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轨迹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轨迹,曲线,算法,声速,井壁,匝道,快速。
轨迹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庄学彬,张耀磊,谢泽兵,王玉林[1](2019)在《再入快速抵达轨迹优化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再入初始速度大、飞行时间约束苛刻的轨迹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攻角+倾侧角联合优化的再入快速抵达轨迹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再入初段利用较大攻角迅速减小弹道倾角和拉平弹道,在再入后段/滑翔段联合设计和优化攻角+倾侧角变化规律以显着降低终端飞行速度,同时满足终端高度、终端航向角、最大动压、最大热流等约束条件。该方法能够提升传统升力体飞行器再入快速到达能力并拓展其应用范围。仿真结果表明,在典型飞行器参数和较大初始再入速度条件下,全程飞行时间小于12 min,终端速度能够小于7Ma,横向机动距离超过800 km。(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周炜,王小平,孙浩水,陈勇[2](2019)在《基于贝赛尔曲线的四旋翼无人机轨迹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四旋翼无人机路径规划中生成的轨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函数都存在大量不可导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塞尔曲线的最小高阶位移导数轨迹的优化方法。首先,通过最小位移导数的方法对快速行进算法生成轨迹进行优化,给四旋翼位置环控制器提供输入;进而,给最小位移导数法引入了贝塞尔曲线再优化,通过讨论四旋翼无人机飞行的约束条件,将其转化为凸二次规划问题并使用内点法完成求解;最后,在ROS下的Rviz叁维可视化界面对优化前后轨迹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经贝赛尔曲线优化后的轨迹都是连续可导的,解决了四旋翼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能量损失等问题。(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韩小磊,张蓉竹[3](2019)在《降低表面波纹误差的加工轨迹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降低光学元件表面波纹误差的加工方法。从中高频误差的产生过程出发,在常用的光栅型加工轨迹的步进方向上迭加一个随机扰动,通过破坏轨迹的规则性分布,有效抑制了特定频率的中频误差。利用信息熵原理,对生成的随机轨迹进行分析,得出其影响波纹误差抑制能力的关键因素——扰动幅值。在此基础上,对生成的随机扰动型轨迹进行平滑和改进,从而降低其对机床动态性能的要求,通过仿真模拟,验证了优化后的轨迹同样能够有效地降低光学元件表面波纹误差。(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9年11期)
任鹏飞,王洪波,周国峰[4](2019)在《基于自适应伪谱法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问题,建立考虑地球自转的叁自由度再入运动方程,以美国通用空天飞行器为对象建立再入约束模型。采用Legendre-Gauss-Radau配点对3种典型优化问题:最大纵程、最大横程及最小航迹角变化率问题进行离散,将连续时间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基于Legendre多项式近似理论,引入衰减系数构建相对误差估计关系式,并以此提出一种有效的自适应网格重构策略。最终获得了3种典型再入轨迹优化问题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求解结果与变步长Runge-Kutta-Fehlberg法积分一致。相比传统自适应伪谱法,其配点和区间分配更合理,迭代次数少,求解速度高,且对人工参数不敏感。(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于洋,周佳伟,冯迎宾,谭岩[5](2019)在《基于叁次B样条曲线的无人车轨迹优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无人车轨迹平滑方案控制点选取困难、计算复杂、曲率不连续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叁次B样条曲线的无人车轨迹优化方法。该方法相对于螺旋曲线等其它平滑方案,具有车辆局部控制点的改变不影响全局轨迹、优化的曲线阶数与车辆的控制点不相关、轨迹曲率在拼接处连续等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无人车在切换任务层规划时仍保持速度与加速度的连续性,有利于车辆的平稳控制。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在控制点较少的情况下,大幅提升无人车轨迹的平滑度,为无人车控制的平稳性创造有利条件。(本文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杨喆[6](2019)在《基于AFSA-GA混合算法的圆锥刀轨迹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业生产上用圆锥刀侧铣加工非可展直纹面问题,通过两点偏置法计算原始刀轴矢量位置和误差度量函数求取单刀位下的刀轴矢量位置.对于各个刀位下的不同位置优化问题,提出基于人工鱼群(AFSA)和遗传算法(GA)的混合算法作为求解策略.仿真建模计算显示,基于人工鱼群和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的仿真计算结果精度较高,轨迹优化后刀具位置集合形成的刀具包络面误差最小,对于非可展直纹面侧铣加工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罗孝羚,蒋阳升[7](2019)在《智能网联车环境下高速匝道汇入车流轨迹优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传统匝道控制车流汇入时车辆需要减速至停止,从而造成延误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网联车环境下的高速匝道汇入车辆轨迹优化的两阶段优化模型,其中,第1阶段优化车辆进入匝道口的时序;第2阶段基于第1阶段的最优时序,优化车辆轨迹.根据所构建的模型设计了一种启发式算法优化车辆通过匝道冲突区域的时序,然后结合GPOPS工具优化车辆的轨迹.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到20 min随机到达的车流,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先进先出的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使总延误减少59.7%,总油耗减少10.5%,说明该方法能够实现车辆以较高的速度通过匝道冲突区域,有效地减少了车辆汇入延误,同时也节约了油耗.(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2019年04期)
张磊[8](2019)在《月面上升的轨迹优化与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分析需求,对月面上升段的轨迹优化及燃料消耗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基于上升器运动模型,建立以燃料消耗最优为目标考虑入轨约束的轨迹优化模型,通过Gauss伪谱法和序列二次规划求解上升过程最优推力方向。改变运动模型中的初始推重比、入轨约束中的目标轨道参数,根据轨迹优化结果得到对应的燃料消耗,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上升器燃料消耗的影响。针对上升器非共面起飞的问题,提出了上升偏航、升交点调整、倾角调整3种方案,从燃料消耗的角度分析了各方案的适用情况,为未来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深空探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徐彤,徐鲲,和鹏飞,于忠涛,袁洪水[9](2019)在《基于井壁稳定与改造效率的井眼轨迹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渤中地区井漏、阻卡、溢流等井下复杂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经济损失。研究井眼轨迹优化方法,降低井漏等风险,提高压裂改造效率,确保区块快速投产。主要完成:通过分析渤中X井,获得安全密度窗口;地应力方位影响裂缝起裂程度,控制压裂方位。方位角150°时,水平段钻进安全密度窗口最大,钻井安全;方位角140°~170°有助于压裂增产,最终优选钻井方位155°。使用兰德马克软件优化设计渤中X井井眼轨迹,实际钻井作业中无井壁失稳发生,压裂后测试产量达到同产层邻井5倍。(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应用》期刊2019年07期)
李玉善,郭海荣,胡香媛,吕安涛[10](2019)在《基于沟槽凸轮关节的交通锥回收机械臂设计及轨迹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一种双平行四杆机构与齿轮关节串联式的交通锥回收机械臂,针对其存在的回收效率低,且固定传动比的齿轮关节难以实现最优运动轨迹的问题,采用可变传动比的沟槽凸轮关节对其进行改进设计。首先,在对机械臂进行运动分析的基础上,以最小主臂转角为优化目标,根据交通锥运动要求确定约束条件,建立运动轨迹优化模型,求得机械臂最优运动轨迹;然后,根据优化后的运动轨迹,采用解析法求解沟槽凸轮的理论轮廓线,进而得到沟槽凸轮的实际轮廓线;最后,利用Adams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交通锥回收机械臂主臂转角减小8. 1%,缩短了液压缸的工作行程,改善了液压缸的受力情况,提高了交通锥回收机械臂的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07期)
轨迹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路径规划中生成的轨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函数都存在大量不可导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塞尔曲线的最小高阶位移导数轨迹的优化方法。首先,通过最小位移导数的方法对快速行进算法生成轨迹进行优化,给四旋翼位置环控制器提供输入;进而,给最小位移导数法引入了贝塞尔曲线再优化,通过讨论四旋翼无人机飞行的约束条件,将其转化为凸二次规划问题并使用内点法完成求解;最后,在ROS下的Rviz叁维可视化界面对优化前后轨迹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经贝赛尔曲线优化后的轨迹都是连续可导的,解决了四旋翼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能量损失等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轨迹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1].庄学彬,张耀磊,谢泽兵,王玉林.再入快速抵达轨迹优化设计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9
[2].周炜,王小平,孙浩水,陈勇.基于贝赛尔曲线的四旋翼无人机轨迹优化[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9
[3].韩小磊,张蓉竹.降低表面波纹误差的加工轨迹优化方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
[4].任鹏飞,王洪波,周国峰.基于自适应伪谱法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
[5].于洋,周佳伟,冯迎宾,谭岩.基于叁次B样条曲线的无人车轨迹优化方法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9
[6].杨喆.基于AFSA-GA混合算法的圆锥刀轨迹优化[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罗孝羚,蒋阳升.智能网联车环境下高速匝道汇入车流轨迹优化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9
[8].张磊.月面上升的轨迹优化与参数分析[J].深空探测学报.2019
[9].徐彤,徐鲲,和鹏飞,于忠涛,袁洪水.基于井壁稳定与改造效率的井眼轨迹优化设计[J].石油化工应用.2019
[10].李玉善,郭海荣,胡香媛,吕安涛.基于沟槽凸轮关节的交通锥回收机械臂设计及轨迹优化[J].机械传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