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哲学批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费尔巴哈,黑格尔,哲学,马克思,社会,维特根斯坦,规范性。
哲学批判论文文献综述
任学鹏[1](2019)在《社会价值规范建构:基于哲学视域的资本批判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本,兼具经济学与哲学双重内涵,于人类社会现代价值规范的建构而言,其哲学意蕴更为值得关注。由此出发,资本实质上是一种内含关系属性的哲学范畴,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物化关系。对现代社会价值规范的建构,定然离不开对资本这一经济领域现实要素的分析。从资本到社会价值规范的建构,资本的发展昭示着社会价值规范始终处于一个未完成的状态,尤其是随着资本自身发展的时代变化,社会价值规范的建构仍离不开对资本这一经济要素的哲学批判探讨。(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52期)
郭晓岩[2](2019)在《马克思哲学对黑格尔哲学二度批判的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十分重视黑格尔哲学理念,并在其哲学思想当中精炼了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内容,即市民社会、国家以及家庭间的关系问题。在黑格尔哲学视域下,马克思认为这一哲学领域当中蕴藏的关系问题融通于整个黑格尔哲学思想中。同时,其并未限定于整体黑格尔哲学思想论述的国家法涉及内容的关键线索,而是适当探索内部国家相应制度,特别是在实际探讨立法权与王权等的关键线索。(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徐婷婷[3](2019)在《康德批判哲学体系中自然与自由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通过叁大批判实现了自然与自由的统一,证实了自由的客观实性,保证了在自然实践中得到自由,论证了自由的可能性和实在性。他的自由理论以理性为基础,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自由意志,并以一种自律的道德律呈现出自由理论的实在性,其自由理论是对先前一切自由思想合理内涵的吸收,并构建出能动的主观自由,这显然是对先前自由思想的超越。(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22期)
曾志浩[4](2019)在《社会批判理论视域下“康德/萨德”命题的哲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霍克海默首次提出"康德与萨德"命题,他的基本观点是"萨德就是康德的真理"。他认为,萨德的性世界就像康德道德体系建构,萨德就是摆脱了监护的启蒙主体。萨德的思想见证的是启蒙"不经他人引导的知性"的哲学事实,萨德解除了中产阶级的严酷束缚,启蒙的认知除了拥抱善,同时也见证了恶。霍克海默认为启蒙与神话相互纠结,已经堕落为神话,启蒙没有实现社会进步的诺言。而萨德的邪恶就是启蒙道德负面性的展现,萨德必然地蕴含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体系中。(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期刊2019年06期)
高洁[5](2019)在《尘世批判: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变革与超越——重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研究指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一着作凝结着相对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恩格斯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了费尔巴哈宗教观的超越性,并加以吸收、批判,把高悬的天国批判落于尘世批判,找到了虚幻宗教背后的物质基础。恩格斯深入透视人的本质、批判宗教异化、破除宗教幻象,走了费尔巴哈没有走的那一步。当前,重新探究、厘清恩格斯在这一着作中的宗教思想,有助于用其武装人民头脑,从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桑明旭[6](2019)在《资本主体性的历史批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性逻辑——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公共性逻辑,深度阐释该逻辑需要回答两大基础性问题:(1)在马克思指明的资本主义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性逻辑是否具备现实基础?(2)在以批判、对抗和斗争为主要话语范畴的唯物史观框架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性逻辑如何安放?换言之,唯物史观何以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在抽象的价值观批判和资本逻辑一般批判语境中,这两大问题是无法深度澄明的,必须开启资本主体性的历史批判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公共性逻辑与资本主体性逻辑相对立。资本主体性发展至当前,面对普遍化、深层化的现代性危机,其强制性输出原则难以为继,人类命运共同体公共性逻辑的历史必要性由此得以显现。以主体性退缩为基本条件的资本创新推动了当代生产方式的新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公共性逻辑由此具备了现实可行性。马克思资本主体性批判的历史指向不是"主体性的黄昏",而是共同体的公共性发展。这表明,公共性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公共性逻辑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向度。唯物史观的公共性向度不仅超越了现代主义哲学的单一主体性思维,也克服了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公共政治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在公共性问题上的虚幻性、抽象性、虚无性,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坚实哲学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周阳[7](2019)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现实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处理青年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问题时,有许多人将马克思放在比黑格尔低的位置上,认为马克思没有准确把握黑格尔社会政治哲学概念。但当我们考察《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会发现,马克思并非不理解黑格尔国家、政治国家、市民社会等概念的内涵,只是他发现这些概念自身是矛盾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15)
焦卫华[8](2019)在《金岳霖与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批判与未来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哲学家金岳霖批判西方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但仍然以西方哲学的概念体系构建新的中国哲学。鉴于西方语言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深层关联,他建构的中国哲学必然会被打上西方形而上学的烙印。与之相比,维特根斯坦通过语言批判给出的消解西方形而上学的出路虽然高明,但也给人们留下了更大的困惑,即哲学如果都是否定性的消解而不建构,它的出路在何方?安乐哲区分了理性语言和关联性语言,以古汉语中普遍存在的关联性思维来对抗西方的形而上学化的理性语言,从而为哲学的未来发展找到一条可行之路。(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韩东屏[9](2019)在《对《环境哲学的基本思想》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卢风的《环境哲学的基本思想》是其对环境哲学的理论奠基。然其所提见解,均大可质疑。他对环境哲学的定义偏于一维,不能涵括大部分环境哲学所要研究的问题;而其环境哲学的自我表白都是将自己的主张说成环境哲学的定见。他所认定的环境哲学方法即整体主义,实际上只是一种如何看待自然及其与人的关系的方法,而不是环境哲学的唯一方法或基本方法。他关于环境哲学的基本观点,即人不是唯一的主体、自然及自然物有内在价值、事实与价值不存在截然二分、通过倾听自然言说来开启人类对自然的"良心革命"等,也均经不起推敲。因此,他试图为环境哲学实现的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换,也是无法成功的。(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周爱民[10](2019)在《从形式人类学到社会有机体——霍耐特批判的社会哲学之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十多年中,霍耐特不断尝试建构一种批判的社会哲学。建构批判的社会哲学需要回答规范性基础问题、识别问题、转型问题。以这叁类问题为线索,可以清晰梳理霍耐特的批判的社会哲学及其所遭遇的理论困难。霍耐特早期的《社会病理学》以形式人类学为基础,回答了规范性基础问题,但却忽视了识别问题与转型问题。在其新着《自由的权利》中,他利用规范性重构的方法重新框定了社会病理现象,把它们限定在法律自由与道德自由领域中。然而,这种限定影响了对识别与转型问题的回答,前者变为对个体病理的诊断,后者则变为对个体的再教育。同时,强调过度法治化对个体病理的影响,也会造成病理对象指涉的不明确性。霍耐特的最新研究回答了社会病理对象的指涉问题,同时试图利用社会有机体思想限定社会病理现象,但是仍然遗留了一些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哲学批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思十分重视黑格尔哲学理念,并在其哲学思想当中精炼了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内容,即市民社会、国家以及家庭间的关系问题。在黑格尔哲学视域下,马克思认为这一哲学领域当中蕴藏的关系问题融通于整个黑格尔哲学思想中。同时,其并未限定于整体黑格尔哲学思想论述的国家法涉及内容的关键线索,而是适当探索内部国家相应制度,特别是在实际探讨立法权与王权等的关键线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哲学批判论文参考文献
[1].任学鹏.社会价值规范建构:基于哲学视域的资本批判分析[J].智库时代.2019
[2].郭晓岩.马克思哲学对黑格尔哲学二度批判的动态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3].徐婷婷.康德批判哲学体系中自然与自由的统一[J].现代交际.2019
[4].曾志浩.社会批判理论视域下“康德/萨德”命题的哲学策略[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
[5].高洁.尘世批判: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变革与超越——重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桑明旭.资本主体性的历史批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性逻辑——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周阳.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现实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8].焦卫华.金岳霖与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批判与未来哲学[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9].韩东屏.对《环境哲学的基本思想》的批判[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周爱民.从形式人类学到社会有机体——霍耐特批判的社会哲学之解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