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儒家传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儒家,传统,荀子,传统文化,孟子,清议,精神。
儒家传统论文文献综述
吴丹[1](2019)在《儒家传统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但是语文学科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本文基于学生的发展为切入点,探讨儒家传统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本文来源于《作家天地》期刊2019年22期)
王丹[2](2019)在《关于儒家传统文化体验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以曲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在旅游的过程中也更注重体验当地的民俗和文化。本篇文章就从儒家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对目前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以曲阜地区为例,希望通过对儒家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物质文化、行为方式等内容进行研究来为纪念品的设计提供参考,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儒家传统文化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10期)
徐细雄,李万利[3](2019)在《儒家传统与企业创新:文化的力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传统文化到底具有怎样的时代价值和功能?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了儒家传统文化对当代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儒家文化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即企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程度越强,其专利产出水平显着越高。进一步检验揭示,儒家文化主要通过缓解企业代理冲突、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和降低专利侵权风险等叁条渠道影响企业创新。我们还发现,非正式制度的儒家文化和正式制度的法律环境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存在相互替代功能。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全员辐射效应有利于激发全体员工创新热情,进而提升技术创新成果的实际转化效率,增强专利技术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边际贡献。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揭示了儒家思想促进创新的内在逻辑,纠正了部分学者对儒家文化价值的消极认知偏见,同时丰富了"文化与企业决策"国际前沿文献,贡献了东方文化情境的经验证据。(本文来源于《金融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褚冉冉[4](2019)在《儒家传统美德的传承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属于文化范畴。高职院校以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高度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可以借鉴儒家传统美德教育资源,比如修身、立志、重义、崇智、尚礼、尊师、诚信、敬业等,丰富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内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7期)
凌鹏[5](2019)在《身、心之间:儒家传统与曾国藩早期的修身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曾国藩在道光二十叁年的理学修身,往往被认为奠定了他一生学术、事业的基础。但本文通过对曾国藩手书日记的仔细分析,发现这一时期修身日课的最大特征在于对"心"的无限苛责,结果导致曾国藩在心理与身体上的极大压力并引发重病。病后,曾国藩改换了修身方式,才进入了学术与事功的新状态。同时,这一修身方式变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曾国藩个人,更开启了中国儒学传统在近代的新变化。(本文来源于《学海》期刊2019年05期)
孙立涛[6](2019)在《关于汉末“清议”褒贬不一问题辨析——兼及汉末士人儒家传统精神的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汉末年的士人清议活动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历史上对其评价却褒贬不一。所褒者,主要是清议之士惩恶扬善,舍命不渝,努力维护汉家体制的儒家传统精神。所贬者,主要是士人横议朝政的方式及激进的处事方式造成的负面影响。褒评和贬评都有其合理性,但后人更为看重的是汉末士人清议的积极意义,其精神价值在历代士大夫政治间不断得到继承和延续。(本文来源于《殷都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李冬[7](2019)在《试析儒家传统文化中的“诚”》一文中研究指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先秦儒学从孔子到其孙子子思,再到孟子,都关注天道、人道之间的关系,主张"天人合一",都把诚作为其思想学说之最高范畴,形成其朴素的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梳理传承发展这份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安身立命,治国理政,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意义。(本文来源于《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金燕[8](2019)在《语文教学中的儒家传统文化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学语文的教材之中,充满了编者认真仔细挑选出的富有儒家思想意蕴的文章。这些文言文直接表现出了先人们的思想境界和生活状态。这些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文明的瑰宝,对民族文化氛围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故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加入儒家传统文化教育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对孩子们的健康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本文来源于《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黄彦伟[9](2019)在《孟子“乐育英才”的内在理路及儒家传统中的人文化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乐育英才"终极目的是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格修为和对道统的自觉承续,通过对"天下英才"的教化及其在社会中的德行实践,使整个社会趋于人伦有序和道德纯善的境界。此后《大学》中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叁纲",也正是这一内在理路的进一步逻辑推演。从更本质上看,教化英才,正是儒家欲绾合"天文"与"人文",将宇宙自然秩序内化到人文社会秩序的枢机所在。而枢机之实现,须有待于立德成人、经世致用和转移一时风会的特殊人才之养成。(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9年08期)
陈建华[10](2019)在《重新认识荀子和儒家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与魏承思兄睽违已久,不是他在洛杉矶,就是我在上海,碰不到一起。前月在香港见到,他精神极佳,像以往一样,海阔天空,大谈学问,告我近数年他专注上古经典,关于《中庸》与《管子》的着作已经出版,《荀子解读》也将付梓。我知道数年前承思曾患眼疾,又大病一场,却挡不住(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9-08-07)
儒家传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在旅游的过程中也更注重体验当地的民俗和文化。本篇文章就从儒家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对目前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以曲阜地区为例,希望通过对儒家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物质文化、行为方式等内容进行研究来为纪念品的设计提供参考,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儒家传统文化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儒家传统论文参考文献
[1].吴丹.儒家传统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作家天地.2019
[2].王丹.关于儒家传统文化体验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以曲阜为例[J].中国文艺家.2019
[3].徐细雄,李万利.儒家传统与企业创新:文化的力量[J].金融研究.2019
[4].褚冉冉.儒家传统美德的传承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9
[5].凌鹏.身、心之间:儒家传统与曾国藩早期的修身实践[J].学海.2019
[6].孙立涛.关于汉末“清议”褒贬不一问题辨析——兼及汉末士人儒家传统精神的阐释[J].殷都学刊.2019
[7].李冬.试析儒家传统文化中的“诚”[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
[8].张金燕.语文教学中的儒家传统文化教育[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
[9].黄彦伟.孟子“乐育英才”的内在理路及儒家传统中的人文化成[J].理论月刊.2019
[10].陈建华.重新认识荀子和儒家传统[N].中华读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