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市三峡库区干旱特征及其变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力[1](2021)在《重庆三峡库区流域线性水运交通遗产景观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庆三峡库区流域文化发展与水运交通密不可分。随着三峡大坝蓄水,水位上涨,长江年均水位175米以下的区域均被淹没,对于流域水运交通、流域居民生产生活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却为流域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景观更新良机。景观环境是承载流域水运交通遗产的载体,对流域水运交通遗产景观更新是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重要抓手,更是对流域水运交通遗产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本文遵循“理论研究—问题提炼—策略建构—实证论证”的逻辑框架,以策略回应问题的思路,总结重庆三峡库区流域线性水运交通遗产景观更新策略;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构建景观更新设计实践,进而为重庆三峡库区流域线性水运交通遗产保护与景观更新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与意义。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以及相关理论研究分析,确立了研究对象、明确了研究目的与意义、奠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典型案例,归纳总结其方法与策略,构建了本文的设计研究方法与思路。在问题提炼方面,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整理以及实地调研,发掘并总结了重庆三峡库区流域线性水运交通遗产区域“保护危机滋生、遗产价值埋没、区域环境萧条、景观格局破坏”四大亟需解决现状问题,并对应分析其成因——“区域发展失衡、集体记忆断层、群体动力不足、更新方式粗放”。在策略构建方面,以“人”、“景”、“遗产”三者之间的联系作为出发点,对应四大现状问题,提出“重识遗产价值,深化保护意识;重现在地文化,拼接集体记忆;重塑场地功能,助推群体动力;重构空间序列,提升景观品质”四大对应策略。在设计实践方面,本文将重庆三峡库区流域水运交通遗产分级,评估遗产区域可利用性与可塑性;将重庆三峡库区流域水运交通遗产分为“原址保留区”、“异地重建区”以及“基址废弃区”三类区域,针对不同区域特性以及突出问题,进行景观更新设计实践,从而论证景观更新策略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郑金涛,彭涛,董晓华,刘冀,常文娟,林青霞,王佳宝[2](2020)在《三峡库区气象干旱演变特征及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三峡库区干旱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呈现加剧趋势,因此识别干旱的时空特征及致灾因子危险性,对于区域干旱预警和防旱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18个气象站1960—2015年共56年的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运用游程理论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评估了三峡库区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年尺度的SPI值呈现平缓下降趋势,整体趋向全域干旱化,1989年为突变年;(2)各季节干旱站次比变化不大,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夏、秋季干旱强度表现为上升趋势,春、冬季则相反;四季中,干旱强度和干旱站次比增幅最为显着的是秋季;干旱强度按冬、春、夏和秋季的顺序依次减小;(3)各季节SPI值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春季三峡库区东北部SPI值呈下降趋势,而西南部总体表现为不显着上升趋势,夏季则与春季相反;秋季全域化干旱趋势较为显着;冬季中西部SPI值呈不显着下降趋势,而东北地区呈现不显着上升趋势;(4)春、夏、秋季干旱频率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峡库区东北部,干旱频率较高地区则呈现显着的空间差异,冬季则相反;干旱频率大小随春、夏、秋和冬季逐渐增大;(5)三峡库区季尺度干旱危险性空间分布整体表现为中等和较低级别,春、夏季危险性等级总体处于中、低危险性,秋、冬季则整体呈现为中等危险性。秋、春、冬和夏季干旱致灾危险性依次递减。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水资源管理和干旱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陈兵飞[3](2020)在《基于FLUS模型的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是近年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热点内容,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是LUCC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探究和了解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和规律有利于把握未来土地利用发展方向,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地球上的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随着人类的进一步开发将变得十分稀缺。通过土地利用模拟及优化研究,可以提前得出未来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情况,对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挖掘潜在价值,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借助该区2009年、2013年和2017年三期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分类情况将土地利用类型总体上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土地七种土地利用类型。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变化程度、变化速度和土地利用转移情况四方面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选取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9个驱动因子。利用“耦合”的Markov-FLUS模型设置相关参数,对2035年未来四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预测,检验模拟模型的可信程度,模拟不同情境下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并进行分析。最后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理论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构建函数方程,以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构建约束条件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2009-2017年间,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幅度较大,耕地减少了1221.08公顷,建设用地增加了1849.17公顷。园地、林地、草地及水域也呈现出小幅度的减少态势,分别减少了273.32公顷、26.49公顷、112.02公顷、247.62公顷,其他土地增加了31.54公顷。2009-2013年期间的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0.17大于2013-2017年期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说明前一个土地利用时期的土地活跃程度大于后一个时期。(2)通过分析土地利用转化矩阵,可以发现在2009-2017年间,万州区土地利用转出量最大的是耕地,为2226.42公顷,其中有25.93%转化为了林地,71.44%转化为了建设用地。在这7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变化量最大的为建设用地,其次是耕地和林地。园地、林地、草地和水域转化为建设用地的面积分别为225.00公顷、594.54公顷、109.49公顷和255.60公顷,这是由于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用需要大量扩展占用其他类型的土地。在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选取方面结合万州区的实际情况选取自然、区位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的9个驱动因子,经过回归分析ROC的检验值均大于0.7,说明选取的驱动因子可靠,可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3)耦合的Markov-FLUS模型能很好解决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中数量变化预测和空间模拟的过程,经过设置转换规则、邻域因子等参数以2009年的土地利用现状为基期来验证2017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结果显示模拟正确的栅格数量达到326344个,总体正确率为94.20%,各个地类的模拟正确率也达到了90%以上;Kappa指数为Kappa值为0.9248远大于0.75、Overall Accuracy=0.9470说明整体模拟精度较高,可利用该模型对万州区未来多情景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模拟。(4)在自然增长情景、耕地保护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综合发展情境下万州区2035年的土地利用状况变化不同。自然增长情境下,增加的建设用地主要沿长江两岸的建设用地周围蔓延发展以及零散增长的城镇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减少的耕地面积主要为西北部的地区,园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大周镇和小周镇的附近乡镇地区,减少的林地区主要集中在新田镇、长岭镇、陈家坝街道、钟鼓楼街道、天城镇和熊家镇等地区;草地的分布和减少都相对零散分在研究区的各个地方;水域的减少栅格主要分沙河街道、周家坝街道和太白街道交界的大方;其他土地在研究期间内由于数量较小,分布情况基本不变。在耕地保护情景中加入了基本农田保护区的限制,相较于自然发展情境下耕地的减少量减少1713公顷,使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保证。林地和草的数量有所减少,主要是转化为建设用地,林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的数量基本维持总体不变。在生态保护情境下,设置了生态保护限制区,保证了生态保护区内的园地、林地和水域等不转化其他地类,降低了转移量,保证生态用地的面积,生态用地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在综合发展的情境下,将该情景下土地利用的栅格数量与自然发展情景下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各类用地的情况都得到了均衡的变化。因此和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和耕地保护情景相比,综合发展情景在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上更合理。根据模拟结果构建出万州区“一心三轴,五横,多点”的“三区”空间。(5)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根据灰色线性的相关理论,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构建函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构建约束条件,得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与目标年的模拟结果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在模拟与优化过程中的限制条件不同,说明地方政府的数量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会对未来土地利用产生较大的影响。
陈丽萍[4](2019)在《基于Landsat数据的森林碳储量与土壤侵蚀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法取代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通过景观分析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碳储量/碳密度、土壤侵蚀功能等进行动态分析评价,从而为区域内土壤侵蚀的防治、多功能森林的经营规划等提供依据。以将乐县1997年、2007年与2017年的Landsat影像数据为基础,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及精度验证。根据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结果,对其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与预测。提取包括波段、植被指数、地形因子、主成份、缨帽变换因子与纹理指数等数据;与地面调查样地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到显着相关的因子并使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模反演得到研究区碳密度分布。根据研究区月降雨、土壤类型、地形、植被覆盖度与土地利用/覆盖结果分别计算得到相应的土壤侵蚀因子,结合ArcGIS10.3计算得到研究区土壤侵蚀量,并对其在海拔、坡度上的分布进行分析。使用Fragstats4.2分别计算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土壤侵蚀与碳密度的各类景观指数,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到碳密度与土壤侵蚀之间关系。主要结论:1)多端元光谱分解效果优于约束性最小二乘法分解,植被丰度与土壤丰度构建得到衍生的植被-土壤指数能够扩大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的差异。结合可见光波段、植被丰度、植被-土壤指数与NDVI可实现2007年与2017年林地内不同森林类型的划分。第一层1997年、2007年与2017年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90.40%、91.90%及88.01%,其相应的kappa系数值分别为0.85、0.88与0.83;第二层林地区域2007年与2017年总体精度分别为85.17%与86.62%,kappa指数分别为0.80与0.82。根据分类结果,水域面积先减小后增大;建筑与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与裸地面积持续减小。裸地变化最剧烈,主要受城市扩张、林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分布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其次为耕地或建筑,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的减少与建筑面积的增加,其中建筑面积主要来源于耕地。林地变化面积最大,变化率最小,主要与耕地进行转换。预测得到2017年土地利用/覆盖结果与实际结果的kappa值为0.81,说明CA-Markov模型的适立性,基于此对202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情况进行预测。2)经Pearson相关分析,选择了波段2与6的倒数、波段2与5在5×5窗门下的均值纹理作为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变量;经模拟训练得到决定系数为0.66,均方根误差为5.81 t/ha,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72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模型反演得到研究区林地碳密度分布,统计得到其均值为95.58 t/ha,标准差为56.47 t/ha,林地总碳储量为1.92X 107t。根据森林类型统计结果,不同类型平均碳密度排序为混交林>马尾松纯林>阔叶纯林>杉木纯林,值分别为 103.76 t/ha、98.19 t/ha、95.43 t/ha 与 90.90 t/ha。马尾松纯林、杉木纯林、阔叶纯林与混交林总碳储量分别为7.07X 107t、6.14X 107t、4.26 X 107t 与 1.72 X 107t。3)2007年与2017年将乐县土壤侵蚀面积分别为991.02 km2与1001.12 km2,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 508.96t/(km2·a)、522.82t/(km2·a),土壤侵蚀总量为 114.62 万 t/a、117.57万t/a;土壤侵蚀主要为微度与轻度侵蚀强度。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随海拔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在0°-15°坡度级,以微度侵蚀为主;在15°以上坡度区域以轻度侵蚀强度为主。200-800 m区域侵蚀量占比分别达到80.56%与82.48%,15°-25°区域侵蚀量占比分别达到72.68%与72.52%。说明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发生区域集中200-800 m海拔级、15°-25°坡度级的区域,主要是因为在该区域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皆伐等经营措施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措施的时候更应考虑该区域。4)1997-2017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景观破碎度下降,形状趋向于规则化且景观之间的连通度增加,主要原因是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建筑用地对原本细碎的未利用地景观的大量吞并,使零散斑块减少,从而增加其景观的聚集度。森林碳密度斑块面积较小、类型多样、分布均衡且斑块总体较为破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以平均碳密度为中心的Leve14(66.21 t/ha-122.69 t/ha)碳密度级,代表将乐大部分林地的实际碳密度景观分布状态,说明将乐县林地质量较好,且具有较高的连通性。土壤侵蚀斑块数量大、斑块平均面积小,说明研究区不存在大面积同一类型的侵蚀情况,但具有较好的连通性,应防止其连接成片。土壤侵蚀斑块数量随碳密度级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侵蚀斑块分布较为分散,林地上受其碳密度分布影响较大。侵蚀主要集中在Leve13、Leve14、Leve15三个级别内,中度以上侵蚀斑块数与斑块面积小,其中强度与极强度侵蚀面积主要在一个像元之内。总体上,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覆盖、土壤侵蚀与森林碳密度具有重要影响,主要驱动力为城市化扩张、森林经营、退耕还林工程等政策的实施。
黄玥[5](2019)在《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退耕还林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保护区域,是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和主体功能区(生态保护修复),也是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建设等工程,库区内土地利用/覆盖发生显着改变,引发当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生改变。研究区湖北秭归县茅坪镇兰陵溪小流域是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科技示范点,基于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对研究区气象、水质、地形地貌特征、土地利用情况的连续观测,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评估研究区在退耕前(1999年)、退耕中(2009年)、退耕后(2017年),与低海拔(<375m)沿江防护林、中海拔(375~800m)经济林、高海拔(>800m)生态公益林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量、水质净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主要得出结论如下:(1)兰陵溪小流域总面积为1527.43hm2。1999年,耕地面积497.65hm2,面积占比32.58%,茶园、柑橘与灌木面积占比之和不足2%。2017年,耕地面积占比下降至4.16%,大量耕地被茶园、柑橘与灌木取代,茶园面积增加至296.47 hm2,面积占比19.41%,柑橘面积占比3.47%,灌木面积占比4.68%。退耕还林过程中,兰陵溪小流域土地利用转化主要发生于耕地向茶园、柑橘、灌木转化。在沿江防护林地带,1999年耕地占主体地位;2017年,茶园面积占比增加至29.53%,面积居于首位,耕地面积占比减少至8.37%。在经济林地带,1999年,针叶林面积居于首位,其次为耕地,面积占比28.68%;2017年,针叶林面积无显着变化,茶园面积占比提高至18.88%,位于次位,耕地面积占比不足4%。在生态公益林地带,退耕前后,主要有林地均为针叶林,面积占比97.87~97.95%,面积无显着变化。(2)1999年,兰陵溪小流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量为:水源涵养量612.79mm,土壤保持量415.08 t/hm2,碳储量77.91 t/hm2,氮输出量3.77kg/hm2,磷输出量0.42 kg/hm2。2017年,小流域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759.45mm,土壤保持量493.64t/hm2,碳储量96.89 t/hm2,较 1999 年分别增加 23.81%,18.93%,24.37%。2017 年单位面积氮输出 2.65kg/hm2,磷输出0.22kg/hm2,较1999年分别减少29.69%,46.88%。退耕还林后,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存与水质净化能力整体提升。1999年,耕地为沿江防护林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该地带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量为:水源涵养量449.39 mm,土壤保持量357.26t/hm2,碳储量53.60t/hm2,氮输出量4.84kg/hm2,磷输出量0.69kg/hm2。经济林地带针叶林较多,其次为耕地,该地带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量为:水源涵养量596.13mm,土壤保持量440.13t/hm2,碳储量72.98t/hm2,氮输出量3.61kg/hm2,磷输出量0.38kg/hm2。生态公益林地带针叶林面积超过97%,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量为:水源涵养量789.91mm,土壤保持量503.78t/hm2,碳储量113.40t/hm2,氮输出量 2.63kg/hm2,磷输出量 0.14kg/hm2。2017年,沿江防护林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增加43.95%,土壤保持量增加28.56%,碳储量增加48.65%,氮输出量减少24.17%,磷输出量计算49.28%。经济林地带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增加31.41%,土壤保持量增加19.82%,碳储量增加20.84%,氮输出量减少21.05%,磷输出量减少47.37%。生态公益林地带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增加13.02%,土壤保持量增加15.17%,碳储量增加9.30%,氮输出量减少10.00%,磷输出量计算7.14%。退耕还林后,伴随耕地大幅减少,茶园、柑橘与灌木面积增加,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量和水质净化的生态服务功能得以提高,当地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显着。兰陵溪小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评估结果,可为当地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建设性意见,推动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有序进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朱林富,谢世友,杨华,马明国[6](2017)在《基于MODIS EVI的重庆植被覆盖变化的地形效应》文中研究指明基于2000—2015年的MODIS EVI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结合地形差异修正,分析了重庆市植被覆盖变化在高程、坡度和坡向上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近16 a来,重庆植被以低覆盖度和中覆盖度为主,低覆盖度呈下降趋势,劣覆盖度、中覆盖度和高覆盖度呈上升趋势;2)研究区植被显着减少趋势占3.84%,基本不变占81.12%,显着增加占15.04%,植被变化总体上呈恢复趋势;3)在地势低(<400 m)、坡度小(<6°)的区域,植被覆盖度低,但变化趋势显着;在4001 200 m、6°15°的区域,植被变化趋势分布出现由优势到非优势或由非优势到优势的转折;4)在地势高(>1 200 m)、坡度大(>15°)的区域,植被覆盖度高,变化趋势较弱,但是在高程大于1 500 m、坡度大于25°的区域也存在植被减少的现象;5)不同坡向上,除了在平地区域植被变化趋势较显着外,其余坡向差异不明显。
国洪磊[7](2017)在《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热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下对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是我国近年来土地利用的重要发展趋势。随着三峡库区蓄水完成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三峡库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最明显的表征是三峡库区大量自然地表环境不断被城市替代,以及水位上涨使得部分耕地、林地等被淹没,改变了三峡库区下垫面性质,不仅对三峡库区原有形态、功能区划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导致了库区地表热环境的变化,对整个三峡库区的气候、人居环境、城市生态等方面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研究以三峡库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三峡库区2000年、2007年和2014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MODIS地表温度产品和植被覆盖产品为数据源,结合遥感和GIS技术来分析三峡库区蓄水前后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热环境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论如下:(1)2000—2014年,三峡库区总体上呈现草地、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增加的趋势,但各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出的的变化程度、变化过程和土地利用动态度却又各不相同。其中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在逐渐上升,表明近14年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的强度在明显加大,即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建设用地、水域和耕地区位指数均大于1,具有明显的区位意义,具体表现在库首的林地、库腹的草地和库尾的建设用地最具有区位意义;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情况来看,耕地和林地是最易受到干扰的类型,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的增加和耕地、林地的减少,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林地,草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向林地和水域的转出,而未利用地在转出和转入方面均较小。(2)2000-2014年三峡库区夏季平均地表温度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西部高东部低、库尾和库腹西部温度高、库首和库腹东北部温度低,以次高温区和中温区为主,高温区内建设用地所占比例最高。三峡库区的库腹和库尾的地表温度主要为25.29—31.99℃,其中库尾的大部分区域地表温度大致在26-32℃,尤以重庆主城区和各区县建成区地表温度最高为28.23—31.99℃,主要是由于重庆主城区经济发达,城市化率高,植被覆盖度相对较低,而库尾区域江津区东南部温度最低为21.93—23.09℃,主要是受到四面山地形(南高北低)的影响。(3)2000—2014年三峡库区库首、库腹和库尾热岛重心的时空转移与其所在区域的城市建成区的扩展方向具有相关性。14年来三峡库区库尾热岛重心坐标由西北向东南变化,其重心坐标也由最初的夷陵区转移到秭归县再转移到夷陵区;库腹重心坐标始终位于万州区,转移方式向西南方向变化,库尾热岛重心坐标先向西南再向东北方向转变,重心坐标由渝中区向南岸区移动。(4)2000—2014年三峡库区强负热岛、较强负热岛、弱负热岛和无热岛中林地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其次是耕地和草地,所占比例最小的是建设用地,说明耕地、林地和草地在降低地表温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热岛强度等级的增加,建设用地面积所占比重也相应上升。(5)不同年份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地表温度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库区建设用地地表温度最高,水域最低,建设用地扩展方向与地表温度和热岛强度具有空间一致性,由区县建成区向郊区不断减弱;地表温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呈现负相关关系,随着NDVI数值的升高,地表温度下降,因此提高植被覆盖能够有效降低地表温度缓解热岛效应。
陈珂[8](2017)在《四种木本植物对冬涝夏旱的适应性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三峡水库在发电、防洪、通航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也造成了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植被修复是治理三峡库区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其关键在于筛选适生树种。本文以中山杉、水杉、秋华柳、桑树这四种适应性较强的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胁迫特点进行实验,研究四种植物耐“水淹”、“干旱”和“水淹-干旱”胁迫的形态学、生理生化反应及其相关性,并综合比较四种植物耐水分胁迫能力的强弱,为三峡库区植物修复树种选择及种植海拔范围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经实地调查发现,中山杉是三峡库区优良的植被修复待选物种,适应库区复杂的环境,能在海拔168-175米消落带存活下来,深入探讨其对“水淹-干旱”交替胁迫的适应能力,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实际价值。本论文主要分为水淹胁迫和干旱胁迫两阶段试验,研究四种植物耐“水淹”、“干旱”和“水淹-干旱”胁迫能力。第一阶段水淹胁迫试验设置全淹组和对照组。经过40天的冬季休眠期水淹处理后,四种植物发生不同的形态学适应变化:中山杉和水杉叶片表面形成气膜;中山杉产生明显的不定根;中山杉、水杉、秋华柳全淹组叶片比叶重较对照组降低;这些变化利于气体交换,增强植株对水淹胁迫的耐受能力。水淹胁迫后四种植物光合色素产生不同的适应性变化。四种植物全淹组叶绿素显着低于对照组,说明冬季水淹胁迫后植物新生叶片的叶绿素合成受到影响;中山杉、水杉和桑树全淹组叶片叶绿素a/b的值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叶绿素a/b的值降低有利于植物维持相对正常的光合效率。全淹组四种植物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均较对照组增加,而根系活力均下降,表明四种植物在冬季休眠期水淹胁迫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全淹组四种植物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都较对照组显着增高,抑制了体内MDA积累的速度,属于植物应对水淹胁迫的积极响应,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植物在水淹胁迫后正常的生理生化行为。四种植物全淹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增加,帮助植物在水淹胁迫后维持较高的吸水和保水能力,维持植物正常的氮代谢过程;但全淹组秋华柳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对照组,全淹组桑树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具体原因待进一步研究。第二阶段干旱胁迫试验分为全程对照组(CC组)、前期正常处理后期干旱胁迫处理(CD组)和前期水淹处理后期干旱处理(FD组)。待经冬季休眠期水淹胁迫处理的四种植株生长发育完全恢复后,于2016年7月5日开始为期20天的干旱胁迫处理。四种植物经干旱胁迫处理后,CD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显着小于CC组,四种植物CD组丙二醛含量均显着大于CC组,说明四种植物在干旱胁迫下光合色素发生降解或合成过程受阻,根系活力受到胁迫影响,细胞脂膜受到损伤导致丙二醛含量增加。四种植物CD组叶绿素a/b的值均较CC组降低,说明植物干旱胁迫下能调整叶绿素a/b的值来维持相对正常的光合效率。四种植物CD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大于CC组,说明四种植物均能通过调整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适应干旱胁迫。四种植物能采取生理生化积极响应以应对干旱胁迫,具有一定耐旱能力。四种植物FD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的值均较CC组有所降低,水杉降幅最大;四种植物FD组与CC组相比MDA都显着提高,而根系活力均显着降低;FD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大于CC组;这些变化说明四种植物均能通过调整体内光合色素、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适应“水淹-干旱”交替胁迫,但适应能力具有差异,可能是各自特殊的生理生化机制所致。经过“水淹-干旱”胁迫后,中山杉体内MDA与SOD、POD、脯氨酸呈显着正相关性;说明中山杉主要依靠这三种物质来抑制MDA积累。水杉体内MDA与CAT、APX呈显着正相关性,同时MDA与根系活力呈显着负相关性,说明水杉主要依靠CAT、APX活性增加来抑制MDA积累,水杉MDA含量增加会对根系活力造成影响。秋华柳MDA含量与CAT、APX、可溶性糖呈显着正相关性,说明秋华柳主要依靠CAT、APX、可溶性糖来抑制MDA增长;同时MDA与根系活力呈显着负相关性,说明秋华柳体内MDA含量增加影响了根系活力。桑树MDA含量与SOD、可溶性蛋白呈显着正相关性,说明桑树体内主要依靠SOD和可溶性蛋白来抑制MDA积累速度。使用隶属函数法分析两阶段结果表明,四种植物耐淹能力强弱依次为:秋华柳>中山杉>水杉>桑树;四种植物耐旱能力强弱依次为:桑树>水杉>中山杉>秋华柳;四种植物耐“水淹-干旱”交替胁迫能力依次为:秋华柳>中山杉>桑树>水杉。四种植物是优良的三峡库区生态修复备选树种,能通过形态学、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调节系统的调控来适应三峡库区消落带类冬涝夏淹胁迫,具有较高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熊兴政[9](2016)在《水淹对三峡库区消落带三种木本植物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库区消落带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湿地,其反季节淹水导致库区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引发了诸如地质灾害频发、泥沙沉积淤堵河道、河面漂浮物增多、面源污染加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生态系统异常脆弱,亟待修复,选择适生植物进行植物生态修复能增加库区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是非常有效的治理途径。本论文以兼具耐淹耐旱特性的桑树(Morus alba L.)、水桦(Betula nigra)和竹柳(Salix fragilis.L)为试验材料,于2014年春在三峡库区消落带170175m高程种植,2015年成陆后,对桑树、水桦和竹柳的存活率、生长量(株高、地径、冠幅)和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气体交换参数)进行测定,初步研究水淹时间对三种木本植物的影响,为筛选消落带适生性木本植物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2014年冬季水淹(在170 m和175 m高程处水淹时间分别为135 d和2 d),170 m高程桑树、水桦和竹柳的存活率分别为47%、64%、88%,175 m高程的分别为91%、95%、98%,可见水淹时间长短对桑树、水桦和竹柳的存活率有显着影响;三种木本植物在出水后均能保持较好的生长态势,但桑树在170 m高程处株高、地径和冠幅的年增长量分别比175 m高程处的低7.71%(P>0.05)、36.81%(P<0.05)、37.51%(P<0.05);水桦在170 m高程处株高、地径、冠幅年增长量分别比175 m高程少45.93%(P<0.05)、55.28%(P<0.05)、58.12%(P<0.05);竹柳在170 m高程处株高、地径、冠幅比175 m高程低18.96%(P>0.05)、8.53%(P>0.05)、6.26%(P>0.05)。可见淹水时间长短对桑树和水桦的株高、地径及冠幅有较大影响;对竹柳株高和冠幅影响相对较小,对其地径的生长影响不显着,说明竹柳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异质生境的适应性较桑树和水桦强。(2)在经历不同时间的冬季水淹后,170 m高程桑树、水桦和竹柳在生长期(春季出露期、夏季排水期及秋季淹水前期)的光合特性与175 m高程相比,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差异不显着。具体如下:1)叶绿素含量。桑树在170 m和175 m高程的叶绿素含量均值分别为2.78mg·g-1和2.55 mg·g-1,差异不显着(P>0.05),且170 m高程叶绿素含量的波动较大;水桦的叶绿素含量在170 m和175 m高程的均值分别为2.36 mg·g-1和2.35mg·g-1,差异不显着(P>0.05);竹柳的叶绿素含量在170 m和175 m高程的均值分别为1.60 mg·g-1和1.92 mg·g-1,差异显着(P<0.05)。水桦和竹柳的叶绿素含量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波动一致。桑树和水桦的叶绿素含量受水淹时间长短的影响不大,竹柳的受较大影响。2)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在春季出露期,经长期淹水的桑树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分别为0.56、41.98μmol·m-2·s-1、0.79,比175m高程的大,差异显着(p<0.05),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为0.33、光能转化效率fv/fm为0.72,两者无显着差异;在夏季排水期,经长期淹水的桑树与未经长期水淹的桑树相比,两者ΦpsⅡ和etr无显着差异;未经长期水淹的桑树,其fv/fm和qn分别为0.71和0.05,比175m高程的低,qp为0.87,比175m高程的高,差异不显着(p>0.05);在秋季淹水前期,经长期淹水的的桑树ΦpsⅡ、etr和qp分别为0.59、47.59μmol·m-2·s-1、0.87,比175m高程的大,但差异不显着(p>0.05),未经长期水淹的qn和fv/fm分别为0.14、0.71比175m高程的小,无显着差异(p>0.05)。在春季出露期,经长期淹水的水桦qp、qn分别为0.81、0.21,比175m高程的低,fv/fm为0.75,比175m高程的高,均无显着差异(p>0.05);在夏季排水期,未经长期淹水的水桦ΦpsⅡ、etr、qp、qn分别为0.65、47.92μmol·m-2·s-1、0.93、0.27,均比170m高程的大,而fv/fm比170m高程的小,差异均不显着(p>0.05);在秋季淹水前期,两个高程水桦的ΦpsⅡ、etr、qp变化保持与夏季排水期一致,170m高程qn为0.20,比175m高程略大,而fv/fm为0.70,比175m高程小,显着均不差异(p>0.05)。在春季出露期,经长期淹水的竹柳ΦpsⅡ、etr、qp、qn分别为0.61、48.91μmol·m-2·s-1、0.86、0.26,均比175m高程的大,差异均不显着(p>0.05);在夏季排水期,170m高程竹柳的ΦpsⅡ、etr、qp分别0.59、47.33μmol·m-2·s-1、0.89,比175m高程的小,但其qn、fv/fm比175m高程的大,其中qn差异显着(p<0.05);在秋季淹水前期,经长期淹水的竹柳与未经长期淹水的竹柳相比,ΦpsⅡ、etr、qp、fv/fm差异均不显着(p>0.05),170m高程竹柳qn为0.18,显着低于175m高程的。3)气体交换参数。经长期水淹后桑树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值分别为13.69μmol·m-2·s-1、0.13molh2o·m-2·s-1、2.13mmol·m-2·s-1、282.92umol·mol-1、6.51mmol·mol-1,未经长期水淹的桑树pn、gs、tr、ci、wue均值分别为15.78μmol·m-2·s-1、0.12molh2o·m-2·s-1、1.92mmol·m-2·s-1、282.41umol·mol-1、8.10mmol·mol-1,其中wue差异显着。经长期水淹后水桦的pn、gs、tr、ci、wue均值分别为16.18μmol·m-2·s-1、0.14molh2o·m-2·s-1、2.52mmol·m-2·s-1、290.82umol·mol-1、6.10mmol·mol-1,未经长期水淹的水桦pn、gs、tr、ci、wue均值分别为16.84μmol·m-2·s-1、0.16molh2o·m-2·s-1、2.58mmol·m-2·s-1、293.98umol·mol-1、5.83mmol·mol-1,差异均不显着。经长期水淹后竹柳的pn、gs、tr、ci、wue均值分别为22.06μmol·m-2·s-1、0.16molh2o·m-2·s-1、2.69mmol·m-2·s-1、274.80umol·mol-1、7.65mmol·mol-1,未经长期水淹的竹柳Pn、Gs、Tr、Ci、WUE均值分别为19.50μmol·m-2·s-1、0.17 molH2O·m-2·s-1、3.09 mmol·m-2·s-1、294.44 umol·mol-1、5.94 mmol·mol-1,其中WUE差异显着。由此可见,与175m高程种植的桑树、水桦和竹柳相比,170 m高程处种植的桑树、水桦和竹柳由于受冬季长时间水淹影响,其成活率、生长都不如前者,但仍然可以通过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较好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来保持其相对高的生长速率,以达到适应库区环境的目的。
熊兴政,刘芸,万盼,欧阳,邬静淳,周凯,孟祥江,周长江[10](2016)在《重庆市渝东地区半野生油桐的桐油品质分析》文中认为渝东地区地处重庆市东部的三峡地域,自然气候、土质条件等非常适宜油桐的生长,为我国油桐生长的最适生区、主产区及老产区.渝东桐油品质优良,各项桐油理化指标优于国家制定的标准,其中云阳桐油曾作为世界桐油检验标准,为出口的免检产品.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由于桐油替代产品的出现,以及桐油新的利用途径尚未有效开发,渝东油桐生产出现了大滑坡,桐树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幸存桐林则基本处于荒芜、半野生状态.本研究以渝东典型油桐品种及各品种曾经的优质桐林种植区现存桐林为实验对象,采集全熟桐果用于桐油品质分析,并与我国现行的桐油国家标准比较.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范围内,渝东现存桐林桐油品质只能达到国家二级或三级标准,各品种品质均有所下降.可见,桐林长年荒芜,无人哺育,品质会逐渐下降,许多过去经过几十年选育的优良种植资源会逐渐消失.
二、重庆市三峡库区干旱特征及其变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三峡库区干旱特征及其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三峡库区流域线性水运交通遗产景观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库区流域复兴 |
1.1.2 景观风貌改变 |
1.1.3 更新契机萌芽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重庆三峡库区流域 |
1.2.2 遗产廊道 |
1.2.3 交通遗产 |
1.2.4 线性水运交通遗产景观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典型案例分析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历史遗产保护理论 |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3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
2.1.4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2 典型案例分析 |
2.2.1 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设计,上海 |
2.2.2 江阴绿道,江苏 |
2.2.3 Arno河岸景观提升,意大利 |
2.2.4 白莲泾M2游船码头,上海 |
2.2.5 长沙湘江江滩公园,湖南 |
2.2.6 典型案例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庆三峡库区流域线性水运交通遗产现状分析 |
3.1 流域水运交通遗产位置与数量确定 |
3.2 流域水运交通遗产现状调研 |
3.2.1 调研前期准备 |
3.2.2 调研资料整理 |
3.3 流域水运交通遗产分级 |
3.3.1 分级依据 |
3.3.2 遗产分级 |
3.4 流域线性水运交通遗产分类 |
3.4.1 分类依据 |
3.4.2 遗产分类 |
3.5 流域线性水运交通遗产现状问题总结 |
3.5.1 区域发展失衡,保护危机滋生 |
3.5.2 集体记忆断层,遗产价值埋没 |
3.5.3 群体动力不足,区域环境萧条 |
3.5.4 更新方式粗放,景观格局破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庆三峡库区流域水运交通遗产景观更新策略 |
4.1 重识遗产价值,深化保护意识 |
4.1.1 从“认识遗产”到“认知遗产” |
4.1.2 从“客观约束”到“主观能动” |
4.2 重现在地文化,拼接集体记忆 |
4.2.1 “去”与“留” |
4.2.2 “缝”与“补” |
4.3 重塑场地功能,助推群体动力 |
4.3.1 外部——汇聚集群向心力 |
4.3.2 内部——塑造体验多元化 |
4.4 重构空间序列,提升景观品质 |
4.4.1 横向——肌理有序 |
4.4.2 纵向——空间多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庆三峡库区流域线性水运交通遗产景观更新实践 |
5.1 原址保留区景观更新设计实践 |
5.1.1 景观更新设计实践选址 |
5.1.2 重庆市江津区羊石中坝后河码头段景观更新设计 |
5.2 异地重建区景观更新设计实践 |
5.2.1 景观更新设计实践选址 |
5.2.2 重庆市忠县乌杨公用码头段景观更新设计 |
5.3 基址废弃区景观更新设计实践 |
5.3.1 景观更新设计实践选址 |
5.3.2 重庆市长寿区原粮食码头段景观更新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创新之处 |
6.4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重庆三峡库区流域水运交通遗产分级汇总表 |
附录二 重庆三峡库区流域线性水运交通遗产分区汇总表 |
附录三 重庆三峡库区流域水运交通遗产景观更新设计图纸 |
附录四 作者硕士学习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A.参加学科竞赛 |
B.学科竞赛成果图纸展示 |
C.参加实践项目 |
D.所获荣誉奖项 |
E.发表学术论文 |
F.参加科研项目 |
(2)三峡库区气象干旱演变特征及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1.3.1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指数) |
1.3.2 游程理论 |
1.3.3 干旱评估指标 |
(1) 干旱频率(Pi)。 |
(2) 干旱强度(Sij)。 |
(3) 干旱站次比(Pij)。 |
1.3.4 Mann-Kendall检验法 |
1.3.5 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峡库区气象干旱时间变化特征 |
2.1.1 SPI指数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 |
2.1.2 干旱强度和站次比的变化趋势 |
2.2 三峡库区气象干旱空间演变特征 |
2.2.1 气象干旱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 |
2.2.2 气象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 |
2.3 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等级的空间分布 |
3 结 论 |
(3)基于FLUS模型的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
1.2.2 LUCC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万州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1.2 自然环境概况 |
2.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第3章 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子选取 |
3.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分析 |
3.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3.3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
3.3.1 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 |
3.3.2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
3.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
3.5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选取 |
3.5.1 驱动因子的选取原则 |
3.5.2 驱动因子的选取及检验 |
第4章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
4.1 构建Markov-FLUS模型原理及概述 |
4.2 FLUS模型的相关参数设置 |
4.2.1 转换规则 |
4.2.2 土地需求预测分析 |
4.2.3 制作基于神经网络的适宜性概率图集 |
4.2.4 土地利用变化邻域因子设置 |
4.3 模拟结果及精度验证 |
4.3.1 万州区2017年土地利用模拟分布情况 |
4.3.2 数量精度及空间精度的验证 |
4.4 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 |
4.4.1 情景一:自然发展情景 |
4.4.2 情景二:耕地保护情景 |
4.4.3 情景三:生态保护情景 |
4.4.4 情景四:综合发展情景 |
4.5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5.1 四种情境下土地利用结构对比 |
4.5.2 四种情境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对比 |
4.5.3 构建“一心三轴,五横,多点”的“三区”空间 |
第5章 万州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
5.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概念 |
5.1.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原则 |
5.1.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目标 |
5.2 构建万州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模型 |
5.2.1 设置决策变量 |
5.2.2 目标函数的建立 |
5.2.3 约束条件的构建 |
5.2.4 预测模型的相关设置 |
5.2.5 模型求解 |
5.3 优化结果分析及建议 |
5.3.1 优化结果分析 |
5.3.2 建议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及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4)基于Landsat数据的森林碳储量与土壤侵蚀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森林碳储量研究现状 |
1.1.1 国外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 |
1.1.2 国内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 |
1.1.3 森林碳储量空间格局研究 |
1.1.4 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 |
1.2 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
1.2.3 土壤侵蚀估算模型 |
1.2.4 土壤侵蚀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
1.3 景观格局分析现状 |
1.3.1 景观指数 |
1.3.2 景观指数选择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水文 |
2.1.3 地质地貌 |
2.1.4 植被概况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1.6 森林资源概况 |
2.2 数据收集 |
2.2.1 地面调查数据 |
2.2.2 空间数据 |
2.2.3 气象数据 |
2.2.4 土壤类型数据 |
3 研究方法 |
3.1 影像预处理 |
3.1.1 大气校正 |
3.1.2 几何校正 |
3.1.3 地形校正 |
3.2 研究模型与方法 |
3.2.1 生物量估算模型 |
3.2.2 RUSLE模型 |
3.2.3 景观指数 |
3.3 混合像元分解 |
3.3.1 混合像元分解模型 |
3.3.2 线性混合模型 |
3.3.3 端元模型选择方法 |
3.3.4 混合像元分解的应用 |
3.4 影像特征变量 |
3.4.1 影像波段值 |
3.4.2 植被指数 |
3.4.3 KT变换 |
3.4.4 地形因子 |
3.4.5 影像纹理 |
3.4.6 样地数据提取 |
4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与分析 |
4.1 影像分类方法 |
4.1.1 样本选取 |
4.1.2 特征指数计算 |
4.1.3 植被、阴影及土壤分量的提取 |
4.1.4 分类特征值选择 |
4.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与预测方法 |
4.2.1 马尔可夫模型 |
4.2.2 元胞自动机模型 |
4.2.3 CA-Markov模型 |
4.2.4 适宜性图集制定 |
4.2.5 LULC变化预测 |
4.2.6 预测结果的验证方法 |
4.3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结果 |
4.3.2 林地分类结果 |
4.3.3 分类精度检验 |
4.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
4.4.1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4.4.2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
4.4.3 土地利用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森林碳储量反演 |
5.1 地面调查样地碳储量结果 |
5.2 特征值提取与相关性分析 |
5.3 反演模型与评价指标 |
5.3.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5.3.2 评价指标 |
5.4 碳储量反演结果 |
5.4.1 模型与检验 |
5.4.2 碳储量反演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土壤侵蚀结果与分析 |
6.1 侵蚀因子计算结果 |
6.1.1 降雨侵蚀因子 |
6.1.2 土壤可侵蚀性因子 |
6.1.3 坡度坡长因子 |
6.1.4 植被覆盖因子 |
6.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
6.2 土壤侵蚀分析 |
6.2.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6.2.2 土壤侵蚀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森林多功能景观指数分析 |
7.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1.1 景观水平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1.2 斑块类型水平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2 碳密度景观格局分析 |
7.2.1 景观水平碳密度景观格局分析 |
7.2.2 斑块类型水平碳密度景观格局分析 |
7.3 土壤侵蚀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3.1 景观水平土壤侵蚀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3.2 斑块类型水平土壤侵蚀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4 不同碳密度水平的土壤侵蚀格局分析 |
7.4.1 景观水平不同碳密度水平的土壤侵蚀格局分析 |
7.4.2 斑块类型水平不同碳密度水平的土壤侵蚀格局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退耕还林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 |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 |
1.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人类福祉 |
1.2.4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1.2.5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估 |
1.2.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主要模型 |
1.2.7 InVEST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特征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特征 |
2.1.5 植被分布 |
2.1.6 土地利用/覆被 |
第三章 InVEST模型原理与模型因子 |
3.1 水源涵养模块 |
3.1.1 水源涵养模型原理 |
3.1.2 水源涵养模型因子 |
3.2 土壤保持模型 |
3.2.1 土壤保持模型原理 |
3.2.2 土壤保持模型因子 |
3.3 碳储量模型 |
3.3.1 碳储量模型原理 |
3.3.2 碳储量模型因子 |
3.4 水质净化模型 |
3.4.1 水质净化模型原理 |
3.4.2 水质净化模型因子 |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0 土地利用数据 |
4.1 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变化 |
4.2 土地利用/覆被转移变化 |
4.3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
5.1 水源涵养服务功能评估 |
5.1.1 水源涵养空间变化及其变化分析 |
5.1.2 土地利用变化下水源涵养量变化 |
5.2 土壤保持服务功能评估 |
5.2.1 土壤保持空间变化及其变化分析 |
5.2.2 土地利用变化下土壤保持量变化 |
5.3 碳储量服务功能评估 |
5.3.1 碳储量空间变化及其变化分析 |
5.3.2 土地利用变化下碳储量变化 |
5.4 水质净化功能评估评估 |
5.4.1 氮磷浓度空间变化及其变化分析 |
5.4.2 土地利用变化下氮磷输出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讨论 |
6.2 主要结论 |
6.3 创新与不足 |
6.3.1 创新之处 |
6.3.2 不足之处 |
6.4 建议 |
6.5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基于MODIS EVI的重庆植被覆盖变化的地形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像元二分模型 |
2.2 趋势分析 |
2.3 地形差异修正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植被覆被变化趋势分析 |
3.2 植被覆被空间分布特征 |
3.2.1 高程 |
3.2.2 坡度 |
3.2.3 坡向 |
4 结论与讨论 |
(7)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热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
1.2.2 地表热环境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数据来源及数据预处理 |
3.1 数据来源 |
3.1.1 LandsatTM/ETM+遥感影像数据 |
3.1.2 MODIS地表温度产品 |
3.1.3 MODIS植被指数产品 |
3.2 数据预处理 |
3.2.1 LandsatTM/ETM+遥感影像预处理 |
3.2.2 土地利用数据解译 |
3.2.3 地表温度数据合成与计算 |
第4章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 |
4.1 相关理论及方法 |
4.1.1 土地利用动态度 |
4.1.2 土地利用程度 |
4.1.3 区位指数 |
4.1.4 转移矩阵 |
4.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 |
4.2.1 土地利用结构时间变化分析 |
4.2.2 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变化分析 |
4.3 土地利用动态度研究 |
4.4 土地利用程度研究 |
4.5 区位指数研究 |
4.6 土地利用变化流向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峡库区地表热环境变化特征研究 |
5.1 三峡库区夏季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研究 |
5.1.1 三峡库区夏季白天、夜晚地表温度变化分析 |
5.1.2 三峡库区夏季年际地表温度变化分析 |
5.1.3 三峡库区夏季地表温度等级分析 |
5.2 三峡库区夏季地表温度地形变化研究 |
5.2.1 三峡库区夏季地表温度剖面线分析 |
5.2.2 三峡库区夏季地表温度地形变化分析 |
5.3 三峡库区夏季热岛效应研究 |
5.3.1 三峡库区热岛效应年际变化分析 |
5.3.2 三峡库区热岛等级像元分析 |
5.3.3 三峡库区热岛效应空间扩展迁移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表热环境关系研究 |
6.1 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
6.2 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表温度等级的关系 |
6.3 土地利用变化与热岛强度等级的关系 |
6.4 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
6.5 热岛效应对策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情况 |
(8)四种木本植物对冬涝夏旱的适应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水淹-干旱”交替胁迫研究进展 |
1.2 三峡库区适应性植物筛选研究进展 |
1.3 植物耐水分胁迫生理生化反应 |
1.3.1 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的积累和根系活力变化 |
1.3.2 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适应性变化 |
1.3.3 植物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适应性变化 |
1.4 植物应对水淹胁迫的形态学策略 |
1.4.1 植物应对水淹胁迫的逃离策略 |
1.4.2 植物应对水淹胁迫的休眠策略 |
1.5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5.1 三峡库区研究局限于水淹胁迫 |
1.5.2 实地研究不足 |
1.5.3 乔木植株耐水淹研究不足 |
1.5.4 现有研究水淹时间较短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三峡库区中山杉应用调查 |
3.1 三峡库区重庆市万州段全年水位及气候情况 |
3.1.1 三峡库区重庆市万州段全年水位及温度变化动态分析 |
3.1.2 重庆市万州区全年降雨情况 |
3.2 万州区中山杉应用情况调查 |
3.3 万州区中山杉调查结果 |
3.3.1 万州区中山杉存活状况 |
3.3.2 万州区中山杉海拔与生物量的关系 |
3.4 小结 |
3.4.1 三峡库区水位和气候状况 |
3.4.2 中山杉在万州区生存状况 |
3.4.3 水淹影响中山杉生长 |
第4章 水淹胁迫后四种植物适应策略和生理生化能力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取样与检测方法 |
4.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存活率及生存状况 |
4.2.2 形态适应策略 |
4.2.3 水淹胁迫后四种植物光合色素含量变化 |
4.2.4 四种植物在水淹胁迫后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变化 |
4.2.5 四种植物在水淹胁迫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
4.2.6 四种植物在水淹胁迫后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
4.3 讨论 |
4.3.1 植物叶-水界面的气膜适应策略 |
4.3.2 水淹胁迫后四种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
4.3.3 水淹胁迫后四种植物叶绿素含量与组分比值的影响 |
4.3.4 水淹胁迫后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
4.3.5 水淹胁迫后四种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6 水淹胁迫后四种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水淹-干旱”胁迫后四种植物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5.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土壤含水量及气候状况 |
5.2.2 存活率及生长状况 |
5.2.3“水淹-干旱”胁迫后四种植物光合色素含量变化 |
5.2.4“水淹-干旱”胁迫后四种植物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变化 |
5.2.5“水淹-干旱”胁迫后四种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
5.2.6“水淹-干旱”胁迫后四种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 |
5.3 四种植物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1“水淹-干旱”胁迫后中山杉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2“水淹-干旱”胁迫后水杉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3“水淹-干旱”胁迫后秋华柳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4“水淹-干旱”胁迫后桑树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水淹-干旱”胁迫后四种植物叶绿素的影响 |
5.4.2“水淹-干旱”胁迫后四种植物丙二醛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
5.4.3“水淹-干旱”胁迫后四种植物抗氧化酶的影响 |
5.4.4“水淹-干旱”胁迫后四种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5.4.5 四种植物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四种植物耐“水淹-干旱”胁迫能力综合分析 |
6.1 耐水分胁迫综合评价分析 |
6.1.1 四种植物耐水淹胁迫能力强弱比较 |
6.1.2 四种植物耐干旱胁迫能力强弱比较 |
6.1.3 四种植物耐“水淹-干旱”胁迫能力强弱比较 |
6.2 四种植物在三峡库区库岸带生态修复应用模式初步设计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四种植物形态学方面耐胁迫变化 |
7.1.2 光合色素与植物耐胁迫能力的关系 |
7.1.3 丙二醛、根系活力变化 |
7.1.4 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与植物耐胁迫能力的关系 |
7.1.5 四种植物耐胁迫能力比较 |
7.1.6 四种植物在三峡库区库岸带景观生态配置模型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9)水淹对三峡库区消落带三种木本植物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拟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试验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水淹对三峡库区消落带三种木本植物生长的影响 |
3.1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存活率的影响 |
3.2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株高的影响 |
3.3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地径的影响 |
3.4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冠幅的影响 |
3.5 讨论及结论 |
第四章 水淹对三峡库区消落带三种木本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4.1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的影响 |
4.2.1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4.2.2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光化学淬灭系数的影响 |
4.2.3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非光化学淬灭系数的影响 |
4.2.4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电子传递速率的影响 |
4.2.5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实际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4.3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4.3.1 消落带试验区环境因子日变化 |
4.3.2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4.3.3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气孔导度的影响 |
4.3.4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蒸腾速率的影响 |
4.3.5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
4.3.6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 结论及讨论 |
4.4.1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2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的影响 |
4.4.3 水淹对三种木本植物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
(10)重庆市渝东地区半野生油桐的桐油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半野生油桐种子及种仁含油率 |
2.2 半野生油桐的桐油品质分析 |
2.2.1 半野生油桐桐油特征常数值分析 |
2.2.2 桐油等级指标分析 |
3 结论和讨论 |
四、重庆市三峡库区干旱特征及其变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三峡库区流域线性水运交通遗产景观更新设计研究[D]. 陈力. 重庆交通大学, 2021(02)
- [2]三峡库区气象干旱演变特征及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J]. 郑金涛,彭涛,董晓华,刘冀,常文娟,林青霞,王佳宝. 水土保持研究, 2020(05)
- [3]基于FLUS模型的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 陈兵飞. 西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Landsat数据的森林碳储量与土壤侵蚀功能研究[D]. 陈丽萍.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5]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退耕还林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D]. 黄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4)
- [6]基于MODIS EVI的重庆植被覆盖变化的地形效应[J]. 朱林富,谢世友,杨华,马明国. 自然资源学报, 2017(12)
- [7]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热环境的影响研究[D]. 国洪磊. 重庆工商大学, 2017(03)
- [8]四种木本植物对冬涝夏旱的适应性比较研究[D]. 陈珂. 西南大学, 2017(02)
- [9]水淹对三峡库区消落带三种木本植物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D]. 熊兴政. 西南大学, 2016(02)
- [10]重庆市渝东地区半野生油桐的桐油品质分析[J]. 熊兴政,刘芸,万盼,欧阳,邬静淳,周凯,孟祥江,周长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