 |
3.2.3 不同光照时间对气孔长度、宽度及气孔密度的影响 |
3.2.4 不同光照时间对根冠比的影响 |
3.2.5 不同光照时间对成活率、封顶期和落叶期的影响 |
3.2.6 不同光照时间下欧美杨各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无性系叶片SPAD值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光照时间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 |
4.2.2 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
4.2.3 不同光照时间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四川乡土杨树杂交子代及其无性系苗期生长测定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外杨树育种概况 |
1.2 国内杨树育种进展 |
1.2.1 杂交育种 |
1.2.2 多倍体育种 |
1.2.3 基因工程育种 |
1.3 林木子代测定研究概况 |
1.4 林木早期选择 |
1.5 杨树生长动态研究 |
1.6 四川杨树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技术路线 |
2.3.2 试验设计 |
2.3.3 树高、地径生长量调查 |
2.3.4 遗传参数估算 |
2.3.5 生长节律调查 |
2.3.6 年生长过程分析 |
2.3.7 分枝习性及冠层结构调查 |
2.3.8 光合生理指标测定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2.4.1 各性状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
2.4.2 方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子代高径生长的遗传变异 |
3.1.1 杂交子代树高生长 |
3.1.2 杂交子代地径生长 |
3.1.3 杂交子代分枝数 |
3.1.4 杂交子代苗树高、地径和分枝数的相关性 |
3.1.5 杂交子代苗2a生时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算 |
3.1.6 杂交子代苗2a生时分枝习性 |
3.2 无性系苗期测定 |
3.2.1 无性系苗高生长 |
3.2.2 无性系地径生长 |
3.2.3 无性系分枝特性 |
3.2.4 无性系苗高、地径和分枝数的遗传参数 |
3.2.5 无性系生长性状、分枝性状的相关性 |
3.2.6 主成分分析评价无性系 |
3.2.7 无性系的系统聚类分析 |
3.3 无性系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
3.3.1 不同杂交组合的无性系生长节律研究 |
3.3.2 不同无性系的生长节律 |
3.4 不同无性系的光合性状变异研究 |
3.4.1 不同家系的光合生理分析 |
3.4.2 不同无性系光合生理分析 |
3.4.3 无性系光合生理指标相关性 |
3.4.4 无性系苗期光合作用-光响应规律 |
3.4.5 无性系的不同部位叶的光合性状差异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杂交子代的生长 |
4.2 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分析 |
4.3 无性系生长节律研究 |
4.4 无性系的光合性状研究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北美悬铃木无性系插条部位及生根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林木良种选育 |
2 林木的早期选择 |
2.1 早期选择的可行性研究 |
2.2 早期选择的方法 |
3 林木的种源试验 |
4 优良无性系的选育 |
4.1 优良无性系选育的背景 |
4.2 优良无性系选育的方法 |
4.3 林木无性系选育的策略 |
5 林木的无性繁殖 |
5.1 林木无性繁殖的研究进展 |
5.2 影响无性繁殖成活率的关键因子 |
5.3 林木无性繁殖的生理基础研究 |
5.4 插穗根源基的类型与发育 |
6 无性系营业林 |
第二章 北美悬铃木无性系选育研究背景 |
1 悬铃木树种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
1.1 悬铃木的分布 |
1.2 悬铃木的生物学特性 |
2 北美悬铃木的特点及用途 |
3 北美悬铃木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 |
4 北美悬铃木无性系选育的研究背景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章 北美悬铃木初选无性系不定根发育的相关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材料处理 |
1.3 田间实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数据调查 |
1.6 数据分析 |
2 实验主要的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无性系扦插生根类型的观察 |
3.2 不同无性系扦插生根能力的比较与分析 |
3.3 插条位置效应对不同无性系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
3.4 来源于相同家系的不同无性系的生根能力的比较与分析 |
3.5 引种原产地的环境因子对不同无性系扦插生根能力的影响 |
第四章 一年生扦插成活苗生长性状的分析及优良无性系的联合选择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一年生无性系扦插苗生长性状的变异 |
2.2 一年生无性系扦插苗生根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3 扦插条位置效应对生长性状的影响 |
2.4 一年生扦插苗的生长性状与试验地的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
2.5 不同无性系扦插成活率的聚类分析 |
2.6 优良无性系评选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9)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遗传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1 育种策略上的转变 |
1.1.2 亲本选择上的转变 |
1.1.3 育种目标上的转变 |
1.1.4 消除杂交不亲合的研究 |
1.1.5 杂种优势研究 |
1.1.6 重视育种资源的研究 |
1.1.7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遗传图谱构建 |
1.2 杨树生长及表型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与选择 |
1.2.1 杨树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与选择 |
1.2.2 杨树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分析 |
1.3 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1.4 抗寒性生理生化研究 |
1.4.1 植物抗寒性生理生化研究 |
1.4.1.1 膜脂成分及膜脂过氧化作用 |
1.4.1.2 植物抗寒性相关抗氧化酶 |
1.4.1.3 渗透调节物质 |
1.4.1.4 内源激素在植物抗寒中的作用 |
1.4.2 杨树抗寒性生理生化研究 |
1.5 分子水平鉴定无性系及指纹图谱的构建 |
1.6 立题依据与技术路线 |
2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田间试验设计 |
2.1.4 生长性状调查方法 |
2.1.5 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无性系生长性状方差及遗传变异分析 |
2.2.2 无性系生长性状多重比较分析 |
2.2.3 无性系不同年份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
2.2.4 无性系连续5年生长性状增长趋势分析 |
2.3 小结 |
3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表型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田间试验设计 |
3.1.4 表型性状调查方法 |
3.1.5 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无性系表型性状方差及群体统计特征值分析 |
3.2.2 无性系表型性状多重比较分析 |
3.2.3 无性系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 |
3.2.4 无性系生长与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 |
3.3 小结 |
4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田间试验设计 |
4.1.4 光合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4.1.5 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无性系光合生理指标方差及群体统计特征值分析 |
4.2.2 无性系光合生理指标多重比较分析 |
4.2.3 无性系生长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4.2.4 杂种无性系光合作用日变化进程 |
4.2.5 杂种无性系Pn-光响应曲线 |
4.3 小结 |
5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抗寒性生理生化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处理方法 |
5.1.3 可溶性糖及蛋白含量测定 |
5.1.4 丙二醛含量测定 |
5.1.5 抗氧化酶系统测定 |
5.1.6 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无性系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方差及群体统计特征值分析 |
5.2.2 无性系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低温胁迫前后多重比较分析 |
5.2.3 不同低温胁迫下杂种无性系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 |
5.3 小结 |
6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指纹图谱绘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样品DNA提取纯化 |
6.1.3 酶切和接头连接 |
6.1.4 预扩增 |
6.1.5 选择性扩增 |
6.1.6 电泳及银染 |
6.1.7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引物筛选 |
6.2.2 聚类分析 |
6.2.3 遗传相似系数分析 |
6.2.4 指纹图谱构建 |
6.3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讨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硕博期间发表及投稿文章 |
致谢 |
(10)贵州南部桉树引种与施肥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贵州南部早期引种桉树的调查与评价 |
2.1 调查方法与范围 |
2.2 调查结果 |
2.2.1 贵州桉树早期引种栽培概况 |
2.2.2 贵州早期引种桉树保存状况 |
2.3 存在的问题 |
2.4 讨论与建议 |
第三章 贵州南部地区桉树树种/种源试验 |
3.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地概况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树种/种源适应性 |
3.2.2 单点试验生长差异性分析 |
3.2.3 两点联合分析 |
3.2.4 树种/种源的早期生长过程 |
3.2.5 参试树种/种源稳定性评价 |
3.2.6 树种/种源的综合评价 |
3.3 小结 |
第四章 贵州中部邓恩桉种源/家系的早期选择 |
4.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地概况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邓恩桉种源树高生长节律分析 |
4.2.2 参试种源/家系各生长性状差异显着性分析 |
4.2.3 各性状多重比较 |
4.2.4 遗传力估算 |
4.2.5 优良种源/家系选择 |
4.2.6 入选种源/家系联合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桉树无性系选择 |
5.1 无性系试验Ⅰ——无性系小试 |
5.1.1 材料和方法 |
5.1.2 结果与讨论 |
5.1.3 小结 |
5.2 无性系试验Ⅱ——无性系对比试验 |
5.2.1 材料和方法 |
5.2.2 结果与讨论 |
5.2.3 小结和讨论 |
5.3 无性系试验Ⅲ——耐寒无性系筛选试验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3.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微量元素硼对桉树生长的影响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材料与试验设计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施B 对尾巨桉无性系保存率的影响 |
6.2.2 施硼对尾巨桉无性系生长和形质性状的差异 |
6.2.3 生长及形质性状差异比较 |
6.2.4 硼对桉树生长过程的影响及基肥施硼的时效性 |
6.2.5 B 肥对叶片养分的影响 |
6.3 小结 |
第七章 尾巨桉无性系冬季施肥的生长效应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概况 |
7.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分析 |
7.2.1 施肥对尾巨桉无性系生长的影响 |
7.2.2 不同施肥处理下生长性状多重比较 |
7.2.3 尾巨桉无性系对施肥季节的生长反应 |
7.2.4 施肥季节和施肥量选择 |
7.2.5 不同时期施肥与生长的相关分析 |
7.2.6 叶片养分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杂交杨无性系春梢生长节律与田间生长性状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油茶无性系表型性状的变异分析及选择[D]. 林伟才. 福建农林大学, 2020
- [2]杜仲遗传连锁图谱重构及重要性状QTLs定位[D]. 靳藏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早实核桃‘西林3号’与‘契可’及其杂种F1代生物学特性及抗炭疽病研究[D]. 高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高产理想株型欧美杨生长相关性状的多组学研究[D]. 宁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5]美国紫薇品种引种驯化和观赏性评价研究[D]. 王海峰. 西华师范大学, 2019(12)
- [6]欧美杨高光效无性系筛选及其生长生理特性研究[D]. 刘成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01)
- [7]四川乡土杨树杂交子代及其无性系苗期生长测定与评价[D]. 贾晨. 四川农业大学, 2014(07)
- [8]北美悬铃木无性系插条部位及生根性状的研究[D]. 陈晨.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9]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遗传变异研究[D]. 江锡兵.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10]贵州南部桉树引种与施肥效果研究[D]. 周家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