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

内蒙古地区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

孟庆军[1]2004年在《内蒙古地区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教育信息化既是信息媒体引入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教育现代化。本文从叁个方面对内蒙古地区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国家为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搞好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中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教育;使教育科研网进入全部高校和主要中等职业学校,并逐步进入中小学;大力开发优秀教育教学软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其标致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新的阶段。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内蒙古民族教育信息化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包括硬环境、软环境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信息化是现代化的动力,是必要的体现形式和途径。由于内蒙古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内蒙古的经济基础又相当薄弱,因此,发展民族教育信息化的任务艰巨。如何实现民族教育信息化,需要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用现代教育理论建立民族教育效益观。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冲突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于不同地区表现程度不一,在经济欠发达的内蒙古地区表现得相对显彰,导致内蒙古地区民族教育信息化出现滞发展效应。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内蒙古民族教育必须与国家教育信息化平台进行有效整合,吸收其它地区先进文化,使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有机统一,发展自身的民族教育信息化。

塔娜[2]2015年在《民族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自治区的双语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并一直以来被视为中国双语教育的典范。这与内蒙古独特的教育背景密切相关,首先,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相互影响源于地理位置上的邻接,由于蒙古族独特的历史,加之各民族之间频繁的人口流动,使蒙古族具有一个双语交流的语言环境。其次,蒙古族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悠久的语言文字,使蒙汉双语教育获得了重要的语言和文化支撑。再次,内蒙古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也是最早实行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地区,使蒙汉双语教育积累了良好的实践经验。当然,内蒙古的双语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地广人稀、地处边境、生存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客观因素的严重制约,从而妨碍了内蒙古双语教育的健康发展。为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内蒙古双语教育发展与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本研究选择了蒙古族人口比例较高,以牧业生产为主的锡林郭勒盟作为调研地点。因为,在地理位置上,锡林郭勒盟地处边境,北与蒙古国接壤,拥有长达1098公里的国境线,占内蒙古边境线长度四分之一,具有内蒙古双语教育的典型性。本研究调查的几所个案学校都处于该地区。在内蒙古自治区60多年的双语教育发展过程中,双语教师始终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当然,在各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上一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往往成为下一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同样,上一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会制约此后的双语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对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演变历史的梳理、总结与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将蒙古族的双语教育及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置于我国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的背景中,将研究重点放在新时期内蒙地区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描述、存在问题分析和发展途径探索等方面。本研究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首先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其中主要针对内蒙古各个历史时期的双语教育政策、双语教育实践状况、双语教育特征等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其次,梳理了内蒙古双语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此部分详细描述了蒙古族教师和蒙汉双语教师形成的历史背景,并从内蒙古双语师资的发展状况和双语教师培养培训状况两个方面对各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各个历史时期双语教师的时代特征。再次,以教育社会学的框架和视角,从双语教师结构、双语教师生存状况、双语教师工作状况叁个方面,呈现出了较为立体而全面的牧区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考察分析,其中主要对当前牧区小学双语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双语教师的社会声望被边缘化;第二,双语教师的职业声望被边缘化;第叁,双语教师的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源匮乏;第四,双语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依旧不足;第五,双语教师文化身份上的茫然与迷失;第六,双语教师文化价值与现实利益之间的取舍困境。本研究在总结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改变以“规模、效益”、资源整合、绩效为原则的政策设计理念;第二,建立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项经费预算管理制度;第叁,完善双语师资队伍的补充、激励与评价机制;第四,重视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文化向度,加强双语教师的职业归属感;第五,加强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第六,关注并改善代课教师生存境遇与专业发展现状;第七,发挥学校领导者对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领头雁作用。结论部分总结和分析了研究发现及不足之处,并进行了相关课题展望。

吕佩臣[3]2011年在《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大众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高等院校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我国民族院校也出现了与全国普通高校一样出现了“千校一面”的现象,民族院校“去特色化”的趋势严重。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建设与发展开始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民族院校办学特色问题、及其研究和建设,不仅关系到办出提高民族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甚至关系到民族院校的健康发展和未来生存走向。在此背景下,本文借助教育学及其他学科理论、应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以内蒙古民族院校为例,针对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进行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首先,目前在学术界尚未形成权威、普遍得到认可的大学办学特色研究理论和方法。本文主要借助哲学,文化认知心理学、民族教育二元性理论、教育内外规律理论、生态位原理、混沌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在大学办学特色的理论研究上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办学特色各形成因素在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将其划分为内部形成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构建了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形成因素体系;明确阐明了现代性与民族性特色内涵在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中的核心位置及作用;理论上演绎推出,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是在教育内外部规律、特色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下,按照自身发展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此基础上,对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探析了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的叁个理论模型:特色持续性发展理论模型、特色路径选择性发展理论模型和特色程序性发展理论模型。其次,目前关于大学办学特色研究一般集中在对大学办学特色的总结、表层梳理,而专着和硕博论文相对稀少,对民族院校办学特色的研究就更为匮乏,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几乎处于空白阶段。本文以内蒙古民族院校为例,进行了关于民族院校特色发展的实证研究,使整个研究建立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的效度和信度。实证研究的基础建立在对内蒙古民族院校发展历程的回顾、属性和特征的归结、办学特色发展的SWOT分析等内容上,主要结论是:民族院校的社会功能不仅拥有现代大学所具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叁项基本社会功能,还具有其政治属性所决定的民族团结与发展的政治功能、文化属性所决定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对内蒙古民族院校特色发展的SWOT分析结果表明,民族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层级的特色因素具有特色发展的优势的同时与劣势相伴,主要集中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学生质量、双语教学等方面。实证研究主要采用观察、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座谈等田野调查方法,对内蒙古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现实状态,即特色形成因素的出色程度,建设主体的参与程度,及特色价值等进行了定量研究。最后,在对内蒙古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属性、特征分析,发展现实中的优势及劣势的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规律,对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策略选择原则、集中的领域及内容进行了探讨,结论为:必须依据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形成规律来选择办学特色发展策略,办学特色发展策略主要包括:外部空问扩展策略、内部自主发展策略。

吴靓雪[4]2016年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实践的民族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们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从我们每一个人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预示着我们即将要进入一个复杂的人文世界,并且接受后天的教育。教育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无论我们如何界定教育,从文化的角度看,教育都可以被看作是每一个社会试图传播和维持其美好生活意愿的一种有意识的手段,而这种意愿源自与世界本质、知识和价值相关的社会基本信仰。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与当地经济水平、文化传统等方面息息相关。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最突出的一个特点。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民族地区发展迅速,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到2003年开始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两大工程的实施为民族地区的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班班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重在理清“班班通”项目是怎么样在互助土族自治县落地?如何进行自上而下的推行以及自下而上的实践?实践过程中带来了哪些益处同时又遇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有这些问题?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分析产生实践效果的原因。讨论从人类学角度怎么关注民族教育,从“班班通”反思中国民族教育政策以及民族教育实践中碰到的阻力。反思民族教育该怎么办?它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被主流话语全部建构还是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阐述与思考。

红丽[5]2016年在《民族发展视角下蒙古族基础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民族教育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族政策的有效落实,民族工作的顺利实施,民族教育发展工作落实好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始终特别重视民族教育工作的作用,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和共同富裕的基础来抓,努力务实发展民族教育的各种制度政策。因此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的全面了解,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如何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发展,已成为我们民族学研究的非常重要课题之一。把民族教育的发展重视起来,把民族基础教育和民族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不仅是少数民族发展的自身需要更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步伐的根本要求。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人才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及重要目标。首先,本文从民族发展论着手,系统地阐述了民族发展理论和基础教育理论,并指出民族基础教育在少数民族发展中的作用。想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发展民族教育即是基础,又是前提条件。在我国教育事业中民族基础教育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也是我们国家各个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全面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良好的精神文明,促进各民族之间互相团结,友好发展,协调发展民族关系等方面都不仅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着长远的历史意义。其次,论文主要通过回顾内蒙古民族基础教育的历史,分析内蒙古民族基础教育现状,系统地阐述内蒙古民族基础教育在发展的道路上所收获的喜悦和成果。再次,指出内蒙古基础教育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民族基础教育经费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观念相对落后,对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民族语言授课教育生源存在分流现象等几个方面总结出来。最后,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从发展内蒙古民族基础教育的目的出发,党和国家要高度重视并加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建设工作和实施计划,主张贯彻实施好党的民族政策,加大基础教育投入量,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不良教育观念,建设一支结构相对合理,专业素质较高的民族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努力拓展民族语言授课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刘源泉[6]2013年在《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态多样的民族文化,并与汉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活力和影响力,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可以说,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是各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在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指示、宣言、决议等历史文献中,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代中央领导人的报告、论着和讲话中,在党领导下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法规文件中,都包含有大量关于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贯彻落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真正保护者和发展者,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就没有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繁荣的今天。因此,开展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和实践的研究,系统梳理各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主要内容,总结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的基本经验,探索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由绪论和正文五章构成:绪论,阐述了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论述了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介绍了论文结构和创新之处,界定了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两个核心概念。第一章,重点论述了文化的概念和特征,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并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现象进行了分类,归纳了它的特点。最后,从增强凝聚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意义。第二章,主要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背景、内容和特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根据各个阶段不同的任务,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体系,对于团结和教育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提高少数民族的思想觉悟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第叁章,主要阐述新中国前30年党和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背景、内容和特点。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民主革命时期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优良传统,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内容,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扶持和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开展,维护和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权益。但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出现了一些失误,特别“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民族文化政策被彻底抛弃,少数民族文化工作遭受了惨痛浩劫。可以说,新中国前30年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艰辛的探索为新时期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第四章,主要阐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背景、内容和特点。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予以特别重视。不仅恢复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机构,重申了过去正确的少数民族文化纲领政策,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少数民族文化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加速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与法规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举世瞩目的成就表明,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最好的、最成功的时期。第五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的经验,即坚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坚持与时俱进,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制度创新,完善政策制定、运行与监督机制;坚持抓主要矛盾,集中精力解决带普遍性的问题;坚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加快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法制化的步伐、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机制、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科学有序地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等角度,阐述了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对策与思考。

孟根其其格[7]2007年在《内蒙古边境牧业(半牧业)旗市民族基础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有着4200公里边境线,东西跨度2400公里,南北跨约1700公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近年来,边境牧业(半牧业)旗县生态环境急剧退化,自然灾害频繁,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相对贫困,直接影响各类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蒙语授课为主的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很是不平衡,面临着许多困境,显得十分落后,不仅是当前全区民族教育发展的瓶经,又是全区基础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典型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旗市阿拉善左旗、科尔沁右翼前旗为例,主要采取文献法和调查法,以边境农牧区民族基础教育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在横向与纵向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并总结了内蒙古边境牧业(半牧业)旗市蒙语授课基础教育当前主要存在的学校办学条件差、学前教育普及率低和蒙语授课生源逐年减少、教师队伍质量偏低等问题,并从地区环境因素、农牧民传统观念因素、民族教育自身因素、社会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等多角度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就当前主要问题,从促进内蒙古民族教育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高度,在现有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环境下,结合当前国家对民族教育推行的优惠政策以及本地区关于发展民族教育的策略,对与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关系较为密切的叁个主要方面即政府职能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少数民族教师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对策建议。其一,对政府职能部门,建议进一步落实重视民族教育的理念,真正实现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战略;落实政策,增加投入,提高办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健全失学辍学防控制度,解决贫困生上学问题;加大市场经济的渗透和改革力度,促进民族地区生产方式的自主性变革。其二,对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健全民族教育发展规划、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效益;深化教学改革,体现办学特色;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其叁,对教师,建议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育人能力;更新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多元一体化教育,造就具有现代人文素质的一代新人。希望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能够改变内蒙古边境农牧区民族基础教育状况,从而促进边境地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荣与稳定。

沙吾列·依玛哈孜[8]2016年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与实践研究我国的支援边疆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制定的政策措施,是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全盘谋划和策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主要内容。它对于推进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缩小地区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中国特色的治国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特殊的民族政策。因此,研究支援边疆政策对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整个研究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治理论为指导,以多学科为角度,在边疆治理理论框架下,理清中国共产党的支援边疆政策模式,以及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殊区情出发,科学把握党在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的具体政策和实践,全面总结支援边疆政策在实施过程当中取得的成就及历史经验和教训,从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缘环境、历史积淀、经济发展、社会发育、文化心理、公共安全、周边安全等层面认识和理解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互动规律,为进一步坚持与完善支援政策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主要从建国以来的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目标体系及实施工具入手,分析支援边疆政策依托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理清中国共产党支援工作及支援边疆政策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力图揭示并较系统地概括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治国理论;综述支援边疆政策在实施过程当中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发挥的作用、成效、成功的经验,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特殊的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这伟大创举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中做出的贡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贡献。同时,总结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经验教训,分析影响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实施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对策建议。具体内容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研究的目的、意义进行全方面的论证。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政策目标体系及实施工具和援助政策依据。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的总体目标和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目标(分类目标)。分析概括了实现支持与援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目标的实施工具,即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采取的直接支援和间接支援所包含的不同政策措施。同时,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持与援助政策的根基进行认真剖析,以实事来进一步阐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边疆治理理论等理论基础;并较充分论证制定政策中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因素、宗教因素、贫困因素、边境因素之现实依据。第叁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主要梳理和阐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个关节点或历史阶段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第二代、第叁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及政策措施。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本章主要依托国家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文件,并以此为支撑,对我国不同时期的支援边疆政策进行全面的概述和分析。即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与援助政策经历了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在建国初期主要是通过特殊帮扶政策,初步改善了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条件,赢得了民心,疏通了民族关系,建立了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针对边疆地区落后状况,采取经济财政等方面特别照顾和倾斜政策,加强支持和援助力度,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为了缩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省区的差距,继续加大中央支持和援助及对口支援相结合的政策,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巩固和加强了民族大团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基础。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本章主要结合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大量实际数据来阐明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实践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边疆支援政策的实效性由于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环境、民族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和发展基础的薄弱性、国际环境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等而受到的影响的因素进行客观分析。第六章为完善中国共产党支持与援助边疆政策的对策建议。这一部分主要针对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持和援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提出完善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的对策建议。即保持支援边疆政策的连续性;提升支援边疆政策的系统性;提高支援边疆政策的科学性;加强支援边疆政策的可操作性;强化支援边疆政策的针对性;提高支援边疆政策的执行效果。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体现在改善边疆少数民族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上。支持和援助边疆地区正是提升边疆各族人民幸福指数、推动边疆地区发展和繁荣提出的重大措施之一,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要逐步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不足、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薄弱、民族宗教问题复杂、组织管理框架不理想、国际环境及周边环境复杂等种种制约因素,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总之,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梳理和数据分析,积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史”的发展脉络,依托政策、文件,认真梳理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所采取的支持与援助政策,并更加细化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时间段划分和政策内容,厘清新中国成立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连续的支援边疆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并阐明其对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带来的效应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提供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见解及意见。

苏德[9]2005年在《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地区实行的“蒙—汉—外”双语教学,不仅是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的特殊类型,同时也是内蒙古地区民族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既是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当前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又是制约内蒙古民族教育质量的瓶颈。它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内蒙古民族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影响着蒙古族人才的培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强盛。民族语文和汉语、外语教学有机结合,构成了内蒙古民族教育的最鲜明的特色。少数民族学生在学好本民族语文的基础上,学好汉语和一门外国语已成为内蒙古地区,甚至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蒙汉双语教育是我国整个民族教育事业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西部地区一个重要的省份,其蒙古族教育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蒙—汉—外”双语教育步入了正确而迅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篇博士论文中,笔者试图以民族语言学、语言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重点抓住影响内蒙古地区“蒙—汉—外”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综合分析、专题研究和实验探索,研究发展内蒙古地区“蒙—汉—外”双语教学的不同类型和模式问题,形成多方案的发展“蒙—汉—外”双语教学的科学思路和因地制宜地发展“蒙—汉—外”双语教学的决策理论,力图为内蒙古地区“蒙—汉—外”双语教学发展制定科学而有效的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咨询服务。 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绪论中笔者首先说明了选题的缘起及基本构想,分析了蒙古族双语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介绍了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研究状况,同时也概括介绍了有关民族双语教育的一些其他相关研究资料,并阐明了本研究的基本方法,充分说明了它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第一章相关概念的阐释及其理论基础。文章首先对研究所涉及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如文化与文化变迁的概念、民族教育的概念,特别是对“双语”、“双语教育”、“蒙汉双语教学”等基本概念做了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构建全文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中探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蒙古族文化变迁。其中,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历史背景,文章详细论述了蒙古族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变迁的全过程,并以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变迁为线索,穿起整个蒙古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叁章蒙古族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文章以教育史的视角出发,简要回顾了蒙古族教育,特别是内蒙古地区“满蒙”及“蒙汉”双语教学从古代至近代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沿革。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内蒙古地区双语教学发展的历史沿革,深入分析了新世纪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中对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本章首先阐述了实施“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和蒙语、蒙汉双语和蒙汉外叁语的态度以及对(英、日)外语的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调查的内容,并进行了全面的数据分析;另外还采用主客位研究的方法分别探讨了民族教育参与者和研究者的不同观点。 第五章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实验研究。本章首先阐述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可行性实验研究的现实背景,然后通过具体统计分析内蒙古科左后旗甘旗卡一中和内蒙古师大附中的“蒙一汉一英”双语教学改革的实验目的和研究方法、实验假设、实验对象和实验结果,提出蒙古族中小学“蒙一汉一英”双语教学的实验研究结论及启示,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实施“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改革实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六章进行了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不同模式的理论分析。该部分在前面现状调查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影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的分析以及对蒙古族教育历史上的双语教育模式的演变过程、我国现阶段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的双语教学模式的论述,提出并论证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的不同类型及其理论。 第七章探讨了影响内蒙古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因素与条件分析。本章通过地理和经济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对双语教学的影响的阐述,分析论证了影响内蒙古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因素与条件。 第八章主要阐述了内蒙古地区“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的前景与策略研究。本章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双语教学发展基本趋势的概括,剖析了对实施“蒙一汉-外”双语教学的不同观点,论述了蒙古族中小学实施“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蒙古族中小学实施“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的的启示及发展对策。关键词多维视野双语教学“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蒙古族中小学

闫现兵[10]2013年在《内蒙古民族义务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方,民族义务教育不仅是自治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整体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在政治上、法律上实现了各民族平等,每个民族做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家在经济上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发展,内蒙古蒙古族义务教育事业也由此取得了较大发展。虽然内蒙古民族义务教育事业取得较好的成绩,但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策、文化等诸多原因,内蒙古民族义务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一是民族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二是民族义务教育优惠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叁是民族义务教育经费仍需加强;四是民族义务教育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建设;五是民族义务教育生源存在流失现象。由于存在上述问题,使得内蒙古民族义务教育未能有效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限制,成为内蒙古教育整体事业中的一块短板,进而影响内蒙古经济水平进一步向前发展。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内蒙古民族义务教育的发展也应该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改变,针对新问题、新挑战寻找民族义务教育发展的新途径,从经济、政策、观念、师资等多个方面进行致使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比如加大对自治区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的政策倾斜,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为民族义务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增加少数民族义务教育优秀教师培养的数量等等,相信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努力下内蒙古民族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民族义务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地区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D]. 孟庆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2]. 民族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 塔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15

[3]. 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 吕佩臣.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4]. 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实践的民族学研究[D]. 吴靓雪. 兰州大学. 2016

[5]. 民族发展视角下蒙古族基础教育研究[D]. 红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6].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研究[D]. 刘源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7]. 内蒙古边境牧业(半牧业)旗市民族基础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孟根其其格.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8].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与实践研究[D]. 沙吾列·依玛哈孜. 吉林大学. 2016

[9]. 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 苏德. 中央民族大学. 2005

[10]. 内蒙古民族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 闫现兵. 内蒙古大学. 2013

标签:;  ;  ;  ;  ;  ;  

内蒙古地区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