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视觉器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器官,视觉,单眼,复眼,组织学,高原,微结构。
视觉器官论文文献综述
赵广宇,徐杰,汪绍鑫[1](2018)在《“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的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观察、模型构建、模拟实验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突破眼球立体结构、眼球成像原理等学习难点。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眼是视觉器官的概念,最终使学生掌握人眼的生理知识,形成科学用眼的意识。(本文来源于《生物学通报》期刊2018年12期)
许诺,林少珍,朱晓静,刘梦迪,齐闯[2](2018)在《褐菖鲉的视觉器官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褐菖鲉(Sebastiscusmarmoratus)视觉器官发育与生态习性及摄食行为之间的关系,用组织学方法对人工培育条件下的褐菖鲉仔、稚鱼的视觉器官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褐菖鲉为卵胎生鱼类,其视觉器官的分化速度较一般鱼类快,从母体产出时,仔鱼视网膜神经细胞层和原始晶状体已形成;1日龄仔鱼的视网膜分化为6层,晶状体出现纤维化,直径约72μm,仔鱼开始具有一定趋光性;2日龄仔鱼视网膜分化完成,可见10层结构,巩膜出现,与仔鱼开口摄食相适应,游泳能力增强;5~7日龄晶状体直径达99μm,晶状囊形成;17日龄,仔鱼角膜结构分化完成,脉络膜趋于完善;37日龄稚鱼的视觉器官各部分已经发育完全。(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牛亚兵[3](2017)在《玫瑰高原鳅和贝氏高原鳅视觉器官比较组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玫瑰高原鳅(Triplophysa rosa)和贝氏高原鳅(Triplophysa bleekeri),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超科(Cobitoidea),条鳅科(Nemacheildae),高原鳅属(Triplophysa)。高原鳅属鱼类大都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临近地区,因其生活环境复杂多变,在研究青藏高原鱼类的适应性演化中,高原鳅属鱼类是典型的研究材料之一。玫瑰高原鳅目前仅在重庆市武隆县火炉镇的地下河流和溶洞中有发现,属于当地特有的典型洞穴鱼,全身裸露无鳞,体色消失,身体呈半透明状,侧线等感觉器官发达。因长期生活在洞穴黑暗环境中,视觉器官退化或消失。贝氏高原鳅分布较广,生活在光线良好的开阔河流和浅滩地带,视觉器官发达,同为高原鳅属鱼类,两者表型以及部分形态结构差异明显,尤其表现在视觉器官上。为了探究生活在不同环境下两种亲缘关系较近的高原鳅属鱼类表型以及视觉器官的结构差异,以及探讨洞穴鱼视觉退化的潜在机制。本研究以洞穴鱼玫瑰高原鳅为例,从形态学、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技术几个方面对玫瑰高原鳅和贝氏高原鳅(性成熟个体)的表型以及视觉器官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其视网膜内部结构以及视网膜细胞组成尤其是视细胞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洞穴鱼类的视觉器官退化机制提供组织学参考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玫瑰高原鳅和贝氏高原鳅形态学结果表明两者表型差异显着(n=15)。玫瑰高原鳅性成熟个体体长为101.99±10.57 mm,而贝氏高原鳅仅为80.78±4.75mm。玫瑰高原鳅拥有洞穴鱼的典型形态特征,体色退化、身体半透明、眼睛退化严重。解剖视觉器官后发现玫瑰高原鳅眼球退化为一黑点,外被皮肤和脂肪等结缔组织包裹,分析结果表明其眼径约为贝氏高原鳅眼径的1/5。此外,与贝氏高原鳅相比部分表型、可量性状差异显着,比如玫瑰高原鳅触须、鳍条等结构发达。(2)玫瑰高原鳅和贝氏高原鳅眼球整体结构进行组织学观察(HE染色,n=6)。结果表明玫瑰高原鳅和贝氏高原鳅眼球基本结构一致,均包括:角膜、巩膜、脉络膜、虹膜、视网膜以及晶状体等结构,但玫瑰高原鳅各部分结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尤其是角膜、视网膜以及晶状体,角膜结构不清晰,视网膜分层不均匀,晶状体退化严重,并且各部分结构粘连在一起,失去了视觉调节能力。(3)玫瑰高原鳅和贝氏高原鳅视网膜进行组织学研究(HE染色,n=6)。结果表明玫瑰高原鳅和贝氏高原鳅视网膜均包含8层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色素上皮层、视锥视杆层、外核层、外网层、内核层、内网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比较发现在各层厚度上细胞核所在的色素上皮层、外核层、内核层、以及神经节细胞层上玫瑰高原鳅显着大于贝氏高原鳅;感受光线以及起信号转换、传递作用的视锥视杆层、外网层、内网层以及神经纤维层,玫瑰高原鳅不似贝氏高原鳅发达。对比视网膜各核层细胞数目和细胞核大小发现,玫瑰高原鳅视网膜各核层细胞核数目均显着多余贝氏高原鳅,细胞核大小均小于贝氏高原鳅。(4)通过免疫组织荧光染色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对玫瑰高原鳅和贝氏高原鳅(n=4)视网膜以及视网膜内视锥视杆细胞的形态结构、视细胞内部结构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玫瑰高原鳅视锥视杆细胞在形态结构上都发生了畸形,细胞外段退化严重,电镜结果与组织学结果一致,即视细胞外段感光部位消失,细胞核皱缩,细胞内部线粒体等细胞器发生畸形,数量减少。统计结果显示数量上感受弱光的视杆细胞玫瑰高原鳅显着少于贝氏高原鳅,但视锥细胞数量反而多于贝氏高原鳅。综上,玫瑰高原鳅具有洞穴鱼类的典型形态特征,视觉器官高度退化,和非洞穴鱼贝氏高原鳅相比,两者眼球主体结构一致(均包括:角膜、巩膜、脉络膜、虹膜、视网膜以及晶状体等结构),但各部分结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两者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相关。玫瑰高原鳅长期生活在黑暗环境中,为了适应洞穴环境,视觉器官作为“非必需”器官而发生相应退化,但其他感觉器官发生适应性增强,而贝氏高原鳅生活在光线充足的开阔河流,视觉在其生活史中尤为关键,所以视觉器官较玫瑰高原鳅发达。(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0)
郭纯静,郭凌汉[4](2016)在《浅论视觉器官内的加色混合》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觉器官内的加色混合分为静态混合和动态混合,是指参加混合的各单色光,分别刺激人眼的叁种感色细胞,产生新的综合颜色感觉。(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6年20期)
卢伟忠[5](2016)在《视觉器官章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解剖生理学是所有医学生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不断探究的课题。本项目以视觉器官这一节的教学设计为例,以中职学生为对象,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在教学实施前,教研组集体备课,明确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制订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挖掘教学重点和难点。整个教学按以下流程开展:创设情景—引入新题—任务实施—任务评价—考评记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眼球的组成及功能为主线,密切联系临床,对接岗位,融教、学、做、评为一体。通过游戏引入教学内容,设置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包括:眼球壁的结构及功能,感光细胞及功能,眼球内容物及功能,房水的产生及循环。通过学生动手组装模型,解剖猪的眼球,对眼球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多媒体展示和动画辅助理解,进一步理解眼球的成像原理和调控机制。随后,通过结合现实中的临床问题进行知识点的升华,加强学生对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授课内容结束后,通过"盲人摸象"游戏让学生对研究组装进行分组比赛,进行任务评价,强化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后,抽查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完成考核表并在教学小组中进行教学反馈,总结经验,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总的来说,本部分解剖学课程的实施基本达到设定的目标,能准确有效地传达知识点,让学生较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建议该课程设计可以向其他部分进行推广。(本文来源于《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胡文娴[6](2016)在《背眼虾虎鱼亚科鱼类视觉器官的适应性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选择在生物适应性进化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在漫长的适应进化过程中,不同类群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感觉、运动和呼吸系统,这些形态或生理特化尤其在特殊生境中栖息的鱼类中表现突出。背眼虾虎鱼亚科鱼类生活在潮间带,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过渡类群,从水体进化到陆地的过程当中,特化出一系列的组织器官适应两栖生活。在过去相关研究中,背眼虾虎鱼亚科鱼类的研究一直集中在系统分类、水产养殖、鳃的形态比较以及皮肤的呼吸效率方面,在其视觉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背眼虾虎鱼亚科Oxudercinae鱼类共有10属41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的潮间带红树林或泥质滩涂区域。本研究通过对水陆过渡生境中鱼类的眼球角膜形态与组织结构做扫描电镜观察(包括角膜上皮细胞密度,上皮细胞类型,细胞微结构种类,微嵴及微嵴间距宽度),采集图片信息,对其视觉在两栖环境中的进化适应形态学特征定量分析,对比各物种间角膜表面微结构的形态和结构差异,并与鱼类的生境做关联性分析,探索鱼类在进化过程中眼球的组织结构特点与生境的相互关系。结果如下:背眼虾虎鱼亚科6种鱼类中都存在微嵴结构。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riostris)和大鳍弹涂鱼(Periophthalmus magnuspinnatus)的幼体具有四种微结构,幼体角膜细胞密度、微嵴宽度和微嵴间距宽度比成体的数值更大,大弹涂鱼(B. pectinriostris)成体中观察到网状细胞和混合型细胞,大鳍弹涂鱼(P. magnuspinnatus)成体中有网状细胞。微绒毛出现在犬齿背眼虾虎鱼(Oxuderces dentatus)、青弹涂鱼(Scartelaos histophorus)、大弹涂鱼(B. pectinriostris)和大鳍弹涂鱼(P. magnuspinnatus)的角膜上皮细胞中。微孔则在长身拟平牙虾虎鱼(Pseudapocryptes elongatus)、犬齿背眼虾虎鱼(O. dentatus)、大弹涂鱼(B. pectinriostris)和大鳍弹涂鱼(P. magnuspinnatus)中出现。斑叉牙虾虎鱼(Apocryptodon punctatus)、长身拟平牙虾虎鱼(P. elongatus)、青弹涂鱼(S. histophorus)、大弹涂鱼(B. pectinriostris)中均出现微嵴型细胞。背眼虾虎鱼亚科6种鱼类的角膜上皮细胞密度平均值排序为:大弹涂鱼(B. pectinriostris)<青弹涂鱼(S. histophorus)<斑叉牙虾虎鱼(A. punctatus)<长身拟平牙虾虎鱼(P.elongatus)<犬齿背眼虾虎鱼(O. dentatus)<大鳍弹涂鱼(P. magnuspinnatus);细胞微嵴宽度平均值排序为:青弹涂鱼(S. histophorus)<大鳍弹涂鱼(P. magnuspinnatus)<犬齿背眼虾虎鱼(O. dentatus)<斑叉牙虾虎鱼(A. punctatus)<长身拟平牙虾虎鱼(P. elongatus)<大弹涂鱼(B. pectinriostris)。角膜上皮细胞微嵴间距宽度平均值排序为:大鳍弹涂鱼(P. magnuspinnatus)<斑叉牙虾虎鱼(A. punctatus)<犬齿背眼虾虎鱼(O. dentatus)<青弹涂鱼(S. histophorus)<长身拟平牙虾虎鱼(P. elongatus)<大弹涂鱼(B. pectinriostris)。通过对所研究的6种鱼类与6种其他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梯度物种)的角膜特点进行对比,从角膜上皮细胞微结构种类和细胞类型来判断,斑叉牙虾虎鱼(A. punctatus)、长身拟平牙虾虎鱼(P. elongatus)、犬齿背眼虾虎鱼(O. dentatus)、青弹涂鱼(S. histophorus)、大弹涂鱼(B. pectinriostris)、大鳍弹涂鱼(P. magnuspinnatus)从水生进化到陆生的排序是正确的。此外,本研究认为微嵴是大多数类型的背眼虾虎鱼都具有的结构;微褶、微孔和微绒毛在生活于潮间带或泥滩、洞穴里的物种(比较两栖的物种)中更多见;网状细胞和混合型细胞仅仅在泥滩、洞穴中生活的物种角膜上观察到;水生的背眼虾虎鱼中没有观察到微绒毛。此外,角膜与生境数据的相关分析表明,微嵴宽度与生境的相关性强,相关系数0.8,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环境,角膜细胞微嵴宽度有逐渐变窄的趋势。(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6-06-01)
陈庆霄[7](2015)在《长翅目幼虫和成虫视觉器官比较形态学研究及全变态类幼虫进化起源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与成虫形态差别很大,且常常取食不同的食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是全变态类昆虫进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关于全变态类幼虫的进化起源却是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亟需寻找更多的证据。昆虫的视觉器官包括复眼compound eyes、背单眼dorsal ocelli和侧单眼stemmata。复眼和背单眼广泛存在于绝大多数成虫和半变态类若虫中,而侧单眼仅存在于全变态类幼虫中。这些视觉器官结构复杂,进化保守,常作为形态学、分子遗传学、系统发育学以及特征进化研究的重要模型。深入研究复眼、背单眼和侧单眼之间的进化关系,将有助于我们从视觉器官的角度来探讨全变态类幼虫进化起源问题。长翅目Mecoptera是全变态类昆虫中唯一在幼虫期具有复眼而无侧单眼的类群,且蚊蝎蛉科Bittacidae幼虫还具有一个背单眼。长翅目幼虫独有的复眼和背单眼,使长翅目成为联系全变态类与半变态类昆虫的重要纽带,为阐明复眼、背单眼和侧单眼之间的进化关系,进一步探讨全变态类幼虫的进化起源问题提供了独特的理想研究材料。本文通过光学和电子显微技术对长翅目成虫和幼虫视觉器官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长翅目成虫和幼虫复眼均为并列像眼,其小眼均由分层的角膜、四分的真晶体、8个视网膜细胞、2个初级色素细胞和数个次级色素细胞等组成。在成虫小眼中,8个视网膜细胞(R1–R8)排列成“7+1”式,即7个视网膜细胞(R1–R7)从晶体基部一直延伸至基膜处,而一个视网膜细胞(R8)仅位于小眼的基部。这些视网膜细胞形成的视杆为闭合型视杆,呈棒状。视杆的远端部分与晶体基部相连,由7个视网膜细胞(R1–R7)提供视小杆形成;在近端部分,一个视网膜细胞(R7)不再向视杆提供视小杆,而是移向小眼的外围,代由基部视网膜细胞(R8)开始向中心视杆提供视小杆,因此,视杆的近端部分仍由7个视网膜细胞(R1–R6和R8)的视小杆融合形成。长翅目幼虫小眼的8个视网膜细胞(R1–R8)排列成“4+4”式,即4个远端视网膜细胞(DRC,1–4)从晶体下方延伸至基膜处,而4个近端视网膜细胞(PRC,5–8)仅位于小眼的近端部分。幼虫小眼的视杆呈漏斗状,其远端部分包裹着晶体的基部。在蝎蛉科Panorpidae幼虫小眼中,视杆的远端部分由4个远端视网膜细胞(DRC,1–4)的视小杆组成;而在近端水平,远端视网膜细胞不再形成视小杆,而是位于视网膜细胞束的外围,视杆的近端部分仅由4个近端视网膜细胞(PRC,5–8)提供视小杆融合形成。在蚊蝎蛉科Bittacidae幼虫小眼中,视杆的远端部分由4个远端视网膜细胞(DRC,1–4)组成,而近端部分由所有视网膜细胞(R1–R8)的视小杆融合形成。长翅目成虫有3个背单眼。这些背单眼均由角膜、角膜生成细胞、视网膜细胞和一些辅助细胞组成。拟蝎蛉科Panorpodidae和蝎蛉科Panorpidae成虫背单眼的角膜生成细胞层较厚,且视杆常由2个视网膜细胞提供视小杆形成;而蚊蝎蛉科Bittacidae成虫背单眼的角膜生成细胞层较薄,且视杆由4个视网膜细胞的视小杆组成。拟蝎蛉科成虫背单眼的角膜生成细胞层和视网膜细胞之间还存在一个透明区,而蝎蛉科和蚊蝎蛉科没有这一构造。蚊蝎蛉科幼虫除具有复眼外,还有一个背单眼,这在全变态类昆虫中是独一无二的。蚊蝎蛉科幼虫背单眼的视网膜细胞形成大量不规则聚集的微绒毛,但这些微绒毛并未形成视小杆和视杆。因此,蚊蝎蛉科幼虫的背单眼很可能是高度退化的。基于长翅目幼虫与成虫小眼在视网膜细胞排列方式和视杆结构上的差异,以及幼虫复眼在蛹期退化,而成虫复眼从幼虫复眼残基旁的器官芽中发育,我们认为,长翅目幼虫复眼与成虫复眼并不是同源器官。另外我们发现,长翅目幼虫复眼与大多数半变态类昆虫复眼在结构和发育上极为相似,由此推测长翅目幼虫复眼与半变态类昆虫复眼可能存在同源关系。基于长翅目幼虫复眼和其他全变态类幼虫侧单眼的比较形态学研究,我们认为,长翅目幼虫独有的复眼和背单眼可能是全变态类昆虫的祖征;全变态类幼虫的侧单眼起源于半变态类昆虫的复眼,是由复眼的小眼演化而来的。侧单眼可分为单角膜复合眼、小眼状侧单眼、多个小眼融合状侧单眼和高等双翅目的Bolwig's organ等4种基本类型。不同类型的侧单眼存在于全变态类昆虫的不同类群中,成为探讨各个类群间的亲缘关系的重要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首次从视觉器官的角度探讨全变态类幼虫的进化起源问题,提出了全变态类幼虫起源的一种新的“返祖假说”。我们推测,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很可能来自于古老的蠕虫状节肢动物祖先,这些祖先外形上与全变态类蠋式幼虫非常类似。在进化过程中,这些祖先基因被作为沉默基因保留在昆虫的基因组中,但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全变态类昆虫中所保留的这些沉默基因又重新表达,以幼虫的形式出现在全变态类昆虫的生活史中。换句话说,全变态类的幼虫很可能是这些古老的祖先基因在全变态类昆虫体内重新表达的结果,是一种“返祖现象”。(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4-01)
何滔,肖志忠,刘清华,马道远,徐世宏[8](2012)在《条石鲷视觉器官早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显微测量法,对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视觉器官的早期发生、分化和形成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显示:在水温24℃±1.0℃的条件下,受精后10.5 h,视杯出现;受精后15.5 h,晶状体形成;受精后22 h,在脉络膜裂口处出现角膜;2日龄,巩膜和脉络膜形成;3日龄,虹膜出现;6日龄,视网膜分化完全,由色素层、视锥视杆层、外界膜、外核层、外网状层、内核层、内网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组成;13日龄,角膜分化完全,由外向内依次为复层扁平上皮、前弹性膜、纤维层、后弹性膜和内皮层;21日龄,虹膜完全分化,由内向外依次为色素层、后缘层、基质层、前缘层和内皮层。此时条石鲷眼的各个部分(巩膜、脉络膜、视网膜、晶状体、虹膜、角膜)均发育完善。(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2年03期)
魏遥[9](2011)在《长翅目昆虫视觉器官超微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觉器官是昆虫感知外界信息的主要媒介,在昆虫取食、交配、避敌等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视觉器官由于自身的复杂性以及进化的保守性,在探讨节肢动物系统发育关系中有重要意义。长翅目Mecoptera是全变态类Holometabola昆虫中唯一在其幼虫期具有复眼的类群,是与半变态类Hemimetabola昆虫联系的重要纽带,在研究昆虫纲Insecta系统发育中占据独特地位。然而对于长翅目昆虫的视觉器官(尤其是超微结构)迄今缺乏研究。本研究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首次对蝎蛉科Panorpidae(蝎蛉属Panorpa、华蝎蛉属Sinopanorpa),蚊蝎蛉科Bittacidae(蚊蝎蛉属Bittacus)和拟蝎蛉科Panorpodidae(拟蝎蛉属Panorpodes)复眼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比较,并对蝎蛉科和蚊蝎蛉科昆虫单眼进行了超微结构比较。取得以下主要结果:长翅目成虫复眼的小眼均包括1个双凸透镜状的角膜,1个四分体的晶体,2个初级色素细胞,若干个次级色素细胞,8个视网膜细胞以及由其边缘特化的微绒毛形成的闭合视杆。次级色素细胞在不同种类中,无论是个数还是形态均具有较大差别。在蝎蛉科刘氏蝎蛉Panorpa liui和蚊蝎蛉科扁蚊蝎蛉Bittacus planus具有12个次级色素细胞,而蝎蛉科六刺蝎蛉P. sexspinosa和染翅华蝎蛉Sinopanorpa tincta以及拟蝎蛉科宽甸拟蝎蛉Panorpodes kuandianensis具有16个次级色素细胞。另外,扁蚊蝎蛉复眼的次级色素细胞形状较规则,彼此联系紧密,而其它4种蝎蛉复眼的次级色素细胞两端变窄,细胞与细胞之间有较大空隙。靠近视杆的区域存在一圈电子透明物质,在六刺蝎蛉、染翅华蝎蛉、扁蚊蝎蛉和宽甸拟蝎蛉中,这种结构排列较疏松,被称作“内质囊泡endoplasmic cisternae”;在刘氏蝎蛉中,这种电子透明物质彼此聚合在一起,被称作“栅栏组织palisade”。在视杆边缘两个视网膜细胞交界处,除刘氏蝎蛉外,其它蝎蛉均具有大小不一的“梭形空白”结构,且在同一种昆虫视网膜细胞的不同层面,“梭形空白”数量也存在差异;而在拟蝎蛉中这种结构明显小于其它3种蝎蛉。长翅目昆虫头部均具有3个单眼,每个单眼结构相同,由角膜、角膜生成细胞、色素细胞、和视网膜(均可分为3层)组成。角膜生成细胞位于角膜下方,在扁蚊蝎蛉中很薄,而在染翅华蝎蛉中较厚。染翅华蝎蛉中,闭合的视杆由相邻两个视网膜细胞边缘特化的微绒毛组成;而在扁蚊蝎蛉中,视杆是由相应的4个细胞组成。另外,在扁蚊蝎蛉视网膜的中间层有大量的电子透明颗粒,而这种颗粒在染翅华蝎蛉中不存在。本研究首次观察长翅目昆虫复眼及单眼的结构,并结合昆虫的生活习性和采集地的生境,对发现的若干特殊结构做了相应的分析和解释。同时,本研究还在长翅目内不同科间对复眼和单眼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基于其差异性和相似性,我们发现蝎蛉科与拟蝎蛉科系统发育关系较近,与蚊蝎蛉科关系较远,同时为蝎蛉科与拟蝎蛉科较蚊蝎蛉科原始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1-05-01)
南成玉[10](2011)在《韩汉英视觉器官隐喻的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韩汉英视觉器官词语通过隐喻、提喻或换喻等认知方式,从指人体视觉器官到喻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或物等具体概念到观点、态度、情感等抽象概念,经历了具体概念抽象化、抽象概念具体化、自然物的人性化、事物的拟人化及事物的形象化等认知过程。(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视觉器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褐菖鲉(Sebastiscusmarmoratus)视觉器官发育与生态习性及摄食行为之间的关系,用组织学方法对人工培育条件下的褐菖鲉仔、稚鱼的视觉器官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褐菖鲉为卵胎生鱼类,其视觉器官的分化速度较一般鱼类快,从母体产出时,仔鱼视网膜神经细胞层和原始晶状体已形成;1日龄仔鱼的视网膜分化为6层,晶状体出现纤维化,直径约72μm,仔鱼开始具有一定趋光性;2日龄仔鱼视网膜分化完成,可见10层结构,巩膜出现,与仔鱼开口摄食相适应,游泳能力增强;5~7日龄晶状体直径达99μm,晶状囊形成;17日龄,仔鱼角膜结构分化完成,脉络膜趋于完善;37日龄稚鱼的视觉器官各部分已经发育完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觉器官论文参考文献
[1].赵广宇,徐杰,汪绍鑫.“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的教学策略[J].生物学通报.2018
[2].许诺,林少珍,朱晓静,刘梦迪,齐闯.褐菖鲉的视觉器官发育[J].动物学杂志.2018
[3].牛亚兵.玫瑰高原鳅和贝氏高原鳅视觉器官比较组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7
[4].郭纯静,郭凌汉.浅论视觉器官内的加色混合[J].科技经济导刊.2016
[5].卢伟忠.视觉器官章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
[6].胡文娴.背眼虾虎鱼亚科鱼类视觉器官的适应性进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6
[7].陈庆霄.长翅目幼虫和成虫视觉器官比较形态学研究及全变态类幼虫进化起源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8].何滔,肖志忠,刘清华,马道远,徐世宏.条石鲷视觉器官早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J].海洋科学.2012
[9].魏遥.长翅目昆虫视觉器官超微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10].南成玉.韩汉英视觉器官隐喻的认知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