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货物装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货物,启发式,算法,琼海,文昌,棚车,经济开发区。
货物装载论文文献综述
徐立丰[1](2019)在《装载危险货物的集装箱船电气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装载不同类别危险货物的集装箱船,电气设计存在着差异。本文拟通过对IMDG规则以及SOLAS等要求的解读,明确危险货物的特殊性,从而使电气设计正确而合理。(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10期)
庞婷婷,梁伟伟[2](2019)在《铁路阔大货物装载中货物重心位置分析与改进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铁路在进行阔大货物运输时物体总重心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火车运行的安全性,一般情况下货物的总重心位置应当与车厢的横向中心线重合,当货物重量小于车厢额定承载能力的50%时,允许货物重心出现偏离,但偏离的数值也受到了多方面的约束。为了改进阔大货物运输的重心位置,采用BP算法计算货物的最优重心位置,从而提高货物放置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17期)
耿振[3](2019)在《海铁联运集装箱货物装载安全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提出调整运输结构的"公转铁"发展政策,面对有利的政策环境,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聊城车务段积极开展货源营销,尤其在海运集装箱公转铁做出了大量的工作,相继开行了临清-黄岛、阳谷-黄岛、曹县-黄岛、沙土集-黄岛、日照的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实现了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快速发展。为了保证铁路集装箱运输过程安全,满足海铁联运班列开行安全,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抓好集装箱货物装载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9年18期)
崔雪莲,那日萨,于明朕,韩琪玮[4](2019)在《散套装货物混合装载问题优化算法及其可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具有七种现实约束的散货和套装货物混合叁维装箱优化问题,采用树搜索策略,以空间切割、货物组块及装载套数迭代法为基础,在考虑装载的套装、摆放方式、放置稳定性、承重级别、优先级、载重、重心等约束条件下,构建了一种启发式搜索迭代算法。通过实际算例,分别计算了套装约束下和无套装约束下的装箱优化结果,并利用所开发的软件给出了3D装箱效果图,发现该算法可保证套装货物成套装载,且空间利用率可达90%以上,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工业工程与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朱向[5](2018)在《基于树图聚类的多车货物平衡装载》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车辆使用数最少和车辆使用总成本最小的两类多车货物平衡装载问题,采用预分配策略进行处理:在分析货物尺寸及重量匹配状况基础上,设计树图聚类算法实现货物合理组合和向适合车辆分配;再根据各车分配货物的规格状况,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单辆车的平衡布局算法;最后通过设计参数取值的调整,将两阶段处理有机结合并起来实现整体布局方案优化的目的。算例表明设计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多车整体装载率,并实现负荷在各车辆间的均衡分布。(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期刊2018年12期)
王金珊,陈军华,袁霞[6](2018)在《基于仿真的大宗货物集装箱装载加固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宗货物进行集装箱运输时面临的无法装箱掏箱、加固的难题,提出一种采用与通用集装箱的结构和规格相匹配的可移动钢制运输架的装载方案.先将货物在箱外装载加固到运输架上,再借助运输架的集成轮结构,依靠轻量型叉车将货物推入箱内,运输架的锁定装置保证运输架在集装箱内的稳定.作业过程有效提高了装卸效率,降低了装卸现场叉车的使用规格要求,缓解了重型叉车无法进入箱内作业的矛盾.本文以运输大理石荒料为例,设计了装载加固方案,利用SolideWorks软件对该方案仿真验证,结果经济有效,可为同类型大宗货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2018年S1期)
林兰刚,张一寒[7](2018)在《基于有限元的超限货物装载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川江油双河镇天明电厂变压器运输为背景,运用Midas软件分析平板车主纵梁各支点内力,然后在Solidworks中建立平板车车板叁维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车板应力、变形的分布情况,确定危险位置,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讨论改进方案,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11期)
良子,张日忠[8](2018)在《我省公布202个货物装载源头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海口9月27日讯(记者良子 通讯员张日忠)海南日报记者9月27日从省治超办了解到,截至8月底,我省16个市县政府已根据省治办及省安委办的要求陆续公布的货物装载源头点202个。保亭、白沙、乐东未按规定公示源头单位。据了解,16个市县政府公布的(本文来源于《海南日报》期刊2018-09-28)
纪宪军[9](2018)在《袋装货物棚车装载装置的虚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棚车装载主要依靠叉车搬运、人力装载、成本高、效率低。近年来开发出了针对棚车袋装货物装载的机械装置,但只是从车厢外运送到车厢内的一些简单运送装置,实质上没有实现码垛和装载一体化。因此传统装载装置效率低,装载过程繁琐。本文主要针对火车棚车袋装货物的机械化装载,设计了一种能够实现搬运和装载一体化的装载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装载一体化的目的。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本文首先分析了棚车结构和袋装物品的装载特点,讨论了棚车袋装物品的装载原理,总结了装载装置的设计要求。针对火车棚车内部空间的限制,借鉴传统码垛装置和曲柄滑块伸缩原理设计运载小车,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种适合棚车袋装货物装载的运送小车。在装置的设计中,采用了侧移型运送小车,考虑到自动运送小车难以实现左右侧移运动,设计出了可供小车转向的两级万向节转向机构,实现了棚车左右车厢的装载。应用叁维设计软件UG,建立了装载装置各部件的几何模型,并对其进行虚拟装配和干涉检查。通过建立装载装置的虚拟模型,对设计的结构进行了运动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结构能够实现预定的工作目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虚拟装置进行动态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码垛机械手、运送小车转向机构进行了结构优化。通过分析和优化,表明设计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符合工作要求。仿真结果表明,本装置实现了装载、运送、码垛的一体化目标,且满足装载要求,装载效率高等特点。设计的装载装置应用于工程实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为袋装货物的自动装卸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8-09-27)
郑琰,李鹏[10](2018)在《求解非标准货物货机群装载问题的启发式搜索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货机装载问题属于叁维装箱问题,是一类NP-hard组合优化问题。而与传统车辆装箱问题不同,货机装载后的重心位置是要考虑的重要约束条件,以重心偏移率和货舱空间利用率为目标函数,针对非标准货物的货机群叁维装载问题进行启发式算法研究。该算法基于空间管理思想,将"砌墙"式建构算法与一种四规则深度优先搜索法相结合,排除大量不可行解,缩短了可行解的搜索时间。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以在满足各项约束条件下正确地为货机群叁维装载问题找出可行装载结果,对解决实际货机群装载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23期)
货物装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铁路在进行阔大货物运输时物体总重心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火车运行的安全性,一般情况下货物的总重心位置应当与车厢的横向中心线重合,当货物重量小于车厢额定承载能力的50%时,允许货物重心出现偏离,但偏离的数值也受到了多方面的约束。为了改进阔大货物运输的重心位置,采用BP算法计算货物的最优重心位置,从而提高货物放置的合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货物装载论文参考文献
[1].徐立丰.装载危险货物的集装箱船电气设计[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2].庞婷婷,梁伟伟.铁路阔大货物装载中货物重心位置分析与改进探讨[J].科技风.2019
[3].耿振.海铁联运集装箱货物装载安全的分析[J].中国市场.2019
[4].崔雪莲,那日萨,于明朕,韩琪玮.散套装货物混合装载问题优化算法及其可视化[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9
[5].朱向.基于树图聚类的多车货物平衡装载[J].系统工程.2018
[6].王金珊,陈军华,袁霞.基于仿真的大宗货物集装箱装载加固方案[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8
[7].林兰刚,张一寒.基于有限元的超限货物装载安全性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
[8].良子,张日忠.我省公布202个货物装载源头点[N].海南日报.2018
[9].纪宪军.袋装货物棚车装载装置的虚拟开发[D].兰州理工大学.2018
[10].郑琰,李鹏.求解非标准货物货机群装载问题的启发式搜索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