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容重论文_李军营,李孟霞,童文杰,马二登,邓小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容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容重,土壤,科尔沁,盐碱土,客土,氮素,植物群落。

土壤容重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营,李孟霞,童文杰,马二登,邓小鹏[1](2019)在《烤烟生长适宜土壤容重筛选及其影响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烤烟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植烟土壤的质量影响着烟叶的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形成,多年来,评价植烟土壤质量的指标多集中于pH值、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等化学指标,对植烟土壤的物理质量关注不够,而土壤的物理质量是作物生长的基础性指标,影响着土壤的肥力状况和生物学性状,进而影响到作物生产。容重是评价植烟土壤物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合理的土壤容重决定着的植烟土壤中的透气性能和保水性能,对烤烟根系的发育产生直接影响。然而,优质烟叶生产需要的土壤容重阈值在什么范围,至今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详细研究了不同土壤容重梯度对烤烟生长的影响,并从土壤环境质量角度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和云烟87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容重处理(T1:1.1 g/cm3、T2:1.2 g/cm3、T3:1.3g/cm3、T4:1.4 g/cm3、T5:1.5 g/cm3以及T6:1.6g/cm3),研究容重对不同生育时期烤烟植株与根系生长特性、烤烟叶片酶活性、土壤氮形态及相关酶活性、土壤呼吸速率以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等特征的影响。【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土壤容重对烤烟生长发育有显着的影响,适宜的容重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干物质的积累。(2)容重增加导致烤烟根系形态变差、根量减少,而适宜的容重有利于根系保持较强的生理活动。当容重为1.2~1.3 g/cm3时,烤烟根系数量、形态良好,根系活力最高。(3)高容重(>1.4g/cm3)导致烤烟体内活性氧的代谢失衡,使叶片膜脂过氧化,蛋白质损伤,当容重为1.1~1.2g/cm3时,烤烟叶片酶活性最低,烤烟体内各代谢平衡,有利于烤烟生长。(4)高容重导致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不同程度富集。当容重为1.2~1.3 g/cm3时,既利于土壤保持肥效,有利于烤烟吸收肥料。(5)容重增加导致土壤呼吸速率降低,且与容重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当容重为1.2 g/cm3时,土壤呼吸速率最高,说明土壤空气量充足,有利于土壤动植物、微生物的活动。(6)土壤容重的增加一定程度导致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大小和结构和多样性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低容重增加土壤细菌菌落丰度和多样性,且在烤烟生育末期(120天),当容重为1.2~1.3g/cm3时,土壤细菌在门水平和属水平上的丰度及细菌多样性最高,且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似,并与其他处理存在显着差异。说明适宜土壤容重有利于土壤细菌的繁殖,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提高。【结论】当土壤容重在1.2~1.3 g/cm~3之间时,有利于增加烤烟产量,改善烟株生理指标,土壤环境质量优良是其效应发挥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马阳,吴敏,王艳群,周加森,张世卿[2](2019)在《不同耕作施肥方式对夏玉米氮素利用及土壤容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合理的耕作与施肥方式是实现作物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为研究不同耕作及施肥方式对夏玉米氮素利用、产量和土壤容重的影响,在2016年和2017年夏玉米生长时期分别设置免耕浅施肥(T1)、深松全层施肥(T2)、新型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肥(T3)3种耕作施肥方式。结果表明:与T1比,2种深松处理的成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全氮积累量平均分别提高9.68%,13.97%,夏玉米平均增产17.20%;深松耕作处理的氮肥生产效率和农学效率较T1平均分别增加14.74%和59.95%,氮肥表观利用率平均抬升14.15个百分点;0—40 cm土壤容重降低8.54%。深松耕作方式下,与T2比,T3的成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全氮积累量平均分别提高9.41%,6.28%,夏玉米平均增产9.70%,氮肥生产效率和农学效率分别增加8.59%和32.32%,氮肥表观利用率抬升14.10个百分点。与T1比,2种深松施肥方式T2和T3均显着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夏玉米产量,促进氮肥利用。控释氮肥与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肥(T3)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是黄淮海平原区夏玉米生产中值得推荐的一种新型耕作施肥方式。(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闫晶洁,李艳红,王鑫[3](2019)在《艾比湖湿地典型植物群落下土壤容重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艾比湖湿地典型植物群落下土壤容重特征,基于2017年5月、8月典型植物群落下土层土壤容重数据,以艾比湖湿地为研究区,划分4个区域,运用地统计学、传统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北部的芦苇+柽柳群落、胡杨+柽柳群落,东北部的梭梭+芦苇群落、梭梭+罗布麻群落,东南部的柽柳+芦苇群落,西南部的胡杨+盐爪爪+芦苇群落6种典型植物群落下土壤容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月、8月大部分植物属于中等程度变异,芦苇+柽柳群落下土壤容重最小,土壤理化性质最好。2)随着季节的变化,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容重的变化具有差异性。3)从空间结构分析,典型植被群落下土壤容重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具有空间结构性。通过克里格插值分析,研究区内表层土壤容重呈现西低东高,逐渐增大的趋势。4)通过土壤容重与相关环境的相关性分析,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容重均与土壤粒径、盐分、养分、含水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9年24期)

杜艳伟,赵晋锋,王高鸿,李颜方,阎晓光[4](2019)在《耕作方式对春玉米田间杂草·土壤容重和含水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秋季深松、春季深松、传统翻耕和免耕4种耕作方式对春玉米田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杂草发生情况、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深松处理能够有效降低16~35 cm土层的土壤容重;秋季深松能在整个生育期提高2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春季深松能够提高拔节期—成熟期2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不同处理田间杂草发生状况从重到轻依次为免耕处理、秋季深松处理、春季深松处理、传统翻耕处理;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秋季深松处理、传统翻耕处理、春季深松处理、免耕处理;秋季深松处理能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张岩松,雷泽勇,于东伟,于德良,周晏平[5](2019)在《沙质草地营造樟子松林后土壤容重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以辽宁省章古台地区不同生长阶段(包括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20块樟子松人工固沙林样地(以临近的7块天然草地为对照)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沙质草地营造樟子松人工林后不同生长阶段0—100 cm土层土壤容重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天然沙质草地营造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后,不同生长阶段樟子松林在0—10 cm土层土壤容重变化的变异系数为78%,其他土层变异系数范围为1.08%—4.35%。随着樟子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土壤容重变化量在0—20 cm和60—100 cm层逐渐降低,在20—60 cm层先降低,到37年左右后逐渐升高,过熟林较成熟林显着增大。林龄对不同土层容重变化的决定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40—60、60—80、20—40、10—20、0—10、80—100 cm层。土壤容重变化在60—80 cm层与土壤粗颗粒(粒径>0.05 mm)含量、在0—10、20—40 cm和60—80 cm层与土壤全氮含量、在0—10、20—60 cm和80—100 cm层与土壤全磷含量、在20—40 cm和80—100 cm层与土壤全钾含量显着负相关,且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效果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土壤容重变化在10—20 cm层与土壤含水率、在20—40 cm层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总体上,沙质草地营造樟子松人工林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质量,建议采取封育禁牧等营林措施增加樟子松林下枯落物积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同时对37年樟子松人工林逐渐进行更新。(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张舜凯,刘继龙,刘海岳[6](2019)在《基于地统计学农田不同土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烘干法测定玉米地0~5 cm、5~10 cm、10~15 cm、15~20 cm土层土壤容重,运用半方差函数和克立格插值等方法对农田土壤容重空间变异特征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平均值介于1.23~1.33 g/cm~3,均为弱变异,空间相关范围介于20.40~75.64 m,空间相关程度介于28.89%~73.55%,空间分布图中均存在明显的斑块结构;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平均值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变异程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半方差函数拟合模型由指数模型变为线性模型,空间相关范围先增加后保持不变,空间相关程度未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趋势,土壤容重低值区和高值区的分布数量和位置有所差异。(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5期)

罗古拜,曹银贵,白中科,黄雨晗,王舒菲[7](2019)在《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地土壤容重差异、GPR特征识别与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复垦地不同剖面土壤容重的总体特征和深度差异,以中煤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南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基于探地雷达(GPR)图像特征分析土壤容重差异,构建介电常数与土壤容重之间的关系。分析方法采用环刀采样称重法、探地雷达探测法、方差分析法、拟合分析法等。结果表明:矿区排土场平台土壤容重大于边坡,边坡坡度越大,土壤容重越小。在土壤含水率较小时,各个剖面0~30 cm处有较多大振幅信号,土壤容重较小,探地雷达信号图上大振幅信号的多少与土壤容重大小成反比。土壤容重随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趋势,且二者拟合后的R~2值达0.813 9,相伴概率小于0.01。研究表明,矿区排土场不同位置及同一剖面不同深度土壤容重大小差异明显,通过探地雷达可对土壤容重差异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何靖[8](2019)在《不同土壤容重对石砾地客土耕作层水分入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石砾地利用客土法整治提供参考,采用一维垂直土柱试验,进行不同土壤容重影响客土耕作层水分入渗及渗漏试验,分析不同客土容重与水分累积入渗量、渗漏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累积入渗量与入渗时间、土壤容重呈负相关关系,累积入渗量增量随入渗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直至趋于稳定;渗漏量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关系。石砾地整治选用粉壤土时,土壤容重宜在1.3~1.5克/立方厘米。(本文来源于《农技服务》期刊2019年05期)

张策,赵玉玲,程东娟,王丽玄,刘亮[9](2019)在《土壤容重对盐碱土膜孔沟灌水盐运移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室内盐碱土膜孔沟灌与沟灌水分入渗试验,总结土壤容重对盐碱土膜孔沟灌水盐运移分布的影响及灌水方法对土壤水盐运移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同入渗时间下,土壤容重越大,盐碱土膜孔沟灌累积入渗量越小,且累积入渗量与入渗时间符合幂函数关系;相同入渗时间下,水平、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均随土壤容重的增大而减小,与时间之间表现出良好的幂函数关系;随着距灌水沟沟底膜孔中心距离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小,土壤含盐量增加;灌水时间一定时,土壤容重越大,盐分淋洗区越小;相同灌水量条件下,膜孔沟灌入渗时间比沟灌长,湿润锋运移距离大,湿润区内相同位置处,膜孔沟灌含盐量小于沟灌,试验结束时,膜孔沟灌的脱盐效果比沟灌好。(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刘战东,张凯,米兆荣,秦安振,黄超[10](2019)在《不同土壤容重条件下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不同土壤容重和不同程度水分亏缺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变化。采用桶栽土培法,分别设置3种土壤容重(1.2,1.4,1.6 g/cm~3)和3个土壤水分控制下限(低水分50%田间持水量、中水分60%田间持水量和高水分70%田间持水量),研究不同土壤容重和水分亏缺对冬小麦—夏玉米根系、生长指标、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指标、生物量、耗水量和产量均呈降低趋势。随土壤容重增加,冬小麦生物量和产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冬小麦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降低趋势;而夏玉米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降低趋势。试验中,1.4,1.2 g/cm~3分别为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的最适土壤容重。土壤容重与水分处理互作对夏玉米株高、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极显着影响,而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物量及产量无显着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黄淮海地区作物绿色增产增效及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土壤容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合理的耕作与施肥方式是实现作物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为研究不同耕作及施肥方式对夏玉米氮素利用、产量和土壤容重的影响,在2016年和2017年夏玉米生长时期分别设置免耕浅施肥(T1)、深松全层施肥(T2)、新型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肥(T3)3种耕作施肥方式。结果表明:与T1比,2种深松处理的成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全氮积累量平均分别提高9.68%,13.97%,夏玉米平均增产17.20%;深松耕作处理的氮肥生产效率和农学效率较T1平均分别增加14.74%和59.95%,氮肥表观利用率平均抬升14.15个百分点;0—40 cm土壤容重降低8.54%。深松耕作方式下,与T2比,T3的成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全氮积累量平均分别提高9.41%,6.28%,夏玉米平均增产9.70%,氮肥生产效率和农学效率分别增加8.59%和32.32%,氮肥表观利用率抬升14.10个百分点。与T1比,2种深松施肥方式T2和T3均显着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夏玉米产量,促进氮肥利用。控释氮肥与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肥(T3)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是黄淮海平原区夏玉米生产中值得推荐的一种新型耕作施肥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容重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军营,李孟霞,童文杰,马二登,邓小鹏.烤烟生长适宜土壤容重筛选及其影响机理研究[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2].马阳,吴敏,王艳群,周加森,张世卿.不同耕作施肥方式对夏玉米氮素利用及土壤容重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3].闫晶洁,李艳红,王鑫.艾比湖湿地典型植物群落下土壤容重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农业.2019

[4].杜艳伟,赵晋锋,王高鸿,李颜方,阎晓光.耕作方式对春玉米田间杂草·土壤容重和含水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9

[5].张岩松,雷泽勇,于东伟,于德良,周晏平.沙质草地营造樟子松林后土壤容重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生态学报.2019

[6].张舜凯,刘继龙,刘海岳.基于地统计学农田不同土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9

[7].罗古拜,曹银贵,白中科,黄雨晗,王舒菲.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地土壤容重差异、GPR特征识别与反演[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

[8].何靖.不同土壤容重对石砾地客土耕作层水分入渗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9

[9].张策,赵玉玲,程东娟,王丽玄,刘亮.土壤容重对盐碱土膜孔沟灌水盐运移分布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10].刘战东,张凯,米兆荣,秦安振,黄超.不同土壤容重条件下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土槽装置图(左:120cm×20cm×90cm;...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土壤发育指数轻度含盐处理基于灌水水平的样本点分布...剪切试验装置结构与实验台部分仪器及试验过程不同模拟情景下年均径流量模拟值对比

标签:;  ;  ;  ;  ;  ;  ;  

土壤容重论文_李军营,李孟霞,童文杰,马二登,邓小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