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产学研结合创新方式研究

国外产学研结合创新方式研究

一、国外产学研结合创新方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静[1](2021)在《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科技力量的竞争日趋激烈。产业联盟作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织形式,已成为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等的主导力量。“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国家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组合体。然而,伴随着产业联盟数量与规模的急剧增加,结盟形式化、创新协作松散、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日益突出。在由创新体系转向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范式变革与升级背景下,发展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不仅是产业联盟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而且是我国全面推进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与发展的着力点与抓手。为此,从结构化视角出发,结合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科学设计并选择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构建相应的升级路径实现机制,对促进我国产业联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一,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特征,构建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揭示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动力,并刻画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模型,描述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不同演进情形,并揭示演进情形影响因素。另外,基于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构建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框架。第二,遵循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规律,提出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架构。综合理论分析和解释性案例研究,围绕路径特征与模型、关键过程和适用条件,凝练并设计创新战略变革升级、核心创新平台辐射升级、多样性结构嵌入升级等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基本升级路径。第三,基于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适用条件,研究升级路径选择影响因素。设计升级路径选择思路与流程,围绕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主体构成优势、主体间关系优势以及生态环境特征设计升级路径选择指标体系,运用AHP与规则评价法构建升级路径选择方法。面向产业联盟持续升级需求,提出路径间动态转化策略。第四,为确保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的顺利实施,提出升级路径实现机制框架及不同路径的机制设计重点,围绕升级动力强化、升级过程控制、升级条件保障和升级效果动态评价等维度,系统设计了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实现机制。第五,选择TD产业联盟进行实证研究,分析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选择面向5G的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提出由4G向5G的升级路径转化策略以及升级路径实现机制完善策略,以论证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升级路径及其实现机制的科学有效性。总之,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理论方法,还为推动我国产业联盟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创新效率和能力,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

危亚琼[2](2020)在《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时代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改革方式。这种教育体制改革形式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换,同时帮助地方产业结构转型、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产学研合作既有利于高校自身发展,又能提升高校职能服务社会的价值。高校通过产学研全面合作,能进一步拓宽其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等体系建设的渠道,加快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和高科技公司有机地团结起来,高校充分实现并获得人才孵化的需求,企业在专业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中引入人才,目的是为了更加关注人才的创新型职业教育,通过创新型人才创建创新型公司,通过创新型公司创建创新型国家。尽管广东省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处于第一梯队,广东省的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处于国内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广东省的教育发展状况仍然跟不上它飞速发展的经济现状,所以亟待进行调整。为了进行更加清晰的研究和分析广东省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情况,本文从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和现状、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内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案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通过对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领域的人才进行实证研究,介绍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模式,并分析了广东省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和当前的发展趋势。并为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和建议。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系统的整理了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2、梳理了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时代背景(包括社会和经济背景)和目前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3、展开问卷调查,获取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真实情况,了解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4、通过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和其他综合方法对香港、上海、北京、美国、日本等国内外区域的高校进行了案例分析,介绍了它们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合作环境,以及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对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启示。5、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一些有助于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建议和对策,这些建议对广东省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发展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有较大意义。

孙雨婕[3](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新产业、新形态的出现对工程人才提出新要求,“新工科”作为智能时代下的产物出现在大众视野,自教育部提出大力发展“新工科”以来,全国各类高校围绕“新工科”建设的讨论愈来愈热。产学研合作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抓手,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工科”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关注的重点。论文基于协同论和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新工科”和“产学研协同育人”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主要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与挑战、内涵与特征、国内外工程教育建设和实施以及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厘清我国产学研协同育人和新工科建设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产学研协同在人才培养方面未形成成熟的育人模式和明晰的育人路径,“新工科”背景下的产学研协同需要深层次构建育人模式、进一步优化育人路径。其次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培养“新工科”人才为目标,以产学研深度协同为重点,以两者高效结合为抓手,提出了以“一点两线三体四面五优”(1+2+3+4+5)为核心的育人框架,构建了产学研“多元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和以“优势互补”为原则、以“资源整合集成服务”为核心、以“横向协同纵向共享”为思路的协同育人云平台。最后,针对以上内容,从突出新工科人才培养主体的核心地位、加强合作主体的自我完善、“三导师”与“双师型”教师双轨发展、加强协同育人环境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以及制定长期激励机制等多方面提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保障性建议,优化育人路径,以促进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达成。

杨敏敏[4](2020)在《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与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深入合作,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国家大力强调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国家创新型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政府部门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是指导技术创新的根本性方法。然而,由于我国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慢,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表现在政策法规的体系和结构存在缺陷,与产学研合作开展的诸多环节和过程不能有效衔接,不能满足我国当前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本文在总结分析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产学研政策法规的结构和体系方面进行文本分析,并结合技术创新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案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结构与体系的特点及其基本要求。依据政策法规的结构和体系两个维度,对产学研的政策法规进行构建和说明,并提出产学研政策法规的结构与体系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其次,从结构和体系两个维度对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进行了文本分析。政策法规的结构方面,缺少促进产学研合作的专门立法,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的指导激励性不足,地方规章的可执行力不强。政策法规的体系方面,合作主体的责权界定不清晰,科研经费管理存在漏洞,科技中介体系不健全,成果转化制度不完善,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不明确。接着,选取产学研合作的几个实例进行了案例分析。从成果转化、科研经费、科研院所、科技中介和专利权保护这几个方面,分析案例中所反映的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产学研政策法规完善的建议。结构方面,注重法律法规的立法技术和立法质量,提高部门规章的指导性,加强地方规章的可操作性。体系方面,明确创新主体职责,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科研管理,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梁炜[5](2020)在《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显着特征。这一特征,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经济政策以及宏观调控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现依据。在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诸多要素中,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经验证明,科技创新是保持经济长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国家实力跃迁的重要基础,也是抵御“黑天鹅”“灰犀牛”等公共事件和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制约科技创新的诸多制度藩篱不断被破除,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中国科技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已经具备实现跨越发展、成为世界科创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然而从现实表现来看,科技创新“红利”释放不足,未能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为: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产学研脱节现象仍然存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相对缓慢,产业结构升级迟缓,产业链长期处于“低端锁定”状态。总体来看,科技供给不能有效满足发展需求,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形成了“科技进步陷阱”。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孜孜以求的目标时,对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机理分析、问题辨识,以及基于转型背景下的对策研究,成为了本论文的初衷和目标。本论文首先构建了一个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其逻辑机理进行系统性分析与阐释,同时分别提出科技创新支撑生产效率提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三个研究假说;其次,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1990-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现实表现进行了测度,并提出了改进的DEA分析方法——综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CDEA(Comprehensive Data Envelope Analysis),使用该方法对2013-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厘清现阶段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再次,分别从生产效率、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的角度对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最后,探讨转型背景下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度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贡献有:(1)在分析框架方面,基于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阶段转换的大背景,初步搭建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将科技创新与效率提升、结构变迁、发展方式转变纳入同一个逻辑框架中,从而对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机制做系统性分析;同时构建了四阶段的科技创新全链条模型,分别从过程和结果角度对科技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2)在测度方法方面,借鉴人工智能领域的计算方法,创新性地对传统DEA方法进行改进,构建CDEA模型,力图克服DEA孤立分割优化目标的片面性,以综合性、全面性的视角对创新绩效做出评价。(3)在对策建议方面,基于国际创新环境变化、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现实背景,按照系统性、协调性、耦合性的原理,构建科技创新“模式—路径—政策”的“三位一体”转型策略,该体系的核心在于“转型”,逻辑层级在于“路径”实施是“模式”选择的实现形式,同时又为“模式”提供了保障手段,同样的“政策”制定是“路径”实施的实现形式,同时又为“路径”提供了保障手段。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在于追求人类最终价值的实现,这是经济研究哲学高度的不断跃升,也是经济实践文明演进的不断进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高级状态。本论文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逻辑自洽的分析框架,探索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症之药”,在新的起点上,通过因势利导的发展思维、道路和决策,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走上强国之路,同时为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吴钊阳[6](2020)在《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知识形态和技术创新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企业的创新能力面临巨大挑战。为了降低交易风险和节省经营成本,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结成相对稳定的网络关系来应对环境变化和竞争,以跨组织边界多智能体协作为特征的协同创新模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创新模式。企业通过充分利用协同创新网络环境中的外部知识,增强研发过程的可控度、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创新绩效。然而,尽管协同创新网络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获得创新成果,但现实情境中协同创新最后却往往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管理理论和传统资源基础理论等无法有效解释企业如何在有限资源下持续成长,用资源禀赋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非常片面,这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企业及其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管理智慧。企业是不断成长的,意味着企业资源也在不断变化,而随着创新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的战略目标也会随之调整,因此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静态资源的认识,要结合自身成长过程适时调整相应措施来优化协同创新中的内外部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这已然成为当前管理者们主要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从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的探究中挖掘出研究问题,概述其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形成本文的技术路线。通过对协同创新、资源基础和企业成长等研究文献的梳理以及理论分析,结合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两个典型案例的探索性研究,提出协同创新网络在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中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以及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假设,具体围绕:(1)协同创新过程中资源配置发挥着怎样的作用?(2)企业成长过程中,协同创新的影响趋势如何变化?(3)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中是否呈现差异化且是否有规律可循?这三个问题来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针对研究设计和理论模型,本文规范确定研究变量、编制量表,并进行企业访谈和调研问卷发放,最终通过预调研和正式调研共计形成499份问卷。采用SPSS等软件对各个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量表信度分析等。在数据经过可靠性检验后,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别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直接效应、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以及调节变量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协同创新网络的本质是汲取资源的有效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企业-企业”协同创新、“企业-政府”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网络本质上是通过其蕴含的不同资源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2)资源配置是协同创新网络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法进行数据建模发现,协同创新网络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机制中,资源配置起到了显着的中介作用。其中,资源配置在“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资源配置在“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资源配置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3)企业生命周期在协同创新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信度与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生命周期在三种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同时,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由于自身资源的不同,协同创新网络的三种类型分别在企业的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且存在一定的规律性;(4)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良性循环关系。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自身的资源会不断积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了开展持续性创新活动,对协同创新伙伴的选择会不断变化,导致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随之演化。另一方面,协同创新网络通过资源配置又能显着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从而加速企业成长,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存在着良性循环关系。本文系统分析、实证研究了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阐明了协同创新和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对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解析了协同创新网络的资源本质,引入资源配置为中介变量探究了协同创新不同类型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灵活配置和协调利用创新网络中各个主体间的关系、资源、技能和创新活动的重要性;(2)探究了企业生命周期对协同创新网络作用机制的调节效应,丰富了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的研究思路,完善和补充了协同创新的管理研究体系;(3)探究了协同创新网络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作用程度的差异,深化了企业生命周期对协同创新网络的影响机理。同时,企业从初创到逐渐成长,自身的资源在不断变化,因此企业战略目标也会随之变化,这一观点拓宽了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的研究视角。企业创新的研究必须要结合企业的成长,因为企业的发展是动态的而非静态不变的;(4)探究了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结论延伸了已有协同创新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纵深度,证明了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良性循环的关系,为企业科学地管理协同创新网络提供了新的管理思维和实践指导。

邵莹莹[7](2020)在《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随着我国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开展,高校产权成果遭受企业侵权的案件频发,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成为国家和高校及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以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为主线,结合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文本及合作中出现的侵权案例进行分析,目的是深入了解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文本和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通过对产学研政策法规文本的梳理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缺乏产权保护的专项立法,政策法规可操作性低。我国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大多分散在《专利法》《着作权法》等,并且各部法律的规定不一致,影响政策的推进实施;二是忽视规范高校合同签订,主体权责不明;三是产权归属与分配制度不完善。我国产权归属制度存在局限,尤其是职务发明与共有产权成果的归属制度,缺乏相关实施细则。我国未制定统一的利益分配标准,影响主体各方的利益均衡;四是未建立中介服务支持系统,我国当前缺乏关于中介机构的相关规范,导致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不高;五是缺少具体的防范措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是通过案例研究进行。通过对高校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分析发现,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在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知识产权的政策法规落实不力,措施不当。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缺乏专门的产权管理机构与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二是研究人员的产权保护意识低;三是企业在合作中缺乏诚信意识,侵权成本低。四是高校维权的成本高,侵权案件惩治力度小。要解决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产权保护经验,制定出解决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对策。具体的改进对策包括:国家应加快完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地方政府重视增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可操作性;高校加强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科研人员应重视产权成果保护;企业应注重规范自身行为。

肖兴政,肖凯,文洋[8](2019)在《职业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关键期和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社会现状,国家出台了相应文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政策支持和引导。新时代,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的社会经济新格局对职业院校的发展定位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发展新内涵。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具有高素质职业能力和知识技能的专业人才目标,不仅需要学习者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需要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通过资源共用—基地共建—利益共享的联合方式能充分实现协同育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新局面。合作主体以技术创新为主线,积极构建职业院校发展新形态,对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增强学校发展动力与活力具有时代意义。经济发展新格局形式下,如何将传统的产学合作与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进行有机结合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国家、社会、企业、高等院校等多方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文献分析,从国家政策层面追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外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对川南地区部分典型职业院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案例中产学研合作的特点和问题,提出构建基于四向联动协同创新系统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即政府制定相关法律规定,加强督导,支持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坚持主体地位,扩大自身开放性,加强对产学研的重视以及与学校建立联合导师机制;职业院校成立单独组织机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院校科研项目,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增加专项资金建设创新实践平台;科研机构以创新科研格局,建立驱动合作制度,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产学研项目合作开发。文末提出职业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关对策建议,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研创造—高校创新的新型协同模式。以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多元化、专业化和特色化的内涵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多方的繁荣进步。

胡续楠[9](2019)在《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材料产业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但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国情背景特殊,区域产业竞争激烈,存在产业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发展效率低下、粗放型发展等问题。新材料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既是提高新材料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和构建了衡量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本文基于马克思的产业集约化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约化理论,探索了产业集约化理论。产业集约化理论是从中观层面上研究一系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包括产业集约化的概念界定、产业集约化的关联要素和动力机制等,以丰富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第二,分析了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尽管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长迅速,但是仍旧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规模仍然较小,缺乏大型企业,产业集中度低,产业技术水平低,已经出现严重的过度竞争和产能过剩问题。采用SFA法实证分析了中国新材料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研究发现,新材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低于50%,属于粗放型发展。产业整体和各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剧烈波动,并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技术进步率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技术效率不显着、资源配置不合理、规模效率低下都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低的主要因素。探索了制约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上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中观层面上存在地区壁垒,产业布局趋同;宏观层面上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标准体系不完善。第三,构建了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了选择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构建了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打分,通过统计处理方法对专家意见的可靠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专家意见的可信度较高。根据专家打分构造两两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运用TOPSIS法对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2005—2017年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逐年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江苏省新材料产业正向集约化发展转型升级;所建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第四,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政策、现状、机制与方式。研究发现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新材料领域的战略规划和科技创新,密集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规划,不断提升对新材料高端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第五,提出了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主要路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两方面实现产业集约化发展。通过加大关键技术的科研力度、推广关键技术和先进技术、发展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和完善产业技术政策推动产业技术创新;通过构建集约型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和打造绿色产业链推动产业组织创新,最终实现新材料产业的集约化发展。第六,对我国如何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应该树立产业集约化发展理念、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产业标准体系、加强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战略、推进多元化的金融政策。

王艺[10](2019)在《济南市长清区产学研结合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产学研结合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突破口,是创新创业产业发展的要素之一,是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国产学研结合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2006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将产学研结合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学科技园作为创新资源的集聚区,对当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清区作为山东省会济南市西部大学科技园的承载地,近年来产学研结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日本、深圳等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将产学研优势资源充分利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产学研结合的基本情况,接着,介绍了产学研结合相关理论、产学研结合方式等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对长清区产学研结合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切实可行的建议。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三方协同四个方面对长清区产学研结合现状进行了介绍。长清区产学研结合组织机构为长清区产学研融合发展指挥部,为长清区政府的临时工作机构,由长清区政协牵头负责,长清区产学研融合发展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长清区产学研融合发展工作,文章从机构职能、人员情况、工作内容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在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基本保障方面,主要介绍了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基本管理体系、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基本激励制度、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资金基本保障机制和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基本保障平台。长清区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方式主要有七种,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共建经济实体、共建实验室或研发机构、建立实习基地联合培养人才、选派或引进高校优秀人才和共享科技资源。长清区产学研结合通过建立协同组织、人才相互渗透、进行科技创业联动实现三方协同。从长清区产学研结合现状中,文章分析出以下几个问题:政府机构不健全、政府政策体系不完善、政府机构管理人才配备不充分、高校(科研院所)激励制度不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众创空间企业孵化率低、企业缺乏相关专业人才、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从三螺旋理论分析来看,主要是长清区政府政策调控措施还不完善、政府有关职能人员的认识和能力不足、政府主导的专业性中介机构缺乏、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转化体系不完善、一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定位不够明确、企业人才引进体制机制不健全、三方融合释放创新活力不够等。根据三螺旋理论分析,借鉴日本筑波科学城和深圳市南山区的先进经验,本文提出了几个对策:一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机构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提供硬件支持;二是增强高校(科研院所)科创活力,建立科研转化体系、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三是推动企业产业创新,健全合作机制、延伸创新产业链、加强人才引进;四是强化三方协同联动,搭建三方合作平台。

二、国外产学研结合创新方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产学研结合创新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联盟演化与创新研究现状
        1.3.2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与治理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及升级路径研究框架
    2.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内涵与特征
        2.1.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内涵
        2.1.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特征
    2.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
        2.2.1 结构要素
        2.2.2 结构模型
        2.2.3 结构化功能
    2.3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动力
        2.3.1 技术创新驱动
        2.3.2 市场需求拉动
        2.3.3 创新政策引导
    2.4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
        2.4.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模型
        2.4.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代内演进
        2.4.3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代际演进
    2.5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情形
        2.5.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情形描述
        2.5.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情形影响因素
    2.6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框架
        2.6.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内涵
        2.6.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框架设计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设计
    3.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设计依据与架构
        3.1.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设计依据
        3.1.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架构
    3.2 创新战略变革升级路径
        3.2.1 创新战略变革升级路径特征与模型
        3.2.2 创新战略变革升级路径关键过程
        3.2.3 创新战略变革升级路径适用条件
        3.2.4 创新战略变革升级路径实例分析
    3.3 核心创新平台辐射升级路径
        3.3.1 核心创新平台辐射升级路径特征与模型
        3.3.2 核心创新平台辐射升级路径关键过程
        3.3.3 核心创新平台辐射升级路径适用条件
        3.3.4 核心创新平台辐射升级路径实例分析
    3.4 多样性结构嵌入升级路径
        3.4.1 多样性结构嵌入升级路径特征与模型
        3.4.2 多样性结构嵌入升级路径关键过程
        3.4.3 多样性结构嵌入升级路径适用条件
        3.4.4 多样性结构嵌入升级路径实例分析
    3.5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选择与转化
    4.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选择思路与流程
        4.1.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选择思路
        4.1.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选择流程
    4.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选择影响因素
        4.2.1 主体构成影响因素
        4.2.2 主体间关系影响因素
        4.2.3 创新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4.3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选择过程
        4.3.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优势识别
        4.3.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4.3.3 内部结构优势与创新生态环境匹配分析
        4.3.4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确定
    4.4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转化
        4.4.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转化障碍
        4.4.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转化模型
        4.4.3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转化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实现机制
    5.1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实现机制总体设计
        5.1.1 实现机制的框架设计
        5.1.2 面向不同升级路径的实现机制设计重点
    5.2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动力强化
        5.2.1 强化核心技术创新主导作用
        5.2.2 深度挖掘市场需求
        5.2.3 完善政策引导体系
    5.3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过程控制
        5.3.1 升级方向控制
        5.3.2 升级关键点控制
        5.3.3 升级进度控制
    5.4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条件保障
        5.4.1 资源保障
        5.4.2 利益分配保障
        5.4.3 制度环境保障
        5.4.4 组织文化保障
    5.5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效果评价
        5.5.1 评价指标设计
        5.5.2 评价方法选择
        5.5.3 评价模型构建
        5.5.4 评价体系应用策略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
    6.1 TD产业联盟发展概况
    6.2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与情形分析
        6.2.1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动力
        6.2.2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过程
        6.2.3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情形分析
    6.3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选择与转化
        6.3.1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优势识别
        6.3.2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6.3.3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确定
        6.3.4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转化策略
    6.4 TD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实现机制完善
        6.4.1 机制现状与需求分析
        6.4.2 完善动力强化机制
        6.4.3 优化过程控制机制
        6.4.4 强化条件保障机制
        6.4.5 建立效果评价机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的专着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
致谢

(2)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校产学研合作推动社会进步
        1.1.2 产学研合作全面蓬勃发展
        1.1.3 广东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机遇和挑战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理论综述
    2.1 产学研合作的概念界定
    2.2 产学研合作的主体
    2.3 产学研合作的内在关系
        2.3.1 合作的本质
        2.3.2 合作的原则
        2.3.3 合作的特征
    2.4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2.5 产学研合作相关领域理论支撑
        2.5.1 教育学理论
        2.5.2 经济学理论
        2.5.3 管理学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现状
    3.1 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外部环境
        3.1.1 社会经济
        3.1.2 高等教育现状
        3.1.3 工业和企业发展
        3.1.4 政策
        3.1.5 社会文化
        3.1.6 科研技术
    3.2 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的问卷调查
        3.2.1 调查的目的与对象
        3.2.2 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3.2.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3.3 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
        3.3.1 合作开发模式
        3.3.2 联合共建实体模式
        3.3.3 创建大学科技园模式
        3.3.4 专利和技术转让模式
        3.3.5 政企多项对接模式
        3.3.6 省部合作创新模式
        3.3.7 人才合作培养与交流模式
    3.4 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各方的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完善
        3.4.2 利益保护政策和激励政策不健全
        3.4.3 监管法规需改进和完善
        3.4.4 政府未能合理行使职能
        3.4.5 各方的聚焦和侧重不统一
        3.4.6 缺乏合作效果评估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高校产学研合作对广东的启示
    4.1 国内部分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
        4.1.1 香港——商业平台合作模式
        4.1.2 上海——订单式合作模式
        4.1.3 北京——“企业+实验室”的新合作模式
    4.2 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
        4.2.1 美国——组建科技工业园区
        4.2.2 日本——建立国立大学培养制度
    4.3 国内外高校产学研合作经验给广东省的启示
        4.3.1 明确高校办学定位,制定合作战略,构建高校的合作体系
        4.3.2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引导和保障机制
        4.3.3 搭建信息平台和网络,强化中介建设
        4.3.4 因地制宜的选择产学研合作模式
        4.3.5 加大科研投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4.3.6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产学研合作形式,不可生搬硬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
    5.1 思想理念转变
        5.1.1 树立正确的产学研合作目标
        5.1.2 不断强化产学研合作理念
        5.1.3 重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5.2 内部机制完善
        5.2.1 完善产学研合作法律法规保障制度
        5.2.2 建立鼓励政策,积极引导合作
        5.2.3 改革产学研合作效果评估标准
    5.3 外部环境建设
        5.3.1 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合作体系
        5.3.2 从多渠道加快资金引流
        5.3.3 发掘和保护广东独特的文化
        5.3.4 建设多元化产学研合作基地
    5.4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1.全文总结
    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相关概念
        (一)新工科
        (二)产学研协同育人
        (三)人才培养模式
    二、相关理论
        (一)系统论
        (二)协同理论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
    三、新工科与产学研关系辨析
        (一)新工科建设呼唤产学研协同育人
        (二)产学研协同育人促进新工科发展
        (三)新工科与产学研互依共存共同发展
第二章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进程
        (一)产学研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二)新工科背景下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现状
    二、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产学研协同未形成成熟的育人模式
        (二)产学研协同未形成明晰的育人路径
        (三)产学研协同育人信息化应用亟待加强
    三、新工科建设对产学研协同育人提出新要求
        (一)教育教学新理念
        (二)学科专业新需求
        (三)知识能力新结构
        (四)人才质量新标准
        (五)人才培养新模式
第三章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一、产学研“多元融合”育人模式的指导思想
    二、新工科背景下构建产学研“多元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一)基于一个中心,确定产学研协同目标
        (二)坚持两个原则,确立组织领导架构
        (三)依托“KAQ”三位一体,建立融合共享机制
        (四)立足四个方面,优化育人体系
        (五)发挥五大优势,完善育人机制
    三、新工科背景下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云平台
        (一)云平台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二)云平台设计的构想与思路
        (三)云平台的功能与运行
        (四)云平台的实施策略与保障
第四章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实施保障建设
    一、突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一)高校的自我完善
        (二)企业的自我完善
        (三)政府的自我完善
    二、加强产学研协同育人环境建设
        (一)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优越的政策法律环境
        (二)为产学研合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三)为产学研合作制定长期激励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4)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与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产学研合作
        1.5.2 政策法规的结构
        1.5.3 政策法规的体系
        1.5.4 科研成果转化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研究法
        1.7.2 文本分析法
        1.7.3 案例分析法
    1.8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1.8.1 重难点
        1.8.2 创新点
第二章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结构与体系的特点及其基本要求
    2.1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
        2.1.1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框架
        2.1.2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特点
    2.2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体系
        2.2.1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体系框架
        2.2.2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体系特点
    2.3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结构与体系的基本要求
        2.3.1 满足不同领域和不同部门对专门立法的需要
        2.3.2 体现合作主体之间互助互通互享的利益需求
        2.3.3 需要完善的系统性配套政策法规保障
第三章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结构与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方面
        3.1.1 综合性科技法律与行政法规过于宏观,规范性不够
        3.1.2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不能有效衔接,引导性不足
        3.1.3 地方规章与实施办法没有细化操作,可执行力不强
        3.1.4 地方照搬国家政策文件,实施意见不明确措施不具体
    3.2 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体系方面
        3.2.1 合作主体的职责界定不清晰
        3.2.2 科研经费与设备的管理规定过细过严
        3.2.3 科技中介的引导与规范跟不上现实需要
        3.2.4 成果转化和应用规定跟不上现实需要
        3.2.5 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与保护力度不够
第四章 产学研合作相关案例研究
    4.1 科研经费与成果转化案
        4.1.1 案例简介与分析
        4.1.2 案例问题小结
    4.2 科研经费贪污案
        4.2.1 案例简介与分析
        4.2.2 案例问题小结
    4.3 合作主体职责争议案
        4.3.1 案例简介与分析
        4.3.2 案例问题小结
    4.4 企业诉科技中介机构案
        4.4.1 案例简介与分析
        4.4.2 案例问题小结
    4.5 专利权侵权案
        4.5.1 案例简介与分析
        4.5.2 案例问题小结
第五章 完善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结构与体系的建议
    5.1 结构构建方面
        5.1.1 加强法律法规的立法技术和立法质量
        5.1.2 提高职能部门法规规章的兼容性和指导性
        5.1.3 加强地方规章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力度
        5.1.4 提高政策与规范性文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2 体系构建方面
        5.2.1 明确合作主体的职责与权力
        5.2.2 加强科研经费与设备管理
        5.2.3 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5.2.4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5.2.5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分析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文献综述
        2.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演变
        2.1.2 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
        2.1.3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2.2 关于科技创新的文献综述
        2.2.1 科技创新的内涵
        2.2.2 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
        2.2.3 科技创新模式
    2.3 关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关系的文献综述
        2.3.1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数量的关系
        2.3.2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
    2.4 现有文献述评及对论文的启示
第三章 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
    3.1 科技创新的内涵界定
    3.2 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分析
        3.2.1 支撑高速度增长的传统增长动能式微的态势描述
        3.2.2 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形成条件
        3.2.3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3.3 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
        3.3.1 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般逻辑机理
        3.3.2 支撑机制Ⅰ:基于生产效率的视角
        3.3.3 支撑机制Ⅱ:基于经济结构的视角
        3.3.4 支撑机制Ⅲ:基于发展方式的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
    4.1 中国科技创新情况的历史考察
        4.1.1 科技创新指数的测度
        4.1.2 1990-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特征事实的基本描述
    4.2 中国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方法和模型的建立
        4.2.1 综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CDEA模型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现阶段中国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分析
        4.3.1 科技创新投入对科技创新产出的效率评价
        4.3.2 科技创新系统的阶段效率评价
        4.3.3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评价
    4.4 近年来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产效率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5.1 科技创新促进生产效率提升的理论逻辑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5.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实证分析
        5.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5.3.2 区域面板数据回归
        5.3.3 经验解释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结构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6.1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机制
    6.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6.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6.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 实证分析
        6.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6.3.2 地区面板数据回归
        6.3.3 经验解释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发展方式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7.1 科技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机制
    7.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7.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7.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7.3 实证分析
        7.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7.3.2 地区面板数据回归
        7.3.3 经验解释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以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8.1 模式转型
        8.1.1 模式转型的主要思路
        8.1.2 “一体”——国家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8.1.3 “两翼”——中心城市与产业转型升级合纵
        8.1.4 “三方”——“研—产—区”三方联动机制
        8.1.5 “四协同”——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市场的充分融合对接
    8.2 路径转型
        8.2.1 路径转型的主要思路
        8.2.2 科技创新主体的转型
        8.2.3 科技创新任务的转型
    8.3 政策转型
        8.3.1 政策转型的主要思路
        8.3.2 创新政策转型
        8.3.3 产业政策转型
        8.3.4 财税政策转型
        8.3.5 金融政策转型
        8.3.6 人才政策转型
        8.3.7 对外政策转型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9.1 结论
    9.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附录 :CDEA模型求解程序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章节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协同创新相关研究综述
        2.1.1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2.1.2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2.1.3 协同创新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的路径分析
    2.2 企业成长相关研究综述
        2.2.1 企业成长理论
        2.2.2 企业成长的内涵及阶段划分
        2.2.3 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
        2.2.4 企业的网络化成长
    2.3 资源配置相关研究综述
        2.3.1 资源基础理论
        2.3.2 企业资源的内涵
        2.3.3 资源配置的内涵和模式
        2.3.4 资源配置的效率
    2.4 资源配置视角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
    2.5 现有研究述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探索性案例
    3.1 案例研究简介
    3.2 案例研究方法
        3.2.1 案例背景
        3.2.2 案例选择
        3.2.3 数据收集及分析
    3.3 “京东方”案例分析
        3.3.1 “京东方”公司概况
        3.3.2 “京东方”的成长及协同创新网络构建
        3.3.3 “京东方”案例小结
    3.4 “东汽”案例分析
        3.4.1 “东汽”公司概况
        3.4.2 “东汽”的成长及协同创新网络构建
        3.4.3 “东汽”案例小结
    3.5 案例间分析
    3.6 初始研究命题的提出
        3.6.1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3.6.2 协同创新网络与资源配置
        3.6.3 资源配置与企业创新绩效
        3.6.4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4.1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4.1.1 “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4.1.2 “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4.1.3 “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4.2 资源配置的中介作用
        4.2.1 资源配置与企业创新绩效
        4.2.2 “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资源配置
        4.2.3 “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与资源配置
        4.2.4 “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与资源配置
    4.3 企业成长的调节作用
    4.4 理论模型的提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5.1 实证研究总体思路
    5.2 问卷设计
        5.2.1 问卷设计原则
        5.2.2 问卷设计过程
        5.2.3 问卷防偏措施
    5.3 研究变量度量
        5.3.1 自变量:协同创新网络
        5.3.2 中介变量:资源配置
        5.3.3 调节变量:企业生命周期
        5.3.4 因变量:企业创新绩效
        5.3.5 控制变量
    5.4 问卷的预调研
        5.4.1 预调研分析方法
        5.4.2 预调研样本数据分析
    5.5 问卷定稿
    5.6 样本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5.6.1 样本数据收集
        5.6.2 样本特征
    5.7 分析方法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1 变量的效度检验
        6.1.1 协同创新网络
        6.1.2 资源配置
        6.1.3 企业创新绩效
    6.2 变量的信度检验
    6.3 变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6.4 协同创新网络影响企业创新创新绩效机理的验证
    6.5 结果与讨论
        6.5.1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6.5.2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讨论
        6.5.3 资源配置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讨论
        6.5.4 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讨论
        6.5.5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7.2.1 理论贡献
        7.2.2 实践启示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以往研究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产学研合作
        1.4.2 知识产权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文本分析法
        1.6.3 案例分析法
    1.7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1.7.1 研究的重难点
        1.7.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理论概述
    2.1 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内容与归属
        2.1.1 高校知识产权内容
        2.1.2 高校知识产权归属原则
    2.2 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冲突
        2.2.1 高校知识产权冲突主体
        2.2.2 高校知识产权冲突表现
    2.3 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利益分配
        2.3.1 高校知识产权利益分配影响因素
        2.3.2 高校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方式
        2.3.3 高校知识产权利益分配原则
第3章 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与问题分析
    3.1 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现状
        3.1.1 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
        3.1.2 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
        3.1.3 地方政府制定的实施意见
    3.2 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
        3.2.1 缺乏产权保护专项立法,政策可操作性低
        3.2.2 忽视规范高校合同签订,主体权责不明
        3.2.3 产权归属制度与分配制度不完善
        3.2.4 未建立中介服务支持系统
        3.2.5 缺少具体的防范措施
第4章 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侵权案例与问题分析
    4.1 案例选取及说明
        4.1.1 案例选取
        4.1.2 案例典型性说明
    4.2 侵权案例基本情况及问题分析
        4.2.1 合同协议不完备——重庆维普公司侵权案为例
        4.2.2 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确——上海申川公司和肖某案为例
        4.2.3 中介机构不健全——以华辰公司侵权案为例
        4.2.4 高校缺乏防范措施——以云大公司案为例
    4.3 案例争议焦点分析
    4.4 案例分析结论
        4.4.1 高校缺乏专门的产权管理机构与人才
        4.4.2 研究人员产权保护意识低
        4.4.3 企业缺乏诚信意识,侵权成本低
        4.4.4 高校维权的成本高,侵权案件惩治力度小
第5章 加强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5.1 国家应加快完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
        5.1.1 加快设立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项立法
        5.1.2 加强规范高校合同签订与管理工作
        5.1.3 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
        5.1.4 健全主体维权渠道,降低维权成本
    5.2 地方政府应增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可操作性
        5.2.1 明确建立产权归属细则
        5.2.2 完善产权评估与分配制度
        5.2.3 加快形成中介服务机构体系
        5.2.4 落实第三方监督机制
    5.3 高校应加强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
        5.3.1 加快建立专门的产权管理机构与制度
        5.3.2 形成高水平的管理队伍
        5.3.3 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
    5.4 研究人员应重视产权成果保护
        5.4.1 提高自身的产权保护意识
        5.4.2 重视成果研发与申请工作
        5.4.3 熟悉成果转化工作的法定程序
    5.5 企业应注重规范自身行为
        5.5.1 掌握产权许可与使用的法律知识
        5.5.2 坚持诚信合作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职业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二、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二)国外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
    (二)产学研合作创新
四、职业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一)依托项目模式
        1. 依托企业项目
        2. 依托高校项目
    (二)共建模式
        1. 共建科研基地模式
        2. 共建实体模式
    (三)产业技术联盟模式
五、职业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案例分析
    (一)自贡某职业学院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
        1. 校院共建课程体系,共商人才培养方案
        2. 校院协同,构建“识岗—试岗—实岗”实践教学链
        3. 校院协同,构建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4. 校院协同,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及科研教研平台
        5. 校院协同,共建高素质师资队伍
    (二)宜宾某职业学院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
        1. 学院自身方面
        2. 校企合作方面
        3. 学院专业发展方面
    (三)泸州某职业学院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
        1. 学校积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2. 学历证书
        3. 学院建设
    (四)案例总结
        1. 政府应充分发挥支持和引导作用
        2. 企业发展需要高技能技术人才
        3. 职业院校需要深化教学改革
        4. 科研机构
六、基于四向联动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
    (一)职业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概述
    (二)职业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的具体内容
        1. 政府方面
        2. 企业角度
        3. 职业院校
        4. 科研机构方面
七、职业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对策建议
    1.政府
    2.企业
    3.职业院校
    4.科研机构

(9)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新材料产业的研究
        1.2.2 关于产业发展效率的研究
        1.2.3 关于产业集约化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产业集约化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2.1 马克思的产业集约化理论
        2.1.1 马克思的集约化经营理念
        2.1.2 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1.3 马克思的协作化理论
    2.2 西方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约化理论
        2.2.1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产业集群理论
        2.2.4 技术创新理论
    2.3 产业集约化的概念界定及动力机制
        2.3.1 产业集约化的概念界定
        2.3.2 产业集约化与相关概念
        2.3.3 产业集约化的动力机制
    2.4 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2.4.1 新材料产业的内涵、行业特点与分类
        2.4.2 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特殊性
        2.4.3 国际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态势
第3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1.1 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
        3.1.2 产业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缺失
        3.1.3 产业发展效率低,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3.2 制约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原因
        3.2.1 微观层面上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管理水平较低
        3.2.2 中观层面上存在地区壁垒,产业布局趋同
        3.2.3 宏观层面上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标准体系不完善
第4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依据
        4.1.1 技术创新能力是核心动力
        4.1.2 要素有效利用是主要特征
        4.1.3 产业经济效益是重要保证
        4.1.4 产业组织优化是关键途径
        4.1.5 可持续发展是必要条件
    4.2 确立指标体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4.3 指标体系的确立与可靠性分析
        4.3.1 指标体系的确立
        4.3.2 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分析
    4.4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4.4.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4.4.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4.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5 应用TOPSIS法评价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
        4.5.1 TOPSIS法的理论与方法
        4.5.2 案例分析——以江苏省新材料产业为例
第5章 国外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5.1 美国
        5.1.1 美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5.1.2 美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5.1.3 美国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5.1.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5.2 日本
        5.2.1 日本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5.2.2 日本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5.2.3 日本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5.2.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5.3 德国
        5.3.1 德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5.3.2 德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5.3.3 德国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5.3.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5.4 韩国
        5.4.1 韩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5.4.2 韩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5.4.3 韩国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5.4.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第6章 实现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6.1 依靠技术创新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
        6.1.1 技术创新对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作用
        6.1.2 以提高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为核心的技术发展目标
        6.1.3 促进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措施
    6.2 构建集约型新材料产业组织结构
        6.2.1 培育大型新材料企业集团
        6.2.2 兼并重组新材料中小企业
        6.2.3 构建新材料产业联盟
    6.3 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布局优化
        6.3.1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布局
        6.3.2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布局优化的思路
        6.3.3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布局优化的主要内容
    6.4 打造基于循环经济的新材料绿色产业链
        6.4.1 新材料产业链的构成
        6.4.2 打造新材料绿色产业链的原则和思路
        6.4.3 打造新材料绿色产业链的主要路径
第7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树立产业集约化发展理念
    7.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7.3 建立健全产业标准体系
    7.4 加强新材料人才培育和引进战略
    7.5 推进多元化的金融政策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济南市长清区产学研结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产学研结合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2.1 概念
        2.1.1 产学研结合
        2.1.2 产学研结合方式
    2.2 理论
        2.2.1 三螺旋理论的产生发展
        2.2.2 三螺旋理论的特征
第3章 长清区产学研结合现状
    3.1 长清区政府产学研结合组织机构
        3.1.1 长清区政府产学研结合组织机构职能
        3.1.2 长清区政府产学研结合组织机构人员情况
        3.1.3 长清区政府产学研结合组织机构工作内容
    3.2 驻长清区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基本保障
        3.2.1 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基本管理体系
        3.2.2 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基本激励制度
        3.2.3 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基本保障机制
        3.2.4 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基本保障平台
    3.3 长清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方式
        3.3.1 技术转让
        3.3.2 技术开发
        3.3.3 共建经济实体
        3.3.4 共建实验室或研发机构
        3.3.5 建立实习基地联合培养人才
        3.3.6 选派或引进高校优秀人才
        3.3.7 共享科技资源
    3.4 长清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协同现状
        3.4.1 三方建立协同组织
        3.4.2 三方人才相互渗透
        3.4.3 三方进行科技创业联动
第4章 长清区产学研结合的问题及其三螺旋分析
    4.1 长清区产学研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4.1.1 政府相关机构不健全
        4.1.2 政府政策体系不完善
        4.1.3 政府机构管理人才配备不充分
        4.1.4 高校(科研院所)激励制度不完善
        4.1.5 高校(科研院所)众创空间企业孵化率低
        4.1.6 企业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4.1.7 企业研发能力不足
    4.2 长清区产学研结合问题原因的三螺旋分析
        4.2.1 政府缺乏有效的引导
        4.2.2 高校(科研院所)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4.2.3 企业缺乏专业的资源支撑
        4.2.4 三方协同力度不够
第5章 国内外发达地区产学研结合经验启示
    5.1 日本筑波科学城产学研结合的经验
        5.1.1 日本筑波科学城产学研结合概况
        5.1.2 日本筑波科学城产学研结合发展因素分析
    5.2 深圳市南山区产学研结合经验
        5.2.1 深圳市南山区产学研结合概况
        5.2.2 深圳市南山区产学研结合发展因素分析
    5.3 对长清区产学研结合的启示
第6章 加强济南市长清区产学研结合的建议
    6.1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6.1.1 加强政策引导
        6.1.2 完善机构建设
        6.1.3 增加资金投入
        6.1.4 提供硬件支持
    6.2 增强高校(科研院所)科创活力
        6.2.1 建立科研转化体系
        6.2.2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6.3 推动企业产业创新
        6.3.1 健全合作机制
        6.3.2 延伸创新产业链
        6.3.3 加强人才引进
    6.4 强化三方协同联动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国外产学研结合创新方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D]. 黄静.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2]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策研究[D]. 危亚琼.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D]. 孙雨婕.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4]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结构与体系研究[D]. 杨敏敏. 河北大学, 2020(08)
  • [5]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梁炜. 西北大学, 2020(07)
  • [6]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D]. 吴钊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7]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D]. 邵莹莹. 河北大学, 2020(08)
  • [8]职业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对策研究[J]. 肖兴政,肖凯,文洋.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9]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D]. 胡续楠. 吉林大学, 2019(02)
  • [10]济南市长清区产学研结合问题研究[D]. 王艺.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国外产学研结合创新方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