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述福建茶业产业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周志远[1](2020)在《苍南县四季柚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农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是政府关注的核心社会问题,在长达十七年的岁月里,三农问题始终占据着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席之地,2020年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政府的工作重心依然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和提升三农领域优势着两大模块上,致力于为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和持续供应以及农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的伟大目标,深入挖掘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链,积极为广大的农民群众营造一个和谐进步的农业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苍南县四季柚作为土生土长的浙江特色农产品在实现了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后,已经发展成为了当地的区域性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力的加重,苍南县四季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如何更好、更快地推进苍南四季柚的产业发展值得研究。本文首先对课题研究背景、课题写作的意义与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进行简要阐述。其次针对论文研究中涉及的重要理论进行概括和介绍,主要对产业、产业发展、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产业发展理论、产业组织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进行介绍和概括。接着详细描述苍南县四季柚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回收的271份问卷和关键人物的访谈对苍南县四季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包括苍南县的基本概况、苍南县四季柚产业的自然环境、区位地理情况、政策现状,从生产规模、四季柚品种、组织化规模、农户、企业等方面对四季柚产业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然后据此对四季柚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度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四季柚产业发展存在的抵御自然风险、环境、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品牌建设、销售渠道、政策资金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四季柚生产、流通、销售中普遍的问题。最后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从政府层面上政府要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从企业和种植户上提出了要加大技术研发,提高产业化标准,加大品牌建设,增加产品知名度依托“互联网+”,拓宽营销渠道,依托供给侧改革,拓宽市场需求等可借鉴的政策建议。
严肖月[2](2020)在《茶染工艺在当代室内软装中的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郭婷婷[3](2019)在《城郊型农业庄园规划研究 ——以龙游县茗皇茶庄园为例》文中提出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休闲需求增加的双重驱动下,现代农业庄园作为休闲农业更高层次的产业形态,从数量规模到开发模式都有了相当可观的发展,城郊地区又以其强大的区位优势成为农业庄园主要建设区域。在休闲农业发展面临景观低俗化、产品同质化、服务消极化、业态功能单一等问题的现状下,城郊型农业庄园良好的发展态势能够有效促进城郊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休闲农业转型升级。随着城市居民对高质农业生产和优质农业休闲的需求愈发强大,通过发展城郊型农业庄园解决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对促进休闲农业深层次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内容,探讨了城郊型农业庄园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类型和功能,提出了城郊型农业庄园比起一般休闲农庄具有产品特色化、装备科技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等优势,并表明了我国城郊型农业庄园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忽视统筹规划、轻视农业主导地位、发展层次较低等问题。文章从规划关键影响因素、规划原则、空间布局三个方面探讨了城郊型农业庄园规划策略,分析了区位、资源、场地现状、客源市场、上位规划等影响因素内容,提出了“因地制宜,立足地域特色;以农为本,彰显现代科技;生态优先,兼顾综合效益;整体规划,协调各部发展;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五大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从产业布局升级、功能布局优化、景观布局营建、设施布局完备等方面对城郊型农业庄园空间布局规划展开研究:产业上,以现代农业为主导,构建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创建农旅融合发展;功能上,基于功能分区,发展多功能复合空间,落实农旅产业深度融合;景观上,基于山水地形、道路等规划,突出打造生产性景观、文化性景观,协调农旅景观布局,创建现代、文化、科技、高端的特色庄园景观;在设施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品质化建设餐饮、住宿、娱乐、信息等完备基础服务设施,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的高需求。以构建的规划策略为指导,以龙游县茗皇茶庄园为例,进一步进行实例研究。茗皇茶庄园规划依托于浙江省茗皇食品开发公司,面向衢州市及周边城市居民,以基地茶产业为基础,以茶文化和茶科技为特色,以创建龙游县黄茶产业发展示范平台为目标,通过构建黄茶标准化生产基地、完整茶产业链、“四区、一带”功能布局以及打造园区特色景观,促进茶生产和旅游业深度融合,最终建成集茶产业科技示范、茶文化休闲体验、茶文化交流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城郊型农业庄园。本项目在产业、功能、景观、设施规划上突出四个要点:(1)以茶产业为主导,发挥茶文化创意,带领产业升级;(2)创建多功能复合空间,促进农旅深度融合;(3)立足自身,与周边景区互动,差异化发展;(4)利用企业资源,对接市场,面向都市人群。
钟春[4](2019)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茶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选题主要研究区块链技术背景下,中国茶叶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综合运用企业管理和区块链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旨在分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国传统茶叶企业采购、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相应问题的解决措施和优化改进建议。首先,研究了很多国内外区块链领域的相关文献,分析了区块链的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重点研究了区块链的原理和应用领域以及区块链对商业模式的影响和作用;其次研读了企业管理方面的文献,分析了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并进行了文献评述,发现企业管理一直是国内外管理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其热点主要由于不同的时代,企业管理的创新维度也有所不同,但是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区块链技术在茶叶企业方面的应用仍然存在空白。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茶叶企业创新管理方面的应用。通过区块链与茶叶企业管理相结合,分析了区块链在茶叶企业和茶叶产品供应链管理中有可行性,通过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实时记录、信息共享等特征,实现消费者和各个节点企业对于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追溯,通过去中心化的特征可以使供应链的管理更公开透明,通过加密货币的应用和有效管控,来实现更高效的贸易结算,从而实现即时交易的最终目标,本文的研究对于茶叶企业都具有借鉴意义。
李巧红[5](2018)在《梅州市茶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以长沙镇小密村为例》文中指出茶产业是梅州市的农业经济支柱之一。近些年来,茶叶产品竞争激烈,给尚未完善的梅州市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完善茶叶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梅州茶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阐述并整理了茶叶产业发展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梅州市茶叶产业的发展情况,以促进梅州茶叶产业发展为目的,进行了分析探讨。对梅州市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以梅州市长沙镇小密村为实例进行研究。其存在的问题也是梅州市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因此,本文对小密村茶产业的研究具有以小见大的作用。在分析研究后,总结出以下茶产业的发展趋势,如:龙头企业越做越大,发挥着重要的整合资源和带动地区茶业发展的作用;茶叶生产基地不断建设,规模化发展趋势有利于茶叶产业进程;利益分配机制的不断改善,有利于激发各方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达成各方共赢;政府职能的发挥有利于规划茶产业发展战略,促进茶产业的长远发展。并提出了对梅州市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认为政府应当扶持茶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大品牌建设与宣传力度;茶文化与旅游结合,提升茶产业发展空间;建设茶叶种植资源基地,壮大历史名山名茶;发展有机茶栽培,推进普通茶园向有机茶园转化;加强人才培训、培养,为茶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陈勐[6](2018)在《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文中指出南京是中国近代时期着名的政治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针对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料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基于西风东渐、建筑类型发展以及商业区的改造与变迁等视点,系统的呈现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历程,包括:整体梳理、考证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基于社会史、政治史等视角剖析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关于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演绎的理论性分析与探讨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背景,基于文献和图像史料讨论近代以前特别是明清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类型。第二章至第五章基于时间线索展开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史的研究,分为晚清及民国初年(1860年代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底至1945年)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至1949年)。文章基于商业设施的现代化视角,讨论各时期内政府当局的商业区计划、商业设施建设以及商人阶层自主经营的商业建筑,并总结各时期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和原因。第六章为总结性章节,基于建筑类型演变的视角探讨以市房、街市、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试图总结商业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建筑技术、营建法规及形式理想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以年代和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梳理建筑史实,论从史出、总结规律,以建筑类型的分类为横向线索讨论空间形式的演绎,是将建筑历史研究与社会变革视野相衔接的一种探索。
张蕾[7](2018)在《立法对茶产业发展影响研究 ——以《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于2012年3月通过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并在2012年6月起施行。这是福建省为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的需求,而出台的全国第—部涉及茶叶产业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本文采取实地考察、拜访交流和信息资料整理分析等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农业立法情况,阐述了唐、宋、元、明、清、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法律法规对中国茶产业的影响。以2012年出台的《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为案例,解读《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中的条例内容,包括茶产业发展规划、茶叶生产与加工的农业机械、茶叶企业品牌建设、健全茶叶服务体系、茶叶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规范使用、实行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以及促进茶产业发展的鼓励和扶持措施等;剖析《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的出台对福建省茶叶生产、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初制厂改造、茶叶质量安全、科技推广应用以及茶叶品牌建设的促进作用;针对相关条例不够完善、缺乏茶叶电子商务部分和山地茶园林权抵押制度执行效果不佳等不足,提出政府和行业组织、企业可实施的对策,从而保障福建省茶产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谢向英[8](2012)在《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研究 ——以福建茶业为例》文中提出在中国,品牌与农业的结合意义重大。其效用之显着使得农业品牌化成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客观要求。但是,鉴于中国小农经济的现实,发展农产品和农业企业品牌条件尚不成熟,农业区域品牌的建设更为实业界和学术界所关注。在此方面,本文认为,鉴于农业的原产地特性突出,发掘与运用地理标志资源对于区域品牌农业发展意义重大。但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国内在对待“地理标志”问题上还主要是限于法理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在现实中作为原产地证明的地理标志已经演化为巨大的无形资产,具有明显的差异化区别特性,具备品牌基本属性的事实却探测不够。这使得尽管各地已纷纷展开地理标志的申报与保护工作,但对于进一步发掘地理标志市场价值,以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带动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践却还处于经验探索和积累期,缺乏成型成熟的理论指导。由此,从品牌角度探测地理标志的市场价值发掘,分析地理标志品牌价值的成长规律就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而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就的显着性与多样性则为本研究提供了珍贵样本。本研究中,“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是对区域农业发展中的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及其市场推进的生物隐喻。因此,基于生命过程的研究重心促使本论文延循以下思路展开:首先,依据当前品牌建设的主流观点——“一个成功的品牌关系就等于一个成功的品牌(Duncan,2000)",选择基于“品牌关系”视角,构筑地理标志品牌关系模型,以为地理标志品牌的市场运作与价值成长提供路径指导与理论支持。具体内容可参见本文第二章。其次,以福建茶业的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了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过程中的品牌关系处理及其品牌成长轨迹、成长机理与效用传导,对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规律进行了全面剖析。在这部分——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基于福建茶业实践,探讨了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两大层面关系处理:一是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产业协同进化管理建议;二是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系统的问卷调查与博弈分析为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提供了主体行为依据。第五章结合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实践对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生命历程与特征、成长机理及其效用传导进行了深刻解读,实现了对地理标志品牌关系系统运动轨迹与运动规律的全面把握。最后,通过对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强势成长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与总结,提炼驱动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关键要诀,为福建区域特色茶业发展,进而其他基于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富有助益的对策建议。其具体内容参见本文第六章。此外,论文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评价及未来研究的展望,同时基于对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考察而提出推动地理标志品牌成长,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一股性建议。对本命题探索性研究所取得的可能创新成果包括:第一,基于生物隐喻,站在生命全景的高度,从区域品牌视角对地理标志的市场价值实现展开系统研究。第二,依据品牌关系理论,结合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价值来源,勾勒了地理标志品牌关系模型。指出地理标志的品牌成长必须处理好两层次关系:一是地理标志品牌与产业发展关系;二是地理标志品牌与其利益相关群体关系。第三,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理论体系——包括地理标志品牌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地理标志品牌化及其成长的内涵界定;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运动轨迹、运动机理与效用传导;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驱动模式等。第四,提出品牌定位是驱动地理标志品牌正向成长的关键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和深化农业,进而其他产业的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建设,推动地方传统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张先佶[9](2012)在《建瓯“北苑贡茶”品牌茶产业的复兴——以生态经济学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结合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北苑贡茶"的兴衰过程及对其衰败原因;从生态经济学角度,提出以"北苑贡茶"为主打品牌的建瓯茶产业的复兴构想。
管曦[10](2012)在《中国茶产业链纵向整合研究 ——以福建为例》文中指出作为世界上主要的产茶国之一,我国的茶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09年中国茶叶产量135万吨,茶园面积186.7万公顷,出口30.3万吨,出口金额7.05亿美元,茶叶总产值413.6亿元,各项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中国是世界上茶叶产量和茶园面积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绿茶和乌龙茶等特色茶类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茶叶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发生显着变化。首先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叶市场的消费需求有所变化,在茶叶需求量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大宗茶(普通茶)的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品牌茶叶、名优茶的需求快速增加;其次由于茶叶品质卫生问题多次出现,消费者对茶叶卫生品质高度关注,很多消费者转向选择品质更优的有机茶、无公害茶;第三,国际市场上对中国茶叶的需求也有所改变,由散装茶向包装茶转变,散装茶出口受到越来越多技术壁垒的影响。但从茶叶的供给来看,有机茶、品牌茶叶等优质茶叶的产量明显不足,品牌茶叶仍处于建设初期。由此可见,我国的茶叶供给与需求存在着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即优质茶叶的有效供给和潜在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如何应对国内外茶叶市场的快速变化,以充分提供符合国内外消费者需求的优质茶叶,成为我国茶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从实践层面,不断出现的茶叶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整合,成为我国茶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本文就是基于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对茶产业中出现的这一新趋势展开研究。由于我国茶产业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茶叶的消费结构层次化、茶叶企业纵向整合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和茶产业链各环节进入门槛较低,目前我国茶产业中还存在多种类型的茶产业链,且将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并存。但是从发展趋势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层面来看,以茶叶企业为核心的茶产业链是未来茶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茶叶企业对产业链上游的纵向整合主要是为了获取优质的鲜叶原料,具体的形式包括完全纵向整合(收购茶园)和不完全纵向整合(鲜叶合同交易),对下游的纵向整合则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主要的形式是开设茶叶专卖店的完全纵向整合。通过结构方程的实证分析,茶叶企业纵向整合绩效取决于多个因素。(1)纵向整合方向对茶叶企业纵向整合绩效的直接影响和总影响最大,在不同方向上展开的纵向整合都会直接影响到茶叶企业整合后的绩效;(2)整合能力对茶叶企业纵向整合绩效的间接影响最大,茶叶企业的整合能力越强,整合后的绩效就越好。茶叶企业的整合能力,不仅直接影响最终的整合绩效,还会通过整合方向间接的影响整合绩效;(3)企业的整合资源和能力都对整合方向有较大的影响。茶叶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家才能、信息、技术和资本越多,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能力越强,茶叶企业就更加倾向于在产业链上下游同时整合,进而获得较好的绩效。由于茶叶企业对产业链上游的纵向整合,必然改变与上游生产主体茶叶种植者的关系,而这又可能会改变茶叶种植者生产的外界约束条件,进而影响茶叶种植者的生产方式。本文利用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参与纵向整合能够显着的改变茶叶种植者的茶园种植方式,由常规茶园种植向生态茶园种植转变,进而鲜叶的品质能够得到明显提升。主要的原因在于茶叶种植者建立生态茶园受技术和资金缺乏的制约,而茶叶企业对上游的纵向整合,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茶叶种植者的技术和资金条件,进而推动其建立生态茶园。利用主成份分析方法,本文进一步将影响茶叶种植者参与茶叶企业纵向整合的因素归结为价格因素、扶持因素和信任因素,采用logit分析的结论显示,价格因素中的更高的鲜叶销售价、付款及时有保障、鲜叶销售费用低都对茶叶种植者参与纵向整合有显着的正向推动作用,扶持因素中的技术和金融扶持有助于茶叶种植者参与纵向整合,但信息获取对于茶叶种植者参与纵向整合没有影响,信任因素中的买方信誉是茶叶种植者参与纵向整合的重要因素,而建立长期关系则没有显着影响。在茶叶种植者的个体及家庭特征变量中,受教育年限、年龄和家庭劳动力都成为制约茶叶种植者参与纵向整合的因素,而家庭生产规模越大的茶叶种植者更加倾向于参与纵向整合。基于以上的研究内容,本文提出如下的研究对策,通过政策扶持茶产业链的纵向整合,以满足国内外消费者茶叶需求为目标,加快提高茶叶企业纵向的整合能力,以提升茶叶企业纵向整合的绩效,引导茶叶种植户参与茶叶企业纵向整合,推动茶农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二、浅述福建茶业产业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述福建茶业产业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苍南县四季柚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技术路线 |
1.5.2 数据来源 |
2.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借鉴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的概念 |
2.1.2 产业发展的概念 |
2.1.3 产业化的概念 |
2.1.4 农业产业化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业发展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农业产业化理论 |
3.苍南县四季柚产业发展现状 |
3.1 苍南县基本情况 |
3.1.1 行政区划及人口构成情况 |
3.1.2 经济发展概况 |
3.1.3 区位及自然条件 |
3.2 苍南四季柚产业现状 |
3.2.1 苍南四季柚产业现有的政策 |
3.2.2 四季柚生产规模情况 |
3.2.3 苍南县四季柚的品种特点 |
3.2.4 组织化程度现状 |
3.2.5 龙头企业带动力现状 |
3.3 苍南县四季柚产业调查分析 |
3.3.1 四季柚产业发展现状调查结果 |
3.3.2 四季柚产业发展对策调查结果 |
4.苍南四季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劳动力素质和基础设施存在不足 |
4.1.1 劳动力素质不高 |
4.1.2 基础设施不完善 |
4.2 农业保险及信贷政策有待加强 |
4.3 品牌建设不够,商品化程度低 |
4.4 销售渠道单一,产业链条短 |
4.5 合作社技术层面支持过少 |
4.6 四季柚产业化模式未形成 |
5.国内外桔柚产业发展情况 |
5.1 国外桔柚产业发展情况 |
5.1.1 巴西柑橘产业经营概况 |
5.1.2 美国桔柚产业经营概况 |
5.2 国内桔柚产业发展情况 |
5.2.1 重庆沿长江一带桔柚产业发展情况 |
5.2.2 福建桔柚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6.苍南四季柚产业发展的对策 |
6.1 政府要加大各项政策扶持力度 |
6.2 加大品牌建设,增加产品知名度 |
6.3 依托“互联网+”,拓宽营销渠道 |
6.4 依托供给侧改革,拓宽市场需求 |
6.5 提高种植技术,实施技术引导 |
6.6 政府领头促成产业化模式的建立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调查问卷 |
(3)城郊型农业庄园规划研究 ——以龙游县茗皇茶庄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城郊型农业庄园相关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析 |
2.1.1 现代农业庄园 |
2.1.2 城郊 |
2.1.3 城郊型农业庄园 |
2.2 发展现状 |
2.2.1 国家政策提倡发展现代农业庄园 |
2.2.2 各界人士全力引导推动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 |
2.2.3 城郊型农业庄园发展快速 |
2.2.4 逐步进入标准化建设阶段 |
2.3 城郊型农业庄园的特征 |
2.3.1 区位与城市关系密切 |
2.3.2 区域景观环境复杂 |
2.3.3 现代农业主导庄园发展 |
2.3.4 功能发展多样复合 |
2.4 城郊型农业庄园的类型与功能 |
2.4.1 类型 |
2.4.2 功能 |
2.5 城郊型农业庄园发展存在问题 |
2.5.1 忽视规划统筹发展定位模糊 |
2.5.2 轻视农业地位产业发展失衡 |
2.5.3 产品设置雷同客源市场受限 |
2.5.4 缺乏地域特色城市化倾向严重 |
2.5.5 资源优势发掘不足发展层次较低 |
2.5.6 服务管理体制滞后品牌建设力度不够 |
2.5.7 场地开发过度环境生态受损 |
2.6 小结 |
3 国内外经典案例研究和理论基础 |
3.1 案例研究 |
3.1.1 瑞典罗森戴尔农业庄园 |
3.1.2 日本静冈牧之原茶庄园 |
3.1.3 云南柏联茶庄园 |
3.1.4 案例启示 |
3.2 理论基础 |
3.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2.2 环城游憩带理论 |
3.2.3 旅游心理学理论 |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小结 |
4 城郊型农业庄园规划策略 |
4.1 规划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4.1.1 区位条件分析 |
4.1.2 资源条件分析 |
4.1.3 场地现状分析 |
4.1.4 客源条件分析 |
4.1.5 上位规划研究 |
4.2 规划原则 |
4.2.1 因地制宜立足地域特色 |
4.2.2 以农为本彰显现代科技 |
4.2.3 生态优先兼顾综合效益 |
4.2.4 整体规划协调各部发展 |
4.2.5 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 |
4.3 空间布局 |
4.3.1 产业布局 |
4.3.2 功能布局 |
4.3.3 山水地形 |
4.3.4 道路交通 |
4.3.5 生产性景观 |
4.3.6 植物景观 |
4.3.7 文化性景观 |
4.3.8 环境保护规划 |
4.3.9 游赏服务设施 |
4.4 小结 |
5 龙游县茗皇茶庄园规划 |
5.1 项目概况 |
5.1.1 龙游县概况 |
5.1.2 项目背景 |
5.1.3 茶产业与茶文化 |
5.2 场地现状 |
5.2.1 区位分析 |
5.2.2 基地现状分析 |
5.2.3 客源条件分析 |
5.2.4 周边旅游资源分析 |
5.3 规划定位 |
5.3.1 市场定位 |
5.3.2 功能定位 |
5.3.3 目标定位 |
5.4 空间布局规划 |
5.4.1 产业布局 |
5.4.2 分区规划 |
5.5 园区专项规划 |
5.5.1 山水地形 |
5.5.2 道路交通 |
5.5.3 生产性景观 |
5.5.4 文化性景观 |
5.5.5 植物景观 |
5.5.6 环境保护规划 |
5.5.7 游赏服务设施 |
5.5.8 经济技术指标 |
5.6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茶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区块链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1 国际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2.2 企业管理创新文献综述 |
2.2.1 国内企业管理创新文献综述 |
2.2.2 国际企业管理创新文献综述 |
2.2.3 茶叶企业管理创新文献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区块链技术原理 |
3.1 区块链技术概述 |
3.1.1 区块链技术概念及原理 |
3.1.2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 |
3.2 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模式 |
3.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品追溯与供应链管理 |
第4章 茶行业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茶行业生产与消费现状 |
4.1.1 世界茶叶种植与消费现状 |
4.1.2 中国茶叶种植与消费现状 |
4.2 传统茶行业管理模式现状 |
4.3 传统茶叶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4.4 小结 |
第5章 A茶叶企业创新管理改进方案构建 |
5.1 A茶叶企业概况 |
5.2 A茶叶企业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5.3 管理创新模式改进方案 |
5.4 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交易数据共享 |
5.4.1 BDSM模型的基础结构 |
5.4.2 BFS的工作机制 |
5.4.3 数据共享机制 |
5.5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A企业茶叶产品溯源体系的构建 |
5.5.1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茶产品溯源 |
5.5.2 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业务结算改进 |
5.6 改进效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5)梅州市茶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以长沙镇小密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茶叶的概念 |
1.4 文献综述 |
2 我国茶产业化相关理论及我国已有发展模式 |
2.1 作用和目的 |
2.2 茶产业相关理论 |
2.2.1 茶产业化内涵 |
2.2.2 合作组织理论 |
2.3 我国茶产业主要发展模式 |
2.3.1 利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模式 |
2.3.2 茶类品牌化驱动产业化模式 |
2.3.3 大规模茶叶基地带动产业化模式 |
2.3.4 专业茶叶市场拉动产业化模式 |
2.3.5 茶叶贸易公司驱动产业化模式 |
2.3.6 涉茶多方协调发展产业化模式 |
2.3.7 以茶文化发展产业化模式 |
2.4 经典模式介绍——福建省安溪县茶产业发展模式 |
3 梅州市茶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3.1 茶叶产业发展历史 |
3.2 梅州茶叶的主要经营方式 |
3.2.1 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
3.2.2 茶叶专业合作社 |
3.2.3 龙头企业主导 |
3.3 梅州茶叶的生产分布与知名茶叶品牌 |
3.4 长沙镇小密村茶产业的案例分析 |
3.4.1 茶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
3.4.2 茶产业的升级发展 |
3.4.3 案例小结 |
3.5 梅州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1 栽培技术水平不高,茶叶单产较低 |
3.5.2 茶产业规划不到位,有机茶占比较少 |
3.5.3 科技投入较少,产品创新不足 |
3.5.4 缺乏专业人才,生产效率受限 |
3.5.5 品牌化发展不够,产品仅限于当地市场 |
4 梅州市茶叶产业发展对策 |
4.1 福建安溪与梅州市茶产业发展对比 |
4.2 促进梅州市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
4.2.1 政府扶持茶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
4.2.2 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加大品牌建设与宣传力度 |
4.2.3 建设茶叶种植资源基地,壮大历史名山名茶 |
4.2.4 茶文化与旅游结合,提升茶产业发展空间 |
4.2.5 发展有机茶栽培,推进普通茶园向有机茶园转化 |
4.2.6 加强人才培训、培养,为茶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
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3 研究的创新性 |
0.2 已有相关研究述要 |
0.3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说明 |
0.3.1“南京近代”在本文中的含义 |
0.3.2 相关概念解释 |
0.3.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以前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 |
1.1 南京城史地特征与商业区布局 |
1.1.1 城市格局与商业区分布 |
1.1.2 城南水系与商业街市布局 |
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南京传统商业空间的两种原型 |
1.2.1 传统商业街市 |
1.2.2 小型临街商业建筑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及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街市与商业建筑(晚清~1927) |
2.1 概述:晚清至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区与商业街市 |
2.1.1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区的变迁 |
2.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发展特征 |
2.2 下关开埠与商埠现代化 |
2.2.1 下关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商业位势 |
2.2.2 下关的商业街市与新商业建筑类型 |
2.2.3 西风东渐的建筑形式:外廊样式 |
2.2.4 小结 |
2.3 清末新政与南洋劝业会 |
2.3.1 南洋劝业会的背景 |
2.3.2 南洋劝业会的缘起与筹备 |
2.3.3 端方的现代化理想与劝业会场的布局与空间 |
2.3.4 南洋劝业会的现代化空间体验 |
2.3.5 聚珍赛奇:南洋劝业会的展品与陈赛 |
2.3.6 南洋劝业会与南京城市改造及城市近代化 |
2.3.7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旧城商业街区改造及商业设施建设(1927-1937) |
3.1 概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商业概况及商业设施建设 |
3.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
3.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商业街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 |
3.2.1 《首都计划》前的商业区计划 |
3.2.2 《首都计划》关于商业区与商业设施的计划 |
3.2.3 《首都计划》后关于工商业区的计划 |
3.3 新商业区的开辟与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
3.3.1 新街口银行及商业区规划及建设 |
3.3.2 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
3.4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27 年~1937 年) |
3.4.1 国货运动的背景及其发展 |
3.4.2 国货陈列馆:宣传国货的大本营 |
3.4.3 国货公司:政府导向的国货事业 |
3.4.4 中央商场:抗战前“南京唯一之大规模商场”(1934 年~1936 年) |
3.5 社会改良类商业设施:大型菜场的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占时期南京商业设施的改造与建设(1937-1945) |
4.1 背景:日军对南京城市商业设施的破坏 |
4.2 概述:日占时期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建设 |
4.2.1 日占时期南京社会及商业概况 |
4.2.2 日占时期南京的商业设施建设与发展概况 |
4.3 日本人创办的商业设施 |
4.3.1“日人街”的划定 |
4.3.2 日本连锁型百货商店的出现 |
4.3.3 日本商人的市房改造与建设 |
4.4 当局的商业设施改造与建设 |
4.4.1 1938至1940年间的菜场、市房与简易市场的改造与建设 |
4.4.2 1940年以后的市房建设 |
4.5 中国商人创办的集中型商业设施 |
4.5.1 内街式集中型商业设施:商场 |
4.5.2 简易的集中型商业设施:市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1945~1949) |
5.1 概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 |
5.1.1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
5.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
5.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街区的改良与建设 |
5.2.1 既有商业区的改良计划 |
5.2.2 市区的北拓:中山北路沿线建设 |
5.3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45 年~1949 年) |
5.3.1 国货运动的背景 |
5.3.2 中央商场的改造与扩建(1945 年~1946 年) |
5.3.3 国货公司的复业与续办 |
5.3.4 国货展览会的创办 |
5.4 当局主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
5.4.1 下关热河路商场及菜场(1946 年~1947 年) |
5.4.2 八府塘菜场(1946 年~1947 年) |
5.5 商人创办的大型商场和市房 |
5.5.1 商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
5.5.2 市房的营建与改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特征探析 |
6.1 南京近代传统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空间的现代化演绎 |
6.1.1 传统商业街市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
6.1.2 传统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
6.2 南京近代市房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
6.2.1 市房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6.2.2 市房店面的商业元素 |
6.3 南京近代大型商场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
6.3.1 大型商场的发展沿革 |
6.3.2 大型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探析 |
6.4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原因探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启示 |
(一)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综述 |
(二)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发展特征 |
(三) 认识和启示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论文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7)立法对茶产业发展影响研究 ——以《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特色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农业立法领域相关研究 |
2.1.1 美国农业立法领域相关研究 |
2.1.2 欧盟农业立法领域相关研究 |
2.1.3 日本农业立法领域相关研究 |
2.2 国内农业立法领域相关研究 |
3 历史上有关茶产业的法律法规 |
3.1 古代茶法 |
3.1.1 唐代茶法 |
3.1.2 宋代茶法 |
3.1.3 元代茶法 |
3.1.4 明代茶法 |
3.1.5 清代茶法 |
3.2 民国时期茶法 |
3.3 新中国茶法 |
4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的出台背景 |
4.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出台前福建茶叶生产状况 |
4.2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出台前福建茶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
4.2.1 福建茶园面积在全国中的地位 |
4.2.2 福建茶叶产量在全国中的地位 |
4.2.3 福建毛茶产值在全国中的地位 |
4.2.4 福建茶叶出口量在全国中的地位 |
4.3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出台前福建茶叶生产存在的问题 |
4.3.1 茶叶结构不尽合理 |
4.3.2 加工设备不够先进、环境较差、深加工产品较少 |
4.3.3 茶叶产品质量差异大、部分茶叶农残超标 |
4.3.4 茶叶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 |
4.3.5 政出多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
4.4 福建茶产业面临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需要 |
4.4.1 供给与需求的状况 |
4.4.2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必要性 |
5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出台过程及主要条款解读 |
5.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出台过程 |
5.2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主要内容 |
5.2.1 立法宗旨 |
5.2.2 内容总述 |
5.3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主要条款解读 |
5.3.1 适应范畴及职能部门的界定 |
5.3.2 对7个方面问题的解读 |
6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对福建茶产业发展的影响 |
6.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对茶叶生产状况的影响 |
6.1.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对茶叶种植面积、茶叶产量、毛茶产值的影响 |
6.1.2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对茶农收入以及茶叶产值的影响 |
6.1.3 小结 |
6.2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对生态茶园与茶叶初制厂改造的影响 |
6.2.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规定 |
6.2.2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实施后生态茶园建设和茶叶初制厂改造情况 |
6.2.3 小结 |
6.3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对茶叶质量安全的影响 |
6.3.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规定 |
6.3.2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实施后茶叶质量安全现状 |
6.3.3 小结 |
6.4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对科技推广应用的影响 |
6.4.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规定 |
6.4.2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实施后科技推广应用情况 |
6.4.3 小结 |
6.5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对茶叶品牌建设的影响 |
6.5.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规定 |
6.5.2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实施后福建茶叶品牌建设情况 |
6.5.3 小结 |
7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7.1 《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存在的问题 |
7.2 建议 |
7.2.1 政府和行业组织对策 |
7.2.2 企业对策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着名商标、知名商标、名牌农产品、名牌产品的企业名单 |
附录B 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情况调查表 |
致谢 |
(8)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研究 ——以福建茶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
1.2.1 品牌的认识与研究 |
1.2.2 区域品牌的研究 |
1.2.3 基于地理标志的农业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
1.2.4 茶业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
1.2.5 对已有研究的小结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角度 |
1.3.2 研究目标与思路展开 |
1.3.3 研究方法与内容设计 |
第二章 地理标志的品牌成长及其品牌关系构筑 |
2.1 地理标志认知 |
2.1.1 地理标志概念讨论 |
2.1.2 地理标志的法律特性 |
2.1.3 地理标志的现实保护 |
2.2 品牌视角下的地理标志及其特性分析 |
2.2.1 地理标志的品牌属性 |
2.2.2 地理标志品牌化的理论解释 |
2.2.3 地理标志品牌之特性分析 |
2.3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品牌关系构筑 |
2.3.1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及其产业推动意义 |
2.3.2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价值来源分析 |
2.3.3 地理标志品牌关系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产业基础及其协同进化 |
3.1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原产地优势 |
3.1.1 自然优势 |
3.1.2 人文底蕴 |
3.2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产业基础 |
3.2.1 福建茶叶产业总揽 |
3.2.2 福建茶叶企业市场成长 |
3.2.3 福建茶业标准化推进与技术创新 |
3.3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现状 |
3.3.1 地理标志品牌化对于福建茶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
3.3.2 福建茶业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概况 |
3.4 基于产业协同进化的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管理 |
3.4.1 系统的协同进化概述 |
3.4.2 基于产业协同进化的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利益相关者行为解构 |
4.1 农户之于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行为分析 |
4.1.1 问卷及样本基本情况 |
4.1.2 茶农对地理标志品牌的认知 |
4.1.3 茶叶地理标志的使用及其品牌化对茶农生产经营的影响 |
4.1.4 茶农对“茶叶地理标志”品牌化推广的期望 |
4.1.5 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背景下的茶农共同特征 |
4.2 茶企业之于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行为分析 |
4.2.1 问卷及样本基本情况 |
4.2.2 茶叶企业对地理标志品牌的认知 |
4.2.3 茶叶企业对地理标志的市场运用意愿 |
4.2.4 茶叶企业对地理标志的市场运用行为 |
4.2.5 茶叶企业对茶叶地理标志市场运用的评价 |
4.2.6 茶叶企业对茶叶地理标志品牌的推广期望 |
4.2.7 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背景下的茶叶企业共同行为特征 |
4.3 消费者之于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行为分析 |
4.3.1 问卷及样本基本情况 |
4.3.2 消费者茶叶消费行为中的信息关注 |
4.3.3 消费者对基于产地来源的茶叶地理标志的认知情况 |
4.3.4 消费者对茶叶地理标志品牌化成长的支持态度 |
4.3.5 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背景下的消费者特征 |
4.4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 |
4.4.1 茶农与茶企业之间的博弈 |
4.4.2 茶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
4.4.3 政府与茶叶企业之间的博弈 |
4.4.4 茶叶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机理及其效用传导 |
5.1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阶段进程及其特征分析 |
5.1.1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阶段划分 |
5.1.2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各阶段的一般性特征 |
5.1.3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阶段分布与特征 |
5.2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机理分析 |
5.2.1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动力源泉分析 |
5.2.2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机理分析 |
5.3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效用传导 |
5.3.1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效用的影响层面与影响路径 |
5.3.2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效用的传导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驱动模式与比较 |
6.1 市场导向型——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 |
6.1.1 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品牌成就 |
6.1.2 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过程解析 |
6.1.3 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总结 |
6.2 品质中心型——武夷岩茶(大红袍)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 |
6.2.1 武夷岩茶(大红袍)地理标志品牌成就 |
6.2.2 武夷岩茶(大红袍)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过程解析 |
6.2.3 武夷岩茶(大红袍)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总结 |
6.3 科技创新型——福鼎白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 |
6.3.1 福鼎白茶地理标志品牌成就 |
6.3.2 福鼎白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过程解析 |
6.3.3 福鼎白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总结 |
6.4 主体联动型——福安坦洋工夫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 |
6.4.1 福安坦洋工夫地理标志品牌成就 |
6.4.2 福安坦洋工夫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过程解析 |
6.4.3 福安坦洋工夫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总结 |
6.5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的比较与总结 |
6.5.1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典型驱动模式比较 |
6.5.2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的关键要诀 |
6.5.3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成功驱动的共同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地理标志品牌化的可行性与重要意义 |
7.1.2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及其品牌关系管理 |
7.1.3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产业的协同进化管理 |
7.1.4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利益相关者关系解构 |
7.1.5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机理及其效用传导 |
7.1.6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驱动模式与比较 |
7.2 研究建议 |
7.2.1 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地理标志问题,推动地理标志市场价值的实现 |
7.2.2 促进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升级,实现地理标志品牌与产业发展的协同进化 |
7.2.3 深入挖掘地理标志品质特性与文化特色,凝练差异化地理标志品牌内涵,拓展地理标志品牌市场影响 |
7.2.4 推广双品牌体系运用,实现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带动下的企业品牌族群发展 |
7.2.5 构建利益均衡机制,协调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利益相关群体关系 |
7.2.6 协调多元保护模式,在注重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关注其品质特性维护 |
7.2.7 打造地理标志品牌创建、维护、发展与延伸系统,推动地理标志品牌持续成长 |
7.3 研究展望 |
7.3.1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福建茶农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福建茶叶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关于茶叶地理标志使用调查(消费者)问卷 |
附录四 福建主要产茶县茶业调查统计表 |
附录五 茶叶地理标志注册与运用调查表——茶叶地理标志注册人访谈记录 |
附录六 茶叶地理标志注册与运用调查表——政府(茶叶主管部门)访谈记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9)建瓯“北苑贡茶”品牌茶产业的复兴——以生态经济学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苑贡茶”概述 |
(一) “北苑贡茶”的繁盛 |
(二) “北苑贡茶”的衰败 |
1. 制作奢华, 茶农负担过重 |
2. 未能随市场变化而及时应对 |
3. 小农思想严重, 品牌意识薄弱 |
二、“北苑贡茶”复兴的生态支持 |
1.“北苑贡茶”生长环境需要的生态支持 |
2.“北苑贡茶”的制作工艺需要的生态支持 |
三、生态经济学指导下的“北苑贡茶”品牌茶产业的复兴构想 |
(一) 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 |
(二) 实施名牌战略 |
1. 实施名牌战略, 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
2. 制定统一标准, 提高茶叶产品质量。 |
3. 抓好龙头, 规模发展。 |
4.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
(三) 发展可持续性茶产业 |
1. 建设人工复合生态型茶园 |
2. 大力推进绿色茶叶工程 |
(四) 开发北苑茶文化旅游 |
1.“北苑贡茶”发源地遗址观光游 |
2. 北苑茶事文化游 |
3. 茶场田园生活游 |
(10)中国茶产业链纵向整合研究 ——以福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1 关于纵向整合理论方面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农业领域纵向整合和协作的研究 |
1.2.3 国内外茶产业纵向整合与协作的研究 |
1.2.4 我国茶产业发展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和本文结构 |
1.6 本文的创新和可能的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产业链和茶产业链 |
2.1.2 纵向整合 |
2.1.3 茶农 |
2.1.4 茶叶企业 |
2.1.5 茶叶企业纵向整合 |
2.1.6 绩效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产业组织理论 |
2.2.4 其它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茶产业的发展与变化 |
3.1 茶产业基本概况及产业政策 |
3.1.1 基本概况 |
3.1.2 我国茶产业政策 |
3.1.3 小结 |
3.2 中国茶产业鲜叶生产领域的发展变化 |
3.2.1 中国茶产业鲜叶生产领域的发展现状 |
3.2.2 中国鲜叶生产的区域布局及变动 |
3.2.3 我国鲜叶生产主体的规模 |
3.2.4 我国鲜叶生产的存在问题 |
3.2.5 我国鲜叶生产的变化趋势 |
3.3 中国茶叶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发展及变化 |
3.3.1 生产主体规模、数量和性质的分析 |
3.3.2 茶叶加工市场结构分析 |
3.3.3 茶叶加工主体的技术效率分析 |
3.3.4 茶叶加工主体的营销渠道分析 |
3.3.5 我国茶叶加工和流通的变化趋势 |
3.4 我国茶叶消费领域的发展变化 |
3.4.1 茶叶消费的总量和人均茶叶消费 |
3.4.2 茶叶消费的区域和结构特性 |
3.4.3 茶叶的消费模式和购买茶叶行为 |
3.4.4 我国茶叶消费的变化趋势 |
3.5 我国茶叶国际贸易发展与变化 |
3.5.1 我国茶叶出口概况 |
3.5.2 中国茶叶出口竞争力分析 |
3.5.3 中国茶叶出口特点分析 |
3.5.4 国际茶叶贸易的发展趋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茶产业链纵向整合模式的界定和比较分析 |
4.1 中国茶产业链的现状及纵向整合模式分析 |
4.1.1 中国茶产业链现状及纵向整合模式 |
4.1.2 茶产业链纵向整合的趋势分析 |
4.1.3 各种茶产业链间的联系 |
4.2 茶叶企业纵向整合的原因 |
4.2.1 茶叶企业对产业链上游纵向整合的分析 |
4.2.2 茶叶企业对产业链下游纵向整合的分析 |
4.3 福建茶叶企业纵向整合概况 |
4.3.1 样本来源 |
4.3.2 样本统计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茶叶企业纵向整合绩效模型的构建和分析 |
5.1 结构方程概述 |
5.1.1 结构方程 |
5.1.2 结构方程模型 |
5.1.3 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的检验指标 |
5.1.4 本文选择结构方程模型的原因 |
5.2 茶叶企业纵向整合效率模型的构建和相关的假说 |
5.3 变量解释 |
5.3.1 茶叶企业纵向整合绩效指标 |
5.3.2 纵向整合资源指标 |
5.3.3 纵向整合能力指标 |
5.3.4 纵向整合方向指标 |
5.3.5 纵向整合强度指标 |
5.4 问卷设计 |
5.4.1 评价值的描述性统计要求 |
5.4.2 统计方法 |
5.5 纵向整合方向和整合强度作为中介变量的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茶叶企业纵向整合背景下茶叶种植户生产经营的分析 |
6.1 理论分析 |
6.1.1 理论分析框架 |
6.1.2 样本来源说明 |
6.1.3 样本描述性分析 |
6.2 参与纵向整合对茶叶种植户生态茶园建设的影响分析 |
6.3 茶叶种植户参与茶叶企业纵向整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 影响茶叶种植者参与纵向整合因素的LOGIT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浅述福建茶业产业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苍南县四季柚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周志远. 西南大学, 2020(05)
- [2]茶染工艺在当代室内软装中的设计应用研究[D]. 严肖月. 南京理工大学, 2020
- [3]城郊型农业庄园规划研究 ——以龙游县茗皇茶庄园为例[D]. 郭婷婷.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7)
- [4]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茶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D]. 钟春.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梅州市茶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以长沙镇小密村为例[D]. 李巧红. 华南农业大学, 2018
- [6]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D]. 陈勐. 东南大学, 2018(05)
- [7]立法对茶产业发展影响研究 ——以《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为例[D]. 张蕾. 福建农林大学, 2018(12)
- [8]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研究 ——以福建茶业为例[D]. 谢向英.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0)
- [9]建瓯“北苑贡茶”品牌茶产业的复兴——以生态经济学为视角[J]. 张先佶. 韶关学院学报, 2012(11)
- [10]中国茶产业链纵向整合研究 ——以福建为例[D]. 管曦.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