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期散点图论文_李艺,袁杰,陶凉

导读:本文包含了间期散点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间期,心电图,心律失常,时间,动态,自主神经,心电。

间期散点图论文文献综述

李艺,袁杰,陶凉[1](2019)在《时间-PR间期散点图之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每个心搏的PR间期为纵坐标,可以得到时间-PR间期散点图,即t-PR散点图。涉及PR间期改变的心律失常,如间歇性心室预激、PR间期延长、房室阻滞等,以及起搏器特殊功能运作在t-PR散点图上有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这是其诊断上述心电现象的基础。t-PR散点图是对t-RR散点图所传达的宏观信息的重要补充。(本文来源于《实用心电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迟晔虹,李巍,张明玥,梁娟,王雪绒[2](2019)在《Lorenz-RR间期散点图在快速诊断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Lorenz-RR间期散点图在快速诊断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45例患者的Lorenz-RR间期散点图,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窦性心律、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心房扑动5组,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与Lorenz-RR间期散点图诊断结果,分析二者的符合率及各组B线斜率。结果利用Lorenz-RR间期散点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心律失常,二者符合率较高。室上性早搏B线斜率与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01);室性早搏的B线斜率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01);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的B线斜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Lorenz-RR间期散点图诊断心律失常速度快、符合率高,尤其对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颤、房扑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4期)

魏哲,焦华琛,李运伦[3](2018)在《Poincaré散点图及时间RR间期散点图在房颤评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电散点图是一种由长程心电数据转化而来的全心搏"可视性"图形,其以非线性理论为依据,以高度集中的数据为基础,利用图形化手段,为房颤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同时对房颤的自主神经类型进行区分,从而指导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本文从散点图的原理及散点图在房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总结出散点图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本文来源于《实用心电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温川雪,毕志升,李洪锋[4](2018)在《心电叁维RR间期散点图的构建及其与临床疾病的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绘制和分析不同疾病的心电叁维RR间期散点图,寻找图形特征与疾病的关联。方法:使用PhysioBank网站提供的心电数据,以正常窦性心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脏性猝死、慢性心力衰竭为例,使用MATLAB平台编程和Kmeans聚类算法,绘制和分析叁维RR间期散点图。结果:正常窦性心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脏性猝死、慢性心力衰竭的叁维RR间期散点图都收敛成若干个分类,均具有终极、稳定和吸引的特性。但不同的病例在聚类个数、每类的聚集程度、分布范围等方面均有显着差异。结论:不同疾病的叁维RR间期散点图均呈现多分布,可以划分出多个类,有着不同的分布特点。叁维RR间期散点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二维散点图重迭的部分,能更准确地区分不同的疾病,有着丰富的参数待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杨亚莉,武娟,向晋涛,李艳红,刘莉[5](2017)在《利用时间RR间期散点图诊断窦性二联律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性,74岁,以胸闷、心悸月余就诊。行动态心电图检查,24h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呈宽幅条带,在位于宽幅条带的空心处行1ht-RR散点图逆向,散点呈平行的二条线,其相应的心电图为二联律,因下条为基准的节律,故此时的心电图诊断窦性逸搏二联律。(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吴肇贵,向晋涛[6](2016)在《联律间期恒定的插入性室性早搏的Lorenz-RR散点图早搏后点集的长轴斜率为1》一文中研究指出如图1插入性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示意图及Lorenz-RR散点图。m,n分别为插入性室性早搏后点集的两点,并位于D的长轴上,且m,n不重合,求mn所在线的斜率k。m(a_1-b,a_1),n(a_2-b,a_2)(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景永明,向晋涛[7](2016)在《时间RR间期散点图与Lorenz-RR散点图的内在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时间RR间期散点图(t-RR散点图)与Lorenz-RR散点图各自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方法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作图功能与轨迹跟踪功能,制作频发房性早搏与频发室性早搏的心电散点图模型,结合实际记录的心电散点图,分析两类散点图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结果心电散点图的数学模型与实际记录的心电散点图基本重迭。结论 t-RR散点图是沿时间轴展开的Lorenz图,而Lorenz图是按序折迭的t-RR散点图,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印证。t-RR散点图与Lorenz-RR散点图共同表达了动态心电图的时间信息与节律信息,两者相互印证能快速分析动态心电图。(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柯淑敏,周白丽[8](2015)在《Lorenz-RR间期散点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Lorenz-RR间期散点图(简称Lorenz散点图)是以相邻RR间期分别为横(R_nR_(n+1))、纵(R_(n+1)R_(n+2))坐标在二维坐标系迭代作点形成的散点集,反映的是2个RR间期之间的动态变化的联系,因此,不同的节律或同一节律的变化在坐标系中会反映出不同的图形特征。理论推测与观察发现,心率快的散点沿接近原点的45°线上分布,心率慢的散点则远离原点的45°线上分布。不同心律失常会呈现出不同形态的散点集,使散点图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散点图或分图的大小可表示2种节律的变异性大小。散点图的图形或分布特征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心律失常,并且表现出心肌的动态电生理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吴肇贵,向晋涛[9](2015)在《联律间期恒定的室性早搏的Lorenz-RR散点图早搏后点集的长轴斜率为1/2》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郑文凯[10](2015)在《应用Lorenz-RR散点图鉴别室早联律间期变化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在临床十分常见,同源性室早联律间期≦80ms,但在动态心电图中,记录的同源性室早联律间期变化多明显﹥80ms。心电散点图是心电领域中主要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心电散点图从全新角度表现心率变异性(HRV)和心律失常的性质,对于室早联律间期变化方面,心电散点图可以将室早及其联律间期变化绘集成一幅图反映出来,散点图显示出传统心电检测方法所不能替代的特征。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测量散点图中室早点集的宽度,来揭示室早联律间期的长短及变化范围,通过散点图逆向技术显示12导心电图来确定单源性室早发生部位,从而研究室早散点图特征、最短联律间期室早易发生部位,室早联律间期变化大小与室早发生部位联系、室早联律间期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DMS12.0TOP版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24h连续记录患者心电信号,进行分析,自动绘制每份数据的24h心电散点图。根据室早点集所形成的散点图形态学特点将图形分为细条形,粗条形,叁角形,并行心律形。细条形说明该室早联律间期相对固定(将其分为联律间期固定组),粗条形、叁角形说明室早联律间期变异性大(将其分为联律间期变化组)。室早点集绘制的散点图长轴的宽度即为室早的联律间期变异范围,测其宽度前缘数值代表短联律间期,后缘数值代表长的联律间期,通过散点图逆向技术显示12导心电图,并进行定位明确是同源性室性早搏。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同源性室早散点呈细条形,粗条形,叁角型和并行心律四种特征性图形,分组中同源性室早联律间期变化组(192例呈粗条形,73例呈叁角型特征)起源于左室的比例多于联律间期固定组(171例呈细条形特征),而同源性室早联律间期固定组起源于右心室的比例多于联律间期变化组(p<0.05)。同源性室早联律间期固定组和变化组中室早最短联律间期分别为441.80±60.513ms,425.69±75.437ms(p>0.05),最长联律间期分别为564.75±74.942ms,708.89±131.652ms(p<0.001),两组最长与最短联律间期差为122.95±47.729ms,283.20±118.690ms(p<0.001),同源性室早两组联律间期差均大于80 ms。联律间期变化组发生室早二、叁联律、成对室早、室速例数和发生阵次均高于联律间期固定组(p<0.05)。单源性室早最短联律间期起源于左右室心尖部,左右室心尖部联律间期测量值分别为352.00±50.277ms、347.19±50.845ms,与其它部位室早最短联律间期测量值相比较(p<0.05)。多源性室早左右心尖部起源室早联律间期测量值也是最短,分别为352.50±28.158ms,367.73±40.121ms,与其它部位室早最短联律间期相比较(p<0.05)。结论1散点图在动态心电图中对同源性室早联律间期变化大小的判断有较高的价值,常规心电图判断同源性室早联律间期变化值<80ms,不适用于动态心电图作为同源性室早的判断值。2散点图呈粗条形和叁角形室早大多左心室起源,呈细条形大多右心室起源。3联律间期变化大(散点图呈粗条形和叁角形)室早,室早数量越多,越容易出现联律、室早成对和室速现象。4短联律间期室早体表心电图定位多位于左右心室心尖部。(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5-06-01)

间期散点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Lorenz-RR间期散点图在快速诊断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45例患者的Lorenz-RR间期散点图,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窦性心律、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心房扑动5组,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与Lorenz-RR间期散点图诊断结果,分析二者的符合率及各组B线斜率。结果利用Lorenz-RR间期散点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心律失常,二者符合率较高。室上性早搏B线斜率与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01);室性早搏的B线斜率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01);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的B线斜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Lorenz-RR间期散点图诊断心律失常速度快、符合率高,尤其对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颤、房扑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间期散点图论文参考文献

[1].李艺,袁杰,陶凉.时间-PR间期散点图之构想[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9

[2].迟晔虹,李巍,张明玥,梁娟,王雪绒.Lorenz-RR间期散点图在快速诊断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3].魏哲,焦华琛,李运伦.Poincaré散点图及时间RR间期散点图在房颤评估中的应用[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8

[4].温川雪,毕志升,李洪锋.心电叁维RR间期散点图的构建及其与临床疾病的关联[J].中国循环杂志.2018

[5].杨亚莉,武娟,向晋涛,李艳红,刘莉.利用时间RR间期散点图诊断窦性二联律一例[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7

[6].吴肇贵,向晋涛.联律间期恒定的插入性室性早搏的Lorenz-RR散点图早搏后点集的长轴斜率为1[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

[7].景永明,向晋涛.时间RR间期散点图与Lorenz-RR散点图的内在联系[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

[8].柯淑敏,周白丽.Lorenz-RR间期散点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概况[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5

[9].吴肇贵,向晋涛.联律间期恒定的室性早搏的Lorenz-RR散点图早搏后点集的长轴斜率为1/2[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5

[10].郑文凯.应用Lorenz-RR散点图鉴别室早联律间期变化的价值[D].福建医科大学.2015

论文知识图

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窦性心律t-...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窦性心律伴室性...(a)(k)房颤心电图R-R间期散点图1例患者RR间期散点图及对应的心...RR间期散点图的分析法示意图 ...与Lorenz-RR散点图表现一致图4从...

标签:;  ;  ;  ;  ;  ;  ;  

间期散点图论文_李艺,袁杰,陶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