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不完全病例误诊原因探讨

川崎病不完全病例误诊原因探讨

附56例报告

王树立(河南省夏邑县人民医院儿科476400)

【中图分类号】R3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9-0201-02

【摘要】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认识,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6年8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56例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大于5天伴咳嗽,均有冠状动脉损害。结论不完全川崎病亦多发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早期行冠状动脉超声检查利于早期诊断。

【关键词】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误诊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muco-cuta-m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暂编入结缔组织疾病篇内。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可形成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死,并可能为成人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不完全KD由于比典型KD少了1~2项主症,更易被忽视而导致延误诊断,失去早期治疗的时机。现就我院儿科2006年8月至2012年8月入院时诊断不明、最后确诊为不完全KD的5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今年一步提高治愈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8例,女18例;10月-1岁10例,年龄1~3岁18例,3~5岁20例,5岁以上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不完全KD的诊断标准,即患儿具有发热5d以上,仅具有2或3项主要症状,但有典型冠状动脉病变者或不伴有典型冠状动脉病变且排除猩红热、药物过敏综合征、脓毒症、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腺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麻疹等。

1.2临床表现具体表现见表1。

表1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

1.3辅助检查白细胞增高56例[(12.2~28.7)×109/L];血小板升高48例,其中(300~400)×109/L21例,(400~700)×109/L39例,予8~14d出现,呈进行性升高;血沉增快36例,有14例>100mm/h;C反应蛋白升高42例,最高90mg/L;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32例,ALT升高18例。心电图ST-T段改变24例,心脏超声冠状动脉扩张16例,范围在3~5mm之间。

1.4治疗均给予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1g/kg,2d内注射。同时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剂量为30~50mg?kg-1?d-1,直至热退3d开始减量,14d以后减量至3~5mg?kg-1?d-1,直至出院后继续服用,待血沉、血小板等生化指标完全正常后停用。若有冠状动脉损害,则使用至冠状动脉恢复正常。对有血小板升高者,同时口服双嘧达莫3~5mg/L。16例有冠状动脉扩张的患者通过门诊随访3~6个月均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见冠状动脉病变出现

2讨论

关于KD的诊断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病因未明,以变态反应性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症状有发热、皮疹、粘膜改变、颈淋巴结炎和肢端改变,婴幼儿多见,由于常有严重的心血管病变而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KD患儿增多,发病率是风湿热的2~3倍,成为小儿主要的继发性后天性心脏病之一。本病诊断以临床表现为依据,符合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1984年所修订的6项诊断标准中的5项或有心脏冠状动脉病变时具备4项,诊断即成立。近年来,轻型及不完全KD病例有增加趋势,约占10%~20%,特别是小婴儿,仅有2~3项主要症状,皮疹及颈淋巴结肿大少见,但冠状动脉病变与典型病例相似,应引起重视。此综合征缺乏特异诊断方法,加上不完全病例的存在,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须与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结缔组织性疾病、心脏疾患相鉴别。

从本结果来看,56例不完全KD患儿中,除发热症状外,40例具有3项主症,16例具有2项主症,首发症状往往以低热出现,易被忽视,当发生唇红干裂、结膜充血才做出诊断。大多数病例肛周脱皮的出现均早于指趾端膜状脱皮,多数出现在发病第1周内,可作为早期诊断本病较为重要的指标[2]。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不及典型KD。由于KD的诊断主要是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的实验试指标及检测手段,故早期难于做出诊断,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本组56例入院时误诊为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3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例,传染性肝炎6例,败血症12例。

误诊原因及教训①医生对本病缺乏认识,一旦发现持续高热,血白细胞高及明显的呼吸道表现易考虑为败血症、肺炎等,延误病情②早期临床表现不完全,也是容易误诊的原因之一。本组病例入院时病程≤5天者有14例,不完全病例7例,由于早期主要症状未充分表现出来,有的仅呈一过性,均误诊为五官科疾患和发热出疹性疾病。如误诊为荨麻疹者,早结膜及口腔粘膜改变不明显,将肢端手足硬性水肿误诊为血管神经性水肿。③与风湿性疾病相混淆,误诊为风湿热、结节性多动脉炎、幼年型类风湿病等。这一组疾病早期症状不完全,其病理基础病变均为结缔组织变态反应性炎症,根据所侵犯的组织器官不同而有各自的临床特点,但有些症状可互相重迭,尤其在早期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时,极易混淆期;④体格检查及询问病史不仔细,对疾病过程中一过性皮疹、多形性红斑、颈部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肛周潮红、脱皮等没有足够认识,易误诊为猩红热、麻疹等,是漏诊的主要原因之一;⑤对血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等重要实验室指标及心超未进行动态监测,使病情延误。

本资料说明疑似KD患儿,应密切观察其临床症状过程的进展以及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的结果,特别要观察有无肛周皮肤潮红、脱皮,卡介苗接种瘢痕红肿这些早期临床表现和急性期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动态升高等特点,尽早进行心超和心电图的检查。对诊断为不完全KD的病例,我们也应该早期使用IVIG、阿司匹林治疗,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3]。

总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及有效的治疗,对减少和减轻本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日本MCLS研究会.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诊断标准.见:李兴华,王国荣主编.儿科疾病诊断标准.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280.

[2]张清友,杜军保.不完全KD的诊治现状[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5):339-341.

[3]NewburgerJW,TakahashiM,GerberMA,etal.Diagnosistreatmentandlong-termmanagementofKawasakidiseaseastatementforhealthprofessionalsfromtheCommitteeonRheu-maticFever,Endocarditis,andKawasakiDisease,Coun-cilonCardiovascularDiseaseintheYoung,AmericanHeartAssociation[J].Pediatr,2004,114(6):1708-1733.

标签:;  ;  ;  

川崎病不完全病例误诊原因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