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脏的左右不对称发育(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愉,王彩霞,刘倩文,白艳,周建峰,荣小至[1](2022)在《基于斑马鱼胚胎表型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模式生物斑马鱼,建立1种基于胚胎表型的直观、快速的小分子抑制剂筛选方法,从而高效筛选和评价小分子化合物对体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活性。方法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6-bromoindirubin-3-oxime(BIO)处理受精后6 h斑马鱼胚胎,检测胚胎48 hpf眼睛发育情况;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6 hpf斑马鱼胚胎,检测48 hpf胚胎心脏不对称发育情况;小分子化合物与BIO共同处理6 hpf斑马鱼胚胎,检测斑马鱼眼部表型营救情况。结果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BIO处理斑马鱼胚胎,48 hpf胚胎出现"无眼"表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i CRT3、PNU-74654处理斑马鱼胚胎,48 hpf胚胎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出现异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XAV-939、PNU-74654分别与BIO共同处理斑马鱼胚胎,48 hpf能够显着营救由BIO激活所导致斑马鱼的眼部缺失表型。已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与诸多癌症密切相关,实验为筛选具有靶向抑癌作用的先导化合物提供了高效、可靠、快速的筛选方法。
张颖洁,徐鹏飞[2](2020)在《脊椎动物左右不对称发育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沿身体的左-右轴呈不对称分布是脊椎动物所共有的一个显着特征。与前-后、背-腹轴一样,左右不对称是在胚胎发育早期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认为,脊椎动物的左右不对称发育是由保守的Nodal-Pitx2信号诱导,其过程大致可分为对称性的打破、不对称信号通路的建立和维持以及最终组织器官的定位。本文就目前脊椎动物左右不对称发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通过小鼠、斑马鱼、爪蟾等模式生物对左-右轴建立过程的探索,帮助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这一发育过程。
刘静雯[3](2020)在《趋化因子信号调控胚胎左右不对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脊椎动物在它们的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的结构和位置上都显示出惊人的左右不对称的特征,例如心脏位于左侧,而肝脏位于右侧。起初,早期的胚胎会沿着预定的体轴的中线进行对称的发育,这种胚胎的对称发育会在体节期随着左右组织者(left-right organizer,LRO)内纤毛的产生和不对称的液流的出现而被打破。左右组织者是位于脊柱末端的的一个暂时的器官。在斑马鱼中,被纤毛所覆盖的左右组织者就是指KV囊泡(Kupffer’s vesicle,KV)。之前的研究表明非对称的KV囊泡的结构以及KV纤毛运动产生逆时针方向的nodal液流。非对称的nodal液流导致早期不对称基因,例如spaw和pitx2c,特异地在左侧侧板中胚层表达,最终确立胚胎左右不对称的图式。这种左右不对称的图式形成机制在许多的脊椎动物中都是保守的,并且这种图式形成缺陷会造成许多的出生缺陷,其中包括先天性心脏畸形。KV囊泡起源于背部先驱者细胞(Dorsal forerunner cells,DFCs),背部先驱者细胞就是原肠胚时期背部组织者区域附近的一群特化的上皮细胞。背部先驱者细胞会在原肠期经历剧烈的增殖,然后脱离细胞周期形成特化的有长纤毛的KV囊泡细胞。背部先驱者细胞增殖的缺陷经常伴随着KV囊泡纤毛形成缺陷,但是人们对细胞周期进程与纤毛形成之间的功能及分子联系却知之甚少。本研究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揭示趋化因子信号受体Cxcr4a通过调控背部先驱者细胞的增殖和KV囊泡纤毛的形成来影响左右不对称图式形成的具体机制。功能分析揭示Cxcr4a通过ERK1/2信号通路诱导cyclin D1的表达,Cyclin D1-CDK4/6复合体驱动背部先驱者细胞中G1/S期转换,促进背部先驱者细胞增殖,并且能够磷酸化Foxj1a蛋白,Foxj1a蛋白的磷酸化阻止Foxj1a蛋白与蛋白酶体19S调节亚基Psmd4b的结合,导致Foxj1a不能通过不依赖泛素的蛋白酶体途径进行降解。Foxj1a蛋白的升高诱导KV纤毛的形成和延伸,使KV能够行使其正常的功能。外包期背部先驱者细胞的快速增殖不仅为KV囊泡的建立提供足够数目的细胞,更为了接下来的KV纤毛生成留下足够多的zFoxj1a蛋白。综上所述,本研究不仅揭示Cxcr4a在左右不对称图式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提出在左右不对称发育过程中细胞周期进程与纤毛形成之间互相联系的观点,为接下来关于左右不对称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徐嘉琪,杨雷,申婕,陈淳媛,曾志辉,欧阳喆深,赵明一[4](2020)在《纤毛在心脏发育和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纤毛是细胞表面的突起状细胞结构,几乎存在于每一类细胞。根据微管蛋白的组成结构及数量的不同,可以将纤毛分为运动纤毛和感觉纤毛两类,其中感觉纤毛又称非运动纤毛和初级纤毛。纤毛与内脏器官的发育及许多人体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证明,纤毛参与调控心脏左右房室结构的形成过程,并最终使心脏发育为不完全对称的左右房室腔。而先天性心脏疾病(CHD)是一类以心腔与流出道空间结构发育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因此,纤毛在CH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心脏左右不对称结构的形成、细胞的极性及迁移均受纤毛调控,并主要通过纤毛转导信号通路来实现,明确纤毛转导信号通路对心脏发育的调控机制,可以为CH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同时为CHD的产前筛查提供新的检测基因。本文总结了纤毛在心脏发育及CHD中作用及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王龙飞[5](2019)在《nup155和gle1在斑马鱼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律失常是最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指心脏节律或是速率失调或者出现障碍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心房颤动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一种高致残性和致死性的疾病。目前通过对房颤家系以及病例的遗传学研究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已发现多个房颤致病/易感基因。这些遗传学研究成果为了解房颤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角,对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疗房颤提供了宝贵的思路。2008年,我们团队通过一个房颤家系研究,鉴定其致病基因突变为NUP155R391H。NUP155是首次发现的核孔复合物类房颤致病基因,这一发现为理解房颤的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提供了更开阔的视角,但是NUP155诱发房颤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GLE1基因是一个保守的m RNA出核转运调控因子。另外,GLE1在转录的起始和终止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报道NUP155和GLE1二者在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它们在核孔复合体中共同作用发挥调控m RNA出核转运的任务。由此可见,GLE1基因是一个转录后调控的关键因子。本研究主要使用斑马鱼作为实验材料,研究nup155和gle1在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期解析它们在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分用注射MO(Morpholino Oligos)和m RNA敲低和过表达nup155和gle1,探索它们对斑马鱼发育过程中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期望探索nup155和gle1的重要生理功能,研究对深入了解房颤的分子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表达谱分析表明nup155的m RNA信号在单细胞期就已经出现。这一结果表明nup155在卵子发生中就开始表达。从二细胞期开始,nup155呈现一个泛表达的情况。通过比对gle1在斑马鱼中的表达谱,发现nup155和gle1表达位置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二者在卵子中就开始表达,之后的各个时期均表现为泛表达。这些结果表明nup155和gle1的表达伴随着斑马鱼的胚胎发育过程,可能同nup155和gle11调控细胞m RNA的出核转运过程有关,同时这些实验结果还提示nup155和gle1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不同时期心脏单独分离出来,提取RNA,反转录后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nup155和gle1在24 hpf,48 hpf以及成鱼心脏中均有表达。实验结果发现nup155和gle1的表达下调会影响调控心脏发育的转录因子的表达。nkx2.5在nup155和gle1敲低之后表达下调。同时,敲低gle1还会使gata4的表达下调,而二者均不影响hand2的表达。在48 hpf,通过对心肌细胞的标记物cmlc2基因的表达检测,发现nup155基因敲低后心室的内径变小,形态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gle1基因敲低后,斑马鱼胚胎表现出左右不对称表型,心脏正常的环化受到影响。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左右不对称发生的调控因子spaw和pitx2以及胰脏标记物ins的表达也发生改变。这些结果表明nup155和gle1在心脏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之后进一步研究nup155和gle1对于斑马鱼心脏心率和动作电位的影响。通过记录和分析48 hpf斑马鱼的心率,发现敲低nup155和gle1的表达使斑马鱼心率升高。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调控斑马鱼心率的相关基因hcn4,cav1.3,kcnj2和scn5a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hcn4在nup155和gle1敲低后表达下降,这一结果说明nup155和gle1可能是通过hcn4影响斑马鱼的心率。在房颤的发生过程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之后对斑马鱼心脏的动作电位进行检测。发现在nup155敲低之后,斑马鱼的动作电位APD90发生显着下调,而实时定量PCR的结果表明nup155可能是通过调控kcnq1来影响动作电位的。但敲低gle1并未影响斑马鱼动作电位。这些结果表明nup155可能是通过调控离子通道基因hcn4和kcnq1影响斑马鱼心率与动作电位。通过原位杂交检测胚胎动脉血管的和静脉血管的标记物,结果发现敲低nup155和gle1后它们的表达均未发生变化,说明nup155和gle1可能只影响心脏的发育,而不影响血管发育。在以上实验中,使用nup155和gle1 m RNA能够将敲低nup155和gle1后的表型拯救到正常水平,说明nup155和gle1 MO作用具有靶向特异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nup155通过nkx2.5调控心脏在胚胎发育阶段的形态发生,通过调控hcn4和kcnq1影响胚胎心脏的心率和动作电位。这些基因与房颤的发生都密切相关。同时发现与nup155相互作用的gle1也有类似的生理功能,通过nkx2.5和gata4影响心脏在胚胎发育阶段的形态发生,通过调控hcn4影响胚胎心脏的心率。这些结果揭示了nup155和gle1新的生理功能,同时对进一步认识nup155诱导房颤发生的分子机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黄继芳[6](2019)在《SUMO特异性蛋白酶3调控Nodal信号通路影响小鼠胚胎心脏发育》文中认为先天性心脏病(CHD)是在胚胎发育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引起的,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所造成的解剖结构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左右不对称的建立是正常心脏发育的前提。若线形心管未能沿着胚胎左右轴正常发育,甚至环化方向相反,都会导致大血管和其他器官异常发育,这是CHD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对CHD的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进展,但其病因和分子机制仍不清楚。SUMO修饰(SUMOylation)是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去SUMO修饰由SUMO特异性蛋白酶SENP家族来完成。SENP3是SENP家族的成员之一,定位于细胞核仁内,通过对不同底物的去SUMO修饰参与细胞周期和衰老等过程。目前研究表明Nodal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左右不对称成形基因,其表达区域和将发育为心脏的细胞直接相关,编码产生的信号蛋白分子直接启动心脏的形成,但其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在本论文中,我们以细胞和小鼠为研究对象,探究SENP3和Nodal信号通路在小鼠胚胎心脏发育中的调控作用。我们首先获得SENP3杂合子(SENP3+/-)小鼠模型,通过收集不同时期的小鼠胚胎,发现SENP3敲除(SENP3-/-)小鼠在胚胎期E9.5天死亡。收集SENP3+/+和SENP3-/-、鼠胚胎,利用体式显微镜观察胚胎形态,发现SENP3--/-、鼠胚胎的心脏环化反向发育,脑部神经管闭锁不全。我们利用原位杂交技术确定SENP3基因主要分布在小鼠胚胎的心脏以及躯干部位。为了进一步确定SENP3敲除对于小鼠胚胎心脏发育的影响,我们收集了E9.5天的SENP3+/+和SENP3-/--小鼠胚胎,利用HE染色法进行组织染色,发现与SENP3+/+小鼠相比,SENP3-/-小鼠胚胎心脏的心肌细胞明显减少,心肌壁变薄。对细胞系pGreen-H9C2和pGreen-shSENP3-H9C2进行计数发现SENP3 显着促进大鼠心肌细胞H9C2的增殖。上述结果表明SENP3敲除导致小鼠胚胎心脏环化反向发育,并影响心肌细胞数量和心肌壁结构。SENP3的缺失影响小鼠胚胎心脏的左右不对称发育,而前期研究表明Nodal信号通路与心脏的左右不对称发育密切相关。我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了 SENP3对Nodal信号通路的影响,发现SENP3过表达条件下,Pitx2和Lefty2的表达明显上调,而Notchl、Nodal、Foxh1以及p-Smad2的表达明显下调。SENP3敲低条件下,Pitx2和Lefty2的表达明显下调,而Notchl、Nodal、Foxh1以及p-Smad2的表达明显上调,且都对Smad2和Smad4没有显着影响。这表明SENP3很有可能通过调控Nodal信号通路,进而影响小鼠胚胎心脏的正常发育。利用软件预测Nodal蛋白可能被SUMO修饰,因此我们进一步利用实验检测Nodal蛋白的SUMO修饰,结果发现Nodal蛋白可以被SUM02修饰,PIAS4是其E3连接酶,SENP3是去除Nodal蛋白SUMO修饰的特异性蛋白酶。我们进一步发现SUMO修饰影响Nodal蛋白的稳定性,Nodal蛋白在SUMO修饰后,其稳定性明显增加。这些结果表明SENP3可以去除Nodal蛋白的SUMO修饰,影响其稳定性,进而调控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心脏早期发育转录因子以组织特异性和定量的方式调节其它器官形成和发育,从而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主要的调控作用。基于SENP3缺失对小鼠心脏正常发育的重要影响,我们还探究了 SENP3对心脏早期发育转录因子的影响,发现SENP3可以抑制Hand2的表达,原位杂交实验发现Hand2基因主要表达于小鼠胚胎的心脏及四肢部位。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Hand2蛋白可以被SUM02修饰,PIAS3是其E3连接酶。我们推测Hand2的SUMO修饰可能也会在心脏发育中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本论文利用多种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技术,以小鼠为模式生物,发现了 SENP3敲除引起的SUMO修饰水平增加,进一步调控Nodal信号通路和Hand2的表达,从而在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本研究有助于我们揭示SENP3在小鼠胚胎心脏早期发育中的重要调控作用,为CHD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潜在的靶向位点。
原壮壮,黄皓,杨一峰,谭志平[7](2018)在《纤毛与人体左右不对称发育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人体内脏器官在位置及形态上呈左右不对称分布。纤毛在左右不对称发育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已鉴定数十个不对称发育相关的人类疾病基因,这些基因大多涉及纤毛发生、运动以及Nodal-Pitx2信号传导过程。文中主要介绍了纤毛影响Nodal-Pitx2信号通路导致人体左右不对称发育的过程。此外还简要阐述了纤毛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以及左右不对称发育人类遗传学研究的最新发现。这些进展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左右不对称发育分子机制以及纤毛与人类疾病的联系。
陈发[8](2018)在《斑马鱼Had31基因在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心脏左右不对称畸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甚至导致死亡。目前对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过程牵涉到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因此,研究调控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候选基因的功能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应用意义。本文首先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Had31基因在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中的作用。我们检测了Had31在斑马鱼胚胎发育中的时空表达谱,研究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到14体节期,Had31在左侧心脏原基的表达明显强于右侧的表达;而当胚胎发育到16体节期,Had31在右侧心脏原基的表达明显强于左侧的表达;当胚胎发育到17体节期,Had31在心脏两侧原基的表达量趋于一致,提示Had31与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相关。本实验室前期建立了Had31敲除品系,我们通过对其后代分析发现,杂合子双亲繁衍的Had31纯合子胚胎出现围心腔肿大、心脏不能正常环化的表型,纯合子双亲交配产的卵不能发育。用心肌标记Myl7和左右不对称发育标记Spaw,Lefty2,Foxa3与Trypsin的实验也显示心脏不能正常环化。因Had31纯合子不育,我们改用吗啉代寡核苷酸(morpholino oligonucleotides,MOs)敲减Had31的表达进行研究。我们首先利用Had31-GFP质粒在胚胎中的表达分析Had31-MO敲减的Had31-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效率,结果表明Had31-MOs敲减是有效的。我们接着对Had31杂合子双亲繁衍的敲除纯合子胚胎与Had31-MOs敲减胚胎进行突变表型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两者出现相似的围心腔肿大,心脏不能正常环化的表型;用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标记探针进行的胚胎原位杂交结果也获得相似的结果。文献报道,心脏环化的异常可能与早期心脏前体细胞的迁移有关。我们用Myl7为探针检测敲减Had31表达对心肌早期细胞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ad31导致的心脏环化异常可能与早期心脏前体细胞的迁移有关。Had31在两侧的心脏原基中都有表达,提示Had31可能在中线左右两侧分别调控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已知位于中线左侧的Nodal-Pitx2信号调控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跨膜蛋白Nomo是Nodal的拮抗因子。我们通过胚胎原位杂交实验验证了 Nomo对Nodal/Spaw表达的抑制作用。基于本室早期研究发现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Had31和Nomo存在相互作用,我们假设,在中线左侧信号中,ad31位于Nodal/Spaw信号中Nomo的下游。为了证明该假设,我们通过敲减或增强Nodal/Spaw或Nomo分析Had31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Nodal/Spaw激活Had31的表达。因Nomo是Nodal/Spaw的拮抗因子,预期敲减Nomo应上调Had31在心脏原基左右两侧的表达,而过表达Nomo应下调Had31在心脏原基左右两侧的表达,我们通过胚胎原位杂交获得的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即Nomo在中线两侧都抑制Had31的表达。这些实验结果表明,Had31位于斑马鱼胚胎左侧Nodal信号通路的下游。已知Nodal信号的下游成员Pitx2是成对同源域转录因子,那么,Had31与Pitx2的上下游关系是什么呢?我们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Had31激活Pitx2的表达,提示Pitx2可能位于Had31的下游。如果该推论正确,过表达Pitx2应能拯救Had31的突变表型。我们通过过表达Pitx2证明其确实能够拯救敲减Had31导致的心脏环化异常畸形,表明Had31位于Pitx2的上游。通过上述实验已知Had31激活Pitx2的表达,Nodal/Spaw激活Had31的表达,故预期敲减Nodal/Spaw应下调Pitx2的表达,而过表达Nodal/Spaw应上调Pitx2的表达,我们的胚胎原位杂交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因Had31激活Pitx2的表达,Nomo抑制Had31的表达,故预期敲减Nomo应上调Pitx2的表达,而过表达Nomo应下调Pitx2的表达。我们的胚胎原位杂交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初步表明,Had31是中线左侧信号的新成员,构成Nodal-Had31-Pitx2信号调控心脏左右不对称的发育。最近的研究表明,位于背中线右侧的BMP4-Prrx1a信号调控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我们假设,在中线右侧信号中,Had31位于BMP4信号的下游。为了证明该假设,我们通过抑制或增强BMP4的表达分析其对Had31表达的影响。胚胎原位杂交实验结果显示BMP4抑制Had31在右侧心脏原基中的表达。已知Prrx1a属成对同源域转录因子,是BMP4-Prrx1a信号轴的下游基因,BMP4激活Prrx1a的表达。那么,Had31与Prrx1a的上下游关系是什么呢?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Had31抑制Prrx1a的表达,提示Prrx1a可能位于Had31的下游。我们通过敲减Prrx1a证明其确实能够拯救敲减Had31导致的心脏环化异常畸形,表明Had31位于Prrx1a的上游。我们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Nomo抑制Had31的表达,而Had31抑制Prrx1a的表达,故预期敲减Nomo应下调Prrx1a的表达,而过表达Nomo应上调Prrx1a的表达,我们的胚胎原位杂交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综上所述,Had31可能是BMP4-Prrx1a信号的新成员,可能在背中线右侧通过BMP4-Had31-Prrx1a信号轴调控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心脏房室瓣膜是心脏器官的一个重要组成结构,已知很多先天性心脏病都伴随着瓣膜缺陷。目前对心脏瓣膜发育过程中牵涉到的分子机制所知有限。本项目进一步研究了Had31和fhl1A基因对斑马鱼瓣膜发育的影响。首先我们研究Had31基因对斑马鱼瓣膜发育的影响。斑马鱼发育52 hpf胚胎进行的原位杂交分析结果显示,Had31敲除纯合子胚胎中的探针Versican和Has2的表达上调;而探针Tbx2b,Notch1b和BMP4的表达不变。这些结果初步说明Had31对斑马鱼心脏瓣膜的发育也存在调控作用。本博士论文研究的另外一个基因为fhl1A。我们课题组早期研究结果显示fhl1A在心脏腔室、心脏房室交界处和骨骼肌中表达。我们利用实验室建立的fhl1A敲除纯合子研究了fhl1A对心脏瓣膜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hl1A纯合敲除品系瓣膜标记基因Versican和BMP4的表达下调,Has2的表达增强。这些结果说明fhl1A确实调控瓣膜的发育。
胡广伟[9](2018)在《Hedgehog信号通路在文昌鱼左右不对称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左右体轴的建立是两侧对称动物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包含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发育调控网络,过去几十年调控两侧对称动物左右体轴建立的分子机制在多种模式动物中得以揭示。研究发现在文昌鱼和脊椎动物中左右体轴的建立受Cer-Nodal-Lefty-Ptix级联信号通路调控。除上述信号通路之外在后口动物小鼠、鸡和海胆中Hedgehog(Hh)信号通过调控Noal参与左右不对称的发育。在文昌鱼中,Hh基因最早不对称表达的时间远远晚于Noal基因,因此Hh信号通路是否参与文昌鱼左右不对称调控一直存在很多争议,最近本实验室的研究发现在文昌鱼中敲除Hh基因影响口前窝和鳃裂沿左右体轴的不对称排列,暗示Hh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文昌鱼左右体轴的建立,但是Hh信号通路通过何种途径参与文昌鱼左右不对称建立还不清楚。本文通过原位杂交、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等技术对Hh基因敲除后胚胎表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Hh敲除后文昌鱼口消失,口前窝出现在两侧,内柱和棒状腺变得左右对称,体节由交错排列变成左右对称排列从而使整个胚胎呈现左右对称的表型。相应器官的特异基因表达也呈左右对称的表达模式,说明Hh信号通路的确参与文昌鱼左右体轴发育,为了进一步研究Hh参与左右不对称建立机制我们检测了调控文昌鱼左右建立的关键基因Cer、NoAl、lefty和Pitx的表达,结果发现Hh敲除后Cer表达消失,Nodal、Lefty和Pitx表达变得左右对称,另外在Hh突变体胚胎中重新注射Hh mRNA能够完全挽救Hh敲除造成的表型。根据以上结果,结合本课题组关于Cer基因敲除突变体的相关研究,认为在文鱼中Hh通过调控Cer表达参与左右体轴的建立。为了进一步了解Hh调控Cer表达的具体机制以及Hh是否参与Cer基因左右对称的最初打破,我们在文昌鱼Cer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现了 Hh信号通路转录因子Gli的结合位点,但是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该位点的突变与否并不影响下游报告基因的表达,说明在文昌鱼中Hh可能不是通过“Hh-Gli-Cer”方式参与Cer调控的。除此之外分析了Hh、Ptch和Cer在胚胎发育早期详细的表达谱,发现在Cer开始不对称表达时期Hh和Ptch均呈左右对称的表达模式,不仅如此我们还检测了Hh上调和异位表达时Cer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Cer基因的表达模式均没有改变。综合以上结果表明Hh可能并不参与文昌鱼Cer基因的不对称表达调控。为了探究Nodal信号通路与Cer基因表达的关系,我们分别检测了上调Nodal信号通路和抑制Nodal信号通路后Cer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上调Nodal信号通路后Cer表达显着上调,抑制Nodal信号通路后Cer表达消失,说明Cer的表达受Nodal信号通路调控,有意思的是在不同时期抑制Nodal信号通路对Cer表达的影响不同,在囊胚时期抑制Nodal信号通路,Cer表达显着下调;在原肠胚中期抑制Nodal信号通路Cer表达呈两侧对称。说明Nodal信号通路也参与Cer左右不对称的表达调控。Hh信号通路除了在文昌鱼左右体轴建立过程中起作用,还发现Hh以及Smo敲除后文昌鱼口不能形成,暗示Hh信号通路在文昌鱼口形成中也扮演重要功能,为了进一步探究Hh在口形成中的功能,我们检测了 Hh信号通路上调后文昌鱼口的发育情况,结果显示注射Hh mRNA或者敲除Ptch基因后文昌鱼开口变大。此前的研究发现文昌鱼口的形成受Nocdal-Ptix信号通路调控,为进一步验证Hh和Nodal信号通路在口形成中的关系,我们检测了 口部标记基因Pou4和Pax2/5/8在口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Hh敲除后上述基因在口形成初期口原基处的表达没有变化,在开口时期表达消失,说明Hh信号通路只参与文昌鱼开口过程的调控,而不参与口原基的形成。
苏兆冰[10](2018)在《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基因NODAL c.T182A突变的初步功能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由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参与的疾病,越来越多的基因及信号通路被发现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过程中起作用。NODAL是Nodal信号转导通路的主要配体,在心脏胚胎发育的过程中,Nodal信号通路精确诱导中胚层及内胚层的形成,间接调控心脏祖细胞的定向分化,调控心脏左右不对称模式的发育。既往的研究发现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筛查出NODAL基因编码序列中的一个罕见突变(c.T182A,p.L61Q)。本研究就NODAL基因这一突变引起的NODAL功能改变进行探讨。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NODAL基因,分别构建野生型及突变型的NODAL表达质粒,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NODAL转录因子突变对下游靶基因的转录活性的影响,并通过亚细胞定位及Western blot分析NODAL蛋白突变对自身的亚细胞定位及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程序预测NODAL p.L61Q变异是有害的,突变的NODAL(p.L61Q)不改变NODAL蛋白正常的亚细胞定位,但p.L61Q突变降低了NODAL蛋白激活下游靶基因的转录活性,并且抑制了NODAL蛋白的表达。结论:转录因子NODAL基因突变(c.T182A)突变具有损害性,抑制了NODAL蛋白对下游靶基因的激活作用,降低自身表达量,但对自身亚细胞定位没有影响,提示该NODAL基因突变(c.T182A)极有可能是一个致病基因突变。拓展了NODAL基因的突变信息谱,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遗传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二、心脏的左右不对称发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脏的左右不对称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斑马鱼胚胎表型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3.1 激活剂BIO处理斑马鱼胚胎 |
1.3.2 抑制剂处理斑马鱼胚胎 |
1.3.3 抑制剂营救实验 |
1.3.4 整胚原位杂交 |
1.3.5 实验数据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BIO激活斑马鱼原肠胚早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胚胎眼部发育的影响 |
2.2 iCRT3和PNU-74654抑制斑马鱼原肠胚早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胚胎心脏发育的影响 |
2.3 抑制剂XAV-939和PNU-74654对由BIO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所造成的胚胎眼部发育异常的营救作用 |
3 结论 |
(2)脊椎动物左右不对称发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对称性的打破 |
1.1 由左右组织者启动的对称性打破 |
1.1.1 左右组织者中液体流的产生 |
1.1.2 液体流向下游的信号转导 |
1.1.3 左右组织者处的Nodal信号启动 |
1.2 特殊的胚胎对称性打破机制 |
1.2.1 鸡胚胎的左右不对称发育起始 |
1.2.2 猪胚胎的左右不对称发育起始 |
1.3 对称打破机制的保守性 |
2 不对称信号的建立 |
2.1 Nodal信号的传递与自我激活 |
2.2 Lefty对Nodal的抑制 |
2.3 转录因子Pitx2的活化 |
3 器官的定位 |
3.1 心的左右不对称发育 |
3.2 肠道的左右不对称发育 |
3.3 神经系统的左右不对称发育 |
4 左右不对称发育异常与疾病 |
4.1 左右不对称发育缺陷 |
4.2 人类内脏异位的临床表现 |
4.3 左右不对称发育缺陷导致的相关疾病 |
5 小结与展望 |
(3)趋化因子信号调控胚胎左右不对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脊椎动物基本体轴的建立 |
1.2 左右不对称发育缺陷引起的人类遗传疾病 |
1.3 左右不对称发育图式建立过程 |
1.3.1 左右不对称组织中心的发育过程 |
1.3.2 左右不对称信号的传递 |
1.3.3 左右不对称信号指导器官原基左右不对称发育 |
1.4 斑马鱼研究的历史和主要技术手段 |
1.5 斑马鱼的发育过程 |
1.6 Cxcl12b和Cxcr4a在脊椎动物中的作用 |
1.7 Foxj1蛋白在纤毛形成中的作用 |
1.8 泛素依赖和非泛素依赖的蛋白酶体降解途径 |
1.9 细胞周期进程与纤毛形成的联系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斑马鱼的饲养及胚胎采集 |
2.2 斑马鱼突变体鉴定及转基因品系的特征 |
2.3 抑制剂处理 |
2.4 实验中所用的探针质粒,表达质粒的信息和构建 |
2.4.1 原位杂交探针质粒的构建 |
2.4.2 表达载体的构建 |
2.5 实验中MO的序列及中囊胚注射 |
2.6 原位杂交 |
2.6.1 普通原位杂交 |
2.6.2 荧光原位杂交 |
2.7 细胞系及转染,Western和免疫共沉淀实验 |
2.8 免疫荧光及共聚焦拍照 |
2.8.1 胚胎免疫荧光 |
2.8.2 细胞免疫荧光 |
2.9 荧光微珠观察实验 |
2.10 活体纤毛高速运动成像 |
2.11 BrdU渗入实验 |
2.12 体外GST Pull-Down |
2.13 体外磷酸化 |
2.14 统计结果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Cxcl12b-Cxcr4a趋化因子信号对于斑马鱼左右轴不对称发育是必须的 |
3.2 Cxcr4a的缺失会导致KV发育和纤毛形成的缺陷 |
3.3 Cxcr4a的缺失会减弱G1/S1期的过渡和zFoxj1a蛋白水平 |
3.4 Cxcr4a-ERK1/2级联通路能够通过控制cyclin D1的表达调控DFCs增殖 |
3.5 CDK4及其激酶活性对于Foxj1蛋白的稳定性是必须的 |
3.6 CDK4能够与zFoxj1蛋白相互作用和直接磷酸化zFoxj1蛋白 |
3.7 zFoxj1与Psmd4b的直接结合通过非泛素依赖的蛋白酶体途径进行降解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4)纤毛在心脏发育和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纤毛的结构 |
心脏的发育过程 |
纤毛是体内多个信号通路的组成成员 |
纤毛异常影响心脏发育 |
结 语 |
(5)nup155和gle1在斑马鱼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斑马鱼研究进展 |
1.2 心房纤颤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1.3 NUP155和GLE1 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1.4 左右不对称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1.5 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 |
1.6 斑马鱼心率相关基因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实验材料 |
2.2 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
2.3 质粒DNA以及酶连产物的转化 |
2.4 DNA片段回收纯化 |
2.5 质粒DNA的提取 |
2.6 RNA探针的标记 |
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8 显微注射技术 |
2.9 原位杂交技术 |
2.10 RNA提取 |
2.11 RNA反转录 |
2.12 nup155在斑马鱼中表达谱分析 |
2.13 MO效果分析 |
2.14 斑马鱼心率统计 |
2.15 斑马鱼动作电位统计 |
2.16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 实验结果 |
3.1 NUP155的保守性分析和斑马鱼中表达谱分析 |
3.2 nup155-MO效果分析 |
3.3 nup155和gle1 调控斑马鱼心脏形态的发生 |
3.4 nup155和gle1 调控早期心肌细胞分化 |
3.5 gle1调控斑马鱼胚胎左右不对称的发生 |
3.6 nup155和gle1 调控斑马鱼的心脏的电生理活动 |
3.7 nup155和gle1 对斑马鱼血管发育无影响 |
4 讨论 |
5 全文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本文所用到的主要缩略语 |
(6)SUMO特异性蛋白酶3调控Nodal信号通路影响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心脏发育及先天性心脏病 |
1.1.1 心脏发育过程 |
1.1.2 先天性心脏病 |
1.2 SUMO与SENP调控的蛋白质修饰 |
1.2.1 SUMO修饰 |
1.2.2 SENP家旅 |
1.3 SUMO与SENP介导的蛋白修饰影响心脏发育 |
1.3.1 SUMO修饰与心脏发育和疾病 |
1.3.2 SENP介导的去SUMO修饰与心脏发育和疾病 |
1.4 SENP3的其他调控作用 |
1.4.1 SENP3的体外分子调控作用 |
1.4.2 SENP3参与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 |
1.5 Nodal信号通路调控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 |
1.6 心藏早期发育转录因子Hand2 |
第2章 研究意义、技术路线及解决的问题 |
2.1 研究意义 |
2.2 技术路线 |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3.1 SENP3在小鼠胚胎心脏发育中的作用 |
2.3.2 SENP3对Nodal信号通路的调控 |
第3章 SENP3影响小鼠胚胎发育并抑制心肌细胞增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SENP3~(+/-)小鼠来源与养殖 |
3.2.2 心肌细胞来源与培养 |
3.2.3 质粒来源 |
3.2.4 主要实验试剂 |
3.2.5 实验试剂配制 |
3.2.6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3.1 获得SENP3~(-/-)小鼠胚胎 |
3.3.2 基因型鉴定 |
3.3.3 原位杂交技术 |
3.3.4 苏木精-伊红染色 |
3.3.5 细胞复苏与冻存 |
3.3.6 pGreen-shSENP3载体的构建 |
3.3.7 慢病毒包装 |
3.3.8 pGreen-H_9C_2与pGreen-shSENP3-H_9C_2细胞系的构建 |
3.3.9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确定SENP3~(-/-)小鼠胚胎基因型 |
3.4.2 SENP3~(-/-)小鼠在胚胎期E9.5天致死 |
3.4.3 SENP3敲除影响小鼠胚胎心脏发育 |
3.4.4 SENP3主要分布在小鼠的心脏及躯干部位 |
3.4.5 SENP3缺失导致小鼠心肌细胞减少且心肌壁变薄 |
3.4.6 敲低SENP3表达抑制H_9C_2细胞增殖 |
3.5 讨论 |
第4章 SENP3调控Nodal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细胞来源与培养 |
4.2.2 主要实验试剂 |
4.2.3 实验试剂配制 |
4.2.4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3.1 HEK293T细胞的瞬时转染 |
4.3.2 H_9C_2细胞的瞬时转染(同4.3.1) |
4.3.3 siRNA的转染 |
4.3.4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
4.3.5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同3.3.9) |
4.4 实验结果 |
4.4.1 过表达或敲低SENP3,mRNA水平检测Nodal信号通路中基因的表达 |
4.4.2 检测过表达SENP3条件下Nodal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 |
4.4.3 检测敲低SENP3条件下Nodal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 |
4.5 讨论 |
第5章 SUM02修饰Nodal蛋白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细胞来源与培养(同4.2.1) |
5.2.2 试剂与配制 |
5.2.3 主要仪器设备(同4.2.3) |
5.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3.1 免疫共沉淀 |
5.3.2 免疫荧光实验 |
5.3.3 Nodal蛋白SUMO位点的预测 |
5.3.4 Nodal点突变载体构建 |
5.3.5 瞬时转染 |
5.3.6 SUMO化修饰对Nodal稳定性的影响 |
5.4 实验结果 |
5.4.1 SUMO2修饰Nodal蛋白 |
5.4.2 SENP3是去除Nodal蛋白SUMO修饰的特异性蛋白酶 |
5.4.3 PIAS4是Nodal蛋白SUMO修饰的E3连接酶 |
5.4.4 Nodal蛋白SUMO修饰位点的确定 |
5.4.5 SUMO化修饰增加Nodal蛋白的稳定性 |
5.5 讨论 |
第6章 SENP3抑制心脏早期发育转录因子Hand2的表达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细胞来源与培养(同4.2.1) |
6.2.2 试剂与配制 |
6.2.3 主要仪器设备(同5.2.3) |
6.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6.3.1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
6.3.2 免疫共沉淀(同5.3.1) |
6.3.3 原位杂交技术 |
6.3.4 Hand2蛋白SUMO位点的预测(同5.3.2) |
6.4 实验结果 |
6.4.1 SENP3抑制Hand2表达 |
6.4.2 Hand2主要分布在小鼠的心脏及四肢 |
6.4.3 SUM02修饰Hand2蛋白 |
6.4.4 PIAS3是Hand2蛋白SUMO修饰的E3连接酶 |
6.5 讨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纤毛与人体左右不对称发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纤毛的结构和分布 |
2 纤毛与左右不对称发育 |
2.1 纤毛的运动性 |
2.2 纤毛决定液流方向 |
2.3 静纤毛与液流感知 |
2.4 不对称信号的传导 |
3 左右不对称发育与先天性心脏病 |
4 与左右不对称发育相关的重要疾病基因 |
5 展望 |
(8)斑马鱼Had31基因在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斑马鱼心脏发育过程 |
1.3 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的优点 |
1.4 斑马鱼心脏发育和人类疾病 |
1.5 左右不对称发育 |
1.5.1 左右不对称决定 |
1.5.2 左右极性的强化 |
1.6 纤毛在调控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中的作用 |
1.7 心脏瓣膜的建成 |
1.8 Had31基因背景介绍 |
1.9 fhl1A基因背景介绍 |
1.10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菌株和质粒: |
2.1.3 主要溶液 |
2.1.4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斑马鱼组织总RNA的提取 |
2.2.2 合成cDNA |
2.2.3 PCR反应 |
2.2.4 PCR产物和线性化载体的纯化回收 |
2.2.5 无缝克隆 |
2.2.6 转化(热休克法) |
2.2.7 阳性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
2.2.8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9 合成RNA探针 |
2.2.10 斑马鱼胚胎整体原位杂交 |
2.2.11 质粒的小量制备 |
2.2.12 无内毒素质粒的小量制备 |
2.2.13 Western blot |
2.2.14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 |
2.2.15 斑马鱼基因组提取 |
2.2.16 斑马鱼morpholino技术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斑马鱼Had31基因的功能研究 |
3.1.1 用于合成mRNA质粒的构建 |
3.1.2 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和相关过表达质粒的构建 |
3.1.3 斑马鱼morpholino有效性鉴定质粒的构建 |
3.1.4 转录产物得到的电泳图片 |
3.1.5 斑马鱼Had31的表达谱分析 |
3.1.6 斑马鱼Had31敲除品系的鉴定 |
3.1.7 敲除Had31导致斑马鱼胚胎整体形态出现畸形 |
3.1.8 敲除Had31导致成年斑马鱼整体形态出现畸形 |
3.1.9 Had31敲除纯合突变体不育 |
3.1.10 敲除Had31导致斑马鱼心脏出现线性化的表型 |
3.1.11 敲除Had31不影响斑马鱼心房和心室分化 |
3.1.12 敲除Had31导致斑马鱼左右不对称标记基因表达紊乱 |
3.1.13 斑马鱼Had31 Morpholinos有效性的分析 |
3.1.14 敲减Had31导致的斑马鱼胚胎整体形态表型 |
3.1.15 敲减Had31导致斑马鱼心脏线性化的表型 |
3.1.16 敲减Had31不影响斑马鱼心房和心室的分化 |
3.1.17 敲减Had31导致斑马鱼左右不对称标记基因表达紊乱 |
3.1.18 斑马鱼Had31基因影响早期心肌细胞的迁移 |
3.1.19 Had31在心脏原基左侧通过Nodal-Pitx2信号通路调控左右不对称发育 |
3.1.19.1 斑马鱼Nomo、Spaw和Prrx1a Morpholinos的有效性分析 |
3.1.19.2 Nomo抑制办Spaw在侧板中胚层的表达 |
3.1.19.3 Had31位于中线左侧Nodal信号的下游 |
3.1.19.4 Had31位于中线左侧Nodal信号的下游 |
3.1.19.5 Had31位于中线左侧信号成员Pitx2的上游并激活Pitx2的表达 |
3.1.19.6 过表达Pitx2拯救Had31的突变表型 |
3.1.19.7 Spaw激活Pitx2的表达 |
3.1.19.8 Nomo抑制渐Pitx2的表达 |
3.1.20 Had31在心脏原基左侧通过BMP4-Prrx1a信号通路调控左右不对称发育 |
3.1.20.1 斑马鱼BMP4激活Prrx1a的表达 |
3.1.20.2 Had31位于中线右侧BMP4信号的下游 |
3.1.20.3 Had31抑制Prrx1a在左右侧板中胚层的表达 |
3.1.20.4 敲减Prrx1a拯救Had31的突变表型 |
3.1.20.5 Nomo激活Prrx1a在左右侧板中胚层的表达 |
3.1.20.6 BMP4抑制Pitx2的表达 |
3.1.20.7 Spaw抑制Prrx1a的表达分析 |
3.1.21 Had31调控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信号的双荧光报告分析 |
3.1.22 敲除Had31导致斑马鱼房室瓣膜异常表型 |
3.1.23 讨论 |
3.2 斑马鱼fhl1A基因的功能研究 |
3.2.1 敲除fhl1A导致斑马鱼房室瓣膜异常表型 |
3.2.2 讨论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9)Hedgehog信号通路在文昌鱼左右不对称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左右不对称发育是两侧对称动物的共同特征 |
二、Hedgehog信号通路介绍 |
2.1 Hedgehog信号通路的发现 |
2.2 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组成及转导过程 |
2.3 Hedgehog信号通路与动物左右体轴发育 |
2.3.1 Hedgehog信号通路与海胆左右体轴发育 |
2.3.2 Hedgehog信号通路与鸡胚左右体轴发育 |
2.3.3 Hedgehog信号通路与小鼠左右体轴发育 |
三、文昌鱼是研究左右不对称发育的理想模式生物 |
四、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Hedgehog信号通路参与文昌鱼左右不对称建立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所用试剂及配置方法 |
1.3 实验方法 |
1.3.1 TALEN介导的Smo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构建 |
1.3.3 石蜡切片与H&E染色 |
1.3.4 扫描电镜观察 |
1.3.5 mRNA挽救实验 |
二、结果 |
2.1 Hh基因在文昌鱼中的时空表达谱 |
2.2 Hh敲除杂合子的扩大繁殖 |
2.3 Hh基因敲除纯合子表型观察 |
2.4 Hh基因敲除后左右不对称器官特异基因表达情况 |
2.5 Hh敲除后中线组织和体节特异基因的表达情况 |
2.6 Hh基因敲除对Cer、Nodal、Lefty和Pitx表达的影响 |
2.7 Hh mRNA注射能够挽救Hh敲除造成的表型 |
2.8 Smo敲除突变体的建立和F2代纯合突变体的筛选 |
2.9 Smo基因敲除纯合子胚胎表型观察 |
2.10 Smo基因敲除对Cer、Nodal、 Lefty和Pitx表达的影响 |
2.11 Smo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
2.12 Smo基因敲除后Ptch基因的表达情况 |
三、讨论 |
3.1 Hh信号通路参与文昌鱼左右不对称发育 |
3.2 Hh信号通路通过调控Cer参与文昌鱼左右不对称发育 |
3.3 Smo基因在文昌鱼中功能保守 |
3.4 Hh信号通路不参与文昌鱼神经管背腹轴的调控 |
第三章 Hedgehog信号通路与Cer基因表达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方法 |
1.2.1 文昌鱼胚胎的收取 |
1.2.2 文昌鱼整胚原位杂交 |
1.2.3 Hsp-Hh质粒构建以及胚胎热激处理 |
1.2.4 Cer启动子区特定位点点突变的获得 |
1.2.5 荧光素酶实验 |
1.2.6 SB-505124处理胚胎 |
二、结果 |
2.1 Cer启动子区序列信息 |
2.2 启动子区Gli结合位点测序结果 |
2.3 Cer启动子区活性检测结果 |
2.4 Cer、Hh和Ptch基因精细表达谱 |
2.5 上调Hh信号活性对Cer表达的影响 |
2.6 SB-505124处理Hh敲除胚胎后Cer基因表达 |
三、讨论 |
3.1 Hh信号通路与Cer表达之间的关系 |
3.2 Cer不对称表达可能不依赖Hh信号通路 |
第四章 Nodal信号通路参与Cer基因表达调控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原位杂交 |
1.2.2 Activin和Nodal蛋白处理胚胎 |
1.2.3 文昌鱼整胚免疫荧光 |
1.2.4 扫描电镜实验方法 |
二、结果 |
2.1 Nodal和Activin蛋白处理对Cer表达的影响 |
2.2 Vg1敲除检测Cer和Lefty基因表达 |
2.3 SB-505124处理不同时期胚胎后Cer和Lefty基因表达 |
2.4 SB-505124处理后文昌鱼纤毛和中线组织发育情况 |
三、讨论 |
3.1 Nodal和Activn蛋白处理后胚胎表型不同原因分析 |
3.2 Nodal信号与Cer基因表达调控 |
第五章 Hedgehog信号通路与文昌鱼口的发育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二、结果 |
2.1 Hh mRNA注射以及Ptch敲除后口的发育情况 |
2.2 Pou4、Pαx2/5/8在文昌鱼Hh敲除突变体中表达情况 |
三、讨论 |
3.1 Hh信号通路参与文昌鱼口的形成 |
3.2 Hh信号通路与Nodal信号通路共同调控文昌鱼口的形成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基因NODAL c.T182A突变的初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试剂(盒) |
2.3 细胞株和质粒 |
2.4 使用的网站及软件 |
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6 重组质粒的构建 |
2.7 细胞培养 |
2.8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
2.9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 |
2.10 蛋白免疫印迹 |
2.11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NODAL基因c.T182A突变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3.2 融合表达质粒的鉴定结果 |
3.3 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结果 |
3.4 NODAL蛋白与EGFP融合蛋白的在293T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 |
3.5 NODAL突变对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量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 |
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心脏的左右不对称发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斑马鱼胚胎表型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方法[J]. 王欣愉,王彩霞,刘倩文,白艳,周建峰,荣小至. 中国海洋药物, 2022
- [2]脊椎动物左右不对称发育研究进展[J]. 张颖洁,徐鹏飞.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06)
- [3]趋化因子信号调控胚胎左右不对称[D]. 刘静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纤毛在心脏发育和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作用及机制[J]. 徐嘉琪,杨雷,申婕,陈淳媛,曾志辉,欧阳喆深,赵明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0(01)
- [5]nup155和gle1在斑马鱼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D]. 王龙飞.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SUMO特异性蛋白酶3调控Nodal信号通路影响小鼠胚胎心脏发育[D]. 黄继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纤毛与人体左右不对称发育研究进展[J]. 原壮壮,黄皓,杨一峰,谭志平. 生命科学研究, 2018(05)
- [8]斑马鱼Had31基因在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中的作用研究[D]. 陈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4)
- [9]Hedgehog信号通路在文昌鱼左右不对称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D]. 胡广伟. 厦门大学, 2018(08)
- [10]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基因NODAL c.T182A突变的初步功能研究[D]. 苏兆冰. 暨南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