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飞河北省永年县刘汉中学057150
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运用、反馈和延伸。但当前中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中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倾向,有以下一些突出的问题:作业量大,学生负担重;形式单一、枯燥,大多是机械、重复的抄写练习,学生缺乏兴趣;全班做同样的作业,缺乏层次性;学生把作业当苦差,作业质量低劣。这种课外作业现状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加重了学生的身心负担。那么,我们在作业设计上如何落实新课标精神,发挥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力求让学生主动、全面、健康地发展呢?
教育工作者崔峦同志在《大力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联系语文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我对学生的课外作业设计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和实践。
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语言,作为传输知识信息的载体,不仅是联结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而且是教师传情播情、诱发美感最主要的手段,它应该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它能够使教学中经常出现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声情并茂、回味无穷的美学效应。那些僵硬死板的文句、单调而无节奏的语调、冷冰冰毫无感情色彩的词语是绝不会产生美的语言。倘若教师教学时能够做到叙述娓娓动人、丝丝入扣,描写绘形绘色、声情毕肖,说明事实明了、简洁清晰,议论深刻有力、逻辑性强,抒情如出肺腑、亲切感人,那么,学生就能够享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如嗅其味的巨大美感。如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余光中《乡愁》第三诗节的:“是啊,矮矮的坟墓表达了自己对母亲、对那方故土的思念,它永远地阻隔了生者与死者。”
作业不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就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能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要达此目的需要教师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类型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协调发展。
主题在文章中具有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是文章的核心及最本质的东西。主题的创新要破除流俗的观点和自己单纯的主观认识。“发前人所未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行主题创新。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立足点去观察、去思考,就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认识,就可能发现他人尚未发现的新特征、新性质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象地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奇特作用。比如我们教《树》,可以从“环境”引发其挺拔、不怕困难,从“吸收”与“奉献”引发其巨大贡献,从“根深叶茂”引发基础与成材的关系等。
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我们似曾相识:妈妈雨中送伞、老师假日补课、帮助孤寡老人等,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所谓材料的创新,即选择新颖的、别人不注意的或不了解的材料,具有典型性,能准确地为主题服务。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有的是新人、新事、新物,学生的作文素材不缺少新颖的材料,而是缺少发现。
最佳材料的选用,需要独具慧眼、匠心独运,我们要注意选择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材料的创新是一篇好文章的鲜明特点,但并非任何新材料都能写出好文章,所以我们既要抓新材料,又要重视挖掘材料的时代特征和时代价值,使得文章既不落俗套,又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时代性。比如,“班门弄斧”要逆向思维,“弄斧到班门,下棋找高手”,不怕出丑,向行家学习,少走弯路,这是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等。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在作业的内容上下工夫,避免受教材或教参的影响,产生思维定式,应力求多变、新颖、有趣,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设计作业。如让学生演一演、说一说、做一做、议一议、画一画等,使学生有完成作业的新鲜感。
实施开放式作业,就应该在时间上、空间上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的知识刚学完后,一部分学生只能做一些基本的练习,为了应付“按时交作业”的要求,对于不会做的题,学生就只能抄别人的或马虎应付了。但过了几天或更长的日子,有的学生经过努力,得到了进步,一些原本不懂的问题甚至可以独立解决了。这不由得使我们对“按时交作业”产生了质疑。在大力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今天,我们教师何不给学生留足充分表现和展示自我潜能的时空呢?每一个学生都期望被肯定和赞许,希望感受成功的快乐。如“自助餐”式作业,学生肯定不会满足于停留在低层次上,他们非常希望自己也能做做其他同学能做的题目。那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们机会呢?在他们向高层次努力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那他们肯定就能达到高层次,然后肯定会向更高层次继续努力的。我们教师何不给他们发挥潜能的时空呢?特别是一些实践性的作业,更要给学生留足充分展示自我的开放的时空。这样,有利于学生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提高课外作业的练习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要相信人人都有才,相信人人都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