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γ-丁内酯生产技术及市场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洁,徐诗琦,巨修练[1](2021)在《核黄素磷酸钠的合成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核黄素的高端产品核黄素磷酸钠,其与核黄素比较稳定性更高,水溶性更好,更利于吸收利用,生物效价更高,具有更广泛的用途,可以作为医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使用,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及发展潜力。核黄素磷酸钠是核黄素的磷酸酯单钠盐,其合成方法主要为化学合成法,以核黄素为原料在不同条件下与三氯氧磷反应,反应液经水解成盐得到产品。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收率,降低排放,降低成本是产品具有竞争力的主要指标。综述了核黄素磷酸钠的几种合成工艺,比较了其优缺点,提出了提高产品质量的思路,对该产品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刘嘉琪[2](2021)在《小分子二醇的选择性氧化高效电催化剂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实现碳中和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环境友好的可再生型清洁能源已刻不容缓。电催化醇类氧化反应(AOR)与水分解析氢反应进行耦合,不仅可以产生具有高附加值的有机酸基质,同时也可以生成大量氢气,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用于AOR的高效电催化剂主要为Pt和Au等贵金属催化剂,但其在地球上的储量低,价格昂贵,且金属铂容易吸附CO等毒性中间体发生中毒现象,金属金容易发生快速失活,导致无法进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因此,降低成本并提高催化剂的AOR活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讨论,本论文主要通过添加第二种金属优化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不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使用水相还原法合成了碳纳米管负载的单金属Pt和Ag催化剂以及三种不同金属比例(3:1,1:1,1:3)的Pt-Ag合金催化剂,通过XRD、ICP、TEM、XPS等物理表征证明了合金的成功制备。对乙二醇,1,3-丙二醇和1,4-丁二醇催化氧化的结果表明,Pt Ag/CNT上2 h的乙二醇的电化学氧化可高效产生830 m L H2,与理论值(835 m L)相差无几,且Pt Ag/CNT可在短时间内将乙二醇转化为乙醇酸盐(4h,乙二醇转化率为95.4%,乙醇酸盐选择性及收率为91.5%和87.3%,碳平衡为70.6%),反应电压为-0.33 V,反应温度为80°C。而对于1,3-丙二醇和1,4-丁二醇的选择性氧化,Pt Ag3/CNT展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最优反应条件为-0.43 V和80°C,反应12 h后1,3-丙二醇和1,4-丁二醇的转化率分别为89.4%和92.1%,3-羟基丙酸盐的选择性从73.4%降至51.5%,产率在9 h达到最高(47.5%),碳平衡为39.0%(12 h);γ-丁内酯的选择性从58.4%降低到54.2%,产率在11 h达到最大值51.4%,碳平衡为85.1%(12 h)。此外,使用相同的方法合成了碳纳米管负载的单金属Au和Ag催化剂以及三种不同金属比例(3:1,1:1,1:3)的Au-Ag合金催化剂,并将其用于乙二醇,1,3-丙二醇和1,4-丁二醇的选择性氧化。结果表明,在0.08 V和80°C,在Au3Ag/CNT上反应13 h可使乙二醇的转化率达到96.5%,乙醇酸盐的选择性为88.8%,碳平衡为86.9%。但对于1,3-丙二醇和1,4-丁二醇的选择性氧化,Au/CNT的催化性能高于AuxAgy/CNT。在0.03 V的电压下反应7 h后,1,3-丙二醇的转化率可达92.2%,此时3-羟基丙酸盐的选择性和产率分别为37.9%和34.9%,46.8%的碳平衡值说明反应发生大量C-C键断裂生成碳酸盐。而在-0.02 V和80°C,Au/CNT可使1,4-丁二醇的转化率在反应7 h后达到90.6%,γ-丁内酯的选择性为38.6%,产率在5 h达到最大值40.9%,高达98.2%的碳平衡值说明在1,4-丁二醇的氧化过程中没有发生C-C键断裂。
蒋汶[3](2020)在《秸秆活性炭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小麦、玉米、高粱作为我国广泛分布的三种粮食作物,其副产物秸秆一直未得到充分利用。将秸秆制备为活性炭并应用于食品加工,利用制炭过程液体产物中的木醋液的抑菌性制备食品添加剂“熏液”,不仅与食品科学相结合,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同时能提高其利用和经济价值。本文以小麦、玉米、高粱秸秆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的热重及动力学特性出发,采用水热协同超声-热解法制备活性炭。对其进行表征并分析制备原理后,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活性炭吸附性能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实现可控制备。随后与食品科学相结合,首先将制备的活性炭应用于低度白酒的除浊,其次分析了3种秸秆制炭过程的液体产物中可用于食品工业的组分,最后对液体产物中的木醋液进行精制并分析其成分及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秸秆在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表现出类似的特性,秸秆经水热炭化后热解特性指数D改善,活化能升高。水热温度升高时,D相应减小,活化能升高。水热时间延长使D减小,活化能减小,反应转折点滞后。将水热碳化与超声辅助浸渍-热解法相结合,采用Zn Cl2和H3PO4作为催化剂进行协同活化,用于制备秸秆活性炭是可行的。水热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水热温度225℃,氯化锌浸渍比2:1。超声辅助浸渍条件为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30 min。热解制备条件为升温速率5℃/min,磷酸浸渍比2:1,500℃下热解1 h。WSHUPC、CSHUPC、SSHUPC的MB吸附值分别为165,166和164mg/g,碘值分别达到764,725和701 mg/g。水热协同超声-热解法可以充分结合水热与热解法、双活化剂、物理活化与化学方法的不同优势,WSHUPC、CSHUPC、SSHUPC的BET比表面积分别达1258 m2/g、1102 m2/g、1061 m2/g。与水热炭化相比,热解法更有利于形成微孔。超声波促进了微孔转化为介孔,增加了总孔体积和比表面积。水热碳化后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部分分解,热解后反应更充分。将机器学习应用于秸秆热解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值预测是可行的。LR模型中的degree为3,SVR模型中核函数为Polynomial,C=100,degree=4,coef0=0.3,RFR模型中n_estimators设置为10。RFR模型的MSE、MAE、R2和EVC分别为84.3144,9.0954,0.9987和0.9999。RFR模型的评价参数表明,该模型非常适合于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值的预测。活性炭对低度白酒除浊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添加量2.5 g/L,处理时间30 h。经活性炭处理后低度白酒酒体清澈透明,透光率显着增加,总酸和总酯含量略微下降。低度白酒中的风味物质以酯类为主,同时还包含多种酸类、醇类、醛类、酮类、酚类。龙兴御液低度酒以乳酸乙酯、乙酸乙酯、正己酸为代表构成其特有的风味组成。三种秸秆热解制炭过程中的液体产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以酸类、酮类、醇类为主。三种秸秆热解制炭过程中的液体产物中均发现可用于食品工业中的组分,且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种类均在9-12种之间。以酮类、酸类、酚类为主,绝大多数为食品用香料或香料中间体,少量为抑菌剂、抗氧化剂。液体产物中的木醋液经秸秆活性炭精制后,颜色由红褐色变为橙黄色,具有烟酸味,稠度减小,清澈透明。小麦秸秆木醋液成分以酸类为主,同时还含有酚类、酮类、酯类、糠醛等。小麦秸秆木醋液对大肠杆菌ATCC 25922与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稀释20倍时抑菌率达到99%。
张维淼[4](2020)在《Pd-M(Ce、Ca、Fe、Na)/γ-Al2O3催化2,5-二氢呋喃加氢性能》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工业中制备的四氢呋喃(THF)含有难以除去的二氢呋喃(DHF,分2,3-二氢呋喃与2,5-二氢呋喃),不仅对THF的聚合过程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会引起聚合物色度偏高,品质变差,不利于在下游市场的应用。研究发现通过催化加氢方法将DHF加氢转化为THF,不仅可以减少THF中难以精馏脱除的DHF的含量,提高THF纯度,而且能进一步增加产品的收率,从而有效提高生产经济效益。近年来,研究者开展了Ni、Pd基催化剂对有机化合物中的C=C键加氢性能方面的相关研究,发现在低温条件下,Pd基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的特点,是最适宜的DHF加氢催化剂。然而,Pd催化下的双键异构以及氢解导致加氢不彻底或产生新副产物,仍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工作以2,5-DHF加氢为探针反应,研究助剂、反应条件对Pd基催化剂加氢反应性能影响,得到有关催化剂表面化学性质与DHF中的C=C键加氢之间的关系规律,以获得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加氢催化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分步浸渍法制备了Pd含量为0.3%,M含量为3.0%的Pd-M(Ce、Ca、Fe)/γ-Al2O3催化剂,采用XRD、N2-物理吸附、H2-TPR、H2-TPD、Py-I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金属助剂在Pd/γ-Al2O3催化剂中催化DHF加氢的作用。结果表明,在Pd/γ-Al2O3引入金属助剂,降低了Pd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同时减少了表面暴露L酸位点;促进了2,5-DHF加氢转化为THF,极大程度地抑制了异构化产物2,3-DHF的产生。特别是Fe的引入,与Pd之间的协同作用,使C=C双键在Pd表面吸附增强,2,5-二氢呋喃转化率大幅提高。2、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含量为3%,Fe含量为3%6%的一系列Pd-xFe/γ-Al2O3催化剂,采用XRD、N2-物理吸附、H2-TPR、FT-IR、TEM、NH3-TPD、Py-I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负载量Fe的引入对Pd/γ-Al2O3催化剂催化2,5-DHF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γ-Al2O3中引入Fe,能有效降低Pd与γ-Al2O3间相互作用,形成更多自由态Pd0物种,有利于H2物种的吸附与活化;同时,Fe与Pd间的电子转移作用,有利于2,5-二氢呋喃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与活化。Fe的引入同时引起催化剂表面酸中心变化,当Fe含量为3%时,催化剂表面具有最多的弱酸中心与最少的中强酸酸性中心,异构化性能下降,四氢呋喃选择性提高。3、采用上述Pd/γ-Al2O3、Pd-Fe/γ-Al2O3催化剂对2,5-DHF加氢反应条件进行研究,对催化剂性能进行了对比与探讨,研究两种催化剂的最佳加氢条件。实验结果表明,Pd/γ-Al2O3加氢活性较低,稳定性差;Pd-3.0%Fe/γ-Al2O3催化剂在50℃、1.5MPa反应1h的加氢条件下,基本可将2,5-DHF完全转化为THF,当温度升至70℃及以上,会发生有少量的THF被氢解成丁醇。
毕洪生[5](2020)在《半脂环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液晶分子取向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薄膜晶体管驱动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液晶取向膜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器件的显示品质。基于现有聚酰亚胺(PI)液晶取向膜的主流TFT-LCD,包括扭曲向列型(TN-LCD)和面内开关型(IPS-LCD)等显示器件在光电性能方面尚存在着诸多缺陷,如电压保持率(VHR)偏低、残留直流电压(RDC)偏高等。因此急需研制开发新型PI取向膜材料。本论文首先设计并合成了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脂环二酐单体,3,3’,4,4’-双环己基四酸二酐(HBPDA)与3,4-二羧基-1,2,3,4,5,6,7,8-全氢萘-1-丁二酸酐(HTDA)。旨在通过脂环结构的引入提高PI树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并通过降低电荷的转移作用而提高取向膜的VHR特性。其次,分别基于新研制开发的HBPDA与HTDA脂环二酐单体以及商业化芳香族二胺单体,聚合制备了两类可溶性PI(Soluble PI,SPI)树脂,HBPDA-PI与HTDA-PI。分别考察了脂环结构的引入对上述两类SPI树脂分子量以及溶解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上述SPI取向膜装配了液晶盒。系统考察了SPI取向膜对液晶盒光电特性,包括VHR、RDC以及液晶分子预倾角(θp)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SPI取向膜均可赋予液晶盒良好的光学性能。其中基于HBPDA-PI取向膜的液晶盒的VHR>96%,RDC最低可达605 mV,θp<2o,透光率>97%(550nm波长),具备了满足IPS-LCD应用需求的基础条件;而基于HTDA-PI取向膜的液晶盒的VHR>97%,RDC低达880 mV,θp>2o,透光率>97%(550 nm波长),具备了满足TN-LCD应用需求的基础条件。最后,分别采用新研制开发的HBPDA-PI与HTDA-PI型SPI树脂与课题组先前开发的聚酰胺酸(PAA)型树脂进行复合,制备了“SPI+PAA”混合型取向膜,MPI-IPS与MPI-TN。装配的液晶盒表现出了优良的光电特性,其中基于MPI-IPS取向膜的液晶盒VHR为98.05%,RDC为170.2 mV;而基于MPI-TN取向膜的液晶盒VHR为98.33%,RDC为292.3 mV,均达到了实用化应用需求。
朱全[6](2020)在《茅台酒香气组成及香韵结构协同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茅台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香气物质组成、香韵结构以及关键香气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效果。采用液液萃取法(LL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嗅闻仪(GCO)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在茅台酒中共鉴定出81种主要香气物质。其中LLE法提取物中共检测到69种,以酯类、醇类和酸类为主;HS-SPME法提取物中共检测到57种,以酯类、醇类和醛类为主。通过GC-MS及选择性离子检测(SIM)对76种香气物质进行了定量分析。茅台酒中香气活力值(OAV)≥1的香气成分共有48种,基于香气物质的稀释因子(FD)值和OAV,共有45种香气成分被鉴定为茅台酒中的关键香气物质,它们是乙酸乙酯、2-甲基丙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丙醇、3-甲基丁醇、乙酸、3-甲基丁酸、3-甲基丁醛、3-羟基-2-丁酮、4-甲基愈创木酚、三甲基吡嗪、糠醛、二甲基三硫等香气成分。将45种关键香气成分进行香气重组后,香气重组与茅台酒的电子鼻色谱峰具有较好的相似性,进一步表明这些香气成分是茅台酒中的关键香气物质。采用感官分析研究了茅台酒的香韵结构,包括果香、甜香、花香、酸香、青香、焦烤香、粮食香和酱香香韵,香韵得分最高的是酱香香韵,其次是甜香、焦烤香和果香香韵。S型曲线法和OAV法研究表明,己酸乙酯与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分别混合后发生了协同作用,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混合后发生了加成作用。进一步,四个浓度水平的两种关键酯类物质(2-甲基丙酸乙酯和3-甲基丁酸乙酯)与酯类重组间的感知相互作用被研究,结果表明,8对混合物都表现出香气加成作用效果。这5组混合物的矢量模型研究表明,混合物中组分的香气强度间夹角都约为77°,这些香气物质混合后也许多数情况下呈现出类似的相互作用效果。
郭富仁[7](2019)在《丁二酸生产菌的发酵条件优化》文中研究指明丁二酸作为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有机化学产品,它可以被用作化学合成的原材料或者有机合成的中间产品或生产过程中的反应底物,在制药、食品添加剂、绿色溶剂及可降解塑料等多种领域广泛应用。在自然界中,原核微生物由于自身的以下特点如:代谢速度快、代时短,较方便培养和控制,能迅速代谢生产我们需要的目标产物或菌体代谢物,因此本实验中我们选用了大肠杆菌作为生产丁二酸的微生物菌株。本课题利用实验室保存的大肠杆菌菌株(初始产量为1.51 g/L)为出发菌株,利用不同的诱变方法:如紫外线诱变、微波诱变和DES化学诱变等各种方法,诱变得到一株产丁二酸量37.08 g/L大肠杆菌突变菌株。经过遗传十代对其稳定性能检测,产酸量恒定。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对培养基配方条件和菌株培养条件等设计了一系列优化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最终得出实验中最佳培养基配方的组成为葡萄糖5%,硝酸铵0.8%,蛋白胨0.6%,硫酸镁0.06%,碳酸钙2%,氯化钾0.06%,磷酸二氢钾0.4%,结合工艺优化,菌株的丁二酸产量可以达到47 g/L。经过对大肠杆菌菌株丁二酸HX3产丁二酸的发酵条件优化,发酵条件为每250 m L三角瓶中装液80 m L,培养基中初始p H值调整到6.0,最佳接种量为4%,当发酵培养时间到42 h时,培养出菌株丁二酸HX3的产酸量最高,可以达到51g/L,是出发菌株产酸量的33倍。菌种选育工作完成后,我们进一步进行了选育菌种的工业化放大验证实验,通过10 L、100 L、1 m3发酵罐的逐级放大实验,最终选育的大肠杆菌菌株丁二酸HX3产丁二酸量稳定在55 g/L,具有一定工业化生产潜力。
邸鑫[8](2019)在《负载型铼基催化剂制备及其双羧酸水相加氢性能》文中提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转化为多种平台分子,以这些平台分子作为原料生产化学品不仅可以减少石化原料制备精细化学品所需的额外功能化步骤,并且能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合成策略。丁二酸等双羧酸是生物平台化合物之一,能够代替现有的C4-C6平台分子,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铼基催化剂因其优异的加氢性能以及稳定性在双羧酸加氢领域极具应用价值。基于此,本论文以负载型铼基催化剂的制备为核心,考察金属载体相互作用、金属间协同作用等因素对双竣酸水相加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双羧酸等反应物加氢反应机理,实现双羧酸的选择性转化。采用微波辅助热解法制备了单金属Re/C催化剂,以得到有效的双羧酸水相加氢体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避免使用溶剂,并显着缩短合成时间。通过调变微波输入能量控制铼粒子尺寸,能够实现活性位数量的控制。与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相比,微波法制备催化剂具有更多的活性位,金属催化效率更高。在丁二酸水相加氢反应中Re/C催化剂可选择性促进四氢呋喃的生成,使其最终选择性达到80%。通过Re/C催化剂上丁二酸加氢反应网络的研究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单金属催化剂基础上,拓展微波法制备出粒子结构均匀的Re-M/C双金属催化剂(M=Ru、Pt和Rh),以深化丁二酸加氢反应研究,实现1,4-丁二醇的选择性制备。结果表明,Re-M金属间协同作用能够在保持高加氢活性的同时抑制催化剂的氢解性质,并且可以提高金属组分的还原效率和氢气活化能力从而增加反应活性。研究证实影响产物选择性的关键是中间产物γ-丁内酯的转化,Re-M金属间协同作用可以改变γ-丁内酯和氢气的活化状态促使其加氢开环生成1,4-丁二醇,且不同类型/强度的金属间协同作用对1,4-丁二醇动力学选择性的影响基本一致。但是Re-Rh/C和Re-Ru/C催化剂上较弱的相互作用无法完全抑制1,4-丁二醇氢解生成正丙醇,使其选择性低于于Re-Pt/C催化剂。此外,动力学研究证明低温更有利于γ-丁内酯加氢开环生成1,4-丁二醇,高温则会促进γ-丁内酯直接加氢脱水生成四氢呋喃。通过对反应机理的认识,控制反应温度可使1,4-丁二醇最终选择性达到80%。通过对不同碳链长度双羧酸加氢的研究,进一步理解中间产物对双羧酸加氢的调控机制。通过合成Re-Ir/C催化剂完善Re基双金属催化剂的研究,并结合反应机理实现不同双羧酸的选择性加氢。结果表明,Re-Ir/C催化剂活性位性质与其它双金属催化剂有所不同,Ir组分主要起到氢气活化的作用,而Re组分的功能主要是吸附双羧酸反应物以及辅助氢气活化。Re-Ir(1:1)催化剂上双竣酸吸附与氢气活化达到平衡,金属间协同作用对催化性能的改善最为明显。丁二酸、戊二酸以及己二酸加氢活性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不同的加氢中间产物,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环状中间产物内酯(γ-丁内酯等)的含量逐渐减少,链状中间产物端羟基羧酸(6-羟基己酸等)的含量逐渐增加。动力学研究证明金属间协同作用以及反应温度对选择性的影响只有在包含环状中间产物的反应中最为明显,而链状中间产物会增加二醇的转化优势,使其最终选择性达到90%。
岳佳佳[9](2018)在《糠醛衍生物催化制备含氧化合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质是自然界的可再生有机碳资源,其储量丰富。生物质及其衍生物中含有大量的氧原子和特定的结构单元,充分利用这些已有结构单元制备具有高附加值的含氧化学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糠醛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工业上主要以玉米芯、甘蔗渣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生产,其大规模生产工艺已经成熟。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能够为糠醛的生产提供强大的原料支撑,发展糠醛的下游产品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1,2-戊二醇和γ-丁内酯是重要的含氧化学品,附加值高,需求量大。糠醛衍生物制备1,2-戊二醇和γ-丁内酯对于生物质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1,2-戊二醇和糠醇(糠醛衍生物)都具有五个碳原子,γ-丁内酯和四氢糠醇(糠醛衍生物)都具有相似的结构单元(如含氧五元环),而且C/H和C/O比例也比较接近。本论文分别以糠醛衍生物糠醇和四氢糠醇为原料,充分利用反应物已有的结构和组成,通过催化转化的方式制备1,2-戊二醇和γ-丁内酯。论文研究了Cu/MnCO3催化糠醇选择性氢解制备1,2-戊二醇的新方法。通过考察不同载体负载的Cu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发现Cu/MnCO3对糠醇氢解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各实验条件对于糠醇选择性氢解生成1,2-戊二醇的活性和选择性变化规律,在铜锰比例为1:2、异丙醇为溶剂、6 MPa H2、413 K的条件下反应8 h,糠醇的转化率可达81%,1,2-戊二醇的选择性可达50%;探究了各产物在反应体系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四氢糠醇并不是糠醇氢解生成1,2-戊二醇的关键中间产物。以氧气为氧化剂,研究了钒氧化合物催化氧化四氢糠醇C-C键选择性断裂制备γ-丁内酯的新路线。考察了不同钒氧化物的催化活性,发现VO(mal)2对四氢糠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实验条件如反应温度、压力、溶剂以及反应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在1 mol%VO(mal)2、1.5 MPa O2、373 K、无溶剂的条件下反应8 h,四氢糠醇转化率为98%,γ-丁内酯的选择性为71%;根据各产物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稳定性分析,得出四氢糠醇甲酸酯以及四氢糠酸是四氢糠醇氧化制备γ-丁内酯的两个中间体。论文以生物质糠醛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发展了催化转化制备1,2-戊二醇和γ-丁内酯的新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还可以为生物质的充分利用提供一条新思路。
张广省[10](2018)在《γ-丁内酯合成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γ-丁内酯为含氧五元杂环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有机原料、药物合成中间体和优良的强力溶剂。它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香料、纺织和石油化工等化工领域,良好的反应性能使其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生产出各种精细化学品,及多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文章通过调研国内外合成γ-丁内酯的技术进展,分析了中国化工市场对γ-丁内酯的需求情况,通过实验室方法合成小批量产品,继而将其成功运用到工业扩大生产当中,获得了很高的产品收率。以糠醛、双氧水等为原料,氧化合成5H-呋喃酮,继以催化加氢生产γ-丁内酯。通过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使用次数对各步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合成条件。(1)5H-呋喃酮的合成最佳反应条件:糠醛和二甲基乙醇胺的摩尔比为3.1:1,甲酸和二甲基乙醇胺的摩尔比为6.6:1,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10小时。(2)γ-丁内酯的合成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25℃-40℃,催化剂再次使用必须补加25%的新催化剂,通氢时间为3小时,保温时间为3小时。根据最佳反应条件,对两步反应都做了放大实验的研究。结果分别如下。(1)5H-呋喃酮的合成小试所得平均产品收率为49.06%,扩大实验所得收率为48.54%。(2)γ-丁内酯的合成小试所得平均产品收率为95%,扩大实验所得收率为93.19%。文中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紫外光谱表征、质谱表征等分析方法对所得产物和中间体的结构进行表征,确认合成的最终产物为γ-丁内酯。
二、γ-丁内酯生产技术及市场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γ-丁内酯生产技术及市场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核黄素磷酸钠的合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发酵 |
2 化学合成 |
2.1 核黄素/三氯氧磷/吡啶/乙腈体系 |
2.2 核黄素/三氯氧磷/γ-丁内酯体系 |
2.3 核黄素/三氯氧磷/磷酸三甲酯或磷酸三乙酯体系 |
3 展望 |
(2)小分子二醇的选择性氧化高效电催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小分子二醇电化学氧化的研究进展 |
1.1.1 电催化乙二醇选择性氧化研究 |
1.1.2 电催化1,3-丙二醇选择性氧化研究 |
1.1.3 电催化1,4-丁二醇选择性氧化研究 |
1.2 用于小分子醇氧化的贵金属催化剂研究进展 |
1.2.1 Pt基催化剂在小分子醇氧化中的研究进展 |
1.2.2 Au基催化剂在小分子醇氧化中的研究进展 |
1.2.3 催化剂载体的选择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碳纳米管负载Pt-Ag合金催化剂的制备 |
2.2.2 碳纳米管负载Au-Ag合金催化剂的制备 |
2.2.3 碳纳米管负载单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3.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4 电催化小分子醇氧化的性能测试 |
2.4.1 工作电极的制备 |
2.4.2 电解液的制备 |
2.4.3 电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2.4.4 产物分析 |
3 Pt Ag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氧化小分子醇的性能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催化剂的表征 |
3.2.2 电催化小分子醇的选择性氧化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3.3.2 Pt_xAg_y/CNT对醇和醛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3.3 Pt_xAg_y/CNT对乙二醇选择性氧化的产物分析 |
3.3.4 Pt_xAg_y/CNT对1,3-丙二醇选择性氧化的产物分析 |
3.3.5 Pt_xAg_y/CNT 对 1,4-丁二醇选择性氧化的产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Au Ag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氧化小分子醇的性能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催化剂的表征 |
4.2.2 催化剂电化学氧化小分子醇的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4.3.2 Au_xAg_y/CNT对醇和醛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4.3.3 Au_xAg_y/CNT对乙二醇选择性氧化的产物分析 |
4.3.4 Au_xAg_y/CNT对1,3-丙二醇选择性氧化的产物分析 |
4.3.5 Au_xAg_y/CNT 对 1,4-丁二醇选择性氧化的产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秸秆活性炭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生物质资源现状 |
1.1.2 国内外关于生物质资源利用的方针政策 |
1.1.3 国内外生物质资源利用 |
1.1.3.1 生物质液化技术 |
1.1.3.2 生物质气化技术 |
1.1.3.3 生物质燃烧技术 |
1.1.3.4 生物质炭化技术 |
1.2 活性炭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 |
1.2.1 活性炭在食品工业中的脱色作用 |
1.2.2 活性炭在食品工业中的除味作用 |
1.2.3 活性炭在食品工业中的纯化作用 |
1.3 生物质基活性炭制备的研究 |
1.3.1 物理活化法 |
1.3.2 化学活化法 |
1.3.3 物理化学耦合法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秸秆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的热重及动力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秸秆粉末的制备 |
2.2.2 秸秆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2.2.3 秸秆水热炭的制备 |
2.2.4 单一热解法、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的热重分析 |
2.2.5 单一热解法、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的热分析动力学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秸秆的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 |
2.3.2 单一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的热重及动力学分析 |
2.3.2.1 秸秆热解制炭过程中的TG-DTG分析 |
2.3.2.2 秸秆热解制炭过程中的热解反应特性指数分析 |
2.3.2.3 秸秆热解制炭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 |
2.3.3 秸秆种类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热重分析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2.3.3.1 秸秆种类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TG-DTG分析的影响 |
2.3.3.2 秸秆种类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热解反应特性指数的影响 |
2.3.2.3 秸秆种类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热解动力学分析的影响 |
2.3.4 水热温度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热重及动力学分析的影响 |
2.3.4.1 水热温度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TG-DTG分析的影响 |
2.3.4.2 水热温度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热解反应特性指数分析的影响 |
2.3.4.3 水热温度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热解动力学分析的影响 |
2.3.5 水热时间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的热重及动力学分析的影响 |
2.3.5.1 水热时间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TG-DTG分析的影响 |
2.3.5.2 水热时间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热解反应特性指数分析的影响 |
2.3.5.3 水热时间对水热-热解法制炭过程中热解动力学分析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热协同超声-热解法制备秸秆活性炭及优化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2.2 秸秆粉末的制备 |
3.2.3 秸秆水热活性炭的制备 |
3.2.4 秸秆热解活性炭的制备 |
3.2.5 超声-热解秸秆活性炭的制备 |
3.2.6 水热协同超声-热解秸秆活性炭的制备 |
3.2.7 活性炭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 |
3.2.8 活性炭碘吸附值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氯化锌浸渍比对水热炭化的影响 |
3.3.2 水热温度对水热炭化的影响 |
3.3.3 磷酸浸渍比对热解炭化的影响 |
3.3.4 热解温度对热解炭化的影响 |
3.3.5 热解升温速率对热解炭化的影响 |
3.3.6 秸秆热解活性炭的正交试验 |
3.3.7 超声浸渍温度对超声-热解活性炭的影响 |
3.3.8 超声浸渍时间对超声-热解活性炭的影响 |
3.3.9 水热协同超声-热解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秸秆活性炭的表征、对比及制备原理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 |
4.2.2 秸秆活性炭的制备 |
4.2.3 秸秆活性炭的表征 |
4.2.4 秸秆活性炭质量产率的计算及再生方法 |
4.2.5 秸秆活性炭等电点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秸秆活性炭的工业分析 |
4.3.2 秸秆活性炭的元素分析 |
4.3.3 秸秆活性炭的微观结构分析 |
4.3.4 秸秆活性炭的ATR-FTIR分析 |
4.3.5 秸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分析 |
4.3.5.1 氮气吸附等温线 |
4.3.5.2 孔径分布分析 |
4.3.5.3 秸秆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参数 |
4.3.6 秸秆活性炭的XRD分析 |
4.3.7 秸秆活性炭的等电点 |
4.3.8 ZnCl_2-H_3PO_4 协同活化水热协同超声-热解法制备秸秆活性炭的原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秸秆活性炭性能预测及验证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试剂 |
5.2.2 秸秆粉末的制备 |
5.2.3 秸秆热解活性炭(SPC)的制备 |
5.2.4 MBN与IN预测模型的建立 |
5.2.5 模型训练数据集的准备 |
5.2.6 模型验证数据集的准备与验证 |
5.2.7 预测模型的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基于LR的 MBN和 IN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3.1.1 LR模型训练与参数优化 |
5.3.1.2 LR模型测试与模型验证 |
5.3.1.3 WSPC、CSPC、SSPC的 MBN与 IN预测LR模型结果分析 |
5.3.2 基于SVR的 MBN和 IN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3.2.1 SVR模型训练与参数优化 |
5.3.2.2 SVR模型测试与模型验证 |
5.3.2.3 WSPC、CSPC、SSPC的 MBN与 IN预测SVR模型结果分析 |
5.3.3 基于RFR的 MBN和 IN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3.3.1 RFR模型训练与参数优化 |
5.3.3.2 SVR模型测试与模型验证 |
5.3.3.3 WSPC、CSPC、SSPC的 MBN与 IN预测RFR模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秸秆活性炭除浊对低度白酒理化指标及风味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低度白酒的制备 |
6.2.3 低度白酒的透光率、总酸及总酯的测定 |
6.2.4 低度白酒的风味物质测定 |
6.2.5 活性炭用量对低度白酒的影响 |
6.2.6 活性炭处理时间对低度白酒的影响 |
6.2.7 秸秆活性炭除浊对低度白酒风味物质的影响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活性炭添加量对低度白酒透光率、总酸、总酯的影响 |
6.3.2 活性炭处理时间对低度白酒透光率、总酸、总酯的影响 |
6.3.3 活性炭除浊对低度白酒风味物质的影响 |
6.3.4 活性炭对低度白酒的除浊作用机理及风味物质的影响原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秸秆制炭过程的液体产物及其中可用于食品工业的组分分析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秸秆制炭液体产物的收集 |
7.2.2 秸秆制炭液体产物的处理 |
7.2.3 秸秆制炭液体产物的GC-MS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秸秆制炭过程中固体、液体、气体产物产率分布分析 |
7.3.2 不同温度下小麦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2.1 300℃下小麦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2.2 400℃下小麦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2.3 500℃下小麦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3 不同温度下玉米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3.1 300℃下玉米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3.2 400℃下玉米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3.3 500℃下玉米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4 不同温度下高粱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4.1 300℃下高粱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4.2 400℃下高粱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4.3 500℃下高粱秸秆液体产物的GC-MS成分分析 |
7.3.5 小麦、玉米、高粱秸秆液体产物中食品组分的对比、分析及展望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秸秆制炭液体产物中木醋液的成分及抑菌作用分析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秸秆木醋液的制备 |
8.2.2 秸秆木醋液的前处理 |
8.2.3 秸秆木醋液的GC-MS分析 |
8.2.4 小麦秸秆木醋液的抑菌作用分析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小麦秸秆木醋液的基本性质分析 |
8.3.2 小麦秸秆木醋精制液的GC-MS成分分析 |
8.3.3 小麦秸秆木醋液的抑菌作用分析 |
8.3.3.1 小麦秸秆木醋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
8.3.3.2 小麦秸秆木醋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 |
8.3.4 小麦秸秆木醋液的抑菌作用原理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文使用的主要简写符号的意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Pd-M(Ce、Ca、Fe、Na)/γ-Al2O3催化2,5-二氢呋喃加氢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课题选择 |
1.1 引言 |
1.2 THF的生产工艺路线 |
1.2.1 糠醛法 |
1.2.2 Reppe法 |
1.2.3 丁二烯法 |
1.2.4 顺酐加氢法 |
1.3 DHF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1 Ni基催化剂催化DHF加氢研究 |
1.3.2 钌催化剂上的C=C加氢研究 |
1.3.3 Pd基催化剂的C=C加氢研究 |
1.3.4 Pd基催化剂加氢性能的优化研究 |
1.4 DHF加氢机理研究 |
1.4.1 H_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机理及影响因素 |
1.4.2 DHF加氢制备THF的机理研究 |
1.5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试剂及主要测试表征方法 |
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分析表征手段 |
2.2.1 TEM表征 |
2.2.2 N_2物理吸附表征 |
2.2.3 XRD表征 |
2.2.4 CO-IR表征 |
2.2.5 H_2-TPR表征 |
2.2.6 H_2-TPD表征 |
2.2.7 NH_3-TPD表征 |
2.2.8 Py-IR表征 |
2.3 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三章 Pd-M(Ce、Ca、Fe、Na)/γ-Al_2O_3催化2,5-DHF加氢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Pd-M/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3.2.2 催化剂表征及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N_2物理吸附表征 |
3.3.2 催化剂的XRD表征 |
3.3.3 催化剂的H_2-TPR表征 |
3.3.4 催化剂的H_2-TPD表征 |
3.3.5 催化剂的DRIFT表征 |
3.3.6 催化剂的Py-IR表征 |
3.3.7 催化剂性能评价 |
3.4 小结 |
第四章 Pd-Fe/γ-Al_2O_3催化剂对四氢呋喃加氢精制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4.2.2 催化剂的表征及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N_2物理吸附表征 |
4.3.2 催化剂的XRD及TEM表征 |
4.3.3 催化剂的H_2-TPR表征 |
4.3.4 催化剂的H_2-TPD表征 |
4.3.5 催化剂的DRIFT表征 |
4.3.6 催化剂的NH_3-TPD及Py-IR表征 |
4.3.7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Pd/γ-Al_2O_3及Pd-Fe/γ-Al_2O_3催化2,5-DHF加氢反应条件研究 |
5.1 引言 |
5.2 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5.3 压力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5.4 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5.5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引言 |
6.2 工作总结 |
6.3 论文的创新性 |
6.4 后续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半脂环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液晶分子取向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液晶显示技术发展概况 |
1.2 液晶显示器相关材料发展概况 |
1.3 液晶取向剂 |
1.3.1 TFT-LCD对聚酰亚胺(PI)液晶取向剂的性能要求 |
1.3.2 PI液晶取向剂的结构与组成设计 |
1.3.3 PI取向剂化学结构的演变 |
1.3.4 PI取向剂取向工艺的演变 |
1.4 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4.1 PI取向剂的商业化进展 |
1.4.2 PI取向剂发展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标的提出 |
1.5.1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脂环族二酐单体的结构设计与制备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料与试剂 |
2.3 测试与表征 |
2.4 单体合成 |
2.4.1 脂环二酐单体HBPDA的合成 |
2.4.2 脂环二酐单体HTDA的合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HBPDA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5.2 HTDA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6 小结 |
第3章 基于HBPDA的可溶性PI液晶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原料与试剂 |
3.3 测试与表征 |
3.4 液晶取向剂的制备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PI合成 |
3.5.2 热性能 |
3.5.3 光学性能 |
3.6 小结 |
第4章 基于HTDA的可溶性PI液晶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原料与试剂 |
4.3 测试与表征 |
4.4 液晶取向剂制备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PI合成 |
4.5.2 PI取向膜热性能 |
4.5.3 PI取向膜光学性能 |
4.6 小结 |
第5章 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的应用基础研究 |
5.1 引言 |
5.2 MPI-IPS取向剂在IPS型 TFT-LCD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
5.2.1 MPI-IPS取向剂的组成结构设计 |
5.2.2 MPI-IPS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5.2.3 结果与讨论 |
5.3 MPI-TN取向剂在TN型 TFT-LCD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
5.3.1 MPI-TN取向剂的组成结构设计 |
5.3.2 MPI-TN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作者简历 |
(2)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6)茅台酒香气组成及香韵结构协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茅台酒简介 |
1.2 白酒香气成分提取方法 |
1.2.1 液液萃取法 |
1.2.2 固相微萃取法 |
1.2.3 搅拌棒吸附萃取法 |
1.2.4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 |
1.2.5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
1.3 白酒香气成分分析方法 |
1.3.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1.3.2 气相色谱-嗅闻仪联用(GC-O) |
1.3.3 香气活力值(OAV) |
1.3.4 重组和遗漏实验 |
1.4 茅台酒香气成分研究现状 |
1.5 香气协同研究方法 |
1.5.1 S型曲线法 |
1.5.2 OAV法 |
1.5.3 σ-τ图法 |
1.5.4 矢量模型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茅台酒的香气成分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白酒酒样 |
2.2.2 标准品与试剂 |
2.2.3 仪器 |
2.2.4 液液萃取(LLE) |
2.2.5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
2.2.6 GC-MS分析 |
2.2.7 GC-O分析 |
2.2.8 定性和定量分析 |
2.2.9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香气物质GC-O分析 |
2.3.2 香气物质定量分析 |
2.3.3 香气物质OAV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茅台酒中关键香气成分及香韵结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白酒酒样 |
3.2.2 标准品与试剂 |
3.2.3 仪器 |
3.2.4 感官分析 |
3.2.5 香气重组 |
3.2.6 电子鼻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关键香气成分的确定 |
3.3.2 电子鼻分析 |
3.3.3 感官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茅台酒中关键酯类物质协同作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标准品与试剂 |
4.2.2 感官条件和感官小组 |
4.2.3 阈值测定 |
4.2.4 香气强度测定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三种关键酯类物质间协同作用研究 |
4.3.2 不同浓度的酯类物质与酯类重组间协同作用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丁二酸生产菌的发酵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丁二酸 |
1.2 丁二酸的物理性质 |
1.3 丁二酸的化学性质 |
1.4 丁二酸用途 |
1.5 丁二酸的生产方法 |
1.6 本论文实验主要设计思路 |
第二章 丁二酸菌株的育种与筛选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丁二酸的具体检测方法 |
2.3 实验方法及内容 |
2.3.1 丁二酸菌种初步处理 |
2.3.2 诱变筛选 |
2.4 实验结果 |
2.4.1 紫外诱变(UV)实验结果 |
2.4.2 微波诱变(MW)实验结果 |
2.4.3 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丁二酸菌株培养基的优化 |
3.1 实验材料、仪器 |
3.2 检测方法 |
3.3 实验方法 |
3.3.1 单因素条件实验 |
3.3.2 响应面优化实验 |
3.4 实验结果 |
3.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4.2 响应面优化结果 |
第四章 丁二酸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
4.1 实验材料 |
4.2 检测方法 |
4.3 实验方法 |
4.3.1 菌种的产酸曲线测定 |
4.3.2 最适培养温度实验 |
4.3.3 最适初始pH选择实验 |
4.3.4 最佳接种量的选取实验 |
4.3.5 初始装液量实验 |
4.4 实验结果 |
4.4.1 菌种的产酸曲线测定结果 |
4.4.2 最适培养温度实验结果 |
4.4.3 最适初始pH选择实验结果 |
4.4.4 最佳接种量的选取实验结果 |
4.4.5 初始装液量实验结果 |
第五章 丁二酸菌株发酵实验 |
5.1 实验材料 |
5.2 检测方法 |
5.2.1 发酵液中丁二酸的检测方法 |
5.2.2 发酵液中葡萄糖的检测方法 |
5.2.3 发酵液OD值的检测方法 |
5.3 实验方法 |
5.3.1 10L罐发酵产丁二酸实验 |
5.3.2 100L罐发酵产丁二酸实验 |
5.3.3 1m3罐发酵产丁二酸实验 |
5.4 实验结果 |
5.4.1 10L罐发酵产丁二酸实验测定结果 |
5.4.2 100L罐发酵产丁二酸实验测定结果 |
5.4.3 1m3罐发酵产丁二酸实验测定结果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负载型铼基催化剂制备及其双羧酸水相加氢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丁二酸等双羧酸平台分子的概述 |
1.1.1 丁二酸的特性与生产 |
1.1.2 丁二酸转化利用 |
1.1.2.1 丁二酸催化加氢 |
1.1.2.2 丁二酸还原胺化 |
1.1.2.3 丁二酸酯化与聚合 |
1.1.3 己二酸、戊二酸的特性 |
1.1.3.1 己二酸转化利用 |
1.1.3.2 戊二酸转化利用 |
1.2 双羧酸加氢催化剂特性与制备 |
1.2.1 双羧酸加氢催化剂特性 |
1.2.2 负载型铼基催化剂制备 |
1.2.2.1 浸渍法 |
1.2.2.2 微波辅助热解法 |
1.2.2.3 表面还原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2 实验总述 |
2.1 实验试剂、材料及设备 |
2.2 催化剂表征 |
2.3 催化性能评价 |
3 铼基单金属催化剂合成以及丁二酸加氢性能 |
3.1 前言 |
3.2 催化剂制备以及催化性能评价 |
3.3 催化剂形貌结构 |
3.4 催化剂丁二酸加氢活性 |
3.5 本章小结 |
4 铼基双金属催化剂丁二酸加氢性能 |
4.1 前言 |
4.2 双金属催化剂制备以及不同金属组分在丁二酸加氢中的作用 |
4.2.1 催化剂制备以及催化性能评价 |
4.2.2 催化剂形貌结构 |
4.2.3 催化剂丁二酸加氢活性 |
4.2.4 加氢动力学分析 |
4.2.4.1 丁二酸加氢动力学研究 |
4.2.4.2 γ-丁内酯加氢动力学研究 |
4.2.4.3 反应温度对加氢结果的影响 |
4.2.5 催化剂稳定性分析 |
4.3 不同组成强度金属间相互作用对丁二酸加氢的影响 |
4.3.1 催化剂制备以及催化性能评价 |
4.3.2 催化剂形貌结构 |
4.3.3 加氢动力学分析 |
4.3.3.1 丁二酸加氢动力学研究 |
4.3.3.2 γ-丁内酯加氢动力学研究 |
4.3.4 催化剂丁二酸加氢产物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铼基双金属催化剂C_4-C_6双羧酸加氢性能 |
5.1 前言 |
5.2 催化剂制备以及催化性能评价 |
5.3 催化剂形貌结构 |
5.4 双羧酸加氢活性 |
5.5 双羧酸加氢动力学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 不同结构Re-Co双金属催化剂制备及其柠檬醛加氢性能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以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糠醛衍生物催化制备含氧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生物质基呋喃衍生物 |
1.2.1 糠醛简介 |
1.2.2 糠醇简介 |
1.2.3 四氢糠醇简介 |
1.2.4 1,2-戊二醇简介及合成方法 |
1.2.5 γ-丁内酯简介及合成方法 |
1.3 论文的思路及研究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2.3.1 麦芽酚氧钒VO(mal)_2的制备 |
2.3.2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 |
2.4 材料表征仪器参数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4.2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2.4.5 红外光谱(IR) |
2.5 催化剂活性评价及反应条件 |
2.5.1 糠醇选择性氢解制备1,2-戊二醇 |
2.5.2 钒氧化物催化四氢糠醇C-C键选择性断裂制备γ-丁内酯 |
2.6 产物分析方法 |
2.6.1 糠醇选择性氢解制备1,2-戊二醇 |
2.6.2 钒氧化物催化四氢糠醇C-C键选择性断裂制备γ-丁内酯 |
3 糠醇选择性氢解制备1,2-戊二醇 |
3.1 前言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Cu/MnCO_3催化糠醇氢解 |
3.2.2 不同铜基催化剂催化糠醇氢解 |
3.2.3 催化剂预处理对反应的影响 |
3.2.4 铜含量对于糠醇氢解反应的影响 |
3.2.5 反应溶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2.6 Cu/MnCO_3催化不同浓度的糠醇 |
3.2.7 反应温度对于Cu/MnCO_3催化性能的影响 |
3.2.8 反应压力对Cu/MnCO_3催化性能的影响 |
3.2.9 不同反应时间Cu/MnCO_3催化糠醇氢解 |
3.3 Cu/MnCO_3催化糠醇氢解反应历程探究 |
3.3.1 糠醇氢解可能性分析 |
3.3.2 产物稳定性分析 |
3.3.3 Cu/MnCO_3催化糠醇氢解反应分析 |
3.3.4 糠醇催化加氢制备1,2-戊二醇机理分析 |
3.4 小结 |
4 四氢糠醇氧化制备γ-丁内酯 |
4.1 前言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钒基氧化物催化四氢糠醇氧化 |
4.2.2 VO(mal)_2催化氧化四氢糠醇制备γ-丁内酯 |
4.2.3 溶剂对四氢糠醇氧化的影响 |
4.2.4 反应温度对四氢糠醇氧化的影响 |
4.2.5 反应压力对四氢糠醇氧化的影响 |
4.2.6 反应时间对四氢糠醇氧化的影响 |
4.3 催化氧化四氢糠醇C-C键断裂反应历程研究 |
4.3.1 产物的稳定性分析 |
4.3.2 产物的生成路径分析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γ-丁内酯合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γ-丁内酯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用途 |
1.2.1 γ-丁内酯的基本性质 |
1.2.2 γ-丁内酯的主要用途 |
1.3 γ-丁内酯合成技术的进展 |
1.3.1 糠醛法 |
1.3.2 顺酐加氢法 |
1.3.3 1,4-丁二醇脱氢法 |
1.3.4 烯丙醇法 |
1.3.5 列普(Reppe)法 |
1.3.6 丁二烯乙酰氧基化法 |
1.4 本课题的提出 |
第2章 5H-呋喃酮的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5H-呋喃酮的实验室合成实验 |
2.2.1 主要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3 实验操作 |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3.1 5H-呋喃酮合成的正交试验 |
2.3.2 5H-呋喃酮合成的影响因素 |
2.4 产物表征 |
第3章 5H-呋喃酮合成扩大实验 |
3.1 实验原料和投料量 |
3.2 实验所采用的实验仪器 |
3.3 5H-呋喃酮的合成路线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章 5H-呋喃酮加氢法制备γ-丁内酯 |
4.1 引言 |
4.2 反应原料和实验设备 |
4.2.1 反应所需主要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3 反应机理 |
4.4 实验操作 |
4.4.1 γ-丁内酯的合成 |
4.4.2 反应液处理 |
4.4.3 脱溶剂和精馏 |
4.5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5.1 催化剂使用量对γ-丁内酯合成的影响 |
4.5.2 催化剂使用次数对γ-丁内酯合成的影响 |
4.5.3 加氢温度对γ-丁内酯合成的影响 |
4.5.4 加氢时间对γ-丁内酯合成的影响 |
4.6 产物表征 |
第5章 5H-呋喃酮加氢法制备γ-丁内酯的放大实验 |
5.1 本实验所采用的实验原料 |
5.2 本实验所采用的实验仪器 |
5.2.1 合成反应的设备 |
5.2.2 脱溶剂的设备 |
5.2.3 公共设备系统 |
5.3 合成路线设计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小结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四、γ-丁内酯生产技术及市场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核黄素磷酸钠的合成研究进展[J]. 刘洁,徐诗琦,巨修练.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21(05)
- [2]小分子二醇的选择性氧化高效电催化剂研究[D]. 刘嘉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秸秆活性炭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D]. 蒋汶.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4]Pd-M(Ce、Ca、Fe、Na)/γ-Al2O3催化2,5-二氢呋喃加氢性能[D]. 张维淼. 山西大学, 2020(01)
- [5]半脂环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液晶分子取向特性研究[D]. 毕洪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茅台酒香气组成及香韵结构协同作用研究[D]. 朱全.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7]丁二酸生产菌的发酵条件优化[D]. 郭富仁. 齐鲁工业大学, 2019(02)
- [8]负载型铼基催化剂制备及其双羧酸水相加氢性能[D]. 邸鑫.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9]糠醛衍生物催化制备含氧化合物的研究[D]. 岳佳佳.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10]γ-丁内酯合成方法的研究[D]. 张广省. 齐鲁工业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