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论文-曾书君,程进伟,罗程

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论文-曾书君,程进伟,罗程

导读:本文包含了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区人群,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

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论文文献综述

曾书君,程进伟,罗程[1](2019)在《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系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社区人群肠易激综合征(IBS)流行病学,研究其发展趋势。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80例消化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社区人群IBS流行病学,研究其发展趋势。结果:依据RomeⅡ诊断标准,分析80例患者IBS患病率、年龄分布,患病率为67.5%;依据Manning诊断标准,分析80例患者IBS患病率、年龄分布,总患病率为57.5%;符合RomeⅡ诊断标准的5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泻为主要症状患者30例,占55.6%;便秘为主导的患者18例,占33.3%;交替型患者6例,占11.1%;依据RomeⅡ诊断标准,IBS人群就诊率为20.0%;依据Manning诊断标准,IBS人群就诊率为17.0%;IBS城乡分布状况及职业分布状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就广东省社区人员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相比北京,广东地区患病率较高,但低于西方国家。就食物过敏引发的肠易激综合征,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陈壁钦[2](2018)在《东南地方官兵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指一组具有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但没有可以解释的结构或生化异常的功能性消化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和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比较常见。全球各地研究报道的FGIDs患病率相差较大,不同的地区、民族,其患病率均不同。FD是引起消化不良症状的最常见疾病,而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精神心理等因素可能参与FD和IBS的发病。国内关于军人FGIDs的研究资料甚少。部队官兵作为特殊群体,由于其特殊的生活方式、高强度训练等特点,尤其是作战、应对突发事件等,精神压力大,FD和IBS等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率可能较高,这些将直接影响我军战斗力。本研究针对东南地区青年官兵进行FD和IBS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为军队中开展功能性胃肠病防治奠定基础。目的调查东南地区青年官兵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患病率、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的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东南地区3106名青年官兵作为调查对象,依据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制定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集中调查。最后对问卷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OR值选择95%可信区间计算值。结果1.共有3106名青年官兵接受问卷调查,其中2918份为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3.95%。东南2918名官兵FD的总体患病率为6.1%,其中男官兵患病率为6.0%,女官兵患病率为6.5%,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1.08。单因素分析显示,FD与年龄、体重、BMI分组、婚姻状况、学历、军衔、吸烟(含被动吸烟)、饮茶、饮酒、作息是否规律、饮食是否规律、睡眠质量、SAS评分、SDS评分、消化疾病史、慢性病史等因素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26,95%CI:1.083-1.170)、慢性病史(OR=1.686,95%CI:1.041-2.732)、消化疾病史(OR=1.771,95%CI:1.140-2.751)、吸烟(含被动吸烟)(OR=5.002,95%CI:1.550-16.27)、饮食不规律(OR=2.084,95%CI:1.131-3.843)、睡眠质量较差(OR=2.284,95%CI:1.339-3.895)等为独立危险因素。2.2918名官兵IBS的总体患病率为7.3%,其中男官兵患病率为6.9%,女官兵患病率为13.7%,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1.98。单因素分析显示,IBS与性别、年龄、体重、BMI分组、婚姻状况、学历、军衔、饮酒、作息是否规律、睡眠质量、SAS评分、SDS评分、经常用药史、消化疾病史、慢性病家族史等因素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577,95%CI:1.493-4.448)、慢性病家族史(OR=1.686,95%CI:1.020-1.975)、消化系统疾病史(OR=1.969,95%CI:1.367-2.836)、经常用药(OR=3.370,95%CI:1.694-6.705)、BMI分组(BMI≥28.0,OR=2.745,95%CI:1.271-5.931)、SAS 评分偏高(OR=1.026,95%CI:1.014-1.038)、睡眠质量较差(OR=2.543,95%CI:1.604-4.031)等为独立危险因素。3.2918名官兵中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分别为51.4%、41.6%,其中轻、中、重度抑郁患病率分别为13.6%、18.9%和19.0%;而轻、中、重度焦虑患病率则分别为26.4%、10.2%和 5.0%。结论1.东南地区青年官兵FD的总体患病率为6.1%,年龄、慢性病史、消化疾病史、吸烟(含被动吸烟)、睡眠质量较差等为FD独立危险因素。2.东南地区青年官兵IBS的总体患病率为7.3%,女性、慢性病家族史、消化疾病史、经常用药、BMI≥28.0、SAS评分偏高、睡眠质量较差等为独立危险因素。3.东南地区官兵的焦虑与抑郁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充分重视。(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朱佳杰,刘珊,赵鹏程,尹璐,刘亚欣[3](2017)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患病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存在差异,包括便秘型(IBS-C)、腹泻型(IBS-D)、混合型(IBS-M)和不定型(IBS-U)4种亚型。因IBS的病程较长、易反复、常伴有心理障碍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造成了沉重的医疗负担。该文就目前IBS的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IBS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国际消化病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冯文林,伍海涛,洪睦铿,陈诗成[4](2017)在《中国国内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国国内人群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现状。[方法]从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 Database)等检索关于中国国内人群中所开展的关于IBS的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情况,对我国国内IBS调查的地域分布、年龄分布、身份特征、职业分布以及伴随症状和相关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共60篇相关研究被纳入。中国国内IBS调查研究分析显示:我国国内IBS调查人群的地域、年龄分布较广,所调查人群的身份特征和职业分布较为合理,IBS发病所伴随的症状和相关影响因素也较为普遍。[结论]中国国内IBS调查虽然比较广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希望今后能针对某人群做长期的追踪调查。(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黄金兰[5](2017)在《大连地区高中生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证型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等腹部不适、大便习惯发生改变并伴随有大便性状异常,上述症状多持续存在,但也有部分人群呈间歇性发作趋势,同时IBS也是一种缺乏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等异常改变可以作为诠释的疾病,相当一部分人群有精神心理方面的改变,临床治疗也多运用抗抑郁药物对症治疗,故也可归属心身疾病范畴。目前借助于一种生物学标记或者辅助检查对IBS进行诊断还为时甚远。诊断多依赖于症状累积,故对于本病的进一步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可有助于分析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分布趋势与规律、诱发及危险因素,由此可得出基于客观事实的防治性建议,推广之下可降低本病发生率,减轻社会负担,和避免家庭负累、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通过这些基本情况与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分析,可为IBS中医临床预防、诊疗,尤其IBS中医证型分类方面提供客观依据。且目前大连地区针对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调查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课题研究有其立题依据,并具一定的社会意义及经济价值。本研究旨在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连地区高中学生进行调查,以便了解IBS患病情况,进一步分析其发病与饮食习惯、精神心理、生活作息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中医证型分布研究,为IBS基础研究和临床预防、诊疗、避免复发提供一定的依据与方向。方法1.查阅文献后参照罗马Ⅲ诊断标准、中医证型辨证依据等设计问卷调查表2份(其中问卷Ⅰ是基于罗马Ⅲ诊断标准的胃肠道症状调查及个人基本信息、既往病史、家族史及就诊情况、诱发因素,生活饮食、作息习惯,运动、情绪、压力等可能致病的危险因素调查;问卷Ⅱ是对于已经确诊IBS者进行中医证型辨证分型的调查)。2.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在2016年05月—2016年11月期间,对大连市常住人口中高中学生进行自填或访谈式问卷调查。并对其中通过问卷Ⅰ已诊断肠易激综合征的学生进行中医证型分型问卷调查,最后建立数据库,将所得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及推断性分析。结果1.大连高中生IBS患病率为11.97%;男生患病率为10.24%;女生患病率为13.31%,女生IBS患病率高于男生,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1.299,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22,P>0.05)。2.IBS患病与不同年级、IBM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6名IBS学生中有11人就医,就诊率为19.64%,男性14.39%;女性22.86%,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P>0.05)。3.胃肠道感染、腹部手术史、服用抗生素、止痛药、家人具有类似症状分别与是否患IBS进行对比分析,IBS组的频率明显高于非I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56例IBS学生进行再发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学习压力,情绪因素所占比例最大(33.92%);次之是进食生冷等饮食不节因素,占32.14%;随后是受凉因素17.86%、劳累因素5.36%,还有8.93%的IBS学生选择了其他因素。5.单因素分析发现进食辛辣、油炸、海鲜及生冷食品与IBS发病相关(P值<0.05)。多因素IBS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进食辛辣,海鲜及生冷食品,劳累,受凉,情绪不佳、学习压力大为可能患IBS的危险因素。6.按现代医学标准分型,腹泻型最多见,占35.71%;混合型次之,占28.57%,便秘型IBS占23.21%,不确定型最少仅7例,占12.5%。中医证型分布:脾虚肝郁证最多见,有16例,占28.57%;其次是肠腑燥热证14例,占25%;脾胃虚弱证有11例,占19.64%;肝气郁滞证8例,占14.29%;脾胃湿热证最少(7例),占12.5%。腹泻型IBS学生20人中以肝郁脾虚证(45%)、脾胃虚弱证最多见(35%),13例便秘型IBS中肠腑燥热证最多见,有10人,占76.9%;而16例混合型IBS和7例不确定型IBS学生中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肝郁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肠腑燥热证5种中医证型分布相对较平均。结论1.大连高中生IBS总患病率11.97%,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学生就诊率较低,应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就诊意识。2.不同年级IBS患病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高中生IBS患病情况与学生BMI值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3.有胃肠道感染史、腹部手术史、服用抗生素、止痛药、家人具有类似症状的人群患IBS的机率要高于正常人群。4.在对高中生进行学业教育的同时,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高中生的心理情绪健康,培养学生调控情绪的能力。在健康普及和宣传方面,告诫学生注意形成正确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和减少进食辛辣,海鲜及生冷食品,戒除不良习惯等,提高劳逸结合、保暖防护意识,进而减少、降低IBS相关症状发生的机率5.大连高中生患IBS-D的学生中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最多见;IBS-C中肠腑燥实证最多,而IBS-M和IBS-U中5种中医证型分布相对平均,中医临床诊疗时可参考进行辨证论治。(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7-02-01)

吴倩倩[6](2016)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流行病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明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IBS患者的发病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目的:本研究对IBS患者和正常对照的肠道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探索正常人与IBS患者肠道细菌群落的变化。方法:研究以中国扬州地区8例正常对照、14例IB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健康信息并对其粪便样品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细菌16S rDNA的V1-V3可变区的多样性。结果:(1)正常对照组中,31-50岁年龄段研究对象的肠道细菌群落序列多样性及丰度最高;各年龄段的肠道优势菌门均为硬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肠道细菌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四种菌门分别是硬壁菌门(Firmicutes,59.300%)、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31.400%)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600%)、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4.000%);重新将21-60岁的正常人分为21-50岁组和51-60岁组后,发现51-60岁组的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在肠道菌群中的含量低于21-50岁组,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毛螺旋菌属(Lachnospiraceae)、梭菌属(Clostridium)、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的含量明显高于21-50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IBS患者组中,31-50岁年龄段研究对象的肠道细菌群落序列多样性最低,丰度最高;20-30岁组群落序列的多样性最高,丰度最低:IBS患者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四种优势菌门分别是硬壁菌门(Firmicutes,65.300%).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5.400%)、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400%)、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200%),各年龄段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正常组和IBS组肠道茵群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较高的为硬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在属水平上,IBS组肠道菌群中的粪球菌属(Coprococcus)、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克雷白氏杆菌属(Klebsiella)、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副普氏菌属(Paraprevotella)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对丰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4)正常对照组中,中医体质为平和质和阳虚质的肠道细菌在门、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IBS组中医体质为阳虚质的肠道细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高于平和质(0.010% vs 0.000%,P=0.018),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低于平和质(2.100%vs 11.400%,P=0.039);(5)双歧杆菌B.adolescentis、B.longum、B.breve、B.animalis等四个菌种在IBS组中检出率分别为78.600%、85.700%、71.400%、78.600%,正常对照组分别是71.4%、85.700%、57.100%、71.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酸杆菌L.mucosae、L.salivarius、L.reuteri等叁个菌种在IBS患者肠道菌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5.700%、42.900%、21.40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8.600%、14.300%、0.00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IBS患者的肠道菌群较正常对照存在结构性改变,IBS组中粪球菌属(Coprococcus)、副普氏菌属(Para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低于正常对照组,而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克雷白氏杆菌属(Klebsiella)、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的相对丰度却高于正常对照组;(2)正常组中老年人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改变,51-60岁组的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在肠道菌群中的含量低于21-50岁组,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毛螺旋菌属(Lachnospiraceae)、梭菌属(Clostridium)、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的含量明显高于21-50组;而IBS患者的各年龄段肠道菌群结构未发生改变;(3)IBS患者中医体质为平和质和阳虚质的人群肠道菌群在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构成存在差别。(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6-04-08)

于洪波,戴林,周琳,彭海英,李爱萍[7](2015)在《空军基层部队官兵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空军基层部队官兵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方地区空军官兵IBS发病率进行问卷调查,按照罗马Ⅲ分类及诊断标准,对IBS进行诊断,同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IBS总患病率为15.02%;IBS分型中,IBS-C患病率最高,IBS-D次之;患病率在入伍前居住地市区(19.50%)与县城(13.62%)、农村(12.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伍前居住在南方和边疆的官兵IBS患病率高于北方官兵;不同兵种官兵IBS患病率不一致。IBS发生与学历、吸烟、饮酒、暴饮暴食、奶制品、冷食、工作时间、过敏史、痢疾史呈正相关(γ:0.147~2.487,P=0.002~0.045);与军龄、蔬菜水果及睡眠时间呈负相关(γ:-1.439~-0.196,P=0.021~0.037)。IBS组SAS、SDS评分(51.23±9.34、54.38±8.45)均明显高于非IBS组SAS、SDS评分(37.23±7.52、38.57±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BS在北方空军某部军人患病率高,其不同兵种、饮食习惯及焦虑、抑郁可能是IBS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采取综合措施以减少非战斗减员。(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胡团敏,庄李磊,游海梅[8](2015)在《闽南沿海官兵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闽南沿海官兵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率及其可能的发病相关因素。方法按IBS罗马Ⅲ诊断标准制定问卷调查表,对随机抽样的闽南沿海某特种部队和海防部队1312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部队IBS的患病情况,并对相关的发病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患者199例(患病率15.2%),其中士兵167例(患病率15.7%),军官32例(患病率12.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患病率无显着差异(P>0.05);特种部队的患病率(25.6%)明显高于海防部队(10.2%)(P<0.05);在IBS发病的相关因素中,饮食因素占55.8%,精神因素占25.7%,急性肠炎病史占8.5%,地理环境因素占4.5%,原因不明占5.5%。结论闽南沿海官兵存在较高的IBS患病率,特种部队官兵的患病率高于海防部队;精神因素、饮食因素是部队官兵发生IBS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西南国防医药》期刊2015年11期)

寇会玲,宗立永,孙元熙[9](2015)在《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部疼痛或不适并且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的一种疾病,人群患病率较高,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清楚,曾被普遍认为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精神心理因素为其关键因素,近几年,脑-肠轴调节功能失调、局部炎症免疫系统反应成为研究热点,最近由学者提出新观点,认为IBS存在器质性病变。笔者就近年来IBS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领域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5年18期)

黄盛兰[10](2015)在《广西隆安县农村地区壮族人群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BS)在现代生活中越发常见,但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不同地区、人群等因素对IBS患病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当今国内针对IBS的流行病学资料不多,尤其是指向边远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人群。开展不同自然人群的IBS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不同人群的疾病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本地区IBS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在壮族人群聚居的隆安县进行整群随机抽样,以18岁以上自然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成人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性问卷进行面访式调查,按照成人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性问卷的评定方法诊断IBS,计算IBS的人群患病率,并分析IBS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共发放调查问卷2200份,回收问卷1955份,合格问卷1908份(合格率86.73%),隆安县农村壮族人群肠易激综合征的总体患病率是2.41%。2.年龄、婚姻、绝经与否、生冷食品、辛辣、劳累、受凉的IBS患病有影响(P<0.05),其中中年阶段为患病高峰期,丧偶人群的IBS患病率相对偏高,未绝经的女性患病率相对偏高。3.IBS人群中最常见的伴随症状是疲劳感,发生率为39.13%,其次为恶心和腰背痛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4.78%和32.61%。4.可引起IBS的消化道症状发作的相关因素中,生冷食品、辛辣因素是最常见,发生率分别为69.57%、36.96%。结论:隆安县农村壮族人群的IBS总患病率为2.41%,年龄、是否绝经、婚姻状况、生冷食品、辛辣和受凉、劳累因素会对IBS患病产生一定影响,而生冷食品亦是最常诱发IBS消化道症状发作的因素,疲劳感、恶心、腰背痛是IBS中最常见的伴随症状,IBS患病与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吸烟史、饮酒史、喝茶史及其他饮食习惯无明显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5-05-01)

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指一组具有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但没有可以解释的结构或生化异常的功能性消化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和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比较常见。全球各地研究报道的FGIDs患病率相差较大,不同的地区、民族,其患病率均不同。FD是引起消化不良症状的最常见疾病,而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精神心理等因素可能参与FD和IBS的发病。国内关于军人FGIDs的研究资料甚少。部队官兵作为特殊群体,由于其特殊的生活方式、高强度训练等特点,尤其是作战、应对突发事件等,精神压力大,FD和IBS等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率可能较高,这些将直接影响我军战斗力。本研究针对东南地区青年官兵进行FD和IBS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为军队中开展功能性胃肠病防治奠定基础。目的调查东南地区青年官兵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患病率、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的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东南地区3106名青年官兵作为调查对象,依据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制定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集中调查。最后对问卷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OR值选择95%可信区间计算值。结果1.共有3106名青年官兵接受问卷调查,其中2918份为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3.95%。东南2918名官兵FD的总体患病率为6.1%,其中男官兵患病率为6.0%,女官兵患病率为6.5%,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1.08。单因素分析显示,FD与年龄、体重、BMI分组、婚姻状况、学历、军衔、吸烟(含被动吸烟)、饮茶、饮酒、作息是否规律、饮食是否规律、睡眠质量、SAS评分、SDS评分、消化疾病史、慢性病史等因素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26,95%CI:1.083-1.170)、慢性病史(OR=1.686,95%CI:1.041-2.732)、消化疾病史(OR=1.771,95%CI:1.140-2.751)、吸烟(含被动吸烟)(OR=5.002,95%CI:1.550-16.27)、饮食不规律(OR=2.084,95%CI:1.131-3.843)、睡眠质量较差(OR=2.284,95%CI:1.339-3.895)等为独立危险因素。2.2918名官兵IBS的总体患病率为7.3%,其中男官兵患病率为6.9%,女官兵患病率为13.7%,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1.98。单因素分析显示,IBS与性别、年龄、体重、BMI分组、婚姻状况、学历、军衔、饮酒、作息是否规律、睡眠质量、SAS评分、SDS评分、经常用药史、消化疾病史、慢性病家族史等因素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577,95%CI:1.493-4.448)、慢性病家族史(OR=1.686,95%CI:1.020-1.975)、消化系统疾病史(OR=1.969,95%CI:1.367-2.836)、经常用药(OR=3.370,95%CI:1.694-6.705)、BMI分组(BMI≥28.0,OR=2.745,95%CI:1.271-5.931)、SAS 评分偏高(OR=1.026,95%CI:1.014-1.038)、睡眠质量较差(OR=2.543,95%CI:1.604-4.031)等为独立危险因素。3.2918名官兵中抑郁、焦虑障碍患病率分别为51.4%、41.6%,其中轻、中、重度抑郁患病率分别为13.6%、18.9%和19.0%;而轻、中、重度焦虑患病率则分别为26.4%、10.2%和 5.0%。结论1.东南地区青年官兵FD的总体患病率为6.1%,年龄、慢性病史、消化疾病史、吸烟(含被动吸烟)、睡眠质量较差等为FD独立危险因素。2.东南地区青年官兵IBS的总体患病率为7.3%,女性、慢性病家族史、消化疾病史、经常用药、BMI≥28.0、SAS评分偏高、睡眠质量较差等为独立危险因素。3.东南地区官兵的焦虑与抑郁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充分重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论文参考文献

[1].曾书君,程进伟,罗程.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系列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陈壁钦.东南地方官兵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D].南方医科大学.2018

[3].朱佳杰,刘珊,赵鹏程,尹璐,刘亚欣.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7

[4].冯文林,伍海涛,洪睦铿,陈诗成.中国国内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现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

[5].黄金兰.大连地区高中生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证型分布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7

[6].吴倩倩.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流行病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6

[7].于洪波,戴林,周琳,彭海英,李爱萍.空军基层部队官兵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

[8].胡团敏,庄李磊,游海梅.闽南沿海官兵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5

[9].寇会玲,宗立永,孙元熙.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

[10].黄盛兰.广西隆安县农村地区壮族人群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D].广西医科大学.2015

标签:;  ;  ;  

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论文-曾书君,程进伟,罗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