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伊斯兰教寺院建筑的研究

新疆维吾尔伊斯兰教寺院建筑的研究

张文亚[1]2003年在《新疆维吾尔伊斯兰教寺院建筑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伊斯兰教沿陆路“丝绸之路”和平东传进入西域开始,探求了伊斯兰教与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寺院建筑之间的关系。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寺院建筑最初诞生于以喀什(包含阿图什)为中心的南疆地区,然后从南到北传播开来。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推广和信仰的统一,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寺院建筑经历了形成(喀喇汗时期)、发展(西辽—叶尔羌、准噶尔时期)、高峰时期(清朝)及缓慢持续时期(民国—解放前)等四个历史阶段。其中概述了前两个时期的伊斯兰教寺院建筑的演变过程,详述了清朝时期各种伊斯兰教寺院建筑在全疆各地的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寺院建筑在实践中,不断借鉴、吸收中亚及阿拉伯式的伊斯兰风格,创立了不同于回族的伊斯兰建筑体系。最后总结了伊斯兰教寺院建筑在设计上坚持的基本原则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心理、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正确评价了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寺院建筑在中国伊斯兰建筑史中的地位及社会功能。 本文旨在发扬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寺院建筑在当今的建设领域、文化领域及旅游领域中的特殊价值和意义;理解尊重维吾尔族等穆斯林的宗教感情;呼吁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本文的写作还希望维吾尔族人民在兴建寺院时注重历史传统和现实创新的结合。

高雪[2]2010年在《维吾尔语伊斯兰宗教词语及汉译技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宗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反映宗教方面的词语可以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宗教词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产生、丰富和发展都以民族文化的特点为依据。伊斯兰教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播,彻底的融汇到了维吾尔族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在维吾尔语词汇中留下了大量的宗教词语。但是在跨文化交流中汉民族对维吾尔语中的宗教文化词语的了解还是很欠缺的,对其的重要性也缺乏认识。这样一来,在翻译这些词语时就会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和误解。因此,正确处理维吾尔宗教词语的翻译问题,对于促进维汉民族了解和尊重,促进文化的交流、共存和共同繁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查阅材料,笔者发现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外,宗教词语的研究与翻译都已形成了一定的气候,但遗憾的是,以翻译学角度做比较研究,尤其是从维语译成汉语的文献和文章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因此,笔者在收集了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学与翻译学的角度出发,参照《流浪者酒家》、《回忆》、《宝库》等一些维汉读本中的例子,着重探讨了维吾尔宗教词语的几种翻译方法及翻译技巧。笔者认为对维语中的宗教文化词语做相应的维汉对比翻译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填补翻译学上的空白,并且希望能够为维吾尔族文化学研究的深入提供契机,为今后更加系统的研究了解维吾尔族宗教文化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张顺尧[3]2007年在《甘肃伊斯兰教建筑的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的论述对象是甘肃伊斯兰教建筑,论述的着力点在“演变”和“传承”如何尊重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传统,创建地域建筑特色,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甘肃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其地理位置、历史人文环境影响了伊斯兰建筑在甘肃发展的特殊性。研究伊斯兰建筑在甘肃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特点、空间布局特征、建筑单体空间特色,是深入了解近代甘肃多民族建筑文化演变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史料收集、实地调研、分析比较等不同方法,在西北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对甘肃伊斯兰建筑的发展、演变进行剖析和研究,并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角度提出作者的建议。本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引言,包括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论文框架及研究现状等。第二章至第七章为正文部分,其中第二章从历史角度介绍了甘肃伊斯兰建筑的传入、融合、成熟、演变与发展;第叁章对甘肃伊斯兰建筑的类型与分布、总体特征、建筑组成等方面做一概述;第四章以甘肃兰州和临夏的伊斯兰建筑为例,论述其建筑形态、空间及装饰特征,并对兰州六大清真寺的古建成就及新建特色作了介绍;第五章主要从甘肃伊斯兰宗教建筑的选址与布局及其与城市社区的关系的角度论述了甘肃伊斯兰建筑的规划布局特征;第六章主要论述甘肃伊斯兰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文化内涵;第七章主要论述甘肃伊斯兰建筑作为地域传统建筑及其文化的一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如何将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建筑符号融入现代伊斯兰建筑中。第八章为论文的结语和展望。最后,附录部分是对论文参考文献的整理,是论文中研究工作的基础资料。

唐栩[4]2004年在《甘青地区传统建筑工艺特色初探》文中提出甘肃和青海自古处在丝绸之路即中西文化交流要道上,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在此汇聚,至今仍保留了汉、藏、回等民族多元共生的文化。甘肃和青海地区传统建筑类型多样,各种类型之间在建筑结构和构造技术、选址、布局、形式、装饰和建筑审美等方面,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共通之处,统一于一种兼容并蓄和自成一体的体系之下,建筑史上称为“甘青建筑”。甘青建筑适应当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背景,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和至今仍然“存活”的建筑传统,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就现有的资料来看,从明清至今,甘青地区能工巧匠辈出,其工艺技术,包括木作、瓦作、木雕和砖雕等影响到包括云南和四川的整个西部地区。如果说“甘青建筑”因其地理、历史、宗教和文化等环境的复杂性而呈现出精彩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那么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并仍在发展的传统建筑工艺正是在这种复杂环境中结出的硕果。为此本文展开对甘青地区传统建筑工艺特色的研究。研究中注意以大规模测绘和调查为基础,结合文献考证,深入工地跟踪访问工匠,初步厘清和揭示了其历史脉络、工艺做法流派、法式特征和技术、艺术成就。这对于建筑历史研究和该地区包括工艺技术等无形遗产在内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宏斌[5]2013年在《岭南地区清真寺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海港条件,使其成为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伴随着商业贸易往来,大量阿拉伯和波斯商客来此经商,并将伊斯兰教带入岭南这片热土。作为中国伊斯兰教的初传之地,岭南地区伊斯兰教的传入途径与新疆、西北等地区不同,其清真寺建筑设计和发展也有着自己的风格特色。本文以岭南地区的清真寺建筑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对伊斯兰教和清真寺建筑作了背景综述,并对岭南地区清真寺建筑发展沿革作了简要概述;其次从设计机制和设计思路两方面对岭南地区清真寺建筑设计活动状态进行说明,发现了设计思路中适应现代性层面的不足;然后从总体布局、平面组织模式、典型空间要件等基本设计元素和空间界面、空间形态、光影的运用、装饰和设计手法等修饰性元素对调研案例进行设计分析,并和国外清真寺建筑进行比较,尝试分析并总结岭南地区清真寺建筑的设计特点,探讨其相应的设计模式和策略,为以后岭南地区清真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罗莉[6]2003年在《论寺庙经济》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宗教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有关宗教的问题,过去人们总是从宗教教义、文化、历史等角度进行研究,很少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本文主要以我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的寺庙经济现象为研究考察对象,旨在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说明,寺庙经济现象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古代封建制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然结果。 围绕本文基本命题,文章结构作了如下安排: 引论:主要涉及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主要写作方法。 第一部分,关于寺庙及寺庙经济的认识。主要阐述了寺庙作为宗教存在的物质载体的产生、界定、类型,介绍了寺庙是宗教在中国传播的必然产物。并概要分析了寺庙经济作为宗教存在和传播的物质基础的界定、经济功能,分析了寺庙经济的形成过程与特征,归纳了我国寺庙经济运行的主要产业经营类型。 第二部分:中国寺庙经济的历史考察。以历史为起点,从不同宗教的角度,考察了历史上中国寺庙经济现象,说明了寺庙经济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必然产物,但由于教权总是服从政权,寺庙经济的存在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并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因而成为统治阶级控制和利用的工具,受此影响,哪个宗教受到重视,哪个宗教的寺庙经济因此发达;反之,哪个宗教受到排斥,哪个宗教的寺庙经济因此败落。该部分的重点是对历史上汉族地区佛、道教寺观经济的封建性进行考察,分析了寺观经济如何成为我国封建宗法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佛教寺院地主经济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 第叁部分:中国寺庙经济的现实考察。全面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五大宗教寺庙经济现象的状况及特征,充分说明当代中国寺庙经济现象的产生,是我国正确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结果,论证了我国当代各宗教完全可以在“叁自”(自治、自养、自传)方针的指导下,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摆脱国外宗教势力的控制。同时阐述了新中国寺庙及寺庙经济存在的政策依据和保证。重点分析和论证了寺庙这种经济现象在藏族地区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第四部分:寺庙经济与其它经济。概要考察了中国寺庙经济与民族经济、国民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说明寺庙经济现象绝不是孤立的存在,而必然与民族、社会乃至世界发生联系。重点论述了寺庙经济是民族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之一,寺庙经济同时也具有促进地区经济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作用。最后强调,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寺庙经济不可避免的受到现代化与世俗化的影响,我国各宗教只有遵循“叁自”方针,加强“自养”建设,才能有效防范国外宗教势力企图通过经济手段对我国宗教进行渗透的图谋。 本文独道之处在于:从宗教的视角和经济的视角对中国寺庙经济现象进行论证。宗教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宗教存在的物质基础一直是人们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选题是第一次较为系统、全面研究了理论界的这个薄弱环节,其成果不仅可以填补理论界在宗教经济、民族经济乃至国民经济中关于此题研究成果的一些空白,同时可以作为我国现实宗教工作中,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宗教政策提供必要的参考。 本选题的明显特征是时间、空间跨度大,涉古论今,而且是首次对我国五大宗教的寺庙经济现象进行考察和分析,并从理论上探索了我国五大宗教寺庙经济的不同特征、内容及其特殊的经营方式,也是对我国这种独特的经济现象的一个系统总结。本选题客观、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这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在我国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必然性,通过对中国寺庙经济的历史考察,揭示了历史上寺庙经济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上层人士成为剥削阶级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本质。同时通过对中国寺庙经济的现实考察,说明寺庙经济是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然产物,强调了国家在各宗教中实施“叁自”方针的正确性,并从根本上解决了历史上政教紧密相联以及宗教干预政治、经济、文化的种种弊端,从而正面宣传了党的宗教政策的合理性,并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找到了较为理想的途径,是抵制国外敌对势力借宗教信仰之名渗透我国的有力武器。

乌布里·买买提艾力[7]2013年在《丝绸之路新疆段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丝绸之路,似珠网一般纵横延伸在亚欧大陆之间,从古至今绵绵不断。它以商贸之旅,连接了东西方文明、乃至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学、技术、宗教包括舞蹈与音乐、饮食与服饰、生活与习俗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生生不息、贯穿历史,以岁月的流逝,见证了各个时代的天文、地文、水文、人文的变迁。它似基因链,兜捕了所有不变和变的信息,留下难以磨灭刻痕和烙印。新疆段具有多样性文化特点,是丝绸之路重要的中枢地带。丝绸之路文化和技术转播,对帕米尔高原至塔里木盆地周缘的绿洲(含吐鲁番—哈密盆地)绿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保存至今的古代遗址、宗教建筑、壁画雕塑和艺术构件,代表着丝绸之路古代建筑文化的独特性和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痕迹。本论文的重点是依托丝绸之路新疆段自然地理和交通环境,分析研究丝绸之路新疆段特别是在塔里木盆地周缘所遗存的古代遗址和建筑的文化内涵,范围包括帕米尔高原至敦煌河西走廊一带,丝绸之路沙漠线建筑文化等。塔里木盆地历史上所产生的几次宗教文化转型,影响了周缘建筑文化的演变,从而产生了独特地西域建筑风格。首先在空间布局和特征上从草原绿洲向宗教城镇演变,形成了具有独特的城市文化。其次佛教的传入对古代西域社会文化产生重大影响,演变了塔里木盆地建筑特征,致使丝绸之路新疆段城市建筑趋向多样化及程式化,产生了佛寺、石窟、佛塔建筑,延续了犍陀罗文化中的希腊和罗马的艺术手法,以及建筑构思,材料选择,色彩调配,纹饰绘画等。十世纪中叶,伊斯兰教取代了佛教,推动了建筑文化又一次转型,形成了清真寺、麻扎等多元文化的建筑格局并更加细致规范。论文中选择典型古代城址和文物建筑以及其附带的历史信息、空间布局、建筑特征、技术特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配合文献,研读西域建筑文化的创造性、传承性、延续性及演变过程。本文的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佛教石窟、佛寺、佛塔、伊斯兰清真寺、麻扎(陵墓)和维吾尔民居等,重点阐述丝绸之路新疆段建筑文化的多样特征及关联性,并描述塔里木盆地地区的建筑纹饰渊源、发展过程和传承特征。

帕热旦·米吉提[8]2011年在《维吾尔族伊斯兰建筑的功能和价值》文中认为维吾尔族伊斯兰建筑是伊斯兰文化与维吾尔族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的实物精品。维吾尔族伊斯兰建筑主要包括清真寺建筑和陵墓(麻扎)建筑两大类,这两大类建筑是维吾尔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是新疆伊斯兰教文化艺术的主要载体。它不仅展示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长期交融形成的特点和风格,还融历史和现代特点为一体,丰富了我国建筑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维吾尔族伊斯兰建筑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形成(喀喇汗时期)、发展(西辽—叶儿羌汗国时期)、高峰时期(清朝)及缓慢持续时期(民国—解放前)以及近现代时期等发展历史阶段,并对维吾尔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维吾尔族伊斯兰建筑是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历史和文化的实物见证,从中能够寻找到维吾尔族历史和文化的信息。伊斯兰建筑是维吾尔族重要的宗教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场所。它不仅为穆斯林群众进行正常宗教活动提供必要的空间,而且在促进穆斯林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诸多的社会功能。维吾尔族伊斯兰建筑独特的风格和装饰艺术中,蕴涵着地域环境、民情风俗、审美价值等丰富的内容。维吾尔族伊斯兰建筑所具有的多种功能以及奇妙的造型、形态,独特的装饰艺术和风格,构成了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使之具有艺术、美学价值和游览观赏价值。本文旨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在综合以往研究成果,吸收和采纳区内外已有的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史料和实地调查所得的资料为依据,对维吾尔族伊斯兰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特点、功能和价值作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阐明了维吾尔族伊斯兰建筑,在了解民族文化、研究民族历史、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和祖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和探讨了维吾尔族伊斯兰建筑在当今社会领域、文化领域、旅游领域以及史学、艺术、美学研究等方面的特殊价值和意义。

温玉清[9]2006年在《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学术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和综述,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为纲,叙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变迁的整体系统,探寻中国建筑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深厚学术内涵的学科体系其内在基本规律,反思其成败得失,力求对未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参照。作为学术史研究,本文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之时代顺序为叙述理路,结合大量第一手档案史料之整理,基本厘清、还原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各相关学术机构、研究者及其研究情况的历史面貌,并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张国云[10]2006年在《维吾尔人宗教生活的人类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关于新疆且末县托乎拉克勒克乡扎衮鲁克村维吾尔人宗教生活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当代维吾尔人神圣宗教生活中宗教观念、宗教行为、宗教组织以及宗教场所的描写与分析,以及世俗生活中维吾尔人的人:生通过仪式和扎衮鲁克村几户典型家庭的宗教生活的描述与分析等。 本论文首次从人类学的角度将当代维吾尔人的宗教生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研究。论文以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为搜集资料的方法,以在扎衮鲁克村的第一手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解释的理论,较为全面地描写了当代维吾尔人的宗教生活,分析了宗教作为社会文化形式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为人类学的宗教研究提供了一个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宗教研究的个案。 论文主要包括叁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维吾尔族和田野调查点的概况介绍,包括维吾尔族族源、族称、人口分布、语言文字、宗教的历史演变、且末县概况和扎衮鲁克村概况,目的在于交代清楚自己田野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现状,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一个场景介绍。正文包括两部分内容:上编“神圣的召唤”,通过围绕维吾尔族宗教意识、宗教行为、宗教组织和宗教场所进行的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所得资料,对维吾尔族宗教四要素进行描述和分析,展示维吾尔人神圣宗教生活的全貌,分析和说明维吾尔人的宗教意识、宗教行为、宗教组

参考文献:

[1]. 新疆维吾尔伊斯兰教寺院建筑的研究[D]. 张文亚. 新疆大学. 2003

[2]. 维吾尔语伊斯兰宗教词语及汉译技巧研究[D]. 高雪. 新疆大学. 2010

[3]. 甘肃伊斯兰教建筑的演变[D]. 张顺尧. 同济大学. 2007

[4]. 甘青地区传统建筑工艺特色初探[D]. 唐栩. 天津大学. 2004

[5]. 岭南地区清真寺建筑设计研究[D]. 马宏斌. 广州大学. 2013

[6]. 论寺庙经济[D]. 罗莉. 中央民族大学. 2003

[7]. 丝绸之路新疆段建筑研究[D]. 乌布里·买买提艾力. 清华大学. 2013

[8]. 维吾尔族伊斯兰建筑的功能和价值[D]. 帕热旦·米吉提. 新疆师范大学. 2011

[9]. 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D]. 温玉清. 天津大学. 2006

[10]. 维吾尔人宗教生活的人类学考察[D]. 张国云.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  

新疆维吾尔伊斯兰教寺院建筑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