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地热水论文_郭永宾,李中,刘和兴,董钊,吴志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温地热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低温,热水,污泥,地板,鸟粪,水化,粒径。

低温地热水论文文献综述

郭永宾,李中,刘和兴,董钊,吴志明[1](2019)在《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深水水合物地层的特殊环境要求固井水泥具有低水化放热和低温早强特性,而现有的固井水泥浆体系大多不具备低水化放热特性,而且低温水化速度较慢。为此,提出了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的研究思路。在铝酸盐水泥和G级水泥按照1∶1质量比形成的混合水泥浆的基础上,通过对储能微球研发以及对密度减轻剂、稳定剂和其他外加剂的种类和加量的优选,形成了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其早强剂为0.06%叁乙醇胺,降失水剂为1%聚乙烯醇类降失水剂CML,缓凝剂为0.35%硼酸,分散剂为1.5%SYJZ-1。同时对该体系进行的性能测试表明,在4℃养护24 h水泥石抗压强度可以达到5.9 MPa,水泥浆呈现低水化放热和低温早强特性。可以看出,该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在早期强度、水化放热、密度等方面性能优异。(本文来源于《钻井液与完井液》期刊2019年04期)

钟婷婷,俞美圆,杨晓瑾,张锺一,王甜甜[2](2019)在《低温热水解污泥厌氧产甲烷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促进剩余污泥(WAS)的厌氧降解转化,本文在50~110℃温度下,对WAS进行热水解,考察热水解污泥的厌氧产气效能。粒径、溶解性蛋白和多糖、磷酸盐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低温热水解能有效破坏WAS的絮体结构,促进有机物释放。110℃处理2h后,WAS粒径从208.9μm降低至10.8μm,相应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浓度提高3.29倍。此外,生物气产量随热水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大累积生物气产量比对照组提高34.1%,且CH_4和H_2含量合计可达81.8%。(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19年07期)

李瑶[3](2019)在《EDTA对低温热水解污泥鸟粪石回收效率和纯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回收磷,不仅可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还可缓解磷资源的短缺。本研究以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剩余污泥为处理对象,以“热水解+厌氧消化”为污泥处理工艺,开展工作。通过加入金属络合剂(EDTA)于热水解污泥的上清液中,对比分析了EDTA对低温热水解污泥磷释放的影响,并应用响应曲面确定磷释放的最佳操作条件;研究了EDTA添加对鸟粪石回收效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SEM—EDS)分析了鸟粪石纯度;探讨了低温热水解污泥加入EDTA回收磷后,对厌氧消化处理效果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EDTA(Ommol/L~1 5mmol/L)进行污泥低温热水解(T=75℃、pH=3),上清液中总磷(TP)和正磷(PO43-)的释放量分别从249mg/L和189mg/L增加到了547mg/L和450.6mg/L,污泥中约84%的磷可释放到液相中。EDTA通过破坏胞外聚合物和细胞结构,络合释放到上清液中的Ca、Mg、A1、Fe等金属离子,避免它们与磷结合,不仅提高了磷的释放量,还使释放到上清液中的磷大部分以PO43-的形式存在,有利于鸟粪石磷回收。(2)以pH、温度、EDTA浓度为污泥热水解影响因素的自变量,以磷释放率和经济成本为响应值,进行响应曲面模拟分析,确定出最佳热水解磷释放条件(T=62℃、pH=3.9、EDTA浓度=9.2mmol/L)和较佳的磷释放率(74.2%)和较低的经济成本。(3)以鸟粪石方式回收上述热水解污泥上清液中的磷,最佳回收条件为:Md/P=1.2:1、pH=g,T=25℃。上清液中磷的回收率为97.3%,NH4+-N去除率为24.7%,鸟粪石纯度可达61.3%。通过SEM-EDS分析可得磷回收所得晶体沉淀中n(Mg):n(N):n(P)=1.16:1:1.46,与磷酸铵镁(鸟粪石)分子式比值很接近,所以回收的沉淀产物中主要成分为磷酸铵镁。(4)对添加EDTA经热水解鸟粪石回收后的污泥进行厌钒消化处理(15天),进泥中SCOD浓度较未添加EDTA的热水解污泥进泥的SCOD有明显的增加,厌氧消化过程中有机物分解速率平均为292mg/d,未添加EDTA热水解污泥有机物分解速率平均为239mg/d,说明添加适量的EDTA可使厌氧消化效能得到提高。添加EDTA经鸟粪石磷回收后,消化液中PO43-释放量不足30mg/L,可有效避免在消化设备和管道中无控制的鸟粪石沉积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池胜刚,周天天,韩隆,王芳松,刘法古[4](2019)在《卡琳娜低温热水发电装置氨泄漏事故扩散模拟及危害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某炼化芳烃联合装置低温余热回收装置首次采用卡琳娜低温余热发电机组,以利用主装置的低温余热。卡琳娜循环采用高毒氨作为循环工质,以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氨循环流程为主线,基于高斯烟羽扩散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分别模拟计算氨循环在低压和高压2个区域发生泄漏时氨泄漏后的浓度分布,计算出氨泄漏下风向时的人员中毒危害区域,模拟氨泄漏后的安全区、轻伤区、重伤区、死亡区的距离,并为事故提供参考应急响应措施。(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李静玮[5](2019)在《公共建筑的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地暖技术在居住建筑中趋于成熟,但公建中,因其变化多样的建筑造型和丰富的建筑功能,其地暖设计在系统形式、配管间距、盘管布置和热计量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之处。结合几年来在公建中的设计经验,以应县四通物流综合楼为例,总结、介绍了公共建筑中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本文来源于《能源与节能》期刊2019年06期)

赵华[6](2019)在《低温热水辐射采暖楼地面裂缝控制及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热辐射采暖地面容易出现混凝土不规则裂缝,直接影响质量验收,因此,可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经过工程实践检验,有效的控制了地面不规则裂缝和翘曲问题的发生,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9年10期)

蔺洁,陈超,马云,孙乐[7](2019)在《低温热水辐射地板稳定升温计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板稳定升温过程,根据热平衡原理建立地板升温计算模型,给出地板升温表达式,利用该式可方便快捷地预测地板升温时间及地板终值温度。为验证方程有效性,通过改变供水温度、管间距、初始温度条件,将地板升温测试数据与方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显示两者最大误差为5.8%,因此可将该模型用于实际;同时实测与计算结果一致显示地板升温过程为指数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子恒,赵晗星[8](2019)在《低温地热水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低温地热水供热的优缺点以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对比,讨论了不同形式的地热水供热系统,采用水源热泵的梯级利用方式更具有优势。(本文来源于《2019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论文集(上)》期刊2019-04-21)

曹秀芹,柳婷,江坤,仇付国,付昆明[9](2019)在《低温热水解对污泥触变性及脱水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泥经过热水解预处理后,其流变和理化性质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为实现后续污泥处理处置过程的最优化,分别采用触变动力学系数(K)和离心脱水泥饼的总固体含量(TS)作为污泥触变性及脱水性能的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低温热水解(60~90℃)对于污泥触变性及脱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解48 h后,污泥的触变性增大,脱水性能提高,且热水解温度的升高与触变性的增大和脱水性能的提高呈对数关系。污泥脱水性的提高与触变性的增强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触变动力学系数有望成为比较污泥脱水性能的新工具,从流变学角度提出了评价污泥脱水性能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艾文婷,姜雪,张敏,邵婷婷,刘威[10](2019)在《热水处理减轻采后黄瓜果实低温贮藏冷害的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热水热激处理减轻黄瓜冷害的最佳处理条件,采用"申青"黄瓜作为试验试材,以电解质外渗率作为冷害评价指标,利用叁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最佳热水热激处理温度37. 5℃,最佳热激时间24 min。黄瓜果实经热激处理后,在温度4℃、湿度85%冷库中贮藏5 d的电解质外渗率实测值为25. 13%,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1. 21%,较未处理黄瓜果实提高了34. 07%,说明该方法稳定可靠。该试验优化了热水处理黄瓜果实低温贮藏冷害参数,建立的模型稳定可行,为黄瓜果实抗冷性的提高和冷敏型果蔬冷害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试验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3期)

低温地热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促进剩余污泥(WAS)的厌氧降解转化,本文在50~110℃温度下,对WAS进行热水解,考察热水解污泥的厌氧产气效能。粒径、溶解性蛋白和多糖、磷酸盐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低温热水解能有效破坏WAS的絮体结构,促进有机物释放。110℃处理2h后,WAS粒径从208.9μm降低至10.8μm,相应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浓度提高3.29倍。此外,生物气产量随热水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大累积生物气产量比对照组提高34.1%,且CH_4和H_2含量合计可达81.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温地热水论文参考文献

[1].郭永宾,李中,刘和兴,董钊,吴志明.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9

[2].钟婷婷,俞美圆,杨晓瑾,张锺一,王甜甜.低温热水解污泥厌氧产甲烷过程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9

[3].李瑶.EDTA对低温热水解污泥鸟粪石回收效率和纯度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4].池胜刚,周天天,韩隆,王芳松,刘法古.卡琳娜低温热水发电装置氨泄漏事故扩散模拟及危害评估[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9

[5].李静玮.公共建筑的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设计[J].能源与节能.2019

[6].赵华.低温热水辐射采暖楼地面裂缝控制及防治[J].建筑技术开发.2019

[7].蔺洁,陈超,马云,孙乐.低温热水辐射地板稳定升温计算模型[J].太阳能学报.2019

[8].张子恒,赵晗星.低温地热水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分析[C].2019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论文集(上).2019

[9].曹秀芹,柳婷,江坤,仇付国,付昆明.低温热水解对污泥触变性及脱水性能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9

[10].艾文婷,姜雪,张敏,邵婷婷,刘威.热水处理减轻采后黄瓜果实低温贮藏冷害的条件优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论文知识图

太阳能热水系统+低温热水地板采暖系统工...太阳能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示意国际标准低温热水散热器试验台Fig...国际标准低温热水散热器实验台(1)...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图2#低温热水循环系统示意图

标签:;  ;  ;  ;  ;  ;  ;  

低温地热水论文_郭永宾,李中,刘和兴,董钊,吴志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