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股骨头密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骨密度,定量CT,股骨头,髋部骨折
股骨头密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现龙,许乐洋,范永前[1](2019)在《髋部骨折患者的股骨头松质骨骨密度的定量CT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定量CT (QCT)中"3D Spine Exam Analysis"软件分析模块测量股骨头不同层面的松质骨骨密度,研究髋部骨折与非髋部骨折患者的股骨头骨密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344例受试者股骨头松质骨的骨密度,其中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NF)患者11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TF)患者92例,非髋部骨折(non-hip fracture,NHF)患者133例。将QCT数据文件传输至QCT工作站,利用"3D Spine Exam Analysis"软件分析模块将股骨头划分为上、中、下3个层面:靠近股骨颈上部皮质、经股骨颈中心、靠近股骨颈下部皮质。由1名熟练的操作者对受试者股骨头进行测量,计算并记录平均值。结果3组受试者的年龄不完全相同,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287,P=0.000,P_(NF&ITF)=0.020,P_(NF&NHF)=0.000,P_(ITF&NHF)=0.000);3组受试者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P=0.925);髋部骨折与非髋部骨折组股骨头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NF与ITF的股骨头骨密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层:F=53.654,P=0.000,P_(NF&ITF)=1.000,P_(NF&NHF)=0.000,P_(ITF&NHF)=0.000;中层:χ~2=83.229,P=0.000,P_(NF&ITF)=0.342,P_(NF&NHF)=0.000,P_(ITF&NHF)=0.000;下层:χ~2=73.749,P=0.000,P_(NF&ITF)=0.956,P NF&NHF=0.000,P_(ITF&NHF)=0.000)。结论本次研究中,NF、ITF及NHF组之间无性别构成差异。3组年龄构成有统计学差异,且ITF组整体年龄最大。髋部骨折与NHF组之间股骨头骨密度值存在统计学差异。(本文来源于《老年医学与保健》期刊2019年05期)
文登攀[2](2019)在《CT联合骨密度测量在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和分析CT联合骨密度测量在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治的7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行单纯CT诊断,CT联合骨密度测量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分期诊断的准确率。结果:CT联合骨密度测量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分期诊断的准确率(97.33%)显着高于单纯CT诊断(84.00%),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的CT诊断,CT联合骨密度测量在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更加显着,能有效检测出早期病变,从而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其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和推广。(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0期)
梁华锦[3](2019)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抗骨质疏松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其骨密度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抗骨质疏松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其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研究组(应用抗骨质疏松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各30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在疗效的对比上,研究组的疗效相对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密度的变化情况上,研究组的骨密度数值较高;在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上,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上,使用抗骨质疏松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方式,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进行推广。(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李现龙,许乐洋,范永前[4](2019)在《定量CT对股骨头松质骨骨密度的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利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中"3D Spine Exam Analysis"软件分析模块测量股骨头松质骨的骨密度的可重复性,以及患者双侧股骨头松质骨骨密度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研究330名(女性239人,男性91人)受试者的股骨头松质骨骨密度,对其中因各种原因仅可获得一侧髋关节图像的受试者149人进行可重复性研究;对其余的受试者181人进行双侧股骨头松质骨骨密度的差异性研究。利用QCT Pro软件中"3D Spine Exam Analysis"软件分析模块将股骨头划分为上、中、下3个层面:靠近股骨颈上部皮质、经股骨颈中心、靠近股骨颈下部皮质,并对各个层面进行测量。结果2名不同操作者测量同一股骨头的相同层面松质骨骨密度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上=0. 148> 0. 05,P_中=0. 05,P_下=0. 097>0. 05)。同一患者双侧股骨头相对应层面的松质骨骨密度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在上层,两侧股骨头的松质骨骨密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上=0. 445>0. 05);而在中层与下层,两侧股骨头的松质骨骨密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中=0. 000<0. 05,P_下=0. 000<0. 05)。结论利用QCT中"3D Spine Exam Analysis"软件分析模块进行股骨头松质骨的骨密度测量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患者双侧股骨头不同层面松质骨的骨密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并且左侧股骨头的中层与下层的松质骨骨密度显着大于右侧。(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秦谊,胡晓玲,林新晓[5](2019)在《自拟补肾祛瘀汤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骨密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拟补肾祛瘀汤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88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补肾祛瘀汤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Harris评分)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状态。采用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头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人骨成型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显着降低,Harris评分显着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BGP、BMP-2、BALP、BMD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GP、BMP-2、BALP、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肾祛瘀汤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疗效确切,能提高患者的骨密度。(本文来源于《环球中医药》期刊2019年06期)
李邓[6](2019)在《粗通道髓芯减压植骨术重建骨坏死区骨密度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早期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股骨头坏死(ONFH)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也是导致髋关节功能异常甚至功能丧失的常见疾病之一,虽然该疾病为大家所熟知,但其具体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明确。该病具有病因多样性、早期诊断困难、病程进展有较大个体差异等特点,多数患者病程进展到后期不得不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虽然近年来人工髋关节假体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目前由于假体的使用寿命问题,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长期疗效尚不够理想,有假体松动、下沉等远期并发症,后期常需行二次或多次手术翻修,且翻修手术难度较大。因此,对于年轻患者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近年来,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多数临床医师提倡早期干预治疗,防止股骨头塌陷,尤其对于年轻患者,保留股骨头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髓心减压仍然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早期治疗手段,能去除坏死骨,结合同种异体骨材料的植入为骨坏死区提供成骨原材料和力学支撑,该术式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时间短、术后康复时间短等优势,临床容易开展推广且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术后效果肯定。目的分析粗通道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植入术对早期ONFH患者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评价骨坏死区骨密度值对手术早期疗效评估价值。同时,探究不同分期对该术式临床疗效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粗通道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植入术治疗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了42例(56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7.3(20~50)岁。按照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股骨头坏死分期,将所有患髋分为:Ⅰ-A期(15髋)、Ⅰ-B期(22髋)、Ⅱ-A期(5髋)及Ⅱ-B期(14髋)。在术前及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进行Harris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X线及骨密度等检查,分析术前及术后1年患者Harris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及骨密度值的变化,探究该术式的早期临床疗效,同时评价术后骨坏死区骨密度值对手术疗效的评估作用。另外,通过协方差分析股骨头坏死不同分期对术后1年Harris评分及视觉模拟(VAS)评分的影响。结果术后1年随访的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症状缓解或消失,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无患者出现感染及排异现象。术后1年X线片显示股骨头外形均未出现塌陷,与术前X线片对比显示,术后髓芯减压通道内可见成骨现象(出现新生骨柱)。总体及各分期患者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及骨坏死区骨密度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不同分期对术后1年Harris评分及VAS评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期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Ⅰ-B期、Ⅱ-A期及Ⅱ-B期术后1年Harris评分均较Ⅰ-A期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A期及Ⅱ-B期术后1年VAS评分明显高于Ⅰ-A期,Ⅱ-A期术后1年VAS评分明显高于Ⅰ-B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粗通道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早期效果良好;骨坏死区骨密度值对股骨头坏死术后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评估价值;不同的分期显着影响股骨头坏死的手术疗效。(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3-01)
冯强强,王玲,程晓光,郭晓忠[7](2018)在《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骨密度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骨密度的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行CT检查诊断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坏死组)。共31例48髋,男36髋、女12髋,年龄(47. 42±15. 29)岁,ARCO分期Ⅱ期21髋、Ⅲ期27髋。均无骨盆或髋关节外伤及手术史,未进行过药物干预。同时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因单侧髋关节骨折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行髋关节CT检查的患者(非坏死组)。共52例52髋,男38髋、女14髋,年龄(47. 42±15. 29)岁,对侧股骨均无异常。采用非同步定量CT测定坏死组股骨头坏死区、坏死周围区域、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的骨密度,测定非坏死组非骨折侧股骨头中心、股骨头边缘、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的骨密度,并对测得的数据做统计分析。结果:坏死组坏死区骨密度大于非坏死组股骨头中心骨密度[(348. 44±78. 77) mg·cm~(-3),(284. 05±45. 88) mg·cm~(-3),t=4. 942,P=0. 000];坏死组坏死周围区域骨密度大于非坏死组股骨头边缘骨密度[(218. 59±47. 82) mg·cm~(-3),(141. 37±31. 93) mg·cm~(-3),t=9. 419,P=0. 000]; 2组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骨密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8. 63±58. 43) mg·cm~(-3),(81. 14±63. 78) mg·cm~(-3),t=1. 426,P=0. 157;(45. 38±37. 15) mg·cm~(-3),(52. 55±31. 23) mg·cm~(-3),t=-1. 048,P=0. 297;(48. 14±34. 07) mg·cm~(-3),(45. 37±42. 60) mg·cm~(-3),t=0. 357,P=0. 722]。坏死组ARCOⅡ期坏死周围区域骨密度大于非坏死组股骨头边缘骨密度[(228. 97±49. 64) mg·cm~(-3),(141. 37±31. 93) mg·cm~(-3),t=7. 486,P=0. 000];坏死组ARCOⅡ期坏死区、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骨密度与非坏死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07. 31±64. 15) mg·cm~(-3),(284. 05±45. 88) mg·cm~(-3),t=1. 513,P=0. 141;(100. 71±45. 88) mg·cm~(-3),(81. 14±63. 78) mg·cm~(-3),t=1. 277,P=0. 206;(65. 39±26. 72) mg·cm~(-3),(52. 55±31. 23) mg·cm~(-3),t=1. 653,P=0. 103;(59. 97±31. 76) mg·cm~(-3),(45. 37±42. 60) mg·cm~(-3),t=1. 417,P=0. 161]。坏死组ARCOⅢ期坏死区骨密度大于非坏死组股骨头中心骨密度[(380. 42±74. 99) mg·cm~(-3),(284. 05±45. 88) mg·cm~(-3),t=6. 110,P=0. 000];坏死组ARCOⅢ期坏死周围区域骨密度大于非坏死组股骨头边缘骨密度[(210. 52±45. 64) mg·cm~(-3),(141. 37±31. 93) mg·cm~(-3),t=7. 853,P=0. 000];坏死组ARCOⅢ期大转子骨密度小于非坏死组[(29. 81±37. 03) mg·cm~(-3),(52. 55±31. 23) mg·cm~(-3),t=-2. 879,P=0. 005];坏死组ARCOⅢ期股骨颈、转子间骨密度与非坏死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7. 01±67. 43) mg·cm~(-3),(81. 14±63. 78) mg·cm~(-3),t=1. 029,P=0. 307;(38. 94±33. 49) mg·cm~(-3),(45. 37±42. 60) mg·cm~(-3),t=-0. 682,P=0. 497]。ARCOⅡ期坏死区骨密度小于ARCOⅢ期(t=-3. 565,P=0. 001),大转子、转子间骨密度均大于ARCOⅢ期(t=3. 771,P=0. 001; t=2. 208,P=0. 032); ARCOⅡ期坏死周围区域、股骨颈骨密度与ARCOⅢ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 337,P=0. 188; t=0. 225,P=0. 823)。结论:股骨头坏死区和坏死周围区域骨密度较正常股骨头增高。(本文来源于《中医正骨》期刊2018年10期)
王星,陈伯亮[8](2018)在《联合应用补骨脂汤剂与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髋关节功能和骨密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联合应用补骨脂汤剂与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髋关节功能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股骨头坏死治疗仪治疗,观察组给予补骨脂汤剂联合股骨头坏死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Harris评分、骨密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arris评分及腰椎骨与股骨近端密质骨、松质骨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应用补骨脂汤剂与股骨头坏死治疗仪治疗股骨头坏死,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加骨密度,提高髋关节功能,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8年22期)
燕勇[9](2018)在《仙灵骨葆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TGF-β1、PINP、BGP及骨密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骨钙素(BGP)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接受闭合髓芯钻孔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3粒/次,2次/d,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TGF-β1、PINP及BGP及骨密度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坏死体积与股骨头体积比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第1个疗程、2个疗程后,血清VEGF、TGF-β1、PINP水平及坏死体积与股骨头体积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BGP水平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s叁角等骨密度指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显着升高(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显着,能显着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TGF-β1、PINP表达,上调BGP表达,改善骨密度有关。(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8年04期)
蒙锡波,邓丽丽[10](2018)在《恒古骨伤愈合剂联合活血补肾汤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恒古骨伤愈合剂联合活血补肾汤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72例SONFH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研究组36例予恒古骨伤愈合剂联合活血补肾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持续服用3个疗程。记录2组治疗前后Harris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股骨头局部骨密度和平均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和血细胞比容及叁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恒古骨伤愈合剂联合活血补肾汤治疗SONFH疗效显着,可增强骨密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股骨头密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和分析CT联合骨密度测量在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治的7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行单纯CT诊断,CT联合骨密度测量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分期诊断的准确率。结果:CT联合骨密度测量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分期诊断的准确率(97.33%)显着高于单纯CT诊断(84.00%),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的CT诊断,CT联合骨密度测量在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更加显着,能有效检测出早期病变,从而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其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和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股骨头密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李现龙,许乐洋,范永前.髋部骨折患者的股骨头松质骨骨密度的定量CT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9
[2].文登攀.CT联合骨密度测量在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J].人人健康.2019
[3].梁华锦.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抗骨质疏松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其骨密度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4].李现龙,许乐洋,范永前.定量CT对股骨头松质骨骨密度的测量[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
[5].秦谊,胡晓玲,林新晓.自拟补肾祛瘀汤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骨密度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9
[6].李邓.粗通道髓芯减压植骨术重建骨坏死区骨密度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早期疗效分析[D].郑州大学.2019
[7].冯强强,王玲,程晓光,郭晓忠.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骨密度定量分析[J].中医正骨.2018
[8].王星,陈伯亮.联合应用补骨脂汤剂与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髋关节功能和骨密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
[9].燕勇.仙灵骨葆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TGF-β1、PINP、BGP及骨密度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8
[10].蒙锡波,邓丽丽.恒古骨伤愈合剂联合活血补肾汤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