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贾利重庆市开县郭家镇津关中心小学405422

摘要:天真、活泼、异想天开,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如何挖掘与培养他们创新的潜能,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多给学生留有主动参与和探索的机会,要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创新能力

21世纪,国际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基础在小学阶段,小学数学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形形色色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对学生中独特创新的想法要特别呵护、启发、引导,不能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样能为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提出在长6米、宽4米的房间里铺地毯,商店有宽1米、2米、4米的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们有的说“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

二、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过去教师总是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是面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独奏者,学生是听众、观众,在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出题学生做题,忽视了个性,更谈不上学生智力的发展。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主要以传播知识为主,对学生潜力的估计不够,老师讲得多,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自学尝试实践的机会,哪有时间让学生随着教师的精心设问去思考问题啊!教师传授知识,虽然可以使学生很快掌握知识而不走弯路,但给学生留下的思维空间太小,束缚了学生的整体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目中有人,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空间,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到的决不代替,凡是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例如:教学乘、除等的方法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学生就能不断转换思考的角度,思维异常活跃。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重新认识自己的作用,转换角色,从讲台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参与者,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共同探索数学、认识数学。

三、引导质疑问难,激发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是浅显还是深刻,教师都应从正面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引”的设计。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数学问题感到好奇,产生探究的愿望,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熟悉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引”要贴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使学生容易受到启发;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强度要适宜,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积极思考问题,寻根究底。

四、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1.参与操作,玩中求知探新。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好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性相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丰富的情感体验可把客观的“要我学”转化为主观的“我要学”,改变消极被动的学习局面。

2.参与讨论、发现,激活创造思维。教师要营造自由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不断产生新设想。如教学“年、月、日”时,笔者问:“看到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顿时活跃起来,有的提出:“一年有几个月,有多少天?”有的提出:“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也有的问:“我在听天气预报时,经常听到上旬、中旬和下旬,这是什么意思?”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讨论、听讲,更主动地参与教学。

3.参与猜想,培养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又叫猜想,是一种整体、粗线条、跃进式的思维。这种思维在遇到问题时,往往对事物直接感知、整体把握,通过一阵紧张思考,一下子接触到问题的实质,找到答案。

4.参与开放性练习,发展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复合思维的综合发展,教学中既要重视发现知识规律,又要重视知识运用过程,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进行发散思维的锻炼。

总之,创新并不神秘。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地想,尽情地说,勇敢地问,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标签:;  ;  ;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