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生殖免疫科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目的探讨再生育备孕女性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方法收集132例再生育备孕女性的一般资料,运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对其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判定,并依据年龄、首胎分娩方式、是否存在不良妊娠史对其中医体质类型进行分层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各亚组体质构成比的差异。结果(1)132例再生育备孕女性中,偏颇体质118例,占89.39%,按体质频数排序,前3位为: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2)以年龄分层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35岁组体质分布前3位为:阳虚质、气郁质、湿热质;≥35岁组体质分布前3位为: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两组间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以首胎分娩方式分层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顺产组体质分布前3位为:阳虚质、气郁质、平和质;剖宫产组体质分布前3位为: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两组间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以是否存在不良妊娠史分层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两组体质分布前3位均为: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两组间体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本次调查结果,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在再生育备孕女性中最为多见。
【关键词】再生育,备孕女性,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5ZB015)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纳入标准:(1)再生育备孕女性;(2)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1.2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疾病、行为及认知障碍、或病情危重等不能对自身身体状况进行可信评价者;(2)因教育、文化程度等原因未能很好地理解调査问卷内容者;(3)在调查过程中因故未能完成问卷或填写错漏者;(4)未获得知情同意者。
1.1.3一般资料
132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生殖免疫科就诊的再生育备孕女性。最大年龄为43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34.394.22岁,其中<35岁者70例,≥35岁者62例;首胎剖宫产者74例,顺产者58例;既往无不良妊娠史者52例,有不良妊娠史者80例。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由经过培训的专科医生指导研究对象客观真实地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及《KY3H中医体质辨识表》。其中,《KY3H中医体质辨识表》由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治未病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分析。
1.2.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调查及中医体质调查。
个人一般情况调查包括:姓名、年龄、学历、职业、家庭平均月收入、既往史、月经史、婚育史、家族史。
中医体质调查采用《KY3H中医体质辨识表》(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1]制定,该量表是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亚量表构成的74个条目的自我评价量表,经心理测量学评价显示了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3]。)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与统计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用频数及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132例再生育备孕女性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132例再生育备孕女性中,平和质者14例(10.61%),其余118例均为偏颇体质(89.39%)。偏颇体质分为单纯体质和兼夹体质。研究对象中,单纯体质者83例(62.88%),兼夹体质者49例(37.12%)。按体质频数排序,前3位为: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表1)。
2.2以年龄分层的再生育备孕女性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将132例再生育备孕女性按年龄进行分层,<35岁组70例(53.03%),≥35岁组62例(46.97%)。<35岁组中医体质分布前3位为:阳虚质、气郁质、湿热质;≥35岁组中医体质分布前3位为: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35岁组气郁质较≥35岁组明显增多,≥35岁组血瘀质比例明显增高,两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以首胎分娩方式分层的再生育备孕女性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将132例再生育备孕女性按首胎分娩方式分层,顺产组58例(48.33%),平均年龄35.033.88岁,剖宫产组74例(61.67%),平均年龄33.894.42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顺产组中医体质分布前3位为:阳虚质、气郁质、平和质;剖宫产组中医体质分布前3位为: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剖宫产组血瘀质明显增多,两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以有无不良妊娠史分层的再生育备孕女性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将132例再生育备孕女性按有无不良妊娠史分层,无不良妊娠史者53例(39.39%),平均年龄34.733.97,有不良妊娠史者80例(60.61%),平均年龄34.184.38,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体质前3位均为: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两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讨论
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再生育备孕女性的身心状态往往劣于一胎备孕女性,而随之而来的高不孕率、高自然流产率以及高母婴并发症率不仅严重损害了其身心健康,更可能引发一系列家庭问题,甚至还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4,5]。本研究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中医体质学说为依据,探讨再生育备孕女性的中医体质特征,为其孕前优生调理及日常健康宣教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在此次研究的再生育备孕女性中,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最为多见。符合女子“阴盛阳微”、“情志易郁”、“产后多瘀”的体质特点。依据年龄、首胎分娩方式、是否存在不良妊娠史对再生育备孕女性中医体质类型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1)气郁质在<35岁组中的出现频率更高,而血瘀质在≥35岁组中更为突出。考虑可能由于<35岁组再生育女性大多处于事业奋斗期,且一胎子女多较年幼,此阶段女性承担各方压力更为繁重,故气郁者多见;而在≥35岁组,随着年龄渐长,工作、生活趋于稳定,思虑或减,但气血渐由盛转衰,脏腑功能渐退,体内气血运行失常,易致瘀血内生,故血瘀质更显突出。(2)与顺产组相比,剖宫产组血瘀质比例明显增高。推测剖宫产后失血较多,气随血脱,气虚难运,又致血滞不行,加之手术、麻醉等损伤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故易成血瘀之质。(3)既往有无不良妊娠史对再生育备孕女性中医体质无明显影响。考虑本次研究中无不良妊娠史者,亦大多经历意外妊娠人工流产,造成的身心损伤或与不良妊娠相似,故两组中医体质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综上所述,依据本次调查结果,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在再生育备孕女性中最为多见,其均属偏颇体质。然,诚如《女科经轮》所云:"嗣育之道,必阴阳完实,形气相资,兆始于先天有生之初,而再诊以脉之和平,始可有子也”。《妇人规》曰:“产育由于血气,血气由于情怀,情怀不畅则冲任不充,冲任不充则胎孕不受。”阴平阳秘、气血调畅方是最佳孕机,若阴阳失衡、体质偏颇,则应予积极调整,以助胎产。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强调阳气乃人之根本。《景岳全书•妇人规》言:“夫胎以阳生阴长,气行血随,营卫调和,则及期而产”,说明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为妊娠、分娩的重要因素。阳虚之质,以脾肾阳虚为主。《类经图翼•大宝论》曰:“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强调了肾阳之重要性。妇女肾阳亏虚,胞宫失煦,故而生不孕、胎动不安、胎漏、堕胎之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脾主运化,可将饮食物化为精微并输送全身,滋养母体及胎儿。脾健则气血充盈,胎元牢固。妇女脾阳亏虚,则运化无力,气血不足,而致胎元失养,甚或陨堕。故在再生育备孕之期,即应注重温补脾肾,蓄阳暖宫。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一•治法通论》云:“治胎产之病从厥阴者,是祖气生化之原也。”。《傅青主女科歌括•女科下卷•妊娠子悬胁疼(四十四)》曰:“夫养胎半系于肾水,然非肝血相助,则肾水实有独力难支之势。故保胎必滋肾水,而肝血断不可不顾。使肝气不郁,则肝之气不闭,而肝之血必旺,自然灌溉胞胎,合肾水而并协养胎之力。”。明代张景岳《妇人规•胎不长》中说:“妇人多郁怒者有之,肝气逆则血有不调,而胎失所养也。”。清代张鲁峰在《馤塘医话》提及:“妇女善怀而多郁,肝经一病,则月事不调,艰于产育……”因而,针对再生育备孕女性“情志多郁”的特点,临床更应注重疏肝理气、养血柔肝。
王叔和在《脉经》提出血瘀体质女子易生不孕与半产,临床表现为“少阴脉浮而紧,紧则疝瘕,腹中痛,半产而堕伤,浮则亡血,绝产,恶寒”。《针灸甲乙经》云:“女子绝子,血在内不下,关元主之”,指出血瘀体质可致女子不孕。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八瘕候”中言明:“经期产后摄生不慎、情志不遂、生活失度等日久,可致“八瘕”,瘀血积于胞宫,月水不以时下,令人无子。”。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阐述:“不知子宫内,先有瘀血占其地,胎至三月再长,其内无容身之地,胎病靠挤,血不能入胎胞,从旁流而下,故先见血,血既不入胎胞,胎无血养,故小产”,认为瘀血可致堕胎。本研究中,血瘀质在再生育人群中多见,且在高龄妇女、剖宫产者中尤甚,故在此类患者孕前调理中,应注重行气活血,祛瘀生新。
由于本研究地域较局限,样本量较少,故结论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鉴于二胎政策开放后,再生育呈现井喷态势,故亟待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医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7.
[2]朱燕波,王琦,薛禾生,等.中医体质量表性能的初步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5-17.
[3]朱燕波,王琦,折笠秀树.中医体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A].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2007:66-72.
[4]顾梦薇,孙丽洲.关于单独二胎政策出台的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9-111.
[5]石一复.开放“二胎”政策与妇产科的重任[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4,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